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20:40:53

打破常规作文

打破常规作文范文第1篇

就像那条不服气,不甘心的小鱼,它不一味地遵循自然规律,它欲想打破自然规则。

它想:为什么,它们为什么一定要成群结队的游?它们为什么一定顺着下游游?为什么……鱼儿太疑惑了,太不服了,太好奇了。终于,从它心中喷发出了一个信念:我要“逆向而行”!我要“打破常规”……

在生活中的我们,不能在逆境中体会快乐,因为我们不去尝试,不去突破。因而,生活给我们的是单调,是乏味的。所以,不管鱼儿最终是怎样的结局,它也是一条“精彩的鱼”。

想想我们也是一样啊,我们除了要越过坎坷,走过平坦,还要铲除荆棘,将泪擦干,试着突破自己,逆向而行。最终在撒满星星的天空下,凭着一颗不哭泣,勇敢的心。感受真正成功的感觉。

打破常规作文范文第2篇

一、审题立意保方向

如果偏离了题意,就会发生思维混乱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审题立意时,要抓住命题者的意图。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炼中心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为文章的主旨,就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如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大纲卷作文题的材料是关于农民工老王住院、受助、回报的故事,那么提炼这则材料的中心,抓住其中的共性,可以得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共创和谐社会的主题。

2.抓关键词句法。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起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如201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文题材料有很强的思辨性,关键词是“自由与不自由”,那么写作时,就要阐明自由与不自由的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3.由果溯因法。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以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Ⅰ作文题为例,所给的材料是关于“山羊过独木桥”这一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在预赛中出现的新情况,引发的巨大争论。那么,从“引发争论”这个结果的角度谈,为什么会引发激烈的争论?他们没有按习惯上的山羊抵角进行比赛。对此推究缘由:规则的制定不妨人性化一点,不仅可以体现公平公正,也可以体现友爱互助,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学会变通。

4.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作文或叙述“物”的材料作文时,我们需要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观点。如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卷Ⅱ作文题的材料是关于给野生动物喂食的,材料中的“动物”“野生动物”,我们可以将其引申到人,如由“人喜欢动物”引申到父母对子女的喜欢,引申到长者对下辈的爱护,由此我们就可以写“爱与害”“动机与效果”“教育方式”等方面的话题。

二、明确文体不走样

如果确定写记叙文,就要筛选出能表现主题的事件,并加以拓展,对其中的人物进行多角度描写,充实其中的细节元素,以少量的议论和抒情深化主题。如果确定写议论文,就要提炼出准确鲜明的观点,列举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搭建基本的论证框架,最好能用两种以上的论证方法,并能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三、理清结构显清爽

无论决定写什么文体,我们都需要认真构思,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素材,需要什么表达方式。这样才不至于写作时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文章安排段落结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是“纵式”和“横式”两种。安排段落结构,还应当注意不同文体在结构上的不同特点以及同一文体在结构上的变化。如:安排记叙文的结构层次有以下方法:按时间先后划分;按地点的转换划分;按事情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按描述内容的不同角度划分。议论文有以下常见的结构形式:并列式;递进式(按逻辑顺序);对比式;总分式(包括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

要想理清结构,写作前最好能列写出提纲。列了提纲,就知道写什么,并且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此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层次清晰。以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Ⅰ作文题为例,首先根据立意,确定好文体。如果要写记叙文,就要明白需要写一个什么样的事件才能反映“打破常规”获得双赢的主题;如果要写议论文,就要写清楚“如何”打破“什么样”的常规,正面的例子举什么,反面的例子举什么,引用什么名句。最后提纲如下:

观点:打破常规,获得双赢。

文体:记叙文。(用倒叙的方式开头)

事件:班级里的一个差生被新班主任用非常规的手段转化的事件。

结果:差生不再搞破坏,能和同学和睦相处,并用心学习。

经过:老师假扮他失踪多年的父亲,与他书信交流。

打破常规作文范文第3篇

小学六年级以选择为主题的作文600字1

人生是一条长河,你无法决定它的长度,但你可以无限拓宽它的宽度。也许你如今正在承受着行走在必经之路上的痛苦,但为何不能换思维,换一个行走方式,既然必须要走完这条路,何不将痛苦变为快乐,将消极怠慢变为积极进取,更好地走完这条路呢?

纵观古今,无数文人佚士都在时光这条大河流中走过,他们无法选择跃出河流,可是他们选择改变自己,于是就有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苏轼“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放洒脱,屈平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茕茕独立。由此可见,即使我们选择不了,躲避这个肆蘖的世界,这个时代,但我们却依然可以勿忘初心,不与众人同流合污,不在风雨飘摇的社会中随波逐流,他们正是我们背后最坚定的力量,引导我们选择前方的道路。

别让尘埃蒙蔽了你的双眼,尽管道路艰辛,前途坎坷,但最可怕的便是被“一叶遮天”般的迷茫催毁前方朝圣。选择好自已的未来,坚定不移地身前方踽踽独行,不被外界的声音左右,听听内心的声音,方能更好的远行。

三无便是选择一个拥有自己的选择去渡过一段必经之路。她一直都是一个流浪的人,从马德里大学毕业后,其实她完全可以从教德文,悠然度过这平静的一生,但她不愿走这条路,她的选择在她必经的人生长河中拓宽了她的人生宽度,她毅然决定搬至撒哈拉沙漠开始属属于自己的生活,这为她的人生之路增加了无限色彩,既然必然要走这漫漫的人生长河,为何不自己开辟更多选择的道路,让自己更快乐地走过,何乐而不为呢?

当今社会,最为典型的便是上班族,即使心中多么不愿意上班,但为了生存迫不得已,于是很多上班族便开始无限消磨自己的精力,沉浸于工作的埋怨中,其实仅仅只要换一种态度,积极进取地工作,忙忙碌碌充实你的生活,而不是让怨声载道将你拉入无尽的深渊,这样的生活也许更适合一个充实的人生。

选择是自由的,一条必经之路,你无法改变,但可以选择你如何走过它,生活无法改变,但你可以改变你生活的态度。

小学六年级以选择为主题的作文600字2

穿袜子,本来是一件普通简单的事。按常规来说,我们都是顺着穿。然而,男孩却反其道而行,他总爱反着穿袜子,面对父亲的责问,他的回答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回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了!”。

显然,男孩勇于打破常规,反穿袜子,他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式来穿袜子。因此,我想说: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或道路,我相信人生会变得更美好和灿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被常规所缚。选择跟随常规做事而不管适合自己与否。如此一来,我们的人生何来璀璨独特?它只会因为遵循常规而变得平淡无奇。所以,我们应该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发展自我的方式。

王鹏,一个面向阳光大道,打扫街道的小伙子。在常人眼里,一般来说,打扫街道是一份不起眼的工作。然而,面对别人的冷言冷语,面对别人轻蔑的眼光,王鹏丝毫不畏惧,他只知道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一挥一动,他拿的正是一把扫帚,每次工作完都满头大汗,但他的脸上洋溢着辛福的笑容。正因为王鹏勇于打破常规,勇于面对现实,并没有认为打扫街道是一份不体面的工作。他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他扫出了自己的快乐与辛福的人生,扫出了人生的新天地。

还有张涵,一个90后放牛的大学生。她没有如常规般的迷恋繁华的都市生活,她不甘于只做一个打工妹或只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毅然离开那座灯红酒绿的城市,回到自己那全是泥土的乡村。她选择了一份在别人看来不体面的工作——养牛。然而她凭借自己培养特种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事业的一个高度。张涵就是这样不安于现状,打破了常人一贯留在城市的理念,毅然回到家乡,打破了常人认为养牛只适合男孩子的传统,打破了特种牛难养的常规。可见,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你才能看到生活的新天地!

纵观当下社会,大学生就业也早已打破“铁饭碗”“抢饭碗”的常规做法,不少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选择自己“造饭碗”的道路,而他们也在自己的事业中收获了成功。显然,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你会打开人生的另一片天地,而不会沦落到常规的平庸中!

下次你穿袜子时,不妨按男孩的方式那样穿,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小学六年级以选择为主题的作文600字3

花朵选择了迷人的外表,芬芳的气息,却失去了树的挺拔高大;游鱼选择了戏水的乐趣,却失去了飞翔的能力;泉水选择了生生不息的细流,却失去了波涛汹涌的气势;山石选择了雄奇壮美的外貌,却失去了珍贵华丽的外衣。大自然的每件事物都在进行选择,和人一样,这种选择是残酷痛苦的,也是快乐的。

选择是一把剪刀,它剪碎完整的花布,却剪出漂亮的衣服。也许我们对未来有很多梦想,选择会把它们无情地剪碎。不要怕,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就能用碎布拼出更新、更真、更美的梦想。

选择是一支桨,一边抵抗着水波的巨大阻力,一边又引领船只勇往直前。也许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陷阱,选择给我们制造了无形的阻力,但只要我们冷静思考,找准前进的方向,就一定能利用选择这支桨,把人生的航船向前推进。

选择是一条射线,它以结束一头的代价换来另一头的永恒。正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样,在我们选择一件东西的同时,必须要放下另一件东西。也许这个过程是残酷的,但如果死死抱住两个包袱不放,最终只会被压死。所以我们要学会选择,做出最正确、最有益的决定。

选择是一条小路,曲折又长满了杂草,但沿着小路前行,你会看到光明。人生就是由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构成,一条又一条的小路领我们走向成功。所以我们要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绝不选择放弃,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花朵不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因为它得到了美丽的芳香;鱼不会为没有翅膀而后悔,因为它拥有了坚实的鳞片和灵活的鳍;泉水虽然失去了奔腾跳跃的能力,却换来了默默的永久;山石也不会羡慕珍珠的美丽动人,因为它拥有坚硬的个性。每个人每一天都在进行选择,也许这是痛苦的、残酷的,但依旧义无反顾——因为痛,我们感受了快乐;虽然痛,我们体味了快乐!选择,痛并快乐着!

小学六年级以选择为主题的作文600字4

“结果”这个词在词典里的意思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选择”这个词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挑选。我想“挑选”应该是指挑选形成“结果”的一个发展过程。

那么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选择与结果是相依相存的。因为只有选择了以后,才会有结果;而人们又为了某个结果再度选择。这样选择与结果便很巧妙的形成了一个轮回,一个个轮回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了选择。

其实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开始进行选择。我们好像一个在旅途中的人,一个不知去向的哪里的人。而人生的选择,则又恰恰如一条条的路。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路,走向不同的方向,看到不同的风景,最后又各自得到不同的结果。

人生的选择是没有很多时间让你思考的,因为这个选择也同时摆在别人面前让别人选择,所以我们应当把握住每一次选择的机会。人生的选择又是没有后悔的余地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选择过后的结果是怎样的,所以当我们知道的时候,结果使我们无法后悔。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微笑面对我们每一次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因为它们毕竟是我们认真思考后所选择的。一个人的选择往往会影响到其他人的选择与结果。就像材料中的骑士一样,他选择了其中一方。

那么这一方就极有可能会因为他的到来而战胜另一方,同样的,另一方也极有可能会因为他的到来而战败这一方。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次创造一个结果的机会,既然这样,那么在这位骑士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应当考虑到他的选择会造成的后果,那么在他战败后不应该再去请求胜者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而应当去坦然面对这个结果。

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我们只能决定选择以前的事,就算我们能够阻止我们的选择所导致的结果,但也仍然改变不了我们曾经朝那个方向选择过的事实。所以我们不如在选择前好好想清,认真对待,尽可能地不选择错误的选择,也不让我们的粗心令自己后悔。

让我们认真的选择,坦然的面对结果吧!

小学六年级以选择为主题的作文600字5

不论有没有意识到,我们都一直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我们从小学习数学,听着数学老师们一遍遍的强调:“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当我们沿着目标笔直地前进时,却难免看到自己一遍遍地被那些“投机取巧”的人超越。意外和不甘悄然降临,凭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年幼时,世界总是会被我们想得无比简单。既然有了目标,那么前进便成了的以及必然的选择,心中想的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其它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重要,恐怕在路途中撞上了南墙也会报着撞破南墙继续前行的决心。我们不是不会累,也不是不会痛,大家都是血肉之躯。

但是心中那份对于成功的渴望战胜了一切,默念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再坚持一会,就能成功了。就这样,我们披荆斩棘地痛苦地前行着,心中保持着这一份微妙的平衡而固执的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就在这时,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为什么那些遇到困难时没勇气面对的人反而跑到了我们前面?那些懦夫凭什么战胜我们?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不同的人就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第一种人会一直抱怨命运的不公,渐渐地他就找不到自己前进的动力,会怀疑自己长久以来坚持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值得继续坚持下去,最后就此颓废,如此混过一生。相比第一种人,第二种人更懂得坚持的真谛,他或许一开始会有疑惑和不甘,但是最后他们决定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无论他人如何如何,他们继续无悔地撞着南墙,执着前行,也许不知什么时候就一不小心变成了第一类人。相比前两类人,第三类人的珍贵之处在于他们懂得思考。在看到那些自己瞧不起的“懦夫”遥遥时,他们有一切审视自己的勇气。这一过程会是漫长而痛苦的,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没能有所收获,便成第二类人。

但是,总有一些幸运儿会豁然开朗。再继续前行时,这些人会采用曾经自己瞧不起的“懦夫们”的做法,在遇到困难时,他们有时会尽可能地绕过它,而不是不顾一切地与之死磕。他们懂得了在前进时要讲究技巧,绕过困难也是解决困难的一种方法。但是当困难避无可避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尽一切可能战胜它。然后,这些人会缩短与前人的差距,甚至超越他们。

打破常规作文范文第4篇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谈论素质教育时,“培养创造力”就已经被高调地提出,那么,什么是“创造力”?创,顾名思义是新的,以前没有的,跟别人一样了就不再是创造了。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增强“想象”,“想”与“创”并存。

小学语文作文课一直以来都被誉为“难题”,从七十年代的“抄”,到八十年代的“模”,经九十年代的“凑”,而今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得引导学生“想”,激发学生“创”。怎样想,怎样创,以一堂作文课为例浅谈具体方法。

一、 激发好奇,诱发兴趣。

因为是尝试性上作文,我大胆地丢掉了课本,成功地让孩子们发现老师没有带语文书进教室,手里拿着一个用方巾包起来的东西,他们开始窃窃私语,“老师今天怎么没带书?”“要给我们讲故事吗?”“要教我们做游戏吗?”“不对、不对,你看老师拿着什么?”……此时,千万别马上制止他们,因为这正是我要的效果——激发好奇心。想象的第一步,就是让他们产生新奇感,诱发上这堂课的兴趣。

二、 指导观察,鼓励想象。

当学生们看清老师故作神秘带来的只是个乖巧的木偶娃娃时,他们高涨的兴趣开始下滑,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了。“你希望这个普通的木偶娃娃出现什么奇迹吗?那你得仔细描绘她的样子,她一高兴,说不定会给你们带来惊喜哦!”一下子,气氛又活跃了起来,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此刻应做的就是“听”,认真听他们说,及时鼓励与补充。

一个比一个更小的,却长得一模一样的娃娃从大一号的娃娃肚子里蹦出来的时候,孩子们眼睛都睁圆了,当从大到小的一组套娃娃全部展示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连小嘴都张圆了。

生活这个大舞台包罗万象,我们的想象离不开它,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易成为“有心人”,过了就忘了,所以要想让这一刻过了不忘,老师就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来把课堂推入高潮。引导学生从课堂回到日常生活中,把自己会做的游戏跟套娃娃分享,平等的讨论交流开始打破作文课的常规,培养想象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打破常规。

三、 尽情想象,创造新奇。

儿童的思维远不是我们可以任意估量的,在这堂作文课的目的已经达到时,学生的突发奇想提醒了我。

“老师,我可以不与木偶娃娃们做游戏吗?我想当老师,我要教他们写字。看,写对了,我表扬他们,他们都笑了。”这样的语言是我们“预设”不了的,我毫不犹豫地夸奖了他的“创新”,鼓励他按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老师,我就是那个最小的娃娃,我正努力学习,我要像《木偶奇遇记》里那个木偶娃娃一样,通过努力变成真正的人……”

在我原想结束这堂作文课时,学生的想象与创新却把这堂课推入了另一个高潮,准确地说,这才是课堂真正的高潮。由此,应该更加确信,要培养创造力,就要打破常规,尽情想象。

打破常规作文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45-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的任务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能。”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求教师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呢?

一、立足课本,解放思想

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往往对学生作文的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作过多的限制,甚至连文章分几段,每段写什么内容都为学生预先设定好,学生能做的就是将这些条条框框填满。笔者认为,在教学写作知识时,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选材上,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启发学生的作文思路,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来。教材是作文教学的范文,教师应从教材入手,教会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创造力至关重要。例如,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十册《月光启蒙》中有这样一句话:“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短短一句话把一个母亲给孩子唱歌谣的情景呈现出来。教师可借此引发学生联想其他的句子,学生们往往会说出各式各样的情境,如母亲的身影、房中的灯光、窗外的夜景等。这样训练,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留心生活,捕捉新意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感受、勤于思考。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莫泊桑拜师》时提问学生:“同样是观察马车,福楼拜与莫泊桑得到的结果为什么相差那么远?”接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文中句子“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的含义,让学生留心生活、仔细观察,形成自己对生活独特的体验,从生活中捕捉新奇有趣的事物,发现新鲜的写作题材。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勤写多练,及时把自己的新发现和新感想记录下来,从而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新”是指学生眼里的“新”,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见闻相对而言比较少,他们眼里的“新”对于教师来说或许司空见惯,毫无新意,然而只要切切实实是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加以鼓励,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否定学生的“新意”。例如在“写自己的一次新发现”的作文训练中,有的学生写自己发现新版50元人民币右上角的印花中有“50”字样,有的学生写自己发现了猫会爬树,有的学生写发现了狗会游泳等。这些发现充满了童真童趣,教师应该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激活想象,大胆创新

作文训练中的想象作文有看图作文、串词编故事、听音想象作文、写未来的事情、续编故事等,这些类型的作文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多写此类作文,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会有所提高。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十册《积累运用六》的作文要求是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写出了可折叠、分层的轻便折叠桥、可自动报警的防盗钱包、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衣服……学生把创新思维投入到写作当中,写作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打破常规,不断创新

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人们习以为常,自然不会特别引起注意,无法产生新鲜感。相反,如果教学打破“常态模式”,摆脱惯性、突破常规就容易给人们以新鲜感,这也是创新的魅力所在。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学生合理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比如写弯弯的月亮时,大多数学生会把月亮比作小船、镰刀,而有的学生另辟蹊径,把月亮比作金黄的香蕉、弯弯的笑眼,让人耳目一新。再比如以“灯”为题的作文中,很多学生都写出了借物喻人的记叙文,而有学生写了一首意趣横生的小诗,同样让人眼前一亮。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看到一个杯子可以写些什么,你把杯子想象成什么?看到月有圆缺时想到了什么?如有的学生写道:“月亮是天的眼睛,每个月睁大一次,困了就闭上。”学生打破常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常规到逆向,文章的结构、内容、语言独树一帜,不断发展了创新作文意识。

作文教学中蕴藏着大量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利因素,教师只有提高意识,孜孜不倦地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定能使创新思维在学生心中萌发。

打破常规作文范文第6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破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所谓“破例”,就是突破沿袭下来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生活中,有很多“规矩”,但这些“例”有的可以“破”,有的却不可破。所以,写作时破哪种“例”,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是值得思考的。

作文时,可以写记叙文,写打破常规的事或新人新事,以出人意料的行为抒写“破例”这一主题。也可写议论文,其中要注意三段论的行文结构,即要打破哪种常规―为什么要打破这种常规―怎么样打破这种常规。

例文

破例

陈勇

破例就是突破常例之意。破例之举犹如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于国于民有利,用得不好误国误民。

我们欢迎不拘一格的破例之举,这是一种变通的智慧,如果凡事都按部就班行事,那么对事物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疑是不利的。破例需要勇气和智慧。

前些时,中南大学学生刘路,因为成功破解“西塔潘的猜想”被中南大学破格提拔为“正教授”,一时在社会上引发热议。在此,我为中南大学的破格之举暗暗叫好,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体现出了高校对人才的渴求,同时也是对其他年轻学者的一种激励。此举体现的是一所学府开阔的心胸和敢为人先的气魄。一个社会只有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氛围,才会充满活力与朝气,才会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中南大学在这方面走在了其他高校的前面,无疑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值得我们思考。

其实破格提拔之举早已有之。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原本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卒,被刘邦封为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拿破仑因为战功显赫从少校提升为准将,开始在军界和政界崭露头角,后来纵横欧洲大陆,建立万世不易的功业;大师陈寅恪没有烫金的文凭,依然被清华聘为教授,学术、教育成就斐然。

正如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所大声疾呼的那样,“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格降人才”,破格提拔能够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智力资源得以充分运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但是在目前的社会上却流行着“拼搏不如拼爹”的说法,一些“官二代”、“富二代”在权与钱的作用下被不正常提拔重用的事例屡见不鲜。在一些地方,因为可以自定破格规则,有些人往往借助正常程序堂而皇之地任人唯亲。这种破例行为无视相关的录用人才的法律法规,是对他人权益的公然践踏,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团结。这样的破例之举犹如被打开的潘多拉盒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极为恶劣的,它会动摇这个社会公平公正的根基,所以必须坚决制止。正如蔡锷所言,“举人不能不破格,破格则须循名核实”,我们的社会还应该完善破格提拔的制度,增强公信力和透明度,使破格制度运行更健康。

破例,要使其成为一种创举,否则将成破坏之实。

评点

打破常规作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积累词句 仿中学写 抓住契机 鼓励激趣

当前,作文教学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大部分学生都是“谈文色变”,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作文质量更是无从说起。

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步阶段,也是过渡阶段,更是关键阶段。万事开头难,兴趣是最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取决于老师。一开始,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得通过多种途径不让学生对写作这个新生事物产生畏惧心里,而应全方位地帮助学生喜欢写作,爱上写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做尝试,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积累词句打基础

没有大量的词句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那种让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的做法还是值得提倡的。我给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定期给学生布置摘录任务,并能做到定期检查,要求他们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对课本内容进行摘录外,同时,我还向学生推荐三年级学生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进行大量的阅读并对好词好句进行分类积累,并且我把每周的任务通过形式多样的检查方式落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凭借文本作范例

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要求学生购买形式多样的作文书,学生手中的语文教科书就是一本很好的作文书,书中涉及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有多彩的生活、名人的故事、四季的美景、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等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好学生手中现有的作文书,抓住语文书这一原始资料,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

三、指导观察获题材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这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抓住契机写片段

三年级的作文起步训练主要是练习写片段。平时每单元按规定的要求写一篇作文的常规习作训练,有可能造成了学生“害怕作文课”这一心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极为不佳,我认为:作文教学应打破常规,抓住契机来练习写片段。

其实,这样的契机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比比皆是,关键是老师能否做个有心人,能否把握机遇,为学生创设一次难以预设的习作训练教学。

五、引发想象求生动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有了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六、寻找亮点激自信

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是让学生想写作文的法宝。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成功是支撑信心的不竭动力。

三年级的学生是初学作文,他们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要敢于肯定学生的“四不像”作文,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对于刚刚写起步作文的学生来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难度,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是必要的。

以上所述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深切体会,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重视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起步教学,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千万别把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萌芽期给扼杀了。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的作文教学模式,让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不让写作契机在你的慧眼底下溜走,努力让三年级的孩子想写作文,敢写作文,会写作文。

参考文献:

打破常规作文范文第8篇

一、标题新颖

人类的思维具有方向性,人们解决问题时,习惯于按照熟悉的、常规的思维路径去思考,采用正向思维,有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要想收到新颖的效果,我们就应该反向思维,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见解,才能令人耳目一新。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在确立标题方面进行逆向思维,可以收到新颖的效果,吸引读者的眼球。

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的学生写小练笔《生长中的烦恼》时,要求同学习作要写出新意,从题目人手,怎样才能新颖呢?笔者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来思考。有位同学说,他的烦恼是爸爸经常玩手机,没时间陪他一起玩。笔者引导学生从事情的导火线一手机人手,进行逆向思维。我们常规的思维是要爱护生活用具,不能任意损坏,因为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是一种经济的损失。当我们逆向思考时,是不是就可以提出“砸碎手机”的观点?这个观点比常规的“爱护手机”更会吸引读者的眼球。进而引导学生以“砸碎手机”为文题,围绕“我的烦恼”这一中心构思要写的内容。通过提出“为什么要砸碎手机?”进行发散思考。同学们自然可以说出不少生活中的例子:爸爸沉迷于手机,没时间辅导我写作业;爸爸痴迷于手机游戏,耽误了工作;爸爸玩手机到深夜影响家人休息等等。再如,一般孩子都喜欢玩具,如果文题确立为《滚蛋吧,玩具》,一般人都不喜欢妈妈的唠叨,如果文题定为《好想再听妈妈唠叨一次》,相信这些打破常规的文题,更能令人耳目一新。

可见,新颖的标题,总是能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眼球,扣人心弦,令人耳目一新,有想深入了解习作内容的冲动。要想达到标题新颖,就需要打破常规思维,进行逆向思维。

二、立意新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很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而人的认识同样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同一座山峰,千百人写山峰,千百篇不同样。同样,当你碰到问题,如果按照常规思维,从前无法解决的,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去寻找出路,那么,一个很妙的聪明点子、一个很新颖的观点看法也许就轻轻松松地出来了。美国著名创造学家奥斯本也指出:“当人们思路闭塞,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之际,有‘九条提示’可以对你的思想起‘激发’作用,其中之一就是‘颠倒’;即可否反过来?反转后怎么样?”这种从问题反方面进行多方思考的方式就是逆向思维,这样可以得到的新的认识。因此,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立意时,不妨从反向思考,确立一个新f独到的中心思想。

在常规的叙事文的习作教学中,教师总会引导学生确立一个正面、积极、向上的主题。从一件事上我们总会学悟出诸如不畏艰难,才会有所成功,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永不放弃才会驶向彼岸等道理。这些主题虽然都是积极向上的,但却司空见惯,不够新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反向思考,如失败并非成功之母,放弃也是一种美,谦虚不一定是一种美德,坚持不懈不一定能够成功等等,这样的立意,从一种观点的反向思考,得出的新论断,给人新颖的认识。围绕这些新颖的主题进行选材,相信学生也不难举出实例。比如,在笔者在一次习作教学中,有一位学生叙述了自己学滑板的经历,悟出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笔者借机反问,如果有的孩子天生平衡能力较差,纵然付出了很多心血,学习的成效也不明显,这种情况,还要坚持下去吗?可见,盲目的坚持不一定能成功。同学们听了若有所悟。笔者借机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发掘更多新颖的见解。

可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从一件事、一个观点的反向进行思维,可以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和论断。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立意,习作的主题才能更加新颖独到。

三、体裁新颖

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魏书生曾对思维定式有过这样的愤慨:“人掉到缸里非得捞,打破就不行;称象非得拿秤,像曹冲那样用船称就不行。这是不对的,同一件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为什么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写作文时,最常见的是写叙事文。对于童话、诗歌、书信等其他形式是很少见的。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在叙事文“这棵树“上吊死,可以大胆尝试新颖的体裁。

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学生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学习文具时,平常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说明文的形式来介绍,笔者引导学生另辟蹊径,采用第一人称自述,以童话的形式来介绍,相比常规,这种体裁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新颖。再如学生进行小作文练笔,写成长中的烦恼时,笔者引导学生采用书信的形式道出自己的烦恼。采用第二人称的形式,更有利于学生像面对面交谈似的,倾心而出,自然流露。还有一些学生对诗歌、儿歌、童谣等诗歌体的语言节奏把握得比较准确,教师可以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创新,书写诗歌。

可见,采用新颖的体裁,不仅可以使习作的结构形式更加新颖,而且可以使语言的表达效果更加生动、形象,更好地突出主题。

四、语言新颖

古人云:“信,词欲巧。”要想更好地表情达意,在语言的锤炼上,自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语言更加生动、新颖、幽默、风趣。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有限的词汇量,大都只会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进行表达。因次,语文教师可以从语言的锤炼方面,引导学生掌握一些使语言生动幽默的技巧,如巧用修辞手法,多积累比喻词、歇后语,反语等。

如在学生的习作中,表示内心很着急时,学生只会用“焦急万分”“很着急”等词,如果改用歇后语“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表达就更形象了。还可以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在表达提心吊胆时,可以采用诸如“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的表达,夸张的手法,不仅使语言鲜活生动,而且表达效果更鲜明。再如,在写人的习作中,为了突出人物某方面的性格特征,可以采用运用动物特征来比喻某种人的词语,如“铁公鸡”“小馋猫”“白眼狼”“老黄牛”,用这些有象征意味的词语更能形象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可见,生动鲜活的语言,更富有表达力和感染力,活泼新颖的语言形式可以使表达的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生动鲜活的语言词汇,注重语言的锤炼,使语言更新颖。

打破常规作文范文第9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作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在遏制着教育者的课改思想。很多老师把课改说在嘴上,写在本上,就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由于应试教育功利性,使老师们不敢抛掉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摒弃陈旧的作文教学方法。为考试作文能拿高分,搞新形势的作文八股教学,甚至还有老师总结出中考作文的万能公式。这样的教学态度下的作文教学注定只能是低效或无效的作文教学,不仅如此,它还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和修养。

开展纵横相间的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1.认真通读初中阶段的作文要求,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制定相应而切合实际的作文有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针对初中阶段作文教学做了详细的要求,作为教师在初一作文教学时,就应该通读初中教材,了解具体的作文安排,搞清楚每一阶段的作文要求,与小学的作文联系,以及每阶段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如哪阶段是要求叙好事,哪阶段是要求写好议论文等。教师应有个统筹安排,在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所教学生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1)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抛掉写作是为考试而写,作文是要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写作文是为自己陶冶情操、适应社会生活打基础。只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说清楚,想表达的情感表达明确,就达到了作文的目的。教育学生不要变成作文得分的奴隶。从改变学生作文的态度上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2)教会学生通过作文说真话,道真情。老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尽量要求学生少讲假话,多说真话,只有说真话才能道真情,写出来的文字才真实感人,要教育学生不要人云亦云,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有不同的表象,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不同时间的看法都会不同,也许你的看法最有价值、最抢眼。还要教会学生写作时不要太高的要求自己,要求学生自己降低重心,不把自己当成作家,下笔就会一语惊人,只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说清楚说好就达到了目的。(3)开展一些作文欣赏课。学生写作如果在主动的状态下写作他们会文思泉涌,这个主动欲望的激发是能在作文欣赏课中实现的,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通过优美的视听效果去评析优美文段,增强学生对美的渴望,甚至使他们达到自己也要一吐为快的愿望。可以欣赏优秀作文中的优美意境,欣赏磅礴的豪言气势,欣赏奇妙无比的联想和想象等。从而熏陶感染学生,在不由自主的状态下使他们变得喜欢作文,爱上作文,想动笔写出自己想写的话。(4)认真开展名著导读,从名著中汲取营养,对提高学生作文有很大的促进,初中教材的每一册都有几篇选定的指定导读篇目,教师可以开展读书活动,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特别是优美的篇章或段落,要求学生自觉地写好点评,也可以仿写一些片段。(5)开展作文互评活动。教师不能独霸对学生作文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更有利激起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如可以开展好友互评,相互写评语,多指出作文的亮点,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成就感。引导学生开辟QQ空间或自己的博客,自觉地坚持写日志,好友之间相互留言点评。

3.教师补充一些作文知识

新课改后,教材上作文淡化了文体知识,降低了学生作文难度,使学生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声。但是学生有话说了,却把作文写成了四不像。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适当的补充最基本的文体知识,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初中生应该掌握的文体,这样学生便可以有章可循。

4.鼓励学生要敢于打破常规,形成个性

打破常规作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作文;写作兴趣;赏识教育

一、话题开放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感兴趣的作文教学,才能让学生产生交流和写作的欲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启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说真话、抒真情,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产生写作激情。

话题开放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允许学生不用写教师规定的题目。也不局限于写一日一事,可以将昨日的事和今日的事连在一起写,甚至还可以想象遥远的古代。作文不单单要记事,还可以抒情、写景。如写家人间的浓浓亲情,同学之间的深厚友情,写大自然的美景等。初中孩子开始接触社会、网络,自然会对种种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看法,笔触虽稚嫩,但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如周宁同学写在超市看到一个母亲带着孩子偷东西,引起了她的思考: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带来怎样的影响?并由此联系到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这篇文章选材新颖,再巧用修辞,语言诚恳,观点可圈可点。

二、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当前也有部分学生,语言贫乏、枯燥,一到作文课就无话可说,怎一个“憋”字了得。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写作氛围能开启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赏识学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地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也是说赏识教育的独特魅力。特别是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无形中将会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让学生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土壤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发现有价值地赏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一改过去怕写作文竟变得盼写作文、爱写作文了,我想是因为在作文课上同学们收获的是喜悦、自信、成功。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作文在思想内容思维形式上富于创新和开放,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教给学生开放的思维的方法,在话题作文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思维僵化,作文常依赖《中考满分作文》,上网查资料等拐杖,仿写范文,步人后尘。我在话题作文训练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敢于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一学生在以“春”为话题,运用逆向思维拟题《丑陋的春天》,在其他同学都写春天美景,象征希望,他却客观写到每到春天,各种虫子出来,细菌开始捣乱,危害人类社会,果然立意不凡,效果惊人。有一女生在以“草”为话题的作文《自信的小草》中讲到,许多小草都把参天大树作为自己的目标,拼命地生长,而这棵小草依然自在地摇摆着。它说:“大树是很伟岸,可我也有我的风采啊。”这样的立意新颖,独到,高人一筹。在古代被称为“反弹琵琶”,指与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方式,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很好地打破常规非常奇特的思维方式。

三、作文批改的开放性

叶圣陶曾对学生每学期写七、八篇作文这样评价过:“就学生作文能力的锻炼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改作业的辛劳来说,实在太重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把修改当成教师的事,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话题作文的批改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自改和互改的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整个作文教学的主人。例如:以“保持”为话题,学生写好后,先自改,后互改,有位同学根据内容给同桌的文章“动了个大手术”,换了一个题目:《常喝心灵鸡汤》,这样的修改费了一番心思,令人刮目相看,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好评。学生的内在潜能远非我们所想象的,学生的独到见解有时我们是难以预测的。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应充分培养学生作文素养,无论在立意、结构或者语言,甚至某个词语的恰当运用,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作文教学中,我将以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构建开放的作文教学氛围,诠释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实施新的作文教学和评改的新策略。从而更好地鼓励学生放飞青春的想象,收获明天的希望,激发学生的激情和灵感,让他们写出激情飞扬、文采斐然、血肉丰满的新作文、好作文。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工作小结范文 下一篇:优秀员工颁奖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