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施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23:16:58

地基与基础施工总结

地基与基础施工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建筑规模每年以较高的比例增加,而受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有限的问题的影响,能够应用到建筑中的用地更为有限,这便成为我国高层建筑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高层建筑施工前设计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探以根据勘探总结出的数据资料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对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建筑物的纵向越高,其存在的质量风险就会越多,因而必须加强地基的设计,从而通过夯实的地基为高层建筑的施工及其后期的正常的使用提供质量安全。很多设计人员在对高层建筑地基进行设计的时候愿意引入传统的地基设计方法,但其却忽略了传统地基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不适宜现代高层的建筑施工,因而在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传统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来总结新时期高层建筑地基设计中应遵循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究科学的地基设计方案。

1 传统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马鞍形反力分布存在问题

筏形与箱形基础设计中,我国很久之前就已经规定了其内部与的比例应该在1.25至1.39的范围内,如果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会造成地基的承受能力降低,同时稳定性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但是,地基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力,马鞍性的土反力,这种土反力破坏了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比例,导致其比例超过了规定的范围,给传统地基设计带来了安全隐患。

1.2 均匀布桩产生的问题

高层建筑中的地基设计一般都是采用筏形和箱形的桩基构造,这是传统地基设计使用的主要手段,这种构造是为了达到载荷与桩基抗力得到平衡,从而达到了高层建筑地基的稳定。但是这也同样会产生一些问题影响高层建筑地基的设计,例如当桩距和桩长存在差距的时候会产生蝶形沉降,这会大大降低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以及抗力性。另外,需要注意当载荷之间的差异增大的时候也会造成地基的异常。

1.3 基础刚性存在的隐患

在传统的地基设计当中很多情况下都忽略了基础刚性的设置,这会导致沉降值增大,给高层建筑带来安全隐患。例如,某地的高层建筑,当时地基设计时使用的是11.8米的双层箱基,当时进行施工时并没有考虑基础刚性的问题,但是目前我们已经可以明显看出,该建筑的沉降值明显过大,已经超过了规定的范围。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基础刚性增大。

2 高层建筑地基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高层建筑地基与普通建筑物地基在施工操作中存在一定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高层地基的这一特殊性也决定了地基设计也应遵循自己的设计原则。

2.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层地基的设计工作需要符合高层建设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地基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针对不同建筑的不同地基结构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工作,不可因为同为高层地基设计就照搬照抄其它高层建筑的地基设计,只有始终坚持地基设计符合该工程高层建筑结构才能使地基建设发挥最大作用。

2.2质量至上

地基是高层建筑的基础,因此地基设计需要把地基质量作为根本设计目标,在设计过程中遵循“质量至上”的原则。此外施工安全以及地基建设过程中的环保节能也是地基设计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在保证地基质量的基础之上尽最大可能降低施工成本是高层地基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

2.3地基设计需要符合建筑工地的现场施工条件

地基施工之前应先对建址的地下土质、水文等进行勘测,施工设计方案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环节都能同当地的条件协调统一,只有设计出符合建址客观实际条件的地基设计才是最科学合理的,因此在进行地基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这些自然因素,不可人为忽略。

3 高层建筑地基的设计

高层地基建筑最重要的就是地基的设计和建设,一般来说高层的高度和地基的深度是成正比的。我们要根据所建设的地区的土地地质进行分析和设计,整理出粘土、粉土、细砂等物质的含量,再根据地质状况进行设计。我们要先确定地基的孔位,根据地质特征将面积置换率、承载力系数和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得出桩距和桩直径。设计好孔位再进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设计,计算其单桩承载力,根据其承载力制作图表,如下表:

表(一)单桩承载力表

通过对该单桩承载力的计算,设计出高层的高度,由载荷能力计算出该高层地基的强度系数,通过系数调整桩长,使承载力达到最优值。同时还要进行沉降计算,也就是在建筑过程中,由于压力使地基沉降的深度,要使压力承受均匀。我们还要进行地基变形计算,在建筑过程中地基受压变形,这个数值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会引起安全隐患。

在地基设计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设计,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规范,这些事地基设计的依据。我们的高层的水泥粉灰碎石桩地基要在建筑承载力的基础上,有效的减小形变。根据的复合模量公式计算出桩长短和工程设计的天然土压缩值,这对于地基的承载力和形变都有一定的影响。

总结:

高层建筑施工中地基的夯实程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程度,因而新时期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在总结传统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对新的地基设计方案的探究以为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及其后期的使用提供夯实的地基保障。本文从传统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高层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及高层建筑地基设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希望其中较为合理的部分能为发展提供质量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江棹荣.基于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的应用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100-101.

[2]周晶.刍议高层建筑地基设计重要性[J].中国住宅设施,2014,04:98-101.

[3]许晖.地基设计和其重要作用在高层建筑中的体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204.

地基与基础施工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基施工;变电站地基沉降;分析;工程质量

前言

某供电局新建的第一个县级 110 kV 变电站变电站座落在某县某镇场地自然标高为157.5~168.0 m,设计标高为 162.5 m。 变电站场地南面约占 40%面积为回填区,回填最深点达 5 m。工程于 2009 年 12 月开工,在 2010 年 4 月发现场地南侧局部下沉变形,沉降幅度 5~10 cm 不等。经全面检查,房屋、围墙、设备基础等建筑物没有受到地基下沉的影响。由此查找沉降的原因,采取处理方法,并总结分析该站地基设计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沉降原因分析

1.1 换填不到位

变电站地基处理采用了换填法,就是将基础底下一定范围内的耕土挖去,然后用一定比例的石夹土分层充填,同时用机械方法分层压、夯、振动,使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成为良好的人工地基。对地基土层压实还可采用强夯法(又名动力固结法)压实,强夯法就是用 10~40 t 的重锤提到高处使基自由落下(落距一般 10~40 m)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使土体变得更为密实,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 但由于回填深度达 4.5 m 左右,施工中压实不到位,压实系数达不到设计的 0.94,致使半年时间就出现较大的沉降。1.2 站内排水不畅变电站的排水沟因初期沉降变形部分堵塞,造成场地内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大量渗入回填土层,从而影响土体状态,加剧了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2.地基沉降的处理方法

2.1 设计施工的质量监督及沉降处理基本方法

2.1.1 变电站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

(1)换填法。换填法就是将原有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以质地坚硬、强度较高、性能稳定.具有抗侵蚀性的材料分层充填,同时以人工或机械方法使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成为良好的人工地基。换土垫层法在电力工程中最常用。

(2)强夯法。又称为动力固结法,是反复将重锤自由落下使土体变得更加密实,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

(3)注浆法。又称为灌浆,其实质就是把某些能固化的浆液注入裂缝或孔隙,以改善各种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

(4)振冲法。依靠振冲器的强力振动使砂粒重新排列,孔隙减少。另一方面依据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力,在加回填料情况下通过填料使砂层加密。此法亦被称作“振冲置换法”或“碎石桩法”。

(5)用浅地基处理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和变形要求, 或经技术和经济比较更合理时。 可采用桩基加固处理。桩基可用于电力工程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地基加固。变电站地基处理还可使用搅拌桩法、预压法、挤密桩法、应用土工合成材料等等。

2.1.2 地基设计施工的管理及沉降处理方法

对地基基础的设计施工应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物征、环境情况和对邻近建筑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地基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方案应从加固原理、适用范围、预期处理效果、耗用材料、施工机械、工期要求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法。 选定处理方法后,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明原因,修改设计参数或调整地基处理方法。

2.2 夏都变电站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2.2.1 户外场地

户外场地面积大,主要是防止大面积深度沉降。在平整土地后,自然沉降一段时间(一般为一个雨季),待土壤含水最小时对沉降区域进行较大面积换填,换填物为土夹石,按 30 cm 一层分层碾压,再平铺碎青石。

2.2.2 站内公路

按沉降统计数据,待场区换填土后,对站内公路路基抽取观测点观察,进行场石换填,经设计校验后使用混凝土垫层,使得站内公路即使处于回填区其沉降都能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2.3 高压室、控制室及电缆地基

考虑土层含水量大,有一定的流动性,而地基承受荷载为不大的静载。但考虑到沉降将严重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采用了压力注浆法处理地基。 即用纯水泥浆通过三角形分布的注浆孔进行一、二次注浆,填充,渗透和挤密。排空水份和空气,形成结构新、强度高、防水性能好的稳定整体基础。

2.3 对沉降地基的处理

对站内所有的排水设施进行排查,有破损的立即修复,降雨时排水通畅,做到站内无积水,尽可能减少土层含水流动,防止发生较大面积不均匀沉降。对已经发生沉降的地基,再次采用换填法,切实做到分层碾压,确保压实系数达到设计的 0.94 以上。

3.变电站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不合理的地基设计施工将导致地基下沉,引发电力系统事故,加强地基的设计施工质量管理,是变电站建设质量的基础,因此应予重视。变电站的工程实践,总结以下质量管理要点。

(1)施工准备阶段要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并进行试验性施工,经确认施工条件满足设计要求时,再进行正式施工。 业主要与施工单位一起做好对设计文件的会审、技术交底。 业主应会审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预算及有关技术资料。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到耐心细致,把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周全,对设计图中不便于施工的地方尽早提出修改意见,制定出详尽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便于下阶段施工过程的进行。 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如处理不当,往往发生工程事故,且事后补救大多比较困难。因此,对地基处理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验收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

地基与基础施工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重要性;

工程建设和施工中,地基基础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基基础建设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根基,所以其施工质量的难题也会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

一.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施工准备

基础工程是各类工程项目中都不可缺少和忽视的一部分,也是工程施工的核心技术要求。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基础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的科学与合理对于后续工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一般在基础工程的施工之前,我们必须要做好供电、供水和交通以及场地整平工作,这些工作也被人们简要的称之为三通一平工作。

2、放线工作

在施工的过程中,放线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也是其他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的相关需要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使得其中的各种不良质量隐患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与预防。在施工中放线工作主要是根据图纸设计需要将在测定好的地面之上进行放线和具体放弃的规划,这种环节对于整个工程施工而言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在放线环节需要结合房屋的坐落情况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缺陷进行严格的分析与控制。

3、基坑开挖

在房屋的放线工作完成且检测标准之后,在按照基坑的槽宽与施工要求进行挖土工作,还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其中存在的各种质量缺陷和土质参数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要在施工之前做好相关的安全工作。以免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安全管理不够而引起施工安全事故。

4、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

在基坑开挖工作完成且基槽验收完成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基础的结构形式进行基础砌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房屋的承载要求来选择不同程度的混凝土结构,并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缺陷与问题进行分析与完善。一般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包含模板支撑施工、混凝土浇筑、振捣、拆除模板等。

二.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建设的第一步重要工序,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并且也是包管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现在我国的工程施工特别是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难题并没有引起充足的重视,也没有被很好的处理。总体而言,要想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是核心。

1、现在我国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难题

地基基础施工相比整个工程项目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是,现在的工程建设中仍然存在着部分难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地基建设中的塌方难题

在工程项目的地基建设中,一个不可以忽视的难题便是地基的塌方。在工程的地基建设整个过程中,假设出现了塌方难题,必然会使地基土受到扰动,进而影响到地基的整体承载力,不但会对自身的工程建设造成危害,并且还会严重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在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并穿过不一样的土层时,施工方假设不去根据不一样土层的工程特性(地基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湿度、重度等)来确定地基基坑的边坡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法,就会使得边坡顶部受到堆载或外力的振动产生变形, 因此引发塌方难题。

1.2 地基缺乏保护

工程项目的地基建设中另一个重要难题便是地基缺乏充足的保护,特别是在长江以南多雨地区进行工程施工,假设不处理好地下水的难题,就会对地基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地基的基础缺乏充足的保护,比如防水、排水措施不到位,势必导致地基进水。这样,不但会造成地基基础施工困难,而且地基的质量也会造成损害。特别是在多雨季节,一定要确保地基建设的基坑没有积水,被水浸泡的地基表层土要将其松软部分清除。

1.3 地基建设中的施工方管理不善

在地基建设中,由于施工方的疏忽也会对地基质量造成影响。假设施工人员疏忽造成基坑开挖与设计不符,将导致基坑的抗剪切力度不够,从而造成基坑的变形,影响地基建设的质量。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不同的施工技术,这些施工技术的运用良好地保障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进一步强化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进度。

1、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规模的扩大,建筑工程的施工区域也越来越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条件,尤其是软土地基。在软土区域,建筑工程施工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以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固度和硬度,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首先,基坑挖土施工。在对浅基槽或者基坑进行挖土时,要采取有效地能够防止建筑物基础下面的软土持力土层被扰动的措施。根据施工规定,施工人员要处理好基槽或者基坑边坡处的支撑以及放坡施工工作,以免出现坍土现象。

其次,换土作业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时,应该对该区域进行一定的换土作业,将原有的土质较松软的土层刨除,填入一定的适当的颗粒物较小,硬度较大的新的土层,以增加地基的强度。在运用换土作业时,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承载量还测定地基的夯实程度,并科学选用更换的材料,如砂砾、细石块等。

2、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施工技术是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施工技术。在运用这种施工技术时,首先应该选用质量优良的钢筋材料,保障钢筋的韧度和硬度。在进行钢筋结构的搭设时,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图纸有效地进行钢筋结构的施工,尤其要处理好钢筋结构接洽处的连接工序,保障梁结构与承重墙结构之间的吻合及应力适中。在钢筋结构的焊接过程中,要合理的处理好热应力对钢筋材料的影响,在钢筋的绑扎、搭接、焊接以及钢筋布设等环节时,要加强质量监督,反复核查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在钢筋结构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检查检验工作,尤其要检查钢筋结构的稳固度和承载力

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施工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是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和基础。这就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把科学的管理办法与先进的施工技术结合起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龚晓南. 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康旭元.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山西建筑,2005,31

[3]李辉,马国欣,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06:74;

地基与基础施工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技术;质量;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现阶段,市政建筑工程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作为骨架,然而钢筋混凝土的自重一般比较大,而且市政建筑工程在施工及使用中普遍存在多种荷载共同作用的情况,利用承重墙、受力柱等将荷载传递给地基,而且这种现象具有偶然性和长期性,所以就对市政建筑工程地基在使用年限内可以有效承载荷载。而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市政建筑工程不可避免会出现沉降现象,如果地基施工质量符合技术要求,则其沉降可以降低到可承受范围内。如果地基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导致工程局部受力不均匀沉降,导致工程倾斜、裂缝等质量现象。所以,地基施工对于市政建筑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杜绝质量隐患,施工工作人员重视地基施工技术,如果地基处理不当则会延误工期,增大工程造价,基于此地基施工的作用不言而喻,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本文对有关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特点分析

2.1复杂性

我国地广物博、幅员辽阔,南北质地结构构造有很大区别,比如淤泥土、冻土、季节性冻土等土质,在这种土质之上施工必须要进行处理,还有一些地方处于地震频发区域,地基则容易变动,以此来看地基施工具有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勘察及施工难度不小,导致实际施工时面临复杂的技术问题。

2.2 严重性

市政建筑工程大多为基础类工程,工程完工后进行检查,哪怕是检查出地基施工有缺陷,但是很难进行修整,如果返工处理则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如果不作处理,则会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做针对性的处理,极其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安全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2.3困难性

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困难性是指和工程其他部位相比较而言,市政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的难度比较大,主要是由于地基施工在地下进行,难度要比在路面之上施工要大很多,也就是难度系数大,还有就是地基属于市政建筑工程的基础位置,如果出现问题,有可能会对整个市政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说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具有很大的难度。

3、市政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3.1 地基基础选择

地基基础的选择首先要确保工程整体承载力的需求,所以要按照地基实际情况对地基基础类型进行选择,比如说地基承载力足够的情况下,基础和竖向结构分布方式一致,那么可以优先选择造价经济的独立基础,如果地基土比较软,建筑物的自重比较大,为了避免市政建筑对地面的压力太大,则可以选择和地面接触面积较大,而且压力较小的筏形基础,如果地基基础土质很好,地下水位较低,可以选择人工挖孔桩的基础类型。

3.2 地基施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基施工技术也有所进步。比如带有前瞻性的用就处理,比如在已经发生了安全质量隐患之后的暂时性处理,比如代有针对性的夯实处理、深层处理、浅层处理等,所以市政建筑物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要按照工程实际需要对地基施工技术进行选择,同时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要注意满足地基质量的需求,二是要对施工工期、投资目标进行综合考虑。

常见的地基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换填土垫层法,主要是起到改善土质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的作用,对坑底土质进行清理,然后换填质量较好的土质,常规换填土包括三七灰土、二八灰土等;(2)是振密、挤密法,主要是利用机械振动、挤压等方法,从而促进地基性能的提高。常规方法包括:重锤夯实法、强夯法、表层压实法以及振冲挤密法等。除此之外,还有置换法、胶结法以及加筋法等,不一一详细介绍。

3.3 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本文对地基施工阶段进行划分,包括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

首先,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前指的是施工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为正式施工做准备,其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现场地质情况的勘测和调研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研以及总结,是为了之后制定工程施工方案做铺垫,而后组织安排施工工艺流程,制定安全技术指标。对于市政建筑工程施工地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测和排查,对预警方案进行设置,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则可以依照预警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条不紊的处理。还有就是要按照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比如说地下管道铺设,以及周围建筑物的特点等,对市政建筑工程作业方案进行设置。比如说,施工机械装置、设备、型号、材料等的确定,施工路线的确定等。

其次,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是指施工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尽管现阶段我国在建筑地基施工处理方面已经总结很多理论和方法,然而在实际工程实践中依然欠缺一套完整的标准和施工规范。所以,在施工时要根据成熟地基处理技术指标进行,不能盲目凭借施工人员的经验。土地开挖时施工测量人员要对标高进行控制,不能超挖。在浇捣C10混凝土垫层过程中,需要预留出标样以及在同一条件下的试块,在做试块时还要由工程监理人员负责监督,送实验室进行养护。施工时要根据施工图纸对下料单进行准确计算,比如说利用对钢材的定尺长度对下料进行统筹安排。除此之外,绑扎之前要先清扫模板内的一些杂物,砌墙时落地的砂浆灰也要及时清理。最后,还要做好钢筋的清洁护理工作,确保模板接缝处不会出现漏浆的情况。

最后,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后阶段是指施工后期环节地基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在对地基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时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施工时所涉及的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同时具备出厂合格证明。桩位要准确无误,桩身垂直竖立,接桩偏差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单桩静载试验时要对预制桩桩头进入基坑内预留锚固长度进行严格控制;(3)对焊接情况进行检查,不能出现缺焊、漏焊等情况。还有就是要注意压入土内的铁要进行相关处理,正常而言是涂刷防腐漆表面处理;(4)对封桩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可靠,以及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3.4 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首先,为了保证地基无渗水、漏水的情况,则需要在地基施工时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桩基混凝土的等级,而且还要做好护壁密实性改善检查工作;其次,做好地基施工混凝土配比工作,换言之混凝土配比阶段要把好原材料进场关,对原材料取料进场过程进行严格检查,科学合理的进行人工挖孔桩和机械钻孔桩的科学配比设计;最后,做好相关施工标准和技术规范,这一点实际上和选择的混凝土类型是没有关系的,比如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以及坍落度等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这是市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

4、结语

总而言之,地基作为建筑工程和地面的连接处,地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市政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假如地基基础类型选择不当,或者地基处理技术运用不科学,则会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甚至造成建筑工程出现裂缝、倒塌等现象。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市政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我们要提高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采取施工技术,严格规范得制定相关方案和策略,抓住地基施工技术要点,禁止出现应付了事、不规范操作行为,给市政建筑工程留下质量隐患,最终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就是要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弥补常规地基施工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确保地基施工技术在整体工程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宫晋太. 水泥深层搅拌地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04)

[2] 徐金昌. 基于直接控制法在地基施工质量预控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07)

[3] 武建宾. 高水位下软弱土地基的沙垫层施工[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01)

[4] 杨子江,张逸琳. 地基施工验槽步骤和方法[J]. 当代建设. 2009(05)

[5] 杨红. 灰土挤密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J]. 甘肃科技. 2001(06)

[6] 欧阳倩,王治坡,许峰农,闫兆强. DDC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工业建筑. 2006(S1)

[7] 赵宇明. 压实填土地基施工概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24)

地基与基础施工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验槽;褥垫层;地基处理方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2-012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161

1 概述

CFG桩(Cement Flyash Gravel Pile)复合地基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和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简称CFG桩),桩、桩间土和褥垫层共同作用构成的。该加固技术采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消耗了工业废料的同时减低了成本,而且桩体强度高,经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可大幅提高,且减少地基变形。目前,CFG桩成套技术已作为建设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大力推广应用。

2 工程概况

金汉绿港家园工程总建筑面积104880m2,8栋单体建筑,地上20层,地下1层,结构形式为剪力墙。该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形变化较大。地表土厚度不均,持力层埋藏较深,表层土多为有杂填土,为满足承载力要求和变形要求,采用CFG桩复合地基。CFG桩有效桩长24m,桩径400mm,桩间距2000×2000mm。在本工程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过程中应几个问题在最初不能达成统一认识,因而造成工期的拖延和一定的经济损失,现进行总结,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3 施工中的问题

3.1 桩下土层是否应该进行钎探

钎探是在利用天然土层作为房屋基础,在基础施工前必做的一项工作,意在探明现开挖的基础标高处的土层是否符合勘察报告,是否有异常情况,根据锤击数判定该土层的承载力是否复合设计要求。那么在CFG桩施工前是否应该对基层土进行钎探呢?大部分人认为这已经是桩基础了,对土的要求不高所以就不用进行钎探了。但因为CFG桩复合地基其是利用桩、桩间土和褥垫层共同作用构成的,从这点出发对基础土层进行钎探是应该的。本工程涉及这么一个情况,各栋号基础底标高处的土层的承载力情况不同,个别栋号设计时不考虑桩间土的承载力,有的部分或局部其承载力为零。设计在计算推算桩间距时,首先要计算CFG桩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m值,m值的计算要用到桩间土的承载力的特征值fak。其取值来源于地基勘察部门的勘察报告,各工程具体情况不同,fak的取值也不同。本工程就出现了多个值,最小值为0。设计在计算时为了施工的便捷,各栋号或者说单栋号内不出现多种桩间距,就没有分栋号进行计算而是统一取最小值0。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用进行钎探的。目前,地基处理部分的设计一般由专业单位设计或者就是桩基施工单位,与结构设计往往不是一家,就会出现施工时在一些问题上的自圆其说,所以,笔者认为,即使是由其他单位进行设计结构,设计单位仍有必要对一些参数进行限定或明确,如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3.2 CFG桩施工前是否应该先进行验槽

土方开挖至基础底标高上部一定高度(300~500mm)时,就交由桩基单位进行施工了,这个交接过程一般是没有勘察、设计单位来验槽的。当桩基施工完毕,清完桩间土后验槽时,如果参验单位对桩间土不满意,达不到设计施工要求,要求进行处理。这时进行处理带来很多问题。比如:(1)置换桩间土,土方开挖容易造成浅部断桩,对CFG桩单桩承载力有较大不利影响;(2)土方换填施工难度大,回填土的密实度尤其是桩周围的密实度难以得到保证;(3)相比在桩基施工前进行施工,后处理的速度大大降低,影响总进度,造成后续工种人员的窝工等。综合上述,笔者认为应该在桩基施工前安排一次专门的验槽,除非施工单位有足够的经验认为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也印证上面的问题,应该进行钎探,通过钎探就能发现局部软弱土层的范围以及深度等。这样,施工单位就能掌握主动,避免出现上述被动情况。

3.3 褥垫层的作用和厚度要求

通过定义不难发现褥垫层的作用,实际施工时一般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与设计偏差较大的情况。其实,CFG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作用有:

3.3.1 保证桩、桩间同作用。若基础下面不设褥垫层,基础直接与桩和土接触,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和桩基差不多,在给定荷载作用下,桩承受较多的荷载,随着时间的增加,桩发生一定的沉降,荷载逐渐向土体转移,桩承受的荷载随时间增加逐渐减少。

3.3.2 可有效调整桩、土应力比。由于CFG桩的桩身模量远大于桩间土,一般桩土应力比较大,但通过垫层的作用,可有效减小桩土应力比,这一特性使CFG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根据相关试验表明,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大,桩、土应力比减小,最后趋于一定值。

3.3.3 改善了桩体的受力状态。由于CFG桩复合地基中桩体一般不配构造钢筋,所以它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比一般加筋刚性桩要低许多,当设计了褥垫层,桩体本身与基础之间就没有了连接,基础水平荷载作用力则有基础对面土抗力、侧面摩擦力计及底系数摩擦力来平衡,使得基础水平荷载传到桩上减少,水平位移减小,水平荷载主要由桩间土承担。褥垫层厚度越大,桩顶水平位移越小,即桩顶承受的水平荷载越小,大量工程实践和国内外实验表明,褥垫层厚度不小于10cm。

3.3.4 改善了基础底板的受力状态。由于CFG桩属于半刚性桩,当不设计褥垫层时,桩对基础的应力集中很明显,这时就需考虑桩对基础的冲切破坏,因而在进行基础设计时就需考虑对基础进行抗冲切强度验算,必须增加基础的厚度和配筋,势必增加造价。

3.3.5 调整地基变形。褥垫层厚度的调节可以影响桩土荷载的分担,根据这一原理,在CFG桩复合地基的应用中,可以通过调整褥垫层的厚度来消除地基的不均匀性,使地基达到协调变形。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褥垫层的厚度,所用材料尤其是碎石的级配应合理,不得使用卵石,含泥量不得过大,分层铺筑时密度均匀,密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严禁将桩头埋入褥垫层内,严禁出现橡皮土。在质量控制时也必须作为一个重点来控制,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4 基础施工阶段的降水和雨季的影响

根据规范要求,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对基础施工存在影响,那么在整个基础施工阶段均应保证地下水位在基础地面以下500~1000mm处。在CFG桩复合地基的运用中,如果基础施工阶段地下水位高,雨季造成肥槽积水都易造成基础底部土层受力不均匀,局部应力集中,造成结构安全隐患。因此,在肥槽回填之前应保证肥槽内干燥,雨季施工应做好排水工作。

4 结语

通过上述总结,应该明确CFG桩复合地基强调的是其复合作用,与其他单靠桩承载的基础处理办法不同。在施工中要合理安排,避免上述不利情况出现,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阎明礼,张东刚.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 邓飞,王琏.褥垫层技术在CFG桩复合地基中的应用[J].矿业工程,2004,(4).

地基与基础施工总结范文第6篇

昂贵的拆建费用以及对正常生活秩序和环境的严重影响等问题阻碍了新一轮新建高潮的兴起,于是人们纷纷把日光投向对在用房屋的维修加固和现代化改造,加固改造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巨人的社会效益,文章基于此分析了建筑加固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既有建筑物基础的加固方法。

1 建筑物基础加固的技术原则

建筑物基础的加固工程属于现有结构的地下加固工程,其难度、造价、施工持续时间等往往比新建筑物更多更大,此外还可能涉及停产或居民动迁等问题。因此在加固时宜尽可能考虑周详,根据结构特点、土质情况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案,在确定是否加固及何种加固方案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1.1 挖掘地基潜力

当现有建筑地基基础状态良好、地质条件较好时,应尽量发挥地基与基础的潜力。如考虑建筑物对地基的长期压密使原地基的承载力提高;考虑地基承载力的深宽修正。

1.2 切实计算地基荷载

现有建筑在进行加固时,原设设计资料、计算书等未必齐全、地基的承载力也不一定用足,上部结构的加固或改建与扩建均使地基上的荷载变更,通常均会增加。如果增加后超出地基容许承载力的5%一10%,则一般不考虑地基基础的加固,而考虑调整或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 来解决。

1.3 尽量采用改善结构整体刚度的措施

如加强墙体刚度,加强纵横墙的连接等,可使结构的空间工作能力加强,从而有助于减轻不均匀沉降或减少绝对沉降,因在地基与基础的计算理论中未考虑上部结构空间工作的影响。

1.4 尽量采取简易的结构构造措施

如在基础抗滑能力不足时增设基础下的防滑趾;在基础旁边设置坚固的刚性地坪;在与相邻基础间设置地基梁将水平剪力分担到相邻基础上等。

总之,在考虑地基基础问题时,不应孤立地仅考虑地基与基础本身,还应着眼于结构与地基的共同作用;可用加强上部的办法来弥补地基方面的不足;可用较简单的地下浅层操作来代替深层或水下操作。

2 既有建筑物基础加固方法

日前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基础加固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结构形式、基础类型、建筑物质量事故原因与程度及场地环境条件。

2.1 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

加深与加固锚杆静压桩法适用范围:基础因受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时的加固。

加固方法:注浆施工时,先在原基础裂损处钻孔,注浆管直径可为25mm,钻孔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应小于30。

钻孔孔径应比注浆管的直径大2~3ram,孔距可为0.5―1.0m。浆液材料可采用水泥浆等, 注浆压力可取0.1~0.3MPa。如果浆液不下沉,则可逐渐加大压力至0.6MPa,浆液在10~15min内再不下沉则可停止注浆。注浆的有效直径为0.6~1.2m。对单独基础每边钻孔不应少于2个;对条形基础应沿基础纵向分段施工,每段长度可取1.5―2.0m。

2.2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

适用范围: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

加固方法: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废面积。当基础承受偏心受压时,可采用不对称加宽;当最受中心受压时,可采用对称加宽。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时,加宽部分的主筋应与原基础内主筋相焊接。对条形基础加宽时,应按长度1.5~2.Om划分成单独区段,分批、分段、间隔进行施工。

2.3 加深基础法(墩式托换)

适用范围:墩式托换适用于土层易于开挖,开挖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或虽有地下水但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较为方便者。

加固方法:将原基础埋置深度加深,使基础支承在较好的持力层上,以满足设计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墩式托换的优点是费用低、施工简便,由于托换工作大部分是在建筑物的外部进行,所以在施工期问仍可使用建筑物。缺点是工期较长,由于建筑物的荷重被置换到新的地基土上,对被托换建筑物而言,将击产生一定附加新的沉降,这是类似于其它托换方法而不能完尘避免的。

2.4 锚杆静压桩法

锚杆静压桩是锚杆和静力压桩两项技术巧妙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桩基施工新工艺,是一项地基加固处理新技术。加固处理类同于打人桩及大型压人桩,受力直接和清晰。

但施工工艺既不同于打人桩,也不同于大型压入桩,在对施工条件要求及“文明清洁施工”方面明显优越于打入桩及大型压人桩。其工艺是对需进行地基基础加固的既有建筑物基础上按设计开凿压杆孔和锚杆孔,用粘结剂埋好锚杆然后安装压桩架与建筑物基础连为一体,并利用既有建筑物自重作反力,用千斤顶将预制桩段压入土中,桩段间用硫磺胶泥或焊接连接。当压桩力或压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将桩与基础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桩即可受力,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

由于该工法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和技术的优越性,使该工法在很多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中成功地得到应用。特别在完成难度很大的工程中,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

2.5 其他地基加固方法

①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

②灰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③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等地基。

④硅化法。

⑤碱液法适用于处理非白重湿陷性黄土地基。

⑥高压喷射注浆法、灰土挤密桩法、深层搅拌法、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3 结语

地基与基础施工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地基沉降 原因 解决措施

前言:我们都知道,在建筑施工作业时,施工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修建之前,在建筑物地基中其实早已有着土方体本身重力的自重应力。基础或路堤作为桥梁把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荷载传递给地基,这样使得天然土层原有的应力状态与原来不同,在附加的三向应力分量作用下,地基中产生了变形,这种形变包括竖向,侧向和剪切等方面,导致各点的竖向和侧向位移。地基表面的竖向变形称为地基沉降,或基础沉降。本文从地基沉降的分类入手,分析导致其发生的原因,最后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有效可行的解决措施。

1.地基沉降的分类

1.1 主固结沉降

当今社会,高楼崛起,放眼望去不由得感叹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随着建筑工程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施工手段的不断更新,建筑施工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延续,外荷不变而地基土中的孔隙水不断排除过程中所发生的沉降,它起于荷载施加之时,止于荷载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完全消散之后,是地基沉降的主要部分。次固结沉降在固结沉降稳定之前就可以开始,一般计算时可认为在主固结完成时才出现。

1.2 初始沉降

初始沉降指的是外荷加上的瞬间,饱和软土中孔隙水尚来不及排出时所发生的沉降,此时土体只发生形变而没有体变,一般情况下把这种变形称之为剪切变形,按弹性变形计算。在饱和软粘土地基上施加荷载,尤其如临时或活荷载占很大比重的仓库、油罐和受风荷载的高耸建筑物等,由此而引起的初始沉降量将占总沉降量的相当部分,应给以估算。

1.3 次固结沉降

次固结沉降量常比主固结沉降量小得多,大都可以忽略。但对极软的粘性土,如淤泥、淤泥质土,尤其是含有腐殖质等有机质时,或当深厚的高压缩性土层受到较小的压力增量比作用时,次固结沉降会成为总沉降量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应给以重视。

2.造成地基沉降的原因分析

2.1 勘察的准确性

在建筑施工实践中,地质勘察报告的准确性差、真实性不高,有些工程不进行地质勘察盲目施工;有的勘察不按规定进行,如钻探中布孔不准确或孔深不到位,有的临摹其他建筑物的资料等,都会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或设计错误,使建筑物可能产生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甚至发生结构破坏。

2.2 设计方面

一个建筑的设计是否科学是影响其使用性的关键,虽然施工技巧有了很大转变,但是建筑施工设计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这种问题是根本上的问题,我们只能从施工技巧上加以补救。建筑物长度太长,建筑体型比较复杂多样,建筑物层高相差大所受荷载差异大;未在适当部位设置沉降缝,基础及建筑物整体刚度不足;地基土的压缩性显著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不同;以及设计方面的错误等都会引起建筑物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2.3 施工方面

建筑施工人员没有认真进行检验,在基础施工前扰动了地基土,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周围推放大量的建筑材料或土方,对于砖砌体结构,砌筑质量不满足要求,灰缝不饱满、砂浆强度低、通缝多、砌砖组砌不当、拉结筋不按规定设置等,同样也会导致建筑物建成后发生不均匀沉降。

3.解决地基沉降的施工措施

在加强建筑物上部结构整体性的同时,所以建筑物最下面的基础刚度和强度相对整个建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它对建筑物整体刚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建筑物发生正向挠曲时,受拉区域在基础下部,保证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也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减轻建筑物自重。建筑物本身的重量是导致地基沉降的重要原因,减轻建筑物自重进而缓解基底压力,是防止和减轻不均匀沉降很有效地解决办法。具体操作时可以在实际施工中采用轻质材料,选用轻型结构,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轻钢结构以及各种轻型空间结构;选用自重较轻、覆土较少的基础形式,如浅埋的宽基础、有半地下室或地下室的基础,或者室内地面架空地坪等。

其次,设置钢筋混凝土和圈梁构造柱。在建筑物的墙体里设置圈梁和构造柱能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构造柱的抗弯刚度,可以有效的防止或减少裂缝的出现,即使出现了裂缝也能阻止裂缝的进一步蔓延。

再次,减少或调整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采用较大的基础底面积,减少基底附加压力,可以减小沉降量。对同一地基上建筑物的相邻部分,可采用不同的基底附加压力,荷载大的宜采用增大基底尺寸,来减少基底附加压力、降低沉降差异。某些时候可采用静定结构体系,当发生不均匀沉降时,不至于引起很大的附加内力,能较好地适应不均匀沉降。

最后,采用地基加固措施,目前比较得到大家认可的是碳纤维加固,碳纤维拉伸度超过3550MPa,拉伸弹性模量超过2.35×105MPa,与钢筋的弹性模量相近,非常的适合于混凝土机构的加固修复。碳纤维比重只有钢铁的1/4,厚度小于0.5mm,故可以在基本不增加原结构自重及截面尺寸的状况下,发挥强大的补强效果。抗震加固时,提供更大的侧向位移拉力,提高韧性及强度;增加(桥)梁、板、柱抗压、抗剪、抗弯曲能力用于超负载补强;保护混凝土及钢筋免手外界环境潮湿、腐蚀性介质)侵蚀;抑止裂缝成长,提高劣化混凝土强度韧性,延长使用寿命。优良的抗紫外线及环境老化。

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建筑施工中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的分析,总结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施工措施,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这不仅需要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对技术手段的不断的更新,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使建筑施工在安全稳定中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梁学文《控制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及其危害的一些措施》 2006

地基与基础施工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应用

Abstract: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the basic engineering quality reliability, is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overall safety reliability and source. Safe and reliable, stability is the basis of al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under in during the life and use within the period of guarantee of normal use load. So it is necessary to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found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 and common relevant technology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the negative factors of for positive factors, to nip in the bud.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Foundation treat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涉及的面广,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是施工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影响因素多,内容庞杂,因此,基础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基础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作一简要分析,以供借鉴。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特点与要求

1.1基础施工特点

在水电工程施工中,基础处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工程,其主要施工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部位位于地下,属隐蔽工程,这给施工作业、质量控制及检查验收等带来很火难度,另一方而,也表明了基础处理工程的极端重要性;

(2)基础处理作业必须保持其连续性,若出现停顿、间断、外介质介入等都将造成重大事故,且一旦发生该类事故,不易修复,只能返工;

(3)基础处理施工通常穿插在基础开挖和混凝土浇筑等项目中进行,以便能最大限度的缩短工期。

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位,应引起施工作业者的高度重视,必须确保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承载功能。本文通过利地基施工的一些新要求、新方法以及新技术做了简单的分析与总结。

1.2水利水电基础施工要求

1)应具有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并掌握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

2)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区域内妨碍施工的已有建(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坟墓、树木等,妥善处理。

3)山区施工,应事先了解当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如因土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在陡峻山坡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山坡坡面情况。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古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作妥善处理。

4)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设备卸车地点等,应事先做好必要的加宽、加固等准备工作。

5)测量放线的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准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预验手续,且应妥善保护及经常复测。

6)场地要清理平整,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排水坡度和临时排水设施。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2%的坡度。

7)开方挖土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地质勘察文件及资料,采取措施,降低水位;一般应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0mm,然后再开展作业面。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2.1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方法

2.1.1对于浅基础的情形,如果不需要放坡,这个时候首先要沿着进行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割出来一个槽边的轮廓线,而后对作业面予以一一的展开。对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统的建造,这二个工程都需要结合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等条件予以考虑,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预防地基土结构被破坏。

2.1.2还需要保证地基与基础的强度能够足以承受建(构)筑物上的全部结构荷载。为了满足这一条件,基础的耐久性、防潮性、耐侵蚀性和抗冻的能力都需要充分满足要求和条件。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地基稳定,必须让地基和基础有足够的工作面。地基变形值的范围也应该在许可的参考值数之内,这样才不会引起建筑物的开裂、倾斜或者标高产生相应的变化等等。

2.2水利水电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2.2.1根据土质、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作业顺序和工作面、分段分层平均下挖展开工作面。

2.2.2对浅基础不需放坡时,应首先沿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展开作业面。

2.2.3降低地下水位与地面排水,均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等,采取集水坑降水、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3水利水电工程不良地质条件基础施工处理技术

3.1强透水层的防渗处理技术

以大坝为例,刚性坝基砂、卵、砾石都属于强透水层,一般都加以开挖清除,土坝坝基砂、卵、砾石层因透水强烈,不仅损失水量,且易产生管涌,增大扬压力,影响建筑物的稳定,一般都加以防渗处理。处理的方法是:将透水层砂、卵、砾石开挖清除回填粘土或混凝土,构筑截水墙。利用冲抓钻或冲击钻机作大口径造孔,回填混凝土或粘土形成防渗墙。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方法修筑水泥防渗墙。水泥或粘土帷幕灌浆。坝前粘土或混凝土铺盖,延长渗径,帷幕后排水减压,设置反滤层。

3.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包括淤泥质土、泥碳、腐泥、以及其他天然含水量特高,抗剪强度低、承载力低、压缩性大的土,多呈软塑及流塑状态。由于其质软,易产生高压缩变形、侧向膨胀、滑移或挤出,影响上部建筑物的稳定。土坝坝基的淤泥质软土排水困难,长期难于稳定。常采取的处理办法是:

(1)排水固结法。作为解决淤泥软粘土地基沉降的有效措施和保持淤泥软粘土地基稳定的有效方法,由加压和排水两部分系统组成。

(2)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较薄时,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

地基与基础施工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筏板基础;地基处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hinese Han Court Building 6 # residential buildings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the soft soil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of the mechanism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general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pile model the amount of pile length, displacement rate on the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traits; shows CFG pile foundation treatment in the region to promote universal applicability and feasibility.

Keywords: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raft; ground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多高层建筑蓬勃发展,大量建筑不可避免的会建在一些软土地层,然而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承载能力低等特点,使得在地基填土和建筑自重作用下,会出现不均匀沉降、承载力和稳定性、渗流等地基问题。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时,需要采用各种地基处理措施,形成人工地基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各种要求,保证其安全与正常使用。结合实际工程地质等条件,选出最优的地基处理方案。

1.2 常用地基处理技术

1.2.1 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

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多种多样,如按时间可分为临时处理和永久处理,按处理深度可分为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按土层对象可分为砂性土处理和粘性土处理、饱和土处理和非饱和土处理,也可按照地基处理的作用机理进行分类,它体现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主要特点,如表1-1所示。表中所列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法都是根据各种软弱土的特点发展起来的,因而使用时必须注意每种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无非是置换、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地基处理的效果。如碎石桩具有置换、挤密、排水和加筋的多重作用;石灰桩又挤密又吸水,吸水后又进一步挤密等,因而一种处理方法可能具有多种处理效果。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作用及适用范围,如表1-2所示。

1.2.2 地基处理设计方案选择

对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的工程,在进行设计前,首先应进行调查研究,其内容如下:

①结构条件

建筑物的体型、刚度、结构受力体系、建筑材料和使用要求、分布和种类;基础类型、布置和埋深;基底压力、天然地基承载力、稳定安全系数和变形允许值。

②地基条件

地形及地质成因、地基成层状况;软弱土层厚度、不均匀性和分布范围;持力层位置状况;地下水情况及地基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各种软弱地基的性状是不同的,现场地质条件的不同也是多变的,即使同一种土质条件,也可能有多种地基处理方案。

③ 环境影响

在地基处理施工中应考虑对场地的影响。如采用强夯法和砂桩挤密法等施工时,振动和噪音对邻近建筑物和居民产生影响和干扰;采用堆载预压法时,将会有大量土方运进输出,既要有堆放场地,又不能妨碍交通;采用石灰桩或灌注浆法时,有时会污染周围环境。总之,施工时对场地的环境影响不是绝对的,应慎重对待,妥善处理。

④ 施工条件

a用地条件如施工时占地较多,施工虽较方便,但有时却会影响工程造价。

b工期从施工观点看,工期不宜太紧,这样可有条件选择施工方法,从而使其在施工期间的地基稳定性增大。但有时工程要求缩短工期,早日完工投产使用,这样就限制了某些地基处理方法的采用。

c 工程用料尽可能就地取材,如当地产矿,就应考虑采用矿垫层或挤密砂桩等方案的可能性;如石料供应,就应考虑采用碎石桩或碎石垫层等方案。

d 其它条件如施工机械的有无、施工难易程度、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水平和工程造价等因素也是采用何种地基处理方案的关键因素。

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a 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的设计资料。

b 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周围环境和相邻建筑物等因素,初步选定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另外,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同时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也可选用加强结构措施和处理地基相结合的方案。

c 对初步选定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处理效果、材料来源及消耗、机具条件、施工进度、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根据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等原则,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但每一种处理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局限性和优缺点,没有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是万能的,因此也可选择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案。

d 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应按建筑物重要性和场地复杂程度,可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和实验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或修改设计。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主要适用范围和加固效果。

二、工程地质条件

受焦作市骏利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焦作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承担其拟建的中华新天地商住区(一期)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拟建工程位于高新区神州路与凯旋路交叉口的西北角,南李万村东,北临世纪大道。本次勘察包括3号楼,4号楼,5号楼,6号楼,7号楼,8号楼,9号楼,10号楼,12号楼,13号楼,14号楼,及15号楼共12栋住宅楼,所有住宅楼高均为11层,拟定地下室一层,拟采用框剪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尺寸及埋深待定。各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为0.30m,拟建建筑物为6#住宅楼,拟建建筑物尺寸为:51.0×14.0m室外设计标高为 93.10m,地上层数为11层,地下室1层

三、筏板基础设计

结构或其他建设工程是通过地面的基础来支持。单词“foundation”意思是地面本身,是某物放置的地方或在地面上¬提供支持,或地面和放在其上要素的结合。复杂的办公大楼的基础应是混凝土基底和土壤或支撑基地的岩石组成的联合体。土石坝的基础是天然土或放置大坝的岩石。混凝土基底或混凝土桩或桩帽通常称为基础不包括土壤或放置其上岩石。被固定的部分和自然土壤或地球岩石形成一个基础系统,土壤和岩石提供系统的最终支撑。已固定的基础要么土壤承载要么是岩石承载。施加负荷后土壤或岩石的反应一般判定基础功能的好坏。在设计安装部分,设计师必须确定用在土壤或岩石上安全压力、总的沉降量和结构可以承受的不均匀沉降。

四、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CFG桩为桩体中掺加适量石屑、粉煤灰和水泥加水拌和,制成一种粘结强度较高的桩体,与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构成CFG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与基础之间必须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即褥垫层是高粘结强度桩复合地基的一部分。

CFG桩属高粘结强度桩,与素硷桩的区别仅在于桩体材料的构成不同,在其受力和变形特性方面无什么区别。复合地基性状和设计计算,对其它高粘结强度桩复合地基都适用。CFG桩可适用于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也可用于筏基和箱形基础。就土性而言,CFG桩可用于填土、饱和及非饱和粘性土,既可用于挤密效果好的土,又可用于

五、结论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高速期,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大量的地基加固工程也将实施。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地基加固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不同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是不同的,各地区天然地基的情况差别也很大,即使在同一地区,地质情况也可能有很大差别,在工程建设中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案是十分必要。总结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设计与筏板基础设计的技术成果及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可得出几点结论:

①通过对中华翰苑6#住宅楼楼地质资料和建筑要求的分析,可知在天然地基上设置基础是满足不了设计和承载力要求,需要对所建处进行地基加固;

②总结常用地基加固方法的原理、特点、作用效果可知水泥土搅拌桩具有节约原材料,加固后沉降小,并且在施工中噪音小,对邻近建筑物影响较小,加固后承载力高等优点,故对该地区选择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复合地基加固。

③CFG桩复合地基故需要对基础和地基之间设置垫层。

④ 总结CFG桩的施工顺序、搅拌桩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提出在今后CFG桩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等方面的建议。

了解了筏板基础设计的基本步骤,计算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杜志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D].上海:同济大学.2003:6~11

[2] 刘和元,刘松玉. 超长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性状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 1999,29(2):63~69

[3] 牛志荣等编著.《复合地基及其工程实例》[M]. 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 2000.10:420~438

[4] 赵东亮.多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优化设计的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1.12:5~6.

地基与基础施工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加固处理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intensity is low, in some construction, the soil structure easy because construction of confusing and lead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structure by certain, and with China's high-rise buildings of the growing, for the settlement of foundation and strength requirement also increasingly, so for the processing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essay, taking as the major highway construction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present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and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the soft soil base used i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present a summary of the processing time need focus on some of the factor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我国在基础建设上面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在公路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但是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也给地基和基础工程施加了不少技术性难题,例如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建筑工程就会不可避免的遇上地基经过软基地质的情况。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容易变形,强度较低,固结较为缓慢等特点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那么以一旦由于承受压力过大发生地基沉降,就会导致地基上建筑物不同程度上的损坏。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提出并进行了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其技术的分析,并且结合实际对软土地基在处理时候所涉及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软土地基对于建筑的危害性很大,如何处理好软土地基已经是建筑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代,对于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给其提出了大量技术性的难题但是另一方面也极大的促进了地基基础工程的发展,并且促使我国的工程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突破性的进展。近几年来说,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已经逐步成熟,所研发的技术能够符合我国特殊地质和特殊工作环境,与此同时,我国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其技术并且将其改造和发展成适合本国国情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并且有的在中国建筑中已经得到了实际的应用,例如股揭发和沙庄铺设法等等。

2.软土地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由于软土地基的特殊性,例如超限沉降,在软土上面修建一些路基或者是桥涵之类的构造物容易出现压缩、沉降、化纤或者是坍塌等危害性大的现象,我国工程师在防止路堤失稳、沉降观测控制、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1表层处理法。表面处理法主要是应用于地表面非常软弱的情况下。此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排水、敷设或者是增添一些材料等等,来提高地面的强度,避免地基发生局部的剪切变形,能够确保施工进行机械作业的同时能够将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在地基上面。属于这一类的处理方法的主要有:表层排水法、砂垫层法、敷设材料法以及添加剂法等等。

2.2置换法。主要是通过一些较为优良的土质来代替那些软弱土,以此来确保填土的稳定性以及沉降量的减少。采用这类方法的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人工挖掘置换,另外一种是强制置换。就现在得工业发展水平而言,实施两种置换法都是较为容易的事情,并且在短期能够达到所要求的目的。但是人工挖掘置换较为可靠。所采用的优质土最好是收到水浸液不会降低承载力的粗粒土,但是注意在施工时候要进行充分的压实。

2.3加载法。加载法主要是为了增强施工地基的强度,以免今后在填土上面的构造物由于软土地基的沉降发生有害沉降而导致路面的破坏等等。而促使地基发生固结沉降的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

在地基上增加总压。一般来说,是在填土荷载时候采用填土加载法。

减少土中的间隙水压一次来提高有效应力法。通过井点、竖井等来降低地下水,并且在其地表面铺砂一次来覆盖不透水膜以此形成真空并且依靠大气压的加载来促进固结的大气压加载法。

在采用填土加载法的时候要密切关注地基的稳定状态。但是降低地下水和大气压加载法就不必考虑到地基是否会遭受到破坏,但是由于考虑到该方法所使用的工程费用较大并且软土地基的特殊性及适应性的限制一般都很少单独采用以上方法。

2.4竖向排水法。在一些需要改造的软土地基中例如粘性土地基中插入一些垂直放置的排水管。这样可以缩短排水的距离,加快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的速度,加强其的抗剪强度。根据所使用的排水柱的材料的不同可以分成沙井以及纸板排水这两种。

软土地基在进行处理时候需要着重考虑因素

在实际的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处理时候仍旧需要注意一些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一下几点:

1.在做地基处理时要注意施工所在的土质条件。例如粘性土质一般采用的是压实法,在建筑施工采取处理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对其的扰动尽量要小。而沙质土的流动性较大则采用的是纪实砂桩法或者是震动压实法来减小沙质土发生液化的可能性。

2.建设地基的组成情况。一般来说,如果软土基层相对较浅的话,只要进行相对简单的地址表层处理。重要的建筑基础则是采用的开挖填法措施。如果软土层相对较厚例如5—6米以下的湿陷性软土层则是采用荷载强压法、置换表层法等。对于一类的软土层较厚且无砂层的实际工程中,由于其固结和沉降所耗费的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则是希望能够很快的排水,加快固结速度所以一般采用垂直排水法,或者是石灰桩法。

3.施工周围的环境。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一般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例如在处理地基的施工过程中机械的施工作业很容易就导致震动、噪音或者是地下水的变化。

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一些实例浅析了软土地基处理的一些方法以及在处理时候应该注意的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工程建设在其经济建设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工程建设的地基建设则是整个工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若是出现一些地基沉降等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安全的重大问题,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日益成熟,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中所提出的一些方法及因素可以供相关工程进行参考,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旧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总结自己的施工经验,积累更多关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才能使得我国经济建设得到平稳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永鹏浅谈公路路基与路面的常见问题[J]建材与装饰2007

[2]白极润山林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甘肃科技2003

上一篇:水利施工员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结构施工图识图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