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14:54:30

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

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学;新兴学科

近年来,基于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研究,积累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使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学(以下以“高职学生心理学”作为基准缩略形式)走进初创阶段。本文依据对“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的统计分析粗线条地描述了高职学生心理学的创生背景,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高职学生心理学的基本论题,提出推进高职学生心理学稳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从高职学生心理研究期刊文献看学科的创生背景

作为高职学生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的“高等职业学校大学生心理”,有多种简化或缩略形式。在一个学术领域或一门学科中,期刊文献是最便捷的研究成果展示方式,其数量远远多于学位论文、专门著作(含教科书)。探寻一个学术领域或一门学科的演进轨迹,可以从分析以该学术领域或学科的研究对象作为篇名主题词的期刊文献入手。近期,笔者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分别以“高等职业学校大学生心理”的多种可能存在的等义词组作为检索词,,进行文献“篇名”的“模糊”检索。“模糊”检索的长处是可以检出一些检索词构词不连续的主题词,扩大文献检出量。例如用“高职高专学生心理”进行“模糊”检索,能够将“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高职高专学生求职心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心理”、“高职高专学生团体心理”等符合要求的文献都呈现在检索结果中。笔者共使用来24个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其中有6个检索词的检出文献超过100篇。其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301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713篇,“高职大学生心理”552篇,“高职学生心理”2092篇,“高职生心理”432篇,“高职高专学生心理”134篇。表1的前6行列出了这6个检索词的文献年度分布情况。(因2015年的文献数据不完整,在表中加括号予以标示。)除“高职学生心理”之外,“高职学生人格”、“高职学生意识”、“高职学生精神”等也是高职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了拓展检索范围,笔者又以上述3个词组及其等义概念作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检出文献分别为189篇、527篇、242篇。同样,“模糊”检索可以扩大文献检出量。以“高职学生意识”进行“模糊”检索,能够检出篇名中包含“竞争意识”、“创业意识”、“自我责任意识”等主题词的文献;以“高职学生精神”进行“模糊”检索,能够检出篇名中包含“职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主题词的文献。上述3个词组的检索结果也列入表1。表中9项文献总数为5182篇,以下将这些文献统称为“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检索结果表明,1999年发表的《关于高职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1]是中国第一篇涉及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期刊文献。我们由表1最后一行年度合计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2000年以来,“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的数量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文献数量的持续增长,从一个侧面表征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当年教育部批准新设置44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次在全国大规模招收高等职业学生,高等职业教育由此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学术研究的起步和发展规模,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需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的出现,高职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自然而然地提出了研究高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求。2000年,也就是高等职业学校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招生的第二年,中国大陆期刊中出现了7篇以“高职学生心理”及其同义词组作为篇名主题词的文献[2][3]。5年后,“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迅速上升到1年154篇。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其中提出的近期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2010年时达到高等教育总招生人数的一半以上。与此相对应,“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数量在2006年达到200篇以上、2008年达到接近400篇,最近两年维持在年产600篇左右的水平上。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宗旨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同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有所区别的一种偏于实践性、社会性、职业性、应用性的教育类型,其功能呈现出多重性、多元性的特征。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障碍、心理矛盾和学习心理、交往心理、就业心理、恋爱心理等,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高职学生心理作为一个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的研究对象,是高职学生心理学得以创生和发展的内在依据。由于社会需要的强力拉动,这种内在依据迅速外显,一些研究者清醒地意识到将已有研究成果整合为一门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于是,在“高职学生心理”研究起步不久的2004年就有以“高职学生心理学”作为书名主题词的著作问世[4],由此揭开了创建高职学生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序幕。

二、高职学生心理学基本论题的初步梳理

一门学科的内容体系,由若干基本论题组成。所谓基本论题,就是那些不断以新面目出现、思考者和研究者比较多、常研常新的学术问题。梳理高职学生心理学的基本论题,是其进入初始创生阶段后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本论题的梳理,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从“高职学生心理”类著作中归纳一些重合度较高的研究内容,二是归纳“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论文篇名中的高频主题词组。表2列出了3部“高职学生心理”类著作的各章标题。通过“读秀学术搜索”,笔者共找到3部以“高职学生心理学”作为书名主题词的著作。除前面说到的2004年出版的1部之外,另外2部著作出版于2010年[5]和2012年[6]。因为后面2部著作的主编者为同一人,表2仅列出其中章数较多的1部著作。另外,我们从众多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作为书名对象词的著作中选择了出版年份较近、内容相对丰厚的1部列入表2。比较表2中的3部著作并翻看多部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作为书名对象词的著作的目录部分,可以发现这些著作在体系内容方面有许多“同类项”,如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健康人格、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就业或择业心理、恋爱和性心理、心理咨询等。对5100多篇“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的篇名进行检视和粗略统计,其结果同“高职学生心理”类著作的内容“同类项”大体一致。依据上述梳理结果,笔者将高职学生心理学的内容归纳为以下6个基本论题。1.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论。据笔者的统计,在“精确”检索所获得的1314篇“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中,以“心理健康”作为篇名主题词的文献多达879篇,占总数的66.89%。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笔者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作为“正题名”检索词,检出60多部相关著作。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高职学生心理学的第一主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论的任务,主要是探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影响因素、测评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模式等。2.高职学生心理素养论。心理素养同思想素养、知识素养等一样,都是人的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素养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性格品质和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在高等职业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活动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发展良好的心理素养,在心理健康的状态下完成学业任务。高职学生心理素养论的任务,是重点研究高职学生心理素养的内涵、评价标准、生成条件、培养方式、提升手段等。3.高职学生人格塑造论。人格或个性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是一个人的魂魄之所在。具备健全、完善人格的人,才可能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能力。学校、教师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高职学生人格塑造论的任务,主要是探讨高职学生的人格特征、影响因素、人格发展模式、化解人格障碍和塑造健全人格的途径等。4.高职学生心理问题论。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复杂、多样,面临着自身成长中的各种压力,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在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环境适应、自我管理等方面产生了某些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心理冲突。高职学生心理问题论的任务,是重点研究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形式、类型判断、心理疏导、自我调适方法、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和特殊学生群体(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等)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等。5.高职学生心理咨询论。多年来,许多高等职业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接待存在心理纠结、心理障碍的学生,担当咨询者的教师在倾听来访学生的倾述、询问后,与其共同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实践证明,心理咨询对于一些学生恢复心理平衡、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环境适应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职学生心理咨询论的任务,主要是探讨面向高职学生的心理咨询的功能、类型、实施原则、模式、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的方式等。6.高职学生人际沟通论。人际沟通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在个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相互了解的行为过程。一个人只有通过顺畅的人际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达至生活愉快、学习精进、工作顺利的境地。由于性格、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原因,有部分高职学生存在不同类型的人际沟通障碍。高职学生人际沟通论的任务,是重点研究高职学生人际沟通的特点、功能、原则、动机类型、方式、技巧和人际沟通障碍的形成内因及其化解对策等。以上几个基本论题不是孑然孤立的,相互之间有着“剪不断”的内在联系。依据“高职学生心理”类著作和期刊论文,当然还可以概括出高职学生自我意识、高职学生情感发展、高职学生意志培养、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高职学生择业心理、高职学生网络心理、高职学生恋爱和性心理等论题。笔者没有将这些论题列为基本论题,是因为这些论题能够从上述几个基本论题中衍化、派生出来。

三、推进高职学生心理学稳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1.突出学科意识。除了前述3部“高职大学生心理学”著作之外,目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没有发现以“高职学生心理学”作为篇名主题词的期刊文献,也没有看到对3部著作做出评论的文章。种种迹象表明,尽管十几年来已经有5100多篇“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问世,但研究者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他们的研究工作应该归属于一门称之为“高职学生心理学”的学科。换言之,“高职学生心理学”这个学科名称还不为很多人所熟知,远没有达到深入人心的地步。任何领域的学术研究,都有相应的学科归属。学科的细分化,是科学知识体系演进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学科细分化的依据,则是研究对象的细分化,亦即找到新的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以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细分化,先后生成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大学心理学)、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学)、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高等职业教育学等[7]。十几年的研究工作已经充分地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心理是一个比教育心理、高等教育心理、职业教育心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更为具体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研究对象,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学科化整合是创建和发展高职学生心理学这门学科的题中之义。从学科分化的所属层级来看,高职学生心理学可以看作是介于高等职业教育学与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学、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学是高职学生心理学的临近层级上位学科,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是高职学生心理学更高层级的上位学科。高职学生心理研究者的学科意识,不仅表现在能够自觉地将自身的研究工作放在高职学生心理学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审视,能够积极参与研究成果的学科化整合,而且能够自觉地将高职学生心理学同多门上位学科联系起来,充分借鉴、利用这些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相携相伴、互动前行。2.强化基础研究。对草创中的高职学生心理学来说,基础研究主要是指学科元研究。所谓学科元研究是指对于这门学科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基础性特征的各种元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它的历史沿革、对象范围、学科定位(学科关联)、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学科结构、应用领域、文献述评、发展状态、演进态势、发展环境、未来前景、国际比较、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学科人才等。学科元研究对处于任何演进发展阶段的学科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是一门学科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可以影响到这门学科的基本走向和发展速度。因此,学科元研究的涉猎广度和开掘深度,通常可以作为该学科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尺。迄今为止,高职学生心理学元研究还没有真正起步。3部“高职大学生心理学”著作为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做了可贵的尝试,其中隐含着探讨对象范围、理论体系的意味。从期刊文献来看,如前所述,目前还没有检索到以“高职学生心理学”及其类同词组作为篇名主题词的论文。这表明,对于高职学生心理学这门初生学科的许多基本问题,还没有展开相关研究。为了学科的有序、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部分研究者擎起“高职学生心理学”这面旗帜,多方面地、渐次深化地开展学科元研究,破解高职学生心理学艰难起步期的一些理论纠结、观念障碍。3.扩充研究队伍。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参与者主要是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政治辅导员。“干什么爱什么”,干什么研究什么,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高职学生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还需要来自于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学等学科的“志愿者”参与其中,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学借力这些上位亲缘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尽快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未来的研究者来自于今天的求学者,所以要特别关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参与程度。在“中国知网”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笔者近日以“高职学生心理”作为检索词进行“题名”的“模糊”检索,检出学位论文57篇,全部是硕士学位论文,起始年份为2005年,平均每年约5篇,数量明显偏少。这些学位论文分别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软件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等9个一级学科,涉及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医学、管理学6个学科门类。这个统计结果表明,许多学科、学科门类都可以在高职学生心理研究领域找到用武之地。今后,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研究生指导教师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以高职学生心理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他们将成为高职学生心理学研究队伍持续扩张的后备人力资源。

作者:唐成人 单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雷平化,陆朋,田秀红.关于高职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1999,(09):53.

[2]王志斌.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0,(04):19-21.

[3]李勇,刘传华.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整合与重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0,(09):29.

[4]邹亚超,张传龄主编.高职大学生实用心理学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5]韩光道.高职大学生应用心理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

[6]韩光道.高职大学生实用心理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

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范文第2篇

物流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就业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尤其是对专业的中、高级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然而,很多独立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对接,无法满足市场需求[3]。那么,企业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到底有何要求,作者通过对德邦、天地华宇、大道物流、四方物流等公司招聘人员进行采访交流,得出以下结论:学好主干课程,扎实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通论、基础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营管理、运筹学、物流管理学、运输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国际物流学、供应链管理及物流综合实训等。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接受管理技能、管理方法、管理思维的系统训练,练就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获取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的证书主要有: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采购师、国际货代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同时,应该掌握英语以及计算机方面要求的能力,获取资格证书,在面试求职时,多一把打开企业招聘大门的钥匙。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个人综合素质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物流业属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多个环节组成。学生应该在寒暑假期间,主动深入物流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获取相关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培养自身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校期间,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包括案例分析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就业模拟、企业经营模拟、营销策划大赛、物流设计大赛等。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和比赛,在实践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能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此外,由于目前物流对于地域的特殊性要求,大中型物流公司在全国大中城市一般都设有办事处或是营业点,这就要求招聘的学生能够服从公司安排调动,同时具备较强的吃苦耐劳能力,以赢得公司的器重[4]。

独立院校“订单生”培养的益处

“订单生”改进高校人才培养理念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决定高校的人才培养思路是产品型生产方式,即人才培养模式是政府或高校自己认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校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教学观念是满足政府的要求,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不是为了服务于人才的需求者(企业),因此,经常出现重理论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同时,大学生培养时间为四年,生产周期长,而人才需求变化快,这两方面决定了经常出现学校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而“订单生”人才培养模式,是面向需求的培养模式,将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早日融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并根据企业的要求在教学活动及时调整,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思想、实用、实干的人才,满足企业的要求。“订单生”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对大学生的水平不了解,大学生对自己的水平了解。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招聘大学生,通常通过大学生的文凭、获奖证书以及各类证书等方面来考察新进的员工。虽然这种方式能解决部分人才的逆向选择问题,而员工的能力,需要其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来,若企业发现某些人才不合适他们的要求,想解聘这些员工,将付出高额的赔偿金。采用“订单生”培养模式,企业通过对大学生寒暑假工作的观察,可以对大学生的水平和素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将进一步降低人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和解约成本。“订单生”提高学生竞争力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了很多知识,但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对大学教学的学习动力不足。刚进大学时,一部分大学生觉得离毕业很遥远,放松学习;另一部分大学生继承了高中的学习习惯想努力学习,但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问题要去解决和分析,当然也就不会去刻苦钻研,虚度光阴是必然的。“订单生”培养模式促使学生早日与企业接触,明确企业要求,产生学习问题,掌握学习目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将来按规律办事,这促使大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高他们竞争力。

独立院校开展“订单生”人才培养的建议

只有高校、企业和学生等三方精诚合作,并做好计划,注重落实和加强监控,“订单生”人才培养才能开展得好。本文以XX独立院校08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为例,阐述独立院校开展“订单生”人才培养的建议:重视组织,责任到人首先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双方领导重视,达成一致意见,并分别指定具有一定“梦想”———也就是事业心的教师和人员组成专门的“订单生”人才培养中心,该中心负责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具体事宜,对人才培养计划、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统筹规划、注重落实和严格监督。本次社会实践由某独立院校领导重视,由某个老师带领,圆满完成了2011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赴企业实践学习的任务,并为2008级物流管理学生打开了就业的大门。了解需求,有的放矢“订单生”培养与传统培养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培养是生产导向,而“订单生”培养是市场导向。做好前期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不仅了解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而且掌握相关企业、甚至行业的人才需求,也就是应注意高校人才培养的专用性和通用性,紧密结合人才市场发展,并具有适当的前瞻性,才能制定好相应的人才培养行动纲领———即人才培养计划。例如,2011年上半年,在XX独立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订单生”人才培养中心,就物流管理“订单生”培养计划,多次组织学校的老师、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和相关职能部门,其他相类似的物流企业和生产或商贸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以及相关的物流专家学者共同协商,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签订订单,责任分清充分考虑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校企双方就人才培养内容、方式和人才订单人数应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订单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到责任分清,为“订单生”培养有效履行提供法律保障。2011年6月,08级物流管理学生在期末考试考完之后,20名同学在班长的带领之下,以团队的形式赴武汉市某物流公司参与暑期实践,同时,学生代表和公司领导就实践时间、岗位、待遇、人数、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培训、学习等细节进行了商谈,达成一致认可。合理安排,精选学员精心安排订单生人才培养的时间,建议用“1+0.5+2+0.5”模式替代现行“3.5+0.5”模式,第1学年基础理论学习;第2学年上半年企业顶岗实习,具体是学生主动报名,企业通过笔试和面试环节选拔定向人才,确定培养名单,并到企业顶岗实习半年;接着2年时间专业知识学习,采用单独编班的形式,并配备专门的辅导员,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安排上,要更加灵活多样,适应企业的需求,可以设置更大比例的选修课,且将选修课开班的基本人数下调,形成小专业方向,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最后半年顶岗实习和论文写作。同时还可以对订单生实行弹性学制,结合企业具体需求和学校实践情况,双方共同商定学生赴企业实习工作的时间,尤其是充分利用暑假时间。注重落实,提高效果“订单生”的培养要求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努力,企业不能将订单生当作闲人,不安排具体工作,仅仅参观,也不能疏于订单生的管理,任他们到或不到,迟到或早退,同时,企业毕竟是经营单位,不可能将培养订单生的任务放在其日常工作的首位,这就需要学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并不时通过正式拜访、不正式聊天、定期巡访等方式对订单生在企业工作进行检查,日常的“订单生”培养中,企业可以进行监督,对于不符合企业需求的环节,可以和学校进行沟通,从而有效地将订单落到实处。例如:在2011年5月参观某物流公司之后,不少学生对于和本专业对口的物流公司表现出来较大的兴趣,2008级物流班班委在了解公司要求之后,在6月份按照要求对学生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了20名学生,在暑期赴该物流公司工作。在赴该物流公司之前,他们精心学习了解公司企业文化,查询各种资料,对于物流公司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本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企业实践,物流公司领导表示非常满意,多次对学生实践进行了报道;在离别之际,公司领导更是在公司贵宾室召开了规模宏大的欢送会,表彰了实践过程中成绩突出的学生,颁发了“青年标兵”这一荣誉证书———绿色通行证,并给予了现金奖励,同时向该校08级物流班的学生们抛来橄榄枝,希望毕业之后能继续在公司工作。独立院校开展“订单生”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企业能否配合,如何能扩大订单生模式的受益面等问题,而准确的掌握未来市场的需求方向,做好准备,及时转型。对于独立院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适合企业的人才来说,至关重要。所以独立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特色,结合社会实际状况,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以此来促进独立院校自身的发展。

研究结论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企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较高、实践动手能力强且能认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复合型人才。独立院校培养的“订单生”具备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符合当今社会企业的用人需求[7]。在一本、二本的重压之下,独立院校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被单位乃至社会认可,必须学好主干课程,扎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个人综合素质;同时,端正心态,先就业再择业。独立院校培养“订单生”适应了当今社会的需求,同时可以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就业的竞争力。

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引导

大学生微博是指以网页为载体,由背景相似、兴趣相投、认识相近、情感相依的大学生所发起的新型的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按照法律地位情况,网络社团等青年自组织被界定为“准民间组织”,属于民间组织,是典型的“自组织”①。

针对大学生微博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要注意保护大学生的网络自由权利,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个性。对大学生微博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其本质不是单纯的“管、卡、压”,而是充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使学生自发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需要认识三个重要问题: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能不能管?如何管?这三个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部门全面思考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一、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

网络自组织为现代青年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一种不同于传统“他组织”的新型的自组织样式。这种自组织信息的传播由于信息的者和接受者具有一定的类同性( 相同的生活、学习、工作背景, 趋同化的目标追求以及类似的职业生活状态等) 而带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指向性( 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时尚交友、时尚运动和社会娱乐等领域) , 呈现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社会组织化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从高校管理和德育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究竟要不要管?

从目前来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高校管理系统和德育部门还没有确立明确的意识和态度,基本的做法是“放羊”,这里边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认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属于私人空间和“课余活动”,不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和德育职责范畴之内,故而理所当然地对其放任自流。第二,从技术的角度,相关部门认为无法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缺乏介入的即时性设备、手段和制度,而如果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势必增加管理部门和德育部门的工作量。第三,相关部门对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现实效应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意识,从割裂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生线上和线下的活动,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代际隔阂,没有认识到90后大学生基本上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是其他代际人群无法想象的,但也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究竟要不要管?

首先,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特点和现状来看,必须管。从技术方面来看,目前对大学生用户使用网络自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无法通过对内容进行分类,查看不同类型的QQ群和微博;缺乏让自己获得更多关注的有效手段,失落感普遍存在;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割裂,线上活动虚拟化难以成为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有力依托,朋友熟人少,缺乏互动;微博等新的网络自组织产品是新产品,认知和学习的门槛较高,难以在朋友圈子中推广,形式限制多,活动范围有限,比如微博就限制140的字数上限、不能发多图、评论中不能发图,等等。实际上,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人文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远比这些要重大。

网络自组织作为新型的网络生活平台,应当成为大学生开拓视野、广交好友、接触社会的一个平台,应当是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人际交流的好平台、师生沟通的好场所、家长和社会考察新一代大学生的好镜子。根据上海青年中心的研究,截至2008年底,上海青年群体中有高达81%的人加入过青年自组织。②然而从现状来看,网络自组织有时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传统的观念与秩序逐渐失效,而新的伦理道德秩序还在建立当中,这也集中体现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生活中。而基于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家庭教育的监管很多时候是缺位的,高校教育和学生管理则循于旧例,固步自封,缺乏对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进行管理和引导的必要机制,就使得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生活处于道德荒漠化状态,这是让人十分担忧的。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具有两面性,它对高校的管理和运行以及大学生健康成才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这种两面性构成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必须介入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重要考量。从积极方面来看,许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行动取向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总原则和大方向是吻合的,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作为一种线上虚拟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线下的学校正式组织形成了补充,它适应了爱学生的多种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社交、克服心理障碍。然而从消极方面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信息的开放态度容易在特定条件下形成轻信和盲从的态势,有时甚至阻碍了正常信息的传播,不利于高校的稳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受核心人物影响甚大,特定条件下一些自组织容易形成对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抵触甚至对抗行为,如一些高校近年来出现的“抵制食堂”、“拒交费用”等学生,背后都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因素存在。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自发、自为特点,使其在目前基本游离于制度化、常规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藩篱之外,既是新颖的高校大学生生活样式的体现,也是潜在的问题域,它将在未来的高校发展中日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其次,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角度看,必须管。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人—机—人相结合的动态复杂系统,它不仅是软硬件结合的技术系统,也是社会与人文容纳其中的精神—心理系统,在当今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正确对待社会关系发展。大学生作为新的代际人群,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基于人缘、地缘、校缘、职缘而形成的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 试图在不同的地域、领域等差异性空间中寻找新的信息来源和生发点,以极大的兴趣去寻找因为差异性的人际关系, 这就使网络自组织呈现发散性、开放性的特点,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介入进行管理的一个难点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目标,是直接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的合格人才,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网络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和推动下,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因应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日益重要,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应该予以重视,才能增强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能不能管?

首先,从技术手段等客观条件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管,有条件管。

目前,针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分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一份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题为《高职院校网上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显示, 按照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互动关系,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现存的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他们分别是:信息咨询型自组织、情感关系型自组织和兴趣探求型网络自组织。这是按照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内容进行分类的结果,不一而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尽管都是客观现象,但是这三种类型仅仅是一种划分的方式和可能性,它们在逻辑上和内容上具有差异性,但在现实的网络自组织生活中它们并非是截然相分的,而是更多地呈现交集现象,体现了网络自组织本身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另外,我们也可以按照网络平台的技术载体将今天流行与高校中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分为: 群—即以MSN、QQ、Fetion 等即时通讯工具为载体、客—以Web2. 0、Blog 等个人信息中心为载体、吧—以BBS 等网上交流平台为载体、游—以各种网络游戏平台为载体,等等。

以上分类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所使用的技术和平台,同时也是大众化的网络信息流通、人际交往的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参与性极强的平台。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自身的发展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中不仅存在着相同年龄段、相同兴趣领域等“靠近”因素,也存在着非相同年龄段、非相同兴趣领域等其他因素。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以班级为单位的微博、QQ群等网络自组织中都有教师、班主任等代表高校管理和德育发展力量的因素存在,甚至团委、学生处也建有满员的微博、QQ群等网络自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引导。从技术的角度看,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是完全可行的。问题不在于能不能管,而是愿意不愿意管。

其次,从管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管,有条件管。

根据协同学的一般原来,自组织是系统自行、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过程或现象,依据的是成员间的相互默契与协同工作、各尽其责,组分的行动具有自发性、开放性和流动性,但在整体上能够形成、维持和发展整体的组织结构。在这一点上,微博等网络自组织区别于一般的“他组织”,但也有共通之处。自组织和他组织一样有组织者,但是自组织中的组织者并非来自外部系统,它的演化动力在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没有外在的组织者。组织者管理、控制系统,系统按照预定的计划、方案发展,达到预定的目的,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种典型的自组织形式,具有自组织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其特殊的表现。它不能完全离开来自学校、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行政命令和组织形式。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现状来看,QQ群、微博、bbs等组织形式中均缺乏外在的权威性的组织者,不同于学生会、团委等外在的他组织形式。但更深入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建立和形成、维持尽管建立在大学生之间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比如学习过程系统化的要求(指向学习型的QQ群)、课余生活的需要(如各种课外社团的网络组织)、个性发展和交友的需要,等等,但是从根本的角度看,它还是在利用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包括场地、设备、图书资料、观念熏陶,等等。因此,从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关系看,作为他组织的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部门如学生会、团委、思政部(社科部)等组织形式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

此外,Web2.0的多种应用形式如博客、微博、WIKI等网路用户互动平台也容易形成信息咨询自组织。就Wiki来看,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平台,大学生用户可以在上面发表网络内容以及修改编辑网络内容,其他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跟进修改相关内容,逐渐形成一些公认的、共通的Wiki内容,并以其质量形成某种程度上的“网络声望”③。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于“权威”和“秩序”的需求,丝毫不亚于一般意义上的他组织。来自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相关部门和个人的管理和引导,既是可能的,也是受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欢迎的。

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如何管?

1、明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与育人目标的关系,使之纳入学校管理范畴。

高等学校一定要明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意义,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重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工作,要加强制度和组织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加大力度,强化软件建设,建立与完善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将团委、学生处、思政部和教师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加强队伍的组织与培养,齐抓共管,贯穿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生线上和线下生活,贯穿于大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确保不使大学生网络生活成为管理和引导的死角,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努力使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工作形成党委领导、党政结合、强化行政、突出自我、强调创新、齐抓共管的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运行机制。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以网络诚信为重点,加强关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改造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根基。要重视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建立网络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身心健康。

2、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营造良好的线下环境。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和选课制,这些制度都是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和规范,但客观地看它们都还不完善,高校中的学生会、团委等正式组织还没有完成角色的转变,所开展的活动较少,形式过于简单、内容不活泼,很多时候带有政治色彩和任务意味,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没有吸引力。正是在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此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校园缺乏厚重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遍地开花的重要背景,也是今后高校加强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的一个着力点。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无意识”存在于大学生的观念中,是高校的生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无言的推动力、生产力,校园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品质,能对大学生的言行、性格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良好的高校文化会形成不断扩大的集体积极参与,是赢得大学生的理性支持、情感支持和精神支持的重要渠道。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昂扬的激情鼓舞人,以丰富活泼的活动吸引人。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部门应以团委、学生处以及班主任、辅导员等一线工作人员为助理,多方位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价值拍卖”、道德模拟实验等,突出活动的创造性和趣味性、知识性,扩大社团活动的范围和功能,增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3、强化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

首先要有换位思考,充分认识高校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理解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理解这些需求受到自身目标变化、社会时尚的引导和变迁等诸多因素的交叉影响,而采取尽可能规避其中的不合理需求,引导其需求向合理的、高一层次的需求提高,尽可能满足其中的合理需求,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提供最大程度上的客观条件。

其次,从人才发展的角度进行激励。引导大学生确立适当的目标,引发、导向和激励他们使自身利益与高校整体利益相契合,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追求与高校发展融为一体。学习激励,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德育部门向学生提供各种第二课堂、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如开展团校、党校、三下乡等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大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参与生活的机会和平台,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结语: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出现的新鲜事物,在当前社会生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能不能管,如何管,这三个问题始终是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一个不可回避的系统问题,需要高校管理者从以人为本和协调管理的角度去考量并予以解决。

[注释]

①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6- 17.

②黄洪基等.参与热情的高涨自主意识的张扬———上海青年自组织研究报告[M]/ / 卢奉杰,杨长征.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③关于网络声望的解释,见王京山著《自组织的网络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6- 17.

[2]黄洪基等.参与热情的高涨自主意识的张扬———上海青年自组织研究报告[M]/ / 卢奉杰,杨长征.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3]王京山.自组织的网络传播[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3

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 对策

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中国教育界早已达成共识并备受关注。然而,无论从国家政策还是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出发,目前关于对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并不乐观,从1979年到2011年,其搜索到的研究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献仅21篇,其中普通论文19篇,硕士论文2篇。本研究试图从大学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出发,为未来对大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一、大学教师目前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一)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系指人们成功的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对某种困难情景能力的总体信念。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自身潜能的最有影响力的主宰,它在人们做出选择决定时发挥核心作用,并激发个体为达到目标付出持久的努力,勇于面对各种挑战,不怕困难和失败,力图实现成就目标[1]。赵美玉(2011)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焦作地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及本科中抽取承担教学工作的教师共630名(其中大学教师140名)进行研究表明,大学教师心理问题的发生分布较为均衡,列首位的为强迫和人际关系,其次为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其他,说明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其自我效能作为一个中间变量对大学教师心理健康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而心理健康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完善和提高。

(二)经济生活因素影响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经济生活影响着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研究型大学中的教师正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从外在条件方面表现为职业回报不足[2],张燕子等(2010)研究中发现,教工最不满意的是住房和工资待遇,对工资不满意的教工占调查人数的60%,高校教工的收入比较单一,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工资,没有职称的年轻教工更是面临很大的困难,结婚、购房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经济压力导致年轻教工更多地依赖网络,不愿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经济收入的低下同时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尊严和社会地位。同时,这种工资待遇的不公正使他们产生心理的不平衡。

(三)学校组织管理效能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

学校管理效率和质量即管理效能,不但关系到学校机关本身形象和学校整体面貌,而且关系到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人心向背;且反映了领导班子的行政能力和水平,同时体现和影响着组织整体的竞争力[3]。学校组织管理的人性化程度不高,一些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工作人员给自己的思想定位不正确,行文办事以自我为中心,不从师生的角度出发,不是当服务者,而是以领导管理者自居[4],缺乏与广大师生的沟通交流和感情投入。大学教师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中,难以满足自身情感的需要,在工作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从马斯洛的观点出发,他们缺乏归属需要而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与无助感。

(四)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影响本身的心理健康

大学教师的价值和作用在于教会学生做人、热爱学习、学会创造。个人在其人生发展中学问的境界、道德的境界是累积变化的,是有先后次序的,这种客观必然性赋予先行者、先求者、先悟者以权威性,“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仍将是大学教育教学主体的规律[5]。由于大学教师的劳动具有专业性、知识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和创造性等特点,且大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处于人生成长特殊时期并具有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批判精神、可塑性与自主性强且具备自学能力的大学生,因而教授学生“学会”已不再是大学教师教学的目的所在,而教学生“会学”成为更高层次的目标。这就决定了大学教师的特殊性,凸显大学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大学教师不仅要扮演学生心目中身先士卒的“伟人”,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媒体、学校、家长等对本身的期待,他们是家长的朋友,学校的顶梁柱,是社会前进发展的指明灯,长期压力过大会让他们出现认知偏差、焦虑、情绪激动、易激惹、行动刻板等,甚至影响教师个性的深层部分。这些负性情绪的反应可以使人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变窄或放大,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而影响健康[6]。

(五)社会的多元化趋势影响大教师心理健康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给大学教师提供了多种选择,同时也使大学教师面临越来越多的困扰,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大学教师当前的压力来源主要来自于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和特殊矛盾。面对各种变化和挑战,一些大学教师感到缺乏职业安全感,他们既渴望参与竞争,又害怕竞争失败、面子受到影响[7]。罗楚亮(2006)研究中表明,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可能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大学及以上”人群组中,30%的感到“工作一天后,身心疲劳”,比其他人群组高5个百分点左右,而经常加班的人群比例也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递增。“大学及以上”人群组中46%的经常加班,比“小学及以下”高2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大学教师这种受教育程度较高群体的工作强度及工作压力也相对较高,这一现象很可能是由于社会的多元化趋势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工作强度的差异造成的。

(六)大学教师的人格特质影响本身的心理健康

研究证明,自我意识强的人将会积极地避免因现实与理想人格之间的差异而造成内部冲突,并对外部世界持同等接受的态度。反之,则会因为事情不如所愿而动辄感到愤怒、沮丧和失望[8]。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会造成心理压力;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缺乏也是教师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大学教师一旦缺乏摆脱困扰的心理防御机制,若承受能力较弱,便不能很好缓解自身的压力。

二、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

关注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首先要从认识层面作出准确的把握,找准目标定位:

(一)对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转变

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管仲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释义为:粮仓充实就知道礼节;衣食饱暖就懂得荣辱;君王的享用有一定制度,六亲就紧紧依附;礼、义、廉、耻的伦理不大加宣扬,国家就会灭亡。颁布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头,要能顺乎民心。大学教师也有满足生存和安全的基本需要,大学教师是人,大学教师同样具有普通人所追求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需要。因此,将大学教师角色神圣化是不符合大学教师作为普通人最基本的需求。同时,把大学教师看做普通人,一方面可以从社会层面正确认识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正确看待社会对于大学教师不成熟的定位与期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大学教师身处的角色进行心理减压。

(二) 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1.培养大学教师主观幸福感

幸福感的提出源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在心理学领域解决正常人的困顿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指导与帮助,而不仅仅只是关注那些心理学意义上的“病人”。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感是指需要得到满足、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职业幸福感特指从职业中或是由于职业而产生的。关于幸福感,Bradburn曾提出了一个重要发现,他认为我们主观的幸福感通常与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有关,但这两个情感却是彼此独立的。假设幸福感就是由这两种情感组成的,那么要想提高幸福感就必须同时增加正性情感,减少负性情感才行。因此,增加大学教师的正性情绪可以提高大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2.从学校管理层面调试大学教师心理健康

美国学者威尔逊关于教师角色冲突的分析中曾强调:学校机构的脆弱性会加重教师角色承受外来压力的脆弱性。因而在学校生搬硬套市场管理机制的做法过于片面与机械化,只有人性化的管理才可能适合于人的教育与发展。高校不能将眼光仅仅放在生源、就业率等硬性指标上,同时还应该主动关心教师内心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问题。将高标准、严要求与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氛围有机结合,多发现和肯定教师的“闪光点”,以悦纳、欣赏的心态去服务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教师日常生活,使教师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形成良性竞争,在互信中培养健康心态[9]。同时,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大学教师的工作热情。只有激励,没有压力,一部分教师的惰性就无法克服,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就会受到影响;只有压力,没有激励,则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优秀骨干人才就不易脱颖而出[10]。因此,强化激励,重点支持。建立有力度的激励措施,积极营造“人才优待”的氛围,从公平正义的角度构建大学教师平衡的心理状态。

3.培养大学教师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知是产生职业认同和归属的前提,是克服职业发展自发倾向,养成职业自觉的重要环节。提高大学教师职业认同感,一方面要强化职业意识,真正理解大学教师不仅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跟踪所教授学科的最新科学成果与研究动态,而且要用敏锐的目光去掌握与自己所教授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使自己成为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深的人才,尽量让自己所教专业学科与相关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逐渐从专业型向综合型过渡。同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好学、乐学。二是提升职业认同。大学教师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行动,主动改变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认清自我价值,提高自信心、归属感和成就感。三是实现职业价值。大学教师要通过进修培训,扩大知识面,提高工作水平, 实现职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整合,从而获得健全的人格。最后,大学教师对自己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热情,降低工作压力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4.建立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中心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中心一般针对学生开展各种健康教育与干预活动,很少有针对教师心理辅导的措施,但教师的心理问题也日渐增多,长期从事高投入低回报的职业容易使他们丧失幸福感。因此,建立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中心,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减压和疏导,一方面以团辅导形式中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自我剖析,另一方面以督导的形式让他们健康成长。

5.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自我调适”技能的培养

“自我调适” 即大学教师能够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控制调节,从而达到身心、工作的和谐与平衡。恰当地运用心理调适技能,能够帮助他们在遇到心理挫折和角色冲突时,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解压和自我控制,从而缓解自身的职业倦怠。研究证明,自我意识强的人能积极地避免因现实与理想人格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内部冲突,并对外部世界持同等接受的态度。反之,则会因为事情不如所愿而动辄感到愤怒、沮丧和失望[11]。因此,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清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悦纳自己,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面对客观压力,还应学会积极的应对策略[12]。

[参考文献]

[1]李渭.自我效能感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3(3):122-123

[2][7]张莉莉.女大学教师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源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8月.第24卷第4期

[3]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1.

[4]程晋宽.影响学校管理效能的因素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8(1):20-23.

[5]周伟.试论理想大学教师的境界与修养.政法论丛.2003.6.No.3

[6]潘欣,权正良,钱玉燕.大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October 2003,Vol?19,No?10

[8]陈永森,邱海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消除[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111-114.

[9]王纪安.建立激励与压力并重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第5期

[10]孙天威,王晓平.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8).

[11]陈永森,邱海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消除[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111-114.

[12]俞国良.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1):20~26.

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质类班级管理;综合测评;地质实习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班级建设对班风、学风以及学生成长成才都有着重大意义。高校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大学生。近年来,90后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和个性发展,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给大学生带来的不适应问题不断增加,如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带来的困难学生问题,各种因素导致的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独生子女政策、经济发展等带来的高消费问题,网络游戏成瘾、新媒体痴迷问题,家庭对择业期望值高、就业形势严峻带来的就业问题等。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班级管理还不够适应,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对成都理工大学600名在校地质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3份,回收率为93.83%,其中有效问卷559份,有效率99.29%。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地质类班集体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缺乏上进心,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对是否作过弊的调查显示,65.16%的学生在考试中从来不作弊,31.16%的学生偶尔作弊,3.68%的学生经常作弊,也就是说有近35%的学生都有过作弊史。对学生每周上自习的情况调查显示,有50.15%的学生每周上自习的次数不到两次,仅仅是“偶尔”,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保证每天一次自习,可见地质类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

2、专业兴趣不浓。有33.82%的学生就读的地质类专业并非其选择的第一志愿。就算是第一志愿是选择了地质类专业,选择原因也是种类繁多。真正是因为自己兴趣爱好的仅占26.87%,父母影响因素的占6.27%,招生部门调配的占33.82%,因地质类专业就业形势好的占30.15%,其他占2.89%。在你对自己地质专业的学习兴趣的调查中,有55%的学生选择“兴趣一般”,19.41%的学生选择“很有兴趣”,25.59%的学生选择“没有兴趣”。也就是说有80.59%(25.59%+55%)学生对本专业没有浓厚兴趣。

3、不愿吃苦。地质类专业属于艰苦专业,工作性质就是进行野外考察和勘探,工作地点无可厚非的主要集中在野外,工作条件也一定非常恶劣,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却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地质类专业的学生希望今后的工作尽量少出野外甚至是不出野外,女生尤为突出,当然这和女性的生理条件不无关系。男生不支持出野外的比例为28.86%(24.05%+4.81%),女生不支持出野外的比例为58.49%(37.74%+20.75%)。说明当前的地质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待培养。

个人分析,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

1、在管理观念上,尽管一直在灌输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但在具体落实上部分班主任仍沿袭过去的经验式管理,以管住学生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要和发展,弱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2、当代大学生主要出生在90后,多为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班级意识薄弱,不愿协作配合,对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提出了新的考验。

3、当前受益于国家近几年能源战略的调整,全国各地质单位纷纷走出困境,各类地质矿产公司成几何倍增长,地质类学生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薪酬待遇也水涨船高,毕业生就业往往出现十几家单位争抢一名学生的局面。良好的就业形势让学生养尊处优,自我感觉良好,强调个人主义,集体观念淡薄。

4、部分兼职班主任责任心不强,或忙于教学科研,或忙于行政事务,长期对班级学生进行“放羊”管理,很少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不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不能真正尊重、关心学生,为求省事,大凡小事都全权交给班干部。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地质类班级的实际情况,个人认为抓好地质类班级管理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进行单独大学规划辅导,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现在大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对专业了解不多,地质类专业属于艰苦行业,虽然近年来地质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虽有所改善, 但与其他行业比较, 工作条件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很多地质类专业大学生到了大学才发现专业和自己的设想差距颇大,加上大学的管理体制与高中不同,很多学生就容易迷失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几年美好时光。作为班主任应该从入学一开始就进行有针对性的单独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一个专业两百多学生都应该逐一谈话,让学生明白地质类专业的特点、性质、要求,引导学生首先对自我进行探索,了解自身的特点、需要等;其次对学习、生活、工作环境进行分析,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制定个人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分析个人特质是否与地质类专业相匹配,确定具体的阶段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并在探索中不断评估、反馈,同时应帮助一些实在对地质类专业无法产生好感的学生,协助其转换或辅修其他专业。个人认为,很多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一连串细小的成功组合而成,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应不断制定很多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在不断的成功中增强自信,锻炼能力,最终实现学生个体的完美发展。

2、明确班级建设目标,分阶段培养学生。明确学生是班级最为宝贵的资源,要有效的开发,合理、科学地管理。对于班级的管理而言,就是要明确班级建设目标,这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地质类班级来说争创优秀班集体,同时让学生更加优秀就是班级的建设目标。

在班级管理的目标建立中,要考虑到其层次性和递进性。比如在地质类学生的培养中,在学生大一期间主要是打好专业基础,营造专业意识,学习上重点放在英语、数学、两课上,要通过开展多种班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因地质类专业男生占绝大多数,开展班集体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多以户外、体育竞技、班级联谊等形式为主,日常学生管理中组织学生出早、晚自习,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狠抓上课出勤率,强调校规校纪的严肃性,鼓励学生多参加学生组织,丰富阅历。大二期间学习上要培养专业兴趣,确保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测试,要以评先争优为先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和个人爱好,选择发展方向,尽量做到最好,开展班集体活动时要侧重专业竞赛类,如地质技能大赛、数学建模、创业计划大赛等,培养学生参与各类竞赛的兴趣。大三学习上要巩固专业思想,掌握专业能力,全方位学习专业知识,根据学生特点,帮助学生做好考研或就业的准备。大四要理论结合实践,升华专业能力,在班级活动组织上要以就业指导为主,帮助学生拓展就业渠道,树立合理就业期望。

3、强化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可以从营造氛围、创新活动、凝聚人心三大方面着手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氛围的营造要包括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建设如合理利用班费购买一些期刊、报纸,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抓精神建设则可以设计一些醒目的班级图标,精练的班级口号,要迎合了年轻人青春向上的性格特点。多开展创新活动,文化不只是口号,还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具体的内涵,通过独特的形式体现特点,不同的班级应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将班级共同的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到学生内心。要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为每位同学的事情,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班级成员要承担起责任才会更爱这个集体,才会有主人翁的感觉,才会更加认同班级文化,才会为班级的文化氛围不够理想而积极努力。

4、创新班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大学四年,各类奖学金、助学金、荣誉表彰会有几十项,各类奖励的标准都稍有不同,往往学生先前都不清楚每一学年会有哪些,这就缺乏了奖励标准的目标导向作用,如果在每一学期开始就告知学生这一学期会有的各类评比及标准,让同学以此作为奋斗目标,定能鼓励学生不断前进。班主任应发挥评优的激励杠杆作用。并在制定评价标准前,与学生进行沟通,综合大部分学生的特点,每名学生都建立一个个人档案,评价标准应尽可能的量化,比如在新学期开始,如果学生参选班干部能加1分,当选上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能加1分,每个月由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对班干部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根据其表现给予1-3分的加分,普通关心班级,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每次可以加1分,在各类比赛中代表学院或班级争得荣誉的,根据影响大小给予1到10分的加分,诸如此类等等,在推优入党、评奖学金时,将每名同学的表现得分与期末成绩相融合,得出综合名次,从而尽可能的调动班级每名同学的工作积极性。

5、要充分利用地质实习期间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地学类专业来说,由于专业特点突出,野外实习往往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们学校地质学为例,大一有1个月的峨眉山认知实习,大二有1个半月的马角坝认知实习,大四有3个月的生产实习,时间较长,内容较多,且离开熟悉的校园生活环境,在野外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到不适应,这时候一方面要多开展班级活动,如篮球赛、趣味运动会、专业讲座等,增进学生之间,学生与专业老师之间的了解;另一方面成立班级临时党小组,并由班主任和专业教师担任小组长,建立以小组长为核心,学生党员为骨干的党员队伍,面向全体地质类同学宣讲党的理论知识。建立与野外实习相适应的考察制度,考察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在各个方面争取早日达到党员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林冬桂.班级教育管理通论[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冯培.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陈海岩.新时期高等学校班级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本研究采用由我国多位教育心理学家共同编制的“学习效能诊断5.0版测试软件”随机抽样测查西安市中学生学习效能状况,发现心理因素诊断因子为“很差”等级。青少年心理因素与其生理特点、气质与性格类型、父母与教师的期望、学校与班级的管理方式有关,结合实际,提出热爱学生、提高自信、学法指导、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教育策略。

青少年(12~18岁),大致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处于继续成长期:没有摆脱幼稚性,但也存在着成熟性;没有摆脱依赖性,但还具有强烈的独立性;没有摆脱易变性,但还具有个性倾向的稳定性。同时,该阶段的青少年,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关键阶段,也是养成独立自主个性的关键时期。研究青少年的学习效能问题,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采用由我国多位教育心理学家共同编制的“学习效能诊断5.0版测试软件”随机抽样测查西安市3所中学的310名中学生学习效能状况,研究发现听课、作业、练习、复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人格因素、外在因素、学风、学习习惯、考试、学习动机、自我管理等16个诊断因子评价为“一般”等级,而心理因素诊断因子为“很差”等级。

一 青少年心理因素分析

青少年“心理因素”诊断因子测试评价为“较差”等级,说明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其气质、性格类型;父母、教师的期望过高;学校、班级管理的专制化;沉重的课业负担,是造成中学生心理因素问题和人格因素问题的重要原因。女生的心理素质显著低于男生,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和性成熟,必然对中学女生的心理与行为发生重要影响。“月经周期的第22天”,“大约有40%的女性体验到更为强烈的抑郁、焦虑、烦躁、自尊心下降、疲倦和头痛等感受”(海德,1987)。据笔者的一份调查显示:61.01%的中学女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感问题,大多具有黏液质或抑郁质气质类型和内倾性性格的学生心理素质一般较差。学校和班级管理的专制化,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沉重的课业负担、激烈的竞争压力,会使学生生理、心理紊乱,导致认知失调。

二 提高青少年心理因素的策略

1.教师应热爱学生,做好学生的“明白人”和“引路人”

教师要做好角色上的转变,“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由命令主导型教师转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教师角色的转变离不开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避免空谈。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重视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学生的“明白人”和“引路人”。

2.加强对学生的信心教育,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大多中学生都表现遇事而惊、遇难而退、细心有余而信心不足,自寻烦恼而影响生活和学习。中学教师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信心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给予学生适当的期望;教育学生不盲目地与人攀比,抬起头来走路,微笑着生活,劳逸结合,学会学习,学会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3.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学习需要方法和毅力,学习的效果需要时间和时机,巴尔扎克说过:“人类所有的力量,只是耐心加上时间的混合。所谓的强者是既有意志,又能等待时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学业水平的提高,会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只有学生学会了生活,才能做到“忙而不乱”。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忙而不乱”了,就会大大减少学生的心理因素问题。另外,对于中学生的异往也应给予正确的引导,那种“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往是长大以后的事”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仅仅是读书”。

4.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营造民主、平等的育人环境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最为繁重的时期,也是学生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学校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擅自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得加大学生的做题数量,对于课程表与作息时间的制定,要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的要求。教师应当与学生家长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争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尤其是对于放纵型家长和专制型家长,学校有必要定期为其开展家长教育活动,以便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学校、班级管理应当民主化、人性化、制度化,坚决摒弃所谓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不能把育人的学校变为改造人的监狱。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合理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生搬硬套,更不可搞“一刀切”。教育本身就是实现个人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人化的过程,中学教育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人格指导、生活指导和职业指导,为学生打造健康成长、快速发展的动感地带。

参考文献

[1]谢香.二十一世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范[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0:444~1168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古代汉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 局限性 可行性

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的成熟,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正在实现研究型精英教育向综合应用型素质人才培养的功能转变,意在培养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专业化、职业化、类型化的综合应用型素质。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培养一直存在能力含义、培养目标难以界定,培养方式难以操作,能力效果难以短期显现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古代汉语课程中表现尤为突出。能力培养最终需要课程体现。而具体课程也要紧跟专业能力培养的取向,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探讨“古代汉语”课程实现综合应用型专业能力培养取向的途径和思路,探讨课程的能力培养方式,对课程本身和专业的建设都具积极意义。

一、明确现有应用型专业能力培养理论对本课程能力培养的指导意义

各界同仁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应用型”教育的培养方向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大致形成这样一个系统论述:

(一)视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岗位中“能否体现专业能力”为能力培养的核心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能培养的有机结合,能力培养的方向兼顾专业特征、职业岗位需求和学校定位、学生的能力需求等因素。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除从事编辑、文秘、文案策划等传统“业内”工作外,还会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在职业竞争和母语环境中,本专业毕业生能够表现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特点,是我们能力培养的核心。具体而言:同样的企业策划,本专业的学生应有更缜密、严谨的思维表述,更浓烈的文化氛围;同样的文案应用,本专业的学生应有更多的词汇语料积累,具有优于其它专业的文字驾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二)专业能力培养应具有类型化培养性质

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方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不同的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类型有着不同的需求,职业能力需求呈现类型化取向。能力类型决定着人才类型,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与社会需求的能力类型对应度越高,其社会认可度才能越高。经过一些院校的系统调研,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类型除文秘型、记者型、教师型、编辑出版型、组织宣传型、文学创作型等传统类型外,由于专业的基础性学科特征,我们的专业培养类型还出现了管理型、服务型、综合型等多种“业外”类型。专业能力不具有类型化特征,谈不到“应用”。

(三)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发掘大学生自我培养的潜能

学校教育不具有终身制,但应具有终身性。能力培养,应虑及培养对象的能力需求,发掘大学生自我培养的潜能。一方面利用大学生已有的语言能力,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利用学生的能力需求和能力取向,投其所好;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充分认识到“培养能力,其实是培养自我创造力,自我能力滋生力”。任何能力都不是他人赋予的。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一种能力创造,是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潜能和意愿,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提高和充实自己。

系统的专业能力培养理论指导各门具体课程。而具体课程实践、实现能力培养目标,要在虑及社会岗位职业需求、学生能力需求等因素的同时,从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要素入手。

二、明晰现阶段古代汉语课程能力培养的局限性

古代汉语是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组成。但在现阶段专业能力培养的构建中,古代汉语课程的能力培养并没有多少举措。除一些师范类高等院校在此类课程的实用性方面进行了适度探讨外,非研究型的高等院校在这方面的课程改革尝试都不多。师范类高等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向,兼有研究型和教学型特征,这一职业应用能力的独特性决定其课程的改革探讨并不适于其它职业应用型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

现阶段,多数普通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明确了自己的培养方向,如涉外文秘、企业文秘、影视编剧等。但古代汉语课程的设置基本沿袭研究型培养模式的框架,教材也选用传统的教材。比如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等。这类教材理论体系严谨,内容含量大。任课教师纷纷苦于课时量的不足,只好将教学内容一压再压。同时,课程严谨的语言学理论,对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艰深枯燥,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状况一直难以改变,有些院校的学生就戏称古汉语为“苦汉语”。教师只好缩小课堂容量,降低学习难度。可这样做的结果是知识起点降低,甚至与中等教育重复,非但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失去了课程本身的学习意义。

从20世纪50年代课程设置时起,王力、陆宗达等前辈就将古代汉语的课程性质定位在“工具性”范畴。王宁近年还进一步提出课程培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起码的中级语感”,“建立终身阅读的观念,为终身阅读打好基础。”这样的课程定性和培养目标在研究型高等院校具有普遍意义。但在以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缺少相应的“应用型”特征。加之教学实践中,师生对这一性质的理解都存在片面性。觉得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基本不会进行大量的古代文献阅读,忽视了古今汉语的共通性和语感培养,让注重实用效应的普通大学生难以在短期体会到能力效果。

我们目前的主流授课模式,也形成于传统课程定性和培养目标指导下。这种“通论+文选”的形式,基本是一种硬性授出,理论输出性强,实践空间小。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兼顾专业培养特征、社会职业需求、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学校的定位等要素。而现有培养模式考虑的角度仅局限在专业的培养特征方面,欠缺对社会职业需求、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学校的定位等要素的考虑。对专业的培养特征过分突出,追求专业的学习和传承,进而忽视了其他要素。对课程性质的理解、教材的使用、培养目标的界定、授课方式的守袭等现状,都与应用型能力取向形成矛盾。

三、探寻古代汉语课程能力培养的可行性空间

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能力培养的多向空间。我们对语言类课程培养能力的开发往往仅固守在“传授语言理论”,借以指导语言应用和研究,进而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语言问题的能力、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形成良好语感”的范畴。但如果论及“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有两个简单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何为“正确”,语言能力呈何种表现状态,才是一个该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举一个例子,许多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工作生活中的语言使用也基本不会有多少语言错误。甚至一些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其语言使用能力不仅正确,而且超常。相反,一些本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其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并不突出。可见,“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都是宽泛笼统的概念范畴,涉及因素很多。具体到每门课程,就要迎合培养目标,明确“是什么样的语言能力能够体现类型化的专业特征,能够使学生在岗位职业竞争中受益?课程的哪些内容、训练形式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个体的语言能力会有多种运用范畴。研究性培养方向,重在使学生掌握理论。注重对理论的辨析、传承和深入研究,进而推动理论的发展。相反,应用型为主要培养方向的高等院校,学生对理论掌握缺乏兴趣,原因就在于他们感觉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缺少理论的使用机率。他们需要的是观察语言现象的敏锐力,发现、辨析典型现象的识别力,需要对各种语言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说,就实用性而言,学习者对经典语言现象、语言材料的积累和体悟,将更有助于实际语言能力的提高,更能体现专业职业能力。

理清这些思路,我们发现,古代汉语及其他语言类课程的能力培养空间其实还在“语言理论+语言现象”的传统格局中,在于对“语言理论”和“语言现象”传授目的的区分。研究型、教育型培养模式突出的是语言理论的传承和研究,应用型的培养模式应当突出理论指导下的语言现象分析、积累和应用。为证明这些思想,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基本解决诸如课时有限、课堂气氛沉闷的一些表象,还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应用的训练:

我校是财经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向定位于 “财经文秘”。按照惯例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语言类课程。另设有文字学、汉语史等选修课程。古代汉语课程用许嘉璐编著的《古代汉语》教材(1992年版),分上中下三册,课时仅68学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做了这样的安排来体现“应用型”思路:

1.增加古代文选的阅读量。对教材选文进行筛选,按精读、自读分类。其中精读文占所学选文30%左右。精读选文提供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的示范,提供语法规范样本;自读选文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自我阅读,进行现代汉语的转换复述,放弃逐字逐句的翻译习惯。并利用课余,开展“成语知识大比拼”“我看古今风俗”“讲古事、论古人”等活动,扩大课堂辐射力。

2.保留理论体系“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训诂”的几五分格局。将“音韵、训诂”两项内容放在选修课进行。“语法理论”的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既有语法知识,进行条例化、系统化,不做研究型探讨性的细化分类,并尽量融入文选阅读中进行。例如“名词”部分:名词的辨析、“名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性判断句、名词的活用等知识,基本是大学生的既有知识,只是缺乏总结性的条理体系和对比,缺乏整体观。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只会使理论体系表现更庞杂,并非新知识的输入。如教材将名词作状语部分细分为“表比拟、表态度、表凭借、表工具、表处所”等五种类型,只是便于举例和深入分析语义,其实并没有新知识的输入。但这种细分会给学生知识含量增加直观感受。细碎的分析和讲述还会加深这种感觉。为此,名词部分的知识学习,我们先给学生系统的框架,突出先秦汉语名词的独特性特征。选用代表性语料加以简单证明,使学生建立“整体名词概念”之后,结合《左转·庄公八年》的文选阅读比较不同名词句式的表义效果。

3.注意古今汉语的联系和对比。比如文字部分,我们突出文字的演变,古今汉字的关联,汉字的美学意义和文化意义,及现代汉字的使用问题。词汇部分,突出词义的演变、古今词汇的关系、古语词的今用等知识点。对句法、词法的学习,突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延续性,学生获得古语及典故积累,扩大语言涵盖面;并通过早期汉语书面语特征的学习,培养汉语语感,吸取古代汉语逻辑缜密的表达特征。另外,在语料还原的古语语境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别力。

在考核环节,我学院经过多次研讨, 制定了《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考核方案(试行)》, 将阅读计划的制定、读书笔记、读书报告的完成,即兴演说、报告会等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小论文写作等都纳入学生的期末成绩鉴定。

四、教师在课程能力培养中的教学观念的转变

促成能力培养因素和谐发展,实现能力培养的目的,关键在还于教师工作观念及方式转变。

高等院校的教师,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基本都是研究教育型培养模式的产物,深居象牙塔,藏于书斋,拘于课堂,喜于论道。对管理型、服务型等各职业类型的岗位需求知之甚少。对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人才培养质量状况以及学生个体状况的了解不充分。对专业知识难以有“应用型”选择。加之对专业的热爱和投入,很多教师会努力传授自己的所学所长,唯恐知识含量欠缺。就此,教师首先要形成应用型培养思路下的课程取舍观,对传统研究型语言学知识“懂取舍、敢取舍”。

教师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取舍,决定因素在于学生的实际能力需求和岗位能力培养需要。要了解这些,教师就要做好社会实践和系统的调研工作,积极开展针对岗位职业和学生的调查研究,了解社会职业需求和学生能力需求。相对于经济管理、商学、社会学、法学等专业,调查研究一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开展针对岗位职业和学生的调查研究。一要寻找机会、创造条件走出书斋和课堂,亲身参加见习活动,设身处地的感受岗位职业状况。二是了解学生的职业取向、能力特点、能力取向等,了解近年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从业特点和岗位工作状况,以便更好地确立有实际价值的能力培养活动。同时,相关院校之间经验交流沟通,也是更新教师观念、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除了做好调研工作,教师还应该继续探索课程建设,根据社会经济活动特征制定适合专业培养方向的课程教学大纲,甚至编撰适合本学校定位和培养方向的教材。古代汉语课程能力培养,要与现汉汉语、语言学概论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德明.名著演出: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种经典阅读与体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舞台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2]江新华.大学生应该发展哪些基本能力[J].人才开发,2008,(3).

[3]王聪聪.63.6%的人认为大学生实习经历影响就业[N].中国青年报,2009-11-26.

[4]任志新.也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和本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

[5]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8.

[7]许嘉璐.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范文第8篇

在传统观念中,只要谈及实验室与实验教学,人们就会首先想到理化生等学科,实际上在文科学生培养过程中,实验教学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在“高等学校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从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入手,改善硬件装备条件,利用学校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努力建设“涵盖多科类、多专业的跨学科、综合型、现代化、开放共享的大文科类实验教学平台”,面向北京联合大学全校及北京市学院路19所院校共同体学生开设多门选修课程,为“人文北京”建设做出了贡献。、

利文科实践教学之器 善首都文化建设之事

—专访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韩建业教授

韩建业,博士,教授。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校考古学学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被选拔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获得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和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中国先秦时期考古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1部。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主讲的考古学通论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文件,使高校对实验教学的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您认为贵校在实验教育理念方面有哪些转变?

答:自2009年我中心被评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学校在实验场所、建设经费、人员编制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和保障。在中心建设过程中,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也发生了重要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在文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虽然学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设了档案保护、物证技术等文科实验室,2000年又陆续建设了新闻传播、广告设计、公共事业管理、模拟法庭、大学生英语体验中心等文科类实验室,但不少教师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在文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深刻认识,多数人认为实验室在文科人才培养中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004年,我校成立了应用文科实验教学中心,特别是2009年我中心被评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在文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发生了较大转变,认识到实验室可以为文科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基本的条件和环境保障,提出“理论和实验实践教学并重、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

第二,充分认识到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价值。

虽然学校之前也建设一些文科实验室,但这些实验室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互不融通”,不仅造成实验资源的浪费,也使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08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8〕82号)中,对文科综合类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进行了特别补充说明,要求把文科综合类实验教学中心建成“涵盖多科类、多专业的跨学科、综合型、现代化、开放共享的大文科类实验教学平台”,能够成为“全校人文社科类实验教学的综合型基地”,强调将不同学科门类和专业的实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融合。但在实践中,不少高校对如何建设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认为只须把各学科专业的实验室拼凑在一起即可。

我校在领会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人文综合、文理交融,学以致用、实践育人”的中心建设理念,充分认识到了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价值。“人文综合、文理交融”是指依托中心这个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开展多个人文社科类专业之间及其与之相关的理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互动、集成融合的实验,不仅打破人文社科类专业之间的传统藩篱,让人文社科类专业走向综合,而且为实现文理交融、协同创新提供机会与途径;“学以致用、实践育人”是指以应用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文科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文社科类复合型应用人才。

:贵中心在转变观念的同时,也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所配备的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请您从现有仪器设备中选取2~3件高端仪器设备,并介绍它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功用。

答:我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

现代服务业机构模拟仿真平台—跨专业实习平台:为所有本科学生提供就业前创业模拟训练。通过该平台,学生掌握和了解了创建企业的流程和具体步骤,并体验了从申请营业执照到办理银行税务等各项手续的流程和方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综合能力。

新闻采编及报纸排版系统:主要服务于新闻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教学和各文科、理工科学生参加的电视台和报纸出版等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实验教学与行业的接轨,使学生适应报刊制作等领域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模拟法庭教学平台:该平台是根据司法审判同步录音录像的需要,对学生模拟审判活动和评价进行记录,为模拟审判活动和案例教学提供技术支撑,为多个模拟审判实践课程提供仿真庭审环境,并且引入实际案件在模拟法庭开展真实的观摩审判活动。

:请问贵中心在提高设备使用率,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第一,把实验教学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单位,直接由学校管理。所有的文科实验室归实验教学中心集中管理,实验室资源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开放使用。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对实验室的硬件资源进行充分整合、集中管理,从而提高效益,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闲置。

第二,中心设有专职实验教师,分别负责历史文博类、新闻传播类、法学类、外语类、档案类专业实验室和基础平台实验室的整体设计、课程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并承担相应的实验教学任务。专职实验教师的设立,为维护和保障实验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了人员保障。

第三,中心每年都开展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工作,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面向全校开展各种文科类学科竞赛。获得中心立项的项目和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不仅可获得一定的经费资助,还可申请免费使用中心实验室和设备。

第四,中心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来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中心每学期为全校和北京市学院路19所院校共同体学生开设多门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大都含有实验学时,需要使用中心的实验室和设备。如中国古代玉器鉴定课程的学习,需要在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使用玉器标本和显微镜,摄影与摄像课程需要在摄影工作室、多功能演播室和录音室进行,企业文档管理实践课程需要在档案保护与管理综合实验室进行。

第五,中心通过向周边社区居民、中小学开放实验室以及为相关行业企业人员开展培训来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中心多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吸引了周边大量社区居民前来参观。每学期接待来自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等学校的中小学生来实验室开展实验,同时为北京市和各区县档案局工作人员开展档案保护方面的技能培训。

:我们了解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地区特色、学校实际与院系学科特点,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请问贵中心在建设和评审过程中形成的突出特色是什么?

答: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三个特色。

特色之一:服务首都,应用性强。

中心贯彻落实学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依托应用性学科专业,密切结合首都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需要,为首都培养了大量具备基本技能、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和综合创新精神的人文社科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学校的人文社科类生源90%以上来自北京,毕业生90%以上在北京就业,服务于首都各行各业。我校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的普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心教师带领学生利用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平台,产学研结合,各实验室和各专业集成协作,5年来完成了首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播、旅游资源开发、档案管理与保护、社区服务、法制建设等方面的50多项应用性课题,为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心还承担了公关员、秘书、NVQ企业行政管理师、物业管理员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校内培训考评任务。

特色之二:集成融合,综合度高。

中心建立了跨专业综合集成实验模式,即多个专业的学生同时参与一个实验,或多个实验室协作完成一个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例如,“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综合实践”是由历史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广告学、新闻学等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集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旅游景点规划设计、营销策划、宣传报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模拟审判综合实践”是由法学、历史学、新闻学、档案学专业学生在同一案件、同一场景下共同完成模拟法庭、专业评议、新闻采编、档案管理为一体的多专业集成式综合实验。

特色之三:人文化成,受益面广。

“人文化成”源自《周易?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心以人为本,通过人文实践,体验人文氛围,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中心主要服务于我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含留学生和港澳台学历生),并通过选修课程,对理工科学生开放;同时,通过对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学生开放选修课,将辐射面扩展到学院路地区其他院校。10年来为共同体开设22门文科类课程,大部分包含实验教学内容,共有外校学生3 000多人次选修,其中实验室教学人时数达30 000。中心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改革开放30年北京社会生活变化的回顾”等活动向社区居民开放。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大量的人文实践,使我校及北京市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院校学生及周边社区居民广泛受益,从而为“人文北京”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贵中心在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您能与我们分享一下建设成果吗?

答:中心在不断改革和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地推进了文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综合集成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资源共享管理运行模式的创新。

第一,中心教学团队水平获得很大提升。2010~2011年,中心教师队伍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奖励或荣誉称号。

第二,文科类学科竞赛获得多项市级以上奖励。2010~2011年,在由中心组织或参与的全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励近20项。

第三,文科系列实验教材正在陆续出版。中心于2010年开展了文科系列实验教材立项工作,目前已出版了7本实验教材,还有10余本实验教材将于2012年陆续出版。

第四,实验教学研究成果突出。2011年,中心获批了教育部重点课题和北京市高教学会课题各1项;组织相关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实验教学论文10余篇。

第五,带动了相关学科专业建设。2010年,紧密依托文科中心建设的历史学专业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与文科中心密切合作的首都博物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第六,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大量专业服务。中心历来提倡“真题真做”,开展了大量政产学研合作项目。如中心多次组织不同专业教师和学生到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开展文化遗产调研,拍摄与制作胜芳镇旅游宣传片和宣传手册,制订胜芳旅游规划,为胜芳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再如,近期完成的《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影响广泛,《北京日报》对此做了整版报道,北京市也因此启动了制订地下文物保护法规的工作。

:通过本次采访我们了解到,在您的领导下,不仅中心自身建设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且为“人文北京”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最后请您谈谈工作感悟。

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范文第9篇

围绕这个主题,我讲四个内容:1、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2、未来的发展趋势;3、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发展方向;4、传播学与就业。

一、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

传播学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大陆。那个时候,除了少数学者,一般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传播学。进入80年代,更多的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对传播学发生兴趣。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有上海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及《新闻战线》等单位共20多人参加。由于政治因素,在1983年,传播学被批评为“精神污染”,1989年以后,被批判为“不讲阶级斗争”,有人说,中国只能有宣传学,不能有传播学。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引发了新一轮改革浪潮,促成了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改革,使传播学再度受到关注。从1993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与相关新闻院系、研究单位合办的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成为每两年一次的全国会议,至今已开办了第八次。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来看,历经20多年,传播学在中国大陆可以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八十年代是传播学的登陆期,两次都差点被赶下海。之后,仅十来年的时间,就召开了多次全国性会议,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人越来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广泛深入。第一次研讨会有点像搞地下工作,门口还要有人“把关”。现在开会已是大张旗鼓,堂而皇之了。

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不仅有大陆的大多数著名的新闻传播学专家,港台学者,还有不少外国专家,如日、韩、新加坡、美、英等国的专家莅临。不仅参加人数多,一共220多位,还有不少北京各大学前来旁听的硕士、博士生。地点则选择了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会议主席。

这次传播学研讨会,无论从学术影响还是从社会影响来看,都是空前的。这次研讨会有十多个专题: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影视研究等。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我国现阶段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我认为这次研讨会是全国传播学研究现状的一种浓缩,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了大陆传播学跨越式发展的现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上述专题来看,大陆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引进到发展的初期过渡,并进入把传播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深化、丰富与力求创新的阶段。这就是大陆传播学发展的现状。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传播学在我国大陆的发展史可以知道,大陆的传播学是依附于新闻学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引进得力于新闻研究工作者、高校新闻学者,特别是高校的新闻院系的发展,为它在中国的生根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人文环境与充实的物质基础。

直到今天,传播学都还归属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可见其与新闻学的密切关系。然而,随着传播学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立性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从上述专题也可以看出,它正在自成体系。新闻与传播这样的框架已经无法适应传播学日益壮硕的身躯。

从美国的传播学来看,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众所周知,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或者说完善者施拉姆,从1943年起就是美国衣阿华新闻学院的院长。在美国,传播学依附于新闻学有近半个世纪,在90年代出现了一场大讨论。

大讨论的主题是:传播学、传播教育与新闻学、新闻教育的相互关系是什么?这场讨论的背景是:“自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施拉姆成功开设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后,不到十年时间,施拉姆式的大众传播博士课程即风行全美国,在不少院校,是否是大众传播博士成为美国新闻院系任聘教师的标准。”[1]]传播学、大众传播学出现取代传统新闻学与新闻教育之势。

在1995年召开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in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简称AEJMC)年会上,有人主张把新闻学融入传播学,把新闻学的课程和项目与传播学合并。

北达科他大学传播学院(Schoolof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NorthDakota)院长兰娜·拉考(LanaR.Rakow)说:“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来的传播者。”[2]当然,他们的观点也受到不同意见的质疑。理论上的分歧在教育实践上则表现为教师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具有新闻实践经验背景的新闻教育者被称为“绿眼罩”,因为来授课的报纸编辑们头上常常戴着工作时用以摭挡眩光的赛璐珞绿色眼罩。

那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们则被称之为(Chi-Squares)。“凯平方”。所谓“凯平方”,又称“卡方”,是在传统定量调查中进行交互分析的最常用的检验方法。

“绿眼罩”们认为博士们的教学与研究过分依赖于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因而用“凯平方”的戏称回敬他们的同事。著名的罗杰斯教授是站在“凯平方”一边的,“他认为,施拉姆的梦想是新闻教育不仅应该是传播学者人才荟萃或独处的地方,而且应该排除新闻学者。他甚至希望这些课程的名字应该改‘新闻学’为‘传播学’”。[3]总的说来,传播学者——“凯平方”们占了上风,“如今,美国大部分大学都有一个传播学院或传播系,传播学研究与教学机构成为了美国高校内发展最为迅速的院系或学科点之一。”[4]

在美国开展的这场关于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大讨论,一方面反映了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适应信息时代,必然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传播学与传统新闻学关系的重大问题。

在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也重点讨论了这样的问题。讨论的激烈程度不像美国的学术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绿眼罩”和“凯平方”之分。但是,可以看出,传播学在中国的革命正在进行,大陆的传播学正在缩短与国际的差距,只不过这种变化是以东方的中庸、平和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

三、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学科发展

1997年6月,新闻传播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

到1999年,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新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55所,专业点88个,硕士点30多个,博士点4个,在校学生9000多人。

2002年,在深圳召开的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公布,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达到323个。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院系专业点。设有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院达到25个,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校生达到十万人之多。[5]

仅从在校生人数来看,三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倍多,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之快。但是,应该看到,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发展是受到局限的。尽管传播学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发展都很快,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将传播学的基础建设的缺口概括为“四大障碍”[6]:学科有待规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清;以系列教材为代表的基本建设不足;师资数量不足、配套困难。

“新闻传播学”这个概念限定了这样的现实: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与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胶着的状态”[7]。这种现状导致了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在课程设置上,以大众传播学相关课程为主要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以媒体的性质区分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做法非常普遍。“传播学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化,因而导致传播学教育相应的新闻学化或大众传播学化”[8],而同时,传播教育的新闻学化,又加剧和加固了传播学研究的大众传播化。

传播教育的新闻化和大众传播化使“传播学自身的学理教育”也走向新闻传播专才教育和大众传播技能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全面学习传播知识的要求。

对照美国的传播学教育来看,美国教授范围最广的传播学内容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应用传播、传播教育、传播理论、家庭传播、社会性别传播、健康传播、国际与跨文化传播、人际传播、语言与社会互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表现行为研究、政治传播、公共讲演、公共关系、修辞批评、符号学、小群体传播、视觉传播、法律传播、言语传播等。

由此可见,美国传播学教育已经基本摆脱了与新闻学教育的胶着关系,建立了以社会学为依托,在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又注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

从日本的传播教育来看,日本奉行的是通才教育理念,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有关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

台湾地区自1991年以后,每年至少有一所传播相关院系成立,且以传播新科技类、视觉传播类、管理类、艺术类为主,其基础课程的设置趋向专业性、技术性。从传播学核心课程“传播理论”的课程内容来看,主要仍以介绍西方国家传播理论为主,迄今还很少有以本地区传播研究为基础而写成的传播理论教科书。由此可见,台湾地区传播学科的发展有广义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但受到传播科技的影响更大。

从以上三个地区传播教育来看,都是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的:一是传播教育与传播研究的关系;二是传播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假如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不断被拓宽的话,传播教育自然而然也就向广义社会学的方向靠拢;同时培养具有通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传播研究的要求,成为传播教育的任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传播教育的方向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符合实际需要。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传播素质以及丰富的沟通能力,才能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专题分类来看,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影视研究等大众传媒、新闻学方面的内容很显然仍占很大比重,但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国际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等社会学角度、传播新科技类的传播学研究也占到了相当比重。在新闻传播教育的专题讨论会上,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传播学学科建设思想,对于传播学科的规范、内涵、传播教育的理念及教学,传播基础课程的设置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从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的讨论,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是融合论。有学者认为,在现在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中,新闻学、传播学是分开的,因而“新闻理论”仍然还是单独的课程,传播学理论则是另一门课程。

而现实的大众传播业,早已从传统的印刷媒介扩大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和其他新型传播科技手段了。传统的“新闻理论”,理论色彩较弱,难以容纳现实情境。传播学被引入我国新闻教学领域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磨合,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不知不觉地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

传播学的经验主义量化分析方法,也无形中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普通方法之一,不再显得新鲜了。实际研究中,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的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很难区别二者了。

与传播活动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理论的研究中。因此,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现在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不再让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融合为一种新的能够说明实际的理论体系。

另外的一种我把它概括为“一级发展论”。即传播学包容新闻学,发展为一级学科的主张、言论。持这类看法的学者认为传播学融入新闻学,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学科体系来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与现象的大系统,而新闻学严格来说,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此外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等子系统。传统的新闻学与新闻教育表现出职业训练的色彩较浓,而理论色彩淡薄。传统的西方新闻理论除了新闻价值理论、新闻自由理论之外,几乎无理论可言;我国的传统新闻理论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喉舌理论、党报理论等,但是总体上仍显得十分单薄。

而传播学中关于传播者的研究、关于媒介的研究、关于受众的理论、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等,大大扩展了传统新闻学的关照视野、提高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高度、丰富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观点。

传统新闻学的研究方法也十分有限,主要是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法等;而传播学中有关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受众调查等科学研究方法,大大增强了传统新闻学的科学研究手段。因此,只能是新闻理论借助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结合新闻实践的实际,构建新的新闻传播理论,形成传播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子系统;而不可能是传播学与新闻学揉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就像大系统不可能融入到子系统去,形成一个新的系统一样。总之,是传播学指导、充实、丰富并改造传统新闻学,使之成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则应该发展成为一门“一级学科”。

传播学研讨会,顾名思义,当然是以传播学者为主的大会。从事新闻编辑出版工作的“绿眼罩”们不多,虽然大陆的“凯平方”队伍并不十分纯粹,他们中的博士帽并不是很多,也有从新闻业进入传播学课堂的。但是,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一级发展论”肯定是占上风。

因而,传播学未来发展的两极趋势观受到研讨会的重视。这种两极观认为,大陆未来的传播学有可能向“基础传播学和专业传播学”“两极同时发展”:

一极是发展成基础学科、甚至包括基础教育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统称为“基础传播学”。主要课程将包括《传播概论》,内容涉及传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等;《传媒概论》,内容涉及人们如何正确地认识传媒、运用传媒等;《传播技能》内容涉及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视传播、电脑操作和网络传播等现代基本传播技能。

另一极则是发展成专门学科,不仅在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公共关系和广告等领域深入发展,还将开辟诸多专业领域,其中主要有:政治传播、经济传播、科技传播、文艺传播、卫生传播、体育传播、宗教传播等。[9]

四、传播学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

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和传播学教育的学科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将来,更直接点说,关系着今后的就业问题。预计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能不太好。据有关资料,明年将有340万大学生毕业,乐观一点估计,一次就业率可能达到7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30%,即约有102万人可能落实不了工作。在这部分人中,考研的大概占30%,就还有70来万人找不到着落。

从新闻传播专业来看,形势可能要好一点,但就业压力也很大。之所以压力大,因素有两个,一是我们前面讲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科研与教学上的胶着状态,决定了我们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还仅仅停留在培养大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上;二是我们的体制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转变,大众传媒仍然在社会中处于较特殊的地位,学生大都把将来工作定位于报刊社,广播、电视台,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

实际上,这些单位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有六成多点的毕业生能够如愿就很不错。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多数的新闻传媒都将走文化产业的道路,在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变数。

如果我们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奉行通才教育理念的日本的情况可以参考。据一份调查显示:日本高校新闻传播专业870名希望进入媒体工作的学生中,进入媒体工作的只有196名;以报社为例,虽然有89名学生选择希望去报社工作,但是实际进入报社工作的学生只有27人。

传媒为什么不能接受更多的人,因为它们还有其它的需求。以日本五大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为例,每年招收的从业人员中,有不到20%来自于在校期间学过或接触过新闻传播方面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其余的则来自于不同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从中国的电视行业来看,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中期以前,活跃在中国屏幕上的著名主持人、播音员多为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生,此后的若干年来,各个电视台广泛吸收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甚至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的办法,在民间广泛地选拔主持人,经过几年的实践,它们中许多人表现不俗,甚至有些人还认为他们比起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来,成绩更为突出。上述这些情况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在新闻学与传播学胶着的状态下,新闻传播教育更多的倾向教授陈旧的、僵化的理念和呆板的新闻表现手段与形式;而新闻传播的内容,无论是人文的,还是科技的都无力很好地提供给学生。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先天不足的。

这种不足的表现首先是对诸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有的甚至是无知;其次,是不懂针对不同知识与信息的特点或者说特性进行传播的方式与技艺。

而来自于不同学科的毕业生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很快地掌握工作需要的某种新闻传播手段,而且能够在专业方面很快成为行家。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选拔人才的办法,更是为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民间传播人才开辟了通道,使他们能够越过新闻专业的壁垒登上令学子们羡慕的传播舞台。

这类现象随着传媒产业化,人才市场化将会越来越突出。如果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还仍然固守老一套的教育模式,我们的学子仍然以学校教授的“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报刊编辑学”、“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技巧”、“编辑学通论”之类教材为满足的话,一些人被排除在新闻传播领域之外是不难想见的。

如果这些人再不学一些基本的传播沟通知识,习得一些社会传播的技能,更无法适应社会的选择。北京大学的学生卖肉,学非所用,从某种角度而言,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关注度不够;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是学人欠缺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让社会认识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推介到能够发挥专长的工作岗位上的能力。现在的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本科专业,很有可能培养出一批“高不能低不就”的“特殊人才”,传媒业进不了,机关单位进不去,到企业去吧,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干个体吧,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传播学“一级发展论”的出现,预示着我国大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胶着状态将发生改变,传播学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从依附于新闻学到发展为一门包容新闻传播在内的系统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对于新闻学来说,不仅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基础理论,而且能够丰富新闻学的社会传播手段,使学生习得专业传播技艺。在他们面对社会选择的时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在进入传媒业时,能够以传播学为底蕴,奠定自己高于其它专业的竞争基础,同时又能参与选拔竞争,以专业传播者的角色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民间传播人”角逐。退一步说,即使不进入传媒,在其它领域,如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大胆地从传播的角度切入。如在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教育传播、艺术传播、科技传播、公关传播等领域都可以以传播为桥梁,进入之后逐渐成为相应领域的行家。

从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来看,就展示了这样的前景。2004年复旦大学调整了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课程20门(48学分),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业务通论、中外传媒发展史、传媒法规与政策、传媒伦理与道德、传媒英语、媒介与社会、跨文化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研究方法、当代国际传播、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经济理论、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新闻业务、网络媒体内容制作。

专业选修课程20多门(16学分),有:舆论学、社会学导论、社会心理学、视觉传播、政治传播、危机传播管理、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管理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报刊发行管理、收视率分析、期刊编辑与出版、媒介市场策略、媒介娱乐产业、动漫产业、高等数学D、统计学、市场调查方法、网络基础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与法制、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整合营销传播等。

从上述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除了传播学基础理论(含研究方法)的教学以外,学校把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放到了突出地位。传播学教育的定位更有利于高瞻远瞩,面对社会的广泛需求培养人才。

复旦大学的设想是:今后传播学系毕业的学生除了能够从事与新闻传播业务(含传媒新科技技能)有关的工作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传播素质、丰富的社会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宽泛的知识结构和国际(跨文化)视野、以及高超的信息分析和媒介(含公司)管理能力。传播系学生不仅要适合大众传播行业,网络,新兴传播媒体、广告公关公司、跨国传媒集团、媒介产品制作公司、政府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民营、跨国公司都应该是他们展示才华的领域。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教材改革已开始,计划先期推出12本,内容包括传播学导论、大众传播通论、跨文化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公共传播、说服传播、人际传播、商务传播、倾听、电子传播导论、采访与传播。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从构想来看,是宏大的,要达到预想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我国大陆来看,在传播学研究与教学上,复旦是走在前面的,很多院校的研究与教学还处在20世纪末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不会持久的,站在潮头的复旦,在传播着排除“不确定性”的明确信息:变革是必然的。对于我们学习传播学的学生来说,适应这种变化也是必然的。

如何适应,不是坐着等待传播教育的改革,期盼全能老师的出现,期待“葵花宝典”式的教材问世。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毕业,在毕业的那一天,也就宣告自己退出在传播行业的竞争了。

第一,你没有面对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第二,你也没有和师弟师妹们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资本。处在改革时期的学子,很难享受到完整的改革成果,却必需在改革之后的环境中参与竞争。怎么办?唯一的、积极的办法就是与改革同步,以改革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把本科生的学业按研究生的方式来完成。

说明白点,就是要改变惯用的高中时期的思维方式,不要坐等老师来填鸭,要善于从改革的大趋势中,找准方向,为自己的学习定位,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围绕自己的定位,寻找知识,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把学习和研究问题结合起来,做出成果,力争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适应新形势的传播学人,一个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在各项社会工作中从事实际传播工作都能够表现卓越的优秀人才。

在座的传播专业的同学们,你们选择了一个尚不完全成熟的专业学科,但这个学科是信息化社会中发展前途、就业前景最为光明的学科之一。

它的不成熟,为你们提供了机遇,作为新兴学科由不成熟到成熟,你们是第一批见证者,作为信息社会大陆传播专业真正专业化的毕业生,你们是幸运者,也是专业传播者大军的先行者。

为此,你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20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大学的“老三届”中,多数是“不足月”的中学生,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无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上也都不能和今天相比。就是在自身条件和教育环境都存在一定问题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学校教学与在校自学,成为了的新中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一批学子,成为了医治社会创伤的主力军。如果你们能够像他们那样,更主动地学习。到时候你们的辛劳换来的将是社会的拥抱与赞赏。

预祝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此文由作者在西南交通大学传播系和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的演讲稿整理而成)

注释:

[1][2][3][9]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7]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5]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转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6]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所作的主题演讲,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8]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2、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3、朱光烈《开倒车:我的教育改革理念和设想》,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暨CAC/CCA。

5、童兵、高金萍:《2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初探》,《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1期。

6、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7、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中华传媒网。

8、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云南丽江)。

9、翁秀琪,《台湾传播教育的回顾与愿景》,传播学论坛(/)“教育传播”专栏。

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范文第10篇

围绕这个主题,我讲四个内容:1、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2、未来的发展趋势;3、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发展方向;4、传播学与就业。

一、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

传播学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大陆。那个时候,除了少数学者,一般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传播学。进入80年代,更多的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对传播学发生兴趣。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有上海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及《新闻战线》等单位共20多人参加。由于政治因素,在1983年,传播学被批评为“精神污染”,1989年以后,被批判为“不讲阶级斗争”,有人说,中国只能有宣传学,不能有传播学。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引发了新一轮改革浪潮,促成了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改革,使传播学再度受到关注。从1993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与相关新闻院系、研究单位合办的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成为每两年一次的全国会议,至今已开办了第八次。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来看,历经20多年,传播学在中国大陆可以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八十年代是传播学的登陆期,两次都差点被赶下海。之后,仅十来年的时间,就召开了多次全国性会议,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人越来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广泛深入。第一次研讨会有点像搞地下工作,门口还要有人“把关”。现在开会已是大张旗鼓,堂而皇之了。

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不仅有大陆的大多数著名的新闻传播学专家,港台学者,还有不少外国专家,如日、韩、新加坡、美、英等国的专家莅临。不仅参加人数多,一共220多位,还有不少北京各大学前来旁听的硕士、博士生。地点则选择了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会议主席。

这次传播学研讨会,无论从学术影响还是从社会影响来看,都是空前的。这次研讨会有十多个专题: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影视研究等。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我国现阶段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我认为这次研讨会是全国传播学研究现状的一种浓缩,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了大陆传播学跨越式发展的现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上述专题来看,大陆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引进到发展的初期过渡,并进入把传播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深化、丰富与力求创新的阶段。这就是大陆传播学发展的现状。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传播学在我国大陆的发展史可以知道,大陆的传播学是依附于新闻学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引进得力于新闻研究工作者、高校新闻学者,特别是高校的新闻院系的发展,为它在中国的生根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人文环境与充实的物质基础。

直到今天,传播学都还归属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可见其与新闻学的密切关系。然而,随着传播学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立性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从上述专题也可以看出,它正在自成体系。新闻与传播这样的框架已经无法适应传播学日益壮硕的身躯。

从美国的传播学来看,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众所周知,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或者说完善者施拉姆,从1943年起就是美国衣阿华新闻学院的院长。在美国,传播学依附于新闻学有近半个世纪,在90年代出现了一场大讨论。

大讨论的主题是:传播学、传播教育与新闻学、新闻教育的相互关系是什么?这场讨论的背景是:“自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施拉姆成功开设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后,不到十年时间,施拉姆式的大众传播博士课程即风行全美国,在不少院校,是否是大众传播博士成为美国新闻院系任聘教师的标准。”[1]]传播学、大众传播学出现取代传统新闻学与新闻教育之势。

在1995年召开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in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简称AEJMC)年会上,有人主张把新闻学融入传播学,把新闻学的课程和项目与传播学合并。

北达科他大学传播学院(Schoolof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NorthDakota)院长兰娜·拉考(LanaR.Rakow)说:“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来的传播者。”[2]当然,他们的观点也受到不同意见的质疑。理论上的分歧在教育实践上则表现为教师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具有新闻实践经验背景的新闻教育者被称为“绿眼罩”,因为来授课的报纸编辑们头上常常戴着工作时用以摭挡眩光的赛璐珞绿色眼罩。

那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们则被称之为(Chi-Squares)。“凯平方”。所谓“凯平方”,又称“卡方”,是在传统定量调查中进行交互分析的最常用的检验方法。

“绿眼罩”们认为博士们的教学与研究过分依赖于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因而用“凯平方”的戏称回敬他们的同事。著名的罗杰斯教授是站在“凯平方”一边的,“他认为,施拉姆的梦想是新闻教育不仅应该是传播学者人才荟萃或独处的地方,而且应该排除新闻学者。他甚至希望这些课程的名字应该改‘新闻学’为‘传播学’”。[3]总的说来,传播学者——“凯平方”们占了上风,“如今,美国大部分大学都有一个传播学院或传播系,传播学研究与教学机构成为了美国高校内发展最为迅速的院系或学科点之一。”[4]

在美国开展的这场关于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大讨论,一方面反映了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适应信息时代,必然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传播学与传统新闻学关系的重大问题。

在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也重点讨论了这样的问题。讨论的激烈程度不像美国的学术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绿眼罩”和“凯平方”之分。但是,可以看出,传播学在中国的革命正在进行,大陆的传播学正在缩短与国际的差距,只不过这种变化是以东方的中庸、平和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

三、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学科发展

1997年6月,新闻传播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

到1999年,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新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55所,专业点88个,硕士点30多个,博士点4个,在校学生9000多人。

2002年,在深圳召开的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公布,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达到323个。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院系专业点。设有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院达到25个,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校生达到十万人之多。[5]

仅从在校生人数来看,三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倍多,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之快。但是,应该看到,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发展是受到局限的。尽管传播学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发展都很快,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将传播学的基础建设的缺口概括为“四大障碍”[6]:学科有待规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清;以系列教材为代表的基本建设不足;师资数量不足、配套困难。

“新闻传播学”这个概念限定了这样的现实: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与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胶着的状态”[7]。这种现状导致了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在课程设置上,以大众传播学相关课程为主要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以媒体的性质区分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做法非常普遍。“传播学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化,因而导致传播学教育相应的新闻学化或大众传播学化”[8],而同时,传播教育的新闻学化,又加剧和加固了传播学研究的大众传播化。

传播教育的新闻化和大众传播化使“传播学自身的学理教育”也走向新闻传播专才教育和大众传播技能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全面学习传播知识的要求。

对照美国的传播学教育来看,美国教授范围最广的传播学内容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应用传播、传播教育、传播理论、家庭传播、社会性别传播、健康传播、国际与跨文化传播、人际传播、语言与社会互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表现行为研究、政治传播、公共讲演、公共关系、修辞批评、符号学、小群体传播、视觉传播、法律传播、言语传播等。

由此可见,美国传播学教育已经基本摆脱了与新闻学教育的胶着关系,建立了以社会学为依托,在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又注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

从日本的传播教育来看,日本奉行的是通才教育理念,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有关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

台湾地区自1991年以后,每年至少有一所传播相关院系成立,且以传播新科技类、视觉传播类、管理类、艺术类为主,其基础课程的设置趋向专业性、技术性。从传播学核心课程“传播理论”的课程内容来看,主要仍以介绍西方国家传播理论为主,迄今还很少有以本地区传播研究为基础而写成的传播理论教科书。由此可见,台湾地区传播学科的发展有广义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但受到传播科技的影响更大。

从以上三个地区传播教育来看,都是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的:一是传播教育与传播研究的关系;二是传播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假如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不断被拓宽的话,传播教育自然而然也就向广义社会学的方向靠拢;同时培养具有通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传播研究的要求,成为传播教育的任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传播教育的方向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符合实际需要。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传播素质以及丰富的沟通能力,才能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专题分类来看,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影视研究等大众传媒、新闻学方面的内容很显然仍占很大比重,但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国际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等社会学角度、传播新科技类的传播学研究也占到了相当比重。在新闻传播教育的专题讨论会上,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传播学学科建设思想,对于传播学科的规范、内涵、传播教育的理念及教学,传播基础课程的设置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从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的讨论,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是融合论。有学者认为,在现在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中,新闻学、传播学是分开的,因而“新闻理论”仍然还是单独的课程,传播学理论则是另一门课程。

而现实的大众传播业,早已从传统的印刷媒介扩大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和其他新型传播科技手段了。传统的“新闻理论”,理论色彩较弱,难以容纳现实情境。传播学被引入我国新闻教学领域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磨合,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不知不觉地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

传播学的经验主义量化分析方法,也无形中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普通方法之一,不再显得新鲜了。实际研究中,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的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很难区别二者了。

与传播活动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理论的研究中。因此,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现在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不再让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融合为一种新的能够说明实际的理论体系。

另外的一种我把它概括为“一级发展论”。即传播学包容新闻学,发展为一级学科的主张、言论。持这类看法的学者认为传播学融入新闻学,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学科体系来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与现象的大系统,而新闻学严格来说,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此外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等子系统。传统的新闻学与新闻教育表现出职业训练的色彩较浓,而理论色彩淡薄。传统的西方新闻理论除了新闻价值理论、新闻自由理论之外,几乎无理论可言;我国的传统新闻理论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喉舌理论、党报理论等,但是总体上仍显得十分单薄。

而传播学中关于传播者的研究、关于媒介的研究、关于受众的理论、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等,大大扩展了传统新闻学的关照视野、提高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高度、丰富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观点。

传统新闻学的研究方法也十分有限,主要是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法等;而传播学中有关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受众调查等科学研究方法,大大增强了传统新闻学的科学研究手段。因此,只能是新闻理论借助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结合新闻实践的实际,构建新的新闻传播理论,形成传播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子系统;而不可能是传播学与新闻学揉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就像大系统不可能融入到子系统去,形成一个新的系统一样。总之,是传播学指导、充实、丰富并改造传统新闻学,使之成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则应该发展成为一门“一级学科”。

传播学研讨会,顾名思义,当然是以传播学者为主的大会。从事新闻编辑出版工作的“绿眼罩”们不多,虽然大陆的“凯平方”队伍并不十分纯粹,他们中的博士帽并不是很多,也有从新闻业进入传播学课堂的。但是,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一级发展论”肯定是占上风。

因而,传播学未来发展的两极趋势观受到研讨会的重视。这种两极观认为,大陆未来的传播学有可能向“基础传播学和专业传播学”“两极同时发展”:

一极是发展成基础学科、甚至包括基础教育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统称为“基础传播学”。主要课程将包括《传播概论》,内容涉及传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等;《传媒概论》,内容涉及人们如何正确地认识传媒、运用传媒等;《传播技能》内容涉及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视传播、电脑操作和网络传播等现代基本传播技能。

另一极则是发展成专门学科,不仅在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公共关系和广告等领域深入发展,还将开辟诸多专业领域,其中主要有:政治传播、经济传播、科技传播、文艺传播、卫生传播、体育传播、宗教传播等。[9]

四、传播学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

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和传播学教育的学科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将来,更直接点说,关系着今后的就业问题。预计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能不太好。据有关资料,明年将有340万大学生毕业,乐观一点估计,一次就业率可能达到7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30%,即约有102万人可能落实不了工作。在这部分人中,考研的大概占30%,就还有70来万人找不到着落。

从新闻传播专业来看,形势可能要好一点,但就业压力也很大。之所以压力大,因素有两个,一是我们前面讲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科研与教学上的胶着状态,决定了我们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还仅仅停留在培养大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上;二是我们的体制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转变,大众传媒仍然在社会中处于较特殊的地位,学生大都把将来工作定位于报刊社,广播、电视台,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

实际上,这些单位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有六成多点的毕业生能够如愿就很不错。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多数的新闻传媒都将走文化产业的道路,在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变数。

如果我们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奉行通才教育理念的日本的情况可以参考。据一份调查显示:日本高校新闻传播专业870名希望进入媒体工作的学生中,进入媒体工作的只有196名;以报社为例,虽然有89名学生选择希望去报社工作,但是实际进入报社工作的学生只有27人。

传媒为什么不能接受更多的人,因为它们还有其它的需求。以日本五大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为例,每年招收的从业人员中,有不到20%来自于在校期间学过或接触过新闻传播方面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其余的则来自于不同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从中国的电视行业来看,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中期以前,活跃在中国屏幕上的著名主持人、播音员多为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生,此后的若干年来,各个电视台广泛吸收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甚至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的办法,在民间广泛地选拔主持人,经过几年的实践,它们中许多人表现不俗,甚至有些人还认为他们比起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来,成绩更为突出。上述这些情况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在新闻学与传播学胶着的状态下,新闻传播教育更多的倾向教授陈旧的、僵化的理念和呆板的新闻表现手段与形式;而新闻传播的内容,无论是人文的,还是科技的都无力很好地提供给学生。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先天不足的。

这种不足的表现首先是对诸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有的甚至是无知;其次,是不懂针对不同知识与信息的特点或者说特性进行传播的方式与技艺。

而来自于不同学科的毕业生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很快地掌握工作需要的某种新闻传播手段,而且能够在专业方面很快成为行家。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选拔人才的办法,更是为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民间传播人才开辟了通道,使他们能够越过新闻专业的壁垒登上令学子们羡慕的传播舞台。

这类现象随着传媒产业化,人才市场化将会越来越突出。如果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还仍然固守老一套的教育模式,我们的学子仍然以学校教授的“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报刊编辑学”、“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技巧”、“编辑学通论”之类教材为满足的话,一些人被排除在新闻传播领域之外是不难想见的。

如果这些人再不学一些基本的传播沟通知识,习得一些社会传播的技能,更无法适应社会的选择。北京大学的学生卖肉,学非所用,从某种角度而言,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关注度不够;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是学人欠缺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让社会认识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推介到能够发挥专长的工作岗位上的能力。现在的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本科专业,很有可能培养出一批“高不能低不就”的“特殊人才”,传媒业进不了,机关单位进不去,到企业去吧,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干个体吧,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传播学“一级发展论”的出现,预示着我国大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胶着状态将发生改变,传播学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从依附于新闻学到发展为一门包容新闻传播在内的系统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对于新闻学来说,不仅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基础理论,而且能够丰富新闻学的社会传播手段,使学生习得专业传播技艺。在他们面对社会选择的时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在进入传媒业时,能够以传播学为底蕴,奠定自己高于其它专业的竞争基础,同时又能参与选拔竞争,以专业传播者的角色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民间传播人”角逐。退一步说,即使不进入传媒,在其它领域,如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大胆地从传播的角度切入。如在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教育传播、艺术传播、科技传播、公关传播等领域都可以以传播为桥梁,进入之后逐渐成为相应领域的行家。

从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来看,就展示了这样的前景。2004年复旦大学调整了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课程20门(48学分),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业务通论、中外传媒发展史、传媒法规与政策、传媒伦理与道德、传媒英语、媒介与社会、跨文化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研究方法、当代国际传播、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经济理论、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新闻业务、网络媒体内容制作。

专业选修课程20多门(16学分),有:舆论学、社会学导论、社会心理学、视觉传播、政治传播、危机传播管理、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管理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报刊发行管理、收视率分析、期刊编辑与出版、媒介市场策略、媒介娱乐产业、动漫产业、高等数学D、统计学、市场调查方法、网络基础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与法制、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整合营销传播等。

从上述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除了传播学基础理论(含研究方法)的教学以外,学校把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放到了突出地位。传播学教育的定位更有利于高瞻远瞩,面对社会的广泛需求培养人才。

复旦大学的设想是:今后传播学系毕业的学生除了能够从事与新闻传播业务(含传媒新科技技能)有关的工作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传播素质、丰富的社会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宽泛的知识结构和国际(跨文化)视野、以及高超的信息分析和媒介(含公司)管理能力。传播系学生不仅要适合大众传播行业,网络,新兴传播媒体、广告公关公司、跨国传媒集团、媒介产品制作公司、政府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民营、跨国公司都应该是他们展示才华的领域。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教材改革已开始,计划先期推出12本,内容包括传播学导论、大众传播通论、跨文化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公共传播、说服传播、人际传播、商务传播、倾听、电子传播导论、采访与传播。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从构想来看,是宏大的,要达到预想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我国大陆来看,在传播学研究与教学上,复旦是走在前面的,很多院校的研究与教学还处在20世纪末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不会持久的,站在潮头的复旦,在传播着排除“不确定性”的明确信息:变革是必然的。对于我们学习传播学的学生来说,适应这种变化也是必然的。

如何适应,不是坐着等待传播教育的改革,期盼全能老师的出现,期待“葵花宝典”式的教材问世。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毕业,在毕业的那一天,也就宣告自己退出在传播行业的竞争了。

第一,你没有面对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第二,你也没有和师弟师妹们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资本。处在改革时期的学子,很难享受到完整的改革成果,却必需在改革之后的环境中参与竞争。怎么办?唯一的、积极的办法就是与改革同步,以改革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把本科生的学业按研究生的方式来完成。

说明白点,就是要改变惯用的高中时期的思维方式,不要坐等老师来填鸭,要善于从改革的大趋势中,找准方向,为自己的学习定位,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围绕自己的定位,寻找知识,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把学习和研究问题结合起来,做出成果,力争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适应新形势的传播学人,一个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在各项社会工作中从事实际传播工作都能够表现卓越的优秀人才。

在座的传播专业的同学们,你们选择了一个尚不完全成熟的专业学科,但这个学科是信息化社会中发展前途、就业前景最为光明的学科之一。

它的不成熟,为你们提供了机遇,作为新兴学科由不成熟到成熟,你们是第一批见证者,作为信息社会大陆传播专业真正专业化的毕业生,你们是幸运者,也是专业传播者大军的先行者。

为此,你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20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大学的“老三届”中,多数是“不足月”的中学生,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无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上也都不能和今天相比。就是在自身条件和教育环境都存在一定问题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学校教学与在校自学,成为了的新中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一批学子,成为了医治社会创伤的主力军。如果你们能够像他们那样,更主动地学习。到时候你们的辛劳换来的将是社会的拥抱与赞赏。

预祝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注释:

[1][2][3][9]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7]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5]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转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6]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所作的主题演讲,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8]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2、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3、朱光烈《开倒车:我的教育改革理念和设想》,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暨CAC/CCA。

5、童兵、高金萍:《2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初探》,《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1期。

6、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7、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中华传媒网。

8、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云南丽江)。

9、翁秀琪,《台湾传播教育的回顾与愿景》,传播学论坛(/)“教育传播”专栏。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问题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