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

时间:2023-04-10 09:38:44

施工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

摘要: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文章以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为例展开调研,发现当前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有:机制欠缺,教师认知不足,思政教育要求不明确,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结合生硬。从完善课程思政制度、强化教师德育素养、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效开展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和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六个方面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进行了实践研究,以期推动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思政

0引言

2019年6月教育部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课程思政”是指在所有科目的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它既不是特定的一门课程,也不是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抽出几节课时讲授思政内容,而是要在教学的各环节和全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此,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职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它融入所有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让思政教育走出“孤岛”困境,与通识教育、专业课程融会贯通。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笔者以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为例,从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出发,分析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探究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1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在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课程思政,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还能丰富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职学生年龄大都在15至19岁之间,需要正确引导和栽培[2]。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非常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给予学生正确引导,还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除此之外,实施课程思政还能塑造学生的品格,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理论,形成协同效应,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有利于建构学校“三全育人”。

2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课程思政是我国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而提出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分析所得文献发现:课程思政的关注度从2017年起呈现缓慢持续增长趋势,2019年后研究热度急速上升,至今仍是教育领域一大热点话题。在笔者的学校,课程思政开展时间尚短、相关理念还未深入人心,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在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四方面问题。

2.1课程思政机制欠缺,教师对课程思政认知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中职学校存在着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不足有关。中职学校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均由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训课这三大类课程构成,在归类课程类型时,将思想政治课程纳入公共基础课,使得部分专业课教师忽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这不仅会降低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还会给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部分中职学校还存在课程思政制度不完善问题,没有从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高度来理解课程思政,缺乏整体设计,主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较大,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个别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强,对思政课程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课程教师的责任,片面解读学校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看到课程设置中已经单独开设了思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便不属于自身教学范畴,专业课程教学任务仅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堂内外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和工程伦理等的培养工作,导致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割裂,立志立德与专业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无法同步[3]。

2.2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不明确

分析笔者所在学校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在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要求方面存在不明确、内容模糊的问题。人才培养规格仅限于技能要求、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并没有详细阐述本专业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性质,以及目标,课程要求和内容均为专业技能培养、专业知识相关内容。除此之外,学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校本教材等内容中,也较少明确提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3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单一

基于课程思政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要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加入其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合二为一[4]。在实际实施中,经常会出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导致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究其原因,部分专业课教师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讲授思政理论,要求学生背诵思政知识点,阅读理论著作,这种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甚至还会降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不利于后续教学工作开展。

2.4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结合较为生硬

调查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发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较为生硬的情况,体现为教师在课堂上生搬硬套地加入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毫无关联、牵强附会。这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背道而驰,不仅会对课程思政的实施造成负面影响,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水平,还会在用人单位形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学生就业。分析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是经验不足。部分教师由于缺乏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课堂上先讲授专业知识、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致使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无法充分结合,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还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二是教学设计欠合理。在课前备课、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时,虽然在传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考虑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但两者始终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严重缺乏内在联系,导致课堂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三是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使得思政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逻辑联系紊乱。

3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

3.1校级层面做好上层设计,二级教学单位细化相关方案

开展课程思政,需要学校全员参与、全方位布局,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学校要建立健全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和创新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持之以恒地实施课程思政。制定校级课程思政建设四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各二级教学单位结合专业特点、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定位,以及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完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中思政育人要求,并细化课程教学标准,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其中。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督导处的作用,做好课程思政实施成效考核评价工作。通过绩效考核、年终评优评先、岗位晋升、新媒体平台宣传和政策倾斜等方法,鼓励一线教师探索课程思政,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在日常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激情。除此之外,学校在进行教学设施更新、实训场所布置和校园文化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环境育人功能,以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5]。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自2021年起实施校、系二级管理模式,建筑工程系作为学校二级教学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并取得了一定实绩。首先,在校级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建筑工程系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用于本系的三年实施方案,在大方向上与校级方案保持高度一致,但具体举措与主要任务更加具体,落到实处。其次,完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和课程劳育的要求注入其中,明确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基本原则,构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思政课、通识课与专业课同向而行的课程体系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结构。积极响应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将“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摆在首要地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国家在土木建筑工程领域培育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最后,依据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修订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各门课程的实施性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思政教学要求,准确描述课程思政性质、要素,明确本门课的课程思政教学主题,如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理想信念,激发学生技术报国的情怀等[6],进而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精准的指导。

3.2强化教师德育素养,促进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力军,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是学生德行塑造的引路人。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系三分之二的教师是专业课教师,专业课程的课时数在整个专业课程中占比达73%之多,因此,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至关重要。一些教师觉得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很难,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为此,建筑工程系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来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3.2.1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提高政治觉悟

为更好地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筑工程系提高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度,尤其是抓好专业课教师的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全体专业课教师每天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关心国家大事、时政要闻,学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略,不对每日应获的积分多少做具体要求,但每周一在建筑工程系微信工作群公布上一周的积分排名,由此营造出全系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而有效提高了专业课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还能帮助其认识到课程育人的价值,产生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所教专业课程中的意愿,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2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课程思政理论水平

建筑工程系通过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活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等方式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培训,从而达到提高专业课教师政治素养的目的,为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储备师资力量,例如:以“不忘家国初心,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前往姜堰区博物馆参观学习。教师们在回顾历史、探索文明之际,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践行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同时,建筑工程系借助超星泛雅、智慧职教和新华网“新华思政”等教学资源平台,定期以集中学习结合自主学习、线上结合线下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集体观摩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示范课,交流心得体会。

3.2.3搭建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交流平台

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在实施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之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师分别隶属于各自教研组,日常教研活动也在本组内开展,相互之间在工作上的交流较少。学校成立二级教学单位后,思想政治教师分流到各个专业系部,为促进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筑工程系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主要从以下两点着手:一是课题引领,全员参与。建筑工程系现有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各一项在进行中,研究主题均与课程思政高度相关,课题组核心成员中有多位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在研究中共同成长,明确了自身在实施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定位与职责。二是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省、市每年都会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践行课程思政”是比赛的一项重要评分指标。学校对此项赛事高度重视,会在赛前多次开设专题讲座,服务教师备赛,建筑工程系从上到下形成了良好的参赛氛围,并鼓励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结对参赛。在参赛团队人员组成上,首先,以思政教师为主,专业课教师为辅,参加思想政治课程组的比赛;其次,以专业课教师为主,思政教师为辅,参加专业(技能)课程组的比赛。每位参赛教师都投入教学设计、教案编写和录制课堂教学片段等比赛工作中,杜绝个别人员无实质贡献仅挂名的现象发生。两类教师在参赛过程中互相学习、相互促进,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明显,在教学能力比赛中取得了佳绩。通过这一系列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举措,笔者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发现建筑工程系教师中对课程思政教学感到困惑和迷茫的人数显著减少。

3.3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效开展教学实践

3.3.1依据专业特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各门课程中蕴含的爱岗敬业、家国情怀、地域文化等育人主题,能够有效丰富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除此之外,专业课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这些碎片化思政元素,将其与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实现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堂教学质量,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塑造挺拔灵魂,让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立德树人相映生辉。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挖掘和提炼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一是中国建筑成就、文化传承和文化价值,并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渗透至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二是围绕工程建设领域典型人物,如李春、詹天佑等,弘扬他们的创新精神、科研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汲取内在的力量;三是从城市规划、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方面出发,如南水北调、三峡大坝和雄安新区等,挖掘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的思政元素;四是通过分析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相关真实工程案例,提炼出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观念,培养踏实严谨的职业素养,提升其职业道德,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

3.3.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教学实践

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专业课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在精准全面分析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认知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特点,基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精准供给教学内容。围绕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秉承学校“崇德尚能”校训,内化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然后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获知教学效果以及不足,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总结提升,再在下一次课堂上检验效果。

3.3.3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提升教与学效果

紧扣教学目标,将增值评价纳入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强化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学生小组互评、教师和企业导师评价等多元、多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职业素养、思政素养、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养成情况。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学习活动、在线测试,生成系统数据;借助学校购入的建筑施工教学仿真软件,维启BIM建筑施工工艺仿真实训平台、BIM漫游综合实训系统和三维识图虚拟仿真软件,监督学生规范操作、团结协作等情况,实现综合评价;将学生参加省、市土建施工类专业技能大赛、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校“新鲁班”学生社团活动等作为增值评价内容,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多元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与职业荣誉感。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可精进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学生可自我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自我激励。

3.4创新教学方法

在实施课程思政时,教师将创新理念融入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灌输教学的方式,深度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要求,不断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持续探寻课程思政在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中的切入点,挖掘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合理利用,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润物无声地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除此之外,为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让课堂更有效,教师可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更为直观地展示本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与家国情怀、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明确之间的关联,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达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

3.5建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

一线教师除了基本教学任务之外,还需参与科研、班主任,以及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而思政元素又是隐性存在于课程中、分散于各个章节,需要大量时间去发掘、收集。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可将思政元素显性、集中呈现,提供丰富的资源辅助教师备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教师负担,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建筑工程系自2022年春季学期起依托学校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并在2022年秋学期开学前上线试运行,受到了本系乃至全校教师的一致好评,至今访问量(PV值)已超万次。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结合时事持续更新内容,为保持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先进性,在教学平台设置了每位教职工都可以资源,本校各个专业的教师都可以参与资源库的建设,促进了资源库内容的不断完善和与时俱进[7]。资源库的所有资源在正式前,均需经建筑工程系党支部审查,确保内容积极向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

4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一个学生成人成才与多个家庭的幸福息息相关。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关系着千家万户,实施课程思政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但通过调研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发现仍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希望本研究能为中职学校各个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提供借鉴,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中职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9-06-11)[2022-06-10].

[2]张聪.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学观论要———学习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2):25-29.

[3]徐杰.对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6):49-50.

[4]尹颜丽,曹茂庆.“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1(22):76-81.

[5]杨金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

[6]刘国龙,孙上敬.“新工科”课程思政的育人意蕴与教学实践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7):46-49.

[7]刘艳艳,顾润国.高职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64-68.

作者:洪业隆 单位: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计算机图像处理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 下一篇:领域驱动设计在爱太极网站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