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程学员科技创新的实践

时间:2022-10-30 07:25:18

包装工程学员科技创新的实践

学生科技创新与课外导师制相结合

什么是课外导师制呢?课外导师制泛指有意愿、有能力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引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体制,把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这里的关键词是自愿,这就要求课外导师具有甘愿奉献、不计报酬的精神[7]。课外导师由我院包装工程系的一批坚持在教学一线并在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具有较丰富经验的教师自愿组织起来的,利用课余时间义务全程跟踪指导学生。通过课外导师制,我院共搭建了功能性包装材料设计、包装结构创新设计、食品与药品包装技术、包装装潢及视觉传达平面设计以及工业设计等5个创新平台,该平台以开放式资询、定期召开导师学术探讨会及就某一个专题召开包装技术研讨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包装学科科学研究及新技术发展现状,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实践创新活动。经过3年多的发展,在课外导师的指导下,包装工程系的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6项、校级创新训练项目9项以及院级创新项目12项。4科技创新与包装实验室开放相结合实验室开放是指各类实验室在完成计划内教学及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设施等实验条件,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促进实验室和教师队伍发展及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8-12]。我院实验教学中心推出2种实验室开放模式。(1)适应“包装材料学”、“包装工艺与设备”、“运输包装”、“食品包装”和“包装结构设计”等主干课程的计划内开放模式。(2)针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计划外开放模式,该模式是一种“自助式”的实验项目,实验内容的制定和步骤的设计完全由学生来自主进行,教师会针对实验设计中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最后交给学生具体实施。事实上,学生科技创新是一种“超纲”的学习活动,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开展项目制作,同时,也对对实验室开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科技创新与团队建设相结合

团队成员通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研究解决科学问题,共同形成学习和科研成果,为实现团队目标而相互负责、彼此依赖。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一般是课外研究团队,具有合理专业结构和年级结构,研究方向是带有创新性的应用性研究。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就是要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进行系统培养[14-15]。团队是一个定义宽泛的概念,泛指为完成某一科技创新任务而形成的具有技术攻关型的学生组合[4],例如,为备战包装结构设计大赛的团队、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的团队、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和挑战杯团队等,不同的团队成员通常为3-5个人,不同的团队需要队友之间分工协作以实现团队结构的优化,比如说,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中的5个成员中,有人擅长软件、有人擅长硬件、有人擅长科技写作,这样队员就可以合理分工,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针对不同团队的特点,有时需要不同专业知识的交叉,因此,跨院系、跨专业组建团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结语

东北林业大学包装工程系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经过多年的运行和不断地总结,已经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和创新训练项目,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去参加创新研究,真正知道了自己该学什么,领悟出各种理论知识才是基础,真正学会了将各门课程的知识综合利用起来,而动手能力则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重要手段[16]。通过创新团队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科技创新,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通过各种竞赛的角逐,培养了学生勇敢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桂英 徐淑艳 李春伟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上一篇:院校学员自主学习调查论述 下一篇:采油院科技创新管制模式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