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老人开心也是一门“学问”

时间:2022-10-30 09:31:26

哄老人开心也是一门“学问”

一天,我和单位的几位同事聊天,他们讲了自己和父母和睦相处的故事。我听了后,感慨颇多。尽管家庭背景不同,但归结为一句话,对老人也要“哄”。要因势利导,哄得他们抛却烦恼,除去旧念;哄得他们生活开心,精神充实。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儿女们对老人尽孝。

哄老人安心 同事蔡大姐的父亲原来是一个小单位的领导。退下来后,由于经常读书看报,意识到现在的工作环境已与早些年大不相同。蔡大姐已年近四十,丈夫在一家不景气的企业上班。她的父亲担心她人到中年,又没什么学历,事业上的竞争力下降,甚至还担心两人下岗丢了饭碗。

还真被父亲猜中了。蔡大姐在竞岗中,因年龄偏大被安排到行政部当门卫;她丈夫也因企业经营不善而买断工龄,忙着四处找工作。在最艰难的时候,每次父亲打电话就问他们两口子的工作情况。蔡大姐为了让父母安心,故意隐瞒困难,说他们很好,丈夫因业绩突出还加了薪。听到这些“好消息”,老父亲才释然了。后来,蔡大姐的丈夫被一家合资企业看中,重操旧业,干出了名堂后,她才将实情向父亲汇报,父母十分高兴。蔡大姐总结道,有困难时要自己克服。讲给父母听,只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于事无补。不如等情况好转后,再给父母一份惊喜。

哄老人省心小郝婚后就和公婆住在一起。自从添了儿子小亮后,老人就全方位地对孙子进行呵护,仿佛孙子成了晚年生活的全部。细心的婆婆甚至还为小亮制订了十年的培养计划。小郝在家里对孩子说话重了些,也会引起婆婆的不满。

后来,在单位的一位老大姐的指点下,为了使老人从对孙子的溺爱中解脱出来,小郝巧妙地利用老师的权威淡化了老人对孙子的亲情。放学后,爷爷要帮孙子背书包,小郝说老师看见了会批评小亮。为养成孩子节约的好习惯,小郝又说老师强调过,过分吃零食会造成孩子营养过剩。由于这些都是老师发出的指令,老人想疼孙子又怕“违规”,只好慢慢地对孙子放手。说来也怪,小亮自从脱离了爷爷奶奶温暖的怀抱后,独立性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更强了,也懂得帮助别人了。看到孙子的变化,爷爷奶奶也真正地省了心。把自己“腾”出来后,爷爷开始潜心写自传,奶奶也参加了老年合唱团。

哄老人开心大吴的老爸60多岁,老伴走得早,每月向儿媳交500多元的伙食费,一个人享受着余下的退休工资。吴老伯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出门时打扮一新,没事爱找人吹牛,还经常上网聊天。

有一阵子,吴老伯的手机哑了,网也不上了,家里养的花也懒得打理,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大吴看到老爸这些反常的表现,着急了。问了几次,原来吴老伯在外面受了委屈,几个老伙伴说他尽吹牛,人靠不住,都不怎么和他来往了。为了让父亲开心,大吴通过上网,结识了几位开朗的老网友,并把老爸介绍给他们。和这些“吹手”在一起,吴老伯似乎找到了知音。前不久,为了让老爸生活得更开心,大吴打听到老爸初恋情人的情况,得知那位老奶奶也是一个人过。经过从中牵线,为两位老人成就了一段“夕阳情”。有了新老伴管着,吴老伯的日子更充实了,每天都是乐呵呵的。

上一篇:品味人生汉堡 下一篇:列子解说现代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