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3:31:31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1篇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复杂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出个体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从校园制度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一长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内化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全出总论。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再次,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2、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特点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精神生活质量

分类号 B842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6.07.008

1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提升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并有效应对心理压力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重要的储备人才,是国家未来的期望。大学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期,是个体心理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不仅事关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受复杂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与精神生活质量状况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院校作为具有明确职业定位和鲜明行业色彩的特殊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将在未来肩负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执法工作,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如何,从短期来看,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态,关系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教育效果,从长期来看则事关公安院校能否培养出心智健全和专业素养优异的警务人员,能否有效处理心理压力对其规范有效地开展执法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心理压力”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205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注重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王宇,2007);二是编制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压力测评工具(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2003);三是部分论文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张林,车文博,黎兵,2007);四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应对措施与缓解策略(周曼,2010);五是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力图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作用的心理机制(周林,宋海娟,2013)。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精神生活”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17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这些论文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分析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温梅,吴子国,赵艳萍,2007;李燕华,2001);二是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葛操,2000;陈春雷,2012);三是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影响、干预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李继兵,周小宁,2008;刘春兵,2000);四是研究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评价标准(吴子国,路宝剑,赵艳萍,2008)。

当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一是研究对象主要是地方大学的大学生,缺乏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与分析;二是当前研究偏重于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缺乏基于实证调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相关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值得商榷;三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多是分散进行的,缺乏对这两个重要心理变量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四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干预引导策略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有效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缺乏指导价值。因此,以公安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化、可操作化的提升策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内涵,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考察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分析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并深入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减少大学生心理压力并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应对策略。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

采用崔丽娜(2009)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该问卷共包括突发性压力(7个题目)、经济压力(6个题目)、就业压力(7个题目)、学业压力(6个题目)和人际关系压力(10个题目)5个维度,共36个题目,问卷采用五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3,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问卷可以分为5个维度,且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介于0.80到0.94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突发性压力”是指一些重大与突发的事件或对大学生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压力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面临退学、违纪处分、亲友死亡等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是指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没有足够的学习与生活费用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担心产生的心理压力;“学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学习负担沉重导致的心理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是指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或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2.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

采用焦岚博士(2012)编制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该问卷共包括价值判断(16个题目)、心理健康(11个题目)、生命质量(6个题目)、幸福体验(4个题目)和心理成长(3个题目)5个维度,共40个题目,问卷采用5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5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介于0.83~0.90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x2/df为2.04,IFI、GFI、NFI和RMSEA分别为0.92、0.90、0.86和0.04,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价值判断”是指大学生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协调发展方面的认知水平、情绪反应及社会适应方面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生命质量”是指大学生涉及生存质量方面的身体健康、生命活力及劳动质量方面的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幸福体验”是指大学生主观体验方面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客观体验方面的幸福指数、幸福比较;“心理成长”是指大学生心理成熟方面的认知统一、人格完善及心理创造方面的内心生活、心理环境。

2.3 调查程序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某公安院校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29名,剔除无效问卷22名,获得有效问卷207名,问卷有效率为90.4%。所调查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详见下文的具体研究。

2.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8.0)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具体的数据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状况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得分的均分为2.00,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心理压力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1.85~2.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为2.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为1.93。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得分的均分为3.89,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精神生活质量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3.65~4.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为4.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为3.65。

3.2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关系,对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水平越高,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会越低。

3.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

为了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明晰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我们以心理压力的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分别以“价值判断”、“心理健康”、“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成长”得分和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压力”可以解释“价值判断”3.6%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健康”12.2%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生命质量”12.0%的变异;“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可以解释“幸福体验”9.6%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成长”5.5%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精神生活质量”9.2%的变异。由此可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能够显著预测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改善和缓解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对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心理压力的总体水平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压力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毕业时需要参加竞争性的公务员考试才能参加公安工作,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从警的业务能力,达到公安院校的毕业标准,而且还需要通过“门槛性”的公务员考试,这就给其顺利就业增加了双重的压力。因此,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面临最大的心理压力为就业压力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研究结果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的启示是:一方面要看到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得分较高的心理压力维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特别要注重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课程设置与教育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公务员考试能力。

4.2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尤其是在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方面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公安院校对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教育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心理健康”维度的得分最低,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心理健康在整个精神生活质量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人,会有着较高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可以从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入手,以“心理健康”等得分较低的维度为切入点,通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来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

4.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生活质量关系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越低,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越高。因此在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进行引导与干预时,应从关联性与互动性的角度采取相关措施,即对二者的引导与干预并不是相互分离的,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同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而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水平。

4.4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效果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人际压力”对“价值判断”有预测效果;“就业压力”对“心理健康”有预测效果;“学业压力”对“生命质量”有预测效果;“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对“幸福体验”有预测效果;“学业压力”对“心理成长”有预测效果;“就业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总分有预测效果。由此可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对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产生预测效果,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要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固然要结合精神生活质量的内涵、特点和表现形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公安院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对其精神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发挥着更为明显的影响效果,根据上述压力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不仅有助于直接缓解相关的心理压力,而且还间接对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车文博, 张林, 黄冬梅, 张旭东(2003).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 应用心理学,9(3), 3-9.

陈春雷(2012). 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调查分析. 中国统计, (8), 57-58.

崔丽娜(2009).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葛操(2000). 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 河南社会科学, (3), 114-117.

焦岚(2012). 心理生活质量――基于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博士学位论文, 吉林大学.

李继兵, 周小宁(2008). 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精神生活. 思想教育研究, 10, 29-31.

李燕华(2001). 当前河南省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1), 52-56.

刘春兵(2000). 大学生精神生活: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2), 45-47.

王宇(2007). 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社科纵横, 2, 250-252.

温梅, 吴子国, 赵艳萍(2007). 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中国成人教育, (5), 73-74.

吴子国, 路宝剑, 赵艳萍(2008). 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定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的探讨. 科教文汇, 14, 6-7.

张林, 车文博, 黎兵(2003).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编制理论及其信效度研究. 心理学探新, (4), 46-51.

周林, 宋海娟(2013). 大学生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犯罪研究, (2), 61-65.

周曼(2010).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对策研究.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3), 123-125.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their spiritual life quality, 207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scale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life quality scale.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was below medium level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life quality was above medium level; the most of dimensions of the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life quality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ed. The results of regression showed that the academic pressure, employment pressure, interpersonal pressure and economic pressure were effective prediction variables to spiritual life quality, and the academic pressure and employment pressure were more effective prediction variables to spiritual life quality.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知识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同时,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要应对现实以及未来的挑战,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心理的健康与成熟,有心理健康奠基,人们就能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管理自己,就能够努力认识了解周围环境并与之保持适应,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危机并增强能力与勇气,就能够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就能够有愿望通过探索去追寻积极的人生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定的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让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中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承载着过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人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强烈反差,极易在熟悉的生活发生改变、心理需求受挫、遭遇生活变故等情形之下产生心理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1.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详细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2.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高校学生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学生辅导员应该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认知和行为状态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

3.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初探

1.实施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虽有纪律与制度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管理必须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转变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动机,进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目标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要促使教师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各种个体心理行为就能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和潜一致,也就形成了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2.制定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本身带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性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在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时,要遵循学校组织下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规律,不要以破坏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总之,学校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要服从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将显性的制度约束转变为隐性的学生心理行为。

3.整体规划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各种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包括由学生自己主导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这类活动的管理,须有整体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在遵守心理教育的有关原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加。

4、科学布局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是指校园内写有心理教育格言的各类标语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黑板报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校内刊物等。这是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它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对学生的心灵有一种特殊的感召作用,使其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和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相互生辉。

四、结语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学鉴赏 心理健康 心理成长 心理品质

引言

对现今的大学生来说,由于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就业压力的增加,人际关系的紧张,很多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各个高校也陆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侧重于心理学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对从本质上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是极为不利的。文学鉴赏通过大学生对具体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其表达的思想内容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促进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通过文学鉴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可使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1]因此,文学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文学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方面,使人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文学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民族自豪感的形成

对于拥有几千年家国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民族自豪感的形成,则是大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基础。文学鉴赏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形成,进而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道德情操,促进其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一)大学生在民族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面对中国近现代以来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根据大学教学中学习到的知识对具体国情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将其作为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为国家的发展进步,为缩小同西方的差距甚至超越西方重现中国的辉煌做出自己的贡献。但仍有很多大学生不能理智地思考这种差距,并且固执地认为这种差距的存在是不可改变的现实,从而对西方产生盲目的崇拜。中国的一切都不如西方,产品质量、生活质量甚至制度文化都不如西方。只要是中国同西方不同的地方,那必然是西方的好,中国的不好。

(二)文学鉴赏对民族自豪感形成的作用

文学鉴赏所适用的素材,很多都是中国历代先贤的文学经典,这些作品很多都包含着作者对祖国和民族的无限热爱。而对这些文学经典的鉴赏学习,可以帮助很多大学生克服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调节逢中必反的扭曲的不健康的民族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怀。如通过对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等文学作品的鉴赏,大学生能充分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多娇;从战国屈原的《九歌》《离骚》、南宋陆游的《示儿》等文学作品中,则能看到作者对于祖国沉沦、无力回天的无奈;而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等,则使大学生明白民族和自身命运的不可分割;而近现代更有无数为了中国之崛起而奋笔疾书的仁人志士,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可爱的祖国》、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等,大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更可见革命先烈们在远甚于现在的艰苦环境中胸怀天下的爱国情怀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欣赏,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中华民族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更可以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内容全方位了解到中华民族在其他具体方面的优秀表现,从而以自己作为这个伟大民族的一员而自豪,意识到现在的落后只不过是民族发展处于低潮期的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华夏民族必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重回时代高峰。

二、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成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奋斗。各国文化中的文学作品,很多都是对个人奋发进取、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和歌颂。对这些文学作品的鉴赏,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奋发进取的健康心理状态,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成长。

(一)大学生在自我发展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很多大学生看不到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而努力奋斗的必要性,为了短期的享受而逃避刻苦学习的责任,从而不能在自我发展方面健康成长。

对大学生而言,生活环境、人际交往有了较大的改变。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与以往也有着质的差别。学生心理上往往很大程度上还依靠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与大学自觉、主动学习的要求出现矛盾。要缓和这个矛盾,大学生对全新的学习和生活必然存在一个熟悉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挫折和阻碍,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合理地应对这些挫折迅速完成心理的成长,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而努力奋斗。部分大学生却由于这些挫折而产生畏难心理,甚至产生逃避的情绪,再加上外在监督的放松,不能正确面对这一环境的改变,最终形成怕苦畏难甚至贪图享受、得过且过的心理,严重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对自身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

(二)文学鉴赏对大学生自我心理成长的作用

在大学生学习相关的文学作品中,包含较多励志性的作品。事实上,无论古今中外,对努力奋斗、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都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旋律之一。因此,对这些励志的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在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奋发向上的健康心理的形成上有着积极作用。典型的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在《热爱生命》中对主人公在极端环境下为了生存而努力的描写等,都会使大学生在对这些作品鉴赏的过程中深受感染,从而使其认识到困难的暂时性和相对性、努力学习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培养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2]从书中汲取营养,提升自我责任意识,促进自我心理成长,完善成熟自己的价值观。

三、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作为社会群体组成部分的个体立足的基础,是健康心理的内涵。只有明白真情、诚信、尊重他人等品德的可贵,才能使自己在社会群体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对美德的赞美,同样存在于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之中。通过文学作品鉴赏,可以使大学生充分体会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对其学习生活态度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唯利是图、冷漠势利。一些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决定自己行为的唯一取向是能否为其带来可见的短暂利益,而不在乎由此给他人带来的伤害,更看不到由此给自己未来的发展或者长远利益带来的损害。

这些大学生决定自身行为的取向是短期的可见利益,在与同学、朋友乃至亲人交往时对友谊和亲情的珍惜意识薄弱,意识不到尊重他人从长远来说就是尊重自己,损害他人的利益长远来说就是损害自己的利益。因此其在他人眼中的表现不仅势利刻薄,而且鼠目寸光。这些行为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人必然因为其势利冷漠的行为而只愿意同其进行短期的纯粹利益上的交往,不愿同其发展稳定的长期互惠互利的关系。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必然受到周围人的排斥,对其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乃至未来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文学鉴赏对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作用

人有趋利避害的天性,以利益计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取向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这种利益计算必须建立在整体的社会利益而不是纯粹的个体利益的基础上。对于整体的社会发展来说,美德是无价的,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如一般所说的真情无价、诚信为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使人精神愉悦,冷静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大学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对这些美德产生共鸣,从而自觉以这些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形成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3]如李白在《赠汪伦》一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对友情无价的歌颂至今仍然脍炙人口;而与之相反,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在其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对犹太商人夏洛克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描写以及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对吝啬鬼葛朗台的嘲讽,则使两者成为人们心目中受鄙视的典型。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会使大学生明白其中所歌颂的各种美德的可贵,而自觉避免成为夏洛克、葛朗台等反面的人物类型。优秀的作品充满着激情和创造力,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这些优秀的作品,会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心理,陶冶情操,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结语

大学教育中的文学鉴赏,因为其涉及到的文学作品包含着古今中外文学家高尚的思想道德意蕴,因此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文学鉴赏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形成,而且能促进其自我心理成长,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文学鉴赏是十分必要的,它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罗杰文.高职院校加强文学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2]吴正慧,赵占锋.文学治疗――心理治疗的艺术途径[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01).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5篇

对象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最为根本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有着自我觉知的人,因而研究对象并不是被动的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主动的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建构心理世界的过程中,文化环境提供了意义资源。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也应该与自然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必须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特征,确定适合的研究程序与研究方法。’

2.2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

根据前述有关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心理具有文化的属性,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在大学校园中,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而形成的校园文化,其文化环境存在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都是其他社会亚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校园文化对于处于其中的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更为显著。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理,才能更好地发掘校园文化中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1、物质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依据有关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为我们提供直接而真实的感觉刺激,即环境信息。”2个体在通过所有感官获取环境信息的同时,其心理也会受到环境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同环境对人心理的造成不同影响的描述,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在“阴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环.境里,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但是在“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邻游泳;……”的环境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心旷神怡,宠辱不惊,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物,田浩.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变革[d].长春:吉林大学,2006,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国防工业出版社,19%:164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质环境的光彩、颜色、声音、温度、形状、构造等等,或多或少都会对处于其中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以色彩为例,红色使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容易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黄色使人感到温暖、轻快、镇定,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蓝色使人感觉恬静、柔和、凉爽,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绿色寓意生命、希望,象征和平、自然,给人清新的感受,能调节神经系统,活跃思维,消除紧张情绪。白色清纯、素雅,让人感觉安全,利于静心休养,镇定烦燥情绪。整体而言,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愉悦,并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丰富审美表象,促其审美情趣的高尚化,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相反,昏暗、脏乱的教室则会让学生感到烦躁、甚至厌恶。

2、群体心理作用

群体是指“一群人有共同目的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们结成的各种群体,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处于各种因素不断互相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因此,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动力整体,是一个系统,其中某一部分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部分的状态发生变化;群体的行为通过协作活动所产生的力量,会超过各个人单独活动的力量总和。这是因为群体具备将个体力量聚合成新的力量的功能,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这表现在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群体规范的影响、群体压力与社会从众行为等。而在大学生群体中,上述影响具体的表现为大学生群体能够满足学生个体的心理需要,产生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和塑造功能。任何群体成员都有许多需要,有些需要通过学习可以得到满足,而有些需要则必须通过群体来满足,例如,安全需要、自尊需要、交往需要、归属需要、社会化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等。一个学生当他属于某一群体时,会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产生一种归属感,特别是在涉及到群体利益和荣誉的情境中给人产生更为强烈的归属感。大学生群体具有认同功能,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对成员有吸引力,而个体也往往自愿接受这一群体的影响并与其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心理倾向;个体的思想、观点、情感特征、行为方式和具体业绩等若符合群体的要求,便会得到群体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又会强化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业绩,增强自唁心,推动个体前进。大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还有塑造功能,按照规定要求评价各成员的言行和成绩,规范各成员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个体可以通过群体实现个人力量所不能胜任的事情,可以相互勉励,共同进步,相互关心照顾,解除精神上的空虚和无聊以达到健康心理。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主要来自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来自于他所属的群体,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受到他所属群体的巨大影响。这说明群体价值趋向、群体心理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多么的重要。群体心理的形成后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群体内部变化引起群体局部或整体变化外,外力作用对群体心理亦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对可塑性较强的大学生群体。而校园文化恰恰是这样一种非常有效的外力,它能够营造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大环境,通过影响、引导大学生群体,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终目的。

3、环境因素对创造的影响

创造能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且是较高层次的一个方面。从创造性来分析,人类创造性的生态学理论研究者哈弗林顿通过多阶段的分析,提出了两个平行的生态系个体资源与生态资源。前者指的是个体的认知技能、人格特质等,后者指的是对创造性具有影响的环境性因素,如关于智力的、审美的社会标准,合作与竞争的形式,信息与训练的获得等。当然,在本文中我们关注的是生态资源,即环境性因素。哈弗林顿认为生态资源对创造性加工产生影响的机制是匹配,创造加工对创造活动的个体与环境提出很多要求,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创造性就不可能产生。生态资源主要是通过促进人格资源的表达而发生影响,如果创造性活动要求个体具有勇气,而生态资源具有鼓励勇气的特征,人格资源的要求获得满足的程度就更高。哈弗林顿认为创造活动一般受到心理社会的利益追求的激发,有必要进一步去构建这种动机关系。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说,对于创造性加工活动,个体资源与生态资源是两个平行的生态系,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生态资源即环境因素蕴含与创造性活动要求匹配的资源,促进个体产生动机,利用个体资源,实现创造性活动。心理健康与成长对环境提出要求,环境的好坏,将影响学生适应和改善环境的动机和方式,从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2.2.2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功能体现

1、陶冶功能

校园文化的陶冶功能,主要是通过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与精神环境来感染情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首先,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可以让身处其中的校园主体有意无意间受到感染和影响。鸟语花香、浓荫蔽日的校园环境,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整洁的教室、明亮的光线,会使人心情恬静、舒畅;年代久远的建筑、前辈大师的塑像,让人心生敬畏与自豪……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非常重视校址的选择,他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认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基于这种看法,他提出了选址建校的五项目标:“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三要阔大,可以使人胸襟开拓,度量宽宏;四要富于历史,使人常能领略千百年以来之文明,以启发他们光大国粹的心思;五要便于交通,使人常接触外界之思潮,以引起他们自新不已的精神。”

其次,人性化的制度管理,可以让被教育、被管理者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影响他们在将来处理事情时的态度和做法。在对校园主体特别是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与单纯的批评教育、生硬的管理者姿态相比,激励、引导等方式、亲切的朋友的角度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不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可以在平心静气中实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并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接受对方的教育或管理。并且这种人性化制度管理方式还会影响被管理者的处事态度,使他们在以后处理类似事情的时候,也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和人性化的方式。

再次,校园精神环境对大学生的陶冶作用更为明显。校园精神以大学精神、学风、教风、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起指导性的作用,给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学风踏实严谨,就容易形成刻苦好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品格;人际关系融洽,就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温暖以及帮助他人的快乐。校园文化通过各种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于潜移默化中感染了情绪,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陶冶教育,是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2、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校园文化所建立起的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影响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心理,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通过各种文化活动,逐步把学生引导到校园文化所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来看,尽管大学生的主要生活限于校园以内,但校园的开放性、网络的盛行、学生自主性的增强等因素的存在,使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有增无减。对于来自国内社会甚至国际社会的各种新观念、新思潮澎无不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反思,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取向。而校园文化便成为社会文化作用于大学生的缓冲带,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对社会文化中的各种观念、思潮进行正确的评价、鉴别、取舍,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最终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校园建设的角度来看,每一所高校在追求发展的既定目标之外,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有的严谨务实,有的自由活泼。不同的文化气质和行为方式在有形无形中也会影响、引导学生个体形成相近的文化气质。例如,“各高校围绕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各自的发展目标而开展的各项创业活动,广大师生在实践中所体现的创业精神,对每一个学校成员都是一种鼓励,一种爱校、建校的动力,对新进校的学生、老师更是一种召唤,一种要求,一种期望,使他们很快地接受高校文化的引导,认同高校文化中包含的团体意识和价值理念等。”’

3、塑造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塑造功能体现在能力塑造和人格塑造两个方面。一方面,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他们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大学生求知成才、开展社会交际、锻炼能力、提升自我等各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化所创设的优美的物质环境、和谐的制度环境以及良好的精神环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影响和熏陶,对他们良好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使他们能在轻松偷快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自然地塑造健康的人格。

4、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凝聚功能,体现为校园文化能够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向心力,一种团结一致的合力作用。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校园精神文化上。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主导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与具体形态,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的区别主要就是校园精神的差别。居于校园精神文化最深层的是校园人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它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学校师生员工共创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认识并体验到彼此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会使生存于同一所学校的人们彼此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进而升华为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从而把大家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生动地以“交大人”、“清华人”自居。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理想目标,就是使身居校园中的大学生们时时处处感受到师长的爱护和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大家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师生之间,学生尊敬师长,老师爱护学生。而在他们将来走出校园后,又会以曾经身为这所学校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会为维护母校的声誉、为母校争光而努力奋斗!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得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校友都自愿地、积极地团结起来,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而奋斗

2.2.3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1、影响方式的潜隐性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机制,既包括了能动的理性因素,同时又包含着被动的感性知觉因素,并以非理性的因素为主。校园文化往往具有规范性,但具体的规范与管理方式更多的是潜在的,不具有强制性。这种潜在的教育方式将具体的教育目的隐含于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育者的教及自己的学都没有明确的意识,而是在无意识中接受到教育者所要传导的意义,教师是通过无意识强化的情感共鸣影响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从而能够绕开意识的障碍,避免了学生对说教式教育的反感和抵触,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同时学生以被尊重的主体角色进行交往,体验着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产生深刻的激励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使学生毕生难忘,而且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2、影响范围的全面性

不同于某种制度的制定或者某一模式的选择,校园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伴随着某一所高校的建成而逐渐萌芽、发展起来的。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课堂教学内容以外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存、无时不在。它不仅涵盖了以校园建筑为主体的整个校园景观,也涵盖了教室、宿舍、食堂的特殊的文化氛围;不仅涵盖了教学系统,也涵盖了行政和后勤系统;不仅涵盖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也涵盖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涵盖了历史传承的校园精神,也涵盖了新形势下学校制度文化的创新……校园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它与生活、学习于其中的大学生的密切关系,任何一个在校生几乎无时无刻不与校园文化发生着联系,受其影响;同时这种广泛性也使得校园文化的影响波及学生生活、学习甚至休闲的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渗透式影响,也要求教育者们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更加全面、精心的控制和设计。

3、影响效果的持久性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3.012

Literature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Fang Yuling, Li Wenlin*, Zeng Li, Shao Yi

(Library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Methods Through the use of bibliometrics,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subject distribution, period distribution, and highly cited papers about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In addition, through citespace Ⅱ, a software of visualization Analysis,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keywords and authors of these papers.Results There are a lot of literature on the topic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but most of them are limited to theoretical research instead of practice experience. Conclusion The authors suggested combining the treatment with TCM emotional therapy, building a library reading therapy with TCM features and making more efforts for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复旦大学投毒案已尘埃落定,在责怪校方没有对有毒化学品尽到管理责任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如果及早注意到他们心理存在的问题,或许这样的悲剧可以避免。有数据表明,与国内成人比较,高校大学生的SCL-90因子得分比较高,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及焦虑与成人相比差异显著,表明高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1]。图书馆作为大学的第二课堂,具有情报信息服务与教育的双重职能,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上,图书馆也同样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图书馆不仅要建设好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献资源体系,更应从人文环境着手,营造优美与和谐的图书馆人文环境,引导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JALIS)管理中心课题(JS2011-26)

第一作者:房玉玲,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科技查新以及文献分析工作。E-mail: njminifang@163. com

*通讯作者:李文林,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情报学,信息学。E-mail:

生课余时间读好书,在读书中净化心灵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基于如此,笔者对中国知网1984-2013年关于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献进行整理,希望能得到些启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

1材料与方法

1.1检索范围及方法

选择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本研究的文献统计源数据库,查阅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文献,检索年代不做限定,检索日为2014年3月1日。检索方法选择“主题检索”,检索词为:图书馆 and 大学生 and 心理。

1.2检索结果

共检出文献1 050篇,最早一篇文献发表于1984年。通过对标题逐一进行判断,排除不符合本研究内容的11篇非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献,一共有1 039篇文献纳入统计分析。

1.3文献统计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使用citespaceⅡ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学科分布

有些文章是跨学科的,比如可以既属于心理学范畴,同时也可以属于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范畴,故分别统计。

表1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的学科分布

学科 篇数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844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208

高等教育 114

心理学 93

基础医学 16

从表1的学科分布来看,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献大部分分布在图书馆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教育理论与教学管理类下,心理学研究的文献不是很多。

2.2年代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献,始于1984年,是徐淑英发表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的“关于大学生阅读心理和气质的分析”[3],但是该文献的引用率到检索日(2014年3月1日)止时是零,可见该文献并未引起图书馆领域工作者的太多关注。1984年至1993年十年期间,此类文献一共才26篇,平均每年才2.6篇。但是此类文献在2002年以后开始突飞猛进,在2010年的时候达到了113篇。这是由于2000年以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受电子图书以及网络数据库的冲击,图书馆是否应该继续存在的危机下,馆员们在这种新时代的需要下,努力改变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努力提高图书馆的优质服务职能。另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因此,相关的论文呈增加趋势。

2.3论文引用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类的文献,引用比较多的几篇文章均出自于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意味着高引用率、学术影响力大、掌握着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4]。从以上高被引论文可以看出,5篇高被引论文,有四篇讨论了“阅读疗法”,可见当前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献的研究热点是“阅读疗法”。

图1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的年代分布

表2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高被引论文

论文题目 期刊名 引用次数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5] 高校图书馆工作 59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的实践与思考[6] 图书馆论坛 41

“阅读疗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方[7] 高校图书馆工作 40

浅议阅读疗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8]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40

阅读疗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效果评价[9]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35

2.4关键词分析

图2是通过citespaceⅡ软件对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字体越大,说明出现的频率越高。去掉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大学生、图书馆之后,关键词“阅读疗法”、“心理健康教育”、“阅读心理”、“读者服务”等出现频率比较高。几个词汇中,具有实际意义的是阅读疗法,也是目前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做出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方法,就目前看来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一结果与前面对高被引论文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图2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关键词分析

2.5作者以及作者单位分析

图3、图4分别显示了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文量比较多的作者以及单位的情况。从图中字体可以看出,不管是作者还是作者单位,字体的大小基本上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虽说发文是比较多,也只是相对的。上图显示的只是发文量多于四篇的单位以及发文量超过三篇的作者。无论是从作者单位以及作者来看,均看不到与心理学相关的合作团队,也就是说,所有的研究均属于作者闭门造车的境地。作为图书馆馆员来讲,由于其知识背景的限制,其知识结构不可能覆盖所有领域,对于心理学这样更具有专业特色的领域来讲,图书馆如果想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有所作为,则必须,也只能和心理专业相关部门合作。没有专业团队的指导,图书馆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作指导只能是纸上空谈。

图3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作者分析

图4图书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作者单位分析

3结论与建议

3.1图书馆与心理咨询中心或者研究所合作,共同建立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目前,各个大学都很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但是,能自觉、自愿走进心理咨询中心的只占有心理疾患的4.4%[10],更大一部分不愿意,或者认为没有必要,或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有任何心理疾患,对于这部分大学生,心理疾患的治疗只能采取疏导、引导,甚至是诱导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其认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图书馆可以引入专业的心理医师,或者与心理研究所进行合作,指导心理学方面的馆藏资源的建设,对文献进行把关与优化,促使文献能够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同时对有需要的大学生进行指导性阅读。指导图书馆阅读环境建设,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3.2继续深入开展图书馆阅读疗法,期待实战经验

图书馆阅读疗法已被很多人证实对心理有疾患的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被誉为阅读疗法之母的英国图书馆馆员韦尔瓦•帕亭认为,阅读疗法与图书馆密不可分,图书馆扮演着阅读资源与需求者之间的平台角色、媒体角色与催化剂角色[11],她的研究证明,图书馆是最好的治疗场所,图书馆馆员好比专业的医生,有计划地向需求者供应适宜的阅读材料[12]。美国精神病医学专家高乐特说,图书馆是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失常的病人治疗的药物。从检索到的国内研究者的文献看出,大部分文献一直在探讨图书馆阅读疗法的好处,而实战经验几乎看不到。期待国内图书馆阅读疗法不仅仅只是在探讨阶段,而是从理论探讨到实践,真正为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做出努力。

3.3建立有中医特色的阅读疗法――情志相胜疗法

阅读疗法在国外开展得风声水起,但国内还一直处在理论探讨的阶段。阅读疗法如果能够与本土医学相结合,或许能被更多的人接受。中医认为七情可以致病,七情包括了“喜、怒、忧、思、悲、恐、惊”,它的致病特点为,外界刺激引起情志异常,直接伤及内脏,影响人体的气机,情志的波动还会导致病情的加重或恶化。七情分属不同的五脏并分别划归五行,如喜归心而属火,忧(悲)归肺而属金,怒归肝而属木,思归脾而属土,恐归肾而属水。金克木,怒伤肝,悲胜怒;木克土,思伤脾,怒胜思;土克水,恐伤肾,思胜恐;水克火,喜伤心,恐胜喜;火克金,悲伤肺,喜胜悲。此即中医的情志相胜疗法。这种中医七情学说和情志相胜疗法,为开展阅读疗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与治疗思路[13]。根据中医的七情,可将相关书籍根据主题内容分属于怒、喜、忧、恐等类型,并和情志相胜理论相对应,引入中医的“辨证论治”理念,对症读书,以一种情绪压制不良的情绪,可以减缓、减轻病情。

3.4增强馆员素质,提供优质服务

人生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第二阶段也就是18~25岁是人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多数是在校园中度过。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除了要不断提高文化专业知识水平以外,更是强健身体和形成良好心理素质,认识自我,并超越自我。图书馆不仅是教学服务部门,更可以看作是社会的窗口。馆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大学生对这个社会的认知。馆员的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给大学生留下“可亲”、“可信”的美好印象,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感性认识和心理意识。馆员提供的优质服务,还可以让大学生对图书馆的员工产生心理认同,这种认同促使他们喜爱图书馆的一切,甚至于对图书馆非人为因素产生的缺陷也可以产生理解,对图书馆员的辛苦劳动产生感激,这种意识非常有利于大学生理性心理意识的成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适合文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4]。

参考文献

[1]沙宇轩,张宁,杜云红,等.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图书馆阅读疗法对其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10): 765-767.

[2]巩雪雪.刍议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企业导报,2012(24):226,264.

[3]徐淑英.关于大学生阅读心理和气质的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4):149-151.

[4]朱强,蔡蓉华,何峻.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徐益,文军根,刘秀隆.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23(1):22-24.

[6]邓昶,杨志,刘建伟.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4,24(1):42-44.

[7]吴应华.“阅读疗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方[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23(4):71-72,84.

[8]傅若宇.浅议阅读疗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2):93-94.

[9]宫梅玲,丛中,王连云,等.阅读疗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效果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5):578.

[10]余秋英,林美钦.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资源体系建设探讨――以莆田学院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 2012(9):104-106.

[11]李谷静,郭成.国外阅读治疗的研究及其应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5-10.

[12]吴笑兰.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书目”建设[J].图书情报研究,2010(4):29-35.

[13]刘洪.“阅读疗法”中医理论溯源及应用模式构想[J].图书馆杂志,2012,31(6):107-111.

[14]董霞永.论图书馆优质服务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J].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205-208.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和实践,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总结经验、提升水平、构建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2010年,在多年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的基础上,承担了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与发展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探索并建立了适应大学生特点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测评、心理活动为手段”的立体交叉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健康、系统、全面、有效地开展。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应着力于“1+5”教学模式,即课堂讲授+心理游戏+个案分析+心理测试和心理训练+课堂讨论+结课论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理游戏,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趣味性;通过心理个案分析,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理解,提供切实可行的调节、治疗方法;通过心理测试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在此基础上,使自我认识从感性步入理性。通过心理训练,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通过结课论文,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仅靠课堂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够的,要想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起来,全方位、多渠道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搞好大学生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将大学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筛查出来,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形成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实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心理普查,有效地扩大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中的影响,同时为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提供了有力支持。建立班级、学院、学校三级预警网络,保证预警信息的畅通。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启用转介机制,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的治疗。

2.以专业心理网站为平台,实现面谈辅导与网络咨询紧密结合

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辅工作,为满足学生调节心理困惑和自我成长的需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既展示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又在第一时间传递心理学的最新信息,为咨询人员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多项心理交流平台,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实现面谈辅导与网络咨询的有机结合,以实时性、灵活性、隐蔽性的方式很好地弥补面谈心理咨询的薄弱和不足,全天候、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以团体心理训练为突破口,实现咨询和自助紧密结合

团体心理训练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心理成长又受学生普遍欢迎的心理教育方式,它能成功实现心理咨询与心理自助的有机结合。通过团体心理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心理自助能力。对于在训练中暴露出来的、学生又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不仅可以获得团体成员的支持,还可以得到及时的专业心理辅导和帮助,使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心理自助能力。

4.以心理协会成员和学生骨干为支点,实现专业指导与趣味活动紧密结合

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和学生骨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他们不仅能在学生中很好地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是学生心理动态变化的一线“观察员”,密切关注和及时通报学生中的心理信息,将有利于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有机整体。因此,要定期对各班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成员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他们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心理咨询技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积极开展如校园心理剧大赛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寓于活动之中,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关注和热情参与,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5.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项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班主任、两课教师和党政工团干部要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确意识,能够基本掌握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区分开,及时主动地与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合作,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学校医疗保健机构与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相结合,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共青团、学生会和其他学生社团还可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臧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马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95后”;大学生;挫折教育

一、“95后”大学生及特点

所谓的95后大学生,身上确实具有时代特点。他们是在网络时代成长的,他们的人际交往、沟通、消费方式都与以前不一样,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网上社交账户,喜欢在网上意见。这个群体在消费观上,由于家庭条件改善,独生子女在物质配备上也比之前的学生丰富。很多学生都有手机、电脑、平板。不管哪个时代,每个大学都要在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上去花工夫。而这些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独立性较为欠缺、抗挫折能力也有待加强。

从2013年开始,“95后”的学生也即将登上大学的舞台。我们通常会发现,每过5年,社会就给新生一代贴上时代划分的标签,不少人都会认为出生在这段时间的孩子有着共通的鲜明个性,会在为人处世上表现出与前人迥异的特征。“95后”大学生特点:1、学生个性凸显;2、学生思想独立、追求自我发展;3、抗挫折能力有待加强。

二、“95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的意义

加强挫折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挫折教育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实施挫折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有效手段,挫折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很多的功能,具体有以下几点:(1)可以促进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意志;(2)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为人处世原则;(3)锻炼大学生的意志能力;(4)培养大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95后”大学生面临的主要挫折

1、学业挫折

学业作为“95后”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使“95后”大学生产生挫败感的首要因素。首先是所学专业与个人曾经的志趣所向相背离而产生的挫折感。其次是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挫败感。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显著原因是来自农村的“95后”大学生,认为自己家境贫寒,在物质方面无法和城里的同学相比较,就想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但由于过度看重考试分数,往往会事与愿违,发现自己在学习方面也很难胜出,这必然会加剧这部分“95后”大学生的孤独感和挫折心理。

2、经济挫折

经济因素同样是致使“95后”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人们的内心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时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学者们将之称为“需求性挫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5后”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非常注重物质利益的得失,认为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人优劣的标准,相互攀比的心理异常严重。

3、就业挫折

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政策使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成倍增加,而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造成就业率连续下降的局面,这在己经毕业的“95后”大学生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使得“95后大学生”从入学起就担心自己将来的就业问题,背上沉重的就业包袱,为增加自己将来的就业机会,拼命考取各种证书、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赢取各种荣誉,长此以往,在焦虑中使得身心不堪重负。

4、人际交往挫折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发生各种形式的人际往来,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可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成分主要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其中影响和决定人际关系状况的主要因素是情感成分。困扰“95后”大学生的交往性挫折是指他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内心需要得不到认可而产生的挫折感。

5、恋爱挫折

恋爱问题也极易引起“95后”大学生的情感危机。对对恋人牵手林荫道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不可或缺的风景。这对于心智逐渐成熟的“95后”大学生来说原本无可厚非。但由于“95后”大学生生活经历比较少,内心简单易冲动,并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爱情,不能很好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导致处理不好和异性的关系。

四、对“95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分析

1、正确认知挫折与自我,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正确认识挫折、建立“失败”的正确观念、树立“失败是我所需要的”思想。正确看待挫折,不惧怕挫折;从小事做起,积累成功经验;掌握知识资本,培养自信心;变消极为积极,保持乐观情绪;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自我监控。

2、多渠道普及心理知识,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

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会自我调适:自我调节、合理归因、情绪调节。应该开设心理常识课程,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档案 ;建立心理活动室,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

3、注重教育示范,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强调,教师在学生遇到挫折时应及时出现,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分析利弊,给予学生积极的、正面的鼓励,为他们克服困难、激发潜能输入正向能量,以自己的躬身示范提升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4、学校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

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模式不关注学生的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等。基础教育满足学生能以高分进入大学但是在人格上是欠缺的。大学要补基础教育这方面的课程,做些基本的人文规范。第一,补课补不到位,没有从小习惯的养成,大学是无法一蹴而就的。第二,大学补课时,是形式上的补课而不是重塑、全方位的教学。很多学校搞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却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体系把这些人格教育内容落地。

5、发挥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优化教育环境

家长应采用积极健康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子女。家长应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抓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又要抓孩子的素质教育,并且要以素质教育为主。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来教育子女,在孩子犯了错误后,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们真正了解到自身错在哪里。应该优化生存空间,创建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1)完善社会管理,消除市场负面影响;(2)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社会风尚。

五、总结

挫折教育本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目前加强对“95后”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都严重不足,但这又是一项不能搁浅推延的工程,因此,需要高校教育者在推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思路、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创新挫折教育方法、更新挫折教育理念,完善挫折教育机制。同时,要求家庭、社会给予充分的配合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到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以高校为主体,社会、家庭有机配合的教育合力,切实提高“95后”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方鸿志.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4(06).

[2]杜庆梅.“9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太原理工大学,2011.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9篇

据此,有必要从如今青年心理的角度出发,探寻当代大学生学习管理新模式。我们的探寻步骤应该是从把握当代大学生心理的特点为起点,了解如今的学习管理模式与之不适应之处,在此基础上架构学习管理新模式则为最终目标。

一大学生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渴望独立但又无法自主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告别了中学时代,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监视”,生活、学习都需要自己拿主意。这虽然有助于独立性的提高,但是要摆脱长期陪伴的“依赖性”并不容易,尤其是在这五光十色的社会中,他们免不了疑惑和迷惘。因此,大学生就像是空中的风筝,无论飞多远,总有一根线在远处操控着他们。

2渴望交往却缺乏相应人际交往技巧

大学生都渴望与人交往,渴望从交往中获得友情、关心、帮助、支持,或许只是单纯渴望与人聊天;他们既渴望了解别人,又希望别人了解自己。但却因为自身的自卑、害羞、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技巧等,有的大学生甚至画地为牢,既不让别人靠近,自己也不跨出‘牢笼’。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一些自闭、孤独等心理问题。

3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小太阳”,中学里老师眼中的“宝贝”,因此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拥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踏入大学就开始描绘着自己的锦绣前程。但是,既然考入同一所大学,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强中更有强中手,自己和期望差了一大截,这种片面地追求自我实现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的面对,渐渐地,他们失去自信,甚至会产生挫败感。

4情绪波动比较大,不稳定

大学生正一天天地成长,但相对于成年人来说,还是不够的。他们遇事容易激动,有很多校园事件就是因为心理上、情绪上的极端而造成的。比如近期学校里的泼硫酸事件,投毒事件,自杀事件等等都表现出了当代的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做事不考虑后果,行为比较冲动不冷静。

(二)传统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1教学思想理论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就如同知识的容器,学习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但是,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要求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复制,更重要的是突破与发展。一方面,大学生要有“读书破万卷”的精神,另一方面,更要做到提升思考创新的能力。

2教学环境

无论是古时候的私塾还是现在的学校,都是“在一间房里,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这样形式的课堂教学,这种形式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很快了解新的知识。但是,学生应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单纯地从老师口中讲授出,容易导致学到的知识无法贯通,只是满足于应试教育,无法学以致用。

3传统的教学流程

教师单方向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教与学的过程如同单行线,虽然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却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老师无法确切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综上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成长特征与目前传统大学教育模式是不相适应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

(三)大学生心理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表现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强调个人努力奋斗;而传统教育模式却以“授”为核心,容易忽略学生自主性,会极大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这在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中有很明显体现:我们调查的50名学生中,只有不到一半的觉得自己生活学习态度比较积极,5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单调乏味或不断向这一趋势发展;有64%表示自己偶尔或经常旷课;有66%的同学表示偶尔认真听课,16%的学生基本不听课。这使我们对传统教育模式在如今的适应性产生质疑:过分注重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真的可行吗?

大学生认知世界的开放性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单一培养模式、陈旧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也是极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不满足于已知答案,不甘于循规蹈矩,但传统教育模式却以不变的教育内容来应付学生变化的求知欲及不断更新的思想,这就无法避免使学生走向学习的消极面。

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差,传统教育模式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管理。调查结果有64%的同学会无故旷课;而平时的学习任务,有近38%的同学要么不是自己完成,要么根本不做;考前临阵磨枪者占到68%。这种种现象并非偶然,不适应的教学理念、缺乏有效劝导是主要原因。

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郁闷、交流障碍甚至心理扭曲的直接原因,传统教育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给予师生课堂互动,但还远远不够,只通过课堂一个渠道的教育方式也无法解决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我们的调查显示只有15%的同学会在完成作业时同其他人讨论交流,说明这一问题确实存在。

二探寻大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课堂教育新模式设计原则

1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

我们提出的教育内容要尽量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具有客观基础,使他们乐于接受。只有保持着乐学的心态,才能够汲取更多的知识。

2遵循自我教育

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自主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启发其自觉意识,合理发展其个性。

3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4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现状、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使大学生改变“只为一纸文凭”的心态来对待大学教育,从而提升学习动力,积极性、主动性。

5学习结果评价模式的灵活性、客观性

我国传统的高校考试制度理论考核重于能力考核,侧重对知识的掌握。我们提出的考核模式灵活性不在局限于要求学生记忆过多内容,而是拓宽学生思维方法和增强创新能力培养。

(二)大学生课堂教育新模式方案与试验

为了探寻当代大学生课堂教育新模式,我们课题组在取得任课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后,选择上海海事大学11级财务管理专业内部控制课程为样板进行了试验。

大学生课堂教育新模式方案步骤如下:

(1)老师先向同学们解释本学期的学习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2)成立学习小组,每组推荐一位小组长。

(3)平时作业可以以小论文形式,使同学们能够对所学到的知识更加有自己的了解;定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以展示PPT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同学们在课程中的积极性的同时也易于创新思维形成。

(4)成绩的考评不再局限于一份期末考卷,而是由平时各项考评积累。平时的小论文,小组讨论情况,课堂交流情况,汇总成最后的成绩。

具体流程:(以第二单元的学习过程为例)第一,老师首先进行了第二单元的课堂讲解学习,主题是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第二,课堂内容讲解完成之后,老师针对教学内容,布置了一篇题为《论我国企业层面内部控制若干问题》小论文,与课堂讲解的内容贴合程度很高。第三,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参考资料完成论文。第四,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写的小论文参与讨论,最后总结、制作PPT、填写《小组智慧贡献报告》。第五,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课堂交流,每个小组可以选派代表进行交流。第六,老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作出点评,同时可以通过提问加深交流。第七,课后各组进行总结,把修改好的PPT等资料交给老师作为日后评分的基础。

(三)实验方案效果

最后,我们通过对比实施前后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总结取得效果有:第一,同学们主动去了解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的小论文;第二,同学之间能够主动安排时间讨论学习活动,同时组长能够分配好各组成员的工作,而各组的同学也能认真完成,学习效率明显提高;第三,有些比较内向的同学也能够在交流活动中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第四,90%以上同学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明显增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同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各种资源;第五,75%的同学同意认可我们的新模式,认为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因此希望一直沿用下去。

这些表现明显体现同学们在学习上的主动性有了提高,这就是一种心理走向成熟的表现,而不是仍然处于压迫状态下学习的情况。学习上引进了一种新型管理的方法,要求组员以提高一个青年成年人应有的控制能力以及责任观进行自我管理,比如完成自己的小论文,完成组长交代的任务;组长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时还要管理好自己的组员。因此,这种模式相比传统教育模式的优越性及可替代性显而易见。

通过半年的探究和考察,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会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而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希望这种新型的教与学的方式可以使更多的同学受益。

参考文章

[1]张建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创新教学模式[J].甘肃高师学报,2003,8(2).

上一篇:中小学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