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5:47:02

茶艺文化论文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在社会与政治的变迁中传统被“发明”,或是重新构建起来,而且当社会发生迅速转型,在旧传统的社会模式被摧毁或者是产生了旧传统不能适应的新的社会模式的情况下,需求方与供应方发生极大变化,传统的重建会更加容易发生。笔者认为以该理论为基本方向,可以比较容易认识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茶艺文化的兴起。

1.台湾社会的转型

1952年,台湾货币改革的实施使得通货膨胀得到抑制、完成、美国援助恢复、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台湾经济进入初期的转换期,到1963年GNP以年均7.7%的速度增长。这段时期农业在经济的发展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牵引出口增长24.8%的主要是农产品。1964年到1973年台湾地区更是迈进经济高速成长期,GNP年均增长率为11.4%。这一期间由于引进大量的外资和廉价劳动力的大量供给,工业化发展取得了飞跃超过农业生产,工业制品的出发出强大的竞争力。虽然1973年和1979年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给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在这段期间也创造了GNP年均8.4%的增长率。可见从1952年开始台湾地区的经济在短时期内得到了极大的成长。(5)经济的发展随之带来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如表1所示,同1952年相比台湾人均收入在1975年增加了将近6倍,之后更是急剧上升。在1965年台湾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工业)已经超过第一产业(农业),也就是说台湾地区在60年代初期已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开始进入工业化国家。到1975年农业所占的比重不到15%,五年后的1980年更是降低到不足一成,与此相对的是各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60年代初还占了一半的农业人口,在1975年不到1/3,1980年降到了20%以下,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则不断的上升。这些数字的变化“广义上说明近代劳动者大幅增加,从而形成了新的城市劳动阶层。台湾地区社会转变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业社会。(6)”除了经济领域外,台湾地区社会的意识文化形态领域也发生了变革。由于中国大陆发生了,台湾地区当局政府在1966年11月领导发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明令公布制定中华文化复兴节,各界人士筹备成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制定推行纲要。以全国国民学校教师及中等以上学校在校生为对象,推进“青年生活规范”实施,将文化复兴运动具体落实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7)传统文化复兴不是一味继承恢复古老的文化,正如中国文化的两个特性“创造力和时代性(8)”一样,是要发挥创造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就涉及到如何对待“西化”的问题。比如在艺术方面,60年代的台湾地区青年人以会唱洋歌为荣,爱国剧的人被认为是思想落伍,习国画书法等的青年人也很少;在饮食文化方面,可以推测由于外资企业的进入西式饮食文化也进入台湾地区,连纯吃茶的茶店也是以卖咖啡、可乐、果汁饮料、冰淇淋等西洋饮料为主(9)。在西洋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复兴是要放在现代化的脉络里,考虑如何复兴才能促进现代化(10),与发生了变革的社会相适宜。

2.台湾茶艺文化的构建

在台湾地区社会的经济、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变革的同时,台湾地区茶叶也面临着一些需要转型的危机。历史上的台湾地区茶叶基本上是以对外销售为主。在台湾地区经济的初期转换期间,首先是在1954年茶叶的出口达到1480馀万公斤创造了空前的纪录,政府不断努力开拓市场使得这一出口量基本维持。可是进入1970年代,特别是1973年后由于支撑出口十多年的“绿茶市场大大的不振“,台湾地区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11)70年代之前80%以上出口的茶叶该何去何从,自然是要寻找内销的道路。为了适应台湾地区内部的需要以及寻找国际市场,1975年起台湾地区农林厅辅导鼓励生产高级包种茶,台湾地区农会也推出包种茶优良茶比赛及展示会吸引台湾人关注,拓展内销。同时,台湾地区文化界出于复兴传统茶文化,也为台湾茶叶作出了一大贡献———构建现代茶艺文化。历史上的茶艺在文人雅士间流行,但是,清朝末期国家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以说茶文化出现了近两百年的断层。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大力恢复茶叶生产,为了支持国家工业建设,茶叶除为了维护民族稳定用来边销而外,主要是出口换取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和资金。台湾地区虽然与大陆隔离,但是从产茶区福建等沿海移居而来的移民带去了饮茶的习俗。可是,70年代以前,由于茶叶主要是用于出口,饮茶并没有在整个台湾盛行。在农村,庭院里摆上桌椅,下棋,聊天,边饮茶的“老人茶”虽有,但城市里这种饮茶的简单“老人茶室”只能偶见。在城市中的所谓“茶室”,其实是借饮茶之名从事风化业的场所。70年代中后期,台湾地区经济实力强大,人民富裕,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在开展将近10年后,也初见效果,很多传统民俗以及民族艺术(剪纸、打陀螺、放风筝、布袋戏、国乐、国画、国剧等(12))逐渐开始热门。这个时候爱好茶文化的知识分子们,也酝酿恢复饮茶习俗之计。与中华文化复兴需要创新和适应时代需求同出一理,饮茶习俗的恢复也需要在继承传统饮茶文化的同时,创造出适应现代台湾地区社会的方法。庶民的“老人茶室”低俗的“茶室”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变革后的台湾。那么中上层的、高级的、优雅的饮茶文化便迫不及待地需要被创新出来。然而作为生活样式的文化是无形的存在,要面向大众推广,需要一种形式也需要一种名称将之表现出来。于是,致力于恢复饮茶习俗的知识分子们,在古代中国茶艺特别是在功夫茶的基础上,结合参考日本茶道等,创造出了新的饮茶程序和方式。在为其命名时,考虑到与不太好在大众中普及的、比较严谨的日本茶道有所区隔,把饮茶作为一种比较容易接受的生活艺术文化来推广,于是创造出了“茶艺”一词。所谓“茶艺”,是涉及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技艺与艺术的广泛概念;狭义的理解是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13)。有了“茶艺”这一名词和相应的概念之后,民间的推广活动相继展开,到1982年以“复兴中华茶艺文化,发扬中国品茗技艺,提高国民生活品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发挥茶叶之经济效益为宗旨(14)”的“中华民国茶艺协会”成立,有了全国性的机构,推广工作也就得到了更顺利的进行。除了各种机构的努力外,茶艺馆的产生和迅速展开也直接带动了茶艺文化的推广。茶艺馆可以简单的说就是展现茶艺文化的场所,它最不同于过去的饮茶场所的是,通过饮茶环境的布局和相关文化要素的装饰、泡茶的技艺、享受茶的艺术将原本属于日常生活的饮茶,创造成富有高度文化性的品饮艺术。也就是将饮茶艺术化并赋予哲理,使之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品德(15)。1977年接受过西方文化教育的管寿龄小姐在其经营出售国画和瓷器等的画廊里提供比较讲究的茶饮,开设“茶艺馆”,被看作是首家茶艺馆的诞生。之后,茶艺馆如雨后春筝般出现在台湾地区的大街小巷,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茶艺馆不仅带动了台湾地区茶叶的内销,还成为台湾地区高级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将现代茶艺文化和这一经营形态传播到茶文化圈各国家和地区,当然也重新返回茶文化的发源之地,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大陆“茶文化”的苏醒

台湾地区茶艺及茶艺馆之所以能重返茶文化发源地,与80年代中国茶文化的苏醒有很大的关系。茶艺馆在台湾地区如火如荼般地发展的80年代,中国大陆茶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换取工业发展所需的材料和资金,新中国建国以来国家茶叶工作的重心是恢复茶叶生产和开拓出口。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里,正如“为革命种茶”所示,中国茶叶具有很高的政治性。在茶叶的祖国,一方面国民没有足够的茶叶可以消费(也可以说消费不起),另一方面,众所周知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特别是期间,高雅的饮茶有资产阶级的享乐主义之嫌而受到排挤(16)。这样一来,根植于国民日常生活饮茶场所之茶馆也被当作“旧社会的遗留,藏污纳垢之地被取缔(17)”,就连在首都北京,茶馆也消声匿迹(18),可以说中国的传统茶馆已经衰亡。直到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建设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人的传统饮茶习俗才慢慢地开始苏醒。由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茶叶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发展茶叶经济需要开拓国内消费市场;同时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使得国民的饮茶需求产生。于是“茶文化”作为茶叶经济的一翼(另一翼是茶科学)在国内被推广开来。“茶文化”的推广、饮茶习俗的复苏,80年代的这段“茶文化”演变,创造了茶艺馆在中国诞生的条件。因此在探讨现代茶艺馆在大陆兴起时,这段茶文化演变史是不可被忽视的。

1.“茶叶问题”的出现

为了争取茶叶生产的更大发展和速度的加快,1974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茶叶生产会议上,依照主席“全国要搞好一百个左右年产茶叶五万担左右的重点县,作为茶叶的生产基地”的指示,规划在全国以县为单位建立119个年产5万担的茶叶基地。(19)之后几年茶叶产量显著增加,从1974年不足20万吨(20),1978年达到26.8万吨,1980年更是超越了30万吨,1982年又飞跃到近40万吨。可是说茶叶紧缺的历史在此打上了休止符(参照图1)。但是与生产量突飞猛涨相对的是出口增长的缓慢,即两者增长的不相称。如从图1可以明显的看出,从1979年开始,生产量和出口量的差量(可以简单地视为存在于国内市场的茶叶总量)急速扩大,使得茶叶一时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因此导致了茶叶积压在仓库,发霉变质等“茶叶问题”的出现。所谓的“茶叶问题“其实并不是茶叶绝对的供大于求,而是在新中国建国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为了恢复茶叶生产和开拓出口实行的是统购统销的经营体制和“独家经营、计划收购、固定调拨、统一牌价”的流通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茶叶生产量创了新高,然而“销售量没有相应扩大,经营部门资金占用多,利息负担重,存茶又不断陈化,经营十分困难不适应(21)”。国家为了扩大茶叶销售,使茶叶经济持续发展,1982年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当前农村经济的若干问题》(22),提出了调整农副产品的购销政策,适当允许多渠道经营。1984年国务院文件(23),规定内销茶叶和出口茶的经营实行议购议销,按经济区划组织多渠道流通和开放式市场。茶叶市场放开,国内市场得到开发。然而,茶叶问题的出现,其实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饮茶习俗没有得到恢复。有着悠久历史的饮茶是中国的一大传统文化,这一传统还需要用“文化”的药剂来复苏。

2.“茶文化”一词的诞生

茶的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但正如阮浩耕先生指出的一样,在中国“茶文化”是1980年代的一个新生词语,在1999年版的《辞海》里都还没有出现。(24)例如,现在被称为世界最早的一本茶文化专著———陆羽所著的《茶经》,在文化浩劫结束之后的1978年被界定为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有关茶叶制作的专著(25)”。可以考证的“茶文化”这一词语的创造者应该是“茶学泰斗”庄晚芳。在茶叶产量大增的1979年,庄晚芳受主管茶叶的农业部之委托编写面向大众的茶叶科普书籍。1981年中国第一本茶叶读本《饮茶漫话》出版,在1980年9月作的序言中庄晚芳写到“饮茶文化是我国整个民族文化精华的一部分(26)”。除了“饮茶文化”外,庄晚芳先生同时还提出了“茶叶文化(27)”。这两种说法可以认为等同于现在使用的茶文化一词。为了联合茶界,振兴华茶,庄晚芳与1982年在杭州成立第一个民间茶文化团体“茶人之家”,以“普及茶叶科学技术,宣传茶叶文化,开展国内外茶叶学术交流,促进茶叶生产和贸易发展,以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并创办茶文化杂志季刊《茶人之家》,以茶文化的力量来促进茶叶经济的发展。

3.大众媒体的参与

在复苏饮茶文化的过程中,大众媒体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70年代末以前,对茶叶的关注,报刊基本上是茶叶生产和出口等的相关报道记事,涉及茶文化方面的寥寥可数。就中国具有全国性的面向大众的《人民日报》来看,自第一个民间茶文化团体成立的1982年起,出现了“茶圣”陆羽的介绍(28);引用《本草纲目》的记载说明茶叶的营养价值很高,宣传喝茶有益;(29)与日本茶道相联系介绍中国式茶会以及提出中国饮茶的悠久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茶的国家(30)”……关于茶文化方面的内容在报端开始多见。另外,诸如“茶水表面的漂浮物是否影响健康能否饮用(31)”、“隔夜茶能喝吗?(32)”、“用茶水服药有害无益吗?(33)”等读者来信和专家解答的内容也开始出现。除了报刊之外,80年代初茶叶知识与茶文化的电视节目也开始制作和播放。为了解决茶叶滞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通过电视媒介宣传饮茶的好处来带动国内的消费,促成中央电视台1983年开办了“喝茶的学问”、“茶的妙用”、“品茶经”等栏目,之后中央电台也参与了茶文化的宣传(34)。透过大众媒体的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在80年代初期人们的饮茶知识还很贫乏,但同时也可能窥测到饮茶文化已经受到人们和社会的关注。

4.医学界的联合

在人们对茶叶知识还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借助医学的权威宣传茶叶与健康的关联,一方面能起到普及茶叶知识的作用,同时又能在很大程度直接触动消费欲望的产生。1983年10月浙江省茶叶学会先后与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全国中医学会浙江分会联合召开“茶叶营养与药理作用”、“茶与健康、文化”两个学术研讨会(35)。茶叶界与医学界的联合研究,推动了茶叶药用价值和茶叶新商品的开发,为茶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5.恢复茶馆的呼唤

有了茶学专家对茶文化的弘扬,有了媒体对茶文化的推广,有了医学权威发放的健康的保证,当然还有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对饮茶的需求逐渐展现出来,消失一时的传统饮茶场所———茶馆的苏醒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为了响应党中央发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号召,在全国的茶馆都还处于沉寂状态的1982年,许多公社和文化站在园林名胜中办起了文化茶室。茶室中备有书报杂志和各种棋类,开展有益的文娱活动(36)。这一江南水乡城镇习俗的恢复受到群众的好评。80年代中后期,在茶文化的推动下国内消费市场逐渐打开,曾经滞销的茶叶出现了内销见旺、产销值得向往的局面,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的发展则带动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中国人民渴望茶文化提高水平,渴望茶文化回到“受到了严重创伤的精神生活领域中(39)”。也就是说,中国社会需要的不仅是茶馆的恢复,还向往能得到高度文化感染的饮茶场所。

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的茶艺文化交流

1980年代中国的社会变革,特别是上述茶文化在国内的推广,使得国民对更具文化性的饮茶产生了需求,可以说为茶艺馆的诞生创造了内在的因素。可是事物发生变化一般还需要或多或少的外在因素。在海峡两岸被隔离近40年的历史结束之后,茶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发展了10多年已经比较成熟的台湾地区茶艺文化的进入,为中国大陆茶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成为了中国大陆茶艺馆出现的一大契机。

1.80年代末之前的台湾地区茶文化在中国大陆

虽然茶艺文化在80年代已经风靡台湾,然而由于两岸人民不能自由往来,茶文化方面的直接交流还没有发生。当时在中国大陆有关台湾地区茶及茶文化主要是透过新闻报纸等形式被介绍。从最大众的主要报纸之一《人民日报》来看,这种介绍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台湾茶叶的发展史与大陆的关联,如乌龙茶从大陆移植。(40)二是透过茶叶及茶具等大陆商品在台湾的销售情况的简介传递出的台湾地区茶艺馆、茶行的信息。(41)三是台湾地区举办的茶艺比赛事宜的报道。(42)直到1987年7月15日令解除,台湾人民赴香港、澳门的观光自由化,以及同年11月赴大陆探亲正式实施以后,两岸的茶艺文化的面对面交流才得以实现。这些交流活动在《中华茶艺杂志》第86期到94期,《台湾茶文化论》以及《茶人六载话茶》中均有个别的介绍,笔者以时间为轴,将其整理归纳。

2.“茶艺特使”的到来

1988年两岸经历近40年的隔绝终于被解除。第一个正式代表台湾地区经济、文化界的“台湾经济文化探问团”赴大陆访问,进行了友好交流。该团的到来在现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茶艺特使”范增平代表茶文化界随同该团来访。范先生于7月8日在上海与陶艺大师许四海先生,以及新闻界人士共谈台湾茶艺的发展,并且首次表演了台湾地区茶艺。范先生呼吁“在两岸统一之前,茶先统一起来。弘扬茶文化是振兴中国的基础,因此,在宴会、座谈会等场合,应该提倡以茶来代替咖啡,可乐等洋饮料”,得到了与会者的强烈赞同。(43)此次茶文化交流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7月9日《文汇报》以专访的形式报道了“台湾茶艺特使在上海”,之后人民日报海外版也进行了转载。“茶艺特使”为中国大陆带来了茶艺一词以及茶艺表演,茶界人士共同探讨茶艺,拉开了两岸当代茶文化交流的序幕。两岸茶文化人士都重视互相之交流,探访团返回台湾之后“一直籍着书信来往,彼此交流。(44)”这次茶文化交流也可以说是两岸共同“复兴茶艺”的一个开端。之后,台湾茶界前往大陆的茶文化交流开始频繁地开展起来。

3.茶叶界同仁的交流

1989年4月4日至4月22日,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组织“大陆探茶之旅(45)”,包括茶叶制造、销售、茶叶机械、茶叶文化团体的一行17人,探访桂林、北京、上海、杭州、福州、厦门、广州、深圳等主要产茶地和茶叶消费流通地。所到之处均在中国茶叶公司的接待和安排下,与当地茶叶研究所及茶界相关人士进行了交流。除了茶叶生产、制作等方面,大陆探茶之旅还直接促进了茶艺文化的交流。“中华茶艺协会秘书长”范增平应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之邀请在上海锦江饭店公开表演了中华茶艺。该交流会由上海市政府顾问汪道涵先生主持,文化界名人、专家学者及媒体相关人士30馀人出席并观看了范增平的茶艺表演。(46)上海《文汇报》,《解放日报》刊出消息做了相关报道。为了促进两岸茶文化有更多的交流,大陆探茶之旅期间,范先生还与北京的一些文化学术界人士一同向中央民政部提出成立“中华茶文化协会”的申请。

4.茶艺文化访问团的到来

继台湾茶界各行业来访之后,以茶艺文化交流为主要目的的台湾陆羽茶艺文化访问团的到来又推动了中国大陆茶艺的兴起。访问团一行20位茶文化艺术家1989年5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进行茶艺表演和茶文化交流,后赴合肥、南京、宜兴、苏州、杭州等地进行茶文化交流。27日上午在茶文化推广人士聚集的杭州“茶人之家”,举行了两小时的“茶道与香道”表演。(47)使用的茶叶除了台湾的冻顶乌龙茶和白毫乌龙茶外,还有当地的名茶龙井茶。表演过程中讲解了小壶茶冲泡的18道程序以及赏茶、闻香、浸泡、尝味、叶底等品赏方式,为浙江茶文化的兴起添加了一道盛宴。至1988年茶艺特使带来茶艺文化促动中国大陆当代茶艺文化复兴的展开,到茶艺文化访问团在各地的茶艺交流,是一段极为短暂的历史。正是在中国民众对茶文化提升的向往中与台湾茶艺的这种局面,使得具有高度文化性、艺术性的高雅文化之茶艺正好符合了人们对茶文化的渴望,“大陆始知喝茶还可以这么有文化,茶艺遂开始流行。茶艺馆也开始萌芽(48)”。

5.茶艺同台演示

1989年9月10日至16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的“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应该是当代茶艺文化发展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事件。这次活动是国家商业部和农业部合办,也是国家部门首次正式将茶作为国家文化、民族文化来展示的国际性活动。应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之邀,台湾地区茶界人士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次展示活动,除了观摩将茶艺带到中国大陆的范增平作为台湾地区代表表演的台湾茶艺之外,首次汇集了云南、四川、湖南、安徽、浙江、广东、福建等国内各地代表,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各地茶艺。日本里千家也进行了茶道表演。茶艺表演代表们同台表演,相互交流。台湾地区茶艺表演者范先生不仅用实际操作演示了茶艺之外形美,还将蕴含于茶艺之中的中华文化哲理解释于观众(49),加深了大家对茶艺文化的理解。这次茶艺文化的同台登场,演绎出了当代茶艺文化复苏起航的历史。

中国茶艺馆的兴起

在中国社会对茶的文化性满怀期待的时间里,以融合中华文化的高度文化性的高雅文化为特性的台湾地区茶艺进入中国大陆,其高度的文化气息让中国大陆茶叶界耳目一新。“茶艺特使”在中国大陆首次演示茶艺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展现这种高雅茶艺文化的茶艺馆便在福建诞生了,台湾茶艺在中国大陆被接受的速度实在是惊人。同时,正如90年代之后提到中国茶文化,专家学者们都会说是以茶艺为表现形式一样,台湾茶艺对当代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也可谓是巨大的。90年代初诞生的茶艺馆主要是以两种形式在国内发展开来的。一种是为弘扬茶文化而创新开发出的注重品茗空间,以展现现代茶艺为主,多以“茶艺馆”命名,它可以说完全是一种新生事物。另一种是以茶文化为媒介,透过茶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和谐映衬来达到弘扬、振兴民族文化的目的。这类茶艺馆一般是在传统茶馆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基本上沿用之前的“茶馆”、“茶楼”等店名。

1.新兴茶艺馆

此类茶艺馆最先成立的是位于福建博物馆内的“福建茶艺馆”,它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家茶艺馆(50)。1990年2月10日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福建省旅游学会、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福建省陶瓷工业公司联合创立该馆。(51)说该馆是新兴的茶艺馆,是因为它与传统茶馆有根本上的区别。首先是茶艺馆创办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文博、旅游和经贸,也就是说它的性质不是单纯的商业性,不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福建省政府拨发10万元人民币作为专项资金,主要是为了挖掘,弘扬福建的茶文化。(52)”由此可见这家最早的茶艺馆是作为“文化事业”来经营的。其次是主要通过泡茶和饮茶的艺术化来弘扬茶文化。创馆当时可以说在全国喝茶都还不讲究形式,南方普通的喝茶方式就是在一个大茶杯或玻璃杯里放一把茶叶再冲入开水。然而福建茶艺馆却率先创造出了一套固定的泡茶程序,并且有专职人员为客人表演茶艺。这一历史创造者之一是曾经在“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上和台湾地区代表范先生一起表演茶艺的吴雅真。80年代末,可以说茶馆业自身都还没有得到复苏,除了台湾地区茶艺有过表演而外,中国还没有一家茶馆有茶艺表演。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吴女士深入闽南,学习流传于民间的泡茶习俗,将之与台湾地区茶艺结合,针对福建茶叶的特点,创建了18道程序的“闽式功夫茶泡茶程序”(也叫福建功夫茶)。(53)吴女士参加了福建茶艺馆的创立过程,将她创新开发的茶艺作为传播茶文化的载体,用福建功夫茶、擂茶、花茶、白茶茶艺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人和茶客。品味名茶讲究环境,福建茶艺馆除了泡茶艺术和茶艺表演之外,突显茶艺馆特点的是其具有文化氛围浓郁的室内陈设,将饮茶的空间也艺术化。作为福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馆内用福建茶业相关的文史资料展示了福建茶文化的悠久历史。树立对茶文化做出贡献的当地出身文人蔡襄手书之《茶录》碑亭,置放惠安“乌龙喷泉”之石雕,镶嵌用福建名茶铁观音、大红袍为素材创作的大型茶事之壁画,开设海内书画名家之艺术画廊,摆设世界最大之脱胎茶壶,陈列“福建现代茶具”之展览,专辟品茗之雅座。整个空间集茶文化历史馆和艺术馆为一体,置身于此,品茗的文化气息也自然变得浓厚了。福建茶艺馆得到了海内外友人的赞赏和关注,也掀起了福建茶文化的热潮(54)。此后,茶艺馆相继在各地出现。福建茶艺馆创立次年上海宋园茶艺馆在上海开馆。在福建,1993年别有天茶艺居成立,举办常年招生开展茶艺培训,为茶艺馆的发展培育人才。1994年第一家引进台湾地区功夫茶的连锁性茶艺馆五福茶艺馆在北京开设,同年,已经有丰富的经营经验的台湾地区茶艺馆也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台湾地区博士茶艺馆在上海成立。至此,茶艺馆这种业态被业界纷纷接受,成为当代茶馆的主流(55)。

2.传统茶馆的转型

新型茶艺馆从无到有的生成,对传统的茶馆也造成了一种冲击。在茶艺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的茶馆也以一种新的姿态呈现出来。它与新兴茶艺馆的区别主要可以从经营宗旨、品茗艺术的表现以及相关文化活动这三个方面来观察。位于北京繁华地段前门西大街的老舍茶馆是这类茶艺馆的一个典型,也是先驱。老舍茶馆的前身是1979年创建的“青年茶社”。为了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创办人尹盛喜带领20多名知青,卖起了两分钱一碗的大碗茶。大碗茶店逐步发展成颇具规模的大栅栏商贸集团公司,并在1988年投资新建了老舍茶馆。80年代中国社会开始关注文化,出现了以“传统—现代”为核心展开的“文化热”,然而“反传统的思潮在社会上居主导地位(56)”,传统文化仍然处于窘境。就连“国粹”京剧的听众也减少,有些曲艺因老艺人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几乎是后继无人。(57)爱好京剧、对二胡、说书、书法等均有一定造诣的老舍茶馆创始人以“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的理念和历史使命感投身于传统文化的振兴。也就是说老舍茶馆的前身成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就业问题,而转型后的宗旨则演变为弘扬茶文化和其它民族文化。新型茶艺馆的侧重点是在茶文化,而老舍茶馆是在茶文化的振兴中扶植起其它的民族文化。老舍茶馆在振兴茶文化上,主要是将饮茶的文化性作了提升。前身经营大碗茶的“青年茶社”,只是一个小“茶棚”,顾客买茶主要是为了解渴,这点从“大碗茶,两分一碗,既解渴又爽口的大碗茶,两分钱一碗(58)”的吆喝声中便可察知。然而80年代末的“老舍茶馆”,一栋三层大楼的建筑造型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风格,大厅一楼的陈设再现了老舍先生的名著《茶馆》里的风貌。作为茶馆,在茶上做足了文章。汇集全国各地的传统名茶和新品牌的好茶,也创制出了艺术造型茶,为宾客提供不仅口味上乘,而且观赏性强的茶品,甚至将茶点小吃也定位为“工艺化”并加入茶的元素。同时茶馆在茶艺上也下足了功夫,成立了茶艺表演队伍,每天表演乌龙茶、文士茶、农家茶、茉莉花茶、八宝茶等,还将逐渐消失的老北京特色四合院搬到室内,创建成古色古香的四合茶院供品茗之用。老舍茶馆将一个大碗喝茶解渴的“茶棚”转变成了一个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的文化茶馆。老舍茶馆的特色还在于它作为品茗会友的茶馆的同时,还是北京当地传统文化,如京剧、曲艺等的大舞台。正如茶馆的尹经理分析的一样,“客源主要来自旅游团体和新老戏迷,人家到老舍茶馆来喝茶主要是想领略京味文化。(59)”馆内设戏曲馆、电影馆、照相馆、图书馆,工艺美术馆等10个馆展示传统民俗文化,每天上演北京琴书、京韵大鼓等传统艺术表演,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来品茗看戏听京剧,品味北京文化;茶馆为普及戏曲为业馀爱好者提供活动场所,使得很多戏迷们成为常客来此品茗会友,同时又可以得到演练的舞台。老舍茶馆从通过弘扬北京优秀传统文化来扶植民族艺术之花。茶文化在这里,是媒介也是对象之一。老舍茶馆从开业起接待了不计其数的国际友人,汇集了世界名流,它将北京的传统文化展现给了世界,成为了北京一张新的名片,也使得在北京消声匿迹几十年的茶馆转变成了民族文化的窗口。继老舍茶馆之后,在茶馆发源地四川也出现了弘扬茶文化、振兴川剧的茶馆。比如重庆剧场2楼的“巴渝茶楼”就是为了“振兴川剧,让民族文化占领文艺阵地,让川剧爱好者有个欣赏和自娱的地方”,而开办的“高雅戏剧茶座”。茶楼里陈列名人字画,四壁点缀川剧脸谱,雕梁画栋,格调古朴、典雅、环境舒适清新,一开张就引来了大批川剧迷。(60)在北京有展现老北京文化的京味茶馆,在上海有再现近代上海历史文化的老上海茶馆……这种成为地域文化窗口的茶馆,90年代后在全国各地开始出现。

结语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茶艺英语 中国英语 语言特征 功能

1.引言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我们不再仅仅是学习英语语言和英语世界的文化,而是要主动将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党中央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应时而生。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结晶,是长期累积下的文化精髓。在中华茶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茶艺英语尤为重要,中国英语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可以有效弥补双方文化和语言的空白之处。

2.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差别最早是由葛传诚壬于1982年提出的,后来“中国英语”的概念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同和支持,并撰写论文加以研究,比如汪榕培等。中国英语客观存在,有着自己的发展历程。从1637年的中国最初接触英语开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皮钦语和外语。皮钦语是由于最初双方交际缺少必要的共同语所致;有汉语方言(粤语、闽南话、上海话等)、葡萄牙语、马来语和英语的特点。外语制度的确立有利于英语地位的确立;晚清明国时期的中国英语语体正式、用词华丽、语法结构复杂,其中国特征并不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1949-1978)期间,中国英语最明显的特征是政治色彩。改革开放后到现阶段,中国英语呈现出最为显著的中国特征(潘章仙,2005)。这些特征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词汇、语法和语篇及修辞。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中国英语在各个领域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本文主要研究茶艺英语中的中国英语。

3.茶艺英语研究现状

茶艺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类别。广义的茶艺英语可指从种茶到采茶、制茶、售茶到泡茶、品茶的所有茶事活动的英语表达;而狭义的“茶艺英语”可指艺茶、品茶、茶馆茶艺服务以及茶文化宣传工作中需要用到的英语表达(李泉洁,2015)。李泉洁通过知网数据库中得到的语料,对我国茶艺英语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对茶艺英语的研究有四个特点:“小众性”、“必要性”“迫切性”和“困难性”。小范围并不代表不重要;茶艺研究在当前很有必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对外文化交流人才已是刻不容缓(黄汝,2010);茶艺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范式,茶艺英语研究中的翻译研究也面临巨大挑战。目前,我国茶艺英语的研究多集中于“茶学”或茶艺课程的教学研究、以翻译为目的的研究,以及宣传茶文化为目的研究三个方面。茶艺英语教学没有统一的课程规划和教学大纲教材。从翻译角度出发对茶艺英语研究的成果不多,比如李丹、姜欣、张桂华等。以茶文化宣传为目的的材料目前唯一可寻的是《茶艺英语》,由林治和李~欧编著。本文以此书为语料来源,研究其中国英语特征和功能。

4.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研究

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唐代的陆羽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尊称为“茶圣”。现代茶艺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茶艺英语中有许多中国特有的事物,有明显的中国特征。

4.1词汇层面

杨莉认为中国英语词汇的构成方式主要有:(1)音译借词;一部分词汇或短语是根据中国普通话的发音直接转化生成的,比如fengshui,jiaozi,kang等。(2)意译借词;将汉语词汇通过直译手段逐词借用英语的表述形式生成,比如Four Modernization,Floating population;(3)混合借用;把外来语成分与本族语成分结合在一起;有的是汉语词根加上英语词根构成复合词;有的是汉语词根加上英语词缀构成,比如Peking duck,Chinatown,Confucian,Manchurian等。

茶艺英语中有大量的音译词,主要是茶叶名称,如苦丁茶、杜仲、蒙顶黄牙、霍山黄牙、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等。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按照不同标准,茶叶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种类下又根据茶叶的产地、茶的特色、历史故事等有不同种类的茶。这些茶名正是中国丰富茶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根据意思翻译为英语的话会很唆,而且意思不一定明确。采用这种直译法,给茶艺英语增加了茶的地方文化特色。

另一类是意译借词。茶艺英语中此类词汇有三类;首先是茶具;茶具是茶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茶具是中国特有的器皿,但有些是共有的,可以根据意思借用英语的现成语言成分去表达新的含义,比如和tea相结合的有tea canister,tea basin,tea tray,tea plate,tea cart。其次是一部分茶叶的名称,如black tea,white tea,yellow tea,Seven Son’s Cake,herbflower tea,Rose black tea,Big Red Rob,scented tea等。此类茶叶的名字和其特征有一定的联系,采用译借词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最后是其他方面,比如“God water”是天水,茶艺中将水分为天水、地水和再生水三类,其中雨、雪、霜、雹、露成为“天水”。采用GOD一词让人联想到“圣水”,自然也是茶艺中泡好茶的上等好水,使读者感受到茶艺中水的重要性及茶艺的奇妙之处。

第三类是混合借词。这类词表现在茶叶名称中,如Tieguanyin Tea,Longjing Tea,Biluochun Tea,Huangshanmaofeng Tea,Taiping Monkey King,Wuzi Xianhao Tea;采用英文TEA与汉语拼音的结合,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种茶,汉语拼音为英语的表达增添了异域色彩,体现了中国特征。这类词也表现在泉水的名称中。水在茶艺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有不同的名泉,如Baotu Spring,Huishan Spring,Hupao Spring;Yuye Spring,zhongling Spring等。“好水泡好茶”,茶艺自诞生之日起就特别讲究泡茶的水质,好的泉水便是泡茶者的福音。有的器皿表达也是这类词汇,如piaoyi cup,Gongdao Mug,Fragrance-smelling cup;还有茶叶产地或者器皿生产地的地名表达,如Yixing Province,Zhejing Province,等。这些地方大多因当地的茶叶或者茶艺器皿著称,将它们的汉语拼音表达保留下来本来就是在传播中国文化。

4.2句法层面

英汉句子结构最大的区别在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和。“形合”就是通过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来链接句子成分;“意合”主要是靠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来链接(范勇,2015)。茶艺英语中的英语句式有的就具有汉语语句的特征,形成独具特色的短句体现了其中国特征。比如“one tender and three verdures(一嫩三鲜)”,“one tender and three green(一嫩三绿)”等。“一嫩三鲜”是由康熙帝命名的茶叶碧螺春的特点,这个英语短剧很好概括了其特点:叶芽嫩,色泽碧绿,香气鲜美,滋味鲜甘。“一嫩三绿”是绿茶的特点:茶叶嫩,外形绿,汤水绿,叶底绿。绿茶事未经发酵的茶,这个英语表达也很好地表达了其特点。中国英语采用汉语特色的短句便于记忆。

4.3语篇层面

从语篇看,汉英在叙述风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汉语的陈述与描写讲究语言华美,英语则崇尚平实简洁;英语论说文委婉而含蓄,而汉语则直截了当(范勇,2015)。在茶艺英语中的茶艺解说词部分,有许多典故、名人故事等用词考究。比如“凤凰三点头”、“三龙护鼎”、“玉液移壶”、“乌龙入海”、“祥龙行雨”、“甘霖普降”、“绿叶镶红边”、“荷塘听雨”等。解说词是茶艺师在茶艺表演或是为客人冲泡茶时的语言解说,包括对茶的特点、历史故事、泡茶动作讲解、茶的保健功效、茶的冲泡方法步骤等多方面的解说。茶艺英语保留汉语的这种语篇特征,在茶艺解说词部分详尽细致,保留汉语的特色;其中的许多修辞手法是通过“归化”手法尽量保持其原汁原味。如In the eyes of tea drinkers,“water is the mother of tea while the teapot is the father of tea”.When making Big Red Robe,the king of teas,only a “Great Bin Pot” will match it.(“在茶人眼里,‘水是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要冲泡大红袍这样的‘茶王’,只有英大彬壶才能相配”。)

5.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功能

胡晓丽根据语言功能理论研究提出“中国英语”在语言运用中呈现两大功能,既有在语标记语言使用者社会功能文化特征的功能,又是语言使用者达成不同交际目的的有效工具。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除了具备这两项功能之外,还有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功能。

首先,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具有文化标记功能,它承载着中华茶文化信息和内容。比如在茶名称的英译中保留了中国茶命名特征和规律。在交流中标记了中华茶的文化身份,即茶艺是中国人财富的文化印记。其次是促进功能。在茶艺英语中,中国英语有效地促进了构建文化认同,建立了人际关系,达到表达情感和体现意识形态等多种交际目的,有效填补了英语中茶艺相关词汇表达的空缺。茶艺英语中的中国英语,“You can call me Xiao Wang”,通过对“Xiao Wang”这一中国特色称呼的应用,茶艺师与客人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为茶艺服务打下了基础。在送客人走时,有中国语言的习惯,即对客人表示关心。比如“Mind how you go!Take care.”体现了中国人顾客至上的理念,拉近了人际关系,为下次做好了铺垫。最后是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功能。茶艺英语的服务对象或者读者是外国人士,茶艺英语承担着将中国茶文化传播出去的重任。由于中英语言和文化的天然差异,英语不能完全充分地反映茶文化;中国英语正好填补了两种语言之间的空白,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并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的事物(李文中,1993)。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在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功不可没,成为传播茶文化的有效工具。

6.结语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特征及其功能,就语言特征而言,词汇层面最为显著,在茶的英语名称方面,三种构词法中国英语都具有;在茶具和茶叶相关的地名英语中,译借词居多;混合借词中,茶名称和与茶密切关联的泉水名称显著。句法层面体现为使用汉语式的简练句式,清晰明了,便于记忆。语篇层面主要体现在茶艺解说词方面,保留了汉语语言讲究、详致华美的风格。茶艺英语具有文化标记功能、人际功能,以及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茶文化交流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范勇.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英语”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黄汝.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J].农业考古,2010(2).

[3]胡晓丽.中国英语之功能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1).

[4]姜欣,刘晓雪,王冰.茶艺典籍翻译障碍点的互文性解析[J].农业考古,2009(5).

[5]李丹.茶艺翻译的文化图式构建策略[J].宜春学院学报,2011(10).

[6]李泉洁.我国茶艺英语研究现状评述[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3).

[7]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8]潘章仙.中国英语变体中的语言和文化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汪培榕.中国英语客观存在[J].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

[10]杨莉.从汉语借词分析中国英语词汇层面特征[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茶艺;审美特征;茶文化

TS971

茶艺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蕴含了国人的精神,也反馈出中国古代社会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以及精神风貌。通过茶艺,我们可以认识和发现茶文化;通过茶艺,我们对茶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而一门艺术,其最终的发展可能性在于审美价值的体现,探讨茶艺审美特征,对我们学习差异、领略茶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茶艺概述

1.茶艺的含义

茶艺是以泡茶为主体,以品茶为目的的技艺和艺术的总称,在泡茶和品茶的过程中,一切有欣p价值的,能够带给人们艺术审美感的,都是茶艺的范畴。茶艺是一种艺术行为,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不同于“喝茶”带给人们的表面上的主观感受。茶艺是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茶文化发展繁荣的产物。

2.茶艺艺术的表现形式

我国最早对茶艺进行系统性描述的著作是《茶经》,这是将茶文化中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则性的总结而形成的典范性的审美规则,也是对茶艺表现形式的介绍和解释。《茶经》对茶艺传承和发展的指导价值在现代仍有效用,其中,泡茶的技艺作为茶艺的主要表现形式,被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是在实际的冲茶品茗过程中,由于茶叶种类不同,品茶者所处的环境不同,茶艺展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尽管茶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综合分析起来,茶艺是由六个方面构成的,即: 茶叶、用水、茶具、环境、冲泡、品尝,简称茶艺六要素。茶艺作为审美实践,人是审美主体,各要素是审美客体,只有主、客体相结合,即由人来选茶、择水、备器、雅室、冲泡、品尝,茶艺才能获得成功。

二、茶艺的审美特征

1.茶艺审美的形态特征

茶艺是茶文化中的有形物质,可以说,茶文化是通过茶艺展示出来的,因此,茶艺审美的第一个特征,是形态特征。从形态角度进行审美,即要对茶的状态、器皿等与茶艺形成相关的有形物质进行审美,这包括对茶叶的辨识、选择,对每种茶的产地、颜色、气味的特殊理解等;在泡茶的同时,选择适当的器皿,营造合适的环境,会使简单的“喝茶”上升到艺术审美领域,成为人们日常休闲享受的途径之一。这样的审美从盛唐时期茶艺形成就已经开始了,唐朝诗歌中不乏很多反映饮茶器具之美的作品。比如李德裕的《忆茗芽》:“松花飘鼎泛”,以及秦韬玉的《采茶歌》:“鼎中飒飒筛风雨”。由于唐代风炉基本都是采用铜铁制作,因此诗中直接以“铜炉”代替,这些都是有关饮茶器具的描写;又如颜真卿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白居易的《睡后茶兴忆杨同州》:“白瓷瓯甚洁”,则是对唐朝人饮茶文化中茶具的描写,一次赞颂茶具的洁净和美观。

2.茶艺审美的精神特征

茶艺审美包含了精神成分,这是每一种可以称之为“艺术”的社会物质形态所共有的特征,茶艺的精神审美特征表现为茶道的发展和传承。茶道是在茶艺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茶艺的形态审美为基础,通过形态美表达出来的精神概念。茶艺在唐朝基本形成,则从唐朝开始,查茶道被认为是茶艺审美的高级阶段,可以展示出烹茶者、品茶者、赏茶者个人修养和差异发展当下的社会精神面貌。茶道本身作为一种高屋建瓴的、道德和精神层面的产物,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茶道是存在于茶艺当中的,介由茶艺凸现出来的精神属性的物质;茶艺是茶文化的表现,茶道则是茶文化的哲学价值。在茶艺方面做足功夫,自然会使人感受到茶道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因为茶道的精神力量存在,茶艺才有了别样的韵味和美感。在烹茶和品茶的过程中,人们仍旧会强调“心境”的价值,将“禅意”与“茶艺”相提并论,将茶文化中蕴含的闲适、自在、清修、唯德等意义,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将品茶作为修养身心的活动。

3.茶艺审美的地域特征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作用于生活,这是我们对艺术进行审美讨论的出发点之一。茶艺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来源于人们对茶的应用和研究,来源于茶文化的发展和。而一种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所处的环境影响,即在不同的地域表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正是由于不同地域人们的审美观念有差异,茶艺的审美也展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但从茶艺的形态美来看,古代中国的茶艺形态美与古代日本的茶艺形态美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虽然二者都讲求在茶的产生、冲泡和品尝方面进行审美,但是,中国茶艺审美寓于品茶的当下,而日本茶艺审美寓于茶本身,这与中日两国的民族文化有直接关系;即使在当代中国,由于地域不同,茶艺审美也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浙江、福建地区盛产茶叶,茶艺审美的主要关注点在品茶方面,鉴别茶叶的年份、采摘时间、烹制手法,感受茶味,是茶艺审美中的重要环节;而在盛产茶具的江西,茶艺审美的主要关注点在茶具的精致度、器皿的文化价值等方面;在远离城市的产茶基地,茶艺审美的关注点在于茶叶本身的品质;在远离自然的城市里,茶艺审美的关注点在于冲泡之人的手法、泡茶技艺的观赏价值、品茗时的环境状态等。

4. 茶艺审美的时代特征

艺术在不同时代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艺术所共有的时代特征,茶艺在审美方面也极具时代特征。在茶艺仪式化所出现的唐代 《茶经》中,饮茶器具以 “二十四器不可缺一”为基准,煎茶的技法以克服 “九难”为规程,以“精行俭德”品味饮茶的 “色、香、味”为茶人态度,这些均有严格的规定。由此产生了艺所特有的雅致含蓄的艺术美感,与日常饮茶方式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在浪漫的宋代,举国上下斗茶、艺茶,热衷“水丹青”、“茶百戏”,就是点茶过程中,在稍纵即逝的汤面沫饽上,即兴地描出诗文或山水画,来赢得喝彩,欣赏一瞬间的美。这样的艺术是不能预设的,故每次的斗茶充满惊喜,惊喜成为欣赏的内容之一;明清时期,茶艺审美表现为茶具的丰富和烹茶技术的考究,《红楼梦》中,取梅花蕊上的雪藏于地下数年,取出烹茶的描写,即是当时茶艺审美的一种表现;时至现代,茶艺审美更多地展现为追溯古代茶艺文化价值,对茶艺进行传承性发展等方面。

三、展示茶艺审美特征的方式

1.根据现代审美发展寻找茶艺之美

随着人们的审美个性继续得到张扬,审美的意识更清醒,未来的名茶审美将是多角度、全方位、高品位的。这样一种审美走向反过来又会有效地促进名茶美的创造,体现在名茶的形态上、名茶的升华上,同时也体现在名茶的文化内涵以及氛围上。因此,我们应把名茶创制与美学欣赏结合起来,“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更深刻、更广泛地体现名茶的社会美特征,让名茶成为各地品牌建设与茶产业的发展服务的“尖兵”。

2.进行茶艺审美宣传

无论是茶叶生产场地还是零售商,都可以并且应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入手,进行茶文化的宣传,通过一些茶艺培训来使人们更多地认识茶艺,欣赏茶艺,以茶为媒,感受茶文化兴盛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和精神l展状态。另外,还可以通过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结合的方式,使更多人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感受茶艺之美。例如,福建武夷山地区盛产茶叶,当地的茶文化与旅游业结合,制定访茶旅游专线,内含欣赏茶园基地、学习识茶品茶、欣赏茶艺等多项文化娱乐活动,、使武夷山旅游成为一段茶文化之旅,深受人们喜爱。

四、结语

综上所述,茶文化从古到今的发展使茶艺审美产生了变化,但是从差一本神的起源和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审美特征――茶艺既有形态之美,又有精神之美,受地域文化发展的影响,并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当今社会,将茶艺审美进行延展、挖掘和传承,需要人们根据审美需要进行创造,并且,通过宣传使茶艺被更多人接受,使茶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价值凸现出来。

参考文献:

[1]胥 佳.浅谈农村茶艺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及审美[J].农民致富之友,2015(08):125-126.

[2]董 晓.中国茶文化的审美观照[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10月:10-12.

[3]郝晓睿.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审美特征与选择[J].福建茶叶,2016(04);123-124.

[4]彭阳洋.关于中国茶艺美学特性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4(12);130-131.

[5]朱红缨.茶、茶艺、茶文化:从文化研究视角看[J].文化研究,2014(12);131-132.

[6]陈文华.浅谈唐代茶艺和茶道[J].农业考古.2012(05):4.43

[7]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13-16.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茶文化如茶道、茶艺、茶俗、茶礼之类清新淡雅的片断是人类悠久流长历史中沉淀下的一朵瑰宝,大唐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推动下,茶文化在社会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主要从茶的起源、发展及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内容,研究其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及对其他领域的连带作用,引起人们以对本民族文化的共鸣。唐朝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因而对茶饮文化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继而出现的陆羽《茶经》等文字著作是对茶文化发展从饮食到文化的高度总结和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烹煮、品饮乃至于茶具、习俗,使茶文化从纯技艺升华为精神文化,并集中体现在茶道文化这一次生的文化形式,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流芳全世界。

关键词:

唐代;茶文化;茶经

1.绪论

茶文化广义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即茶具、茶馆、运茶、制茶、茶道、茶政、茶礼、茶艺等等,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人文科学内容。而本论文则从广义的方向入手来研究中国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以及茶文化对后世之影响。从茶物质开始,在延伸至与其相关的人文精神素养。“茶文化是茶的物质产生和饮品利用过程的物质、记忆以及形成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包含物质层面,技艺层面和精神层面。”[1]随着唐代疆域的扩大,饮茶文化也逐渐从南方传播开来。直至边疆地区,对后世在经济、文化、名俗乃至于民族融合上影响深远。如唐代有言:“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2]可见,饮茶、贩茶在唐之前已经广为流传与普及。饮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乃至上古,唐代以前并无“茶”字,只有“荼”的记载。茶圣陆羽首先提出了茶的起源是“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至于全民品茶,论茶,斗茶,将茶发展出其专属的文化品位,则源自于唐朝,它起到了加强经济、融合文化、丰富艺术、促进交流、开源国库的作用,有着无法预计的社会提升作用和效果。

2.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

秦汉之际,中华民族的祖先饮茶始于药用。有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3]“荼”即古代的“茶”(《尔雅》记载)。南北朝时佛教兴起为茶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而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到了唐代,随着国力、经济的大力发展,中西方交流日益增多促成了茶文化的发展条件。安史之乱后,虽然经济有所动荡,但茶文化的发展趋势仍未受到影响。正是在这种多元的文化氛围下,茶饮文化正式的开始了发展和壮大。由此,茶叶贸易,贡茶制度,茶书著作,茶禅联系都蓬勃发展起来。

2.1唐代茶叶贸易的盛行。白居易《琵琶行》有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是唐朝疆域里最东南的一个集散地,经济交易十分频繁。唐中叶以后,由于交易的经一步推进,使得茶叶文化从南向北扩散,呈网状结构覆盖全国。陆羽在《茶经》中更是罗列了无数的产茶州县,现阶段已经明确知道的茶业产区已有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覆盖大江南北。这样的网状结构,在唐代这样的广泛交流时代,为茶叶的传播和茶风的普遍化提供有利条件。

2.2贡茶制度的施行。由唐代开始,朝廷开始在名茶产区设立贡茶院,由官府监督。当时最著名的贡茶院设在湖州、常州以及顾渚山等地。每年清明前,都需将上好的明前茶上贡至朝廷。贡茶制度劳民伤财,每次运输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有其负面性。但另一方面该制度确实对茶叶质量的提升意义非凡。皇家饮茶习惯的发展带动民间饮茶消费,当时宫廷里产生的许多新兴茶饮模式成为民间习俗的风向标。自唐代开元以来对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甚至在产茶地设下御用制茶场。此外,唐代朝廷增收茶叶税加以立法管理,也促成了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2.3茶书发展及流传。唐代社会经济推动茶文化发展的标志性产性—茶书兴盛,对茶文化系统理论性研究愈加广泛。自公元七六〇年左右茶圣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以来,陆续撰写了《茶记、《顾渚山记》等卷,系统介绍采茶、制茶、煎茶、饮茶之法并分列等级[4]。《新唐书-陆羽传》记载:“羽嗜茶,着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以。”[5]另外诗僧皎然、张又新、温庭筠等著作《茶诀》、《煎茶水记》、《采茶录》、《十六汤品》、《茶述》、《茶学大典》、《茶谱》等较为著名。这些茶书将饮茶学问详细地论述,更加推动茶经济贸易的发展。

2.4茶禅关系的发展。由于茶味先苦后甘,与禅境十分相像,故自东晋后,饮茶便被列入禅规之中[6]。僧徒行踪遍布全国,也使南方饮茶之风传播到北方。茶对于僧人而言,其妙用在于精神层面,茶道所言清雅、宁静、和谐、自由俭德等精神领悟与佛法之六度五戒暗暗相合。喝茶既可以通晓茶品、体验自然、又可以通过观茶色品茶味,识解佛性。总而言之,其共同特点在于,领悟自然的神妙。[7]同时,寺庙因为其清幽雅致、古朴无华的环境,成为了文人墨客与僧人进行儒释文化交流的绝佳之地。这些活动与交往,扩大了茶文化的传播。[8]

3.茶文化对饮茶物品贸易的带动

《茶经》对采茶天气、制茶工序、煮茶用水、品茶方法等的详细说明,[9]明确了茶文化除茶叶贸易外,还存在饮茶物品的交易。其中所列的饮茶器具总共有二十八种,并称为茶器。而采茶所用器具则称为茶具。唐代茶器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陆羽所言,乃文人学士所用。二是在陕西出土的金银、秘色瓷、琉璃茶器,乃是皇室王孙贵族和宫廷所用。比如风炉、水方、碗、札等,平时并不一定要用全套茶器,但最好还是备齐全套,否则,“茶废矣”。

4.结论

在唐以前一千多年里,茶饮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孕育期,在唐朝国富力强的时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甚至人民的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除了与饮茶实物的贸易外,茶文化在茶馆、家庭消费等奠定了不容忽视的基础,迄今不衰。茶饮已逐渐艺术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郑永球

[2]《封氏闻见录》,[唐]封演著,《雅雨堂丛书》本

[3]《茶经》,[宋]陆羽著,1956,百部丛书集成,艺文印书馆出版

[4]《神农本草经》,作者不详,约成书于秦汉时期

[5]《新唐书-陆羽传》北宋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

[6]《饮茶与禅修》,沈柏村,国立国父纪念馆馆刊,2000.5

[7]《中国唐宋茶道》,梁子著,1997,陕西人民出版社

[8]《中国文人品茶》,张宏庸,国文天地6卷8期1991.1

[9]《中国茶文化》,姚国坤、王存礼、程启坤编著,1995,洪叶文化事业公司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茶文化;经济效益;品牌树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渐的上升,茶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生态项目备受人们欢迎。

1茶文化背景

茶文化不是单一的的词语,这是由物质中的茶与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在开发的过程中不仅是需要注意对茶这一物质进行研究更要求与其历史时代中的文化形结合。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4000多年前,古有“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的这一新饮品。中国也是茶文化的原产地,主要种植于南方丘陵地区,种植面积广。同时,在古代先人不仅重视于茶叶的培植过程,也注重茶叶技术之间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与各国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这时茶作为一种外交文化的物质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茶不仅仅是进行传统的冲泡饮用,现代技术对茶叶的综合功能也进行了开发利用,例如,对于传统文化中的茶道文化、茶叶的药用价值等,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2茶文化旅游品牌内容

从哲学上来说“茶文化”包含两个层面,其一,物质文化层面,其二,精神文化层面。在物质文化中“茶文化”包括茶树的具体种类,茶树的培育,以及茶园的建立。在精神文化中,“茶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茶艺、茶道精神,也包含现在的茶叶品牌的打造。在以下内容中,笔者将从茶文化旅游品牌内容作笔,分析茶文化旅游品牌内容。

2.1茶树园的建立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同时,我国茶叶品种繁多,大约有三百多种,其中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丘陵地区。传统模式的经营种茶主要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其种茶以家庭为主要单位,未形成专业化的主体经营。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树园建立,茶叶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种植方式更为专业化。茶树园中采用专业化的培育手段,将现代科技与传统种植技术相结合,进行无公害化生产,同时注重茶树园园区环境建设,形成新的发展模式,茶树园区进行开放,游客可以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同时,感受新的茶树种植技艺。

2.2茶叶加工生产

茶叶加工生产为茶叶文化中的又一精神文化,茶叶的加工过程复杂,不同的茶叶种类其加工的技艺不同,在加工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开放设计,在开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游客近距离地了解茶叶加工技艺,同时也能在某一方面了解中国茶道内涵。

2.3茶艺、茶道推广

茶艺即为传统中的制茶技艺与冲茶技艺的结合。在休息区域可以进行适当的茶艺表演,将茶的冲泡的过程进行有条理的展示,同时,也可在区域放置古诗典籍,游客可以在阅书品茗的过程中欣赏传统茶道技艺,于游客而言可在茶艺文化表演中放松自我,于茶树园区而言可以进行品牌的打造与推广。

3茶文化资源挖掘与经济效益实践结合

茶文化的发展本是属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的新模式,通过茶文化的推广,既可以进行传统文化底蕴的挖掘,同时又可以达到经济发展推动的目的,将茶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为双收之事,现笔者将从茶文化带动经济附加值与茶文化的品质效益两个本部分进行初步解释。

3.1茶文化带动经济附加值

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旅游业相结合,必然会增加经济的发展。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突破传统的模式,以新的开放式发展为主要手段,其中新的发放时发展主要变现为以下几种模式:首先,对种植园区的开放,在茶叶采摘季,进行旅游宣传,吸引游客进行踏青与观光,同时,游客也可以进行亲自采摘,在采摘的过程中享受大自然风光的乐趣。不仅是进行茶叶采摘,也可以建立相关的娱乐设施、住宿酒店等,多角度地进行资源的开发利用,争取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其次,进行茶叶纪念品的制作。在当地可以进行大量的茶叶纪念品,可以为卡片的形式,可以使茶叶香包的形式,游客在离开的是后可以赠送相关的纪念品,这一做法不仅会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可以在无形之中进行品牌的宣传,既可增加游客量,又可以节约广告费用。再者,茶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茶叶种植主要在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在传统的经济中以发展矿业与农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经济收益较低,进行大规模的茶叶种植并与当地的旅游业相结合,不断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传统的农业种植与采矿人员减少,第一、二产业人员比重降低,第三产业由此发展,促进原有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总的来说,茶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发展促进当地的经济收益。通过对茶文化的关注与资源的挖掘,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茶文化知识,增加茶叶的消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消费增多,经济效益明显上升的同时,有利于当地的社会和谐,百姓的安居乐业。

3.2文化旅游带动茶品质提高

在消费理念之中对于文化的消费量越来越多。游客在观光旅游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当地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进行茶叶纪念品的制作过程中对于纪念品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同时,在进行旅游消费的过程中对于饮茶文化也越来越重视,游客更加注重茶叶的口感,这便要求茶农在制茶的过程中更注重其制茶的技巧,保证茶叶的原有口感品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游客大众的监督下,管理者对于种植园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其品质也自然提高。

4茶文化具体发展措施

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属于新兴产业,大众对此认识具有较多的不足,同时,管理者在进行项目管理时也有许多的问题产生,为此笔者将从国家资金扶持、茶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强品牌宣传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4.1国家资金的投入

茶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时间不长,发展也有其脆弱性。于国家而言,国家需要进行适当的资金的扶持,在资金注入的前提下,国家政府作为其坚实的依托,新兴产业才能发展更快更有效。

4.2加强品牌宣传

茶文化产业以主要吸引游客消费增加经济利益为主,然而在产业的发展前期其知名度不够,无法吸引大量的游客,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打造其知名品牌,进行品牌效益的宣传。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产业园区形象宣传,同时,也可以通过纪念品的赠送方式来进行无形的宣传,以这样的宣传手段达到吸引游客促进消费的目的。

4.3将茶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传统的茶叶的经营方式劳动力投入大,收益低,见效慢,因此在现代的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将之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管理。同时国家科技部门也应对此进行大力的支持,在科技力量的带动下,进一步的发掘茶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5结语

茶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相互促进,茶文化通过旅游得以宣传发扬,同时,在旅游区域中的娱乐设施、民俗村落等也需要以茶文化作为依托,不断提升当地的文化底蕴。在进行茶文化旅游区域的开发过程中,进行科学的把控,多层次、全方位的结合,将经济发展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其次,逐步的将茶文化旅游经济范围扩大,辐射的面积不断增大,吸引的资金也更多。

参考文献

[1]陈杭芳.浅谈茶与休闲农业[J].中国茶叶,2005,4:47-48.

[2]金凡.茶.经济史学的中国情结[J].中国茶叶,2005,5:24-26.

[3]王京传,赵修华.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J].中国茶叶,2005,6:22-23.

[4]赵浪平.发展杭州茶文化旅游[J].中国茶叶,2005,4:19-21.

[5]李沈阳,黄任辉.略谈观光茶园创新模式[J].中国茶叶,2005,6:5.

[6]庄佩芬.福鼎地区发展茶叶旅游初探[J].中国茶叶,2005,5:46-47.

[7]赵浪平.发展杭州茶文化旅游(续)[J].中国茶叶,2005,5:20-22.

[8]龚巨成.壮大益阳黑茶,繁荣益阳经济[C]//中国黑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长沙:《中国黑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编委会,2009:329-333.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战国时,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被封为了上大夫。后来他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他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很是不服。廉颇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尽量避免与廉颇相见。后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深受感动,反思己过。他选择蔺相如家里宾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荆条,赤膊露肩来到蔺相如家中,请蔺相如治罪。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

要求:请从“反思”的角度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一件事情发生后,怎样去看待这件事背后的真实意图或意愿?正直的人是客观、积极地分析问题,并有勇气剖析自己;奸佞小人则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国家的前途与安危,就会搬弄是非,造谣生事。廉颇敢于身负荆条,并选择人最多的那天去蔺相如家请罪,不仅仅因为其勇气可嘉,更在于其人格高尚。是否敢于反思,反映了人物的态度,体现了人物的品德。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遭到困难和挫折,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思考和反思?当与他人发生矛盾时,我们是否反思了自己的言行,而不是一味地把责任推给别人?

从以上层面认识“反思”的作用之后,写作时,就会少走弯路。写好“反思”主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切口要小,剖析要深。“反思”涉及到的写作范围极广。如果笼统地泛泛而谈,势必“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出的是表面文章,不能触及事物的本质。因此,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集中笔力,写深且写透。

2. 选材要巧,组织要精。材料可来自课内课外的阅读积累,也可以选取自身的生活体验从一个角度巧妙铺写。“反思”这个话题,也适合写社会评论。如果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就能写出见解独到的大气文章。

3. 叙议要当,文体要明。记叙文、议论文是常规的文体,写得好,固然能出彩。但也可以大胆地运用书信(如果子狸致人类的一封信),说明文(如反省药说明书),甚至意识流小说(反思也是一种心理活动)等另类文体。不过,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使用哪一种文体,都必须符合该文体的特点。

4. 语言要美,文气要浓。不管从哪个角度切入,不管运用哪种文体,都要注意语言美,字里行间要洋溢着浓浓的文气。或犀利泼辣,或细腻婉曲,或奔放大气,或情真意切,要写出自己的个性风格。

[备用素材]

·名言警句·

1.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

2. 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

——

3. 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

———

4. 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深刻地反思。

——王选

5. 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

——拿破仑

6. 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

——雨果

7. 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

——瓦茨

8.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清楚地照出我们的错误,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海涅

9.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特莱斯

·故事素材·

1.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的茶圣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经过反思,他决定走上另一条人生道路。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泡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从她那儿学会了复杂的泡茶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2.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大画家沈周为师后,学习更加刻苦勤奋,很快掌握了绘画技艺,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一向谦虚的唐伯虎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时,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用手向外推后才发现那扇“窗户”竟是老师的一幅画。唐伯虎反思了自己的自大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3.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因此有些骄傲。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竟然比他用手写的还好。经过反思后,他时时把“戒骄”二字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4. 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厉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后,他决定进入深山老林,观察真的老虎。历经千辛万苦,在猎户的帮助下,他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走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5.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曾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导下,他反思自己的懒惰,决定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圆木头做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就会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大文豪。

6.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学艺期间,他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反思家国受辱、民不聊生的根源后,他萌发了学武报国的志向。寒来暑往,他苦练不辍,在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枪,并率领王贵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7.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纂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万斯同小的时候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厌学,在宾客们面前出了丑,从而遭到他们的批评。万斯同一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书屋里。万斯同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

8.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叶天士经过反思,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为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形成基本共识,努力做到振兴国学,弘扬国魂,遵守国法,传习国艺,申明国教,乐享国俗,精操国技,并使七者相通互利,相辅相成,以文化成,强国益民。这样才能发挥好它的重要作用,大力繁荣中华文化,增强文化强国的自信自觉,恢复大汉盛唐泱泱大国吞吐自如之雄风,改良世界文化产品进出口格局中中国文化产品入大于出的不平衡状态,将中华传统文化变成人类建设和谐文明世界的共同的宝贵财富。

归根结底,“文化是实现人类理想的过程和结果”,与“人类文化金字塔”的层级结构相一致。它的塔基是人类衣食住行用的生产、生活、滋养精神的物质文化;塔身是既有物质文化因素,又有精神文化因素,以综合文化形态显现,包含社会制度、国防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卫生制度、文化制度等在内的制度文化;塔顶是包含艺术文化、学术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军事文化等在内的异彩纷呈、和光同尘的精神文化;塔尖是集合了人类美好向往的理想文化。四者构建成一个层级分明、和谐互动、传承久远的有机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正是人类文化这一基本结构模式的中国化。

一、国魂文化。或称国德文化,它居于文化金字塔的塔顶,是中华文化传承体系最集中体现民族价值观的核心。它的道德内容,是易家易德的结晶,体现为儒家仁德、道家玄德、佛家佛德,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浩然正气、顺天行道、积德行善、大慈大悲为道德标准;以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爱国忠勇的先贤豪杰为民族脊梁和道德楷模。借用《论语・述而》关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话来说,君子即国魂人物,应是具有安民强国之目标,追寻大同之道即“志于道”,而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夫“据于德”,怀有事业之心、仁爱之心、上善之心、慈悲之心而“依于仁”的志士,此即中华文化传承体系核心层注重人格培育和道德修养的积极一面。它不仅主张对外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得而有德行,更强调对内使自己的行为与自性相得而有德性,从而追求一种借“游于艺”来实现的自由洒脱、道德高深的人格理想境界。

二、国法文化。以法不阿贵的理念和包拯秉公断案的演艺,口耳相传,形成了国人执法如山,大义灭亲,“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传统观念,具有极大震慑力。国法不仅得到了夏商周立国以来历代执政者的大力鼓吹,而且作为中国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的法律文化形态,积累了丰富的治国典籍、制度文化和历史经验,成为中国历代法律总称。通过先秦法家的大力倡导,法制观念和执法严谨、刚正不阿的法治文化更为普及。历史上为国执法,公而忘私乃至大义灭亲者如清官包拯、海瑞等,比比皆是,世代扬名,是中华民本法治爱国观念的反映。

三、国艺文化。作为塑造国魂、民魂与人格,传承国法理念,蕴涵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文化形态之一,“国艺”在远古原始艺术中就已萌芽,进入文明社会后逐渐由粗变精,由野变文,浇灌世风,陶冶国魂。孔子很早就认识了国艺的这种文化传承作用,并提出过用来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之说。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胡适为代表的学院派,则用“国故学”将戏剧、小说等补充到“国艺”中。可以说,国人生活中一切审美创造性活动都可归为“艺”,它不仅可以文章学、文法学、修辞学、诗学、词学、曲学、戏剧学、小说学、书画学等学问来总结,而且还形成了借助“琴棋书画”修身、培德、交友、悟道的国艺系统,琴悦耳,棋益智,书正气,画养眼,通过“游于艺”来归之心、合于道。所以国乐、国棋、国书、国画等民族艺术,不仅历来都成为圣贤和国艺家修身、养性、学道的途径,还发展起舞蹈、诗词、歌赋、戏曲、音乐、茶艺、花艺、武艺,精品纷呈,名家辈出,与少数民族艺术一起,丰富了传承久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国艺宝库。

四、国教文化。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教化的传承行为。与国艺的陶铸国魂、国法的强制规范不同,坚信老子所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道理,成熟的宗教历来是以标志性建筑场所、专业组织、神圣拜祭与灵性信仰,给人以终极关怀的特殊精神文化。故姑不论国学大师任继愈关于儒教应列入中华宗教的命题是否成立,中国也无可怀疑地是一个有着自己“国教”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虽然我国的道教、儒教,以及中国化的佛教不可能成为主宰世俗社会精神生活与生活方式的“国教”,但我们也不应忽略道教、儒教的国教文化,在长期给予国民以心灵抚慰、艺术灵感、向善导引、慈善救济等方面的作用及贡献。

五、国俗文化。中华国俗文化与国节传承方式具有生活化、仪式化的强大生命力与感召力,可以最强烈、最集中、最鲜活地展现出地域的、民族的、时代的节庆特色。最近,国家已经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其文化传承作用,法定保护和广泛举办,使全民参与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以及元宵节、重阳节和其他民族节日等,成为展示中华文化数千年传承活力的大舞台、大课堂,起到了民族认同、民族凝聚、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其中奥秘,就是全民乐此不疲的国节文化,原是中华民族根据道德规范、易学原理、自然时令与农业耕作的规律等,为祭圣怀贤、规范人伦、凝聚人心、爱国爱家、活跃祥和气氛、繁荣经济而兴办的,具有代代相传、隆重热烈、庄严和乐、潜移默化的传统仪式、节日内容和国魂精神,所以历来就是国魂弘扬、国学复读、国艺献演、国技展示、国教传播的庆典,是中华国俗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最近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规划纲要》所明确提出的大力推广中华春节文化的要求,就是对中华国俗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视。

六、国技文化。文以技传。中华文化不仅有国教文化,有小学、经学、文学、史学、儒学、道学、佛学、易学等传统人文科学,以及经邦济世学、兵学等社会科学,天文、地理、算学、医学、农学、水利、建筑等自然科学,还有为这些学科传承、造福民生服务的各类技术手段,即属于实用技巧的专业技术文化。其技艺大师的专门技艺传承,对中华文化传播与创意产业繁荣具有非凡意义。故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术”或“技”,属于与“艺”相联系、相近似而又有别的技艺文化、技术文化,如某些杂技、口技、演技类的专业技巧,以及造纸术、造酒术、炮制术等等。它与“国之道、国之学、国之艺、国之教”一起并列为“国之技”、“国之术”等,是中国文化传承体系中,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爱护工艺美术大师,传播中华文化成果的重要部分。

七、国学文化。广义的国学包括国立学校与教育制度文化,狭义的“国学”则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主体,是其理论的系统总结与方向引导,属于塔顶部分的学术文化范畴,是世界古代文明存世至今,最为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凝聚了中华历史记忆与创造精神的智慧精华。“国学”作为中国学术文化总称,内涵极其丰富,举凡易、道、儒、佛、法、墨、名、杂、文、史、兵、农、医、天文、地理、堪舆、数术、武术、建筑、养生等家学说,无不囊括在内,故其界定历来多有不同,这是不足为奇的。但若参照“人类文化金字塔结构论”,则可将人类轴心时代诞生的儒学、道学、佛学和更早的易学,归于中华文化核心层,将中国传统的史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中医学、养生学、科技学、武术学、天文学等独立学科,归以“文以载道”的中华学术学,将一般学科之外的“艺以弘道”、“技以传道”的大众文化研究,归于中华文化学。

秉持这一“国学三合一说”,我们将可应对全球文化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在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强国伟大战略指引下,增强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对民族创意资源的珍爱,无论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祖传丸散,还是如一些学者将其细分的考据学、义理学、经世学、词章学等,都可归入与西方斗争哲学不类的东方和谐哲学。这是因为,所谓“义理学”,其实是国学之“体”,属于思想理论文化。所谓“经世学”,其实是国学经邦济世之“用”,涵盖了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经济文化、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军事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中医文化、数学文化等领域。只不过古今称谓不同而已(如政治文化古称“纵横学”,经济文化古称“轻重学”、“平准学”、“生计学”),其他如农桑学、水利学、工艺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则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它们与记录阐释历史上伟大人物思想的经学所形成的“周易学”、“尚书学”、“三礼学”、“春秋学”,以及实际上是“文艺之学”的“词章学”,包含了文字学、目录学和考古学,蕴涵了珍贵史料,为经世学、义理学、词章学、经学服务的所谓“考据学”一起,作为中华学术文化的主流,收藏在中华典籍的经、史、子、集之中。直到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交流,佛教援易入佛,通过禅宗中国化后,才影响儒家发展出宋明理学,建构起儒释道易为核心的中华学术文化格局。

以国学为基础,以国魂为精神,以国法、国艺、国教、国俗、国技为修身、规范、教化和传播手段的中华文化传承体系,其研究和实施都应当以人为本,把确立中华人格理想作为过程与目标,突出国学经典及其着力弘扬的国德主导作用。一部《易经》,其实就是一部中华易德经典,是国人厚德载物、为人处世的教科书,运用易学线象思维方式的智慧结晶。因此,中华文化传承体系的研究,要根据这一思维方式去研究国学和中华文化,通过规范的中华学术达到“自我训练”、“人生选择”、“价值追求”和培养“学者人格”的目的。

总之,当前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主体与环境早已发生了变化。中华传统文化也由以往被误认为维护腐朽制度的说教和“”极力扫除的精神垃圾,变成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资源,恢复了其中华民族生命之根的历史地位,显示出她以民族复兴推进世界和谐的普世价值。正如任何伟大民族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自己的文化之根一样,我们只有根据“繁荣国学,复兴中华,传播国粹,和谐世界”的宗旨,把国学从寻章摘句、拾人余唾的陈旧格局中解放出来,才能追随世界和平发展的大潮,吸收消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得由人文始祖伏羲画卦开始,经数千年先贤大哲于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负阴抱阳、道法自然、参悟天机、格物致知、直达人心、融汇百科后,所形成的博大精深、和谐为魂、协和万邦、化生万物的中华易经文化系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发挥巨大深远的作用,培育出既精通中华国学精髓,又兼有琴棋书画修养、气质儒雅的国学大师,为民族振兴构建一个既有民族风采,又有时代精神、融汇中西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作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学中心主任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美国理论界不提文化产业概念,一般只说版权产业,强调的是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日本政府则认为,凡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属于文化产业。除传统的演出、展览、新闻出版外,还包括休闲娱乐、广播影视、体育、旅游等,日本称之为内容产业,强调的是内容的精神或文化Ô¬创属性。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¾¬营性行业。” 文化产业对应的是文化事业。

【政府主导的文化模式可持续吗】

美国模式是让看不见的手影响文化与文化产业,而我们却不时出现权力意志之手,指点½¬山激扬文字。为了发展文化艺术,官方有自己的作家Ь会与艺术家联合会,甚至部队也有自己的艺术家。他们一方面拥有政府的资源与权益,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又获取市场的利益。文化艺术的传播渠道――广播电视台是政府的一部分,现在也向市场获得垄断性利益,譬如中央电视台。而做得风生水起的湖南电视台,只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便立即遭到行政主管部门以各种理由予以遏制。

由于政府管文化,同时自己的机构又做文化,由此产生各种不公平现象。民间书»¬家无法与国家书»¬院»¬家竞争,民间歌手难以与国家艺术机构的歌手竞争,而这样的情形在文化产业发达的其他国家,不可能产生。其他国家通过基金的方式支持艺术家,而不是通过长期供养某些艺术家,使文化为政治服务,同时又参与市场竞争。

美国的好莱坞是国家投资建起来的电影产业园吗?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是在日本政府支持的动漫产业园里制作动漫作品吗?政府一发展文化产业,一些地方马上就会利用政策,将过去无法牟取的利益做大,譬如通过文化产业园来圈土地,通过扶持某些产业大兴土木,从投资过程到最后的结果,都缺乏有效的监督。

政府主导文化的模式是一切都靠政府推动,政府策划了,有¾¬费了,就促动一下;政府没有¾¬费了,就停止。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在哪里?在民间,在文化自由与自觉,在制度,在市场。美国政府并没有动用财¾¬¾¬费来支持美国电影在世界放映,日本政府也没有补贴动漫作品来中国传播;而我们却在动用国力传播中国文化,这种模式甚至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在推广建设之中。

政府的审美,多是基于政绩思维与场面美学,不宏大无以叙事。各种庆典、大型文化活动,都是基于这一思维模式。真正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是民有为,而政府无为。现在恰好相反,政府有为,而民间社会几乎难有作为。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文化产业,不问价值,不问信仰,甚至不顾道德伦理。他们内心并不信仰炎帝黄帝,却举办大型祭祀活动,祭祀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各地因此争夺炎黄故里、诸葛亮故里、老子庄子故里,甚至争夺西门庆故里。争夺这些,并非因为心存敬仰,而是因为名人效应会带来滚滚财源。其实,这些地方政府内心只有一尊神,那就是财神。

在发展文化事业上,一些地方政府已¾¬忘记了,他们最应该做的是打破文化行政垄断,消灭文化权贵的文化特权,使文化获得开放与自由,使文化成为国家公共福利,让贫困地区的人们获得更多的文化福利,体现文化领域的公平与平等。

【创意的力量: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理念】

不妨看一下日本。日本21世纪的文化外交有着明确的目标:一是促进外界对日本的了解及日本形象的提升,在发挥“吸引力”的基础上,获取信任。二是避免冲突,增进不同文化与文明间相互理解。三是为培育全人类共同的价值与理念做出贡献。

日本是一个靠学习来发展自己的国家,由于资源相对匮乏,更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确立国家文化策略之后,日本人利用政府与企业、个人力量,共同打造内容产业。政府更多的是利用政策引导产业,我们很少或根本看不到日本政府直接派驻机构推广日本文化,日本¾¬典的传统艺术更多依靠各种基金的资助,而当代艺术譬如动漫作品,则完全靠市场的力量走向世界。

再来看美国。美国的电影文化、电视节目、流行音乐等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¾¬济中独占鳌头,每年创造数以千亿的产值,为美国创造了1700万个就业机会。是什么力量造就美国文化产业的强大?答案是全球化,¾¬济自由化,文化的自由创造,还有强有力的文化版权保护。好莱坞电影业,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公司的老板是日本的Sony公司,福克斯(Fox)的老板则是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New Corporation)。美国的文化发展并非得益于政府的¾¬济扶持,而是得益于开放与文化自由。美国之所以不设文化管理部门,也不会为了发展文化而制定文化政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保护言论自由和产业自由。国家无文化战略,而民间社会为了文化¾¬济利益,有自己的文化战略,政府无为而民自为。

我们甚至不用去美国考察其文化产业,只要看看孩子们对米老鼠、唐老鸭的态度,就知道美国文化内容的成功之处――在价值追求上重视人类共同的价值,如果其内容有违人伦常识,必然遭到世界各地家长的反对,所以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性并张扬其美好,是它的核心价值追求。米老鼠、唐老鸭等美国动漫文化是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思考与想象世界,没有说教,将道德内容深度隐藏在情节与语言之中,如同糖融于水,无迹可求。而在广泛的生活文化领域,美国人借助技术与创意,使手机与平板电脑成为基于技术的艺术作品,成为时尚与潮流的新宠儿。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孩子们眼中,进入成人的心中、口袋与公文包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答曰:那是创意的力量,热爱生活的力量。

【文化核心竞争力是艺术家的Ô¬创精神】

现在我们常听到一个耳熟能详的口号,就是要促进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我想反问一句,我们的文化难道不是已¾¬获得大繁荣大发展了吗?统计一下每年的图书出版物、电视剧生产集数,还有电影影片数量,加上网络上创作出来的博客、微博客,网络上的文学艺术Ô¬创作品,以及手机短信“段子”,中国文化已然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繁荣与发展。最为划时代的发展是,博客与微博使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文化Ô¬创者与新闻信息提供者。

当代中国不是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问题。若问:面对美国电影巨制,中国电影人面临的是¾¬费投资问题,还是电影市场问题,还是影片数量问题?与上述问题都无关,是质量问题,或者说是内容问题,还可以说是价值追求问题。城市里的孩子们缺少鸡肉吃吗?不缺少。我们小时候想吃鸡腿,但现在的孩子呢,喜欢吃肯德基的家乡鸡,其实它就是北京鸡或上海鸡,并不来自肯德基的家乡,但它的特殊味道与工业化秩序来自肯德基,这就是“口感文化”带来的市场效应。所以,有没有鸡吃,是养鸡业繁荣不繁荣的问题;而吃肯德基的家乡鸡,不吃自己的家乡鸡,则无关养鸡业的繁荣与发展,而是口感美学问题或美味问题。

在人类手工时代,中国通往世界各地的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将丝绸与茶叶,陶瓷与印刷术贡献给世界,丝绸给人体以美饰,陶瓷给家居以美饰,茶叶给生活以趣味(口感文化)。工业化时代以来,特别近百年来,中国对世界内容文化贡献甚微,中国是茶叶大国,但最大的茶叶供应商却在国外,茶道文化在日本,下午茶文化却成为英国生活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的茶艺文化近些年才开始得以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代表美国快饮文化的可口可乐风靡天下,成为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一种象征,还有服饰与发饰文化,都被西方国家占领了制高点。文化艺术诸如音乐、动漫、电影、唱片等内容文化领域,中国几乎均处弱势地位。

作家写出无数小说,理论家写出海量论文,无补于世。而我们的世风,却在鼓励无质量的数字。当»¬家、书法家的作品论尺来卖,而不看其作品的Ô¬创性与特殊的审美创造时,这个时代就不是审美的时代,而是一个功利的时代,也是一个将文化产业化的时代。中国文化需要的不是繁荣与发展,而是提升品质。中国政府最应该做的是保障Ô¬创作品权益,当Ô¬创者不再有创造的激情与利益保障,艺术家的Ô¬创精神就丧失了。而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恰恰就是艺术家的Ô¬创精神。

(作者系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组织符合一定条件的专业教师、行政职员在本科生中进行定点定人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制度。为加强本科教学,西南科技大学在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教育体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开始实施了在本科教育中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导师工作制度。 一、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 西南科技大学实施导师制以来,按照《西南科技大学导师制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各学院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严把导师资格关,进行了师生双向选择,把教学环节和学生教育管理两大板块充分结合起来,把“教书”和“育人”真正地统一起来,从而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竞争力。 学校要求本科生导师对学生做到“六导”,即引导学习、指导研究、传导方法、引导发展、开导思想、疏导心理。 具体要求各学院根据专业情况有所不同,主要集中为:1.关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到言传身教,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熏陶学生。2.对学生选课、专业学习方法、学业规划和进一步深造等进行指导;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3.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校、院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指导学生课外课题研究选题立项及完成科研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4.指导学生就业和协助推荐工作。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设计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正确定位、调整心态,为择业就业做好思想准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1]事实证明,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不到一年,已经具有很强的优势。首先,本科生导师制增强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有利于本科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次,导师制实现了学生课堂学习与学术研究的“无缝”对接,有利于本科生专业素质的提高,适应本科生创新人才工程对专业的要求;第三,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有效的工作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 二、导师制的成效 为进一步调研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运行状况及实施效果,课题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法学院为分析样本,分年级、分专业抽样选取了学生参与信息收集,收回有效问卷884张,课题组对问卷进行了分析。 实施导师制后,所有导师都分别与学生采取QQ群、电子邮件、一对一交流、集体谈话等方式进行联系,按照学院要求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即对低年级学生重点在于帮助其尽快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专业基础的学习;对高年级学生重点在于培养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考研等方面的指导。本科生导师制经过一年的实施,成效显著。 1.导师指导方式多样,师生交流密切,开拓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导师根据自己的工作习惯与学生进行多渠道的沟通和引导,100﹪的导师都举行了各种形式的见面会和交流会,有的导师集体见面会一学期近20次,单独指导多次,帮助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很多困难。有的导师经常以短信的方式推荐给学生有益的书籍和值得关注的新闻。44﹪的导师曾经深入学生寝室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47.5﹪的导师建立了专门的QQ群和飞信群等,方便师生交流。有的导师专门制作了《学生信息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工作和发展意向等,有的导师对学生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训练等。2007级有学生因打球而眼睛受伤,导师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华西医院的专家,使他在最快时间内得到救治。2010级一个学生过年不回家,导师了解到她想参与一些实践锻炼,就为她联系了熟悉的茶道馆学习茶艺文化,开学后她主动给导师打电话表示收获非常大。 导师们配合辅导员开展对学生的思想引导、生活帮助、心理疏导,开拓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2.学生反响热烈,专业学习受益良多,学风班风 更加浓厚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很多学生提到导师对专业课的指导。 有些导师采取了案例指导和辩论式学习的新方式,在问卷调查中很多学生都用了“严谨”、“认真”、“负责”、“感激”、“兢兢业业”、“良师益友”等词语,表示对导师工作的认可和感恩。通过调研我们发现37.5%的学生通过导师介绍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现有课题,表示对自己有帮助并有兴趣参加。大多数导师要求学生阅读推荐的专业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定期批阅交流,学生表示很有收获。 在导师因材施教的指导下,法学院学生四级通过率、研究生报考率以及司法考试过关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班风学风更加浓厚。导师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学生受益终身。 3.进行个性化指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法学院自实施导师制以来,2007级、2008级本科生通过导师制积极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调查显示,44%的导师曾经鼓励自己的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指导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52.5%的导师指导学生参与了“挑战杯”演讲比赛等科技文化活动。2010年法学院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学校初赛,收集参赛作品69份,作品质量高,参与学生面广,创学院历届比赛中之最。#p#分页标题#e# 4.进行针对性分析,全程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质量 面对学生就业的压力,导师们主动承担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进行专业及就业指导,为毕业生就业出主意,提建议,借助自己的行业资源优势为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的机会,并且积极关心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竞争能力。很多导师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针对法学院学生的就业特征,积极推荐他们到律师事务所学习,使他们从整理卷宗中提高了法学实际能力。特别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转专业的学生和需要心理干预的学生,导师都积极地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帮助提高就业质量。 5.学生奋斗目标更加明确,师生共同成长 综合打分中法学院有505个学生对导师给出了90分以上的测评分,占学生总人数的57.06%,102个学生给自己的导师100分的满分,学生都表示导师制的实施,使学生有了更加明确的交流、倾诉、学习对象,这种一对一的引导让学生掌握了更好学习、更好生活的方法,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目标更加明确。另一方面法学院青年教师多,他们对导师制工作充满热情,与学生间容易沟通,建立良好的指导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导师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要不断地学习提高,加强自身能力和修养。导师间相互交流,切磋方法,并与辅导员相互沟通,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导”与“被导”之间也是思想和智慧交流碰撞、相互启迪的过程。师生可以不断丰富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共同成长。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由于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第一年,导师制很多工作要求、指导内容、激励措施等都没有完全统一,使得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参差不齐的情况发生。 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主动联系 师生双方缺乏有效的时间保障,由于存在考研、出国、就业的压力,很多学生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规划最后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导师的介入起不到充分的作用;个别师生间相互联系积极性不够,导师由于工作较忙或者家在成都等原因,缺少时间,与学生联系不够。学生也表现不够积极主动,不敢给老师打电话,被动等待老师联系自己。以至于一个学期联系交流不到2次,没有发挥导师应有的优势作用。有12.9%的受调查学生表示与导师的交流在2次以下,希望进一步加大加强。 2.学生对导师期望过高,诉求多元化 部分学生希望考研究生、司法考试和找工作都依靠导师“介绍”,希望导师为自己筹划、选择好的发展方向,而本身却不够踏实努力。另外学生对导师的诉求也存在多元的趋势,有7.88%的学生提出希望导师更多的给他们宣传和解释我校学分制及教学的相关文件;有11.52%学生希望导师帮助他们制定更加合理、科学的课程修读计划;有5.1%的学生希望导师可以多讲解一些在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综合的测评结果中有16.5%的学生对导师的测评为60-80分,有4.5%的学生对导师给出了60分以下的测评分。 3.考核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法学院目前采取的是学生评价70%、导师自评20%、学院导师制考核小组10%的构成方式。就评价内容而言,由于学生的影响权重很大,而且缺少细化矢量的要求,导师工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影响了实行的效果。特别是需要把目前侧重量的考核深入到量与质的共同评价,从而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另外,对于激励导师工作热情的相关奖励性规定也稍显薄弱。 4.师生比例需要调整 有的导师带学生较多,无法一一顾及,影响了工作质量,建议调整为10人左右。 四、关于导师制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可以尝试调动导师积极性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并联系其他模式配合导师制的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完善导师制的激励制度 要让导师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评价活动之中,通过评价活动的开展,学院可以采取《中期进展记录表》、学生抽样调查反馈等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特别是引导学生主动与导师沟通。导师一旦与学生确定了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之后,就会帮助学生制定书面的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对吸收优秀学生参加课题研究的导师加大激励力度和宣传力度。 2.建立导师团队指导制模式 针对部分导师科研任务重,难以完全投入到本科生导师制工作中的问题,可以考虑聘请部分责任心强、愿意发挥余热的离退休教师和优秀硕、博士生,担任导师助理,建立起导师团队制度,这不仅有利于充分挖掘自身的智力资源,促进科研和学术环境建设,还可为研究生教育提供持续不断的优质生源,从而使导师的导学作用真正落到实处。[2] 3.形成导师制下的学生创新实践中心模式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除了认真学好本专业知识以外,对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文化活动非常感兴趣,并在日后就业过程中成为主导因素。所以可以在导师制的基础上推行学生创新实践中心模式。 创新实践中心主要培养有专业之外兴趣爱好的学生,指导教师为有热情、有特长的导师。中心实行淘汰制,针对法学院学生爱好写作、辩论、心理干预等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旨在培养一批“大众专业教育和个人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学生。 4.成立导师制下的精英人才孵化站模式 高校可以遴选条件成熟的专业教研室成立多个精英人才孵化站。[3]#p#分页标题#e# 以法学院为例的刑法学教研室、心理学教研室,使一批不满足于课本知识,想尽早参与专业深造的学生享受到优秀教师的指导,并在这个孵化站里面相互学习交流。学生通过自己的导师推荐有机会进入孵化站,教研室老师指导学生相互讨论学习,阅读教研室的资料,带领学生参加课题申报,力争更多的学生在学术刊物上、申报学校大学生青年基金课题等,由“通识教育的大众化培养”向“精英”模式遴选转化。从而和导师制形成纵横交错的培养指导模式,全方位地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本科生导师制是全员育人理念的有效探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推手,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有益尝试。必须进一步完善导师制的实施细则,加强师资培养,使导师真正成为“以学生的视角,做一个心灵倾听者”、“从人生的高度,做一个思想引导者”、“用创新的理念,做育人工作的探索者”式的良师益友。

上一篇:日语与日本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