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矿产范文

时间:2023-03-18 10:44:27

非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金属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矿产资源是人类改造自然的重要基础与物质保障,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各种矿石的使用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然而与此相对的,在许多行业对于矿产的利用甚至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都存在着十分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能源浪费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严重制约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质量水平,更是降低了我国矿产的利用效率,不利于国家建设成为能源节约型国家的目标。为了解决这部分问题,就必须结合当前非金属矿产的资源利用现状及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解决。

一、非金属矿产资源利用现状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非金属矿产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资源,开采量与使用量都在不断提升。尽管我国的矿产开采水平在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就其细节而论,依然与许多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差距,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消耗过度,质量保证率较低

就目前而言,我国已经探明的非金属矿产的含量与资源质量都在世界上占据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地位,这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受制于长期传统的粗放型开采模式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开采效率过低,资源消耗严重。比如一些十分珍贵的优质滑石以及硅灰石和温石棉等非金属矿产的储量也在不断下降,开采质量也较前些年有明显下滑,限制了我国非金属矿产相关行业的发展。

2.资源浪费严重,对于共生资源的开采重视程度不高

就目前我国的非金属矿产的行业开采现状来看,由于存在着严重的采富弃贫以及采厚弃薄的问题,严重浪费了我国的各种矿产资源,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为了控制自己的开采成本,存在着大矿小开的问题,产量上不高,浪费却十分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数据,我国非金属矿产的综合利用比率不足30%,可见浪费十分严重。除此之外,在非金属矿产的开采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共生资源,这些共生资源有的具有能源效益,有的则具有生产加工效益,甚至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高价值的共生资源。然而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和勘察水平技术手段限制,很多矿山对于共生资源的开采与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共生资源遗弃和浪费,给我国的综合矿产资源利用率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3.企业规模小

由于我国矿产企业的发展现状参差不齐,一些矿产富集地区又缺乏系统的监管,所以存在着各种小型企业进行非金属矿产的开采工作,由于这些企业不具备雄厚的技术资金以及人才储备,在进行开采时往往使用的最为简陋的技术设备以及经验开采方式,极大的降低了开采的效率,造成大量矿产资源的浪费。

二、非金属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

1.更新开采技术

当前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存在着严重的粗放问题,利用率不高、大矿小开的问题明显存在,一方面受制于企业规模较小,无法实现大规模高密度采集,更一方面还是由于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较差,依然利用人力采挖,效率较低,质量控制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矿产资源富集地区政府应该主动牵头实现企业的内部整合,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实现机械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质量控制手段。与此同时,由于开采过程中企业难免会为了追逐利益舍弃一部分矿产,但是这会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所以当地政府应该结合矿产的采挖现状进行一定的监督工作,以此来督促当地企业自觉维护国家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我国的非金属矿产的资源保护水平。

2.更新选矿加工技术水平

选矿加工作为重要的提升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利用率的技术手段,其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其一,提升选矿加工的回收率。当前我国非金属矿产的利用率不高的突出表现就是回收率的问题。特别是针对鳞片形石墨矿石以及萤石矿石等等,存在着回收率较低的情况,提升空间较大。对于开采加工企业而言,引进先进的选矿提纯手段不但能够极大提升生产效率,还能够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降低选矿加工中的跑、滴、漏问题,提升选矿的回收率,这也是当前我国提升非金属矿产资源节约率与综合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其二,保护天然晶体特性,提高非金属矿产的利用性能。简而言之,在选矿加工中,一些企业为了提升效率降低了质量要求,从而对非金属矿产的天然晶体的特性保护存在缺失,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矿石的可利用效果,将高质量的矿石变成了普通的矿石,这样既不利于企业实现盈利,同时还影响了我国的矿石综合利用效率,所以必须通过改善加工设备,提升加工技术手段来降低天然晶体的破坏问题,从而实现提升非金属矿产综合利用率的目的。

其三,_发低品矿产的研发与利用技术。针对当前矿山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的低品矿产的利用而言,特别是砂质高岭土原矿以及萤石原矿等等,目前企业的基本手段是直接废弃,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更倾向于研发出能够直接利用这些低品矿石的技术手段与生产工艺流程,或者能够大规模冶炼低品矿石的挑选与提纯技术,以此来提高非金属矿产的全面利用效率。

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非金属矿产的开采与利用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制造水平与产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还希望相关从业人员能够着力提升开采质量,引进先进开采技术,从而真正提升利用效率,为了企业的综合效益,更是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淀佐. 拓展研发深度完善评价体系――国内外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进展及对策[J]. 资源导刊,2011,09:17-18.

[2]吴小缓,王文利,于延棠,袁鹏. 非金属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进展[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1,06:1-3+10.

非金属矿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疆;非金属矿产;特征;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P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31-145-01

新疆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其中不少矿种储量位居全国储量前列(如云母、陶土、蛭石、钠硝石以及蛇纹岩等居全国首位,自然硫、膨润土居全国第2位)。据权威资料统计,截止到目前为止,在新疆境内已发现证实的矿种多达70多种,矿产产地分处于新疆境内的1400多处,其中矿种涉及化工原料、特种非金属原料、建筑材料、冶金辅助原料、宝石、玉石以及其他非金属矿产等。

1 新疆非金属矿产地质特征及分布特点

1.1 太宇宙至元古宙时期新疆古陆核的形成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形成了大型的溶剂白云岩矿床、大理石矿床、以及位于尉犁县且干布拉克的超大型蛭石矿床。其中,白云岩(哈密尾坯白云岩矿、和静布鲁克斯台—乌拉斯台白云岩矿)主要分布在中天山哈密尾垭—星星峡成矿带。而玉石矿床带(著名的汉白玉)主要分布于昆仑—阿尔金山运势成矿带。

1.2 塔里木古陆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是新疆古板块运动的活跃时期,同时也是非金属矿产形成的重要时期。早古生代,在大陆稳定的边缘以及弧前盆地区域,形成了碳酸岩以及磷矿层;汉武-奥陶纪形成了灰岩、白云岩;弧间盆地的拉张环境下形成了铜黄铁矿,在阿克赛钦-塔什库尔干活动块中的志留纪富铝片岩、片麻岩中出现了刚玉类片麻岩。这一地带的含矿伟晶岩脉主要形成于两大板块断裂前的复背斜中,原地变质改造后的混合花岗岩体形成了核部,其构造由外向内依次为混合岩、混合岩化片麻岩、片岩以及未变质的沉积岩,同时还有原地与异地花岗岩的侵入。伟晶岩脉的规模和密度由背斜部向外侧波浪式由大变小、由密到稀。其核部主要以白云母为主,外侧以铍、锂、铌、钽和宝石为主,伴生白云母。

这一时期,膨润土主要是由火山岩火山物质经热液蚀变而成,其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北以及东准噶尔弧盆带的石炭、二叠纪火山岩分布区。矿石类型为钙基和纳基两种,伴生沸石,较典型的是托克逊县柯尔碱膨润土,为我国成矿时代最老的矿床之一。另外,分布于准噶尔东北缘的膨润土,是大洋关闭后新生陆壳初期产物,基性为火山岩系,是早石炭世晚期产物,这一时期也是新疆珍珠岩以及沸石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热液蚀变型的高岭土也逐渐形成,如鄯善七角井热液蚀变水云母—高岭土矿。

新疆拥有非常丰富的花岗岩矿产资玻璃以及冶金用脉石英,其主要成形与岩浆活动最为强烈的海西期时期,哈密市尾娅一星星峡等成矿带均产于这一时期。

1.3 新生陆壳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形成并发展了大陆地壳上内陆盆地,以河湖相堆积为主,是新疆能源矿产的主要形成时期,同时也是粘土矿类—含煤建造沉积型矿床形成的重要时期。其中,乌苏—乌鲁木齐—阜康山前凹陷, 伊犁山间凹陷、吐—哈山间凹陷, 博斯腾湖一焉香山间凹陷是粘土矿的重要成矿区。在含煤盆地边缘,基性火山岩及碎屑岩在经过了长期的风化后,形成了残积型膨润土。其次,第三纪陆相含盐层中,以石膏建造,石膏-盐岩建造,石膏-硬石膏建造等为主,通常情况下,矿层上部为盐岩,下部为石膏,顶层为钾盐。在布克赛尔以及额尔齐斯河流域附近、克拉玛依、吐鲁番等地的山间凹陷地带,产生了以碎屑建造为主的沉积型高岭土,其主要产在第三纪河湖相与湖沼相沉积中。矿物成分主要以高岭石为主,并伴随含有长石、石英、水云母、蒙脱石等。其物质主要是花岗岩风化产物,处理后可用于陶瓷行业。最后,在大陆上的大量中性、中酸性火山岩在经过了第三系乌伦古河组中产湖相沉积形成的蛋白土,以及部分硅藻土,其主要分布在准格尔、塔里木、吐鲁番-哈密、伊犁盆地边缘等地。

新疆的自然硫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主要分布在库车盆地以及塔里木盆地西南凹陷处,属于层控型矿床。它主要产自灰岩、粘土岩与古新统石膏之间,由第三纪泻湖相、浅海相石膏生成。其主要的矿物类型为自然硫和方解石,且品位较高。此外,自然硫常沿裂隙充填于灰岩内,与粘土、石膏混生。出自然硫外,石盐、芒硝以及天然碱、钠硝石也为现代新疆的主要盐类矿产,其主要分布在准噶尔, 吐鲁番—哈密两大盆地内。

2 结论

非金属矿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材非金属 矿产资源 勘查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118-2

1目前我国建材非金属矿产现状

1.1种类的增加

我国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水泥原料、轻型骨料、制砖用页岩、建筑用砂、建筑石材等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材非金属矿工业得以飞速发展。据调查统计,我国已经开发并利用的建材非金属矿的矿产已多达130多种,在这些建材非金属矿产中应用较多的有30―40种。随着我国非金属矿产量和非金属矿产产值不断增长,其增速已超过世界各国,这样就使我国建材非金属矿产品的出口对整体全球市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对于我国建材非金属地质的勘查问题,我国的技术也由过去单纯的探矿转变为探、采、技、工、贸一条龙。这样技术的改变使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到矿产开发领域当中,使得我国非金属矿勘查和开发有了全新的面貌。

1.2不足之处的凸显

但是伴随着巨大利益的诱惑,很多企业都投入到非金属矿产的开发。乱挖乱采的现象极为严重,造成了很多地方生态平衡被打破,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相关部门也正在着手制止这样违法现象的出现,广泛推广资源节约的开发意识。

2我国建材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与找矿现状浅析

2.1我国有关基础地质的研究与资源需求增长简况

最近几年时间以来,我国在研究建材非金属地质工作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开展了许多的项目研究,例如“高效益建材非金属资源评价”和“全国重要非金属矿资源潜力评价”等。也完成了我国建材非金属分布规律以及治理方法等方面的测定与总结,并对西南、安徽和东北等地的矿产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出了一套有效的地质勘查的基本方法。根据目前来看,我国矿产资源消耗的速度在加倍增长,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也是如此。例如:我国的石墨、高岭土和高纯石英等资源,需求量大增,目前需要从外国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

2.2目前我国建材非金属矿勘查的遇到的主要问题

2.2.1资金紧张、未成系统

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每年在建材非金属地质方面的投入换不到整个地质工作投入的百分之一。目前国家比较重视石油和煤矿等资源的投入,导致对建材非金属的重视不够。并且当前虽然有一些基础地质的研究方法,但仍未形成一套高效和统一的研究系统,这也使得建材非金属地质勘查和找矿工作有了一定的局限性。

2.2.2矿业权政策与勘查规范标准的不足

我国目前对矿产权实行转变后的单轨制,政府统一配置和调控,但是建材非金属矿一般属于二类或者三类矿种类型,一般要通过“招拍挂”的市场方法取得,

这容易对一些小规模的矿业公司产生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公司发展受限,常无法取得突破式发展。另一方面,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并且一些新的矿种也在随着知识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被发现,但缺少相关的规范标准,这也使得对建材非金属矿产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应对当前建材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问题的措施

随着机制的完善,针对当前问题,相关单位应做好应对工作。首先,要加大投入,多方融资,为以后的工作顺利进行奠定稳定的资金支持基础。第二,仍然要加强对基础地质的研究,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专项工作,例如可以重点开展对高纯石英、石墨和硅藻土等稀缺资源的找矿工作,总结规律,开发新的矿源,这样也能有效促使我国建材非金属矿产勘查的工作系统更加完善和高效。第三,要以科技为依靠,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使手段多样化,着力解决当前深部开采难的困境。第四,加强对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加工工艺研究,因为对建材非金属的加工的工艺不够先进,也就使得了大大增加资源被利用的难度,这一点是需要学习和努力的。

4对建材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4.1国家应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

作为非金属资源矿产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的大前提下,我国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建材非金属矿产开发人才的培养,因为建材非金属矿地质勘查事业还不够完善,需要大量技术型人才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究,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完善。同时政府也应采用不同种类的政策和措施,保证地质技术人的工作环境,对专长人才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培训教育,促进技术交流和有关地质勘查方面的科技活动,提高地质技术开发人员的水平。为我国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的顺利完成提供技术保障。

4.2创新科技,重视规范

加强我国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的力度,并在开发利用方面推广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创新对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支撑能力。积极引进、吸收国外非金属矿产开发的先进技术,并进行自主创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建立非金属矿资源地质特区,同时根据对其成矿条件和分布特点,进一步加强区域规律研究,建立带有特色开发工程的矿区带和区域模型。对建材非金属矿产勘查和开发的技术规范的严格化,对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开展,以及对加强综合技术和地质勘查信息的研究等方面,需不断找寻创新性的矿产开发思路,从而实现地质矿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4.3加强管理,响应号召

加强我国对非金属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虽然政府多年以来就对非金属矿产资源有了正确的规划和引导,并把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的规划融入到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并且也制定和实施了各种的保证措施。并一直采用通过审批检测等考察作为颁发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的条件。且规定未经审批的公司和个人不准私自勘察和开发国有非金属矿产资源。但是与此同时,其企业和部门仍要坚持强化和完善规划有关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监查机制,维护当前系统和机制的稳定,并促进其不断完善,保证其开发的权威性。

另外,要响应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参加西部地质勘查与开发利用,由于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和利用,使得东北市场土地开发利用价值趋于饱和。我国西部地区非金属资源开发虽然已经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还并未广泛的推广,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很早就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并且目前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也证实了其确实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迎合了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全面发展的思想。但是,目前仍要增加在西部地区的设施建设,并且要适时更新和引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使得在资源丰富的新疆地区充分推广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我国在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产业整体的发展能够更上一层楼。

5结论

在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和开发利用问题上,一直一来都有许许多多的专业人员为此而努力奋斗,积极进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结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也制定了有效的技术开发战略,实现了我国非金属矿产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趋于完善。相信通过一批批为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而工作的人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和开发利用定会再创辉煌,取得不俗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孙宜朝,张清平. 建材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与开发利用几点认识[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S1:21-23.

[2]杨海明,高学渊. 甘肃省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1,05:5-6.

[3]田文国,樊文军,潘丽. 新疆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 中国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分会、《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编辑部.中国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分会非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中国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分会、《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编辑部:,2009:6.

[4]陶维屏. 中国非金属矿产地质工作发展规律研究[A]. .中国地质工作发展规律研究[C].,2010:15.

[5]杨海明,高学渊. 甘肃省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1,05:5-6.

非金属矿产范文第4篇

一、非金属矿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非金属矿国际贸易在我国的财政收入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非金属矿的竞争也在不断地加剧,我国非金属矿国际贸易中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金属矿出口结构不合理

通过对我国非金属矿国际贸易的分析可知,在非金属矿的对外出口过程中,还存在出口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要以出口非金属矿的原材料为主,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非金属矿产品的出口比例在不断地增加,但是仍然无法超过非金属矿原材料的出口比例;第二,在我国出口的非金属矿产品中,初级产品占据的比例比较大,而深加工产品占据的比例比较小,所以说我国的非金属矿出口贸易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2.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地,质量差

随着非金属矿国际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逐渐意识到仅仅出口非金属矿原材料无法应对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因此开始加工和生产非金属矿的产品进行出口贸易。然而,通过调查和研究得知,目前我国非金属矿出口产品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很多非金属矿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由于目前我国针对非金属矿的加工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生产出的非金属矿的技术含量比较低,所以无法进一步提高非金属矿产品的价格;第二,我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的非金属矿产品的质量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造成了我国非金属矿产品的口碑一直不是很好,无法很好地满足其他国家对非金属矿产品的需求。

3.外贸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

目前,我国非金属矿出口贸易的过程中,生产的企业和外贸单位属于独立经营,无法很好地进行一致的生产和销售,从而引出了很多问题:一方面,生产企业无法及时地掌握国际贸易对非金属矿产品的需求,因此经常出现产品滞销或者是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出现;同时也无法很好地针对非金属矿国际贸易市场生产相应的产品;另一方面,很多生产企业各自为政,当非金属矿国际贸易需求到来时,很多生产企业为了竞争到订单就会互相压价,从而使得我国非金属矿产品无法获得很好的利润,同时价格压的过低,生产企业无法拥有更多的资金进行生产,使得生产出的非金属矿质量比较低,久而久之不利于生产企业的长远发展。

4.缺乏相关的人才

我国生产的非金属矿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因为很多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比较落后,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我国非金属矿的生产缺乏相应的人才,使得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推动比较落后。非金属矿生产技术的研究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很多生产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因此无法进行独立的生产和研究,从而一直沿用比较落后的生产设备,因此制造的非金属矿产品的质量普遍比较低,无法同其他国家进行很好地竞争;第二,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非金属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生产质量,我国成立一些专门的研究部门,从而相关技术的研究,然而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科研人员从事技术含量较低领域的研究比较多,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领域很少有人进行研究,因此导致了我国相关部门的研究一直在比较低的水平徘徊,从而无法研制出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生产加工设备,无法进一步提高非金属矿生产设备的技术含量。

5.没有将先进技术投入到生产当中

为了更好地应对非金属矿技术含量比较低,质量比较差等问题,我国开始考虑引入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技术,从而将其投入到非金属矿的生产过程中。然而,在将先进技术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时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设备还需要比较多的时间,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比较长。因此,在转化的过程中我国还需要使用原有的设备进行生产;第二,在进行非金属矿加工的过程中,有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比较小,利润比较低,因此这些中小企业往往选择继续选有陈旧的设备进行生产,从而能够更好地降低和节约资本。但是,生产出的非金属矿产品却无法很好地满足国际贸易市场的需求。

二、应对非金属矿国际贸易问题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我国的非金属矿国际贸易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非金属矿国际贸易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及时的解决我国非金属矿国际贸易的问题,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1.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出口结构

我国在进行非金属矿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仅仅出口非金属矿原材料是不够的,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我国非金属矿产品的出口比例,进一步优化我国非金属矿的出口结构,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通过鼓励非金属矿生产企业,将非金属矿加工为一些产品,从而更好地提高非金属矿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例;第二,加大对非金属矿出口的控制问题,非金属矿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将非金属矿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开始对非金属矿的进出口进行限制。因此,我国可以效仿其他国家的做法,将非金属矿列为国家战略性矿种,从而严格限制其出口。

2.提高我国非金属矿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技术含量和质量是衡量我国非金属矿产品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我国非金属矿产品加工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非金属矿的出口,需要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胜出,需要不断提高我国非金属矿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从而能够更好地与其他国家的非金属矿产品进行竞争,为此可以考虑以下几点策略:第一,鼓励生产企业购买和使用先进的非金属矿生产设备,从而能够生产出质量较高、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降低产品的成本;第二,对非金属矿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不断研究,从而能够进一步延长非金属矿产品的生产链,不断增加非金属矿产品的附加价值,更加有利于我国非金属矿产品的发展;第三,选拔优秀的非金属矿科研人员,使其能够为非金属矿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从而更好地提高非金属矿产品的质量,不断增加我国非金属矿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三、小结

非金属矿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在我国加入WTO后,需要应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非金属矿国际贸易中的一些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通过总结目前我国非金属矿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相信随着我国非金属矿国际贸易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非金属矿产范文第5篇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内蒙古总队总队长李金锋说,非金属矿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方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比如利用膨润土、沸石、硅藻土、膨胀珍珠岩、蛭石的强吸附能力和离子交换能力,可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石灰石用于火电厂除硫;用滑石、石灰石、高岭土、方解石、石膏和膨润土为造纸填料,可减少或完全替代植物纤维,既保护了我国有限的森林资源又减少造纸企业的污水排放;利用一些非金属矿保温、隔热、体重小的特点,直接或间接用于建筑材料工业中,可起到保温、隔热、隔音作用,从而达到有效节约土地、能源、电力的效果。

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利用的非金属矿种有130多种,内蒙古是我国少数几个非金属矿种较全的地区之一,至2005年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58种,其中石膏、膨润土等 20种非金属矿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三位。其他矿种的保有储量也均在全国前十位。李金锋总队长不无担忧地说,尽管内蒙古非金属矿藏富集,对其产品的开发应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整个行业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资源消耗速度过快,资源保障程度降低。现在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对矿产资源的消耗需求增长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近年来,国家对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投入又相对减少,使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总量增长缓慢,同时,非金属矿山开采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其次,产品结构不合理,深加工研发投入不够,目前我国非金属矿产品以原矿和初加工产品为主,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部分产品形成“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即出口原矿,进口精矿,产值在国内而利润在国外的局面。

再次,就内蒙古地区来论,矿山企业规模小而散,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近年来通过整顿治理、矿山生产秩序虽有所改善,但是无开采设计方案、采富弃贫、开易弃难、大矿小开、小矿乱开等现象仍然较普遍存在,造成资源严重的浪费和破坏。同时,由于利益驱使,许多企业重生产、轻环保,大量废石、尾矿随意堆放,占用了大量耕地,一些选矿厂尾矿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对河道和土壤造成了污染。

第四,行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资源利用率低。不少小矿山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过程调控和产品质量控制还是以人工为主。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低、产品品种少、质量波动大、能源消耗量大。

毋庸置疑,非金属矿资源在当前社会经济建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因此,如何利用好非金属矿资源,既做到科学开发利用,不污染环境,又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李金锋总队长认为应该采取五项措施。

一是加强地质勘查人才培养,把非金属矿特别是环保型矿种的地质勘查纳入国家统一规划,增加其地质勘查投入,提高节能环保型非金属矿的资源保障能力。

二是加强非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的研究,加大非金属矿分析、测试和物理化学性能及开发应用研究投入。不断拓宽非金属矿的应用领域,充分发挥非金属矿一矿多用的特点,矿尽其用,节约资源。

三是加强管理,保护资源。鼓励大、中型企业开采加工非金属矿,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是以科技进步促进矿业开发。对非金属矿产来讲,解决深加工技术是当务之急。非金属矿产的探加工对促进矿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五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节能环保型非金属矿的勘查、开发及应用研究,充分发挥非金属矿在节能环保万面的优势和作用,扩大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内蒙古总队简介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内蒙古总队(以下简称内蒙古总队),成立于1973年,原名内蒙古非金属矿地质队,1991年改为现用名。内蒙古总队位于呼和浩特市,占地面积83亩,资产1679万元。 现在,内蒙古总队为中国中材集团所属事业法人单位,下设地质勘查一、二院;测绘一、二院;矿勘院;中心实验室等生产机构,是内蒙古地区唯一从事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专业队伍。单位设施先进、技术过硬,通过了职业健康体系、安全体系及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三体系”认证,获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

目前,内蒙古总队有在职职工216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5人,其中中、高级职称83人;资质有固体矿产勘查(甲级);测绘(乙级)、地质实验测试(乙级)、地质钻探(乙级)、液体矿产勘查(丙级)、水工环地质(丙级)、灾害治理工程勘查(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丙级)、钻井技术资质(贰级)。测绘设备25台(套),包括GPS卫星定位仪、全站仪、光电测距仪、HPDJ―800绘图仪等;拥有各种类型的电脑近百台,并已建立内部局域网,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内蒙古总队主要业务是地质矿产调查与勘查、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灾害(工程设计、施工及危险性评估)、地质测绘与工程测量(地形测量、地质测量、地籍测量、电子图件编绘复制)、岩矿和水质分析(化学分析、水质分析、岩石、矿物、土壤的物性测试等)、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地质资料收集分析、地质技术研究分析等。

非金属矿产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非金属矿物加工 加工技术 白钨矿 浮选 GF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中图分类号:TD951 文献标识码:A

1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非金属矿物是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矿产资源之一,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地球矿产资源。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非金属矿的加工利用工艺技术发展中,最初是通过手工作业从天然矿石获得所需矿物,并没有形成一门工业技术,这种现象一直延伸到19世纪初期。随着全球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矿物原料需求大幅增加,加之18世纪产业革命发展的基础和巨大推动,非金属矿的加工技术真正从手工作业向现代工业技术转变,出现了选矿工艺和球磨、分级等相关加工机械设备,非金属矿的加工利用技术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和工艺技术体系。

非金属矿包括的范围很广,品类繁多,而且具有多种独特有意的性能,用途十分广泛,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是有,机械,建材,农业,国际,航空航天,电子,通讯以及农业等。等部门,非金属矿产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建设和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非金属矿科技研发,产品研发与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非金属矿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非金属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总体上还是表现出,其发展满足不了行业现状的现象。

2非金属矿的加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回顾

非金属矿物加工是指采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如粉碎、分级、提纯、超细粉碎、表面改性等将非金属矿原矿加工为满足相关行业应用要求的非金属矿物粉体或产品。

3颗粒制备与处理技术

颗粒制备与处理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工艺、设备生产出满足应用领域要求的具有一定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纯度或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性质、表面或界面性质的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或产品,是非金属矿物加工利用所必须的加工技术之一。

3.1粉碎与分级

粉碎与分级是指通过机械、物理和化学方法使非金属矿石粒度减小和具有一定粒度分布的加工技术。根据粉碎产物粒度大小和分布的不同,可将粉碎与分级细分为破碎与筛分、粉碎与分级及超细粉碎与精细分级,分别用于加工大于1mm、10~1000um及0.1~10um等不同粒度及分布的粉体产品。

3.2表面改性

表面改性是以满足应用领域对粉体原料表面或界面性质、分散性和与其他组分相容性要求的粉体材料深加工技术。对于超细粉体材料和纳米粉体材料表面改性是提高其分散性能和应用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决定其市场的占有。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表面改性的原理和方法;表面改性过程的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现代仪器分析与测试等诸多相关学科。

3.3选矿提纯

选矿提纯是指利用矿物之间或矿物与脉石之间密度、粒度和形状、磁性、电性、颜色、表面润湿性以及化学反应特性对矿物进行分选和提纯的加工技术。根据分选原理不同,可分为重力分选、磁选、电选、浮选、化学选矿、光电拣选等。

3.4脱水技术

脱水技术是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的后续加工作业,是指采用机械、物理和化学等方法脱除加工产品中的水分,特别是湿法加工产品中水分的技术。其目的是满足应用领域对产品水分含量的要求和便于贮存和运输。因此,脱水技术也是非金属矿物材料必须的加工技术之一。

4非金属矿物加工现状及发展历程总结回顾

以超细粉碎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20多年间中国超细粉碎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从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以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为主,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期是引进国外技术、设备与国内仿制、开发同步进行的时期。2000年以后,进入了自主开发和制造为主、引进为辅的阶段,期间建立的超细粉体加工厂大多采用国产技术和设备。从2000年至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发明专利的超细粉碎技术和设备工艺配套和自动控制等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随着塑料、橡胶、油漆涂料等工业的发展,1990年以后,中国开始开发粉体表面改性技术,开始主要是表面改性工艺和配方技术,即如何解决非金属矿物粉体(填料或颜料)与基料树脂的相容性问题。1995年以后,表面改性工艺和配方技术的研发速度加快,表面改性剂的品种和数量也快速增加,同时,开始了专门的表面改性设备的研发。

5非金属矿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非金属矿产范文第7篇

关键词:矿物学科;矿物科学;矿物工程;学科建设;实践

矿物科学与工程学科(矿物学科)由矿物科学与矿物工程两个二级学科构成,主要研究矿物(天然和人工合成)化学成分与结构、理化性质与技术性能、鉴定与分类、形成与演化、加工与综合利用的相关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矿物科学包括地质学领域的传统矿物学及其与环境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环境矿物学、矿物物理学、生物矿物学、矿物晶体化学等在内的矿物史学、描述矿物学、理论矿物学和应用矿物学4大类学科分支。矿物工程主要涉及矿物分离提纯、矿物加工、矿物应用以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工程与技术,包括工艺矿物学、矿物加工工程(选矿)、应用矿物学、非金属矿深加工和矿物材料等学科分支。

一、矿物学科建设探索

1.矿物学科体系建设。我校矿物学科体系延伸了非金属矿特色链,拓展了非金属矿开发与综合利用和矿物材料方向。西南科技大学(原重庆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原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于1958年建立突出非金属矿产的“非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探”专业(专科),成为国家建材和非金属矿工业培养专门人才的特色专业。1978年,我校“非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探”本科专业开始招生。1988年,西南科技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创建“矿物岩石材料”专科专业,正式培养矿物学科专业学生。1994年,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升为本科(1998年更名为材料物理专业)。1999年,矿物岩石材料(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2011和2012年矿加工程和矿物材料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分别设立并开始招生。

2.学科平台建设。在矿物学科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建立的学科平台体现了非金属矿产的特色,在我校矿物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校于1989年建立非金属矿研究所(原国家建材局批准成立)。1993年,成立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1994年,地质学科被批准为国家建材总局省部级重点学科,并相应成立地质资源省部级实验中心。2007年,“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建设,并于2011年通过验收。2010年,非金属矿产地质及其开发利用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获批并运行。

3.学科方向凝练。以非金属矿产开发与综合利用为特色的我校矿物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发展为学校优势学科,有力促进了我校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我校矿物学科提出“地质体综合利用”、“非金属矿材料”等研究思想,首先提出了“非金属矿物超细效应”、“纳米矿物材料”、“生态矿物材料”等新概念。矿物学科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建设经验在全国有关地矿院校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为矿物岩石材料学这一新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框架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我校矿物学科方向涉及非金属矿开发与综合利用、矿物材料和矿物生态环境等领域。对高岭石、蛇纹石、纤蛇纹石石棉、水镁石、蛭石、凹凸棒石、蒙脱石、石墨、硅藻土等非金属矿在应用矿物学和环境矿物学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矿物学科方向的凝练对矿物材料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对学科方向的凝练,促进了矿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非金属矿物环境与生物效应、纳米矿物学与材料、尾矿处理与综合利用等特色方向的发展。

4.学术队伍建设。在学术队伍建设方面,我校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支持的矿物科学项目,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国内外进修和留学,与重点院校合作培养、攻读高层学位、强化科研教学实践、对口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促进了矿物学科学术队伍的建设。矿物学科紧紧围绕非金属矿产特色方向,逐渐形成了以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引领,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体的一支规模适中、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团队凝聚力的研究队伍。矿物学科现有各类教学、科研人员43名,其中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5人。近年来,通过引入一批地质、矿业、环境、生物、资源加工等学科优秀青年人才,加强培育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矿物资源加工等前沿、交叉学科学术队伍建设,使得矿物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

5.特色课程与教材建设。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校矿物学科组编写了五部突出非金属矿特色的系列教材:《非金属矿产地质学》、《非金属矿产矿物学》、《非金属矿床勘查与评价》、《非金属矿产物相及性能测试与研究》和《应用矿物学》。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教学团队2011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现开设《应用矿物学》、《非金属矿产地质与评价》、《非金属矿物性测试》、《非金属矿开发与利用》和《非金属矿深加工及矿物材料》等系列课程。为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适应新的教学需要,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教学团队2010年编写《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教材。2015年重编《应用矿物学》教材,其他特色教材正在逐步完成再版或重编工作。我校矿物学科特色课程与教材建设取得的成果,推动了矿物学科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6.人才培养探索。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传统矿物学科人才培养途径,国内的矿物学等相关课程由于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及很强的实践性质曾一度处于整个地质学科体系的核心位置。经历历次改革后以后,矿物学科专业课程压缩严重,一些专业必修课程变更为选修课程或不再开设。《矿物学》、《应用矿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数大幅度削减,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与实验技术训练都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矿物学》、《应用矿物学》、《矿物材料》和《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等矿物学科专业课程在不同地矿类大学因行业差异在专业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中略有侧重。

可见,现有矿物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矿物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针对矿物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校矿物学科加强创新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提出培养高水平创新性专业人才为目标,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培养模式。依托学科重点实验室平台,开设“资源循环利用科学”创新试验班,建立优秀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运行机制。从本科第3学期开始,入选试验班的矿物学科优秀本科生培养分为两个阶段:课程学习阶段、科研实践阶段。通过创新试验班的途径,对优秀本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实践强化训练,提高了矿物学科优秀本科生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了我校矿物学科的建设。在矿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我校注重将教学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科研团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将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的机制,以保障教学质量。

二、结语

随着我国矿物学科的发展,矿物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其内涵也已形成基本共识。改革开放以后,历经四次大规模的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极大地影响了矿物学科专业人才培养[1]。另一方面,矿物学科发展很快,服务面越来越广,对矿物学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矿物学科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矿物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矿物学科建设当前最为迫切任务是尽快争取教育部设立矿物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目录和专业目录,设置相对应的矿物科学和矿物工程专业,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专业人才,以解决矿物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今后在矿物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方面,坚定矿物学科人才培养的同时,一是要更加注重学科、专业的建设和顶层规划;二是在扩大矿物学科方向研究生规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质量;三是在强调学习矿物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矿物科学与工程的系统培养;四是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五是在加强科研型人才培养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工程师型和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廖立兵,汪灵,彭同江.关于建立矿物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点思考[J].矿物学报,2015,35(1):1-5.

[2]董发勤.应用矿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汪灵.矿物科学的理论结构[J].矿物岩石,2006,25(3):9-13.

[4]汪灵.矿物材料学的内涵与特征[J].矿物岩石,2008,28(3):1-8.

[5]汪灵.矿物科学的概念[J].矿物学报,2005,25(1):1-8.

[6]李胜荣,陈光远.现代矿物学的学科体系刍议[J].现代地质,2001,15(2):157-160.

[7]万朴.我国非金属矿业60年发展概览[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9,78(5):3-7.

非金属矿产范文第8篇

关键词:资源禀赋;方差分析;劳动力;矿产资源

1、前言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却面临着不平衡的局面 。随着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差异问题的凸现,加快发展中、西部经济,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社会各界共同的目标。2006年中央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给中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作为一个包含国际间和地区间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过程,产业转移逐渐成为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实现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因此,研究安徽如何理性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对加速实现安徽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给出来探讨,以期指出安徽省具有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资源上的优势。

2、安徽省要素禀赋分析

学术界普遍认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民总产量的高低,除了受到国家的宏观政策影响以外,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无非是受三个主要因素控制的,即:要素禀赋、资本和技术水平。本文将从要素禀赋、资本以及技术水平三个方面对安徽省的产业以及未来发展基础做详细的分析,首先,本文将对安徽省劳动力禀赋进行分析。

2.1劳动力禀赋分析

就区域发展而言,人口条件是最重要的。首先,人是生产者,它是区域开发的基本动力;其次,人是消费者,它对区域资源形成压力,同时又从消费的角度对区域发展形成动力。因此,计量分析区域人口,这是区域发展条件分析最重要的环节。区域人口的计量分析一般包括人口规模,劳动力资源和市场规模三个方面。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仅以劳动力资源作为出发点,来讨论安徽省地区劳动力资源规模,其计算公式为:d×g×(α=αm+βh)式中,d、g分别表示地区的社会劳动者人数和平均寿命;α表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之比;m表示中等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之比;h表示高等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之比;α、β分别表示具有中等和高等文化程度的劳动者的工资相当于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的工资的倍数。其取值更具发达国家的经验数值。α取值为1.5-2,β取值为2-3,在本文中,取α、β分别为1.5-2、2-3的均值,即α为1.75、β为2.5[38-40]。本文以2005年的数据来进行说明全国劳动力要素禀赋,并参照全国其他省市的劳动力资源规模来看安徽省的劳动力所处于的全国所有省市中的位次。搜集中国2006年统计年鉴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后,计算后得到下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安徽省的劳动力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九,占全国劳动力资源的4.339%。从这方面来看,安徽在可以效仿浙江省,在产业发展初期将注意力放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同时等待机会逐步将经济发展的触角伸向技术密集型。此外,还可以看出发达地区的其他省市的劳动力规模,如:江苏省排名最高位列第四,浙江次之位列全国过第十,上海最次位列全国过二十二灯。显然,安徽的劳动力资源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比较上是占有一定优势的。因此,从劳动力资源的角度来看,安徽省完全具备承接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条件。接下来,我们来看安徽省的资源禀赋的水平及其组合优度如何。

2.2 资源禀赋分析

自然资源条件的好坏,还有一个资源的空间组合问题,一个地区各类自然资源的组合情况,可用“组合指数”表示,用“标准差”计算。下面我们分三大类进行讨论。统一的公式为

X=∑ni=1Xin=(x1+x2+x3+…+xn)/n

标准差值S=[∑ni=1(x1-x)2/n]1/2,标准差值大说明地区各类自然资源占全省比重,组合状况较差,配套能力弱;相反,标准差值小,说明组合状况好,有利于地区综合发展[41-44]。

2.2.1 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禀赋及组合指数

通过对中国2006年统计年鉴和安徽省2006年统计年鉴中含有能源、黑色金属矿产的数据提取得到下表:

本文将安徽省的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同全国的相比。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锰矿、铬矿、矾矿、原生钛铁矿。如表3-2所示,安徽省所含的能源以及黑色金属矿产的种类占总的能源以及黑色金属矿产的种类的5/8的,其中煤炭是所有能源及黑色金属矿产中占全国比例最高的约为4.3736%,其次是铁矿资源占全国铁矿资源的4.1983%,排名第三的是矾矿,安徽省的矾矿资源占全国矾矿资源的1.6622%。其他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只占全国能源总量的很小比例。我们将安徽省所拥有的这五种能源、以及黑色金属矿产资源进行空间组合。得出上表的最后两列:均值等于0.02572说明安徽省含有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的占全国同种类的2.572%。从其方差值0.000435155(表格中只列到小数点后四位,) 可以看出,安徽省的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各种类的配置差别不大。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现象,当各样本空间占总样本空间比例很小的时候,方差自然也就不会大,所以还要结合原来的原始数值来看,通过对原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除了天然气所占全国天然气总储备量的相当低的水平,其他的能源和黑色金属矿产都是处于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由于本文在计算中其组合指数的时候已经将其忽略不计了,所以可以得知,虽然安徽省的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资源相较云南贵州以及四川等资源大省来说虽稍显弱势,但是其配置却比较合理。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以及黑色金属矿产利用的技术水平继续优化其发展。

2.2.2 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禀赋及组合指数

通过对中国2006年统计年鉴和安徽省2006年统计年鉴中含有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的数据提取得到下表:

表3-3 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 (2005年)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

本文依旧将安徽省的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同全国的相比。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种类包括: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菱镁矿、硫铁矿、磷矿、高岭土。如表3-3所示,安徽省所含的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的种类占总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的种类的3/4的,其中硫铁矿是所有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中占全国比例最高的为19.1352%,其次是铜矿资源占全国铜矿资源的8.5971%,排名第三的是磷矿,安徽省的磷矿资源占全国磷矿资源的1.0008%。其他的铅矿、高岭土、锌矿矿产分别占全国能源总量的0.6832%、0.5808%、0.3514%。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安徽省的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的资源要远丰富于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的储备量。下面将安徽省所拥有的这六种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进行空间组合。得出最后两列,其均值为0.0506,方差为0.0058,由此可见,安徽省拥有的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总量占全国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总量的5.058%。约高于全国平均总水平两个百分点。结合具体的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的数量可以明显发现安徽省的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具有相当的优势。此外由得出的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的组合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安徽省的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的组合优度指数也很高。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安徽省可以侧重于发展以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为生产要素的行业。

2.2.3 自然资源禀赋及组合指数

通过对2006年中国和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的含有自然资源要素数据提取得到下表:

表3-4 自然资源(2005)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

安徽省的自然资源同全国的相比,得出如下的结论。在做出结论之前,需要说明以下几点,在本文中所说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利资源。其中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业用地;森林资源包括:森林面积、森利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量;水利资源包括:水资源总量和地下资源量。如表所示3-4,安徽省的自然资源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1.4707%、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0.5878%、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5639%、地下水资源占全国过地下水资源的2.6393%。此外,安徽省的森林覆盖率更是高出全国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的7.79个百分点。由上表,可以知道,安徽省是自然资源大省,尤其是土地以及森林占有率上。那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否拥有较高水平的资源组合情况呢?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计算自然资源的空间组合指数。以此来推断地区的综合发展。得出上表中的最后两列,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其组合配置优化程度的时候是以各大项作为考量的,即主要考察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利资源三个大方向的组合优化程度。通过X和S的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的所有的自然资源占全国同类型的资源的19.4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6.1个百分点,其方差也就是组合指数相较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能源、黑色金属矿产的组合指数来说要显得略高。将对其进行检验后,得知其置信区间仍然在85%内有效。所以,整体来说安徽省的自然资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绝对优势。

3、结论

通过以上对安徽省劳动力规模、资源禀赋以及其资源组合效率的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的劳动力规模以及资源禀赋水平处于全国一个较高的位置,这为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做好了资源禀赋的准备和保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来说在国际区际关系中经济发达地区总是要求欠发达地区一体化以开放市场,以此吸纳更多优质要素与资源。相应地,后者就要有适当保护措施。如同我国当年加入WTO为什么谈判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要以发展中国家身份进入即要获得过渡期逐步放开市场。这是处理国际关系中的共同特点。何况东部地区在体制政策具有比内地拥有更多的条件和优惠。此外,还有交通条件的限制等。所以,在早些时候,安徽省的学术界认为在这些软硬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安徽与发达地区一体化的提法不可行。近年来安徽省又提出融入长三角的口号,通过本文的分析,说明了安徽省具备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基础。客观上安徽省的物质,资本,人才,技术等能创造出财富的要素都已基本做到自由流动。以上仅仅是为安徽省东向战略作理论上的论证。然后我们的目的是要从更高的层次看待东向战略。至于如何实施东向战略,如何把这一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尚需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施锡栓、范正琦编著.资料分析方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452-468

[2]Box,G E.P and Jenkins ,GM.and Reisel,GC.(1994):《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控制》(顾岚主译)[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56-67

[3]张晓炯.计量经济学基础[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23-147

[4]Robert Rowthorn and Ramana Ramas wamy.Deindustrialization: Causes and Implications.IMF Staff Papers,1997:19-26

[5]杨公朴、夏大慰主编.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21-35

[6]于立主编.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234-264

[7]Michael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The Free Press,1990:265-284

[8]Kyle Bagwell and Robert W Staiger.Shift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Accession in the WTO.Y al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01(6):33-38

[9]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统计年鉴2001-2006

[10]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2001-200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2]《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JA630020);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05140)

非金属矿产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非金属矿是建筑材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基础材料,例如建材产品中的水泥产品,其主要成分是石膏、砂岩、大理石和石灰岩;而玻璃产品的主要原料是纯碱、长石和石英砂。此外,砖瓦、玻璃纤维、建筑陶瓷等建筑砌块的制造也都需要大量地消耗非金属矿资源。可以说,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丰富的非金属矿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持续繁荣,促使建材产品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建材非金属矿资源的消耗量因此不断增大,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为建材非金属矿资源的勘查开发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1中国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勘查的发展概况

1.1中国建材非金属资源勘查相关项目课题的研究概况

中国的非金属矿行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在“八五”期间国家的科技攻关项目中才首次设立并实施了“非金属矿资源深加工技术研究”这一项目。“非金属矿资源深加工技术研究”研究了高岭土、石英、石墨、硅灰石等非金属矿资源的选矿技术、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和超细粉碎技术等勘查技术。

在“九五”期间,国家设立并实施了项目课题“粘土矿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煤系高岭土煅烧与改性技术研究”等,开展了对于粘土矿物、煤系高岭土、石墨等非金属矿资源在汽车、造纸、环保等各个不同重要领域的基础材料应用研究。

在“十五”期间,国家设立并实施了项目课题“矿用微泡浮选柱全流程萤石分选工艺”、“膨润土固沙植被新材料与低成本制备技术研究”、“适应高纯度新材料”等,这些项目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高了膨润土和石英是深加工技术,提高了萤石这一紧缺资源的选矿技术。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设立并实施项目课题“高性能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菱镁矿制备镁砂综合节能技术开发与师范”、“尾矿与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这些项目课题开展了关于选矿清洁生产和自动控制技术、节能生产技术、以及非金属矿选矿和深加工的专业设备等相关技术、设备的研究。

1.2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勘查工作概况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我国的非金属矿资源勘查技术经历了从借鉴、模仿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过程,在建材非金属矿资源的勘查及开发领域的技术研发及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十一五”期间,中国建材地勘中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非洲、亚洲等10多各家开展各类地质勘查项目共604项,累计投入资金5.9亿元,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找矿方面,“十一五”期间,新发现矿产地266个,矿种资源除了非金属矿产以外,还涉及到各种有色金属、贵金属和化工、能源矿种。提交了各类资源共400亿吨左右,其中,建材非金属矿资源有饰面石材8.17亿吨,石膏5.05亿吨,水泥用灰岩373.33亿吨,冶金白云岩8.68亿吨,建筑用砂1.93亿吨,石墨矿石0.53亿吨,高岭土0.73亿吨等。钻探工作量累计完成了69.33万米,井探1万米,坑探1.35万米,槽深73.4万平方米,相比“十五”期间的工作量有大幅增长。钻探工作涉及了70多种非金属矿种,以水泥用灰岩为最高,达到了39.54万米,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其次分别是石膏2.41万米,高岭土2.4万米,煤2.27万米,水泥配料1.8万米,硅藻土1.71万米,膨润土1.48万米,石墨1.43万米,水泥用大理石1.38万米等等。此外,在深部钻探技术的研究方面,我国注重引进先进的深部钻探技术,普遍采用金刚石钻探的技术,运用针对复杂地层取心技术如孔底局部反循环、射流式反循环、喷射式反循环等,推广运用水平钻探技术、任意角度钻探技术和绳索取心钻探技术,促进我国建材非金属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发展。

2我国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勘查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今年来我国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勘查工作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正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抓住机遇,解决问题,相信我国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发展仍然能取到更大更好的进步。

2.1我国建材非金属资源勘查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落后仍然是我国非金属矿行业的瓶颈问题。由于缺乏产业化的集成技术,非金属矿行业的发展一直受到了限制。在科研的选题方面,存在选题与行业重大需求、国外先进技术、国家重大需求关联度低的问题。在科技成果上,非金属矿行业取得的成果存在着系统性较差、完整度不高的问题,而且多学科的联合攻关经验少,对整个产业链的思考不足,也对行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勘查研究的科技创新基础薄弱。其主要表现是相关科研机构散、弱、少,缺乏足够专业实力的技术人才,科研信息的引导作用弱。目前我国的非金属矿行业的专业科研机构仅包括3所国家科研所、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大约10个地方性研究机构,此外只有少数高效设有相关的科研方向,个别的企业虽设有研究所,但专业性稍显不足,由于缺少强势科研机构作为行业技术支持,导致我国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开发行业的科技信息混乱,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发挥引导、规范的作用,使得我国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开发的科研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2.2展望我国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勘查的未来发展

在未来的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勘查中,首先必须确立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战略目标,以国家发展战略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发挥建材非金属矿资源的特色,为国家重大的科研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发展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勘查及应用的新领域,同时培育新的产业链,增强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勘查的活力。其次,加强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水平,提高整个产业的集中度。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勘查需要与矿产开发相关产业紧密结合,需要根据所在区位的条件、科技基础、资源特点,建成以非金属矿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的多产业集群为特色的产业基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从而实现以科技的创新带动产业的集中。第三,不断突破行业中具有共性的关键性技术,从而带动整个相关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针对行业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加快促进非金属矿资源的高效勘查技术的发展,提高复杂难处理的矿产资源和低品位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从而降低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勘查的无效勘查比例。第四,加强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勘查开发相关行业科学技术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完善行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共享国内外科研创新成功,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规范行业标准,使整个行业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3结束语

建材非金属矿资源的勘查和利用是社会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建材非金属矿资源的勘查工作的重视不足,行业发展较慢,资源利用率不高。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给建材非金属矿资源的勘查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此,建材非金属矿资源的勘查工作者应当抓住机遇,迎接调整,不断在建材非金属矿资源的勘查领域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宜朝,张清平.建材非金属矿产地勘查与开发利用几点认识[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7).

[2]富丽.我国建材非金属矿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上海建材.2008,(4).

非金属矿产范文第10篇

摘要: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是复杂的开放系统,具有非线性有序结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外部和内部的涨落对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是显著的。耗散结构理论对矿产资源循环利用有重要的启示,力图从理论上把耗散结构系统扩大到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从而为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崇高追求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对策

Abstract: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applied in mineral resources recycling system, mineral resources recycling system is a complicated open system with nonlinear and orderly structure, mineral resources recycling within the system of action between each subsystem is nonlinear, external and internal fluctuation of the mineral resources recycling system stability influence is significant.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of mineral resources recycling is an important inspiration, from theory to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system expanded to mineral resources recycling system, so as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nature is lofty pursuit of thought and exploration.

Keywords: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Mineral resources; Recycling;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疆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种齐全配套、资源总量丰富,是具有自己资源特色的一个矿产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粗放的经济运行方式已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能源对经济良性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1]。面对这些问题,矿产资源利用迫切需要新的理论作为指导。耗散结构理论[2]对于目前解决矿产资源利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性,对构建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矿产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目前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相当严重,我国长期以来矿产沿用的是大量消耗资源和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重速度、数量,轻效益和质量;重外延扩大再生产,轻内涵挖潜;对矿产资源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资源的过度破坏和巨大浪费,自然资源面临枯竭,导致了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3-4]:

(1)矿产资源枯竭,后备资源储备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各种矿产资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加,加之我国矿业秩序混乱,投资环境差,地质勘探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新发现的矿产数目急剧减少,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每年呈现下降趋势,出现了后备矿产资源储量增长速度严重滞后于消耗速度。我国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持力度不断减弱,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矿业资源的消费需求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2)矿产资源有用矿物的回收率低。目前我国选矿工艺及其装备相当落后,技术水平低,使许多有用的矿物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导致矿物资源回收率低。目前我国铁矿和有色金属矿有用矿物回收率为50%~60%;非金属矿有用矿物回收率为20%~60%;煤矿有用矿物回收率为30%~50%。由于选矿和冶金水平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导致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40%,远远低于国际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的平均水平。

(3)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矿产资源经营粗放。我国的共生、伴生矿较多,但是对共生、伴生矿产进行综合开发的只占总数的1/3,其综合回收率不及20%,造成大量矿产资源的浪费。以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综合利用而言,国外先进矿山综合利用率可以达到80%~90%,而国内有色金属矿产的综合利用的平均水平为50%。

(4)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落后。国内外非常重视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有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是我国非金属矿选矿技术落后,造成非金属矿回收率低,精矿品味低,超级精品少,直接导致非金属矿产品质量不高。

(5)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低。目前,我国矿山排放的尾矿堆存量巨大,并且每年以2.0×108~3.0×108t的速度增长,尤其是矿山剥离废石的堆存量达数百亿吨。由于我国综合利用率低,尾矿中存在的大量有价值元素及可利用的非金属矿遗留在固体废弃物中,每年矿产资源开发损失总值高达1000亿元,特别是建造较早的尾矿,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尾矿中有价值元素及可利用的非金属矿损失更大。

矿产资源所面临的上述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妥善解决,势必威胁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动摇钢铁工业的基础,进而威胁到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安全和稳定。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运用耗散结构理论,使得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我国资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耗散结构

2.1耗散结构理论

普里戈金在非平衡热力学系统的线性区的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非平衡热力学系统在非线性区的演化特征。在研究偏离平衡态热力学系统时发现,当系统离开平衡态的参数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将会出现“行为临界点”,在越过这种临界点后系统将离开原来的热力学无序分支,发生突变而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稳定有序状态;若将系统推向离平衡态更远的地方,系统可能演化出更多新的稳定有序结构。普里戈金将这类稳定的有序结构称作“耗散结构”。从而提出了关于远离平衡状态的非平衡热力学系统的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系统从无序状态过渡到这种耗散结构有几个必要条件[5],一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即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二是系统必须是远离平衡状态的,系统中物质、能量流和热力学力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三是系统内部不同元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并且需要不断输入能量来维持。

2.2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耗散结构特性

上一篇:地理知识范文 下一篇:商业价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