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债券范文

时间:2023-03-08 10:04:15

次级债券

次级债券范文第1篇

一、引言

次级债券是指偿还顺序优于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包括高级债务和担保债务)的一种特殊债务形式。2003年兴业银行发行我国第一支私募次级债券以来,国家三个相关法规逐步减少了对次级债券的发行限制,我国的次级债券市场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次级债券越来越受到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2008年共有13家银行发行了共计974亿元的次级债券,比2007年增长了18.4%,2009年其发行量更是呈井喷状态,23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总计2669亿元,发行量为2008年的3.7倍。随着我国次级债市场的不断发展,弄清次级债券在我国是否具备市场约束作用这一问题至关重要。然而,我国理论界对次级债券到底能否在我国这样金融市场不完全发达的背景下发挥显著市场约束作用这一问题尚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早期的文献大都集中于研究次级债券的市场监督作用,即投资者是否能正确理解银行的风险特征的变化并将这些评价考虑到次级债券价格中去。第一代的检验大多集中在2000年以前,主要方法是考察次级债券的利率与银行风险之间是否存在有一定的相关性。早期的国外实证研究并没有找到次级债券收益和银行风险之间任何统计上的显著关系(Averyetal.,1988)。之后的许多学者逐渐发现了债券收益和银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认为市场监督效应的确存在,甚至有学者指出银行规模越大,财务状况透明度越低,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就越弱(Gorton&Santomero,1990、Flanery&Sorescu,1996、Morgan&Stiroh,1999)。后来的学者如Jagtian、Kaufman和Lemieux(1999),Covitz、Hancock和Kwast(2000)以及Morgan和Stiroh(2000)等人的研究表明越是后期的数据样本,发行量越大,其相关性也越强,即投资者的行为和预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市场监督作用。国内关于次级债券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早期文献是通过机理描述和经验分析表明次级债券的市场监督作用存在(龚永明,2004)。近年来也涌现出不少文献,将国外经典实证模型进行修正,试图证明次级债券市场监督作用在我国的确存在,但大多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力度非常弱(张正平和何广文(2006)、苏淑纯(2006)、余隆炯和刘红(2008))。关于市场影响效应的研究在我国主要是定性地对市场影响作用机理进行阐述或经验分析(胡斌(2002)、刘晓琳和张蜻(2004)、杨文鹏(2006)),实证文献并不丰富,囿于篇幅限制,在此不做详述。上述文献回顾表明,国外有关次级债券市场监督效应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且实证研究表明次级债券的市场监督效应虽然在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市场上是存在的,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而在我国由于次级债券出现较晚,有关次级债券的研究还不太完善。尽管近年来其发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理论界对次级债券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实证研究较为贫乏。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是否能发挥市场约束作用以及作用大小如何这一问题亟待深入探讨。因此,本文尝试针对其中首要的市场监督效应运用利差模型进行样本整体检验和区别检验。

二、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作用理论基础

由于次级债券在银行破产清算时偿付次序排在一般债务之后,优先股和普通股之前,风险较大。债券持有人只能获得发行条件载明的固定利息收益,虽然利息会高于同等发行条件的高级债券,但和优先股、普通股股东相比,次级债券的投资者不仅不能获得超额收益,还需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持有人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投资者不得不密切关注银行的风险状况,并通过市场机制对银行经营形成制约。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即指次债投资者会随时关注其利益所在银行的经营情况,并在其认为必要的时候采取一定的措施,影响与该银行有关的利率和债券价格,从而通过金融市场对该银行的经营产生约束作用市场约束作用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市场监督和市场影响效应均实现的基础上,二者缺一不可(图略)。其中,市场监督效应处于首要地位。没有市场监督效应的实现,次级债券的价格就不会受到影响,从而就不可能导致营运成本升高、经营环境恶化,也就无法激励银行采取措施改善财务状况。因此,检验我国商业银行的次级债券是否有显著的市场约束作用,首要的便是检验其市场监督效应是否显著。而次级债券的收益率与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的差值可以作为反映次债价格的变动的指标;发行主体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则可用诸如资本充足率、平均资本收益率、流动性比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来反映。因此实证研究次级债券收益率差对发行主体相关信用风险的敏感性,就可以检验次级债券的市场监督效应是否存在。

三、次级债券的市场监督效应实证研究

(一)模型选择

国内外对次级债券市场监督作用的研究主要采用收益率差———风险模型,其基本思路在于:如果银行的风险指标对次级债券的利差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那么就认定市场监督作用存在。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来研究次级债券收益率差对发行主体相关信用风险的敏感性,以检验次级债券的市场监督作用是否存在。利差模型的表达式为:SPREADit=F(Xit,Yit)+eit其中,SPREADit或SPREAD表示收益率差,即次级债券的风险溢价。Xit表示衡量银行i在t时期的风险水平指标变量。Yit表示衡量次级债券属性中影响收益率差的一些控制变量。eit为随机误差项。

(二)样本选择、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1.样本选择

我国次级债券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政策性银行发行的,但由于政策性银行不具备普通商业银行的企业特征,其债券定价包含了市场以外的诸多因素,因此我们未将此部分债券纳入样本。同时考虑到浮动利率债券与同期国债比较利差不准确,我们以15家商业银行①2004-2009年发行的46支固定利率次级债券为样本进行分析。已经发行次级债券的浙商银行和长沙市商业银行因为财务数据暂时无法取得,以及地方性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规模较小,所以都不在样本之列。

2.数据来源实证研究

对象收益率差可由次级债券到期收益率减去同期无风险国债的到期收益率计算得到。基于模型的理论要求,我们剔除了次级债券利差为负值的对象,以不具有可转换权的次级债券为研究对象。具体次级债券收益率采用的是中国债券信息网次级债券发行资料以及私募银行相关年报数据的票面利率,无风险国债收益率是由中国债券信息网中的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计算得到。选取的十五家商业银行“三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变量指标是根据银行所公布年报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3.变量定义

在利差模型里,我们将解释变量总体分为两大类:衡量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的指标(如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总资产、平均资本收益率、流动性比率、不良贷款率、杠杆比率、拨备覆盖率),衡量次级债券属性中影响利差的一些控制变量(如次级债券的发行期限,发行规模、发行方式)。近年来绝大部分次级债券都是采用公募方式发行,因此实证分析中并没有考虑发行方式的差异。具体变量的定义,变量数据大部分从银行的年报中获得。变量符号的理论预期:其一,银行面临的风险水平越大,投资者要求次级债券的风险溢价也就越大。杠杆比率定义为总资产比所有者权益,反映银行的财务与经营杠杆作用。该比率越大表明负债比例越大,负债风险越大;当银行面临破产时,充当优先级债权垫护资金的次级债券就面临更大的损失,所以反映负债风险的杠杆比率与收益率差成正相关。不良贷款率是按五级贷款分类法总贷款中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反映银行贷款的质量水平。该比率越大,说明银行以贷款为主的资产质量越差,则次级债券权益的获取概率将减小,次级债券的违约概率增大,因此与收益率差正相关。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反映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该比率越高,说明银行资本越充足,应对风险的能力越强,因此其与收益率差负相关。拨备覆盖率反映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相比不良贷款的充足程度,该比率越大,说明银行应对贷款违约风险越充分,违约风险就越小,因此其与收益率差成负相关。其二,银行的收益性与安全性呈负相关,因为银行为了追求高收益而面临着高的风险。银行收益越好,投资者就认为银行的经营越稳定,且面临的风险水平就越低,因此反映银行经营水平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与收益率差呈负相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可能存在政府的隐性担保,它们的整体风险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投资者有“大而不倒”的普遍预期,从而总资产与收益率差呈负相关。其三,债券属性因素依据利率期限结构、流动性溢价、期权定价等理论得知,收益率差与发行期限成正相关;因为规模效应,一次发行的债券数量越多,发行成本相对降低,因此收益率差与发行规模成负相关。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1.样本的整体检验

首先我们对所有次级债券(46支次级债券)为样本,对回归方程①做回归分析,Eviews的OLS估计结果见表2。回归方程①(方程略)

2.整体检验结果分析

两次回归的结果中R2都在0.62左右,模型整体拟合效果一般。首先,从总体上来看,收益率差与相关风险指标如不良贷款率显示正相关性,与流动性比率、资本充足率呈负相关,但相关系数不显著,说明投资者对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存在一定的风险敏感性,也反映出信息披露的非规范性和一致性导致银行贷款风险总量指标仍不能完全揭示次级债券的风险状况。其次,收益率差与拨备覆盖率呈负相关关系,与理论预期相符,且两次回归分析均显著相关(10%置信度),说明投资者投资次级债券时注重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形成了有助于银行业稳健发展的良性压力;另外其与杠杆比率呈显著负相关但符号与理论预期不符,反映投资者对银行的经营风险较小关注,从侧面反映政府可能对银行隐性担保。收益率差与相关经营状况指标如ROAE(平均资本收益率)正相关,且在1%置信区间内显著,与预期符号相反,可能是由于银行“三性”中效益性与风险性高度正相关性表明银行的经营状况越好,所面临的风险水平也就越大,银行为加强次级债券的接受程度,会提高次级债券的发行利率,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收益率差与总资产显著负相关(1%置信度),符号与预期相符,表明投资者认为银行规模越大,银行面临破产的风险越小,原因这些银行受到政府的隐性担保越强。最后,由于收益率差与次级债券的发行期限负相关,则反映了我国银行债券定价机制的不合理,出现了利率期限结构“倒挂”的现象。另外,次级债券的发行规模与发行期限相关程度较大,我们单独将其列入方程,但它没有影响回归的整体结果。总的来说,收益率差———风险模型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对银行存在较为显著的市场监督效应。

3.样本的区别检验

我们做回归分析时将所有银行的次级债券样本以时间顺序排列,其中前22支次级债券样本取自三大国有银行,后24支取自股份制商业银行。我们根据Chou断点检验得知前面22支次级债券样本与后24支存在显著差别,因此有必要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做区别性的检验,以便进一步区分银行性质可能对次级债券市场约束作用的影响。同样我们采用多元线形回归分析,对回归方程②③做回归分析,由Eviews软件得到的最小二乘法(OLS)回归方程③(方程略)

4.区别检验结果分析

次级债券范文第2篇

【关键词】次级债券 商业银行 资产证券化 房地产

2007年4月始发于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偿付危机的金融风暴,不仅给美国经济,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虽然美国及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试图将此次次贷危机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但从目前看来,这场金融风暴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大有席卷全球之势。自2003年12月我国银监会确定将次级债券记入附属资本以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发行次级债券。比较两国次级债券的特点,总结美国次货危机产生的原因和教训,对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

一、美国次级债券的特点分析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偿还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债务之后的、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是商业银行一种特殊的债务形式、也是西方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一种重要措施。次级抵押信贷源自美国房地产市场。美国发放房屋抵押贷款,要按借款人的信用好坏分等级。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和“优惠级”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其中,“次级”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发放的住房按揭贷款。和信用好的人相比,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随着近年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众多金融机构将其次级贷款打包,再发行次级债券。2006年以来,美国30家涉及次级抵押贷款的机构申请破产,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有其独特的背景,如高消费低储蓄的社会特征、流动性过剩以及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等。但美国次级债券本身的特点则是这次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1、发行规模过大

次级债券是一种可流通的债务工具,根据巴塞尔协议,次级债券在一定条件下可计入银行附属资本。因此,相对于发行普通股和优先股补充资本的方式来说,发行程序相对简单、周期短,是一种快捷、可持续的补充资本金的方式。虽然次级债券是银行资本中一个相对较小的组成部分,但却是银行长期资金重要的来源。在美国,次级债券的发行人以大银行和银行控股公司为主,原因是次级债券发行成本一般高于普通债券。因此1992―2007年间,大型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规模不断上升。至2006年底,在全美国总余额为10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中,次级抵押贷款为1.5万亿美元,占比15%左右。由于发行规模巨大,主要又是大银行发行,所以一旦借款人违约,美国很多大银行都因此受到冲击,甚至倒闭。

2、涉及范围广

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法国巴黎银行、澳大利亚麦格里银行、荷兰银行等都因投资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为主要目标的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得较为成熟,它们资金实力雄厚,进行跨国投资,在全球配置资产。这些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基金、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直接给这些机构投资者带来损失,另外,美国资产价格下挫也使得这些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其他美国金融资产遭受损失。例如,2007 年11 月,世界第一大再保险企业瑞士再保险宣布已为次级贷款相关的衍生品撇账12亿瑞士法郎( 约合10.7 亿美元)。公告显示,该公司损失主要来自其出售的与次级贷款和资产证券化产品(ABS)相关的债务抵押证券(CDO)。

3、金融产品的风险转移不彻底

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成就了新世纪等抵押贷款公司的规模扩张,但证券化过程中风险转移的不彻底导致了这些公司的最后崩溃。在出售次级贷款证券的过程中,行业涉及面非常广,各行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错。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卖给银行,银行将其打包发行证券由投资银行承购,投资银行再出售给机构投资者。银行在与次级贷款机构签订合同时申明,如果贷款人拖欠还贷,就必须回购贷款。因此,在这个资金链中,风险转移是不彻底的。而且,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危机的全面爆发。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大多数是采取全球投资组合策略,一旦某一重要市场的资产价格出现波动,会直接影响机构投资者的资产价值, 从而不得不进行资产组合调整, 由此风险传递到其它市场。美国次级债的投资者遍及美国、欧洲、日本和很多新兴市场,因此次级债危机迅速波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全球投资组合虽然在更广范围分散了风险,但是这也使得资产价格波动从一个市场迅速传递到其他市场。

二、我国次级债券发行的现状及特点

2003年10月9日,我国银监会公布了《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规定各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状况,确定是否发行次级定期债务作为附属资本。其规模由商业银行自行确定,并由商业银行向目标债券人定向募集。2003年底,兴业银行完成30亿元次级债券的发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发行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的商业银行。随后,多家股份制银行纷纷发行次级债券。次级债券的发行缓解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先天不足、资本补充渠道单一的状况。截至2006年12月底,我国商业银行已发行超过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债券。我国发行的次级债券具有如下特点。

1、我国次级债券在结构设计、定价方面已与国际接轨

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都是标准形式的次级债券,即具有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可赎回并具有加息条款、可流通的结构特征。而且,随着次级债券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的次级债券品种将面世,满足不同种类投资者的需要。

2、我国次级债券早期采取定向发行方式,具有私募性质

2004年6月之后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早期发行规模小,发行规律或连续性不太明显。次级贷款的主要功能是补充资本金。由于流动性不足,市场的约束作用难以充分体现。

3、金融机构互持次级债券的现象比较普遍

因为次级债券的发行对象全部为金融机构,且大部分为银行。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券来充实资本金,从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将被削弱。因此,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没有合理地分散到金融体系中去。

4、次级债定价较低

次级债发行利率与市场上同期限的金融债利率相当,并没有充分体现次级债的风险溢价,使其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发债主体具有隐形的国家信用担保,同期限品种的金融债供给又稀缺,有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机构会对次级债表现出较大的兴趣,而投机类机构很难从中获利。

5、发行次级债的成本相对较高

如2006年民生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发行的十年期次级债券其票面利率分别为3.68%、3.98%和3.6%,远高于十年期定期存款2.25%的年利率。如果再附加发行的手续费,对银行来说,成本不小。高的发行成本限制了金融机构的发行规模。

三、中美两国次级债券的比较分析

由于美国债券市场占到国际债券市场的一半左右,其发行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以及风险转移的不彻底,导致了危机的爆发。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次级债券要安全得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虽然国家允许用次级债券来提高资本充足率,但对于具体细节却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说,限制了各商业银行的次级债发行规模。根据《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券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次级债券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而且,到期前最后5年内计入资本金额的次级债每年折扣20%,即商业银行应在次级定期债券到期前的5年内,剩余期限在4年(含4年)以上按100%,剩余期限在3―4年按80%,以此类推。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积极性也相对降低。

其次,因为金融机构互相持有次级债券的情况较多,客观上产生了一种相互约束的作用。另外,我国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政策,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不如美国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各银行发行的次级债相对于美国银行要严格得多。

再次,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其购买过量,造成投资损失,国家制定了《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办理办法》。其中对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的金融机构作了严格的规定,包括实行贷款五级分类,贷款五级分类偏差小;核心资本充足率不抵于5%;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最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发行人披露募集说明书,定期公布年度报告,并要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进行报告。这些制度规定使得次级债券的风险减小,也使得各商业银行能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

最后,与美国正好相反,我国是高储蓄的国家,居民一直以来都遵循传统的储蓄习惯。有理由相信,商业银行大多数借款人,在考虑从银行贷款的时候,都是量力而行的。并且,我国商业银行对次级贷款人的要求,相对于美国来说,也要严格得多。所以违约或断供的可能性较小。

尽管如此,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也是深刻的。为避免危机发生,并促进我国次级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要解决流动性过剩和房地产泡沫两大问题。解决这两大问题对防范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峰、叶红光:美国次贷抵押贷款危机与警示[EB/OL].省略/ 2008-02-06.

[2] 邹锦平、王军平: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启示[J].经济理论研究,2008(7).

次级债券范文第3篇

实际上,市场约束机制并不是一个新的理论构架,它早已存在于国际银行业的实践中。市场约束主要是指:存款人、债权人、银行股东和银行的交易对手等利益相关者都会随时关注其利益所在银行的经营情况,并在其认为必要的时候采取一定的措施,影响与该银行有关的利率和资产价格,从而通过金融市场对该银行的经营产生约束作用。对于高风险的银行,其债券持有人可能要求更高的利息,交易对手将要求较高的风险价差、额外的抵押物等,使银行付出更高成本。而被视为经营稳健、管理完善的银行则会从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得更有利的条件。这样,市场压力将鼓励银行有效配置资金,控制风险。

以上所描述的市场约束机制的存在是以利益相关者在银行持有一定的金融资产为前提的,具体是指各种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而不同的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形成的市场约束能力是不同的。次级债券则是一个被广泛认为具有很强的市场约束力的金融工具品种,因而受到监管当局的关注;同时由于它可以被当作附属资本计入资本充足率,所以也受到银行的欢迎。甚至已有专家学者向国际银行监管当局建议:强制各银行以资产为基数定期发行一定比例的次级债券以强化市场约束作用。阿根廷中央银行则已经采取了这种做法。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这种债券品种及其市场约束机制。

次级债券是指在清偿顺序上排在存款和高级债券之后、优先股和普通股之前的债券品种。次级债券的特点是:一方面,在银行破产清算时,其获得偿付的顺序是相当靠后的,仅排在银行的权益之前,所以风险相当大;另一方面,作为债券,其持有人只能获得发行条件载明的固定利息和本金金额。虽然其利息可能高于同等发行条件的高级债券,但毕竟是相对固定的。从另一角度表述这两个特点,即次级债券持有人不可能分享银行的超额收益,但却承担了较大的违约风险。对银行的负债和权益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银行的利益相关者都密切关注银行风险,但是他们对银行风险状况的态度还是有区别的:存款人获得偿付比较靠前,在一些存款保险制度相当完备的国家,比如美国,存款人倾向于相信政府会在银行危机时挽救他们的资产,因此他们对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状况相对漠然一些。股东则因为可以获得存款人和债权人分配后的所有剩余超额利润,所以具有尽量增加银行利润的动机。而银行利润既可以通过稳健而优异的经营获得,也可以通过承担高风险获得,所以银行股东们并不拒绝高风险高收益的交易。在银行出现危机时,股东们更倾向于“赌一把”,以挽救银行,保住他们的权益。因此股东们是相对偏好风险的。剩下的债权人当中,由于获得偿付顺序的原因,高级债券持有人以及其他偿付顺序靠前的债权人对银行风险的关心程度显然不会比次级债券持有人高。于是次级债券持有人便成为了相对坚定的“银行看护者”,随时关注银行的风险状况,并通过市场机制对银行经营形成制约。正是由于次级债券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市场约束方面的独特作用。具体而言,其市场约束机制体现在:

1.次级债券发行之时,其定价是直接与银行的风险相联系的。国际知名评级公司(如标准普尔和穆迪)对次级债券的评级往往比同一发行主体的高级债券要低一档,而高级债券的评级一般比银行自身的评级低。这样,一旦银行经营风险增大,银行自身的信用级别有所降低,次级债券的评级也会随之下降,并可能处于相对不利甚至投机级的档次。这样,银行必须为次级债券支付更高的利息才能保证对投资者有足够的吸引力,这对银行的总体负债成本是不利的。即使银行的评级没有变化,只要债券市场的投资者认识到银行的高风险状态,其要求的次级债券发行的风险补偿也会提高,发行条件也要苛刻。所以,次级债券能够通过一级市场激励银行控制风险,获得较好的信用等级。

2.根据银行利益相关者对银行风险态度的比较结论,银行次级债券持有人在该债券存续期间,都有最强烈的动机随时监督该银行的风险状况,并通过二级市场的活动对银行形成影响力。次级债券持有人有可能遭受损失,但绝不可能享受到银行因承担额外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从这种监督的角度看,次级债券持有人的出发点和所起的作用与监管当局是一致的。一旦次级债券持有人认为银行风险超过他们可接受的程度,他们就会抛售所持债券,该次级债券在市场上表现就很差,就会造成银行声誉的损失,使得该银行以后在市场中难于被投资者认同。同时,《新资本协议》确认了银行可以利用外部评级为依据计算其风险资产,外部评级是公开信息,这样,对于银行是否因向高风险企业贷款而承担了额外的风险,次级债券持有人可以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对银行的约束就更为有效了。由于次级债券持有人的监督作用,次级债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某种程度上就是该银行经营风险状况的反映,这客观上对银行起到一种约束作用。

3.在银行经营业绩极度糟糕或发生危机之时,银行的股东总是尽可能地拖延破产申请时间,以期在某一次或几次冒险中能恢复银行的活力,挽回他们的损失。而一旦申请了破产,他们便什么机会都没有了。相反地,次级债券持有人则会要求尽可能快的关闭问题银行,以防止他们损失更多。这样对于防止银行股东隐瞒经营现状,承担不必要的风险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尽快处理或关闭有问题银行对于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和信誉也是有利的。

4.虽然次级债券持有人在银行发生危机时会要求尽快关闭该银行,但在银行经营遇到可以克服的困难时,次级债券持有人却不能随时“溜掉”,扔下银行不管。这是因为次级债券期限较长,一般在五年以上,只要债券没有到期或者没有被赎回,其持有人就必须以所持债券金额对银行负责。在银行遇到困境时,该银行的次级债券价格波动会增大,交易量也会增加,表现出很高的流动性,但最终会有投资者持有该债券。所以,总体而言,次级债券持有人不可能都轻松出局。作为利益相关者,他们必然会要求银行根据现状制定可行的战略或者应急措施,以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盈利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包括次级债券持有人在内的投资者减少或不遭受损失。

以上所描述的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机制有一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可靠而及时的银行信息披露。这些信息包括银行的经营战略、授信程序、财务状况、资产质量、准备金水平、盈利能力、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机制等。真实、全面、规范和及时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次级债券持有人对银行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判断银行的清偿能力,并通过上述机制采取相应措施,形成市场压力,监督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在我国,目前尚无发行次级债券的先例,一些学者和银行业人士

正在积极研究该种类型债券的问题。如果次级债券得以推出,也算是一种金融创新。特别是在当前商业银行监管亟待加强的形势下,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作用将形成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有力补充,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金融体制改革也处于进一步深化过程当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无论是从资产总额,还是从市场份额来衡量,都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即使次级债券在近期推出,其市场约束作用也要受到削弱的,这主要是因为:

1.我国银行业的透明度不高,信息披露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我国针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为严格;对上市商业银行,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制规则》第1、2号等;而对非上市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并没有制定强制和规范的信息披露法规,银行经营和管理的信息不能通过有效的披露机制或传播渠道让市场参与者及时知晓,客观上也存在着银行故意隐瞒不利信息的道德风险。没有准确及时的信息,包括次级债券持有人在内的市场参与者也就无法做出判断,采取有约束力的行动,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在和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出现逆选择行为,不但会削弱市场约束,对经营稳健的银行也是不公平的。

2.我国的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市场发育不成熟。一方面这两类债券的发行量和交易量都没有形成很大的规模。银行次级债券即使获准发行,短期内也未必能达到理想的

流通量。流动性不足,市场的有效性受到限制,价格波动对发债银行的风险的反映就会不敏感或者反映不充分,市场参与者和监管当局对银行风险的判断就会受到影响,这也会削弱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力。另一方面,目前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不够成熟,他们在债券发行之时往往还比较关心发行主体的经营状况或者市场声誉,而在债券存续期内则未能对发行主体形成有效监督。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次级债券持有人群体中,那么次级债券就演变成另外一种简单的投资工具,不能体现出其特别设定的发行条件的约束力含义。另外,次级债券市场不成熟也会加大银行监管的成本,因为监管当局不但不能寄希望其有效发挥作用,还必须对其规范运作进行检查和监督。

3.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和大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实质差别,银行的所有者和管理者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作为所有者,政府为银行设定的长期经营目标是盈利最大化,但短期目标有可能多元化,这影响了所有者对银行进行以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为核心的业绩考核,其设定的激励约束机制也未能完全体现商业化和市场化导向。这样,即使:(1)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跟上去了;(2)针对银行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或风险增大的趋势,市场也迅速做出了反应;(3)市场反应比较充分恰当,但是银行经营者们未必有动机及时按市场参与者希望的那样改善管理,控制风险。

以上三个方面都有可能削弱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作用,同时,这四个方面也可以被看作是市场约束这一监管支柱在我国总体上都会受到削弱的部分原因。这些分析的政策含义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我们应该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体制的改革。

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力有可能在我国受到削弱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次级债券。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规定,期限在5年以上无担保的次级债券可视为银行的附属资本,因此,现阶段我国可以考虑允许银行发行次级债券提高资本充足率。特别是对于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政府进一步注资有难度,在短期内又不具备上市条件,发行次级债券无疑是理想的选择。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规定:5年期以上的债券品种都可以作为附属资本,但是我国的银行监管标准在不断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从更规范的角度看银行资本,发行中长期的次级债券才是与国际标准靠拢的补充资本充足率的可行方案。因此在深入研究市场承受能力和监管水平的基础上,适时地推出次级债券不失为一种选择。

次级债券范文第4篇

一、对次级债券作用的再认识

新巴塞尔协议极为强调次级债券,认为次级债券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商业银行拓宽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市场约束的作用。笔者认为,次级债券对银行业的作用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短期作用

1.拓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补充渠道有国家注资、扩充股本、资本公积、税后盈利、计提准备等渠道。巴塞尔委员会将长期次级债券纳入到资本金的范畴,拓宽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较快地将附属资本的比例提高到协议所规定的占资本总额50%的水平上来,极大地减轻了商业银行在扩充资产时所面临的制度压力。

2.强化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市场约束机制的内容包括:(1)在债券发行的一级市场上,由于次级债券的特点,一旦银行的信用评级有所降低或投资者认为银行的风险较高,就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2)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认为银行的风险超出了其承受能力,就会抛售手中持有的债券,结果是银行的声誉受损,该银行以后很难被投资名所认同。(3)在银行经营业绩极差或发生危机时,银行总是希望尽可能的拖延破产时间,投资者则会要求尽可能快地关闭问题银行,银行和投资者的博弈这对维护整个银行的声誉是有利的。(4)当问题银行破产风险不是很大的时候,银行的次级债券会急剧波动,投资者作为利益相关者,必然要求银行采取可行的战略或相关应急措施,以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盈利水平。

(二)长期作用

1.提高商业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从理论上说,次级债券可以增强银行的抗御风险的能力,主要体现在:(1)如果银行拥有一定比例的次级债务余额,次级债券持有者事实上可以吸收一部分银行损失,而不必像以前那样,在银行的股权账面价值达到零时就得破产,从而为资本处境不佳的银行提供额外的缓冲力量;[1](2)次级债券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信息透明度,外部的压力促使银行加强日常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3)作为债务的次级债券的融资成本比股权融资成本低,这本身就是一种财务节约。

2.提高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效率。大多数国家在处理问题银行时均表现得相当谨慎,主要是为了避免因处理不当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的不稳定,但有时也可能是由于受到了政治压力或来自某些利益集团的阻力,从而使金融监管当局行动犹豫不决。这往往会丧失对问题银行的最佳处理时机,给金融体系造成更大的危害和冲击。此外,由于缺乏对监管当局的监管,也容易产生监管者的败德行为。投资者则会因为信息不对称和由于投资份额较少导致的“搭便车”行为以及金融安全网(存款保险和政府的隐性担保)等原因缺乏对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督动力,投资的风险意识淡薄。然而,对次级债券的投资者来说,由于次级债券的特点和持有债券的数量较多,机构投资者有动力也有能力给监管当局施加影响,督促监管当局及时采取行动,促进监管效率的提高。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作用的评估

(一)资本金的补充渠道不畅

相当多的观点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要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只须发行次级债券就能一劳永逸。其理由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数量已经相当庞大,核心资本充足率已超过了巴塞尔协议规定的标准,附属资本的充足率基本为零,发行次级债券能使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迅速达到规定要求。这一观点本无可厚非,但我们必须指出:(1)通过发行次级债券的方式使银行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更多地考虑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数量,我们可以实现在某一时点上达到这一标准,但不能保证能永久维持。(2)我国银行次级债券的融资存在制度性制约。从发债主体的角度看,以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总量核算,要从总体上达到4%的附属资本充足率,必须发行3972亿元。[2]从购买主体角度看,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各类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而根据保监会有关规定,保险公司投资银行次级债券的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保险公司上月末总资产的15%.截止2004年12月底,我国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额是11853亿元,按15%计算,可以购买的次级债券总额是1777亿元。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由于这几年股市行情低迷和自身融资手段匮乏,也无力填补余下2000多亿元的发行缺口。

(二)市场约束机制的现实基础欠牢固

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和信息处理能力、相当的市场监督能力、合适的约束机制等构成了市场约束机制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从现实情况分析,我国发挥市场约束机制作用的条件尚不具备。

1.信息披露和处理能力较差。西方学者认为巴塞尔协议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的原因就是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从信息的披露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现状是上市银行在信息披露的规范、信息内容的数量上都要好于非上市银行,而非上市银行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要好于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即使是上市银行也未对银行面临的风险因素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内容做出较为全面的披露,且缺乏数据支持,报表使用者无法对银行经营中的各种潜在风险做出准确判断。从信息的处理来看,由于巨大的利益诱惑和低廉的违法成本,我国会计信息作假的现象非常严重。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信用评级市场,评级的原则、评级所依据的定性定量指标存在较大差异,水平也参差不齐,评估的业务范围较窄。

2.监督能力缺乏。次级债券投资者要有相当的风险敏感意识和风险处理能力才能发挥市场监督职能。我国证券公司和各类基金公司的业务并未随着市场的发展表现出同步甚至是超常增长的势头,原因之一是资产规模偏小,投资过于集中,面临巨大的系统风险;原因之二是资金来源与资产风险结构不匹配,风险过大,[3]他们在次级债券的投资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以中国银行第一期次级债券的销售情况为例,最大的五家买家分别是建行37亿、中国人寿25亿、交行18亿,中信2.2亿、国家开发银行10.2亿、中银国际8.2亿。次级债券发行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说明了我国次级债券的投资者不能完全履行监督职能,并且相互购买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另外,债券的流动性也很差。一是在当前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银行的次级债券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品种,投资者不愿转让;二是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不发达,债券持有者很难找到合适的买家。流动性差严重制约了投资者监督职能的发挥。

3.约束机制不强。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形成约束机制的必要条件。处在改革进程中的中国的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有许多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必须分散股权,引入其他投资者,特别是非国有和国外的投资者,从而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是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引入独立董事制。三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四是银行要确定明确的发展规划,灵敏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机制,良好的组织结构等。

(三)商业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亟待提高

1.从次级债券的缓冲器作用看。银行如果出现问题会由于债券持有者的抛售而恶化问题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使问题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甚至会加快问题银行的破产。由此可见,次级债券的这种缓冲器作用是有条件的。

2.商业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关键在于对风险的识别。我国商业银行从1999年开始实行的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由于各家银行的判断标准不一,在风险的判断上存在差异,风险识别能力参差不齐。此外,我国目前的贷款增量主要集中于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住房类高档消费贷款,一旦宏观经济发生波动,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5.从财务成本的角度看。Keeley[4]的研究认为资本充足比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下降14个基本点。银行资产的市场与账面价值比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下降16-18个基本点。Berger[5]检验了为什么和在多大程度上资本充足率影响税后净资产收益。我国目前的次级债券的融资成本一般在5%左右,利率的高低与发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高低和风险管理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很多人认为,国外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都很高,抗御风险的能力也很强。但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实际上从国外经验来看,次级债券融资早已超越弥补资本金的狭隘视野,主要用于项目融资。项目融资能使融资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实现多元化,确保银行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正因如此,西方商业银行才出现高资本充足率与低风险资产比率并存的良性发展态势。

(四)监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政府部门的隐性担保和“太大不宜倒”的现象较为突出,加上我国没有建立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机制,投资者无后顾之忧。其次,由于我国目前还是实行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面对商业银行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业务交叉和综合经营的现状,我国监管机构的监管手段相对落后,各职能监管机构相互协调存在障碍。第三,次级债券持有者多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银行之间没有相互监督的动力,其他金融机构又与商业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由此可见,我国机构投资者没有动力要求监管当局提高效率。惟一的监管动力来自于监管当局确保金融稳定的内在要求,而这不能保证监管效率的提高。

二、结论与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银行次级债券对银行业的积极作用短时间内还很难显现,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新的一轮融资高潮,不能实现次级债券的真正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发展次级债券,相反,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银行业的改革和创新,为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1.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一要提高信息生产机构的独立性。一方面,国家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归口管理市场评级,以独立性为基础制定公正、科学、权威的评级机构的标准。另一方面,要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和评级机构的竞争与整合,最终形成为数不多的几家权威的会计师事务所和评级机构。二要强化监管体制建设。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不要加大处罚力度,增加信息生产机构的违规成本;建立信息生产的复核、评价制度,并建立相应的“退市”制度。

2.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一要加强机构投资者的业务创新。从资金来源看,必须不断创新金融工具;从资产运用来看,要大力发展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现代金融业务,将机构投资者从独自承担风险的泥潭中彻底解脱出来。二要降低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门槛,允许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类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允许资金雄厚的企业和个人以委托交易的方式进入银行间市场,同时规范证券交易的登记结算制度,防止虚假交易和过度投机。三要通过股权多元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式改善机构投资者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他们的市场反应能力。

3.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一个上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股份制改造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我们要通过次级债券更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推动银行的业务创新,将风险管理落实到银行的每一笔资产业务之中。加强风险管理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考虑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完善和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风险管理的技术(包括风险的甑别和分散技术)、风险管理的制度规范等。

次级债券范文第5篇

新巴塞尔协议极为强调次级债券,认为次级债券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商业银行拓宽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市场约束的作用。笔者认为,次级债券对银行业的作用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短期作用

1.拓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补充渠道有国家注资、扩充股本、资本公积、税后盈利、计提准备等渠道。巴塞尔委员会将长期次级债券纳入到资本金的范畴,拓宽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较快地将附属资本的比例提高到协议所规定的占资本总额50%的水平上来,极大地减轻了商业银行在扩充资产时所面临的制度压力。

2.强化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市场约束机制的内容包括:(1)在债券发行的一级市场上,由于次级债券的特点,一旦银行的信用评级有所降低或投资者认为银行的风险较高,就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2)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认为银行的风险超出了其承受能力,就会抛售手中持有的债券,结果是银行的声誉受损,该银行以后很难被投资名所认同。(3)在银行经营业绩极差或发生危机时,银行总是希望尽可能的拖延破产时间,投资者则会要求尽可能快地关闭问题银行,银行和投资者的博弈这对维护整个银行的声誉是有利的。(4)当问题银行破产风险不是很大的时候,银行的次级债券会急剧波动,投资者作为利益相关者,必然要求银行采取可行的战略或相关应急措施,以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盈利水平。

(二)长期作用

1.提高商业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从理论上说,次级债券可以增强银行的抗御风险的能力,主要体现在:(1)如果银行拥有一定比例的次级债务余额,次级债券持有者事实上可以吸收一部分银行损失,而不必像以前那样,在银行的股权账面价值达到零时就得破产,从而为资本处境不佳的银行提供额外的缓冲力量;[1](2)次级债券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信息透明度,外部的压力促使银行加强日常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3)作为债务的次级债券的融资成本比股权融资成本低,这本身就是一种财务节约。

2.提高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效率。大多数国家在处理问题银行时均表现得相当谨慎,主要是为了避免因处理不当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的不稳定,但有时也可能是由于受到了政治压力或来自某些利益集团的阻力,从而使金融监管当局行动犹豫不决。这往往会丧失对问题银行的最佳处理时机,给金融体系造成更大的危害和冲击。此外,由于缺乏对监管当局的监管,也容易产生监管者的败德行为。投资者则会因为信息不对称和由于投资份额较少导致的“搭便车”行为以及金融安全网(存款保险和政府的隐性担保)等原因缺乏对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督动力,投资的风险意识淡薄。然而,对次级债券的投资者来说,由于次级债券的特点和持有债券的数量较多,机构投资者有动力也有能力给监管当局施加影响,督促监管当局及时采取行动,促进监管效率的提高。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作用的评估

(一)资本金的补充渠道不畅

相当多的观点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要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只须发行次级债券就能一劳永逸。其理由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数量已经相当庞大,核心资本充足率已超过了巴塞尔协议规定的标准,附属资本的充足率基本为零,发行次级债券能使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迅速达到规定要求。这一观点本无可厚非,但我们必须指出:(1)通过发行次级债券的方式使银行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更多地考虑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数量,我们可以实现在某一时点上达到这一标准,但不能保证能永久维持。(2)我国银行次级债券的融资存在制度性制约。从发债主体的角度看,以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总量核算,要从总体上达到4%的附属资本充足率,必须发行3972亿元。[2]从购买主体角度看,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各类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而根据保监会有关规定,保险公司投资银行次级债券的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保险公司上月末总资产的15%.截止2004年12月底,我国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额是11853亿元,按15%计算,可以购买的次级债券总额是1777亿元。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由于这几年股市行情低迷和自身融资手段匮乏,也无力填补余下2000多亿元的发行缺口。

(二)市场约束机制的现实基础欠牢固

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和信息处理能力、相当的市场监督能力、合适的约束机制等构成了市场约束机制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从现实情况分析,我国发挥市场约束机制作用的条件尚不具备。

1.信息披露和处理能力较差。西方学者认为巴塞尔协议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的原因就是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从信息的披露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现状是上市银行在信息披露的规范、信息内容的数量上都要好于非上市银行,而非上市银行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要好于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即使是上市银行也未对银行面临的风险因素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内容做出较为全面的披露,且缺乏数据支持,报表使用者无法对银行经营中的各种潜在风险做出准确判断。从信息的处理来看,由于巨大的利益诱惑和低廉的违法成本,我国会计信息作假的现象非常严重。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信用评级市场,评级的原则、评级所依据的定性定量指标存在较大差异,水平也参差不齐,评估的业务范围较窄。

2.监督能力缺乏。次级债券投资者要有相当的风险敏感意识和风险处理能力才能发挥市场监督职能。我国证券公司和各类基金公司的业务并未随着市场的发展表现出同步甚至是超常增长的势头,原因之一是资产规模偏小,投资过于集中,面临巨大的系统风险;原因之二是资金来源与资产风险结构不匹配,风险过大,[3]他们在次级债券的投资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以中国银行第一期次级债券的销售情况为例,最大的五家买家分别是建行37亿、中国人寿25亿、交行18亿,中信2.2亿、国家开发银行10.2亿、中银国际8.2亿。次级债券发行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说明了我国次级债券的投资者不能完全履行监督职能,并且相互购买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另外,债券的流动性也很差。一是在当前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银行的次级债券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品种,投资者不愿转让;二是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不发达,债券持有者很难找到合适的买家。流动性差严重制约了投资者监督职能的发挥。

3.约束机制不强。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形成约束机制的必要条件。处在改革进程中的中国的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有许多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必须分散股权,引入其他投资者,特别是非国有和国外的投资者,从而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是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引入独立董事制。三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四是银行要确定明确的发展规划,灵敏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机制,良好的组织结构等。

(三)商业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亟待提高

1.从次级债券的缓冲器作用看。银行如果出现问题会由于债券持有者的抛售而恶化问题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使问题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甚至会加快问题银行的破产。由此可见,次级债券的这种缓冲器作用是有条件的。

2.商业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关键在于对风险的识别。我国商业银行从1999年开始实行的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由于各家银行的判断标准不一,在风险的判断上存在差异,风险识别能力参差不齐。此外,我国目前的贷款增量主要集中于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住房类高档消费贷款,一旦宏观经济发生波动,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5.从财务成本的角度看。Keeley[4]的研究认为资本充足比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下降14个基本点。银行资产的市场与账面价值比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下降16-18个基本点。Berger[5]检验了为什么和在多大程度上资本充足率影响税后净资产收益。我国目前的次级债券的融资成本一般在5%左右,利率的高低与发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高低和风险管理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很多人认为,国外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都很高,抗御风险的能力也很强。但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实际上从国外经验来看,次级债券融资早已超越弥补资本金的狭隘视野,主要用于项目融资。项目融资能使融资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实现多元化,确保银行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正因如此,西方商业银行才出现高资本充足率与低风险资产比率并存的良性发展态势。

(四)监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政府部门的隐性担保和“太大不宜倒”的现象较为突出,加上我国没有建立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机制,投资者无后顾之忧。其次,由于我国目前还是实行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面对商业银行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业务交叉和综合经营的现状,我国监管机构的监管手段相对落后,各职能监管机构相互协调存在障碍。第三,次级债券持有者多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银行之间没有相互监督的动力,其他金融机构又与商业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由此可见,我国机构投资者没有动力要求监管当局提高效率。惟一的监管动力来自于监管当局确保金融稳定的内在要求,而这不能保证监管效率的提高。

二、结论与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银行次级债券对银行业的积极作用短时间内还很难显现,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新的一轮融资高潮,不能实现次级债券的真正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发展次级债券,相反,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银行业的改革和创新,为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1.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一要提高信息生产机构的独立性。一方面,国家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归口管理市场评级,以独立性为基础制定公正、科学、权威的评级机构的标准。另一方面,要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和评级机构的竞争与整合,最终形成为数不多的几家权威的会计师事务所和评级机构。二要强化监管体制建设。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不要加大处罚力度,增加信息生产机构的违规成本;建立信息生产的复核、评价制度,并建立相应的“退市”制度。

2.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一要加强机构投资者的业务创新。从资金来源看,必须不断创新金融工具;从资产运用来看,要大力发展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现代金融业务,将机构投资者从独自承担风险的泥潭中彻底解脱出来。二要降低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门槛,允许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类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允许资金雄厚的企业和个人以委托交易的方式进入银行间市场,同时规范证券交易的登记结算制度,防止虚假交易和过度投机。三要通过股权多元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式改善机构投资者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他们的市场反应能力。

3.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一个上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股份制改造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我们要通过次级债券更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推动银行的业务创新,将风险管理落实到银行的每一笔资产业务之中。加强风险管理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考虑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完善和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风险管理的技术(包括风险的甑别和分散技术)、风险管理的制度规范等。

次级债券范文第6篇

关键词:次级抵押债券;房地产;金融危机

2007年初,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出现问题并引起股票大跌,随后,危机逐渐向其它国家蔓延,尤其进入8月份,全球大部分股指大幅下挫并有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之势,各国央行紧急出手干预市场,先后注入巨额资金,及时补充市场流动性,暂时平息了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各地股市开始趋于稳定。从目前看,这场危机对我国影响不大,但深入分析这场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并从中吸取教训十分必要。

一、美国次级债券危机的影响

为增强人们的投资信心、刺激美国经济,美联储在从2001年1月开始的短短2年半间,将利率从6.50%下调到1.00%。持续的低利率政策不但使美国经济复苏,还直接刺激了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投资开始迅速膨胀,炒房之风盛极一时。为争夺更多市场份额,众多抵押贷款机构放宽贷款条件,次级贷款市场空前火爆,经过一系列证券化运作,这些次级贷款又被投资银行打包成大量的次级债券出售给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投资者。在2001年至2004年房地产火热时期,这种贷款证券化过程能使购房者、贷款公司、投资银行和次级债券投资者都分享到房产增值的收益。但好景不长,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调高利率,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房屋价格持续下跌。同时,高利率也导致贷款人的还款压力迅速增大,房贷市场的违约现象开始出现,2007年2月,次级贷款风险逐渐显现,美国最大的次级房贷提供商全国金融公司决定减少次级贷款投放量。3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宣布濒临破产,美股大跌。4月,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6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公布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出现巨额次级抵押贷款投资损失。7月,标准普尔公司下调大量抵押债券评级。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濒临瓦解。虽然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次级债危机似乎还没有完全结束,它所产生的深层次影响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才会显现,但从目前看,这场危机至少已造成以下几方面影响:

(一)沉重打击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次级债危机爆发后,首当其冲是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大量次级贷款难以收回,迫使放贷机构提高放贷标准和收缩房贷规模,居民的购房意愿和能力受到大幅削弱,房屋销售量和销售价格持续下跌,开发商资金回笼受阻,新楼盘开发速度减慢。9月份,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美国新房销售量比前一个月下降8.3%,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为79.5万套,为2000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8月份美国新房销售中间价也比前一个月下降8.3%,降至每套22,57万美元,为2005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点;今年8月份美国新房开工量比前一个月下降2.6%,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为133.1万套,为1995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可见,美国房地产市场正陷入近20年最严重的衰退之中,可能要经过几年才能恢复元气。

(二)重创美国金融业。2001年至2005年间,美国金融业借助发达的金融制度,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大量资金,成为这场房地产泡沫最大的幕后推手,泡沫破裂也就给那些昔日在次级债市场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造成重大损失。贝尔斯登是华尔街四大投资银行中受到危机的冲击最大的,其最新财报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固定收益业务净收入骤然下降,降幅近90%,至1.18亿美元,创十多年来的最差季度盈利表现。美国第二大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2007年9月发表的最新业绩报告显示,由于受次级债危机影响而被迫销账近10亿美元,本财年第三财季该公司利润下降17%。10月份,美国最大券商美林证券财报称,第三季度在次级抵押贷款相关领域遭受约79亿美元的账面损失。这是美林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也是该公司1993年以来历史上的最大季度亏损。

(三)增加了美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是美国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虽然美国商务部2007年10月31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意外达到3.9%,为2006年第一季度以来最高水平。但如果次级债危机对这两大行业的伤害持续,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美国实体经济的增长。事实上,美联储已关注这一问题,并于2007年9月18日和10月31日先后两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0.25个百分点至4.5%。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美国经济前景感到担忧,包括索罗斯、罗杰斯、格林斯潘以及斯诺等美国投资界元老也纷纷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对美国经济当前和未来面临的巨大风险提出警告。

(四)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剧烈动荡。在金融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一国发生的局部危机有可能蔓延到其它国家。在危机影响最严重的8月,全球股票市场全线大幅下挫,其中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跌破13000点;东京股市日经指数一度回落至去年底水平;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猛跌4.1%;巴黎股市cacao指数下跌3.3%……。在全球股市受到影响而大幅下挫的同时。全球商品期货也未逃过此劫,全球最大的金属交易所lme的铜、铝、铅、镍、锡、锌的跌幅均为近年来之最;美国农产品如大豆、玉米、棉花也几乎触及跌停;我国国内的铜、锌、豆油价格则出现跌停。多种迹象表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短期内不可能结束,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二、从美国次级债券危机引起的思考

得益于我国严格的资本管制,加之国内资本市场相对封闭,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大。但危机爆发前美国正处于流动性泛滥、低利率、大宗生产资料和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时期,这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些相似。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而改善我们的宏观调控。

(一)必须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归根到底,这场次级债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扬,掩盖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业务及其证券化中的风险,一旦房价逆转以及流动性在市场冲击下出现突然性的紧缩,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偿还能力不足的问题被完全暴露出来,就引发了危机。受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从2001年开始升温,房地产投资快速增加,房价不断升高,部分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更出现剧烈性暴涨。如,深圳住宅价格2007年上半年上涨52%。近两年

上涨幅达120%以上。不断攀升的房价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如,房地产投机炒作之风险盛行、加剧通货膨胀、大量的中低收入人群被排除于房地产市场之外,从而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等。房地产市场过热问题已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多项调控措施已相继出台,房地产市场过热问题正逐步得到控制。

(二)必须加强房地产贷款的风险管理。美国次级债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房贷发放机构在开展住房贷款业务过程中任意降低评审标准,通过“不查收入、不查资产”、可随时调整还款比例等手段来引诱大量缺乏足够还款保障的购房者贷款。一旦这些还款人丧失还款能力,将给贷款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我国自1998年停止原有的住房分配制度后,短短的10年间,我的商业性房贷增长百倍,已从1998年的400多亿元,飙升到今年6月末的4.3万亿元,同比增长24.5%。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23.9%,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25.6%。而且,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占本币贷款已从2004年的13%上升到今年6月末的17%。虽然目前我国银行通过对收入证明、工资卡现金流、信用记录、年龄职业等指标的严格考核,对房贷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进行控制,但这些手段在房价持续上升的市场环境中,难以阻止风险的大规模爆发。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房贷几乎全部集中在银行业,换句话说,就是房地产市场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逆转、房贷出现问题,将对我国整个金融体系将产生重大冲击。

(三)要以审慎的态度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次级债危机刚开始只是一场局部危机,但最终却影响到美国的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等多个领域,并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这场危机之所以能不断被传播和放大的重要原因在于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工具被过度滥用。资产证券化作为上世纪70年代最重要的金融创新手段之一,其最大作用在于提高资产(尤其是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及分散资产的风险。但当市场参与主体过度追求利润而滥用资产证券化工具时,资产证券化不但不能分散风险反而会沿资金链条,迅速将风险传播出去,最终演变为影响广泛的危机。目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刚起步。它对于增强我国宏观金融的效率和稳定性、提高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但在推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我们应坚持审慎原则,不断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在稳妥推进相关产品创新的同时,大力提高投资者对产品的评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为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营造良好、规范的市场环境。

(四)金融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应增强金融风险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金融领域逐步与国际接轨,国内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走出国门。海外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我国金融机构在赚取收益的同时也须承担各种风险。据媒体公布的消息,这场次级债危机可能会使中行、工行和建行等涉足海外市场的中资银行蒙受一定的损失。虽然损失与美国众多的对冲基金相比并不大,但这次危机确实给我国越来越多实施海外投资战略的金融企业敲响了警钟。面对国际市场上各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金融风险,我国金融企业只有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全球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才能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占一席之地。

次级债券范文第7篇

【关键词】次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资本市场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市场的现状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发放给信用等级较低、缺乏良好的信用史,因而存在较高违约风险的借款者的抵押贷款。由于风险较高,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也较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在美国,按揭贷款市场按照客户的信用等级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优质贷款市场(PrimeMarket),优质贷款市场面向信用等级高(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这些人主要是选用最为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按揭贷款,较少采用较为复杂的创新按揭工具。

第二类是“Alt-A”贷款市场(Near-PrimeMarket),这个市场既包括信用分数在620到660之间的主流阶层,也包括少部分分数高于660的高信用度客户。

第三类是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Market)。次级市场是指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次级市场总规模大致在8600-13000亿美元左右;其中有近半数的人没有固定收入的凭证,这些人的总贷款额在4500-6500亿美元之间。

综合比较各种统计,从1990年至今,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余额大约在10万亿美元,在全部按揭贷款中,大约有40%以上的贷款属于“Alt-A”和次级贷款产品。从2003年算起,“Alt-A”和次级贷款这类高风险按揭贷款总额超过了2万亿美元。目前,次级贷款超过60天的拖欠率已逾15%,正在快速扑向20%的历史最新记录,220万次级人士将失去住宅。而“Alt-A”的拖欠率在3.7%左右,但是其幅度在过去的14个月里翻了一番。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2万亿美元的Alt-A和次级贷款在短期内至少会损失掉10%到15%,也就是大约2000-3000亿美元。

美国自2000年经济不景气时起,布什政府利用低利率和减税措施(如购房贷款支付的利息可用于抵减应税收入)鼓励大家购房,目的是利用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其结果是带动了美国房地产价格近年来的急剧上涨,也刺激了对房贷的强力需求。在这种情形下,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也放松了对贷款者信用评级的审核,对借款人不作任何信用审核,信用等级很差的低收入阶层也能借到大笔金额用于购房,同时购房无需提供首付款,全部购房资金皆可从银行贷款,而且前几年可以只付息而不用偿还本金;那些信用等级较低、收入不稳定的投资者,甘冒风险纷纷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数套住房,期望房产升值带给他们巨大的利润。不幸的是事实刚好相反,美国住房价格近年逐渐回落,同时利率逐渐上升,致使许多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按期偿付贷款,最终导致次级债危机爆发。同时,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资产证券化”了的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都被卷进了这场危机。

二、美国次级债券危机产生的原因

为了扩大次级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投资银行将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MortgageBackedSecuritization-MBS),即个人贷款者向抵押贷款公司申请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的债权出售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这些机构再将抵押贷款债权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后出售给银行、公募基金、对冲基金、退休基金等,即“次级按揭债券”(Sub-primeMortgageBonds),而且有信用评级公司如SRP(标准普尔)给债券评定信用等级。由于次级按揭债券的年收益率也比相同信用等级债券高出30%左右,次级按揭债券不可避免成为各大金融机构追捧的对象,其持有者众多,据估计次级按揭债券在美国的发行规模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还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6家中资银行。但是,伴随近年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引发房产价格的下跌及贷款利率的提高(美联储将利率从1.25%连续17次上调到5.25%提高了4个百分点)引致借贷成本的上升,次级市场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按期偿付贷款,当次级贷款人的违约率升高之后,这些债券的信用等级便被债券评级机构调低,债券的价格因受到影响出现大跌,债券甚至无人购买。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风险先是触发房地产按揭贷款机构破产,然后沿着业务链条逐渐波及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以及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进而向欧洲、澳洲和亚洲等地的金融机构扩散,并引起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据预计,今后两年美国按揭贷款坏账总额将达到2250亿美元,如果房价继续下跌,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000亿美元。

原因之一是次级债券的信用评级问题。所有的次级贷款债券中,大约有75%得到了AAA的评级,10%得了AA,另外8%得了A,仅有7%被评为BBB或更低。实际情况是,2006年第四季度次级贷款违约率达到了14.44%,今年第一季度更增加到15.75%。Alt-A和次级债两类证券的违约率可能会随着美国房价的大跌而急剧增加。四大评级机构从美国按揭贷款评级中获得的收益累计超过30亿美元。由于为投资银行发行的各种创新工具提供评级成为其业务的主要收入,因此评级公司很难对按揭贷款证券MBS给出中立的评级判断。

原因之二是流动性不足问题。由于美国经济正处于通货膨胀加速阶段,美联储不得不以更快的速度加息以缩紧银根,这使得许多贷款者入不敷出,大量次级按揭贷款变成坏账。在这种情况下,大银行不再继续向住房按揭贷款公司提供融资,住房按揭贷款公司濒临破产。

原因之三是迄今为止,美联储对此问题的严重性没有予以清晰的阐述。这也许是因为次级债问题已多次发作,其中1998-2000年间次级贷款的贷款损失率一度曾经高达4.5%,而在2001-2002年间,美国次级债也因新经济泡沫的破裂,而有短暂的拖欠率大幅上升到11%-12%的记录。但是从美联储官员的言论来看,问题似乎被轻描淡写。伯南克曾表示,次级贷款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但没有迹象表明正在向主要贷款市场蔓延,整体市场似乎依然健康。

原因之四是道德风险。在全部MBS当中,大约70%左右和GinnieMae、房地美和房利美相关。而这三家机构都具有美国政府信用支持。这种政府支持机构的建立用意良好,是为了中低收入阶层能够享有住房保障,但是其存在严重扭曲MBS的风险收益现象。因此,政府信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信用,并带来道德风险。

三、美国次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涉及主体众多,其影响范围也较广泛。首先,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影响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将进一步导致房地产信贷资金收紧,若房地产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大,可能导致美国房市继续衰退。由于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对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迅速下降,从而拖累美国经济增长;二是次级按揭贷款问题已令全球投资者对美国房地产、金融业产生担忧,从而引致美国股市继续下跌;三是为延缓次级债问题的蔓延和爆发,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日益增加,美国国际收支对资本内流的依赖也会加深,再加上次级债通过居民消费滑坡拖累美国经济,最终可能会加速美元的疲软,美元利率和汇率双双向下调整不可能不对欧洲和东亚带来压力。四是次级债危机不仅使包括以对冲基金为主的美国富裕群体的财富缩水,也使得投资次级债的美国养老、医疗、保险等基金也面临较大挑战、受损较为严重的一些州政府已经通过大规模提高交通违章罚款来作为应急措施。综合来看,美国经济在中期内面临调整压力。

其次,从金融主体看,一是导致众多经营次级按揭贷款业务的机构被迫停止业务,或者倒闭;二是持有次级按揭贷款(包括证券化的)资产的公司,包括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大型银行、保险公司等,面临资产严重减值的损失;三是“传染效应”,相关次级按揭贷款金融机构关门或亏损,进一步引发银行等最终贷款者快速收紧信贷,从而影响金融业经营甚至整个经济的景气度;四是“羊群效应”,相关次级按揭贷款金融机构关门或亏损,也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引发更大的金融危机。

再次,金融市场看,美国金融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全球股市、汇市、黄金、原油、铜类等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一是股票市场,由于美国次级按揭问题引发信贷危机,投资者开始担心信贷问题是否会演变成整体经济市场危机,纷纷出售股票转而持有现金,导致美国股市出现剧烈波动,道琼斯工业指数连续下挫。同时欧、美、日、韩以及中国香港股市也由此遭受重创。二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蔓延到了国际油市。8月6日隔夜市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纽约、伦敦两地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幅度都超过3美元。三是期货市场。因美国次级债问题再传恶讯,纽商所(NYMEX)9月份交割现货黄金最低跌至659.60美元/盎司,与上一交易日相比下跌16.05美元。有色金属市场同样承压下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一度探低7362.5美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相比跌去了217.5美元,跌幅达2.87%;铅、锌、镍、铝等金属期货紧随铜价下跌。

四、美国次级债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及启发

如果美国次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

第一,如果美国次级债危机引起全球对冲基金调整自身资产组合,增加流动性资金的比例,那么可能造成国际短期资本从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撤离,可能导致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下跌。资本市场全面下跌引致的财富效应可能抑制国内总消费,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第二,此次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使全球流动性由过剩转向不足,改变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加息预期,甚至有可能导致美国提前减息,这给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带来压力。如果美联储提前降息,则使中美利差收窄,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下,长期来看,必然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进行套利和套汇。如果央行停止加息,又将使通胀升温下的负利率程度更为严重。因此,下一阶段,人民币将面临着更大的升值压力。

第三,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将导致美国市场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下降。由于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国之一,这场危机将迫使那些依靠政府“扶贫政策”住上别墅洋房的美国人,为了还贷而紧缩消费开支。一旦美国消费市场疲软,又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的出口必将受到冲击。

第四,随着我国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由于受到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大幅度波动,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五、本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发

一是在经济金融高位增长时期,应切实防止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和资产泡沫的堆积,避免因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经济金融波动的风险。次级债危机再一次向我们表明,资产价格虽然是一种虚拟经济元素,却隐藏着相当大的破坏力,其过快攀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巨大伤害。

二是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尤其应防止过度负债消费的过快增长。近年来,我国住房信贷、住房抵押消费贷款增长很快,并且迅速成为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高盈利业务。但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紧缩不可避免,个人贷款的违约风险增加。因此,为确保金融稳定,监管层应通过多种调控措施,遏制负债消费过快增长的势头,减少其可能给经济稳定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

三是稳步有序地推进金融开放,当前尤其应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风险对境内资本市场的冲击。对目前我国还处于建设初期的金融市场来说,市场规模、金融产品以及抗风险能力都尚待完善,因此稳步有序的金融开放至关重要。虽然目前我国还实行资本项目管制,但事实证明,相当数量的境外资金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境内,加剧了境内的流动性过剩。鉴此,应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防止其对境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四是中国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并通过开展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来促使机构投资者和商业银行共担信用风险。除此之外,中国商业银行在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时还应该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并切实防止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等资本市场。

次级债券范文第8篇

【关键词】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机制

一、次级债券的特点

1、与股权相比。次级债券与股票的相似点在于:第一,偿付顺序都相当靠后,而且都是无保险、无担保的。第二,都是长期投资,股票是永久性的.次级债券一般也在五年以上,偿付期之前无法撤回,只能在二级市场转让。第三,作为银行资本,它们都可以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的缓冲器,减少银行倒闭的可能性,保护银行存款。

次级债券与股票的不同点在于:第一,虽然同样对风险敏感,但是股票的权益人可以享受承担较大风险带来的较大收益,而次级债券的权益人只能享受固定的风险溢价收益,但必须承担银行因风险经营倒闭带来的无法偿付的可能性。第二,股东对于商业银行管理有投票权,而次级债券权益人只能在银行面临破产清算时才能参与管理银行。第三,权益作为核心资本,可以冲减银行日常经营损失,而次级债券作为附属资本,无法用于冲减损失。

2、和银行存款相比。次级债券与银行存款的相似点在于:第一,在银行遭遇风险倒闭时,它们都有得不到偿付的可能。第二,它们都属于债权,对银行经营管理没有投票权。第三,它们获得的都是名义或实际上固定的利率,无法获得风险溢价。

次级债券与银行存款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次级债券比存款的偿付顺序靠后,而且存款者有存款保险的保护,而次级债券却是无担保,无保险的。第二,一般情况下,存款可以随时取出,并不承担任何本金损失,而次级债无法提前偿还,只能在二级市场转让,可能会遭遇本金损失。第三,对于银行来说,次级债券期限较长,以次级债券融资比普通的存款更加稳定。一家银行的存款无法偿付可能会导致银行间的挤兑传染效应,而次级债券不会。

由上述可知,银行控股股东可能会为了获取更高的风险溢价,而在经营中故意承担更多的风险.存款者由于有最早的偿付顺序和显性或隐性的存款保险,而对银行的风险不太敏感。相对而言,次级债所有者对银行的风险高度敏感,并且承担单侧风险,无法获得银行风险所带来的溢价,他们会希望银行承担较少风险,减少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同时,监管者对于商业银行的希望是尽量稳健的经营,避免破产和导致社会不稳定。

本质上来说,次级债券设计了一种债权结构使这部分的利益相关人,形成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自发的分析与监督,最终达到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约束。

二、次级债券对银行的市场约束机制

1、直接市场约束。指次级债券投资者通过银行对其发行次级债券所支付的不同利息水平方式,在一级市场对发债银行进行约束。

2、间接市场约束。指利益相关人或金融监管当局通过监控次级债券的二级市场价格,评估发债银行,形成压力。

3、促使监管者关闭问题银行,防止损失扩大。次级债券持有者为了减少损失,会督促金融监管当局对问题银行采取果断的整改行动,以市场监管督促行政监管。次级债券由上述不同的机制控制银行风险。但市场环境的缺失可能导致约束机制失效。

三、市场约束机制实现问题

1、统

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我国近期出台的《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对发行人财务经营状况的披露以及与次级债券发行相关的有关内容披露。但是,首先,信息披露不够详细,没有提到风险敞口、对资本的内部评级机制和风险管理战略等内容。其次,信用评级是次级债券揭露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我国现在尚没有权威的评级机构。再次,薄弱的公司治理机制、审计标准和会计制度的不规范大大影响了所披露信息的质量和作用。最后,我国银行大量关系型贷款中包含的特殊、不可量化的信息,无法通过有效信息形式与渠道提示给外部投资者。

2、相当数量的合格的投资者。“合格”投资者包含的含义是: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风险评估能力。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具有足够规模的非银行机构投资者。私人投资者由于规模较小而更愿意搭便车.而不是去监督,而外国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的债权投资一向兴趣不大。市场上,商行和保险公司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较长的资金期限结构,但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投资银行次级债券在数量上有很严格的限制。

商行之间相互持有大量对方债券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这使得次级债券更多地沦为一种在形式上充足资本的工具,还会造成银行间系统性风险的增加。

3、激励相容的金融安全网。当次级债券权益人认为国家会在商业银行倒闭的时候给予银行救助,管理层们会更加倾向承担风险。次级债券持有人对银行风险的敏感度降低,进而扭曲债券定价。我国商业银行中绝大多数都有国有股份,隐含的政府担保在商业银行信誉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极大削弱了次级债券投资者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关注。

4、银行企业治理机制。在企业治理机制行之有效时,管理层会由于过高的融资成本而降低风险。但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治理机制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存在较大差距,会严重影响次级债券的效果。

5、流动性足够强的债券市场。《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了,私募的次级债券只能在认购人之间进行转让,而公开发行的次级债券,“经人民银行批准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交易”,可见没有明确的次级债券二级市场,次级债券要想及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做出反应根本不现实,流动性几乎不存在。

6、有效的监管手段。有力的监管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监管者确实与次级债券持有者拥有相同的动机与利益曲线。第二,有效的监管体系。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不清,监管者在一定程度上与国有银行经营者重合,这时,监管者的动机究竟是减少风险,还是增加收入,就不是那么容易辨别了。

另外,在商业银行监管体系方面,也存在问题:第一,滞后性。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银行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出反应。第二,主观随意性。监管制度缺乏制约平衡机制。第三,非公平性。对各类商业银行的监管往往使用的是非统一标准。

四、结论

次级债券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市场约束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的重要意义

1.拓宽商业银行资本筹集渠道,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我国商业银行筹集资本金的渠道较少,除增资扩股、利润留存和准备计提外,缺乏有效的附属资本补充工具。尤其是,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来看,核心资本充足率并不低,而次级债务工具几乎是空白。因此,通过发行次级债券增加银行的资本金,有利于扭转银行资本筹集渠道有限和资本结构单一的状况。

由于次级债券是一种期限不低于5年的长期负债,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的要求,从期限和利率上合理设计出与之相匹配的次级债券,有效解决负债期限短而资产期限长的期限不匹配问题,降低经营风险,增强竞争实力。因而商业银行可以将发行次级债券作为一条主动筹集长期、稳定负债的渠道,解决负债结构与资产结构期限不匹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问题。

2.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改进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主要体现在:首先,通过次级债券一级市场激励银行控制风险。次级债券的发行定价直接与银行风险相联系,如果债券市场的投资者认为银行处于高风险状态,其要求的风险补偿也会提高,这对银行控制负债成本是不利的;其次,次级债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可对银行起到约束作用。次级债券的持有人在该债券存续期间一般有强烈的动机监督发债银行的风险状况,他们一旦认为银行风险超过可接受的程度,就会抛售所持债券。次级债券在市场上的表现就会比较差,进而损害银行的声誉,使发债银行的市场认同度降低。

次级债券发行价格对银行风险很敏感,那些低风险银行为了寻求低成本融资机会,最佳做法是披露银行真实的财务状况。而对于次级债券投资者来说,由于不可能像存款人那样在短时间内可以从风险银行撤回其投资,他们对于银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要求会较高。

3.拓宽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推动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不均衡,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较小,债券结构也很不合理,发行次级债券为投资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投资产品和投资理念。随着次级债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将在我国债券市场上出现,债券市场将由此迅速扩容、发展和壮大。次级债券将成为流动性相对较高的投资产品,将可能成为投资者资产管理的重要工具。次级债券的发行和流通在市场制度建设方面也将推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存在的问题

1.次级债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金问题,还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长期财务成本压力。虽然次级债券是商业银行资本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毕竟属于附属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纯债务,债券到期银行必须偿付本金并按契约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银行不能像支配核心资本那样自由支配次级债券。在银行正常经营的情况下,次级债券不能用于弥补日常经营损失,不能用于冲销坏帐。因此次级债券不具备核心资本的抗风险功能。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融资成本要大于存款负债,所以,对于发债银行来说,长期的财务成本压力较大。另外,由于次级债券在到期日前五年要进行资本摊销,资本待遇逐年降低,实际发行成本进一步提高。

2.次级债券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作用目前尚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理论上讲,发行次级债券有利于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改进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但在我国目前债券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市场约束功能不能充分发挥。首先,我国银行业透明度不高,信息披露并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而言,并没有强制和规范信息披露的法规,银行经营和管理信息不能通过有效的披露机制或传播渠道公之于众,而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有形式上的信息披露机制,但信息质量似乎并不理想,这会约束次级债券直接市场约束功能的发挥。其次,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债券市场深度不足,发行量和交易量都十分有限,次级债券价格波动对发债银行风险的反应就会不敏感或者不充分,市场参与者和监管当局对银行风险的判断就会受到影响,使次级债券的间接市场约束同样受到限制。

3.次级债券投资者趋同,各银行相互持债的情况比较明显,对投资者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由于次级债券具有无担保、期限长、索偿权后于银行存款和其他负债,以及如遇银行破产则无法收回等特征,决定了目前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主要的募集对象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都还不够成熟。它们投资某家银行次级债的依据往往是发债银行次级债发行时点及其过去的经营状况或市场声誉,而对债券存续期内发债银行的经营与风险状况缺乏足够的理性分析。银行之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务,这虽然是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但这种投资结构等于把所有的银行拴在了一起,如果有一家出现问题,对于所有的银行都将是灾难。

三、结论与建议

次级债券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是我国商业银行走向成熟和国际化的必须迈出的一步。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建议:

加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善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和信用评级制度;积极推进银行次级债券发行、流通的市场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

参考文献:

[1]胡松向志容:对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冷静思考.海南金融.2005(6)

[2]葛兆强: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绩效、挑战与发展策略.证券市场导报.2004(10):24~30

次级债券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机制

一、次级债券的特点

1、与股权相比。次级债券与股票的相似点在于:第一,偿付顺序都相当靠后,而且都是无保险、无担保的。第二,都是长期投资,股票是永久性的.次级债券一般也在五年以上,偿付期之前无法撤回,只能在二级市场转让。第三,作为银行资本,它们都可以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的缓冲器,减少银行倒闭的可能性,保护银行存款。

次级债券与股票的不同点在于:第一,虽然同样对风险敏感,但是股票的权益人可以享受承担较大风险带来的较大收益,而次级债券的权益人只能享受固定的风险溢价收益,但必须承担银行因风险经营倒闭带来的无法偿付的可能性。第二,股东对于商业银行管理有投票权,而次级债券权益人只能在银行面临破产清算时才能参与管理银行。第三,权益作为核心资本,可以冲减银行日常经营损失,而次级债券作为附属资本,无法用于冲减损失。

2、和银行存款相比。次级债券与银行存款的相似点在于:第一,在银行遭遇风险倒闭时,它们都有得不到偿付的可能。第二,它们都属于债权,对银行经营管理没有投票权。第三,它们获得的都是名义或实际上固定的利率,无法获得风险溢价。

次级债券与银行存款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次级债券比存款的偿付顺序靠后,而且存款者有存款保险的保护,而次级债券却是无担保,无保险的。第二,一般情况下,存款可以随时取出,并不承担任何本金损失,而次级债无法提前偿还,只能在二级市场转让,可能会遭遇本金损失。第三,对于银行来说,次级债券期限较长,以次级债券融资比普通的存款更加稳定。一家银行的存款无法偿付可能会导致银行间的挤兑传染效应,而次级债券不会。

由上述可知,银行控股股东可能会为了获取更高的风险溢价,而在经营中故意承担更多的风险.存款者由于有最早的偿付顺序和显性或隐性的存款保险,而对银行的风险不太敏感。相对而言,次级债所有者对银行的风险高度敏感,并且承担单侧风险,无法获得银行风险所带来的溢价,他们会希望银行承担较少风险,减少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同时,监管者对于商业银行的希望是尽量稳健的经营,避免破产和导致社会不稳定。

本质上来说,次级债券设计了一种债权结构使这部分的利益相关人,形成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自发的分析与监督,最终达到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约束。

二、次级债券对银行的市场约束机制

1、直接市场约束。指次级债券投资者通过银行对其发行次级债券所支付的不同利息水平方式,在一级市场对发债银行进行约束。

2、间接市场约束。指利益相关人或金融监管当局通过监控次级债券的二级市场价格,评估发债银行,形成压力。

3、促使监管者关闭问题银行,防止损失扩大。次级债券持有者为了减少损失,会督促金融监管当局对问题银行采取果断的整改行动,以市场监管督促行政监管。次级债券由上述不同的机制控制银行风险。但市场环境的缺失可能导致约束机制失效。

三、市场约束机制实现问题

1、统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我国近期出台的《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对发行人财务经营状况的披露以及与次级债券发行相关的有关内容披露。但是,首先,信息披露不够详细,没有提到风险敞口、对资本的内部评级机制和风险管理战略等内容。其次,信用评级是次级债券揭露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我国现在尚没有权威的评级机构。再次,薄弱的公司治理机制、审计标准和会计制度的不规范大大影响了所披露信息的质量和作用。最后,我国银行大量关系型贷款中包含的特殊、不可量化的信息,无法通过有效信息形式与渠道提示给外部投资者。

2、相当数量的合格的投资者。“合格”投资者包含的含义是: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风险评估能力。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具有足够规模的非银行机构投资者。私人投资者由于规模较小而更愿意搭便车.而不是去监督,而外国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的债权投资一向兴趣不大。市场上,商行和保险公司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较长的资金期限结构,但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投资银行次级债券在数量上有很严格的限制。

商行之间相互持有大量对方债券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这使得次级债券更多地沦为一种在形式上充足资本的工具,还会造成银行间系统性风险的增加。

3、激励相容的金融安全网。当次级债券权益人认为国家会在商业银行倒闭的时候给予银行救助,管理层们会更加倾向承担风险。次级债券持有人对银行风险的敏感度降低,进而扭曲债券定价。我国商业银行中绝大多数都有国有股份,隐含的政府担保在商业银行信誉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极大削弱了次级债券投资者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关注。

4、银行企业治理机制。在企业治理机制行之有效时,管理层会由于过高的融资成本而降低风险。但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治理机制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存在较大差距,会严重影响次级债券的效果。

5、流动性足够强的债券市场。《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了,私募的次级债券只能在认购人之间进行转让,而公开发行的次级债券,“经人民银行批准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交易”,可见没有明确的次级债券二级市场,次级债券要想及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做出反应根本不现实,流动性几乎不存在。

6、有效的监管手段。有力的监管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监管者确实与次级债券持有者拥有相同的动机与利益曲线。第二,有效的监管体系。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不清,监管者在一定程度上与国有银行经营者重合,这时,监管者的动机究竟是减少风险,还是增加收入,就不是那么容易辨别了。

另外,在商业银行监管体系方面,也存在问题:第一,滞后性。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银行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出反应。第二,主观随意性。监管制度缺乏制约平衡机制。第三,非公平性。对各类商业银行的监管往往使用的是非统一标准。

四、结论

上一篇:金边债券范文 下一篇:债券回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