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2:22:4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一新生 职业生涯规划 必要性 实施策略

2012年辽宁省教育厅印发《高职高专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标准》,要求高职高专院校把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在大一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尽早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带着职业目标渡过大学生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Э纬烫逑抵凶钪匾的部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是从战略上设计每一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教育方式[1]。

1.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人的特性和职业需求,确定一个人的职业目标,并选择为实现这一职业目标,安排好自己的时间、顺序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为实现目标提高自己的能力,参加各种教育和培训计划的行动[2]。

对高职院校来说,在大一新生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仅对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有重要意义,还对学校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首先,职业规划能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目标。有了职业生涯规划,便正确设定职业发展目标,发挥自己的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其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根据市场的一些变化,加强学校在以后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一些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这样对于学校后期就业等具有明显的铺垫作用。再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与职业倾向测试为大一新生职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可显示出学生在各项能力上的相对强弱,从而找出一系列适合的职业排序,使能力与职业高度匹配[3]。

2.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2.1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加强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

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扩招、低门槛录取导致高校毕业生人数开始大幅增长,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每一所职业院校的主要问题,很多毕业生要么找不到工作,眼高手低,要么找不到比较好的工作,频繁跳槽,对企业来说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形成用工荒的景象。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大一的设置和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大一新生从入学开始就树立就业压力感及积极准备就业的意识,改变和纠正高职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盲目和不切实际,科学规划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从而顺利就业。

2.2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帮助高职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考入大学,没有高中的学习压力,没有老师的严格约束,很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很放松,没有压力,没有方向,没有目标,顾不上思考职业生涯规划的事情;实际上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而大学是其中一个重要阶段,高职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高职学生需要对未来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职业生涯课程的设计环节有兴趣探索、性格探索、价值观探索等探索环节,可以从宏观上指导大学生少走弯路,在调整职业目标的同时使规划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为自己进行长期的规划,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和执行。

2.3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职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的需要。

高职学生因为个人阅历、知识水平的限制,有时候对自己认识不清,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盲目地听信长辈、朋友和已经毕业师兄师姐们的建议,在职业选择的时候很容易做出并不适合自己的抉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系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兴趣、性格、爱好、能力等,对自己进行合理地定位,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充分认识到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岗位,从而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最佳位置,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2.4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更新职业观念的需要。

目前现存超过20000种职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哪种工作能够完全满足所有需要[1]。社会的产业、行业、职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不断加快。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上一般不再“从一而终”,职业岗位的变动不可避免地要适应这种变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社会、行业与用人单位等方面分析职业环境,了解期望职业的具体行业、具体单位和具体职业。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应IT行业,但还有一种可能,所学计算机专业可能是在旅游行业或酒店行业,这样的行业需要计算机人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认同自己的行业和专业。

3.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策略

3.1提升课程地位。

教育部在2007年的关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有关教学要求》中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时规定是不少于38学时,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所处阶段,合理安排学时且严格执行。设置专门管理机构,选择合适学生的教材,根据当前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大纲和讲义,对教学质量和秩序定期进行检查,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考核,保证教学质量。

3.2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做好整体的教学规划,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大学一到三年级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安排,对学生的生涯意识、发展规划、就业力提高、求职过程指导、创业指导和职业适应与发展进行教学。

3.3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应该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体,以职业素质的提高为主题,力求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突出系统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简而言之,就是要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定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解决课程内容、形式较单调,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在教学模式上可以借助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渗透职业生涯辅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工作坊、知识竞赛、职业生涯模拟、案例分析、专业测评等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3.4构建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考勤(20%)、课堂表现(40%)和职业生涯规划论文(40%)成绩三个方面。课堂表现的评价分为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性,摆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定分数的考核方式[6]。

3.5完善课程实施保障。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因此班级人数不宜过多,班级人数应该控制在40人左右;上课教室的桌椅不要固定,最好是活动教室;高校可实施职业教师先行者计划,主动给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主动让教师深入不同类型的职业环境中,体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经验。

4.结语

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学生、学校及社会的重视,其指导就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大一新生特殊的心理状态及课程安排时间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很大必要性;同时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欠缺,因此要提升课程地位、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课程实施保障切实做好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为新生提供平台、指明方向,让学生为自己大学三年的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迈出正确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唐国华,李海琼,刘万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8.

[2]张齐.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3]丁巍,欧阳曙.大一新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浅析[J].现代交际,2010,04:214-215.

[4]赵天宇.谈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必要性[J].考试周刊,2012,86:152-15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 体验式教学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023

职业生涯规划课对高职新生如何规划大学生活以及自己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目前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来看,效果不显著。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大部分教师仍采用“照本宣科”的理论教学模式授课,导致此门课程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笔者尝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探索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和创新精神,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和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达到认知与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1]。研究证实,一个成年人通过阅读的信息可学习到10%,听到的信息可学到15%,而体验过的知识却能学习到80%。运用体验式教学,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学习,就会产生一种习惯,就会将认识化成一种习惯,就会终生受益[2]。

(一)激发学习意识,培养自主能力

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成平等互动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容易被激发,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弘扬了人的能动性和独立性。

(二)突出实践教学,增强创新能力

体验式教学法通过为学生创设大量的体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某种情境中,获得真实感受,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动手、学会表达与总结反思,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体验让学生的认知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获得,实现由经验到理解的提升,由感悟到行为的内化,有效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3]。

(三)激活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从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远比从讲授中获得知识更有效果并且记忆力更容易持久。体验式教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重视师生平等的教学,尊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创造团队合作的机会,鼓励个人见解的表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激活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的开展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学习,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职业生涯课程的教学目标相违背,更不符合高职教育的目标。体验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按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增强特色教学内容。比如,针对理工科专业的特点,学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实际情况,可在《探索工作世界》这一章节后增加《职业幸福感》这一内容,以期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情景体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点是激发学生自主规划的意识和培养学生自主规划的能力,而意识和能力属于隐性的教育,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探究才能获取[4]。

2.心理测试体验。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测量工具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心理特征。虽然这样的测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作用,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比如在讲授《自我探索》这一章节,可以让学生去机房上进行《MBTI性格》测试,从而了解自身的性格倾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测试做完之后,教师需留一部分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正或确认,这样才能确定学生的性格类型。

3.调研体验。调研体验是安排或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调研活动,在活动中给每个学习小组布置特定的调研任务。如在《探索工作世界》这一章节,开展“生涯人物访谈”体验环节非常的重要,是让学生从校园迈向社会的重要尝试。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明确要求,采用组团出行等。

4.比赛体验。学校定期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设计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等职业规划类竞赛,学生通过对职场情境的模拟等,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融合起来,从而提升职业规划能力。

5.生活体验。我们在“规划”课程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生活的积累,鼓励学生在更真实、更广阔的环境中体验和感悟[5]。所以平时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积累经验,提高就业能力。

(三)考核办法的改革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包括考勤(20%)、课堂表现(40%)和职业生涯规划论文(40%)成绩,即态度、过程和结果三方面。课堂表现的评价分为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性,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定分数的考核方式。学生的个人自评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修正与自我完善;小组互评是组内成员根据组员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重视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教师评价可促进教师对本门课程的反思、改进和完善,提升课程的品质。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的成效

在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不仅在体验活动中能激发自己主动规划的意识,领悟正确的生涯规划理念,而且在平等活跃的气氛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恩明.评体验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5(3).

[2]阮晓莺.体验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教育导刊,2009(1).

[3]朱小平,丁辉.体验式教育理念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5).

[4]陈舒媛.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应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5]王丽.高职院校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2(9).

基金项目:学院教改革课题(2014JC05)、温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WZSZ-2014L15)、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5wsk29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重视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求在竞争中寻求发展,各国都开始重视创新性,力求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开始重视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将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之一,以求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丰富我国人力资源,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急需解决,而创业则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提高我国就业率的重要途径。各高等院校均开始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以带动就业,促进高校就业率的提高。这种创业教育活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使其教育价值发生改变,已逐渐成为高校中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生转变的原因

从时效价值的角度来说,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创业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以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转向是为迎接新时代下的挑战,重视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以拉动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从实效价值的角度来看,将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其变得更为具体化,能走进学生的生活中,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从后效价值的角度来说,在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下,创业教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产物,其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顺应了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二、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具体改变

(一)开始重视个体价值。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社会价值,而忽略了个体价值的实现,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质。而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则改善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其认为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便是个体价值的体现。在创业教育中,其强调主体性,认为个人是自主创业的主体;重视个性化,认为其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多元化。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其价值的体现较为单一。而融入创业教育之后,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越来越多元化。其具有经济价值,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文化价值,创业教育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新是我国的重要文化精神和发展动力;具有社会价值,其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具有现实价值。在过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强调的内容过于理想化,与实际生活并不相符,是一种愿望型教育。而创业教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具有现实性,更为全面、协调,可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

三、创业教育背景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途径

(一)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创业教育是通过一系列课程来进行的活动,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通过课程来开展,为此可以在高校素质教育教学计划中加入创业教育。要开展专门课程,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本知识和技巧为主要内容,结合各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另外,还可在创业教育专门课程中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设置专业课程,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具备创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和技巧,重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并在创业专业课程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基础课程的建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细想政治教育中,以形成新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中,各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加强文化宣传力度,强调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可开展创业竞赛活动,例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大赛、创业演讲比赛等等,以此丰富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程度;可请成功的创业人士来学校进行创业讲说,向学生介绍其创业过程和经验,以激励学生勇于创业,尤其是成功创业的校友的真实事例,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业动力;可充分利用社团组织,以培养学生在创业中的合作能力。

(三)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创业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任度,充分发挥校园资源,增强学生的创业行动力,将其真正的付诸实际。要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以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可根据学生专业性的不同,而为其选择合适的企业以进行创业锻炼,使其了解创业过程中的艰辛,熟悉企业的基本操作流程,进而为日后学生的创业活动打下基础。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中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创业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本文从其价值转向的缘起、维度与路径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以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新时期下的要求,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业教育背景下的有效性,培养出更多的创业型人才,解决我国就业困难,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进而提高我国国际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左雪松,刘继昌,夏道玉等.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转向的缘起、维度与路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

[2]曾涛.试论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

作者简介

鄢美华1983年9月 女 汉 江西省南昌市 2006年毕业于南昌大学 文学学士 硕士学位 现供职单位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助教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制药工程 专业建设 专业评估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普通高校的优势办学资源与优质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创办于2001年6月,是经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浙江大学负责办学与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依托名城、名校,高起点、高水平办学,缩短了自身发展周期,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制药工程是我院首批开设的本科专业,在9年的专业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出了一条在独立学院中,以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一、强化科研意识,打造学科专业平台

学院自办学伊始,就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受其指引,专业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近3年,学院承担市级教学研究项目7项、正式出版著作3部、获得教学成果奖6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子课题1项,项目总经费累计500余万元,人均年科研经费稳定在10万元左右;近3年来,教师发表的被SCI/EI收录的论文60余篇,有些发表在《AIChE Journal》、《Journal of Medicincal Chemistry》等国际权威刊物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此外,在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专业教师依靠自身较强的科研背景,将科研及生产实例不断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

由于良好科研氛围的营造,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专业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同时打造了多个学科专业平台。2002年,学院分子设计与生物化工列入宁波市第二批重点学科,2007年,药物化学列入宁波市第三批重点学科。同年,学院成功申报了宁波市生物医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药物化学学科列入基地第一批重点建设学科,制药工程专业列入首批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学院与母体(浙江大学)相关学院合作,成功申报自主设立的“制药工程”硕士学位点。这些学科专业平台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专业的发展。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而对新建院校而言,人才引进是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根据学院人才引进政策,制药工程专业先后引进了4名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8名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博士毕业生。目前,专业师资队伍中,70%获得了博士学位,半数以上具有高级职称;1人被聘为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8人被认定为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1人获浙江省教坛新秀奖,1人列入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2人列入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入选2009年度“宁波市十大杰出青年”。

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是保证专业稳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学院和分院制定了各种政策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具体包括:

1.教学技能培养

学院成立之初,从浙江大学本部聘请了一批知名教授担任首席主讲教授,他们不仅负责授课任务,而且还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使得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教案制作等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目前,专业教师中多人被评为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一人入选浙江省教坛新秀。

2.青年教师进修学校

由于学院成立时间较短,青年教师居多,学院成立青年教师进修学校对其进行培训。青年教师不仅要参加师德师风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讲座,而且还要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学方式方法培训等。除此之外,青年教师还需要“过三关”,即岗前培训关,实践关,外语关。制药工程专业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已经参加或正在接受青年教师进修学校的学习。

3.国内外访问学者计划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师资的整体学术水平,拓宽学术视野,学院制订了国内外知名高校访问学者计划,每年选派5~8名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做访问学者。制药工程专业先后派出6名教师赴加拿大、英国等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学习交流。

三、突出实践,服务地方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浙江省和宁波市制药行业的特点及发展方向,学院明确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服务型学科专业

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宁波,辐射周边地区,面向浙江,服务长三角。不仅积极为地方企业的人才培训服务,与企业合作办学,提高企业员工学历层次或基本理论知识等,而且为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以提高操作技能或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等,例如,药厂设备操作及维修、药物设计软件应用等,使宁波市制药行业人才在知识结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此外,以其它形式与地方企业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企业共同开发新的药品,提升我市制药行业水平,为加快我市制药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实践教学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高质量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关键因素。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受到系统的理论教学外,还能够参加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如可以在GMP实验室模拟工厂环境下,了解到主要制剂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了解到制剂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操作规范、相应级别要求、化验检查方法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观念,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也缩短了学校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减少适应期。近3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平均93%以上,从毕业生就业单位反馈的情况看,这些学生参加工作后对各方面工作适应快,工作责任心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3.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SRTP)

为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我们除了增设专业学术讲座、科研第二课堂、让高年级学生提前介入教师的科研活动外,还开展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SRTP)等学术创新项目,这些项目内容广泛,既有一定的广度,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如专业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这是自学院成立以来首篇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此外,学生也积极参加各类知识竞赛等活动。

4.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场所短缺是制药工程专业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院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中化宁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立华制药有限公司、天衡制药有限公司、龙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天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制药企业以及鄞州区人民政府建立了稳定的主要针对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关系。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各个实习实训阶段,学生可以到企业接受训练,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而且可以从遵守劳动纪律、群体相处、人际关系、管理意识、工业安全及环保意识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习结束后,企业可以优先选择毕业生,既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又让企业有充分的时间物色和培养人才,达到校企共赢。

四、规范管理,创新机制

与其它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学院优势主要表现在:(1)依托于浙江大学办学,在教学工作中,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直接负责学院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论证、教学过程监督与管理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名城名校的办学优势。(2)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制药工程专业或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宁波市医药优势企业的负责人,定期参与专业规划和建设,站在国际视野上和从产业层次上把握专业建设的方向。(3)教学管理队伍形成稳定、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制药工程研究所、实验和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和毕业论文指导小组,严格学术活动和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确保毕业论文质量。(4)学院及分院设有教学监督委员会,定期听课,及时向分院教务科反馈教学情况;专业教师定期互相听课,督察其他教师授课情况;建有学生教学评估网络平台,实时反应教学动态。

2009年3月,本专业接受了教育部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预评估小组的现场考察和预评估,专业建设得到了预评估小组的充分肯定;同年4月,本专业受邀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全国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研讨会”并发言,与会专家和代表对我院制药工程专业的建设成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本专业建设时间有限,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精品课程建设、高质量的教材建设、人才质量工程建设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尽管如此,本专业在短短9年的建设中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的一些经验以及通过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发展的思路,有望为兄弟院校类似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阙海宝.对独立学院定位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4):54-56.

[2]元英进,尤启东,于奕峰,蒋建兰,赵广荣,程卯生,姚日生,宋航.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6,(1):12-15.

[3]徐有致.名城名校携手,体制机制创新――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名教授上基础课[N].光明日报,2002-6-15(2).

[4]李华,胡国勤,赵蕾,章亚东,李雯,赵文恩.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药学教育,2007,23(2):51-53.

[5]杨树平.我国化学制药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州医药,2008,39(2):57-58.

[6]李凌飞.独立学院的存在优势及发展方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6(3):12-13.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下一篇:台词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