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中水源应用优化管理研究

时间:2022-10-30 11:36:30

城乡建设中水源应用优化管理研究

摘 要:随着水在农业生产、居民用水等方面重要性的不断加重,水源应用管理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文章探讨了在水源应用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应用规划思路。

关键词:居民用水 水源应用管理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TV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7-110-02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对维系人类生存、保障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平衡具有中心作用和综合作用。然而当前水源应用管理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存在着大量问题且愈加突出,对水源应用进行优化管理研究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1城乡水源应用管理现状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城乡水源应用管理方面: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持续恶化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证安全供水,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要求等诸多问题日渐突出。水的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越来越明显。

1.1城镇水源管理现状

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强,当前城镇水源管理相对乡村水源管理要科学规范,在水源应用管理方面:供水水源、工程建设、设施管理、供水管理、排污管理等环节均做了相应的安排和规定,例如:

(1)设置地带:对于未受污染的地下水源,设置一定半径范围内的周围半径,以此维护地下水源受污染程度。

(2)严把“三废”等排放物检查关:对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倾倒垃圾、废渣、粪便和有毒有害物品的排放,相关水务管理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确保排放的污染水得到较好的处理。

(3)建立水厂生产区地带:对于水厂生产区,设立一定范围的限制地带,以此减少水厂净化水前后的受污染几率,提高居民用水的安全性。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区内有较多的污染性企业和工厂,因此使城镇水源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在相关规定和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

1.2乡村水源管理现状

乡村相对城镇是水源较丰富的区域,但乡村的水源有待于开发和利用。乡村水源管理现状主要如下:

(1)水源分布零散。据资料记载,我国地表径流很不均匀, 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四大流域片的耕地多,淡水资源量只有全国的19%左右,此外,各地水库建造、跨流域调水、地下蓄水等因素也对水源的拥有量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据估计,全世界有37%的灌溉水用于作物生长,浪费达到63%左右,其中,渠道渗漏是农业灌溉中水源浪费最主要问题所在。

(3)水土流失严重,多数河流含沙量大,污染严重。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长期人类活动的结果,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150万km2,约占国土面积1/6。结果造成许多河流的含沙量大,如:黄河年平均含沙量为37.7kg/m3,年输沙总量16亿T,居世界大河之首。

(4)乡村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且污染加重。由于经济和技术原因,我国乡村水源开发和利用率当前还比较低下,如在南方长江只有16%,珠江15%,浙闽地区河流不到4%,西南地区河流不到1%。此外,农业生产中的生产活动是主要的农村水源污染源之一。据调查证明: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利用率为30-35%,氮肥的地下渗漏损失为10%,农田排水和暴雨径流损失为15%;磷肥利用率为10-25%,大量的氮和磷营养元素随农田排水或雨水而进入到江河湖泊,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污染水增多。

2优化管理探索

针对以上城镇和乡村水源管理现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水环境和水源应用管理效率:

(1)统筹规划城市水资源。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使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协调统一起来。通过污水深处理和有效利用,妥善安排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等不同的用水环节和需求。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城市供水、节水、环保、可持续发展协调起来。

(2)建立城乡水务统一管理体制。现代城乡水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治理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领域,建立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体制,成立城市水务统一管理部门,是现代城市统管水事的最佳模式,对于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水源应用管理,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如图1,水域应用信息化架构所示。

图 1水域应用信息化架构

通过铺设水域应用信息化基础设施,可以科学有效的对各水域点进行实时有效的管理,并及时获取最新数据,为水务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从而提高水务管理的效率。

(3)加强全民的环保教育,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综合性的提高,以此,环保教育和意识也在素质范围之内,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环保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水忧患意识,养成爱水、惜水、护水的良好习惯。这是做好水务管理的关键所在。此外,应加强水法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水法的有效落实。

3总结与展望

城乡建设中水源应用管理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小康城乡社会的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质恶化等日益突出的问题促使水务管理改革和完善成为迫切解决的任务。

减少水的污染量,实质上是增加了水利用率。对工业、农业、居民生活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水污染是城乡建设中水源应用优化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加强水环保教育和工业废水、城市废水的污染源头治理的同时,要进行水源应用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使水源管理走科技信息化管理的道路,以此提高城乡建设水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志.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J].现代农业,2007.03.

[2]李云玲.水资源需求与调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7.

[3] 张红,张林.山东省加强水资源利用的对策[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1.04.

[4] 民建中央专题调研组.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经济界,2008,(2).

上一篇:嘉镜线隧道渗漏水病害治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张家口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