感恩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3-02 18:30:02

感恩的文章

感恩的文章范文第1篇

不知是从哪年起,我就听说了“母亲节”。印象当中是5月的某个星期日。然而时过境迁,这些许年来我依旧只是听说,自己却未曾用行动去诠释过这个节日。

我的母亲很平凡,只是一个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的普通工人。吃过草根,拣过砖煤,见过红卫兵,参加过秧歌队,从农村走到城市,从农民干到工人。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人,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主妇。也许在你眼中,她仅仅是沧海一粟,通俗地用父亲的话来说,就是“扔进人堆里就看不见了”。父亲用挑剔的眼光审视母亲,母性的伟大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却是无休止的刁难。

生活在纷争四起的家庭中的我,渐渐地失去了对家庭的依赖感。家,不是我挡风避雨的港湾,阴雨天气远比艳阳天多得多。于是,我开始试着远走高飞,脱离这个家庭,摆脱过去的阴影。慢慢地,异地的求学经历让我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家的陌生感。这种因为距离而产生的疏远感,在当时的我看来,可以说是最美、最惬意的享受了。独立的生活圈子、自由的生活节奏,最为舒适的就是没有了家庭的吵闹与战争。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心却开始疼痛。是什么让我这个正振翅高飞的南飞雁恋恋不舍呢?每每我从睡梦中惊醒,都忘不了那张狰狞的面孔和那张胆战心惊的脸。

我的母亲是不平凡的。家里穷得叮当作响的时候,是她深夜坐在缝纫机前制作衣服、鞋垫,白天摆地摊为我凑学费。高考报志愿时,是她悄悄走到我的床前,告诉我:“女儿,你想去哪上学都行。妈不要求你在我的身边。只要你自己以后走好自己的路就行了。不用担心我!”就是这样,我一路用功学习直到南大研究生毕业。

母亲是伟大的。在家里,她是贤妻良母。家庭主妇的活计无一不会,早餐每顿必亲手烹饪,饭后别人看电视时她忙着打扫卫生。工作上,母亲的认真负责是出了名的,勤恳、踏实的为人处世风格让同事点头称赞。母亲温柔而能干,但家庭的琐事迫使她放弃了所有的兴趣爱好,将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子女和这个家上。

岁月的痕迹清晰地写在母亲的脸上和发髻。去年病痛的折磨更让母亲的心冰冷到了极点。而我却始终都没有想母亲说起过什么……

感恩的文章范文第2篇

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

我们杰克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也以最快的速度在震灾的第二天就向灾区伸出了援手,总裁阮积祥首先带头捐款,全体员工积极响应踊跃捐款。并对受灾严重的四川籍员工提供了资金的支持,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得以回家看望受灾家人。

这就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于我们心底的真爱。

说到爱,下面的这个故事,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爱的图像。

5月13号,救援人员在一片废墟瓦砾中发现了一名遇难者,当救援人员确认她已经停止心跳以后,余震又开始了,救援人员不得不迅速撤离了救援现场,就在这个时候,救援队的队长以特有的职业敏感又回到了那片废墟中。因为他看到:一名妇女双膝跪地,上身呈匍匐状,他确认这样的姿势一定有特殊的含义,于是又一次仔细的观察,这时候才发现这名妇女的身下,紧紧地护着一个才三、四个月大的婴儿。经过努力,婴儿得救了。因为母亲的呵护,这个婴儿毫发未损,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发现在他的襁褓当中,有一个手机,上面有一封没有发出的短信。信是这样写的:孩子,如果你能幸免于难的话,你要记住:妈妈爱你。

今天我想告诉我们所有的人,也让我们给这位母亲发一封短信,如果天堂能够收到的话,我想告诉她: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像她一样,爱她的孩子。

我想听了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但是我也想到了许多网友的留言:不哭、不哭、祖国母亲不哭,灾区人民不哭,就让我们一同努力,让这个因为爱而幸存的生命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死者已如此之坚强,生者更要好好活下去。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佳明,因为家乡受灾,从海外回到了国内,但母亲却不让他回家,他的妈妈说:不准回来,你要回来的话,你吃的那顿饭,喝的那瓶水,也许就可以救另外一个人。他的母亲现在每天都在家里一笼一笼的蒸馒头,送给有需要的人。李佳明的回答是:妈,我不回来,我留在台里,继续报道。同时他也借央视的赈灾晚会告诉全国人民:四川人不服输,四川人懂感恩。

是啊,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震灾;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祖国如此强大,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有一个强大的支柱;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我们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能活着,还有什么痛苦挫折不能承受。

在大灾大难面前尚且需要感恩,感恩灾难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坚强和团结。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对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今天,我们工作、生活在杰克——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里,更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工作,对待领导,对待同事,只有杰克的不断发展才能成就我们个人的发展。我们感恩,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因为我们经历了灾难,倍感生命的可贵;只因为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呼吸共患难,我们是同事,是朋友,更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吧!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生活吧!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就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多一些真诚与团结,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年轻……

感恩的文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思路拓展;策略

作文只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只有让学生的独特思维激情奔涌,作文教学才算是完成了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那怎样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独特思维呢?

一、拓宽思路,让文章充满别样的韵味

常言道:“题如一半文”,“人靠衣装”、“文靠题装”。比如以“感恩”为主题拟定题目。有的孩子题目新颖便能夺人眼球,材料典型定能出“奇”制胜。同时,在选材方面,孩子们能拓宽思路,从“感恩”这个大主题中组织有关材料表达交流自己的情感。其中有感恩父母的,有感恩祖国的,有感恩老师、同学的,有感恩医生的,有感恩为学校捐资建校好心人的,有感恩创造辉煌历史勇敢的中国人民的……多角度选材,使习作内容百花齐放,各显特色。

二、书写真情,让文章充满动人的魅力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的确,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只有书写真情,才能激人心动、动情感人。

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积累是写作泉源,生活充实才能抒发出真正深厚的情思来。所以,我们的作文课应向生活打开,让美好生活本身去触动学生的写作灵感。孩子们,也应该用一双敏锐的眼睛走进生活。春暖花开,用那河畔的金柳、颤动的银鳞、轻柔的流水声,来冲撞他们灵感的诗行。课间十分钟的喧闹,你追我赶的竞赛,天真幼稚的争论,师生挚友的别离,学生都能打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心理时空。这样,他们在生活中捕捉美的瞬间,写出的文章不是生病的,矫揉造作,而是处处洋溢着流光溢彩的思想浪花。

三、细致入微地刻画细节、突出主题,动情感人

细节描写在作文中十分重要,如果说细节是明艳的花朵,那整篇文章就是生机盎然的花园,如果说细节是海的浪花,那整篇文章就是那蔚蓝奔腾的大海。作为我们教师,一定要引领孩子用细节之花点缀文章之园,用细节之浪激荡文章之海,让孩子们笔下涌动真情的习作充满生命的魅力。比如作者以“感恩”为话题,让学生们进行写作练习。

实事求是地讲,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看起来容易,但真正动起笔来却有一定的难度,在翻阅孩子们的习作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

1、审题不清,拟定的题目与主题联系不紧,如《文明礼节从小做起》、《让座》、《家乡的变化》、《做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等。针对“感恩”这个话题,拟题时必须明确什么是“感恩”,清楚“感恩”的原因,确定“感恩”对象,感恩什么,怎样感恩,然后从小处着手,揭示“感恩”话题。可以根据感恩的对象拟题如《感恩××》,可以根据“感恩”这一中心词补充拟题,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的中心凝炼语言拟题。

2、“感恩”这一主题表现得不够鲜明,比如《感恩母亲》的文中,一位小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渲染了“爱”这一主题,一句“感恩”的话语也未体现。还有一位同学在《家乡的变化》一文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家乡的生活水平及居住条件等方面的变化,却没有从“感恩”这个角度去写,这就偏离了“感恩”这一主题。

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在《感恩其实很简单》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那如冰山下的温泉一样的父爱。在体会了这种父爱之后,他懂得了知恩图报,学会了感恩。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知恩图报,学会感恩,冬天就不会再寒冷,黑夜就不会再漫长;懂得了父爱的心便是一种感恩,让自己过得好,让父母过得好,便是一种报恩。我尽所能给父母留下最难忘的美好时光,让他们开心,让他们骄傲,感恩其实很简单。为父母捶捶背、洗洗碗、给他们唱一首歌、一句话、一个心思、一个眼神、一个好习惯,对父母感恩吧!感恩其实很简单。因为有“爱”才会感恩,“爱”与“感恩”融为一体,我们的感恩文章才会主题鲜明,扣人心弦。

3、选材构思行文方面,有些孩子不能大胆突破常规思维,人云亦云。如《感恩老师》写老师带病坚持上课,批改作业到深夜;《感恩母亲》写妈妈下雨天为我送伞、送我去医院看病。这样的素材大众化,不能引人入胜,选材要真实、要新颖。比如:一位三年级小学生在《写给老师一封感恩的信》中,(描述了一年级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他去讲台认字,可是字写得高,他够不着,这时老师就用那双温暖的双手抱起他认字的真实例子)其中有这样的描写: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您让我们举手的同学上讲台认字,可是字写得高,我够不着,这时,您就用那双温暖的双手抱起我,老师,您知道吗?当时,我心里有多高兴吗?老师,您当时真像我妈妈,谢谢您,老师!事例虽小,但却真实感人。

透过这次感恩作文,引起我们深思的应该很多很多。孩子们如何写好作文,我们应该深思今后的作文教学。必须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开展读书活动。引领孩子在广阔的阅读空间里打下厚实的文学底色,让孩子们的文章因有“经典”而出彩,因有“靓语”而迷人。另外,我们要活用课标,深钻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让习作课成为学生倾吐真情、放飞心灵的天地。让孩子笔下的文章因“实”而感人,因“情”而动人,因“鲜”而迷人。

感恩的文章范文第4篇

感悟:没有什么好句,就只有简单的几句话,但是却把事情讲的很详细,把经过结果都给人们,给读者揭晓了!有心人总能读懂期中的某些道理!

人总是要懂得感恩的!自古以来,就有多少好文章歌颂各种爱,传达各种感恩。记得语文老师说。只要传播感恩这种正能量的东西永远都不会过时,这样的文章永远会是好文章!

或许是吧!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感恩,每个人的那颗怀有感恩的心,总是需要在人们的提醒下才渐渐地醒过来,才渐渐地懂得了感恩!人们的那颗心,也是被人们的点滴所感动!

文章中的懂得感恩的人,感谢的是有人给他送水,结果就走出了沙漠,很显然,是想要告诉我们,做人总是要懂得感恩,感恩,他人!为了自己!也为了不辜负为我们付出的人们!而后者却因为不懂的感恩而渴死在了沙漠中。很显然,不懂得感恩的人也终究会失去自我,终究也会失去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因为至少让他人感觉到帮助自己是值得的,懂得感恩的人,总会是一个不错的人!

感恩的文章范文第5篇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

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入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市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同学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

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为祖国的感恩。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

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点评:

这篇文章中心突出,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文章以“幸福花,开在感恩枝头”题,以阐明感恩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内容,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跨越时空,让孔子、李密和马加爵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

文章十分注意过渡和照应的安排,标题和内容照应,开头和结尾照应,议论抒情的句子和叙述的内容结合也十分紧密。文章还用“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这样的句子来纽织全文,显得完整、缜密而从容。

感恩的文章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感恩

来西盟从教已经九年了,从乡村中学慢慢走到县属中学,一路走来,回望过去,心中一直有个结,那就是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大部分学生缺失了一种品质———感恩。在与他们的交往、交谈中,往往会听到他们无尽的低叹和抱怨:我的爸爸妈妈不给我买什么,不满足我什么,老师不让我怎样怎样……这听似不经意的话语,看似哀怨的眼神却反映出了他们对长辈的不理解。生活中,他们把长辈的爱和关心,都当成了理所当然,长期下来,形成了他们心中只有自我,自私的性格。纵使父母那如涓涓细流般的爱,老师那无声的关心,淹没他们,他们也感受不到。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正是我中华民族深知感恩的表现,感恩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的一种品质,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回报,这个社会才能够更美好。而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呢,感恩意识淡薄或者缺乏感恩意识,不知去感恩。所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渗透进感恩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让他们的人生美丽幸福。

那么如何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呢?

一.关于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中,内容丰富多彩,很多文章都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其中,不乏体现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恩”的文章,有自然之恩,有社会之恩,有父母之恩,也有祖国之恩。

第一,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但给我们提供出我们所赖以生存在物质条件,同时也为我们提供出优美的居住环境:有壮丽美好的山川河流,有美丽迷人的花草树木,清新的空气……这些都不仅能够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且能够陶冶我们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认识这些,并引导我们的学生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比如说在《三峡》这篇课文中,我们能够看到三峡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色,教学中结合我们西盟美丽的生活环境,学生就更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恩赐从而产生感恩之心。《观潮》一文也让我们领略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丽。

第二,社会之恩。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对学生个性进行培养,还要使学生能够有博大的胸怀,使学生热爱社会,热爱人类。在《藤野先生》中能够让学生看到师恩。从《驿路梨花》中能够感受到别人给予的恩惠。

第三,父母之恩。俗话说父母之恩大如天。他们不但给我们生命,还尽心尽力地培养我们长大成人。在朱自清先生所写的《背影》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我们也可以从胡适那朴实的文字里,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

第四,祖国之恩。在语文课本中,我们能够从描写祖国河山的文章中看到祖国的地大物博,还能够感受到祖国的丰厚文化底蕴,从描写为祖国而献身的英雄事迹中可以看到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感恩。在语文课本中的很多古诗词中,我们能够领略到祖国灿烂的文化,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我们能够看到爱国主义。

二.渗透感恩教育的方法

1.通过信息筛选让学生知恩

要想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知恩,知恩才能知道感恩,才能报恩。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以文章特点为依据,引导学生对课文信息进行筛选,要先让学生明白应该向谁感恩,感恩的内容是什么。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能够表现出自然之恩的一般都是为写景为主的记叙文或者是散文,要引导学生去抓住文章重点,要让他们从景物特点来入手,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从而感受到大自然之恩。对于写人记事类型的文章,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特点或者是所记叙的事情的意义,从中感受到父母之恩或者是祖国之恩。

2.利用情感体验让学生知道感恩

若在感恩教育中没有情感体验,它将是十分肤浅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使他们对感恩教育能够有十分深刻的记忆。

第一,在朗读中进行情感体验。适合进行感恩教育的文章,一般情况下都是文质兼美,对于通过朗读来体现恩情以及感激之情是比较适宜的。所以,在经过上面的知恩教育之后,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在进行感情朗读时要注意抓住重点,一方面是直接抒发出感恩感情的段落;另外是能够对人物特点有突出作用的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描写,使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体验出人物的崇高与伟大;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对景物描写比较细致的段落,要让学生进行反复朗读,使其能够在文章中对大自然之美进行体验,将其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之情激发出来。

第二,通过想象来进行体验,也可以亲身实践体验。对于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深入到其意境中,这样就能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之美;还可以让学生走入大自然亲自去感受,比如在《春》这篇课文中,让学生来想象作者笔下那美丽的春的世界,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造化之神奇,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我们还可以利用西盟环境优美,四季如春的优势,带领学生亲自去感受大自然,学校旁边的龙潭公园就是一个好的去处,公园里面那四季翠绿的草甸子,苍翠的原始森林,清幽的龙潭湖水……无一透出大自然的造化之神奇;对于描写中华儿女英雄事迹的文章,可以通过想象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人物的高尚品质。

第三,在思考中进行体验。在语文课文中,有些是表现事物意义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让他们通过思考对事物有一个深刻认识体现恩情。比如说对于《敬畏自然》和《喂,出来》这些课文,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让学生对地球对人类的重大意义有一个深刻认识,体会地球对人类恩情,人类应该怎样感恩。

3.学会报恩

在知恩和感恩之后,就要付诸行动,也就是要报恩,在教学活动中要进行适当拓展,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做出感恩行动。主要的方式是让学生来写作文,比如说在母亲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给母亲写一些祝福语,或者是写一篇与母爱有关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在周末回家时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一些节日里开展一些公共服务的活动……

结语:

由于当前初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将别人的关心与帮助当做是理所当然,从来不知感恩。所以对初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进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冯秋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研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

[2]翁亚林.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初探[J].课外阅读(中下),2012(16)

感恩的文章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感恩

来西盟从教已经九年了,从乡村中学慢慢走到县属中学,一路走来,回望过去,心中一直有个结,那就是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大部分学生缺失了一种品质――感恩。在与他们的交往、交谈中,往往会听到他们无尽的低叹和抱怨:我的爸爸妈妈不给我买什么,不满足我什么,老师不让我怎样怎样……这听似不经意的话语,看似哀怨的眼神却反映出了他们对长辈的不理解。生活中,他们把长辈的爱和关心,都当成了理所当然,长期下来,形成了他们心中只有自我,自私的性格。纵使父母那如涓涓细流般的爱,老师那无声的关心,淹没他们,他们也感受不到。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正是我中华民族深知感恩的表现,感恩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的一种品质,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回报,这个社会才能够更美好。而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呢,感恩意识淡薄或者缺乏感恩意识,不知去感恩。所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渗透进感恩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让他们的人生美丽幸福。

那么如何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呢?

一.关于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中,内容丰富多彩,很多文章都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其中,不乏体现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恩”的文章,有自然之恩,有社会之恩,有父母之恩,也有祖国之恩。

第一,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但给我们提供出我们所赖以生存在物质条件,同时也为我们提供出优美的居住环境:有壮丽美好的山川河流,有美丽迷人的花草树木,清新的空气……这些都不仅能够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且能够陶冶我们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认识这些,并引导我们的学生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比如说在《三峡》这篇课文中,我们能够看到三峡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色,教学中结合我们西盟美丽的生活环境,学生就更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恩赐从而产生感恩之心。《观潮》一文也让我们领略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丽。

第二,社会之恩。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对学生个性进行培养,还要使学生能够有博大的胸怀,使学生热爱社会,热爱人类。在《藤野先生》中能够让学生看到师恩。从《驿路梨花》中能够感受到别人给予的恩惠。

第三,父母之恩。俗话说父母之恩大如天。他们不但给我们生命,还尽心尽力地培养我们长大成人。在朱自清先生所写的《背影》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我们也可以从胡适那朴实的文字里,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

第四,祖国之恩。在语文课本中,我们能够从描写祖国河山的文章中看到祖国的地大物博,还能够感受到祖国的丰厚文化底蕴,从描写为祖国而献身的英雄事迹中可以看到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感恩。在语文课本中的很多古诗词中,我们能够领略到祖国灿烂的文化,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我们能够看到爱国主义。

二.渗透感恩教育的方法

1.通过信息筛选让学生知恩

要想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知恩,知恩才能知道感恩,才能报恩。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以文章特点为依据,引导学生对课文信息进行筛选,要先让学生明白应该向谁感恩,感恩的内容是什么。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能够表现出自然之恩的一般都是为写景为主的记叙文或者是散文,要引导学生去抓住文章重点,要让他们从景物特点来入手,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从而感受到大自然之恩。对于写人记事类型的文章,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特点或者是所记叙的事情的意义,从中感受到父母之恩或者是祖国之恩。

2.利用情感体验让学生知道感恩

若在感恩教育中没有情感体验,它将是十分肤浅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使他们对感恩教育能够有十分深刻的记忆。

第一,在朗读中进行情感体验。适合进行感恩教育的文章,一般情况下都是文质兼美,对于通过朗读来体现恩情以及感激之情是比较适宜的。所以,在经过上面的知恩教育之后,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在进行感情朗读时要注意抓住重点,一方面是直接抒发出感恩感情的段落;另外是能够对人物特点有突出作用的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描写,使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体验出人物的崇高与伟大;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对景物描写比较细致的段落,要让学生进行反复朗读,使其能够在文章中对大自然之美进行体验,将其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之情激发出来。

第二,通过想象来进行体验,也可以亲身实践体验。对于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深入到其意境中,这样就能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之美;还可以让学生走入大自然亲自去感受,比如在《春》这篇课文中,让学生来想象作者笔下那美丽的春的世界,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造化之神奇,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我们还可以利用西盟环境优美,四季如春的优势,带领学生亲自去感受大自然,学校旁边的龙潭公园就是一个好的去处,公园里面那四季翠绿的草甸子,苍翠的原始森林,清幽的龙潭湖水……无一透出大自然的造化之神奇;对于描写中华儿女英雄事迹的文章,可以通过想象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人物的高尚品质。

第三,在思考中进行体验。在语文课文中,有些是表现事物意义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让他们通过思考对事物有一个深刻认识体现恩情。比如说对于《敬畏自然》和《喂,出来》这些课文,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让学生对地球对人类的重大意义有一个深刻认识,体会地球对人类恩情,人类应该怎样感恩。

3.学会报恩

在知恩和感恩之后,就要付诸行动,也就是要报恩,在教学活动中要进行适当拓展,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做出感恩行动。主要的方式是让学生来写作文,比如说在母亲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给母亲写一些祝福语,或者是写一篇与母爱有关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在周末回家时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一些节日里开展一些公共服务的活动……

结语

由于当前初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将别人的关心与帮助当做是理所当然,从来不知感恩。所以对初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进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冯秋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研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

[2]翁亚林.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初探[J].课外阅读(中下),2012(16)

感恩的文章范文第8篇

“感恩就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生活心态。感恩,可以是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病患看到第二天初升的太阳;可以是沙漠中断水口渴之人举步艰难之时发现一片绿洲;可以是迷茫无序之时忽然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感恩”,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感谢”、“感激”,但也有此之意。感恩,是一种更深的,发自内心的生活态度。对生活感恩,其实也是善待自我,学会生活。”这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通过这篇文章,我了解到,我们要感谢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要感恩于我们的父母和亲朋好友。我们不要觉得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都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他们,感谢父母给我们的悉心照料,感谢朋友对我们的无私帮助,感谢老师传授给我们很多的知识,教会我们怎么做人……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感恩的人。我们还要感恩上天给予我们的挫折和磨难,是这些不平坦的路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学会要去面对种种的考验,在不平坦的路上我们也要走得扎扎实实,平平稳稳!

在这篇文章里,我也学会了要去帮助别人。有时候自己的一个微笑或者是一个小小的举动,能帮助别人渡过难关,重新对生活充满希望!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和帮助别人吧!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家园更和谐,更美好!

深圳市北斗小学六年级:赵天铭

感恩的文章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语文;感恩;教育

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在我国的历史中也有许多经典的语录,促使感恩美德流传至今。例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频繁,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将感恩教育贯彻落实到教学活动中,让中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感恩的定义从未发生变化,虽然人们对感恩的认知在不断完善,但是最根本的定义没有改变,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们自身的感恩意识越来越淡,甚至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因为过分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了感恩教育的应用,学生也只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对身边的人进行索取而不懂得感恩,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语文学科的学习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更加用心地体会生活,塑造自身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可以将感恩教育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将美好、光明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全其人格。

一、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应用的必要性

1.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经常用成绩来判定一名学生的优秀与否,过分地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情感方面的教育,导致现代许多毕业生,空有一份优秀的履历,却完全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对生活的细节更无法把握,因此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教育要求,不仅要重视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将感恩教育融入实际教学中,为严谨教学和科学教育负责。

2.是健全品德、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科中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起到传播人类文化和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程中,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能够将道德和情感从多个方面渗透到学生的精神生活中,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文章中人物的高尚品格,有利于帮助学生加强认知,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有较强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1.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典型素材

教师对于学生情感态度的教育需要从多个角度展开,不仅要从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分析,更需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自新课改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不仅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要“走进”学生的心中,打开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帮助学生开启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每篇文章都富含着不同的人文精神特点,通过其中的感恩精神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从而懂得什么是感恩,懂得如何感恩。例如,在教授《献给母亲的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实现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准备工作,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与“母亲”有关的好词好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表达自己对好词好句的看法和感受。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妈妈的吻》这首歌曲,并且在边上附图,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感官中更加直接地感受母爱,从而引起共鸣,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母爱”这个词汇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散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文章中对“父爱”的描写开展感恩教育,首先教师先让学生通读整篇文章,在课本中标注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而后教师再与学生展开交流,分析作者看到父亲背影是如何描述的语句,通过对人物外貌和动作的描写,深刻地表达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关怀,传达出父亲对儿子的爱。通过这篇文章的描写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而引起共鸣,产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2.感恩教育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感恩教育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却无法更加直接地表达出学生自身的感恩之情,难以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将语文教材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开展阅读写作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文章获取自己的感受,而后将自身萌发的情感融入写作中,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因此要想实行感恩教育,是离不开写作的,通过对自身思想的参照和反思,写出富含情感的文字。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不断地推荐优质的文章,带领学生阅读和思考,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表达出来,并通过写作形式记录下来,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感恩的理解更加深刻,激发感恩意识。

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策略,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初中学生处于思想形成的时期,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其作为教育责任,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带领学生领悟文章中的情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情感的认识,达到树立感恩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博.点亮感恩心灯,收获美好未来:谈学生的感恩教育[J].华夏教师,2015(8).

感恩的文章范文第10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1.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内容

(1)对自然的感恩。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同时也给予我们纵情于山水间的精神享受,陶冶我们的情操。譬如《黄河颂》《观潮》《海燕》等让我们在心中涌起壮怀激烈的情怀,沉浸其中久不能平息;而如《济南的冬天》《秋天》等则给予我们的心灵一方宁静的土地。

(2)对父母的感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人生在世不论我们获得了多么大的成功,都不能忘记父母对我们的生养之恩。同样为了传达父母恩的伟大,在初中教材中也从多角度进行了论述。就像朱自清的《背影》向我们传达了深沉的父爱,而胡适《我的母亲》则向我们表述了一段浓浓的母爱。

(3)对祖国的感恩。祖国是具体的,辽阔的领土,历史文化和成千上万的儿女都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从对祖国壮阔的山河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及秀美的风景的描述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多姿多彩的的民族文化中体会祖国在精神世界的厚重,最后在无数祖国的优秀儿女在关键时刻为祖国奉献的事迹中感知我们祖国强大的凝聚力与无尽的恩情。《中国石拱桥》,《芦花荡》《邓稼先》等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祖国厚重的恩情。

(4)对社会的感恩。新时代的教育中,我们不仅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个性的人,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人,培养他们热爱社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的博怀。我们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们。

2.感恩教育实践方法

(1)知恩

感恩教育,必须得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即知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所学文章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筛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感恩,应该向谁感恩,感怎样的恩。譬如,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文章所描述的景物景观的特点,来思考大自然,并从中领悟到自然之恩。

(2)感恩

引导学生们懂得感恩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情感上的体验。让学生们可以通过情感体验在心灵上对感恩教育留下深刻的印象。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实施。

第一,在阅读之中体验感恩。大多数的有关感恩教育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非常适合在朗读中感受文章中传达的深深的感恩之情。所以,在引导学生做到知恩之后,要指引学生们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文中的重点,使其在阅读中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并与之产生共鸣。如《山雨》就要抓住描写山雨的部分带着感情,反复的阅读,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美妙神奇。第二,在想象中体验。特别是描写自然之美的文章,通过想象使自己的身心仿佛沉醉在其中,可以使自然之美深入人心。而对于描写祖国英雄儿女的文章,想象可以使故事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让读者可以从更深层次中把握人物性格及其所体现的高尚人格品质。第三,在思维中体验。对于揭示深刻道理的文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深刻的思考,在思考中深刻的认知到事物所传达的意义。

(3)报恩

通过课堂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知恩、感恩后,还应该进行在进一步的引导,即让学生们将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使情感进一步升华到报恩与施恩的层面上。这才是感恩教育的重点。

二、完善初中语文感恩教育的建议

1.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教学的关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德育与语文教学本身主次关系。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课前认真研习教材。只有把握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尺度关系之后我们的教学才不会导致喧宾夺主,仅仅流于表面。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段落文字进行分析,进而使学生更能产生共鸣,从而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深化德育效果

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我们所进行的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都需要学生的配合和参与。感恩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能以老师的宣教取代学生的自身实践。应该鼓励学主动积极的去思考,并在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做到有所感悟,陶冶情操。

上一篇:作文开头结尾范文 下一篇:植物观察日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