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7 20:12:22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一、初一、初二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清,包括时间概念、重大事件、人物活动等含混不清,关键词抓不住。

2.阅读、提炼材料的能力欠缺,归纳、概括能力较差,照搬照抄原始材料的现象严重。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

3.审题不清,答题欠规范,表述不准确,条理性差,不能紧扣题意,针对性差。

4.错别字多,错得离奇。

二、解决的措施

(一)新课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每课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先制定每课的复习提纲,要依据教材、考试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等三个方面来确定。 首先从教材整体性出发,按每一课题内容,抓住重点与难点,其次要按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容、题型、答题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理清线索结构。复习提纲中重点部分用横线标注出来。

如: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设计提纲如下: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2)虎门销烟(①时间:1839年;②领导者:林则徐;③意义: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3)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

(4)《南京条约》的时间是1842年,内容是①赔2100万银元。② 割香港岛。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 ⑤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⑥影响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鸦片战争后睁眼看世界的爱国知识分子杰出代表是魏源,他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开学初第一节课就将每课复习提纲发给学生,每一节课开始,花五分钟时间背诵,然后发给学生横线内容去掉的默写提纲,让学生在上面默写。默好后同桌互批,订正。批的时候,严格要求,特别是错别字一律算错。这样就能做到每一节课堂的知识内容清。时间长了,学生就很习惯地在每节历史课前就拿出提纲来背,而且默写的时候错别字也少多了。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课尾要注重对新课内容的巩固,主要指针对该堂内容的评价练习,落实到位,老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努力做到“堂堂清”。课尾精选例题,加强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训练力度,在训练和讲评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每节新课至少选择一组材料题,当堂训练、剖析,教给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加强问题的书面训练。训练学生答题的条理性、规范性和表述的准确性。

(二)上好单元复习课和期末复习课。

1.单元复习力足于教科书中的一个章节的内容来复习。

(1)理清知识线索,整合知识结构

根据教材的内容,提纲挈领地把本单元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使知识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知识点: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沙俄趁火打劫、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知识线:以上的知识点哪些属于列强的侵略,哪些属于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面:对比《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签约国、内容、影响等。

复习知识的时候,有时可以编顺口溜,进行记忆总结。如《南京条约》的内容:哥赔五双鞋。即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2)单元测试题要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联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习题尽量选用最近几年的中考题。让学生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期末复习课跟单元复习课一样,根据教材的内容,提纲挈领地把整本书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如八年级上册可按专题进行复习,如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会议,经济、社会生活变迁,科技与思想文化,中国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考察历史文化名城等。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一、“点”的整合――每一节课的知识整合

一般说来,每一课的内容都有一个发展的主线或者线索,根据主线或者线索确定主题,构建起本节课的知识网络,这节课的内容基本上也就掌握了。如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的曙光”时,将主题设置为“两次发现”:第一次发现为“人”的发现,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解放,掌握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相关概况;第二次发现为“地理大发现”,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开拓。

二、“线”的整合――每一个单元的知识整合

在历史的单元复习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线索,根据线索可以设置相关的主题,将相关的史实串联起来,使历史知识更系统化、线索化。如在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可以根据第二单元的主题“近代化的探索”进行单元的知识整合。可以整合为:地主阶级的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了解在近代的中国,统治阶层地主阶级如何自救,学习西方的技术,维护封建的统治;资产阶级的近代化探索――和辛亥革命,了解在近代的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如何摆脱近代中国的命运,学习西方的制度,争取民族独立;知识分子的探索――新文化运动,了解在近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力求实现在思想上的近代化。

再如在复习人教版世界历史近代史“步入近代”时,可以将本单元知识整合为三个数字:一二三。“一”指一次革命,使学生系统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体会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二”指两次发现,通过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系统了解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概况,分析认识人类的思想解放和地理上的大发现;“三”指三次资产阶级革命,列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分析比较整合,整合出三次革命的异同点,可以归纳为三次革命同为资产阶级革命,但因为各国情况有所不同,革命过程不尽相同,革命后建立的政体也不相同。

三、“面”的整合――每一个历史专题的知识整合

教师可以根据历年来的中考考点,总结出历史的专题复习单元。平时的历史课堂学多数是以时间为顺序,学习相关的中国和世界的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初三的复习教学设计中,可以使学生注意历史事件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理清线索,整合相关的知识点。如在复习世界史时,设置美国史的专题复习,将美国历史分成五个阶段:独立的美国――美国独立战争;统一的美国――美国南北战争;创新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三次科技革命;富强的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霸道的美国――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科索沃战争。通过五个分阶段的复习将美国史专题史的知识整合,使学生从整体上复习了美国史的相关知识,了解美国史的发展线索,对于美国的发展崛起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复习中外历史重大改革时,可以设置相关的改革史专题复习,将中外的重大改革进行比较。如将中国的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较,从改革背景、改革人物、改革内容以及改革对本国的不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整合;日本的明治维新同样也可以和俄国的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相比较,分析两次改革的异同点,可以得出结论:两次改革的性质相同,都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在中国的近代史复习时,可以将第一单元学习的三个条约,进行整合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在时间上、内容上、影响上进行整合归纳,分析出中国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三个条约,加深对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总之,通过教师对中考考点的归纳总结,设计出相关的复习专题,使学生将国别史、改革史、战争史、科技史以及伟大的历史人物的有关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就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学生理清了历史的发展脉络,更有助于初三历史的复习。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不经意听到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教师感慨:“老教师不要自以为教育实绩好,教学经验丰富,学生就喜欢你,现在的学生更喜欢年轻的教师。老教师往往是一条经验用三十年!”这样的话对笔者触动很深,虽然学生更喜欢年轻教师有很多因素,但是有时老教师习惯于过去的成功、因循守旧也是原因之一。当然,有些年轻教师也会老气横秋,囿于固定的套路、模式,同样让学生感觉疏远、隔阂。面对这样的情况,破解之道唯有改变。笔者以为,紧扣三维目标,做出适合学生、适合时代、适合自身特点的改变,才能让历史课堂更出彩。

一、知识与技能维度――变知识灌输为智慧激发

反思日常的教育实践,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课后练习,大量的时间花在了知识与技能维度。备课,对照课标研究学生需要知道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课上则想方设法将历史知识灌进学生的脑子里;课后,默写、批改作业,反复检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回过头来想想,学生或许记住了、考得出了,但是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了吗?思维有没有得到真正的启迪呢?来看看下面一个例子。

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要求掌握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及其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先介绍顾恺之的绘画特点,再欣赏两幅代表作。实际教学中,考虑初一学生的作业、考试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非常重视、强调“女史箴图”这几个字的写法。初一学生往往会把“史”和“吏”两个字搞混了,“箴”字则直接不会写。有经验的教师会引导学生加以注意,有的甚至会请学生直接到黑板上去写一下,然后再请全班立刻跟进默写,以加深印象。

教师这样做,对学生正确记忆书写“女史箴图”固然很好,但是试问这样做,历史课和语文常识教学还有多大区别呢?除了应付考试,学生对《女史箴图》还有多少兴趣呢?应付完考试,学生对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作品《女史箴图》还有多少印象呢?难道就没有历史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吗?

笔者在这里为《女史箴图》准备了两个问题:“有哪位同学知道《女史箴图》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什么?以及跟这幅画有关的逸事?”同时为初一学生准备如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女史”是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诫的意思。西晋惠帝是个弱智,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九段《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

材料二:唐本的《女史箴图》于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颐和园之际被英军大尉基勇松盗往英国,后存大英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为感谢中国军队在缅甸解除日军之围,曾有意把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归还中国,与赠送中国一艘潜水艇二择一,作为谢礼。中国政府选择了潜水艇。

学生完成对两则材料的阅读,自然明了“史”和“箴”,同时对《女史箴图》痛失回归祖国的机会念念不忘。笔者在教学《女史箴图》这个小知识点的内容上做出了一点小小的改变,在教学实践中就起到了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在求知过程中完成了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除了在重要知识的学习上做出改变外,在能力训练上做出改变,更可以彰显历史特色,激发智慧。总之,学习本来就是学生的事,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把所学牢牢地记在心里。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锻炼自己的思维,发掘自己的潜能。

二、过程与方法维度――变“一言堂”为“百家鸣”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更多地关注考试成绩使教师们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很少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大胆创新,做出改变。

1.创新模式让学生参与学。

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上不难发现,教师们更习惯于系统讲解,即通常所说的一言堂,而对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新模式则很少运用。为了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精彩,笔者以为应创新教学模式。比如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是初一学生非常喜爱的一课,也是初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最为丰富的一课。运用传统的系统授课法,容易讲得索然无味;即使能讲得很精彩,也基本是让学生成为听众,最多回答几个问题作为点缀。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笔者首先设计了如下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1)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3)让学生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其次,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自学辅导为特点的自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先为学生分组,将看过《三国演义》的分为一组,将看过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的分为一组,将喜欢古代战争的学生分为一组,并为各组布置如下学习任务:第一组收集小说中曹操、诸葛亮、周瑜的人物形象材料并做出评价,第二组收集当代学者易中天的研究材料并做出评价,第三组准备好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史料并做好分析。课堂上围绕学生的自学成果,请每组各自讨论,做好总结,并派出代表进行发言。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学习心得,让学生自评,上交作业,进行反馈。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的参与率、参与度都得到极大提升。

2.整合方法让学生积极学。

教师在实现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维度时,除了要创新模式让学生参与学之外,还要整合方法让学生积极学。笔者着重从学生和教师两头分析,提炼整合教学方法的关键。

从学生一头,着重实现的是“代入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历史,实现角色替代,真正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从教师一头,着重实现的是“带入法”。教师以自己深厚的学养功底、充足的备课准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将学生带入历史。同为“代(带)入法”,既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领者、指导者的作用。

例如,笔者在实施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生活》教学时,为初一学生准备了穿越剧“东京一日游”。以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作为新课切入口,以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介绍宋代的“衣食住行”和“娱乐”等不同的社会风貌。

在讲“衣”这一栏目时,准备宋代初期和后期不同时间段的大量衣饰图片,请学生对比、自己归纳出这一阶段的衣饰发展特点――由崇尚简朴到盛行奢侈。在讲“食”这一栏目时,先用精美的食物图片吊起学生的胃口,再出示两个选择题,请学生帮帮忙。

(1)老师的朋友是北方人,想请他尝一下家乡的特色菜,应该带他去吃( )?

A.小吃 B.腊八粥

C.羊肉 D.鱼

(2)假如老师是宋代的一名厨师,准备到南方去开饭馆,经营什么项目会生意火爆?( )

A.饺子馆 B.包子馆

C.涮羊肉馆 D.水煮鱼馆

完成了这两道选择题,南北方的饮食差异已经跃然纸上,北方是面食和羊肉,南方是稻米和鱼。笔者所在城市还有冬天吃羊肉面、夏天吃鱼片粥的习惯,可以结合乡土知识给学生开个玩笑,冬天我们就做“江北人”,夏天我们就做“江南人”,学生会学得非常开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变空洞说教为细节感化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部分阐释课程性质时,指出历史课程具有四大特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这其中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乃至综合性都仰赖于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实现。但是现实如何呢?放眼望去,在当下中考高考当道、成绩为王的教育环境下,大多数教师采取“三点一示”(画重点、讲难点、突出考点、典型示范)的方式满堂灌,力求与考试的方向和要求接轨。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很多缺失,甚至完全缺失,直接影响到历史德育功能的实现。

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一不足,开始“戴着锁链跳舞”,尽己所能,有所作为,改变目前不太如人意的现状,弘扬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但在实践中,发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容易流于空洞说教,为教学带来困扰。

如在讲授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最可爱的人》一课中,设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1)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豪迈、热情、坚强的决心和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2)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3)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无奈“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面对新时代的学生,一堂课下来,不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没有实现,还遇到新的困扰。一是学生对战争结果不信服。很多学生受影视作品和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影响,认为志愿军取得胜利完全靠的是“人海战术”,进而对志愿军战士产生怀疑、贬低。二是抗美援朝这场曾经让全中国人民为之热血沸腾的战争,现在没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怎样处理?还是要从细节处入手,从历史中一幅幅真实的场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入手,将学生“代入”历史,感受志愿军战士的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明知刀山火海仍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精神。为此,笔者重新设计了如下细节片段。

针对学生的“人海战术”问题,考虑到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和学生分析“人海战术”的概念等理论性很强的东西,而是直接通过图片让学生自己来思考。先出示有代表性的抹黑志愿军战士的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中的图片。该图片是电影中志愿军攻占一个韩军山头阵地的视频截图。图中志愿军密密麻麻展开,遍布整个山岭,肩并着肩,远远望去,黑压压一片。

接着出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清川江战役中攻击一个小高地的战地照片(图片略)。该照片以仰拍角度展示志愿军战士攻占山头的全景。粗看去,志愿军战士呈扇形分布,三三两两,有点杂乱,但已经与韩国电影中的截图完全不同。看完后请学生比较辨别。

接下来让学生观察战地照片中志愿军战士的攻击阵型,出示第三张照片。该照片教师用红色圆圈做好标记,突显出志愿军战士的攻击特点。照片中志愿军战士由近及远分为三个层次,任务分工明确,有观察组,有指挥组,有以三人为单位的攻击小组,在山头又汇合建立近战中的局部优势。

教师通过三张图片还原了真实的战争场景,学生对志愿军战士的有勇有谋立刻赞叹不已,对“人海战术”有了明确的批判。

历史就是过往的事情。不考虑时间维度,历史就是人的生活,是人的生活的一个又一个场景。教师要想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取得突破,避免大而化之的空洞说教,在设定好教学目标后,必须重视历史中的人,重视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通过具体的史实展现历史人物,重塑历史场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人文性和思想性。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而绝不是人为割裂。三者是互相促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又是其中的高层目标。正如郭思乐教授认为的:“教育的‘家’是人,而不是分数。教育要为了人的健康发展、长远发展,而不是仅仅取得分数。”历史教师研究三维目标,努力做出改变,终极目标还是“服务人生”,“让人性走向崇高”。

【参考文献】

[1]姜耀宇.把依靠学生落到实处[J].人民教育,2012(3-4).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3]丁林兴.历史教育:让人性走向崇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2).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质疑问题 有效教学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灌输式的教学不仅无意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设计适当的质疑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的形式展开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可以取得认知思维的高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质疑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增强学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诠释。

下面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更好地设计课堂质疑问题。

一、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

实施课改之初,有些老师确实摈弃了满言堂、满堂灌,在课堂中出现了满堂问,这实际上也就走向另一个极端。虽然满堂问在形式上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课堂表面很热闹,但仔细看看在老师接二连三的问题中,很多问题在书上一眼就能找到。一般说来,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总提那些不假思索就可回答的问题。课堂问题要难易深度合理。实践证明,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老师所提问题的难易深度密切相关:问题太浅,学生提不起兴趣,甚至觉得不屑一答。所以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备学生)。教师讲课前应该对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及相关知识的水平有所了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比较合适的问题。对于不同班级,问题设计还应有区别。

2.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备课本)。采用问题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绪,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于采用问题教学法。对于那些教学内容浅显,学生一看就懂,或道理过于艰深只须简单记忆的教学内容,则宜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加以点拨。

如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对于有关战争的基本史实知识点,学生自己看书解决,课堂上主要解决四个问题,即为什么会爆发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战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中国战败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样,一堂课就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了解了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己总结出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二、设计的问题要有思维的必要

问题的设计,注意对突破、理解重、难点问题的引导。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把前后知识联成一体。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体验生活,在对历史事物的认识中吸取历史智慧,在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中感悟英雄的灵光,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层次:浅层――是什么?怎么样?即让学生在阅读、观察基础上感知历史,在分析、归纳基础上整理历史知识。中层――为什么?即启发学生从知识的纵面、横面进行联系、比较,深刻理解并正确认识;深层――怎么办?即在得出历史结论的基础上,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进一步验证、完善、审定、修改已有结论,或就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办法。三个层次由浅入深,从认知到理解再到认识,使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而且是经验和能力。

如在设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浅层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中层目标是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定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深层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的力量。在比较《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时,学生全情投入、义愤填膺,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观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人民正义的爱国举动。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学生面临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中不仅注重设置合理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加强师生互动,而且从单向的师问生答到多向的生问师答、生问生答,创造一切机会引导学生求问质疑。一般情况下,课堂上我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看不懂的内容、想不出的原因、解决不了的问题,或交流见解、观点等。经常性的交流、提问,学生也能在不同思维碰撞中闪出智慧的火花。

三、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解决的可能性

从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阶段特征来看:初一要求“能简单地复述教科书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提高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初二要求“能够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初三要求“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编出提纲”。要求的逐步提高,体现了历史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问题的设计,既要让学生有思考的价值,又要让学生有解决的可能性。如何做到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设计的问题要有合理的深度。问题太深,学生望而生畏,问题太浅,学生又提不起兴趣,甚至觉得不屑一答。而合理深度的提问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问题,深刻地领会教材中所反映的实质性、本质性的东西。如我在讲授《新文化运动》时,就把“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作为最主要的提问,因为这两个问题深度合理,而要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则几乎涉及全课堂知识点,广度适宜。因此,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联系前面相关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列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至于问题该达到怎样深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又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据心理学家研究,如果学生能用现有的知识去回答问题,那么思维过程就不会发生,相反,当提出的问题必须借助于那些他们还未掌握的知识才能解决时,思维过程也不会发生。为此,提问必须与学生应有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风气与态度等各方面相关联、相衔接。

四、设计的问题要有拓展的空间

问题的切口不要太窄,而要有梯度。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我们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尽量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易,浅的问题上找到“成功感”,从而激发学习探讨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相反,提问不讲究梯度,时不时迸出一两个难题,如突兀之石,学生一时无法回答,整个课堂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如讲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对于的有效管辖,我们可以设问:达赖和班禅的封号由来如何?驻藏大臣是何时设立的?它在起到什么作用?它的设立有何意义?为什么说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直接提问最后一个问题,学生就显得无从下手,回答得不好。通过讲述驻藏大臣的设立:雍正时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事务,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对正式管辖。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重大事件有何意义,说明这些措施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加强了对的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因此,对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将其分解成一组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层层推进,最终得到圆满解决。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照顾全体学生,不至于使有些学生连笔都不敢动,连口也不敢开,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不同层次梯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去积极思考,积极讨论,积极作答,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般学生进入高年级段后,不愿意举手发言,但是老师在课前精心准备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质疑问题,学生参与课堂发言的热情就高,而且发言的质量有所提高,用历史思维的方法去考虑问题。在历史课堂上,不仅气氛活跃,而且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例如:在学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之后,我设计了问题:“如果你是身处于19世纪末的爱国青年,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你会怎样去做?”学生经过一分钟考虑之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发动起义,抗击洋人和清政府;游说慈禧,劝她联合人民,抵抗侵略者;要效仿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抗击侵略者;甚至还有提出要刺杀慈禧,但是此观点一出,马上遭到大部分学生的反对,这样属于鲁莽行为,会造成天下局势混乱,不利于抗击侵略者,学生还是比较理性的。当时发言的同学很多,提出了八种各不相同的观点,但是基本上每个发言的同学都提及到了采取行动之前,要进行思想(反抗侵略)传播,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联合更多的力量反抗外来侵略。

在历史课堂上,不仅我设计质疑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积极提出质疑问题。如在讲授《红军不怕远征难》这课时,学生提出红军为什么要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的问题。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学生提出:新中国刚成立时,党为什么决定武力;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为什么确立用和平方式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党为什么不再用“解放”一词谈,而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等问题。学生对历史课的喜爱不言而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目可睹,学生对历史的感悟潜移默化在平时的学习当中。

上一篇:历史八上八下知识点总结范文 下一篇:八年级历史下知识点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