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微课设计及应用

时间:2022-01-11 17:35:38

初中语文阅读微课设计及应用

摘要:语文阅读作为积淀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可以助力学生从阅读内容中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借助微课,促进了语文阅读课堂的创新,强化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微课

初中阶段是学生快速成长和发育的阶段,思想意识也快速发展,如果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语文阅读作为积淀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自身原有的阅读教学理念,重视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微课伴随教育信息化过程出现,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语文阅读课堂的创新,强化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理解。在进行微课设计时,教师要根据相应的原则进行设计,紧密结合阅读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微课应用的有效性。

一、语文阅读微课的设计原则

首先,初中语文阅读微课设计应当遵守完整性原则[1]。语文阅读教学具有系统化的特点,即使是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也应当制订阅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系统化地深入了解阅读内容,感悟其内在情感。阅读学习评价是获得教学反馈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可结合阅读学习评价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方法改进。其次,初中语文阅读微课设计应当遵循知识点化原则。语文阅读教学包含许多重点,如生僻字词、阅读主题总结、写作体裁、写作技巧、优美段落等,教师应当按照知识点化原则将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再融入微课中,以此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初中语文阅读微课设计应当遵守线性排列原则[2]。在内容编排上,初中语文教材会把具有相似特点的阅读内容放置在同一单元内,使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具有单元性特征,这一特点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教师可以从单元主题的角度出发,对单元内的阅读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将知识点以线性排列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例如进行古诗词阅读教学时,可以将诗词按风格进行分类来制作微课,如专门制作婉约派词人的微课,包含柳永、李清照等,将其代表作品和作者简介以图片加文字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婉约派诗词的特点。教师要确保微课内容与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相匹配,防止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的理解出现偏差,进而影响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二、语文阅读微课的设计方法

在进行语文阅读微课设计时,要掌握合理的设计方法才能够保证实际应用的效果,充分发挥微课应有的价值和作用。第一,要做好前期分析工作。包括三个环节,即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以及学情分析,明确本次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分层原则对教学目标进行阶梯式设计。第二,对微课相关要点进行总结,针对要点进行合理设计。微课设计要素包括学习内容选择、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活动、反思和总结,要求教师能够利用合适的方法将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并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第三,要重视评价反馈环节。包括学习分析、获取学生反馈以及自主反思,教师要能够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下一次微课设计中进行弥补和改进。

三、语文阅读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在课前导入环节应用微课微课具有时长短、讲解知识点有针对性等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要,灵活地插入教学环节之中[3]。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将微课作为承上启下的桥梁,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知识点,并结合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主题内容实施课前导入。微课视频应当同时具有引导性和趣味性,这才能够在第一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连接阅读脉络及重难点问题,展现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4]。课堂导入的效果也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对于语文阅读这一类需要调动学生情感的课程而言,应该更加合理地利用该环节,否则难以创设出形象化的教学情境,会影响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的领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只是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更要重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例如,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抉择的概念,之后将文章中所涉及的六个抉择分别列出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文章脉络。首先,教师先利用微课视频展示抉择的含义,让学生思考所做过的抉择,并结合阅读内容设计多个不同场景,让学生讨论如何做抉择,微课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性话语“让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对待人生重要抉择的”,使学生进入教师所营造的阅读和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能对抉择的意义有所了解,明确抉择这一行为的具体内容,从而让学生将语文阅读和自身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此外,学生在阅读时还可以对文章进行段落划分,以抉择为线索,找出文章中作者所做的抉择,此举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有序性,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文章脉络,对提高阅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微课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主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讲解,教材上图片数量有限,学生无法获得对阅读内容的形象化理解[5]。利用微课视频,教师则可以添加有关阅读内容的图片,提高教学内容的形象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除视频之外,教师还可以引进各类不同结构的资源,包括视频资源、音频资源等,多种资源相互结合可以将阅读内容更加全面立体地展现出来,使学生获得具象化的认知,深化理解。微课视频的引入能够使学生与课文中的阅读内容快速建立起联系,缩短学生与阅读内容之间的距离,以让学生真正体会身临其境的感受[6]。例如,在针对《黄河颂》这篇文章实施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微课视频作为辅助手段。《黄河颂》是现代诗人光未然1939年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内容,展现了黄河的豪迈,并将其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加入有关黄河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直观体会黄河水奔涌前进所展现出来的波澜壮阔,体会《黄河颂》中所描写的“一泻万丈、浩浩荡荡”。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微课视频中插入《黄河大合唱》的音频内容,利用音频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感悟《黄河颂》的阅读内容,体会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思政内容,收获德育成果[7]。3.在语文阅读课后复习中应用微课微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只局限在课堂之上,还可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提升课外学习的效率。与“板书式”教学具有极大差异,微课视频可以由学生自行下载,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观看,这意味着延长了语文阅读教学资源的存储时间,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学习时间及时复习。微课打破了学生课外学习的时空局限,使学生能够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并在微课学习中获得良好的视听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制作具有拓展性的教学视频,并在视频后附上小测试,以此来提升微课的教学效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8]。例如,在《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自行录制微课,为学生讲解阅读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文言文是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的难点在于理解阅读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在录制微课视频时从人物、作者和时代三个角度出发,向学生系统性地分析《桃花源记》所表达的意图和情感。学生由此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并培养自身对于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教师还可以在微课中设计小测试,以巩固学习成果。学生完成课程检测之后可以点击附带的知识拓展链接,自主选择某一课外知识点进行拓展学习,如作者的其他优秀作品、该体裁的写作技巧、相关阅读书目等,从而丰富知识内容,拓展阅读视野,提升文化素养。

四、结语

阅读教学能够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促使学生从阅读内容中学到深刻的人生哲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随着语文阅读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阅读教学也必须要不断创新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此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对微课的特点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完整、系统和规范地进行微课设计,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语文阅读课程中。

参考文献

[1]王璟璟.简析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21(4):91-92.

[2]柴秀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展示环节的优化探究[J].新课程,2020(37):26.[3]刘芳.“互联网+”时代下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19):19.

[4]梁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阅读思维深度发展[J].广西教育,2020(21):61-62.

[5]龚静.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微课实践思考[J].新教育,2017(14):41-44.

[6]阳红玲.探讨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7):26-28.

[7]王婧.借助微课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课外语文,2020(25):22-24.

[8]蒋青青.利用微课创设情境培养低段学生阅读能力—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材为例[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Z2):56-57.

作者:徐沛 叶婷

上一篇:新工科大学生人文职业素养探讨 下一篇: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