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周报告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1 11:13:01

大学生实践周报告总结

大学生实践周报告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99-04

中图分类号:G642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设立是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为满足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于2001年批准成立的。重庆大学软件学院是国家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应用、遵循标准、适应团队、把握技术、熟知领域、外语优良”的软件工程人才。10年来,软件学院十分重视软件工程专业的工程化教学改革,采取多项政策和措施促进工程型软件实用人才的培养。本科毕业设计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因此,对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进行改革,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软件实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

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该行业从业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国内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基本上仍使用传统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因此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又能迅速适应业界环境的高素质创新型软件人才,是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2 目前本科毕业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阶段缺乏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

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不够规范,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毕业设计的一些主要环节疏于检查和监督,因此存在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问题,如选题陈旧、重复率高、与软件产业发展需求不适合等。

教师指导水平有限且精力投入不足,同时没有对教师指导工作的有效绩效考核,使得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不够重视;某些学生由于有就业压力,便将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市场和各类招聘会上,没有意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最后只能通过拼凑和抄袭完成毕业设计。

2)毕业设计阶段缺乏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

毕业设计工作持续时间长,涉及所有毕业生和教师,如果没有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能够让指导教师和学生了解毕业设计工作的意义、目标、计划、流程、论文规范化格式、质量评价标准、成绩考核等具体实施细则,明确自己在该项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整个毕业设计流程对自身承担工作的质量要求,那么很难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3)毕业设计文档资料缺乏有效管理。

毕业设计成果是学校的重要知识和信息资源,完善的文档资料管理有助于毕业设计工作的传承和创新。长久以来,毕业设计作品和论文主要采用人工管理。学生答辩后提交资料袋,资料袋中包括毕业设计相关文档和设计作品的刻录光盘,但由于管理人员对毕业设计资料的重视程度不够或人员不够,导致毕业设计资料管理不善,出现查询困难、答辩记录丢失等情况,为以后查阅、成果展示及下届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工作带来不便。

3 本科毕业设计管理改革措施

1)成立毕业设计管理小组。

为了加强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软件学院专门成立毕业设计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教学副院长、正副系主任及学生助管组成,负责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监督工作,包括从选题、审题、任务书下达到开题、中期检查、答辩、成绩评定、推优的全过程。

2)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的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管理小组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特点建立学院的具体工作规范和有效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加强毕业设计制度建设,使得从选题、下达任务书到学生的开题报告,从每周汇报、中期检查到设计文档撰写、论文撰写、论文重复率监测、论文评阅及论文答辩,都有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及管理规章制度;构建集中管理与跟踪管理、周报提交、外出请假、抄袭检测、讲座出勤等平时成绩评定标准;完善从平时表现、系统设计实现质量、论文或设计文档质量、答辩水平等多方面衡量的客观、公正的综合成绩评定标准和推优程序。在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中,力求做到有章可循及有据可查。

3)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形式。

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形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特点,软件学院对毕业论文形式进行改革。毕业设计形式包括传统方式和新方式,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则由指导老师负责。

传统方式是指毕业生完成开题报告并翻译一篇相关课题的英文文献,然后对软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和编码实现,或者对相应算法进行研究、分析和编码实现,最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为了面向软件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新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系统设计文档编写能力。毕业生前期仍然要完成开题报告、英文文献、系统分析设计和编码,最后提交系统设计相关文档。系统设计相关文档由以下文档构成:①项目开发计划;②软件需求说明;③系统设计说明;④数据库设计说明;⑤用户手册;⑥测试分析报告;⑦项目开发总结。根据软件工程学科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和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软件学院制定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文档规范。

为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和研究报告的演讲能力,软件学院面向软件工程专业所有应届毕业生,在其毕业设计阶段开设8学时的“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研究报告演讲技巧”讲座,强调科技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可读性,锻炼学生演讲研究报告的能力。

4)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监控。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监控面向的对象是学生和教师。软件学院毕业学生做毕业设计有不同情况,如有在校外软件公司做毕业设计的,更多的是在校内做毕业设计,因此需要有相应的不同管理模式。为加强学生培养质量和降低指导教师管理难度,软件学院提供集中管理与跟踪管理方式。

集中管理是指学院设置固定机房和机位并安排助教作为管理人员,由指导教师给学生安排机房,由管理人员负责学生的日常考勤,学生需及时向指导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学生若有事必须请假。跟踪管理主要针对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要求这类学生完成校外毕业设计申请,由管理小组协助指导教师对校外学生进行跟踪,为这些学生提供及时的毕业设计信息服务。这类学生必须每周与学校指导教师联系,以便教师详细了解并掌握学生毕业设计进度。这种具体的制度和规范,对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和赴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进行了有效监控。

针对指导教师的管理,毕业设计管理小组采用不定期检查和周报提交的方式。毕业设计规范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每周指导时间不少于2小时,指导教师需要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下一阶段工作部署与指导,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不定期检查指毕业设计管理小组根据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系统中登记的指导时间和地点,不定期对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检查。周报提交是指学院建立的毕业设计定期报告制度,教师和学生每周均需要将周报提交到系统上,教师主要汇报每周对学生指导情况以及学生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学生主要汇报每周的毕业设计进度、毕业设计遇到的问题等。毕业设计管理小组每周对周报进行汇总分析并,及时了解毕业设计情况,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统一解答。

5)构建完善的毕业设计管理平台。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完善的毕业设计管理平台,提高毕业设计管理水平,使毕业设计管理更加规范化。软件学院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使用的管理系统包括:重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系统、重庆大学网络教学综合系统、重庆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平台。

重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系统(http://)用来上传和管理毕业设计相关文档。系统涵盖毕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实现选题提交、课题双向选择、毕业设计相关文档(包括开题报告、外文翻译和毕业论文)的提交与管理、文档模板的上传和下载、毕业答辩的自动分组、指导教师和交叉教师评分、答辩记录和成绩的上传、成绩册的打印、毕业成绩的统计分析等功能。

重庆大学网络教学综合系统。(http://)用于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主要进行信息、周报收集、校外学生实习申请、过程检查情况公告、问卷调查、学生成果提交和查询等。

重庆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平台(http:///)是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提供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实践案例资源库与实践教学管理功能。利用该平台可以举办毕业设计优秀作品展,展示软件学院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对下一届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平台实践案例资源库可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参考资源,为教师提供实践教学案例素材。

6)建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评价体系。

建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评价体系,要求所有

一学生和指导老师每周都要将周报提交到EOL(重庆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平台。毕业设计管理小组每周对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将检查情况告知所有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每周提交周报次数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量挂钩;学生考勤情况、周报提交情况、平时检查情况会被记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不合格将被取消答辩资格。

软件学院强调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一定要进行软件系统设计和实现,毕业答辩包括系统演示、用PPT讲解毕业设计主要工作、答辩教师提问等多环节,答辩老师根据学生工作量、完成质量、论文或设计文档质量、答辩情况进行评分。学生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指导教师成绩、交叉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构成,以保证评分的公平性。

7)加强诚信机制建设

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学术诚信氛围,软件学院使用“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防抄袭检测。抽检比例为应届毕业论文的50%,抽检名单由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随机抽取。另外,各答辩小组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为必检对象。

软件学院制定论文抄袭的认定标准(建议文字复制比不超过25%)和处理办法,对有问题的论文,责成指导教师对检测结果予以认定和说明或督促学生修改,取消被认定抄袭论文学生的答辩资格;对各答辩小组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进行,不合格的论文取消优秀。

4 结语

大学生实践周报告总结范文第2篇

同样的好心情也来源于即将见到本次要采访的李印杲先生。他毕业于东北大学,扎根于东北教育,现任东软控股副总裁、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东软睿道)总裁。在东软十余年的工作中,李印杲始终坚持学习和自我完善,从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这些优秀品质在记者的采访中也深有体会,正是这样持续性的学习,以及丰富的工作实践使李印杲练就了出色的业务水平,在学术与理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面对如今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尴尬局势,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后,迅速、顺利地完成从“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换,是李印杲一直思考的问题。

特色教育培训

跨越学生与企业之间的鸿沟,就要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合作,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高度地符合企业需要,进而促使企业用人效率的提高,

中国信息化周报:我们知道,东软睿道是东软基于20年来对IT产业实践的理解和对IT教育实践的洞察而创办的,请悠简单介绍下东软睿道的特色业务.

李印杲:东软睿道基于东软多年来在IT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的经验,整合东软在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等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用于IT人才培养的实践,形成面向IT人才的学习、成长、发展所构筑的业务。我们所提供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高校的、联合合作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是为社会IT人才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我们为企业IT人才的培养、成长和发展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同时基于培训提供IT人才服务。有的企业希望我们所培养的人有一种相对灵活的方式与他们做人才对接,所以我们也开展相应的人才服务。

中国信息化周报:东软睿道本质也是人才的教育培训机构,它与一般培训学校的核心区别是什么?学生培训结束后,东软睿道最终是如何进行考核呢。

李印杲:首先,我们为IT人才的学习和发展所提供的是基于企业不断成长过程中的一套生态体系。所谓的生态体系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课程体系或者是单一的项目,更主要的是动态更新。我们的后台项目是不断更新的,项目环境会不断变化,项目本身也会变化,根据企业的实践过程来更新。另外,我们的培养方向、技术体系都会围绕其发展,每年做两次以上的更新,而这种更新来源就是来自东软的实践。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其次,我们所构造的是一种文化氛围,虽然我们是020的形式,但是我们会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机会――真正的走到企业中来,而不是每天坐在教室里。因为在教室里是永远也体会不到这种文化的,工作上班与上学是有区别的。只有走到岗位才能体会职业魅力。学生不可能在教室里、在培训室中体验到一个企业多年沉淀的文化。

我认为在培训学生的问题上存在一种误区,比如培训时给学生提供所谓的真实环境、真实项目,这些是无用之功,只有这些是达不到培训目的和效果的。唯有走到企业里,他才能体会。比如做软件开发的学生,他和工程师在一起生活工作,体验工程师生活的喜怒哀乐、体验工程师工作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这个过程很重要,我管这叫文化的熏陶。

最后,规范。所谓的规范就是企业经过长时间磨合摸索出来的规则示范。因为学生在学校里所做的东西,与企业所做的东西存在差距。所有的应用都有其配套流程和工作过程,在大型企业构筑的业务过程中,在规范的运行环境下,学生才能学到应用的规范流程。

整个培养体系实际是一个能力提升的过程。一方面是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是综合素质。就像是人的成长不仅需要智商,同时也需要情商,甚至有的时候情商比智商还重要。在培养过程中,拓展训练、实践管理、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职业生涯规划等都会包含在课程中,帮助学生在多个方面的能力提升。培训结束后,我们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行综合性的系统评估,然后给出相应的评价,为学生的就业增加一个很大的砝码。

规范培训体系

依托信息与通信技术,面向大学生以及大学毕业生,通过线上与线下服务模式的组合,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来实现交互式与实践式学习的教育培训体系。

中国信息化周报: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代人才的教育,更多的是要形成一套体系,东软睿道作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平台和机构,它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什么,这种方式的优势特点有哪些。

李印杲: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更新鲜的血液加入企业。国民教育的大体系也需要完善调整,一定要适合生产、适合发展、适合行业。东软睿道将国内外众多优秀合作伙伴的教育资源和产品进行整合,依托信息与通信技术,面向大学生以及大学毕业生,通过线上与线下服务模式的组合,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来实现交互式与实践式的学习教育与人才服务。

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是一个真正的、实打实的、负责任的、面向大学生的培训公司。这就是说我们一定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来实现学生成长的目标,而不是简单的模式构建,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意。教育本身就是责任,而我们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负责任的培训。

东软睿道自成立至今,一直秉承着围绕IT人才技能的提升与职业生涯的发展来构筑业务生态链为核心。多年来,东软睿道一直围绕这一核心,稳定持续的推进业务。东软睿道是东软体系里IT人才培养和线上线下教育的结合,是围绕教育资源构建所形成的公司,是IT教育里的领先者。这些年,我们围绕企业人才、移动互联网人才,以及IT人才培养做了很多布局。

中国信息化周报:您认为优秀的软件人才应具备哪些特质,在教育中应重点培养哪些方面?

李印杲:不同企业有不同要求,从整个IT行业讲,第一要具备创新性,创意产生生产力,有创新才有发展;第二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IT行业知识变化迅速,不学习就会被淘汰;第三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做IT行业很累很烦躁,高薪的背后是无数的艰辛;第四是团队合作,IT行业本身是团队的战场,自己单打独斗是做不成什么的。

从教育培养方面来讲,第一重任是知识传授。系统化、针对性的传授知识、培养兴趣。爱好是最好的导师,兴趣会指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未来要做什么。第二技能培养。就是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所谓学以致用,在应用中知识才会转化成技能。学会与学好是不同的层次。第三心态教育。这是一种社会素质,包括了情商、智商、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

我们选择教师的标准是爱护学生、帮助学生、热爱教育、将学生成长作为己任,并且善于沟通,积极参与学生成长与发展。

中国信息化周报:东软睿道倡导的是“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未来”的经营理念,那么具体是如何为教育服务的呢?

李印杲:首先,我们培养的是信息技术人才;其次,我们培养手段是运用信息技术。现在做的是020的方式,有线上教育,也有线下培训。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将新的方式、方法、渠道、理念、行动,投入到教育服务中。第三方面,我们服务于信息技术行业。我们人才的服务和供应都是面向信息技术行业。这本身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

教育要顺势而行

着眼于学生的优点和特性,善于引导和启发,顺势而为则事半功倍。特定人群要有针对性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潮流实物激发学生积极性.

中国信息化周报:现在流行一个词语,叫做“人性”,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一辈人,很任性,比如因为一点小问题或者是个人心情便贸然辞职之类事件时有发生,您怎么看待这种“任性”。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引导呢?对员工的状态和情绪管理是否应予以重视?

李印杲:应该说90后人才是一个大趋势,所谓“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如果你与大趋势相逆、相斗争,那必然不会成功。所以你要看到90后身上的优势,如何融入其中是关键,因为未来90后就是主宰,所以不要试图去强硬的摆正其身上的缺点或者说是个性,而是要融入、适应、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例如,90后的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他们希望那些他们所崇拜尊敬的人物在他们身边,所以你一定要用你的能力展现出90后真正不如你的地方,让他们感受到差距,让他们尊重你。

另外,90后也会面临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比如玩手机,从早晨到晚上,不论是吃饭还是睡觉,甚至上厕所也要玩,有人说是要玩到手机没电为止,其实不是,他们是要玩到充电宝没电为止。那么,这是你就要思考如何用手机的方式增强与他们的互动,比如说上课时用手机点名、课堂微信提问、课后手机留作业、利用手机等终端进行答疑,甚至将讲课的部分内容或者精髓编辑视频分享到手机端等方式,既方便学生,产生互动,也利用当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培养良好习惯。

重视学生的状态和情绪,年轻人的特立独行,想迅速成功等心态都是可以引导的,现在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也鼓励大学生创业,东软正在构筑一个大学生创业平台,这个平台将大学生想法、创意和技能相结合,在我们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上进行创业。当然也有创业不成功的,那么我们还有就业平台,给大家一个提升的空间。

同时也要增加课堂吸引力。比如,我们可以开发微信版的IT技能测评-5道题目测试就可以提交一个小报告。简短又不占用太长时间,适合年轻人碎片化时间管理。也可以提供基于手机端的简短学习视频。学生可以在视屏上进行简单学习,避免学生对长时间的授课模式产生厌烦。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当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后,教育会变得很简单。

中国信息化周报:刚刚毕业的学生往往会面对工作经验这样的问题,请问如何使毕业生快速融入产业,提升他们对行业的理解,缩短和企业需求的差距,更加符合产业的发展?

李印杲:我们在培训过程中构筑了相应的训练体系。

一是行为训练体系。每个学生“入学”都有一套行为训练体系,比如拓展训练、就业技能可视化训练等。在求职中,你在面试官眼中的第一个影象就是简历。要学会针对性投递简历,不是简单的复制网上简历模板,要看清自身条件与求职岗位的相符合之处,提高简历含金量,争取一击即中。如何介绍自我也是面试时的一大问题。我们高考时可以为了一个勾股定律而做大量习题,那么求职也同样需要训练,我们为何不能为了一个自我介绍儿而训练一百次呢?自信流利、对未来充满激情的自我介绍会增加许多印象分。我相信一百次之后你的自我介绍一定非常精彩。

二是技术能力强化过程。学生学习很博杂,其中又很多对于求职岗位来说没有作用,因为职场需要的往往只是其中一些点――需要精通并熟练掌握这些点。所以走向职场时,一定要有一个梳理的过程,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三是过程能力训练。包括写文档及质量控制的过程。

四是工程能力训练。学生在培训之前不会做项目,那么在培训中你可以充分了解、参与项目各个环节,并在项目中担任一定角色。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拥有真正的工作经验,一定会让学生有所收获。我相信不论学习好与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创业经验最宝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要想清楚追求的是什么。我们正在构筑的是以专业为基础,融合跨专业的创业,创业的过程才是人生的宝贵经历。

中国信息化周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东软睿道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热?对此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吗?

李印杲:创业毋庸置疑是很好的方式,但是在此一定要明确,大学生要想清楚为什么创业,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我们追求的不是创业的结果,而是追求创业的过程,重要的是人生的经历。我们现在正在构筑的是以自己的专业学习为基础,实现跨专业的融合,进行更好的创业。这种情况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越学越爱,得到家长支持、老师鼓励,甚至可以将学校的实验室变成你的创客空间、把学校的图书馆,甚至是自己的寝室都可以变成创客空间,这样一个过程的创业,是大家所支持所鼓励的。这个氛围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过程。

另一个问题是要利用别人提供的平台和机会。不要将创业想象成一个造就成功又伟大的公司,而是要让自己参与到过程中去。东软的创业平台提供创业工具,比如移动可穿戴设备后台开发工具、新媒体开发工具及蛙页开发工具,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开发,我们为其对接市场,甚至可以顺利孵化产品,带来利益。这也是一种创业。有付出就有收获,合理利用平台创业,而后再进行深度整合开发,成为经典创业项目。

大学生要将创业回归本质,体验创业的经历,利用创业的平台,使自己参与到创业中,在创业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积极的创业规划,为未来的成功做铺垫。

记者手记

在与李印果的交流中,感觉最深刻的是他的自信和气势。对于记者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能侃侃而谈,并且生动形象的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同时李印果的回答总是条理清晰,表现出一种自在掌控的随和。

生活中的李印果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好习惯。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都要外出走路四十分钟,风雨无阻,偶尔还会打一打羽毛球,就算工作再忙碌,也要尽力锻炼,保持最佳精神状态。

同时他也是一位爱读书人士、他认为在读每一本书后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比如读《公司的价值》感悟到公司价值体根本上现在在人的身上;读《未来属于哪座城》明白发展的不均衡造成行业聚焦不同,各城市的特点文化不同,而我们不能被他人左右,要有自己的追求。

大学生实践周报告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训练,管理方式,人才培养

为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在教育部的推动下,各高校开展了各种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旨在通过项目训练,促进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应用,发现新问题,思考新方法,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在2013年和2015年分别指导了两个所在学校本科生的校级创新训练项目,一个是偏理论研究项目”基于压缩感知的信号处理仿真系统”(项目编号XJU-SRT-13083,以下简称项目A),一个偏重于实践的硬件制作项目“基于FPGA的家用心率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项目编号201510755176,以下简称项目B)。在项目实施中,发现了两个项目有不同的特点和效果,引发笔者对项目管理方式的思考。本文首先概述了创新训练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方法,然后对创新训练项目中的管理方法展开探讨。

1 项目的立项与实施方法

笔者所在学校的创新训练项目小组由一名老师指导2-4名学生完成,小组成员主要由 2-3年级的学生组成。项目内容可由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提出,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搭配在双向选择的原则下组成,通过相互了解,双方达成意向成立小组后,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项目申请书,说明项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及预期目标等。项目批准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实施项目内容,撰写项目报告,接受项目检查,最后完成结题答辩。虽然创新训练项目很小,但包括了组织团队、项目申请、立项、项目实施和项目结题的全过程,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 问题与思考

项目A的内容是利用压缩感知理论设计一个信号稀疏化、压缩和重构的信号处理仿真系统,旨在训练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压缩感知理论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两个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不但熟悉了该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各阶段的基本算法,一位学生甚至针对一个算法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想法,并提交了一篇小论文。项目B是制作一个便携式心率监测仪,旨在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难度不高,只要具备数字电路基本知识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编程能力就能完成。项目包括基本内容和扩展内容,却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只完成了基本内容。

经过一年的努力,两个项目都已经顺利结题,但项目中两组学生的训练效果却存在差异,分析其中原因,发现除了学生个体差异之外,项目管理方式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这里的项目管理方式包括项目组成员的选择,组成员分工,项目进度控制三个方面。

2.1项目成员的选择

项目A由两个3年级学生组成,如今已经毕业,虽然两人的成绩都在班级排名中间,项目内容难度也较大,但两人非常努力,不但顺利完成了训练项目,一名成员由训练项目延伸做出的毕业设计还获得了14年我校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另一名成员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项目B由4个2年级的学生组成,其中两人的成绩在年级排名前列,但由于动手能力偏弱,在项目中却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这说明选择成员时应充分了解成员的特点和兴趣,并结合项目内容的要求进行选择,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在项目中得到充分发挥,达到训练效果。

2.2 组成员分工

项目A的两个成员各自独立负责部分项目内容,分别处理声音和图像信号,所以两人即可以针对理论算法进行探讨,又要独立解决不同信号的处理问题,能力都得到了锻炼。项目B由于要做一个完整的实物系统,系统各模块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无法根据内容清晰划分,因此按任务将四人分工为资料收集与报告撰写、硬件电路设计、FPGA程序设计和仿真分析。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这种方式导致了工作任务大部分落在了设计者的头上,因为设计者需要甄别资料的可用性,需要通过仿真结果不断修改设计内容,撰写报告时,只有设计者自己才能描述清楚设计过程,所以设计者也要进行资料收集和仿真分析和报告撰写。这样负责资料收集和仿真分析的学生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参与度不高。这说明在设计项目内容时,应该为每位组成员设计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工作内容,每个人的任务应涵盖项目每个步骤,而不是某个阶段性工作,这样才能让每个组员都得到很好的训练。

2.3项目进度控制

良好的进度控制是项目有效实施的有力保证,这需要学生和老的积极配合。笔者在两个项目中使用了相同的进度控制方法,要求组成员每周见面汇报项目进度,见面前提交一份书面的周报告,说明本周完成的工作、遇到的问题及尝试的方法,见面时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项目A的学生基本能按照要求去完成,由于分工明确,每位成员每周都能单独提交一份进度报告,不但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使得项目有序地向前推进,最后项目总结报告也是一气呵成。项目B的进度控制就没有那么顺利,由于分工的原因,每周由小组共同提交一份进度报告,先后出现了无法提交、滞后提交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项目停滞不前,虽然项目最终顺利完成,但组成员在书写报告的能力上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导致最后撰写总结报告时的反复修改。这再次说明了科学分工和进度控制的重要性。

3 结语

创新训练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笔者认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根植在扎实的综合能力之上。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之下,创新训练项目才能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素养,才能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胜胆,叶凌英,汪冰峰.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体会[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 4(6):111-112

[2]尹旭蕾, 张磊, 沈飞.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自主性实践模式探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9

[3]李勇军,张海燕. 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31(11):17-19

作者简介: 黄志华(1976-), 女,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语音增强,信号处理,

电话:18699179000,

E_mail:

收刊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胜利路14号新疆大学信息学院

大学生实践周报告总结范文第4篇

在大学生创新体系的构建上,目前国内高校较为普遍的做法是以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为抓手,带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的软硬件建设。实践证明,科技竞赛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拓宽学生相关学科知识面,有利于营造良好校园创新环境和氛围,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做法也有其弊端,在这样的创新教育体系中,科技创新竞赛常常变成整个创新教育过程的终极目标,尤其值得思考的是,在认知学范畴中,目前国内开展的各类学术科技竞赛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创新。

2.物理特色科技创新协同培养体系实施方案与计划

在大学里,创新的源头就在实验室。在大学物理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精巧的实验仪器,涉及到广泛的物理现象。大学物理实验作为一门科学实验课程不仅能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创新能力。因此,以大学物理实验、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为起点,探索物理特色科技创新协同培养体系将更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也更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效果。大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中产生灵感,同时这些课程亦对教具等产生需求,面对灵感和需求,学生以创新中心为平台,以学生社团为主体,通过实践课程、科研立项、创新设计大赛等环节将之物化成为科技作品以及新发现或者新方法,之后这些作品、发现、方法再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加以应用和检验。好的科技作品,还可以做为面向社会推广的产品,促进学生的创业活动。从体系构建的角度讲,其中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即作为教学环节,也是分析、评价、反馈环节。实践课程、科研立项、学科竞赛构成了实践环节。因此该体系是一个教学环节、实践环节、社会活动、创业活动协同工作的特色创新培养体系。

2.1物理特色科技创新协同培养体系研究内容

2.1.1“物理演示仪器的创新与设计”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应该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精英型、实用型、复合型、开放型人才为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进入社会的竞争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实践课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大学物理教学是所有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因此大学物理也是所有理工专业学生都掌握的基础知识。开展“物理演示仪器的创新与设计”实践课程,不局限于学生的专业背景,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就开展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把大学物理教学中学习到的物理原理、物理现象用新颖、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进而完成“物理演示仪器”或者“物理演示新方法”的设计,这既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创新”的含义,又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把创新想法转化为创新作品的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1.2大学生专题科研立项的设计与实施

大学生科研立项的目的在于重点培植有创新意义的、有价值的新想法、新作品,帮助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进一步转化为实际作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物理课程贯穿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也是学生们接触最多的课程。在大学中,包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的大学物理课程主要面向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开设,而这部分学生恰恰存在很少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想法的问题。以大学物理课程为切入点,设立大学生专题科研立项,支持大学新生把他们熟悉的物理课程中的知识转化成“物理演示仪器”或者“物理原理演示方法”展示出来,通过学生本人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试验计划,学校或者实验室通过学生专题科研立项并给予经费资助,以鼓励其积极性,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帮助大学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中的教育方法。在学生专题科研立项申请、实施和最终答辩过程中,对学生的书面与文字表达能力、口头演讲表达能力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学生在实施专题科研立项的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报告,通过撰写文献综述、学习周报,工作周报,技术报告,学术论文等很好的锻炼了其书面与文字表达能力。通过在周例会、进度报告、学术报告、学术交流中学生有效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使其掌握用严谨的口头语言进行报告和交流,特别是培养了学生们在一定时间内做演讲、把问题和思想汇报清楚的能力。

2.1.3“物理演示仪器创新设计大赛”的设计与实施

创新竞赛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开展“物理演示仪器创新设计大赛”不仅是对学生创新活动的检验,也是向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是对其前期工作的肯定和鼓励。竞赛有助于强化创新者的创新意识;可以极大地丰富创新者的创新经验,并极大地增强创新者的创新动力,更重要的是竞赛可以增强创新者的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创新者的创新能力。

2.2物理特色科技创新协同培养体系实施案例

在物理特色科技创新协同培养体系中,学生不但物理课程的成绩得到提高,而且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在2013年选取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131163班作为体系实施对象。该班级在第一学期开设了大学物理课程,全班23人成绩分布如下,其中有两人不及格。此后该班级的同学参与到物理特色科技创新协同培养体系的各项活动中,为该班级增设了“物理演示仪器的创新与设计”实践课程,该课程以趣味实验为主,提高大家对物理的研究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们提出新想法,对有创新意义的、有价值的新想法给予每个项目500元的专题科研立项的支持,并在同学们完成创新设计之后举办了主题为“假日科学广场”的“物理演示仪器创新设计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新作品的平台,并以等级奖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其中有4件优秀作品都被选为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的教具。

3.总结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物理特色科技创新协同培养体系具有很好的可行性。该体系下,我们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以大学物理实验、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为起点、以物理演示仪器创新与设计课程、大学生专题科研立项为实践环节、物理仪器创新设计大赛为竞赛内容,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为效果检验及分析、评价及反馈环节,构建物理实验教学与科技创新协同培养体系。经过该体系的有机调节,教学活动、学生的科创活动能够有效联结并相互影响,教学活动能够通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到内容补充和效果检验,学生的科技作品能够通过大学物理实验、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形成有效的闭环反馈机制。并且经过实施案例证实该体系确实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提高大学生学习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科技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大学生实践周报告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50-02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要求职业院校要积极推荐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因此,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实施“2+1”或“2.5+0.5”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不同,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即有正式工作岗位,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接受教师的指导,还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目前我院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现状

2009年起,我院会计专业就成立了实训实习教研室(2012年分立为实训教研室和实习就业教研室),专门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并配备就业专员协助完成工作。2011年起,我院与中山市中正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市新塘经纬会计师事务所等4家单位签订了会计实习基地协议。在采取系里选择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进行统一安排与学生自主落实实习单位相结合的形式下,我院共输送了两届约900名会计学专业学生进行为期至少三个月的顶岗实习。目前,我院顶岗实习工作流程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和教育、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控、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总结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和教育

与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协议;搜集、核实和实习基地招聘信息;组织实习学生面试;收集学生实习顶岗单位名称、企业联系人与联系方式等;制订工作总体安排、实习报告及答辩实施方案、毕业生顶岗实习流程图、毕业生顶岗实习周报与指导记录表、毕业生顶岗实习报告模板和实习指导老师安排等管理文件;成立实习工作指导小组;召开学生实习动员大会,向学生讲解顶岗实习要求、过程,以及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背景等内容。

2.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控

实行辅导员、班主任、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和单位指导老师的多方面的双重管理和监督方式:实习指导老师每周收集学生周报并反馈意见,指导学生实习报告及实结的撰写与装订,定期给学生打电话或通过实习QQ群解答学生所提的各种实习问题,不定时地给单位指导老师打电话,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及实习情况;根据情况安排巡视实习基地,实地关心学生实习情况;及时了解和处理学生擅自离岗、调换单位等情况,做好学生实习单位和通讯方式变更的资料登记等。

3.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总结

实习指导教师根据顶岗实习考核评价表(见下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毕业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能毕业;评选奖励优秀实习生,面向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召开实习就业经验交流会;实习后鼓励学生以实习促就业,推动就业工作顺利完成。

二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安全隐患多

我院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学生每年有400人左右,人数较多,实习地点分散、岗位不同,而且结合我院学生生源情况,大部分是来自珠三角地区的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为富裕,其适应能力和耐挫力较差,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较弱,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足,注重待遇,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自身安全意识淡薄,有的甚至不愿意参加顶岗实习工作,加之学生进入企业后的自由活动空间扩大,给实习管理和考核评价带来了一定难度,也容易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经学校推荐的顶岗实习学生尚在管理范围内,而自主实习、面试未报到、自行离岗学生则在失去学校监控的状态下,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顶岗实习制度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

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顶岗实习的学生仍然是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与顶岗实习单位之间并未建立实质意义上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因此,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和薪酬问题等权益方面的纠纷时,用人单位会认为实习生不是单位正式的员工,不能进行工伤保险赔偿,不能按照《劳动法》和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工伤认定,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使监督考核流于形式

我院主要依靠班主任、辅导员和实习指导教师来完成相关工作,而这些老师由于还承担教学、行政等任务,加上自身专业实践指导水平有限,同时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及工作内容不同,无法做到与每个企业和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及时的指导,从而造成实习管理出现松散现象。校内指导教师多以学生的实习报告、总结和实习单位的评语作为参考对学生顶岗实习环节进行考核,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督,不能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做出合理的评价,使得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式过于简单,过程流于形式。

4.校企合作不深入,专业培养方向与顶岗实习的岗位不完全吻合

校企合作的重要原则是以企业为中心,一般的学生顶岗实习也都是根据企业的生产需要来安排,而且会计岗位有限,顶岗实习的岗位往往是企业急需要人员的岗位,即依岗设人,而非依人定岗,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实质性的、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而企业认为他们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培训教育学生,特别是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工作的报酬,这经常会造成岗位和所学不一致。同时,顶岗实习的岗位通常是固定在某一岗位,企业不希望轮岗安排实习生,大多数顶岗实习的学生希望能够在顶岗实习单位里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然而事实却让他们失望。因此顶岗实习的学生认为在学校课堂上学的很多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不能得到发挥,而工作岗位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又未学到,出现了脱节和错位。

三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加强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其安全意识

学生在校期间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开展形式各样的吃苦耐劳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班会、演讲和报告会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还可以用适度批评,增加劳累,设置困境,举办各种竞赛等有意识地创设挫折情境的活动,要培养高职生对挫折的耐受性,提高抗挫能力和适应性,提高沟通和社交能力,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训演练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结合岗前培训教育,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个人定位和生涯规划,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实习与就业的充分准备,强化学生德育素质,提高其主人翁意识,为做好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完善顶岗实习风险控制体系,为顶岗实习提供保障

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学生实习风险,我院要制订安全事故处理预案,成立安全事故处理小组,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所有顶岗实习学生均应购买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及企业实习劳动保险,前者由我院购买,后者由顶岗实习单位购买,保证万一发生安全事故后学生能得到相应的保险补偿;动员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学院将实习单位接收函和实习协议书留存备案,学生与学校要签订自主实习申请书和自主实习承诺书,明确学校、企业、家庭和学生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确保学生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结合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强化安全教育,形成教育、预防、管理一体化的实习风险控制体系,防患于未然。

3.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体系,促使实习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

第一,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文件,规范工作运行管理。鉴于我院成立时间较短,目前只有两届实习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地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中的工作总体安排、实习报告及答辩实施方案、毕业生顶岗实习流程图、毕业生顶岗实习周报与指导记录表、毕业生顶岗实习报告模板和实习指导老师安排等文件,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目的和要求,顶岗实习的内容、方法和流程等。如细化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职责,让实习指导老师在实习过程中可依据制度具体落实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责任;修订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结合实际明确实习考核具体要求及细则,在学生实习前发给学生,让学生知晓并使之规范自身实习行为。通过建立健全的实习制度保障体系,保证实习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规范了顶岗实习工作运行的管理。

第二,加强顶岗实习教师指导,强化实习过程管理。为强化实习过程管理,(1)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校内实习指导老师有效开展工作;(2)加强巡视学生的实习动态情况的力度,在学生集中的单位,可以安排专职教师驻扎在企业(其间也可以轮换老师),在学生分散的实习单位,可以在一个地方或区域安排1~2位老师,经常到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去看望学生,以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3)高薪聘请企业技术员、管理员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在顶岗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全面负责,保障学生劳动的安全;(4)建立顶岗实习专题网站,设立在线交流和网上答疑版块,强化远程教学团队的指导。

4.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深度,提高专业对口率

高度重视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多方挖掘合作企业资源,加强企业筛选,选择与会计专业相关的、生产技术较先进、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单位;校企实行深度融合,要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进行全方位改革,根据企业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制度,开发编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材,全面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深度;调整学校教学规律使之与企业生产规律同步,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使之与顶岗实习的岗位吻合,调整学校教学模式使“教、学、做”有机结合,便于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大学生实践周报告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 顶岗实习 组织管理 考核

大力推行顶岗实习,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政府力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产学合作的重要任务。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下,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到专业对口单位进行上岗操作实习,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顶岗实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培养、提高了学生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综合职业素质,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现状分析

根据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文件精神,要在2010年初全国会计人员近1 000万的基础上,到2020年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加40%,这是近几年会计专业稳步发展的因素之一。如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会计系2012届毕业生395人,2012级新生已达974人。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特别是高职商科学院每届学生都在几百人的规模。由于会计专业的顶岗实多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一般一次仅能满足2至5名学生实习,进行集中实习比较困难,所以分散型实习是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主要形式。分散型实习通常是由学校推荐到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或者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己联系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一个班级的学生会分散在多座城市的多个用人单位实习,使顶岗实习的管理、监督、考核评价都相当的困难。

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必须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且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会计专业分散型实习实施情况看,三方在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分散型顶岗实习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一)学生方面

1.实习模式不适合学生。目前会计系的实习基地安排最多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就是接受20名实习生,可这种相对集中的实习模式只适合优秀生,其本质还是针对于少数学生的实习模式。

2.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问题突出。由于许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的工作内容与会计专业不对口,或工作过于简单枯燥,如文员、收银员,觉得个人发展空间受限,使学生丧失了兴趣而主动离职;当然也有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岗位工作和企业的严格管理,不得不被动离职。

3.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期望过高。大多数企业包括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岗位都是辅助岗位,工作内容单一,技术含量低。学生到岗后往往会产生落差,出现中途离岗,收银、仓管这些岗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一般也不接受。另外,工资和住宿等待遇方面往往也期望值过高。

(二)学校方面

1.“双师素质”和有经验的教师缺乏。由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中,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中,师资队伍年轻化,很多教师实践能力匮乏,不具备指导能力,致使实习指导不到位,从而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

2.顶岗实习的学生和单位分散,不便于管理。由于学生实际人数和生源等因素,实习生分布在全省各市,有的还在外省,这对学生的追踪管理造成了不少困难。加上校内指导教师人数相对较少,还要完成校内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实习质量难以监控。

(三)企业方面

1.企业参与意识不强。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逐利思想使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缺乏积极性。同时,会计专业学生多在中小企业实习,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辅导实习生力不从心,使实习效果参差不齐。

2.存在学校与企业脱节问题。分散实习是学生个人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校企缺乏必要的沟通,企业缺乏对学生的真正管理和监督。

三、创新和规范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组织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统筹及规划这一教学环节时要严抓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时间段的实习任务安排、落实、检查指导和考核评价。

(一)顶岗实习前

1. 进行顶岗实习动员和实习岗前培训。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使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了解实习目的、任务等。进行会计毕业生诚信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遵守“讲信用、守诺言、诚实可信”的道德准则。挑选有企业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顶岗实习岗前培训,讲授实际工作当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业务,如:新建企业的建账方法;老公司重新建账的方法;红字凭证的运用及营改增等新知识等。

2.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可聘请知名公司相关人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实习、就业指明前景及奋斗方向。通过顶岗实习动员校内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的进一步讲解和实习前培训及讲座,使分散实习的学生不再孤单、困惑和迷茫。让学生不仅带着任务和目的,还带着自信去实习,增强实习的效果。

3.完善顶岗实习的相关制度与规定。我校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顶岗实习组织管理规范,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会计系201×届毕业生实习方案》、《会计系201×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总体安排》、《会计系顶岗实习流程图》、《会计系毕业生毕业实习报告及答辩实施方案》、《会计系201×届毕业生优秀实习报告答辩记录表》等制度和规定,针对分散型实习的学生制定了《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申请表》和《学生(顶岗)实习承诺书》,要求分散型实习学生承诺在实习期间服从管理、不违反有关规定,并保证自身的安全。

(二)顶岗实习期间

1.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加强同分散型实习学生的联系和互动。实习期间,实行辅导员、班主任、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双重管理和监督方式。每个指导教师都按实习小组建立QQ群,利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飞信、QQ群等与每位实习生联系。实习小组QQ群为师生提供了实时和非实时互动交流平台,包括学生提交实习周报、阶段性任务的布置、提交和反馈、疑难问题的交互讨论及解答等。既保证了指导教师及时了解每位学生思想动态,又保证了信息及时送达和对分散实习学生实习过程的跟踪管理。

2. 加强实习过程工作的检查落实和督促。系实习工作指导小组要定期检查校内指导教师工作进展情况,要求校内指导教师必须做到每周至少与被指导的每位学生联系一次以上,每个月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联系一次;及时各种信息,协调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程跟踪学生,客观评价学生的实习情况,确保分散型实习期间的各项工作布置、落实到位、有序进行。

3.实行“双导师制”,明确实习单位兼职指导教师的责任。针对会计专业分散性实习特点,实习单位要保证为每个实习学生配有企业指导教师。其职责是: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方式,实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好日常考核及实习鉴定,经常与学生沟通,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到毕业生实习单位进行巡查和指导。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虽然是分散型的,但我们也要到相对集中的实习单位去实地巡查,在直接深入了解实习生情况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实习学生。听取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企业需求,落实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

5.分解实习阶段,实行过程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实习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过程考核机制,形成过程管理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阶段性考评体系。将整个实习过程分准备阶段(10分)、实习阶段(60分)和总结阶段(30分)分别考核,使学生从参加顶岗实习动员会开始就进入角色和考核。

(三)顶岗实习后期

1.建立校企双考核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严格的评价与考核体系,考核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实习,从而不断提高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岗位要求的“零距离”,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为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我们对考核评价指标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将“双导师”的考核指标和重点加以区别,以达到全面考核学生实习全过程的目的。

2. 建立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标准,重视过程考核。将考核评价分为6个组成部分:实习准备、信息填报与联络10%(这部分由实习小组学生组长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打分),实习周报15%,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价40%,实习报告15%,实结10%,校内指导教师评价10%;总评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考核不及格者,下一年重修合格后方准予毕业。在这一环节学生需要提交的实习成果主要有:实习周报、选题报告、实习报告(加盖公章)和实结。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要根据实习生表现写评语、填考核登记表(加盖公章)。

3. 创新答辩方式。按照学院有关文件的要求,毕业实习报告(论文)被评为优秀等级的要进行答辩。我系毕业答辩采取网上答辩的方式,这种方式既灵活方便――教师和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安排答辩时间,又经济实惠――不用组织大量教师参加答辩,也免去了学生往返学校的费用和住宿等问题。为了证实答辩的真实、可靠性,保证质量,我系特制定了《会计系201×届毕业生优秀实习报告答辩记录表》,并要求附网上答辩纪实。

4.表彰优秀实习生和毕业生。按照院系的有关文件,每个班级按照人数的10%至15%的比例评选出优秀实习生,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同学,分别授予了“就业精英”、“创业先锋”和“深造尖兵”的称号。同时,召开毕业生就业、创业和专升本报告会,邀请优秀毕业生与大一和大二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会上对顶岗实习和毕业作业获得优秀的同学,颁发证书和奖品。希望通过他们就业、创业和专升本经验的传授,给师弟师妹们指点迷津,明确未来目标,找准人生定位。

5.总结及存档。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按要求上交电子版的学生实习周报、纸质版及电子版实习报告(含初稿)、实结、获得优秀成绩的优秀实习报告答辩记录表,确保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的真实性。此后,由实习指导小组完成实习报告、总结等毕业作业的终审工作,退回指导不符合要求的毕业作业,完成毕业作业的所有资料的归档工作,落实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

(注:本文系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立项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问题及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8)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Z]. 2010.

2.王亮.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与考核研究[J].消费导刊,2012,(10).

3.吴从慧.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系统化管理[J].商业会计,2011,3(5).

作者简介:

大学生实践周报告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PMBOK;微商;大学生创业

1 当代大学生创业背景

现今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一二线大城市就业。虽然近几年大学生毕业总数没有增加,但过度集中的就业地点选择,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走出这一困境,许多大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自主创业。以前由于政策、经济、时势等原因,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并不高,创业成功率低,但随着总理在2015 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 大学生微商创业的特点分析

所谓微商,英文名称Wechat Business,其作用是基于微信生态的社会化分销模式。从模式上来说主要分为两种: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商称为B2C微商,基于朋友圈开店的称为C2C微商。可以说微商就是在移动端上进行商品售卖的小商家。大学生创业通常具有资金不多、经验不足、时间有限的劣势,同时大学生群体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硬件产品较为普及,朋友圈、公众号等软件的高应用率,使得大学生在微信创业方面有着天生的优势。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全国微商从业人数已经突破1000万,而微商5.49亿客户群中学生已占19.7%,大约1.08亿。其中高校在校生由于课业相对宽松,消费能力较强,便成为微商主要客户群,大学生从事微商的数量也日渐增多。这些证明了大学生微商发展十分迅速。在此前提下,微商的营销成本较低、客户群庞大、传播广泛等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创业需求。

3 PMBOK模型的解释和作用

PMBOK是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的缩写,代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在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是从事项目管理的人们在实践方面的成功总结。包括九方面内容,分别是: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和采购管理。这套管理知识体系可以应用于不同规模的企业中,能够兼容各种具体的管理技术,使用人可在该体系的基础上,以合适的方式,与自己选择、设计、组织的各种技术方法进行对接。

4 大学生微商创业之PMBOK分析

微商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的一种产物,是电子商务的具体方式之一,有自己的产业优势和结构优势,也面临机遇和威胁。用PMBOK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微商创业,可以从宏观角度俯瞰大学生微商创业。针对大学生微商创业的特点,下面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大学生微商创业:

4.1人力资源规划――组织架构

大学生创业通常是一个小团体,团队成员间的地位没有明确的上下级之分。这样的好处是创业初期,大家都会抱着美化的愿景,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计较回报。但缺点是创业中后期,当有路线分歧或者遇到困难挫折时,没有一致的领导,不能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创业初期,做好团队建设工作,设定合理的组织章程,以及出现矛盾时解决争议的合理途径。

4.2有效进度计划和成本估算能力

大学生创业初期会有一个目标,也会有一个简单的进度计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目标会发生偏移,进度的执行也就成了空谈。针对这种问题,按照项目管理中时间管理和成本管理的方法,需要把总体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子活动,估算出每个活动需要的时间、人力、资金,并按照优先级进行活动排序,编制项目进度表。最关键的是要有效地控制项目进度,可以通过每周例会,周报等方式来进行,当进度出现变更时,及时修改项目进度表。才能保持大学生创业的持续性,提高成功率。

4.3 风险管控――应对风险的能力

2015年5月起微商屡屡曝光负面新闻,诸如跑路、产品滞销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严重影响了微商在大众心中的形象。在这种风波中,许多大学生微商受到冲击,放弃了微商创业,这其实也是大学生微商缺少风险管理能力意识的体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让大学生创业者明白风险控制的方法,风险管理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三个阶段。目前,微商销售途径通常是通过朋友圈的熟人关系来实现的,其中的信用担保关系、行业监督问题、法律法规问题、平台运营管理都是的风险识别问题。辨识这些风险的来源属于风险分析。在具体的交易过程中,通过三方平台担保,签订电子合同明确买卖双方的责任等方法,规避可能发生的损失,属于风险分析控制。

4.4 质量管理――诚信经营是微商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大学生微商来说,商品的质量意味着诚信经营。微商作为一种免费的商品销售手段,低成本既是它的优势,也是劣势所在。一方面用户很难获取微商的信用记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商家投放的产品广告图与用户体验报告存在怀疑。大学生微商从事创业要注重长期信用的价值,在创造利润的同时更需要积累客户评价与信用,选择适合自己长期经营的差异化产品,重视品牌推广,多做市场调查,在微信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塑造用户体验口碑以真正形成品牌。

5 结束语

综上,大学生微商创业是“互联网+”背景下的一种基于移动社交而产生的一种基于信用的新型创业形式,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微商群体越来越理性,相关法规政策和平台管理制度越来越规范,大学生微商的创业发展之路一定会越来越兴旺。

参考文献:

[1]亓传伟,陈佳.“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J].教育与职业,2016(4).

[2]邹建良.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5(5).

[3]董风华.大学生微商创业模式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2015(10).

[4]符晓艳,申恒运.大学生微商营销平台的发展与完善[J].2015(28).

大学生实践周报告总结范文第8篇

因为有追求,所以我们愿意尝试,才有了超越与创新。因为做了,所以有了了解与熟悉。经历了这些“所有”之后,我们更加成熟与自信,更加热爱生活与学习。

时光飞逝,当我们回忆这一年快乐的学校生活,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才感觉又到了期末。在这一个短短的学期里学生会的成员在学生处老师的指导下,各项活动都进展顺利,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现将学生会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文艺部:和实践部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五子棋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临近期末的“庆元旦迎新生”文艺活动办得非常成功,让同学们的多才多艺尽情的展现出来,同时给新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

体育部:举行了一次“定点投蓝”还有期末期间针对新生的排球比赛,丰富了大家的体育生活,提高大家煅炼身体的积极性。

实践部:今年新成立的一个部,和文艺部举行的第二届“五子棋比赛”,还有临近期末的寒假超市实习的统计得到很多同学的参与。

秘书处:这个学期率先举办了一次校园互动活动“放飞心声”不仅起到了带头作用而且影响良好,活跃了校园气氛,让同学们有了心与心的沟通。

纪检部:每天都要对各班晚自修人员情况进行检查,将上课情况进行考勤汇总。因为平常工作较忙所以没有活动!希望下学期有更好的表现。

生活部:每周报纸的发放,周六电影播放,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食堂问卷调查架起了食堂与同学们的桥梁。临近期末以举行了“我寝我秀”活动,电表抄写等,使同学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学习部:随着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学生会的成员也积极的响应,进行了“十七大征文比赛”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宣传部:各期的黑板报都和团委合作完成,各个部门的前后期宣传也都配合良好,漂亮的版面设计和娟秀的字体为校园的宣传增加了美丽的色彩。希望下学期再接再励!新晨

总体来说学生会的工作开展得不错,从以上这份学生会工作总结报告中可以看出,不足之处有以下各方面:

1、学生会各部之间的联系合作意识还不够深入。

2、学生会成员的工作还不够积极主动;

3、学生会成员的整体力量还不够集中,有一些散漫;

介于这些,我们在未来的时间里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学生会工作是做好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不断拓宽思路,做好学生会工作计划,繁荣校园文化,以身作则,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大学生活环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们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团体但是我们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团体,相信凭着我们实力与热情,还有我们不变的信念,在来年我们定会将工作开展得更好,使同学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声有色!

上一篇: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村委会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