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建筑理念特色民宿设计研究

时间:2022-01-12 09:21:16

绿色节能建筑理念特色民宿设计研究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科技化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灰尘雾霾风沙等恶劣天气现象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以及生活质量。针对这一现象,改变生态环境,实施绿色化建筑理念,是当下社会的热点关注话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建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创新,绿色节能建筑作为当下主流的建筑理念,在具体实施上不仅取到了认可性的发展,从而在人们的生活质量上也得到了相对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否符合绿色节能型发展对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性的关联,因此文章从当下社会的绿色节能建筑的实施进行探究和分析,绿色节能建筑理念的实施对特色民俗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理念;特色民宿设计;环境保护;建筑规划

就目前社会发展趋势而言,迫于自然环境的现状需要,人们对环保的意识越来越重视。社会的发展致使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作为我国重要性的产业,实施绿色节能建筑理念对环境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色民宿作为当下人们需求旺盛的热点,推广其绿色节能建筑有着减轻资源和环境破坏的双重好处,既可适应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严峻性和资源的缺乏性又可以改善我国当下人群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对于我国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性。

1绿色节能建筑的特点概念

1.1具有健康绿色节能作用

绿色节能建筑的本体意义就是在建筑施工上将已有的资源进行充分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要做到最小的破坏生态环境和减少资源的利用,从而创造出更大的建筑价值。在人们获得健康优质的生态环境和生存质量的同时,使人与自然能够做到和谐型发展,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正比,实现可持续良性的循环发展。

1.2建筑设计健康怡人

受到当前资源的有限性现象,将建筑做到资源最低利用化和健康精良化是当下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做到不浪费、不污染的前提上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社会。其主要从通风换气、降温采暖、采光以及污水处理的方向处理降低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们生活质量,以达到生态环境和社会建筑发展制衡的状态。

1.3和谐发展生态环境理念

城市的发展无法避免建筑的渗入,需要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之相呼应,一个城市的设计发展没有环境的围绕则无法达成相应的制衡发展。而在建筑施工上,要合理利用当前的自然资源和建筑资源,在建筑施工上首先做到当地生态环境是否符合建筑需求,建筑与环境是否能达到和谐的发展条件,做好基础,才能做到建筑的绿色可持续节能。

1.4建筑资源的合理利用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日益广泛的需求,建筑施工作为当下高能消耗且周期长的行业,对其环境资源的损耗和浪费极其严重。要使其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实施绿色节能建筑理念,在资源上要做到节约用电用水,减少煤炭以及采暖设施,降低制冷电器的使用。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当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可以通过预热回收温室效应等方法将进行建筑低消耗,从而降低资源的消耗度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做到了资源的节能使用以及可循环使用,才能够将社会建筑与人文环境长期发展下去,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当代特色民宿的发展和特点

2.1民宿的概念

民宿大多数主要是为群众提高观光住宿供需,在国内民宿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台湾地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达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以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需求。民宿发展到当前依旧没有较为统一的定义,其中表现比较明显的民宿为农家乐和少数民俗的居民旅馆,目前我国民宿较为广泛的主要以农家乐为主,将乡村文化融入城市,体验其人文文化环境,在国内民宿行业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组织,服务主要以人性化为主,有多样化且规范化的特征。

2.2民宿设计特点

民宿特点大致表现为将民族特色以及传统特色融入到现代化设计风格里。古今建筑风格各异,根据风格可大致可以分为几类,比如古典西式风格、现代欧美风格、东洋日式风格、古典西式风格、中国传统风格。现代欧美追求简单明朗的风格,色调鲜明简洁,在视觉上有鲜明的对比;而中国传统主要是以水墨画刺绣为主,在色彩要求上没有大致规定,但是对物件的摆放要求相对严格;而东洋日式追求简约清雅和轻快宁静的风格,色调较为简洁,在建筑用品上对于矮桌软榻为主;在古典西式上,艺术理念主要参考了英伦古堡,风格主要以奢华高雅为主,色调较为华丽复杂。其中表现为民族特色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例如将青铜器陶器以及书法和代表民族性装饰的图腾或者器物融入到现代装修风格里,使其具有了强烈丰富的艺术性色彩,对于设计理念而言,民族装饰自身带有启示性代表意义,可直观性的展现出民族文化底蕴,将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风格完美结合。随着当下人们多元化的需求,民宿文化特色和现代融入风格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建筑设计上可将室内装修进行不同装饰材料以及搭配形式进行组装,也可为了满足使用人群的供求进行调整。

3绿色节能建筑理念下的特色民宿设计

3.1减少资源的最低消耗

由于大多数建设楼房都是冬冷夏热的特点,所以在保证冬暖夏凉的基础上就避免不了资源的损耗。冬季时室内热的量容易挥发,夏季时候热量迅速上升造成高温,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楼房隔热性不强或隔热层不足,热量容易堆积和发挥,因此,做好建筑的隔热围护设计极其重要。

3.2节能建筑设计

建筑里外墙在围护结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选择外保温体系的前提下应该结合者建筑工程的自身条件和周围环境,综合考虑后最终确定方案,门窗部门的设计对于采光通风极为重要,随着社会发展,透明玻璃门窗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具有透光采光性好,通风换气方便的优势,在选取玻璃门窗时,首先要做好质量的把关,并对其制冷以及采暖等要求进行分析,其次要考虑到不同民宿的地区气候差异因地制宜地进行具体设计,强化门窗的气密性,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不必要消耗。在当前的逐渐行业上,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极为迫切,由于资源自身的一次性的特点,消耗太多即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对而言,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资源,利用这一特征,可为绿色节能建筑理念开通可再生能源利用渠道,将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围绕扩大,在这一方面下,太阳能的使用在建筑类的采光保温上逐渐使用广泛,见图1。在采光上,首先考虑到自然光线对皮肤的损伤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筑手段和施工工艺将光线采集到建筑房屋内,自然光线的采入是完整符合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的,见图2。太阳能作为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的热源供给,其使用对于建筑的绿色节能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不同种类的太阳能设备争先融入建筑供电供暖的日常生活需求中。在风能方面,主要可以转化为热能和电能,不过因为其本身的局限性,风能的使用多适用于通风性好的建筑物体上,在建筑构造设计上将通风性保证好,合理设计布局,既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合理舒适性,又能降低能源的消耗,遵循绿色节能的和谐发展。节约用水在绿色节能上也属于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用水构造来降低水能资源,在水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做到减少排放量和循环使用的设计,可以采用节能型花洒水龙头设备,在细节处减少对水资源的不必要消耗,做好生活中的水资料分类处理,将水资源进行浇灌等第二次利用,除此之外,在民宿建筑设计上可安装雨水收集仪器,做好多种节能节水措施,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3特色民宿设计

为了保证民宿良好的采光环境,在设计中可以使用木质镂空围栏当做周围环境和民宿的隔板,方便光线进入,民宿中需要山石草木作为其中的主要材料,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也可以保留当地的环境特色以及人文文化。根据不同民宿的地区差异打造出对应的设计方案,在融入当地自然环境的同时也要方便旅客的便捷性。例如:苏州浮庙墩特色民宿,浮庙墩的光福镇雕刻技艺在中外驰名建筑面积大概为55000m2,与周边陆地连接成半岛,南面紧邻湖泊,形成丘陵型盆湖景观,植物密集且景色宜人,岛上闲置了大量的房屋,文化氛围与地域特色融入创意设计中,使得游客产生认同感,与特色民宿达成共识。整个建筑基本上是按照二八定律进行设计,在维持原有肌理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改变,形成不同的空间。走廊设计到特色民宿中,设计围闭形式的庭院,保证了其空间的私密性。设计者并非将园林建造生搬硬套,而是地域特点进行了创意改造,使其具备全新的理念。特色民宿的设计中服务设计占据很大部分,在外在形象的提升,亦保证舒适度、便捷度采光性都是吸引游客的点,保证自然环境不被破坏的同时将水能风能的利用度发挥到恰好。见图3。图3浮庙墩特色民宿

4结语

乡村旅游带动了特色民宿的发展,民宿在建筑装修上使用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色彩,达到和谐又具独特的风格,民宿主要是满意于当代游客的多元化发展需要,随着人们对民宿需求的不断提高,自然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牵连,而在民宿设计上加入绿色节能建筑理念,不仅可以解决生态环境和社会建筑的矛盾点,在满意当代群众对建筑功能的需求时,也做到了节能环保,融入了低碳低能的绿色节能建筑理念,重视并兼顾了时代的创新性和环保型,符合当下的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硕辉.议绿色节能理念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J].工程建设(重庆),2019(8):2.

[2]郑川.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简述[J].建材发展导向,2019(13):163.

[3]符聪.绿色节能理念下建筑暖通设计的改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102.

[4]王春梅.住宅建筑设计中绿色节能理念的运用与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35-36.

[5]孙乐明.乡村旅游背景下新型民宿建筑设计研究──以双山岛灯塔民宿为例[J].美术文献,2019(08):123-124.

[6]姜雪.基于4C战略的哈尔滨特色民宿设计策略研究[J].工业设计,2019(02):124-125.

[7]李宗华.浅谈现代节能、绿色办公建筑与古典园林建筑的结合[J].建材与装饰,2019(02):73-74.

[8]田丽琼,姜毅.美刚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民宿设计力——以安徽省卢村隐卢民宿设计为例[J].上海纺织科技,2020(08):73.

[9]唐娜.针对民宿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分析[J].居舍,2020(13):18.

作者:崔宪丽 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与创新策略 下一篇:第二线工程框架桥施工方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