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贷款范文

时间:2023-03-08 20:27:09

次级贷款

次级贷款范文第1篇

2001~2004年,美联储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急升,房价不断走高,次级贷款生意兴隆。美国家庭自有住宅比例在2005年达到历史最高纪录,2006年房地产市场开始往下走,再加上其间美联储17次上调利率,次级贷款利率越来越高,直接导致大量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今年3月13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次级房贷市场出现危机,消息传开,美国股市全面下挫。4月2日,美国最大的次级债发行商新世纪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爆发。

此影响随即波及全球股市,有关统计显示,自7月底全球股市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阴影笼罩下出现连续大跌以来,世界主要股市的股票市值已累计蒸发了2.66万亿美元,接近上次“2•27”全球股灾期间的损失。摩根斯坦利国际资本世界指数(MSCIWorld)暴跌至5年来最低水准。

相关推荐

大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技术的运用与实践

作者:(美)卡恩(Khan,M.F.K.),(美)帕若(Parra,R.J.)著

朱咏等译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6-1

内容提要

本书是理论与实务研究完美结合的典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如何利用项目融资技术的问题。该书的两位作者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

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项目融资的背景知识;第二部分介绍项目的文档及信用增级技术;第三部分介绍项目评估技术;第四部分介绍融资文件。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项目管理或金融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MBA的选修课程,同时对从事大型项目融资工作的实际工作者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次级贷款范文第2篇

由于住房市场活跃,西岸银行自2003年以后大量发放次级按揭贷款,这类贷款的借款人资信虽然相对于普通借款人较差,但贷款利率极高,平均达到20%左右。受高利率的诱惑,西岸银行不仅直接发放,还同时从一些小型贷款公司收购次级贷款债权。通过直接发放和收购两种途径,西岸银行的次级贷款余额在信贷资产中的占比不断上升,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次级贷款都是长期住房按揭贷款,借款人还本付息的周期十分漫长而且相对固定,与银行负债业务中的存款以及其他融资头寸的偿还期限存在错位,以致产生了流动性不足,甚至偿债能力下降的问题,如果持续下去,可能影响银行的声誉和抗风险能力;其次,由于西岸银行大量放贷和收购贷款,导致可使用资本几乎完全被占用,严重影响了其他方面的业务开展以及银行的投融资能力,资产结构也变得十分不合理;再次是次级贷款债权属于风险较高的资产,按照监管规则的要求,此类资产在进行风险加权计算时,所使用的风险权重较高,导致西岸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接近于8%的底限,面临风险管理不达标、必须尽快补充资本的尴尬处境。为了摆脱困境,西岸银行决定将次级贷款转移到资产负债表之外,进行证券化。为此,西岸银行首先在税收政策极其宽松的开曼群岛设立了一家特殊目的公司(SPV),专门为证券化项目服务,特殊目的公司为独立法人,其实际控制人是西岸银行,名义上的股东则是当地的一家慈善机构,这样更加有助于躲开税收监管。然后,西岸银行将自己账面上50亿元的次级贷款债权转让给了SPV。双方为此签订了一系列协议,根据这些协议,50亿元次贷债权的权属人由银行变为SPV,实现真实的债权转让。SPV以这些债权再加上一些国债等较为优质的资产混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资产池,并以资产池作为基础支持发行ABS证券,证券的券息低于直接发放的次贷利息,但高于存款或者国债利息,券息和本金都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逐期偿还,证券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则付给西岸银行用作50亿元次贷的对价。通过这样的设计,西岸银行可以一次性处置掉50亿元的次贷,既迅速实现了大部分收益,还改善了资产结构,收回了资本,银行的财务状况一下子得到改观。而且在整个过程中,银行的代价似乎仅仅是少收了一部分利息和支付了一些中介费用。

但棘手的问题很快接踵而至,那就是必须要将这些ABS证券顺利地销售给最终的投资人,否则SPV就无力支付50亿元次贷的转让对价,一切预期目标都无从谈起。在金融市场上,一种证券能否受到投资人的青睐取决于证券的信用评级,西岸银行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提高SPV所发行的证券的信用级别问题。SPV只是一个临时成立起来的空壳公司,单靠该公司的信用和资产池的支持,所发行的证券纵然利息再高,评级公司也不可能给出较高的信用级别,投资人也会因为惧怕风险而不去购买证券。为了使评级公司和投资人认可SPV发行的证券,西岸银行进行了如下安排:首先将拟发行的证券进行内部增级,具体方法是将全部证券分为三个等级,分别叫做优先级、中间级和权益级。其中优先级占95%,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首先用于清偿优先级证券的本息,而如果发生损失,则这部分证券最后受损,当然其收益也相对低一些;中间级占3.5%,在还本付息的顺序上次于优先级证券;权益级占1.5%,是最先受损、最后受偿的一部分证券,但收益率最高。通过这样的安排,即使资产池中的资产损失掉了5%,优先级证券也仍然不会受到影响。

其次,西岸银行又向公众披露了与SPV签订的协议,协议的内容是:西岸银行向SPV提供三年期的流动性便利(liquidityfacility),当需要向投资人还本付息时,西岸银行有义务先行垫付相应的资金,然后再从SPV的资产池里获得补偿。也就是说,无论SPV是否有支付能力,投资人都有权先从银行领取到期证券本息。

再次,西岸银行承诺:如果资产池中的资产价值因为清偿债务或其他原因下降到设定总值的20%以下时,银行将有义务回购全部届时尚未被兑付的证券。这意味着所有投资人手中的证券至少有20%的价值是由西岸银行保证兑付的。通过以上安排,SPV所发行的证券基本上变成了由西岸银行保兑的债务,信用等级被大大提高。最终,评级公司将其中的大部分优先级证券评为最高的AAA级,优先级和中间级证券也因此得以顺利地销售出去,剩下的少部分权益级证券因为风险太高,干脆未进行评级,直接由西岸银行自行持有。

借款人大量违约,银行因为履行相关承诺而遭受巨额损失

在最初的时候,因为房价一直在上涨,借款人虽然信用较差,但仍能通过房屋溢价等方面的收益来偿还次贷借款本息,SPV尚能正常兑付证券本息。西岸银行手中持有的权益级证券不仅没有发生损失,反而获得了高额收益。银行、借款人、投资人各方皆大欢喜。但从2007年开始,住房市场发生逆转,房价不升反降,诸多收入不稳定的次贷借款人无力还款,逾期贷款越聚越多,SPV的资产池现金流相应变小,偿付能力出现不足。西岸银行根据流动性便利合同需要继续向投资人还本付息,但却逐渐难以从SPV的资产池中得到弥补,亏损开始出现。到2007年底,资产池中的损失类资产已经超过30%,西岸银行不仅手中持有的权益级证券全部损失,而且还为SPV垫付了巨额资金,中间级证券的投资人也损失殆尽,优先级证券投资人的损失同样十分严重。同时,当初向西岸银行出售次级贷款的小型贷款公司纷纷宣布破产关闭,根本无法履行贷款回购义务。2008年初,西岸银行不仅需要继续履行发行证券时作出的各项承诺,同时还面临来自监管和投资人等方面的压力,被迫宣布将SPV并表,承接了资产池中借款人违约造成的几乎全部亏损。这个原本看起来十分完美的资产证券化项目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银行出售的只是资产和权利,而不是与之相对应的民事责任

资产证券化一直被认为是银行增加资产流动性、降低风险指标的有效途径,但在本案中,西岸银行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反而遭受了更多的损失。原因在于:

(一)本案中的50亿元资产是未到期债权,此类债权存在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之别,其中账面价值即当前债权的余额,实际价值则是债权到期实际能够实现的数额。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额从经济角度被称之为风险损失;从法律的角度则被称之为资产所有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指债务人的违约。西岸银行虽然通过设立SPV并出售次级贷款的方法,将50亿元的风险资产剔除到了资产负债表之外,但这笔资产在法律上与西岸银行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西岸银行必须根据事先的承诺代偿到期证券本息,扮演着到期债权第一责任人的角色,而且,当50亿元资产减少到一定程度时,西岸银行必须买回剩下的全部未兑付证券,还扮演着剩余债权惟一债务人的角色。所以,西岸银行出售给SPV以及投资人的只是资产的实际价值,而并不是账面价值;当风险损失出现时,承担法律责任的仍然是银行自身,而不是仅具象征意义的SPV,更不是投资者。也就是说,西岸银行只转移了50亿资产体现在法律之上的权利,而并未转移与之相对应的民事责任,其最终承担损失也是必然的法律结论。

(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之所以常常要专门设立SPV来履行资产购买人和证券发起人的职能,是因为这些资产多数都是蕴含着风险的资产,以同样的价格在市场上根本卖不出去,银行要想将它们移出表外,只能卖给由自己控制的所谓特殊目的公司。但是,以SPV资产池为基础发行的证券却是普通的投资品,其发售过程中不存在谁控制谁的问题,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进行,除非确实物有所值,否则就吸引不了投资人。所以,SPV高价买来的资产如果直接变成证券出售,那将会无人问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资产证券化的流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信用增级。信用增级的手段有许多种,但其实质都在于直接或间接地为证券的偿还设定担保,比如本案中的证券分级本质上是让一部分资产为优先级的证券提供担保,流动性便利实际上就是一种保证付款的承诺等,都体现为确保证券本息的兑付而特别设定的一种法律责任,增级的提供者也就是责任的承担者。由此可见,资产证券化并不改变资产的真实价值,而只是将资产中固有的那些可能导致价值丧失的风险进行了剥离,这些剥离出来的风险并没有被消灭,而是转化成了信用增级提供者的民事责任,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而已。投资人购买证券之后,除了得到资产池中的对应价值外,还往往能够得到要求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权利或其他附加权利。事实上,也正是这些能够提升证券信用的附加权利吸引了投资者,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实质。当然,资产证券化具有改变资产负债表、增加流动性、满足财务和监管要求等方面的功能,这是不容否认的。

对于商业银行的启示

次级贷款范文第3篇

由于住房市场活跃,西岸银行自2003年以后大量发放次级按揭贷款,这类贷款的借款人资信虽然相对于普通借款人较差,但贷款利率极高,平均达到20%左右。受高利率的诱惑,西岸银行不仅直接发放,还同时从一些小型贷款公司收购次级贷款债权。通过直接发放和收购两种途径,西岸银行的次级贷款余额在信贷资产中的占比不断上升,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次级贷款都是长期住房按揭贷款,借款人还本付息的周期十分漫长而且相对固定,与银行负债业务中的存款以及其他融资头寸的偿还期限存在错位,以致产生了流动性不足,甚至偿债能力下降的问题,如果持续下去,可能影响银行的声誉和抗风险能力;其次,由于西岸银行大量放贷和收购贷款,导致可使用资本几乎完全被占用,严重影响了其他方面的业务开展以及银行的投融资能力,资产结构也变得十分不合理;再次是次级贷款债权属于风险较高的资产,按照监管规则的要求,此类资产在进行风险加权计算时,所使用的风险权重较高,导致西岸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接近于8%的底限,面临风险管理不达标、必须尽快补充资本的尴尬处境。

为了摆脱困境,西岸银行决定将次级贷款转移到资产负债表之外,进行证券化。为此,西岸银行首先在税收政策极其宽松的开曼群岛设立了一家特殊目的公司(SPV),专门为证券化项目服务,特殊目的公司为独立法人,其实际控制人是西岸银行,名义上的股东则是当地的一家慈善机构,这样更加有助于躲开税收监管。然后,西岸银行将自己账面上50亿元的次级贷款债权转让给了SPV。双方为此签订了一系列协议,根据这些协议,50亿元次贷债权的权属人由银行变为SPV,实现真实的债权转让。SPV以这些债权再加上一些国债等较为优质的资产混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资产池,并以资产池作为基础支持发行ABS证券,证券的券息低于直接发放的次贷利息,但高于存款或者国债利息,券息和本金都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逐期偿还,证券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则付给西岸银行用作50亿元次贷的对价。通过这样的设计,西岸银行可以一次性处置掉50亿元的次贷,既迅速实现了大部分收益,还改善了资产结构,收回了资本,银行的财务状况一下子得到改观。而且在整个过程中,银行的代价似乎仅仅是少收了一部分利息和支付了一些中介费用。

但棘手的问题很快接踵而至,那就是必须要将这些ABS证券顺利地销售给最终的投资人,否则SPV就无力支付50亿元次贷的转让对价,一切预期目标都无从谈起。在金融市场上,一种证券能否受到投资人的青睐取决于证券的信用评级,西岸银行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提高SPV所发行的证券的信用级别问题。SPV只是一个临时成立起来的空壳公司,单靠该公司的信用和资产池的支持,所发行的证券纵然利息再高,评级公司也不可能给出较高的信用级别,投资人也会因为惧怕风险而不去购买证券。为了使评级公司和投资人认可SPV发行的证券,西岸银行进行了如下安排:首先将拟发行的证券进行内部增级,具体方法是将全部证券分为三个等级,分别叫做优先级、中间级和权益级。其中优先级占95%,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首先用于清偿优先级证券的本息,而如果发生损失,则这部分证券最后受损,当然其收益也相对低一些;中间级占3.5%,在还本付息的顺序上次于优先级证券;权益级占1.5%,是最先受损、最后受偿的一部分证券,但收益率最高。通过这样的安排,即使资产池中的资产损失掉了5%,优先级证券也仍然不会受到影响。

其次,西岸银行又向公众披露了与SPV签订的协议,协议的内容是:西岸银行向SPV提供三年期的流动性便利(liquidity facility),当需要向投资人还本付息时,西岸银行有义务先行垫付相应的资金,然后再从SPV的资产池里获得补偿。也就是说,无论SPV是否有支付能力,投资人都有权先从银行领取到期证券本息。

再次,西岸银行承诺:如果资产池中的资产价值因为清偿债务或其他原因下降到设定总值的20%以下时,银行将有义务回购全部届时尚未被兑付的证券。这意味着所有投资人手中的证券至少有20%的价值是由西岸银行保证兑付的。

通过以上安排,SPV所发行的证券基本上变成了由西岸银行保兑的债务,信用等级被大大提高。最终,评级公司将其中的大部分优先级证券评为最高的AAA级,优先级和中间级证券也因此得以顺利地销售出去,剩下的少部分权益级证券因为风险太高,干脆未进行评级,直接由西岸银行自行持有。

[借款人大量违约,银行因为履行相关承诺而遭受巨额损失]

在最初的时候,因为房价一直在上涨,借款人虽然信用较差,但仍能通过房屋溢价等方面的收益来偿还次贷借款本息,SPV尚能正常兑付证券本息。西岸银行手中持有的权益级证券不仅没有发生损失,反而获得了高额收益。银行、借款人、投资人各方皆大欢喜。但从2007年开始,住房市场发生逆转,房价不升反降,诸多收入不稳定的次贷借款人无力还款,逾期贷款越聚越多,SPV的资产池现金流相应变小,偿付能力出现不足。西岸银行根据流动性便利合同需要继续向投资人还本付息,但却逐渐难以从SPV的资产池中得到弥补,亏损开始出现。到2007年底,资产池中的损失类资产已经超过30%,西岸银行不仅手中持有的权益级证券全部损失,而且还为SPV垫付了巨额资金,中间级证券的投资人也损失殆尽,优先级证券投资人的损失同样十分严重。同时,当初向西岸银行出售次级贷款的小型贷款公司纷纷宣布破产关闭,根本无法履行贷款回购义务。2008年初,西岸银行不仅需要继续履行发行证券时作出的各项承诺,同时还面临来自监管和投资人等方面的压力,被迫宣布将SPV并表,承接了资产池中借款人违约造成的几乎全部亏损。这个原本看起来十分完美的资产证券化项目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银行出售的只是资产和权利,而不是与之相对应的民事责任]

资产证券化一直被认为是银行增加资产流动性、降低风险指标的有效途径,但在本案中,西岸银行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反而遭受了更多的损失。原因在于:

(一)本案中的50亿元资产是未到期债权,此类债权存在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之别,其中账面价值即当前债权的余额,实际价值则是债权到期实际能够实现的数额。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额从经济角度被称之为风险损失;从法律的角度则被称之为资产所有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指债务人的违约。西岸银行虽然通过设立SPV并出售次级贷款的方法,将50亿元的风险资产剔除到了资产负债表之外,但这笔资产在法律上与西岸银行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西岸银行必须根据事先的承诺代偿到期证券本息,扮演着到期债权第一责任人的角色,而且,当50亿元资产减少到一定程度时,西岸银行必须买回剩下的全部未兑付证券,还扮演着剩余债权惟一债务人的角色。所以,西岸银行出售给SPV以及投资人的只是资产的实际价值,而并不是账面价值;当风险损失出现时,承担法律责任的仍然是银行自身,而不是仅具象征意义的SPV,更不是投资者。也就是说,西岸银行只转移了50亿资产体现在法律之上的权利,而并未转移与之相对应的民事责任,其最终承担损失也是必然的法律结论。

(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之所以常常要专门设立SPV来履行资产购买人和证券发起人的职能,是因为这些资产多数都是蕴含着风险的资产,以同样的价格在市场上根本卖不出去,银行要想将它们移出表外,只能卖给由自己控制的所谓特殊目的公司。但是,以SPV资产池为基础发行的证券却是普通的投资品,其发售过程中不存在谁控制谁的问题,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进行,除非确实物有所值,否则就吸引不了投资人。所以,SPV高价买来的资产如果直接变成证券出售,那将会无人问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资产证券化的流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信用增级。

信用增级的手段有许多种,但其实质都在于直接或间接地为证券的偿还设定担保,比如本案中的证券分级本质上是让一部分资产为优先级的证券提供担保,流动性便利实际上就是一种保证付款的承诺等,都体现为确保证券本息的兑付而特别设定的一种法律责任,增级的提供者也就是责任的承担者。由此可见,资产证券化并不改变资产的真实价值,而只是将资产中固有的那些可能导致价值丧失的风险进行了剥离,这些剥离出来的风险并没有被消灭,而是转化成了信用增级提供者的民事责任,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而已。投资人购买证券之后,除了得到资产池中的对应价值外,还往往能够得到要求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权利或其他附加权利。事实上,也正是这些能够提升证券信用的附加权利吸引了投资者,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实质。当然,资产证券化具有改变资产负债表、增加流动性、满足财务和监管要求等方面的功能,这是不容否认的。

[对于商业银行的启示]

正是认识到了资产证券化并不能使资产增值的实质,即将于2010年在我国实施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证券化资产的风险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按照新规定,对于证券化资产,只有银行真正做到了彻底的风险转移,不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方可免于进行风险资本的计算和配置。如果像本案中的西岸银行那样直接持有了权益级的证券,则这部分资产将被直接视为风险损失对待。如果银行对投资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用增级承诺,则视具体情况适用信用风险转换系数来计算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并配置相应的资本。

根据这些新规定,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优化资产负债表和规避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意义大大降低,因此,商业银行在今后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应该更为充分地评估最终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要注重长远利益和法律实效,切实避免犯本案中西岸银行那样的错误。

次级贷款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次贷危机;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1.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117-02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按照被证券化资产种类的不同,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MBS)和资产支持的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ABS)。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美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也让美国和全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一场灾难。

一、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兴起与发展

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美国公众,由于经济的萧条,难以解决住房问题。为此美国政府设立了一些机构,如联邦住宅贷款银行,是由各州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管理及融通的储蓄机构,其宗旨在于帮助受经济大萧条影响的住宅拥有者取得购房基金。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在取得财政部拨款后,贷给资金需求者,如储贷机构。其后,美国国会依据全国住宅法,于1934年成立联邦住宅管理局,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承做机构保险机制,降低不动产抵押承贷机构必须承受借款人因无法偿还本息所面临倒闭风险的冲击。

美国国会在1944年通过公职人员重新调整法,授予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开办类似提供抵押贷款保险的业务,提供融资保证,方便了退伍军人顺利取得购房贷款。其后,美国于1968年成立政府国民抵押协会,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购房服务,并借以提升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同时,美国开始收购有抵押的资产,成为了担保人并且发行证券。房贷转手证券之类相继出现,其目的在于为确保承做该房贷创始人,在有保留权益因而仍拥有该房贷群组一部分权利的情况下,能维持部分该房贷的承做标准。但是这种传统房贷并未受到美国联邦政府的承保或保证。实际上,以传统房贷作为担保,且未受美国政府保证的转手证券是在1977年首次发行的。由于这些民间担保的转手证券并无其他的保证,因此,该证券的信用须由民间的信用评级机构来评估。资产证券化发展至此,已渐由政府参与并主导的发展,转变成全面由民间主导的商业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各种类型的债券性质的证券化开始仿照一些先前的市场模式,将这些新贷款组合起来,发行资产担保证券;在此同时,商业房贷也被组合起来,发行商业房贷担保证券,标的物也转变成各种其他金融的无形资产。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资产所有人通过这种方式将特定资产对应的风险和收益转移出去,由购买这些证券的投资者承担资产对应的风险和收益,实现了风险向金融市场转移和分散。正是由于美国拥有发达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这就为不吸收存款的专业性抵押贷款机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因为抵押贷款机构可以将全部抵押贷款以证券化或非证券化的方式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而只赚取出售过程中的折扣收益和出售后的服务收益,借助二级市场抵押贷款机构可以迅速回笼资金以支持进一步的贷款扩张。在这一模式下,抵押贷款机构的放贷能力明显提高,除了放贷规模扩大以外,放贷的对象也得到了扩展。二级市场的方便融资功能,使许多抵押贷款机构在繁荣时期过度授信,美国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从2000年的81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7 320亿美元,7年间的增长超过9倍。

二、资产证券化与美国次贷危机

由于优质抵押贷款可以得到美国政府性机构提供担保,可以获得比较高的信用评级,同时,其收益率显著高于同风险评级的国债或公司债,因此,以优质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获得广大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也在情理之中。但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很难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无法达到美国大型投资机构如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政府基金等投资条件。为此,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又进行了大胆的金融创新,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产品――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

债务抵押担保证券是指一种新兴的投资组合,以抵押债务信用为基础,基于各种资产证券化技术,对债券、贷款等资产进行结构重组,重新分割投资回报和风险,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要的创新性衍生证券产品。CDO的资产组合不同于传统的ABS,传统的ABS资产组合中的资产是同质的,而CDO的资产组合则是包括ABS、MBS、垃圾债券、新兴市场债券、银行贷款等固定收益资产的分散组合。正是通过CDO这种产品的创新,把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与其他类证券汇集构成资产池,按照MBS、ABS的信用增强模式,一部分CDO优先级证券被评为AAA级,由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持有,而CDO次级证券,则由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对冲基金持有。这样,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经过CDO产品的包装,低信用评级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2006年,CDO一共吸收了1 500亿美元的MBS,其中大部分是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至此,一条完整的产品链条形成了,在低利率和房价上升阶段,链条上的所有人都能获益。但如果这条链条最原始的次级抵押借款人出现还款问题,则整个链条都会产生问题。美国自2005年4季度起,房价上涨速度开始明显下降,到2007年3月房价停止上涨,随后出现明显的下跌,这也直接导致自2005年起,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开始上升,2007年第2季度,美国抵押贷款违约率达5.12%,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达14.82%。这样,在房地产价格下降和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及CDO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开始向以此为基础发行的证券持有人扩散。

由于MBS、CDO、ABCP等证券化产品及CDS等信用产品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美国房贷市场证券化的高速发展,约80%―90%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被证券化,也使得美国房贷市场参与主体的业务发生转变。对于许多放贷公司而言,证券化的发展使其盈利模式由原来的存贷款利差转变为赚取出售房贷的手续费及服务费,业务重点也从注重房贷品质转为如何扩大房贷数量。在这种情形下,房贷公司开始推出大量创新产品,扩大次级房贷市场的规模。同时,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放贷公司逐渐放宽信贷标准,不再要求借款人提供所有证明。这些潜在因素加速了次级房贷市场的恶化。因此,CDO等证券化产品的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三、结论

资产证券化的存在,不仅有负面的影响,也有正面的意义。因为正是资产证券化改变了人们对风险的认识状态,让风险由存量化变成了流量化,赋予了金融创新的重要意义。资产证券化正是通过风险定价和转移技术实现了风险配置的功能,成为金融功能从资源配置到风险配置转型的有力工具。

但是资产证券化在开放的金融体系中会加速风险和危机的传播和扩散,而这显然有可能加大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从而有可能使局部性金融危机或个案性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如何控制风险,掌握尺度,加强危机预警,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是势在必行。对于我国而言,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监管不松懈。如今央行和银监会都要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控制,从根本上把基础产品风险控制好。金融创新并非是一剂毒药,适当的发展一定能收效良好。另外,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要透明,尽可能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减少,这样就能最终减少广大投资者和所有人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臧慧萍.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演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 曹红辉.美国次贷危机考察报告[R],2008..

[3] 王东.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与影响[J].当代经济,2008,(9).

Discussion about the assets securitization and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loan crisis

Li Guo

(Commerce college.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234,Chian)

Abstract:The spreading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of the assets securitiz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closely. the other hand, the assets securitization a financial innovation, the important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assets securitization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of the risks and crisis will accelerate the spread and spread, It systematic risks and financial crisi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local or cases of financial crisis into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us, strengthen financial innovation risk control is the spreading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for our major revelation.

次级贷款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CDO CDS次贷危机风险传递

一、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资本市场上的任何风险资产都面临着两种风险: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风险,也称不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市场上所有资产价格的下跌,并且用技术手段难以消除、足以引起多个市场主体发生连锁反应而陷入经营困境并使投资人利益受到重大损害的风险。系统风险的诱因发生在市场外部,市场本身无法控制它,其带来的影响面一般都比较大。

非系统风险,又称可分散风险,主要由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造成,其影响面往往只涉及单个市场资产或单个市场主体,通常投资人可以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加以规避或部分消除。由组合理论可知,在进行多元化投资,即投资于多种相关性不高或者成负相关的资产时,非系统风险可以完全消除,整个组合的所面临的风险只有系统风险。

在特殊条件下,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转化,非系统风险可能会转化为系统风险,而系统性风险也可能转化为非系统风险。

次级贷款发放时。它所产生的违约风险由发放贷款的中小银行以及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承担,是单个市场主体的非系统风险。然而,到金融海啸大举袭来的时候,房地产金融机构,对冲基金纷纷申请破产,投资银行人人自危,全球股市持续下挫,纽约三大股指、欧洲主要股市以及亚太地区主要股市全线下跌。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市场风险剧增,风险敞口增多,全球金融市场面临巨大的系统风险。原先的单个市场主体的非系统风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转化成了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

二、次贷的非系统风险

从2001年起,全球经济强劲增长,全球流动性过剩,这些造就了美国和全球房市的繁荣。利率的下降促进了房价的上涨,从而导致美国消费者财富增加。使得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进一步促进了美国房价的上涨。

在市场大好的情景下,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追求更高的盈利。向市场大量发放贷款。根据借款人不同等级的信用水平,房屋贷款分为三级:(1)优级(prime loan)、(2)近似优级(ALT-A)、(3)次级(sub-pdlne'loan)。

次级贷款客户的基本条件是收入低且信用评级低的个人或家庭:这样的放贷条件本身就隐含着潜在的借款人信用风险。与它的高风险相对的是它的高收益,次级贷款的利率比优级贷款高2到3个百分点,这对于房地产金融机构相当有诱惑力。在利欲的驱使下。大量新的市场参与者进人次贷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竞对态势,原来的贷款标准失去了约束力,大量房贷公司甚至不要求次贷借款人提供包括纳税申报表在内的资信证明。同时,美国次贷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房贷品种。这些新品种的房贷头几年的付息额低而且固定,优惠期满后按市场浮动利率付息。

如此优惠的贷款条件刺激了中低收入群体买房的欲望。买房的人不断激增,房地产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现金继续加大放贷,次级贷款规模不断加大,然后房价继续上升,房价的上涨又回过头来刺激贷款的增加。由图1我们发现,在2001年前,美国次级贷款在2000亿美元以下缓慢增长,并且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只占到整个房屋抵押贷款的2%左右。从2003年开始至2005年,次级贷款增长格外迅速,2006年起。增长放缓。次级贷款在房屋抵押贷款中的比重从2001年前的2%左右增加到2004年近12%。至2006年四季度,该比例达到近15%。

然而,房地产金融机构的如意算盘只适用于低利率。高房价的市场。次级贷款以浮动利率为主,如果市场利率上升,次级贷款的贷款利率也随之上升,借款人很有可能难以还款,为了不违反合约,他们唯有变卖资产。然而,那时的房地产市场就不一定有那么繁荣了,市场总归会恢复理性,当房价不断下跌,成交量萎缩,即使出售资产仍然不足以抵偿债务,他们只有选择违约。随着贷款额的不断增加,风险也在成倍累积。到此为止,不断积累的违约风险还只是次级贷款的非系统风险,仅仅会造成次级贷款发债机构的损失,所波及的范围还很有限。

三、次贷的非系统风险转变为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

随着放贷规模的不断扩大。房地产金融机构面临几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他们意识到自己所承受的风险的巨大,需要有人与他们共同承担;另一方面,为了获利,他们又希望放出更多的贷款,但其不断放出贷款的前提是要获得足够的现金流。针对这些问题,这些机构拿出了解决办法――资产证券化。

机构通过使用金融衍生品获得足够的现金流,降低融资成本,避税以及规避大量违约风险。

房屋抵押贷款机构把具有特定期限、利率等特征的次级贷款出售给特殊目的实体(SPV),后将这些资产组成“资产池”,投资银行为SPV进行证券包销,将原本信用等级很差的次级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通过自我保险,重新分割并进行信用增级。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手段一方面将这些高风险债券的风险分散出去,回笼资金:另一方面缩减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增加自有资产的流动性。如图3所示。将信用增级后的衍生证券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投资者获得次级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购买最低信用级别的投资者承担因次级贷款违约而带来的损失,为购买高等级信用级别的投资者提供保障,相比较。他们的收益也是最高的。风险由购买最低信用级别的CDO(债务担保凭证)的投资者承担,银行将原有的风险完全分散到了购买衍生证券的投资者。

由于资产证券化能够缩减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优于银行自行发债券,而且银行购买的次级贷款的风险能够完全分散出去,于是银行通过SPV不断发行CDO。由于在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和低利率的时代,作为CDO的标的资产次级贷款的违约率比较低。CDO的收益非常之高,导致各家投资银行竞相创造出(以CDO为标的资产的CDO),,…。由于CDO是对次级贷款的再分割,提供不同的信用等级和收益,适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而且CDO的收益和风险完全不对等。收益大大超过所需承担的风险,受到众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热捧。据报道,2003年和2004年,全球CDO发行量为1570和2720亿美元,但是到2005年该数字一下子增长到552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102.94%,2007年仍然维持在5000亿美元以上。2006年全球CDO市场接近2万亿美元。CDO将次级贷款的风险分散到了更多的投资者手中,并且成倍地放大了次级贷款的风险,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次级贷款的非系统风险(对整个金融市场而言)此时已经转换为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次级贷款是信用

衍生产品(CDO,,…,)最初的基础资产,因此,次级贷款的运行状况直接或间接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市场运行。一旦次级贷款发生危机,由次级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倒金字塔”就会倒塌,上述产品的市场将很难幸免于难。而由于资产支持证券的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实体经济的波动将使这些信用衍生品市场及相关的金融市场产生更为剧烈的波动。而这就是目前次级贷款危机的症结所在。

四、次贷系统风险的影响

美国经济从2003年起全面复苏,市场发出通货膨胀预警信号。于是,从2004年中开始。美国连续加息17次,全球经常账户余额的绝对值占GDP的百分比自2001年持续增长,而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短短数月,房地产业犹如被掷入冰柜,下挫趋势明显。2006年起房地产价格开始上升回落。一年内全国平均房价下跌3.5%,为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首次,尤其是部分地区的房价下降超过了20%。

就在利率的上升的当口,次贷的优惠期满,贷款人面对的是浮动利率,上升的利率引起了次级贷款借款人偿付能力下降。为了避免违约,贷款人只有出售资产来清偿贷款,但恰逢此时房地产市场低迷,资产难于出售,即使出售,出售所获得的资金也不足以清偿贷款。他们唯有选择违约。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由于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没有完全将风险分散出去,成为大量违约风险曝露的最直接受害者。2007年4月,全美第二大次贷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8月,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也倒闭了。

在次贷危机爆发后。次级贷款违约率不断攀升。以次级贷款为标的的各类衍生品市场价值严重缩水。持有者不能获得预期的利息,造成持有者的资产的市场价值缩减,从而影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其中,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持有风险较大的中、低级债券最先出现亏损。由于基金公司无法保持原先的良好的业绩,基金的出资者对基金公司失去信心,纷纷赎回投资,基金受到巨大的赎回压力。双重压力的冲击下,对冲基金。投资银行濒临破产。一旦对冲基金倒闭,基金的投资者受到牵连蒙受损失,投资金额石沉大海。由于基金的投资者来自于全球各个地方,于是。危机从美国扩散出去。

随着次贷违约率的不断增加。美国两大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穆迪于2007年7月分别下调了612种和399种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等级。恐慌加剧。大量债券不得发行,投资者大量抛售CODa等衍生产品,衍生品价格不断走低。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四面楚歌。危机重重。CODa的投资者包括各个国家的银行,保险,基金等众多金融机构以及企业投资者,全球投资机构都因此而亏损巨大。

次级贷款范文第6篇

2007年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已经对金融市场发生过两次冲击,第二次冲击范围波及全球,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重大震荡。但是,这仅仅是麻烦的开始,随着次级抵押贷款拖欠率的持续上升,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将是今后两年内始终困扰全球金融市场的严重问题。

一问题的根源:激进的贷款行为

在美国,根据个人客户信用评级等标准,按揭贷款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优质贷款市场、“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优质贷款市场面向信用等级高(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其主要选择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按揭贷款。次级市场主要面向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实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ALTA”贷款市场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庞大灰色地带,既包括信用分数在620~660分之间的阶层,又包括高于660分的高信用度客户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一般不能提供收入证实)。

一般而言,“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客户获得住房抵押贷款的难度较大,且利率较优质客户要高1~3个百分点。历史上,“ALTA”贷款和次级贷款占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份额相当小。

但是,2001年以来,美联储持续降息至近50年来最低利率,低利率环境刺激的美国房地产景气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持续上涨的房价使房地产市场内的投机气氛被强烈激发,而风险意识则大大减弱。

在房价将持续上涨的乐观预期下,为了追求盈利,美国房贷机构不断放宽放贷标准,并进行了一系列贷款品种创新(如无本金贷款、可调整利率贷款等),用以开始几年尽量少偿付本息为主的优惠方法(有的甚至是零首付)吸引不具有持续稳定的第一还款来源的美国人进入按揭市场购买房产。

同时,这些创新信贷产品深受“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市场客户追捧:首先,他们认为房地产会永远上涨,至少在他们认为的“合理”的时间段内会如此,只要他们能及时将房子出手,风险是“可控”的;其次,想当然地认为房地产上涨的速度会快于利息负担的增加,非凡适合于短炒——在利率没有提高前出手。

出于对房地产价格将持续快速上涨的美好憧憬,供需两方共同推动了美国“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规模的飞速膨胀。据统计,2006年,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总额中,40%以上的贷款属于“ALTA”和次级贷款产品,总额超过4000亿美元,2005年比例甚至更高。从2003年起,“ALTA”和次级贷款这类高风险按揭贷款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

假如低利率持续存在,或者房地产价格持续较高增长,次级贷款市场还能持续运转下去。但是,2006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单户住宅中间价格连续四个季度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再抵押获得融资;美联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内连续17次提息使利率大幅攀升,随着接受创新贷款品种的客户陆续由固定利率期转入浮动利率期,大幅提升的利率立即使贷款者不堪重负,无法按期偿还贷款。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次级抵押贷款的拖欠率快速上升。目前,次级贷款超过60天的拖欠率已逾15%;“ALTA”的拖欠率在37%左右,但其幅度在过去的14个月里翻了一番。在当前的利率水平和房价走势下,可以预期,次级贷款和“ALTA”贷款的拖欠率仍将会持续上升。

对次级贷款自身可能的损失有不同的估算,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估计在500亿~1000亿美元;雷曼报告认为今后两年美国抵押贷款坏账总额将达到2250亿美元,假如房价继续下跌,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000亿美元;另外有一些市场人士则估计得更为严重,认为次级按揭引发的直接损失可能高达3000亿~5000亿美元;IMF最新版《金融稳定报告》估计,美国次级贷款规模13万亿美元,次级贷和ALTA贷款合计23万亿美元,非优质住房抵押贷款潜在直接损失1700亿美元。

我们认为,考虑到抵押物的存在,此次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可能在1500亿美元左右,最终损失规模须视美联储利率政策及其影响下的房地产价格走势而定。但不管事态如何发展,次级贷款问题所造成的原始经济损失将是有限的。

二冲击的倍增器:金融创新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次级贷款问题的不利影响将是有限的:损失的规模是可控的,也可以接受;损失的承受者——放贷机构是明确的,损失的承受范围十分清楚,便于政府进行救援,不至于对整个金融市场形成冲击。

但是,此次次级按揭贷款市场运作过程中,大量复杂的金融创新介入进来,极大地放大了危机的影响规模和范围:首先,倍增了最终损失承受者的总损失规模;其次,金融工具的复杂性使市场参与者难以预备评估损失;第三,大量金融机构介入进来,使得损失的承受边界不再可控,一旦某些机构忽然出现了预料不及的损失,将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冲击整个金融体系。

1金融创新的路径

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运作链条上,发生了由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债务抵押债券(CDO)-基于CDO的各类信用衍生产品的渐趋复杂的系列金融创新。

首先,抵押贷款公司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打包成MBS。由于次级贷款直接形成的MBS难以获得评级公司的较高评级,其投资者十分有限。因此,抵押贷款公司将MBS出售给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通过此运作,抵押贷款公司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持续发放次级抵押贷款。这就是在新《巴塞尔协议》

格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下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能够快速膨胀的重要原因。

其次,投资银行根据偿付的优先秩序将MBS及其他债券组合带来的现金流进行分割,发行不同级别的债务抵押凭证(CDO)。其中,风险最低的叫“高级CDO”,大约占80%;风险中等的叫“中级CDO”,大约占10%;风险最高的叫“普通CDO”,大约占10%。当次级抵押贷款出现一定比率违约时,正常还款带来的现金流将先偿付高级CDO,剩余部分再偿付中级CDO,最后则偿付普通CDO。由于历史的低拖欠率和其余两级CDO的屏蔽作用等因素,高级CDO得到评级公司AAA的最高评级,被商业银行、大型投资基金和外国投资机构,包括很多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教育基金和政府托管的各种基金,竞相购买。中级CDO和普通CDO则基本为对冲基金所购买,其中大部分又作为抵押品被对冲基金用于向商业银行融资,进行杠杆操作。

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显示,2004、2005、2006年和2007年第一季度,各期CDO发行规模分别为1570亿、2490亿、4890亿美元和2500亿美元。

第三,华尔街的投资银行还基于CDO进行了名目繁多、复杂的金融创新。据统计,2003~2006年,信用衍生类市场规模膨胀了15倍,已达50万亿美元的惊人规模。在这个复杂、规模庞大的信用衍生类市场,对冲基金是其中的主力。但令人惊奇的是,被2006年以前低拖欠率所形成的高收益所诱惑,一大批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在内的“保守型基金”竟然也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2派生损失将成倍扩大

在次级贷款问题发生前,几乎所有的次级贷款运作链条上参与者都获取了利益,根据风险收益相匹配原则,承担高风险的参与者在风险没有出现时获取了令人瞩目的高收益。

次级贷款的利率要比优质贷款利率高2~3个百分点,以此来覆盖次级贷款较高的拖欠率带来的损失。假如次级贷款的拖欠率和优质贷款一样,那么对持续长期(如30年)的每年高2~3个百分点的利息收益按照一定贴现率计算现值,这些次级贷款的市场价值可以得到大幅提升,而资产证券化及其衍生产品恰恰可以在市场上立即实现这个价值。在次级贷款运作链条上,这些收益将由中级CDO、普通CDO和基于其上的创新产品来分享。

2002年以来,美联储营造的超低利率的金融生态环境刺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景气持续高涨,房地产价格5年就翻了一番,次级贷款人可以轻松得到资金来保持月供的支付,次级贷款拖欠的比率远低于原来的估计。以此比预期远远低得多的拖欠率为前提,对冲基金等机构利用内部数学模型对持有的次级抵押贷款衍生产品进行价格评估,立即显示获得了数倍的收益。因此,根据对冲基金等机构自己的“计算”,2005、2006年一大批以次级抵押贷款衍生产品为投资对象的对冲基金收益率惊人,其中相当部分收益率高达100%以上;而据此计算的总收益水平在千亿美元级别。

如此,一大批对冲基金投资者面对令人瞠目结舌的高收益获利了结,更多的投资者则蜂拥而入。但是,房地产景气背景下极低的次级贷款拖欠率是不真实的,据此计算的收益就是虚假的,先行者获得利润就成为后来者的损失。

IMF2007年最新版《金融稳定报告》估计,2007年2月以来,非优质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ABS(资产证券化)及其中的CDO(债务抵押债券)市值损失达2000亿美元。

3可能发生损失的机构范围极大扩展

从次级抵押贷款金融创新的路径延伸上可以看出,全球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教育基金、政府托管的各种基金和对冲基金等保守型机构和激进型机构,都参与进来,成为利益的获得方,也成为损失的承担者。

三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影响需长期观察

1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发展前景

9月下旬以来,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发出警告,称其盈利可能受到次贷危机严重冲击。如,瑞银10月1日三季报预告显示,受投资美国MBS(次级债)影响产生了40亿瑞士法郎(约34.2亿美元)的损失,2007年第三季度将出现6亿~8亿瑞士法郎的税前亏损,是瑞银9年来首度出现季度亏损;摩根士坦利三季度财报显示,由于次级贷款市场恶化造成坏账攀升,加之其旗下对冲基金出现大幅亏损,当季盈利同比下降17%;雷曼三季度财报显示,固定收益资本市场部经历重大减值,公司收入减少7亿美元;美林公司24日三季报公布,由于在次贷相关领域计提了高达79亿美元的投资损失,公司第三季度净亏损达22.4亿美元,为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但是,从已披露的损失看,实际损失还是有限的,并在机构间得到有效分散。我们假设,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基本损失为1500亿美元,衍生产品造成的派生损失为4500亿美元,那么总损失将在6000亿美元左右,相对于全球金融市场165万亿美元的总规模和美国近50万亿美元(IMF)的规模,假如这些风险和损失被有效分担,那么这样的损失规模是市场完全可以承受的,将不至于引起大的市场动荡。

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欧洲的银行和基金竟然出现了出乎市场意料的损失,濒临破产,这让市场不得不充分警醒:究竟是谁持有这些次级贷款坏账或其衍生产品?可能的损失将有多大?

几乎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有发生损失的可能,且是巨大损失的可能,这迫使市场对风险进行广泛重估,减持股票、债券等资产,提高现金比率,并对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保持足够的谨慎,从而使得机构间资金融通几乎陷于停顿。这就是此次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中典型的市场表现。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次信用危机。在主要央行大规模持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后,市场波动渐趋平息,但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影响可能远没有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最终结果可能需待两年的时间方能完全揭晓。

此次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可能有如下几种发展前景。

(1)全球主要金融机构除抵押贷款公司和对冲基金外,介入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衍生品的程度都在合理范围内,损失能够充分消化。如此,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基本损失和派生损失将在全球众多金融机构间有效分散。这是最为理想的结果。

(2)部分中小机构,包括银行、养老基金等,出现较大损失,濒临倒闭破产,在当局的及时救助下,影响范围得到有效控制。这是最可能的情况。

(3)个别大型机构,如国际知名商业银行、顶级投资银行、保险基金等,出现巨额损失,可能使整个金

融体系发生连锁反应,从而爆发金融危机。目前看来,在各国和地区央行及政府的密切关注下,这种前景发生的可能性极低。

2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无可置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将减缓美国经济增长,并很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7年9月24日的最新版本《全球金融稳定性报告》称,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影响“显著且深远”,并将明显减缓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该报告对未来全球经济走势做了三个不乐观的预期:其一,全球市场面临一个困难时期;其二,信用困难将产生更为深远的经济消极后果;其三,全球市场结构急需调整和加固。报告指出,尽管一些国家央行采取行动试图稳定市场并阻止危机扩散,但国际金融市场前景仍不容乐观,市场动荡会再度发生,整个市场调整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报告认为,全球经济滑坡的风险正显著加速,现阶段市场动荡将会深刻影响全球经济,而且已经开始减缓经济增长。报告称,假如国际金融环境进一步恶化,全球金融体制和全球经济将面临更严重的冲击。10月17日,IMF发表《世界经济展望》猜测,2008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8%,比7月份的猜测低0.4个百分点;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9%,比7月份的猜测调低达0.9个百分点。

法国经济及预算部10月2日提交给议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受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影响,美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会从2.2%降至1.6%。由于美欧经贸关系密切,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个百分点,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就会相应减少0.3个百分点。而法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减少0.5个百分点,由原先预计的2%~2.5%降到1.5%~2%。

高盛公司也下调了对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主要原因是该公司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次贷危机将拖累经济增长。高盛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2%,低于该公司此前预计的4.6%;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8%,远低于其此前预计的2.6%;对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也从此前的2.1%下调至2%。高盛同时下调了对日本和欧元区2008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预计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2.1%和2%,低于该公司之前预计的2.5%和2.4%。

3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1)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将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很可能较为有限。次贷危机无疑会影响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速,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这种影响可能将主要通过影响我国出口来实现。美国经济前景看淡导致的美国需求下降很可能使以美国市场为主要目标的中国外贸企业订单不断缩水,而经济复苏走软不断强化的美国“需求内部化”诉求将进一步带来中美两国贸易度持续下降的风险。

次级贷款范文第7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 次级贷款债券 房地产金融风险

一、美国房地产信贷风险产生的背景

美国居民的按揭贷款根据质量和信用分为三类:最优贷款、超A贷款、次级贷款。引发此次经济风波的就是“次级贷款”。次级贷款时专门为信用记录不佳、资金不足的贷款人提供,次级贷款的特点是借款人甚至不用出具收入证明就能从银行轻易获得贷款,并且次级贷款执行的是浮动利率制,美国大部分低收入者由于信用记录差而无法申请普通抵押贷款,转而申请次级贷款,因此次级贷的申请人均为美国中低收入者。201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已步入衰退,为挽回美国经济,美联储两年内近10次降息,至2003年6月联邦基准利率降至1995年来最低。同时自2000年来,美国房价不断攀升,到2006年,根据标准/席勒房价指数显示,一些次级贷公司乘势向众多信用等级差的客户推广此类贷款,这些贷款人可以再无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收入状况,而不需提供任何与还款能力相关的证明。据联邦抵押贷款银行协会统计,截止2006年底,次级贷规模为15000亿美元。这些金融次贷公司将抵押的房产转化为金融证在全球各地的基金市场发行,所形成的衍生品市场规模为100000亿美元,且75%销往国外。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阶段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7-8月,危机初步爆发,大批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倒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迫进入“降息周期”。

第二阶段:2007年底--2008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市场流动性压力骤增,美联储和一些西方国家央行被迫联手干预。

第三阶段:2008年3月份,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Cos)濒临破产,迫使美联储紧急向其注资,并大幅降息75个基点,引发全球股市暴跌。

第四阶段:2008年6-7月份,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陷入困境。

第五阶段:2008年8-9月份,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接受美联储监管。

三、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

(一)利率过度调整,房价由涨至跌

美联储的连续降息,无形的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价一路上扬。由此金融机构发放了大量的次级贷款,风险便隐藏在上涨的房价下。2003年美国经济全面复苏,为抑制通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由松变紧,利率连续上调,导致部分人无力还贷,违约率不断增加。利率的上升又造成购房成本的增加,房地产需求下降。同时房地产为了回收资金,则会想法设想增加房屋销售量,再加上因违约而被收回拍卖的住房,房屋的供给明显增加。一方面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供给又不断增加,按照供求和价格机制,房屋价格会持续下跌,导致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次贷危机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二)次贷市场的过度繁荣引发金融衍生品风险

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带动下,次级按揭贷款市场过度繁荣。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次级贷转给房利美,房地美以及投资银行,后者再将次级贷打包转化成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卖给各类投资者形成证券衍生品,在这个过程中,次级贷的价值成十几倍的放大。链条中各经济主体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当房价下跌致使借款违约时,风险顺着利益链一阶一阶的传递,风险逐渐积累,一旦次级贷款出现问题,便会引发整个金融市场危机。可见,次贷市场的过度繁荣,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三)政府监管缺乏

对于金融的监管,美国一直奉行的是最少的监管即为最好的监管,强调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以及市场规律完全有能力防止风险的产生,实行宽松的金融监管策略。同时美国政府希望通过次级抵押贷款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于是忽视了次级贷以及其转化形成相关证券的风险。在此问题上,美国政府的监管职责严重缺乏。同时,美国次级贷主要由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或经纪商发放,重要的是这些贷款发放机构并不在联邦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内,这种监管的缺乏,造成了房贷机构为了追求高利润,随意扩大次级贷的发放规模,为危机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四)信用评级严重失真

在整个次级贷款打包形成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需要评级机构的评级,然而美国的评级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评级机构评级时致命的问题在于信用评级的服务费由证券发行人支付,简单说就是评级人向被评级人收费。而且评级机构进行评级时,会对证券的等级提出建议,其实是参与了债券设计过程,从而收取相应的费用,费用的高低取决于所评证券的金额级别,评级越高,越利于债券销售,收取的评级费用也越高,与信用评级的真实性或准确性没有关系,这必然会造成在利益的驱使下,评级机构作出错误的甚至是违背事实的评级结果。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给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无疑给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启示,尤其是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及政府监管等方面值得警示

参考文献

[1] Adam B. Ashcraft TilSehuerinann. Understanding the Secuntization of SubPrime Mortgage Credit・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Staff.2008(3).

[2] 李志.美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J].农村金融研究,2005(5):20-25.

[3] 何璋.国际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次级贷款范文第8篇

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形成及蔓延机制

(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形成次级贷款是指在美国金融机构向信贷记录不佳的购房人士提供按揭贷款,再将这些贷款证券化,并以较高的回报率卖给机构投资者或个人。这些按揭抵押债券被称为次级债。由于利息的提高,很多贷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在房市日渐疲软的情况下,次级贷款人也很难售房还贷,导致信用风险的加剧和次级债危机的爆发。近年来,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贷款机构和借款人都预期住房价格将持续上涨,由于涨价后的住房可以再次抵押和重新融资,因此,一方面贷款机构大幅度降低贷款审查要求,向低信用等级借款人发放次级贷款;另一方面,借款人忽视潜在风险和自身偿还能力,盲目借款,为次级贷款危机的发生埋下隐患。贷款机构在二级市场上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出售给大型金融机构,后者将其进行证券化处理,做成资产支持证券(ABS),并根据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将证券化的资产划分为不同等级,再由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后转而出售给风险偏好不同的最终投资者。

(二)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蔓延随着美国住房市场价格迅速回落,美联储联邦基准利率也在经过十七次上调后达到高点。首先,次级贷款借款人在经过几年的优惠期后还款负担陡然增加,降价后的房产又无法使借款人按照预想的方案重新融资,次级贷款的违约率迅速上升。其次,贷款机构在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时多附有回购条款,贷款机构在贷款违约率超过一定比率等情况发生时有责任购回债权,但贷款机构往往没有足够的现金流保证回购责任的履行,因此上百家贷款机构被迫破产。再次,各类创新金融工具的发起人与自己设立的特殊目的主体虽然在法律上有“破产隔离”安排,但发起人通常对特殊目的主体提供融资承诺,在证券资产出现违约时,发起人的自有资本被冲销。形成自身的实际损失。最后,持有低等级资产抵押证券、债务担保证券的最终投资者不能按时获得本息偿付,证券大幅度减值。出现巨额亏损。由于流动性不足,投资者被迫抛售优质资产,甚至破产解散。持有高等级证券的最终投资者因所持证券重估后的信用评级降低,市场价值或评估价值急剧下降,损失惨重。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贷款机构、评级机构、债券保险商等市场参与者纷纷被投资者,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受到全面质疑,面临彻底改革的局面。

二、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涉及的公认会计原则

(一)涉及证券化交易与交易主体具体包括《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0号――金融资产转移和服务以及债务解除会计》(即SFAS140)、《财务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46号(修订)――可变利益主体的合并》(即FIN46R)。

(二)涉及信贷风险与不确定性具体包括《SFAS5――或有事项会计》、《FIN 45――担保方对担保(包括涉及其他债务的非直接担保)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SFAS133――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立场公告第94――6号特定风险和不确定事项的披露》(即SOP94-6)。

(三)涉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体包括《SFAS107――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披露》、《SFAS114――债权人对贷款减值的会计处理》、《SFAS115――特定债务和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处理》、《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和《SFAS159――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选择权》。

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公认会计原则的质疑

(一)交易主体的质疑特殊目的实体(SPE)曾被公众视为逃避税收和会计监管的工具。客观地说,这些实体原本是发起人用来分散或转移风险、降低融资成本以及合法避税的工具,但由于会计处理上存在着漏洞,这些实体才逐渐成为某些企业进行表外融资、隐藏债务的秘密武器。由于SPE的权益投资比较低,这些实体不能根据一般的合并理论,在表决权资本的基础上予以合并,长期以来,SPE的合并问题就成为困扰准则制定机构的一大难题。继安然事件后。美国监管部门提高了对资产负债表表外信息的重视,其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修订了以往的会计准则,并颁布了FIN46。FIN46解决了对某一主体的控制并非建立在多数表决权基础上的企业合并问题,注重控制的实质,要求将可变权益主体(VIE)纳入合并范围,以全面反映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损失。但FIN46特别定义了合格特殊目的主体(QSPE),使其具有免于合并的“特权”。很多公司借此将设立的主体转换为QSPE,通过组织设计或业务安排逃避准则的约束,避开FIN46的规范,达到表外反映的目的。次级贷款危机中,金融机构通过设立特殊目的主体或结构性投资机构。向投资者隐瞒了大量高风险的表外交易,使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投资者对于获取有关表外交易及时完整财务信息的要求再次凸现,纷纷要求FASB制定更加严格的会计规定,应对次级贷款领域出现的问题。

(二)信贷风险与不确定性会计处理原则的质疑信贷风险和不确定性会计处理原则的质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证券公司和银行曾于2005年要求FASB考虑将拍卖级证券划分为现金等价物,这样。该类证券的交易行为即可以不在现金流量表中加以反映;二是一些金融机构要求,延缓执行SFAS 157中关于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并披露的规定。此外,贷款银行协会提出,在住房抵押贷款发生债务重组时,不按照SFAS 114的规定进行减值测试,而是按照SFAS5预计减值。但针对上述质疑,FASB认为,拍卖级证券一般有效期长达20到30年,一旦投资者出售的证券数量高于市场需求量,拍卖很可能失败,不能产生预期的现金流量,因此拒绝了这些金融机构的要求。2008年2月间规模高达3300亿的拍卖级短期券种的流拍,从反面印证了FASB在会计处理观点的正确性。FASB认为,如果允许贷款银行按照SFAS5预计贷款的减值,在实务中很可能引起不正当地延后确认贷款重组损失,从而粉饰报表,因此拒绝了贷款银行协会的要求。FASB认为,有关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信息对投资者很有价值,不应允许延期执行。

(三)公允价值计量会计的质疑次级贷款危机不断恶化,一些损失惨重的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作出猛烈抨击,他们认为:第一,公允价值随市场波动而变动,价值变动随意性很

大,在不断低迷的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不断对金融资产重新计价,账面价值大幅缩水,进而引起大规模恐慌,使得后果不断恶化;第二,公允价值并不能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尽管目前证券的市场价值不断下降,但金融机构仍然持有资产且没有意图低价出售,按照公允价值会计的要求,却要承担资产减值的损失;第三,部分资产支持证券的市场已经失灵,大量持有该类证券的机构取得紧跟市场的价格出现困难,按照其他方法确认公允价值又缺少实务指南,在现行市场条件下,确定一些证券的公允价值几乎不可能。

四、FASB应对次级贷款危机举措及其与IASB对准则的归结

(一)FASB应对次级贷款危机的举措次级贷款危机中引发的会计讨论引起了各方关注,他们希望FASB就现行会计准则如何保证投资者及时获取表外融资信息、公允价值会计能否为投资者提供一贯、可比和可靠信息等问题做出说明和行动。针对该情况,FASB迅速做出反应,对SFAS 133进行修订,于2008年3月了《SFAS161――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披露》。此外,FASB还实施了如下举措:一是修订SFAS 140和FIN46,考虑取消QSPE概念,对合并主体的判断、披露等做出进一步指南;二是2008年4月《金融担保保险》准则,统一会计处理方法,大幅度增加保险合同的披露要求,修订FASB对SOP94――6的立场公告,强化贷款产品的信贷风险披露要求;增加新的“贷款披露”项目,增加对金融性应收款项信贷损失准备金的披露要求;三是建立估值资源工作组,收集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中的实务问题,其目的是寻求可能的解决办法,协助FASB考虑是否需要在SFAS 157以外再增加进一步关于公允价值的应用指南;继续推进与IASB的联合项目“财务报表列报”,考虑如何在财务报告中报告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增加新的“雇主资助的退休后福利或养老金计划的披露”项目,要求雇主披露有关计划资产(投资)的更详尽信息;四是与IASB续签谅解备忘录,进一步影响国际趋同。从2007年初开始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正在拷问全球金融监管体系,2008年初,美国证交会和英国金融监管局等监管机构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确认其监管体系无法有效监管当前金融市场上的某些交易,指出有些交易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因此,为全球最大资本市场制定会计准则的FASB和为全球资本市场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I―ASB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2008年4月,金融稳定论坛(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了一份名为《提升市场和机构恢复能力》的研究报告,并于4月11日向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进行了汇报并得到了支持和采纳。该报告呼吁IASB修订相关准则,更全面的报告企业的“表外义务”和“特殊目的主体”,加强企业对估值活动、方法及其不确定性的披露,为市场不活跃情况下的金融工具估值提供更多指南。

次级贷款范文第9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金融危机;住房抵押贷款;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一、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从2007年初爆发至今已经两年多。迄今为止,人们对次贷危机原因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认为美国过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和霸权,忽视了国家责任和信用,造成了次贷危机向国外的扩散。次贷危机的根源是美国过度透支了“整个国家的信用”。〔1〕(2)认为美国的经济政策是导致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府政策的不当造成了高风险贷款的增加,二是金融创新带来了巨大风险;三是会计准则失灵导致了资产价值出现了大幅度变化。〔2〕如张维迎认为“这次危机与其说是市场的失败,倒不如说是政府政策的失败;与其说是企业界人士太贪婪,不如说是主管货币的政府官员决策失误”〔3〕。(3)认为次贷危机的原因在于政府金融监管的缺失。如罗熹认为,“对金融机构放松监管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因素”,“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市危机的重要成因”。〔4〕(4)认为流动性过剩是造成次贷危机的原因。如黄纪宪等认为“流动性过剩带来了信用风险的过度膨胀”,“流动性过剩下的新变化带来了新风险”。〔5〕(5)认为道德风险是次贷危机形成的重要原因。如证券市场导报认为“市场各主体道德风险失控、金融行为失范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6〕(6)认为过度消费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如卢宇峰认为,“过度消费导致宏观经济恶化,是次贷危机形成和爆发的实体基础”。〔7〕(7)认为盎格鲁-萨克逊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是此次危机的根源。如蒲勇健认为,“美国当前的这场危机是盎格鲁-萨克逊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是华盛顿共识的危机”。①以上观点都偏重于从制度、社会等宏观因素寻找危机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完整性和较强的宏观性。如果能选择一个关键性的相对微观的视角对次贷危机的成因进行剥茧抽丝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缘由和答案,对抑制危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吸取经验教训,意义重大。本文拟从资产证券化的视角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对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反思,以及对中国实施住房抵押证券化的启示。

二、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分析

资产证券化视角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自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产生,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可以用飞速发展来形容。资产证券化也同时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运用和发展。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被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伴随着近年来美国市场上次级抵押贷款标准放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产品的创新和证券化技术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产品就成为受到市场追捧的创新投资品种,得以在美国迅速发展并在房地产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美国抵押贷款市场上深厚的资产证券化背景存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衍生的债券产品(以下简称次级债券产品)及其市场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壮大。在次贷危机前,美国的次级债券产品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并且蕴涵了巨大的风险。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累积风险的爆发,引发了从2007年初全面爆发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基于资产证券化的视角,以下对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作出分析。

(一)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放大了次级债券产品的市场风险

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原则之一是杠杆操作。通常,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机构———从抵押贷款公司到投资银行及其它相关金融机构———都有较高的杠杆率(总资产/净资产),特别是发行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即抵押债务债券)和cds (creditdefaultswap,即信用违约掉期)的金融机构,通过这样来达到以小博大、以少博多的目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相对于资产规模偏少,资本充足率低,它们用很少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大量借贷的方法来维持运营的资金需求,借贷越多,自有资本越少,杠杆率就越大。杠杆效应的特点是,在赚钱的时候,收益是随杠杆率放大的;但当亏损的时候,损失也是按杠杆率放大的。高杠杆必然伴随着高风险。通过风险传导机制,次级债券的风险将从抵押贷款市场传递到债券产品市场,并在衍生产品的形成过程中被逐步扩大。在证券化产品的末端,次级债券衍生品的风险已被放大到相当高的程度,这种逐步累积的风险一旦爆发,将带来次级债券产品链的巨大危机。特别是处于次级债券产品末端的对冲基金的衍生品的杠杆操作,使得风险敞口增大,在出现流动性紧缺情况下,通过债务链条传导而引起金融市场震动,这是次级债券最大的风险。在美国次级债券危机爆发以前,次级债券衍生品的交易规模迅速扩张,逐渐与实体经济相脱节。比如,一些能力较强的对冲基金的财务杠杆在30倍以上,高的达到40倍甚至更高,这就意味着这些对冲基金在宏观市场上扩大了信用规模,促使信用膨胀,加大了金融风险。一旦市场条件变化(如房地产价格下降)或操作失误,风险立刻显现,基金难以归还信用放款,进而引起了金融市场上的“羊群效应”,造成连锁反应,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出现短缺。

(二)次级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质量低劣埋下了风险隐患

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组成资产池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第一步。对次级债券产品的证券化过程来说,其起始端为次级贷款,它是次级债券产品的基础资产。次级贷款的特点决定了它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由于它的贷款对象是信用记录较差和无法出具收入证明的借款人,使贷款机构在还款第一来源和第二来源的认定问题上容易混淆立场(第一还款来源即还款人的还款能力是最重要的,第二还款来源为对住房抵押物的处置)。其次,在贷款的担保设定上,不重视借款人的信用,而只考虑了将所购房屋作为抵押。最后,证券化的发起人被繁荣的房地产市场蒙蔽了双眼,房产看似是最安全的抵押,而实质上它是将贷款收益建立在房价继续上涨的基础上,忽视了市场波动性。由于次级贷款具有信用评分低、办理手续简便、贷款审查缺乏审慎性等弱点,因此,住房抵押贷款银行拥有的次级贷款资产是质量低下、风险巨大的劣质资产。但偏偏是这类资产,被集合打包组建成了资产池,以此发行次级债券,并进一步衍生出更多的衍生品。在次级贷款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中,投资者投资的证券品种的收益来自于基础资产亦即次级贷款还款的现金流。而稳定持续的现金流来源是证券化产品安全的原始保障,一旦住房抵押贷款出现问题,现金流没法保障,则必然造成债券产品价格下跌,形成市场危机。此外,因为次级抵押贷款的特点,次级贷款人多为没有可靠收入来源的人,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在房地产市场及金融市场低迷引发的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还款人的收入也必将受到影响,而更加导致无力还贷。因此,第一还款来源非常受限。由于第二还款来源是对住房抵押物的处置,这在房地产市场萧条的形势下尤为困难。并且,在美国,很多次级抵押贷款都是零首付的,可以说,大部分亏损的都是银行和信贷机构的钱。初始阶段由于机构投资者被高利率所诱惑,忽视风险,加之证券化资金链过长,一旦资金链断裂,必然会导致危机大范围的爆发。所以,可以这样讲,美国次级贷款证券化产品从原始端就出现了问题,这为此后的证券化流程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

(三)次级贷款证券化的信用增级行为无法较好地实现信用增级的目的

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包括内部增级和外部增级两种方式①。内部信用增级主要包括直接追索权、高/低级结构、超额担保和利差账户等方式;外部信用增级包括备用信用证、担保和保险等方式。对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而言,因为其特点,其内部信用增级主要采用高/次级结构的方式,它是对次级债券产品区分高级/低级(如cdo分为了高层级、中层级、低层级和股权级),现金流依次偿付,先是高级,然后是低级。因此,低层级债券在高层级债券之前承担损失的风险。这种信用增级方法的实质,是投资者通过购买风险高但收益大的低级债券,为优先级债券提供了信用增级,但是对低级债券自身信用的增加并无多大意义。因此,这样增级的直接结果就是,原始基础资产池的违约风险集中在了低层级债券当中,使这部分证券的风险急剧上升。由于风险过度集中,低层级债券的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最终还是会影响到高层级债券的偿付,无法实现内部信用增级的目的。实际上,此类无法实现信用增级的低层级债券在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比如低层级cdo。

证券化过程中常用的外部信用增级的形式主要有专类金融保险、传统保险公司保险、企业担保、信用证、现金担保账户和担保投资账户等。由于美国次级贷款自身的弱点,其衍生证券采用企业担保、信用证、现金担保账户和担保投资账户的外部增级方式较少;次级债券产品采用的主要外部信用增级方式是保险方式。保险方式中传统的保单形式和赔付惯例与金融担保要求的不符带来了新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如果信用增级机构信用等级下降,则担保类证券也将面临信用等级下降的危险。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许多保险公司,如美国国际集团(aig),通过cds (信用违约互换)专事为债券的持有人提供保险,保险对象即cdo。当cdo市场出现问题时,提供担保的保险公司也无法独善其身,其市场信用迅速下降,而因为这些保险公司本身也持有大量的cdo,这样反过来又加速了这些次级债券产品市场价格的快速下跌,因而无法实现外部增级的目的。

(四)次级贷款证券化的信用评级行为造成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

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的次级贷款到其衍生的一系列债券产品,经过了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一个长链条的复杂运作,投资者通常无法辨认次级债券产品的基础资产及其风险,而只能以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来选择持有。在这种情况下,评级公司客观、公正、准确的评级对投资者来说显得异常重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评级公司对次级债券产品的评级脱离了客观、公正、准确,这种诚信缺失使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充斥市场。这些原因主要包括: (1)评级机构的评级模型通常根据历史数据做成,这个模型里有很多假设,比如对房价、gdp、通货膨胀、利率的假设等等,并没有及时准确遇见真正的风险。评级机构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债券产品并未采取足够的审慎态度,在评级过程中对债券产品的评级依据不充分。(2)评级机构在市场的实际运作中,不是仅仅站在中立的角度负责评级工作,而是设身处地参与到整个债券产品的打包过程中,指导打包专家如何通过最高的评级。由于评级公司对自身设计的评级模型了如指掌,对如何提高信用评级的指导易如反掌,此时,作为评级模型设计者和评级者的评级机构立场站在了债券产品的设计者和发行者一边,无法保持中介机构客观公正的立场。(3)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次级贷款的评级机构由于利益的驱使,故意歪曲评估对象,提高评估对象的信用级别,与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投资机构、保险公司等一起来分享由次级贷款带来的这场盛宴。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证券评级机构已不是被动地为公司债务评级,而是亲自涉足到金融工程中,设计出可以达到高级别的复杂结构,凭借过高的评级,次级债券立即被市场追捧,但是次级债券产品的实际价值是否如评级机构所言则很难如是。比如,根据标准普尔的研究报告,2005-2007年间创造的抵押贷款cdo类别中的85%被评为aaa级(美国债券评级的最高级别),到2007年,其中一些cdo竟变得一文不值。正因如此,有学者甚至认为证券评级机构是美国次贷危机中最大的导演,正是他们推动了市场的游戏环节。因此,评级机构评级诚信缺失使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充斥市场,进一步加重了风险。

(五)次级贷款证券化过程中政府、市场、金融机构等监管缺失造成风险蔓延从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推动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进行资本套利,到1999年6月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一次征询意见稿正式将资产证券化列入监管范围,再到巴塞尔委员会对资产证券化处理几易其稿,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一直备受重视。随着监管框架的不断完善,巴塞尔监管委员会认为“资产证券化的处理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缺少了该部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达不到监管的目的”。〔8〕资产证券化在监管框架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作为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发起国,美国在次级贷款的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却是严重监管缺失,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在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过程中并未得到严格遵守。(1)美国政府监管机构(如美联储)对次级抵押贷款行为的监管严重缺失。抵押贷款银行发放的次级贷款并不符合审慎性原则,美国政府监管部门一开始就没有对次级贷款机构的操作行为、贷款质量、次级贷款规模进行密切监察,没有及早发现或即便发现也并未制止问题,建立预警体系。由于政府缺乏监管,因此不能及时发现次贷市场存在的严重风险,没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风险的爆发和蔓延,这是次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政府职能的严重缺失。(2)在次级贷款证券化过程中,贷款风险被转移,但监管部门没有对风险进行追踪和监管。由于存在复杂的证券化过程,使得原本能够看到的风险通过金融创新不断转手,监管部门也很难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难以监管。这些有意无意的监管缺失,使市场风险得以扩散。(3)对次级贷款机构和资产证券化参与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缺乏有效监管。根据巴塞尔协议,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必须符合协议要求,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监管,次级贷款银行可能会保留部分风险。此外,一些采用高杠杆进行投资的参与机构资本充足率远远不符合要求,有的自有资本金甚至只是投资资产的几十分之一。如此低的资本充足率,一旦资产贬值或投资失败,这些机构便会风险陡现。(4)对评级机构的欺诈行为,监管部门没有进行必要的监督,致使其在商业逐利中草率地将过高评级颁给了次贷各种衍生产品,有意无意地隐瞒了其中很可能存在的风险,欺骗了各大投资基金,直接造成了次级债券产品的发展壮大。(5)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证券化的监管流于形式,这是一些贷款机构错误利用证券化工具得以实现其目的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证券监管部门对于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实行备案制度,对于房地美(freddiemac)、房利美(fan-niemae)这些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发行证券化产品,则采取豁免审核的做法。而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基本上都采取贷款机构把房贷卖给房地美、房利美,再由这两家机构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做法。在这种监管体制下,实际上,监管部门很难履行到监管职责。(6)次级抵押贷款机构自身对次级贷款缺乏贷后监管,没能及时发现次贷市场和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不能及时还贷的严重风险,以致没能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控制次贷市场风险的爆发和蔓延。(7)从法律监管的角度看,从其产生发展之日起,美国对于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监管就很宽松。美国是世界上资产证券化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但是并没有调整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监管的专门立法,对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监管也只是散见于各个现存的法律中。如此宽松的法制监管环境为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一复杂的法律复合产物提供的不仅仅是房地产市场的机遇,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六)次级贷款证券化产品的设计和定价存在严重缺陷

机构在对次级抵押贷款实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因为技术难度、市场因素影响、信息的有限性以及人为的因素等,使次级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存在诸多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使得次级债券产品抗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缺陷一旦暴露并产生负面影响,则会给次级抵押贷款的债券产品市场带来危机。

在美国市场上,次级贷款大部分为浮动利率抵押贷款,即arm (ajustable rate mortgage),而绝大部分arm是固定/浮动混合利率抵押贷款(hy-bridarm),即在抵押发售的最初阶段,银行按照事先商定的固定利率向购房者发放抵押,在固定利率期(一般是2-3年)结束时,抵押贷款开始按当时的市场利率浮动。而在这些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产品中,大约三分之二属于“2/28”混合利率产品(即前2年是固定的低利率,后28年利率浮动)。此外,“3/27”混合利率产品(即前3年是固定的低利率,后27年利率浮动)的结构在次级抵押贷款中也较为普遍。这些浮动利率抵押贷款在美国房地产泡沫形成中作用显著: 1998年混合利率抵押贷款占30年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比例不足2%,到2004年,这一比例猛增至27·5%。这类次级抵押贷款初期提供非常优惠的固定利率是一种利率诱惑;而借款人则“愿者上钩”,把利率上升的风险留给了未来。由此可见,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产品设计旨在通过降低借款人初期偿付额而诱惑低收人家庭借款买房,在推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扩张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风险。投资者对房价上升保持乐观,加上住房抵押贷款机构设计的贷款品种是近期少付将来多付,必然促使次级贷款市场繁荣,但这种繁荣是扭曲的繁荣。因为对于借款人而言,在固定/浮动混合利率抵押贷款方式下,月度还款额在贷款重新计算日之后将大幅增加是确定的,而未来由于房价上升导致的偿付能力增强是不确定的,确定偿还额度的上升与不确定偿付能力增强的匹配必然导致风险的过度累积,为危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所以,次贷产品通常表现为月供调整频繁,还款压力前松后紧,产品设计繁杂、风险控制放松等。由此可见,次级贷款及其衍生产品的设计存在重大缺陷。

次级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定价同样存在严重缺陷。在证券化过程中,衍生产品估值和定价是由一些非常复杂的数学或者是数据性公式和模型做出来的,它们对风险偏好十分敏感,需要不断的调整,这样,就给整个次级债市场的估值和定价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定价的不确定性造成风险溢价的急剧上升,并蔓延到市场,形成风险。一般而言,对于纯以未来现金流为基础的结构性金融产品进行评估和定价的方法,是定量投资研究及建立数据模型。

然而,以次级贷款为标的新型衍生品往往流动性不高,有时甚至是为某些特定的机构量身定做的,更缺乏可交易性,但这一点就违反了模型的使用前提,即市场必须是可自由流通的、连贯的、随机的。同时,这些衍生品种出现的背景是经济上升期,这导致估值时缺乏有效数据尤其是熊市数据的支持,模型中所取的变量也都可能偏于乐观,从而缺乏足够的风险控制。

综上所述,次级贷款机构接受价值被高估或者说被泡沫化的房产作为抵押,大肆进行信贷扩张,并将存在信贷泡沫的抵押贷款经过处理卖给了投资银行,而投资银行对次级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处理,层层打包成cdo等一系列证券化产品之后卖给投资者,结果,市场的杠杆作用又导致虚拟资本价值过度膨胀,这些充满了泡沫与风险的抵押贷款证券产品等于是将房地产泡沫进一步放大的产物。

随着利率的提高,房地产融资的成本逐渐提高,脱离实体经济的泡沫资产一旦开始向真实价值回归,就必然导致泡沫的破裂,利益链条也就变成了危机传导链条。最终,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产生的资产泡沫破灭,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

三、对资产证券化的反思及其对中国实施住房抵押证券化的启示

(一)对资产证券化的反思

1、资产证券化被认为是20世纪伟大的发明之一,事实是否如此?它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还是被人们过度使用的牺牲品?我们该继续毫无保留地使用资产证券化,还是从此对它敬而远之?这是一个值得金融理论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实际上,资产证券化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被人们用来转移和分散风险、实施信用增级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方式。它被人们所发明,也应为人们所应用。

它是一柄双刃剑,是一件强大的金融武器,应用得好,可以给带来创新和效率,给人们更多的惊喜;使用不当,则祸患无穷。我们对待资产证券化,不能只顾它的创新、强大功能和高效率就对它放之任之,不加监管,不予约束;也不能因为它可能产生的巨大破坏性而从此避而远之。正确的态度是,既不能过度使用,更不能滥用,而要遵循经济规律和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小心谨慎地使用,加强使用过程的控制和监管,对其扬长避短,实施安全的金融创新。

2、次贷危机表明,资产证券化只是力争在模型上做到了风险分散的完备性,而不是针对市场做到风险防范的有效性。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必然会受到市场这一外生变量的约束。市场变动并不是资产证券化模型所能主宰的变量,但却可以使资产证券化的利益链条发生断裂或者扭曲,从而引发危机。因此,在力争模型的精确性、实用的同时,要注意市场风险,随时关注市场这一外生变量的变化。

3、资产证券化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长链条的市场运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风险和危机很可能被逐步放大和蔓延,因此,加强资产证券化的过程监管十分重要和有必要。

4、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都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评级过程中,评级机构务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保障诚信,为投资者判别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提供直接客观的依据;在信用增级过程中,应确保证券化产品的信用增加而不是风险增大。

5、次贷危机还表明,必须加强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立法,制定资产证券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共同遵循的金融规则,矫正畸形发展思想,为安全实施资产证券化提供法律和制度保证。

(二)对中国住房抵押证券化的启示

尽管目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已经十分巨大,但是,我国住房抵押证券化的进程并不迅速。到2005年12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才推出国内首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mbs)“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且,这种债券仅产品只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个人投资者尚不能参与。相比而言,其它银行的住房抵押证券化产品的推出则更为谨慎和缓慢。因为次贷危机的影响和教训,中国目前和今后在对待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时将更为谨慎。但是,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有利于防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有助于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可以促进中低收入的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可以为国家和投资者提供一条新的风险投资渠道等。因此,正如前述,我们不能因为资产证券化可能产生的破坏性而避而远之,而是应遵循经济规律和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实施安全的金融创新。

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对财务杠杆的使用,是资产证券化强大功能之所在,中国在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中,要严格参照相关机构杠杆比率,保证参与证券化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降低风险,避免信用的过度扩张,避免单一市场风险向其它市场传染。

2、中国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应避免盲目性。在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科学地选择优质的住房抵押贷款来实现资产证券化,做到不盲目开展资产证券化,将有利于在源头上规避金融风险。要规范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行为,中国的商业银行作为贷款机构必须坚持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审慎性原则,严格审查借款人资质与信用,确保住房抵押贷款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的安全和收益来源。

3、中国政府要加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的监控和对参与机构的监管,切实发挥政府、市场、投资者、金融机构自身的监管职能,加强立法监管,避免监管缺失;强化信用保障机制,增加保险机制,避免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

4、完善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自身设计缺陷,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对其准确定价,同时规范市场证券化产品的交易,避免价格虚高,形成市场资产泡沫。

【参考文献】

〔1〕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美国过度透支了国家信用———访中科院国家健康研究组组长杨多贵教授〔n〕.中国青年报, 2008-10-9·〔2〕a·mallach (2008),“tackling themortgage crisis: 10 action steps for state government”, brookings papers, may·〔3〕张维迎·政府的不当政策造成了经济危机〔n〕.经济观察报, 2009-04-30.

〔4〕罗熹·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及对我国的警示〔j〕.求是, 2008, (9).

〔5〕黄纪宪,张超·流动性过剩下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与借鉴〔j〕金融论坛, 2008, (6).

〔6〕证券市场导报编辑部.道德风险:金融危机下的行为失范〔j〕.证券市场导报, 2008, (12).

〔7〕卢宇峰·收入差距: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与本质〔j〕.统计与决策, 2008, (16)

〔8〕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文献汇编〔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the subprimemeltdown: a primer bydr·faten sabry and dr·thomas chopflochersuprime loan problem& the securizationmarket, byyukiomuromachithe subprimemeltdown: a primer bydr·faten sabry and dr·thomas hopflochercollateralized debtobligations structuresand analysis, lauries·goodman·frank fabozzisuprime loan problem& the securizationmarket, byyukiomuromachi李?,焦志文·外国学者关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讨论〔j〕.经济学动态, 2009, (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j〕.经济学动态, 2009, (1).

次级贷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美国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巨灾保险证券化

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区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及“5.12汶川大地震”,一次又一次地引起我国对巨灾保险及其证券化的关注。然而爆发于2006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而且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资产证券化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开展巨灾保险证券化时,有必要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防范巨灾保险证券化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基本概况

在美国,根据借款人的信用度不同,可以将借款人分为优级和次级两类,美国银行把能够按时付款的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定为优级,把那些不能按时付款的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定为次级。次级贷款就是指金融机构对次级借款人所发放的贷款。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 ,也译为次债危机。由于利率提高,次级贷款人不能如期偿还本金与利息,并且房地产价格下跌,引起抵押品价值下降,不能够弥补贷款的本金与利息,从而使抵押贷款银行遭受巨大损失的现象,称为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从2001年开始,美国金融当局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连续13次降息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在这种条件下,银行不断降低贷款的条件,发放了大量的房地产抵押贷款,由于利率不断下调,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所隐含的危机并没有显示出来,更加纵容银行与借款人不断地增加房地产抵押贷款数量。由于房地产抵押贷款银行积累了大量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为了盘活这批存量资金,房地产抵押贷款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大量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包括大量次级抵押贷款,通过打包重组的方式进行资产证券化,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出售给投资银行、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与个人。

从2004年6月起,美国金融当局开始提高利率,由此拉开了从紧货币政策的序幕。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加息后,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随着联邦基金利率的提升,银行的贷款利率也不断上调,许多的次级贷款人无力承受高额的利息支出;随着利率上升,房地产价格开始下降,银行也无法通过出售房地产抵押品的方式,安全地收回本金与利息,结果导致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随着次级贷款危机的产生,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各类衍生金融产品,包括资产证券化产品也随之爆发了危机,从而使购买这类衍生产品的机构与个人遭受了大量投资损失,进而对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的不利影响。

二、资产证券化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资产证券化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资产证券化贯穿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过程中,对次贷危机的进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隐藏风险。与优级贷款相比,次级贷款原本就是含有一定金融风险的贷款。投资银行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通过资产池构建、信用增级、分档等结构性金融手段,以原本信用级别较低的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却创造出信用级别较高的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各类衍生金融产品,结果资产证券化产品就将原生产品――次级贷款的风险隐藏了起来。由于大多数投资者缺乏比较专业的金融知识,他们在投资于这些衍生金融产品时,并不能够准确识别隐藏在这些衍生金融产品后面的金融风险,再加上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误导宣传,刺激了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的繁荣。更加严重的是,当房价下跌,次级贷款人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时,原生产品――次级贷款市场的危机已经产生。但是,衍生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的危机还未显露,这又进一步隐藏了次贷危机的风险,推延了人们对次贷危机的早日防范。

2.传导风险。抵押贷款银行发行抵押贷款为支持的证券化工具的本来目的是为了分散风险,但随着资产证券化工具的产生,这些风险被转移到投资者手中,一旦抵押贷款危机产生,这种风险就会进一步波及到投资者,使风险迅速地传播开来。如果没有进行资产证券化,次级贷款的风险仅是在次级贷款的借贷双方之间。然而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条件下,次级贷款的风险就通过资产证券化产品进一步传导给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又通过这些投资者将风险更加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3.放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重大影响,使人们再次地认识到衍生金融产品所具有的双刃性:即衍生金融产品既具有分散风险的作用,同时其本身又会产生新的风险,并且会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张放大。次级贷款本身的规模是有限的,所涉及到的主体也是有限的。但是通过资产证券化,一级又一级的衍生金融产品被创造出来,并且进入金融市场。当无数的投资者无数次交易这些衍生金融产品时,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被卷入进衍生金融产品市场。次贷危机爆发后,不仅波及次级贷款主体,而且也波及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者,使风险数倍放大。

三、对我国开展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启示

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家族中的新成员,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进一步思考,为了防止巨灾保险证券化可能对我国经济给的负面影响,我国在巨灾保险证券化中应该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防范巨灾保险证券化可能产生的风险。

1.加强对原生金融产品的控制,保证巨灾保险证券化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基础。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可以发现,原生金融产品的危机,会导致衍生金融产品产生危机,并且将危机加以放大。只有严格控制原生金融产品的风险,才会使衍生金融产品有一个良好发展的基础。否则,就会使原生金融产品的风险迅速波及到衍生金融产品,并且通过衍生金融产品的放大作用,对社会经济产生更大的危害。

因此,我国在开展巨灾保险证券化中,首先需要严格控制原生金融产品――巨灾保险的风险。巨灾保险是一种发生频率低,但是损失金额巨大的保险,其隐藏的风险就是可能会导致保险人产生偿付危机,进而会导致保险公司破产倒闭。为了防范这种风险,在巨灾保险证券化中,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加以避免:第一,风险隔离。在巨灾保险证券化中,要确保基础资产真实销售给特殊目的机构,以实现风险隔离;第二,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在制度上消除因巨灾保险风险而导致的保险公司破产倒闭的发生。从各国的实践上来看,巨灾保险完全靠商业化运作是无法顺利实施的,也是商业化的保险公司所难以承受的风险。巨灾保险具有政策性保险的性质,必须要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商业性的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只能承担部分的巨灾风险,超过保险公司负担部分的风险,必须要由国家财政予以解决。只有建立了以财政支持为基础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才能在制度上保证保险公司不会因为巨灾风险而发生破产倒闭的现象。

2.在构建资产池上,隐含风险较高的资产应避免进入资产池。次贷危机之所以会波及到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原因在于资产池中混入了大量风险较高的不良资产。正是这部分不良资产风险的爆发,才影响到了资产证券化工具的品质,引发了次贷危机发生。所以,我国在开展巨灾风险证券化实践的初期,要严格控制进入资产池资产的质量,保证进入资产池的基础资产有较高的信用等级,保证资产池的质量。

3.加强对资产支持证券设计的监管。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之所以如此巨大,与资产支持证券的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资产池的信用增级、衍生产品的设计层次与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规模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金融机构对投资者产生了一定的误导,过分扩大了投资者的范围,由此导致危机传导过快、波及面过广。我国在开展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中,要科学的设计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产品,严格地进行信用评级,控制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限制投资者的范围,减少衍生产品的层次,使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有一个比较稳定与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6[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2006:80~102

[2]金 俐:资产证券化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演变与危机[J].南方金融,2008 (3):57~59

上一篇:房屋贷款范文 下一篇:留学贷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