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分享 提升

时间:2022-10-30 07:13:59

【摘 要】在作文活动课上让学生自觉地交流自己的得意之作,与大家共同分享,这成了笔者语文课堂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交流可以是PK的形式,可以是赏析的形式,也可以是探讨的形式。交流,是展示,是分享,会产生“蝴蝶效应”,引起写作的“风暴”,带动更多的人写出好文章,激起更多同学的写作热情,更会提升大家的写作能力与思想认识。

【关键词】作文活动课;交流;分享;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23-05

“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交流最近写成的一篇随笔,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是学生参与作文交流活动惯用的开场白。

写出得意之作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已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也成了语文课堂独特的风景线。有每周一节固定的习作交流展示课,有课前五分钟交流展示自主安排的习作推介,有课堂上相机链接的习作评点,还有即兴开展的与名家名作PK活动。

下面三篇是“写人作文大PK”交流课的展示文章――

“老彭”轶事

海潮

黑黑的脸膛,矮矮的个子,憨憨的笑声。这不是咱们初三时的政治老师“老彭”吗?直呼老师“老彭”可是大不敬呀,然而――

一、“请叫我老彭!”

“各位同学,大家好,偶叫彭勇,是校领导精心安排来带你们毕业班的。听说你们初一初二的老师很舍不得你们呦。唉,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咱那么优秀呢!嘿嘿……”“切――”随着全班同学意味悠长的一声叹息,我打量了一番这个皮肤黝黑,个子不高,头发不洋不土的中年老师。“切!”我心想,“校领导就找这种老师来糊弄我们吗!”

“大家别看我个子不高,声音沙哑,偶的座右铭就是:浓缩的就是精华。声音沙哑,但是最迷人的;身材矮小,但是相当自信的。嘿嘿……”瞧!一口流利的霍邱普通话,哪能与先前讲正宗普通话的老师相比,别扭!

“请政治课代表起立!”这又出什么幺蛾子?我迟迟疑疑地站了起来。“呵呵,你好,初次见面,请自我介绍一下!”他一脸“坏笑”,踱到我身边,伸出了一只大手。我吓了一跳,从来没见过老师与学生握手的,又是在课堂上,但出于礼貌,我还是红着脸握了一下他那沾满粉笔灰的手。“希望日后合作愉快!嘿嘿……”又快速回到讲台上,很夸张地猛吸一口气,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嘿嘿,第一次跟你们班的政治课代表认识,好紧张,好紧张!你们班的政治课代表好高呀,我要站在讲台上才能找回我的自信来呢!”

“哈哈哈……”全班一阵哄笑。就在这笑声中,他开始了他的讲课,他的课跟他的开场白一样的幽默而又风趣,逗得我们时时哈哈大笑。

不知不觉中一节课结束了,他边收教材边叹了一声:“第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与各位合作得好好呦!对我的课有什么意见,多给偶提提呦!哦,对了,请各位路上见到我跟我打招呼的时候,不要喊彭老师,请叫我老彭!嘿嘿……老彭我坚信我跟你们之间是没有代沟可言的,不要小瞧我小眼睛,大鼻子,矮个子,我还有一颗儿童的心呢,实际年龄已近四十,心理年龄只有十四嘿嘿……”走到教室门口,他又回头补了一句,“拜拜!期待下节课相见!不要迷恋哥哦,还有,请叫我老彭!”

二、“走,我们打球去!”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最后一节是体育课。按惯例,毕业班体育课是形同虚设的,同学大都在教室里搬“作业山”,个别人在走廊游荡。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栏杆旁,是彭老师,哦,不对,是老彭!他把手圈成喇叭状,冲我们教室大喊:“二班的,走,我们打球去!”“哦――!哦――!”一阵兴奋,我们叫喊着跑跳着来到篮球场。女生围在栏杆外面,班里的几个球技好点的男生,在老彭的带领下武装上阵了。欢呼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只见老彭,左躲右闪,轻功在身似地一次一次的大扣杀,只几下就赚足了个欢呼声。围在场外的几个女生扯着嗓子大喊着:“老彭,老彭,加油!老彭,老彭,太棒了!”在众人的呐喊声中,老彭黑黑的身影在场内聚成了一道黑色旋风,左冲右突,上下翻滚。结束后,他又跟球员们勾肩搭背地一起冲凉去了,撒下一路笑声。

三、“我会想你们的!”

“拍毕业照了,各位!”在老班的带领下,我们班的同学抬着桌椅板凳,兴冲冲地来到操场上。你站这,我去那,你蹲着,他坐着,一切就绪,要开拍了,前排的老班看了看周围,惊叫了一声:“咦,这彭老师哪去了?”“我在这儿!”是老彭!老师都坐在前排,他怎么跑后面去了?“我跟各位是一样的,你们是我的朋友,我期盼跟你们拍照好久了,怎么会缺席呢?嘿嘿……茄子!”老彭仍旧笑着,与后面的男生勾肩搭背,黝黑的脸在阳光下泛起金色光芒,与我们二班七十张明媚的笑脸永远地定格在这美丽的校园里。

“这是你们初中阶段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了,跟你们在一起的这一年里我很开心,老彭我真的太喜欢你们班了,你们就是偶的骄傲,真舍不得让你们走,但是不能不让你们高飞呀!嘿嘿,希望大家以后都跟老彭我一样自信,一定哦!我会想你们的!”我分明看到老彭的眼角有亮晶晶的东西。

老彭,我们也会永远记住你的,一定!我在心里说。

老彭,我们永远的老彭!

像花儿一样美丽芬芳

刘丹丹

又逢兰花开放的季节,花香飘荡在雨后湿润的空气里,沁人心脾,思绪也随之飘回十一岁的春天。

随务工的父母转学的第一天,我背着厚重的书包,走进新班级。一双双新奇的大眼睛从周围投来,似乎要把我看透。不想被别人这么不舒服地注视着,我快步走到最后一排,找了个空位子坐下。耳边传来关于我这个从农村来的学生的议论:“看,她穿得多土!”我窘迫地往墙角缩,真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我闷闷不乐地发起呆来,教室里忽然响起沸腾的欢呼声。我透过窗户看去,一个身穿白色碎花衬衫、黑色长裙的年轻女子正踩着小碎步走来。我从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议论中得知,这个美貌如花的女子是语文老师。

娇好的身材,白皙的皮肤,素面朝天,长发柔顺地披在双肩,两个小酒窝镶嵌在红润的两腮。她走上讲台朝大家微微一笑,示意大家安静。

“听说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自我介绍一下吧。”老师用甜甜的嗓音说。在大家的注视下我缓慢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用蹩脚的普通话说出自己的名字,夹杂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我难为情地低下头,脸颊滚烫烫的。这时,一双柔软的玉手放在我的手上。我抬头一看,老师微笑着望着我,递给我一支粉笔。她的手掌触摸到我的手心的热汗,却没有缩回去。她用右手轻轻拍着我的肩膀说:“来,在黑板上把你的名字写给大家看吧。”

我怯怯地走到黑板前,颤抖的笔画暴露出我的紧张不安。台下时不时传来几声嬉笑。此时,老师走上台,双手搭在我的肩膀上,对台下的同学说:“大家欢迎新同学!”顿时,台下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转身看了看老师,她温柔地看着我,嘴角像开了一朵好看的花。

下课后,我听到座位旁轻叩玻璃窗的声音。原来老师示意我出去。

与老师一前一后走在去办公室的走廊上,看着她优雅的姿势,我不禁放慢了脚步,生怕和她构成不和谐的画面。

到了办公室,她搬出一张椅子让我坐下,从抽屉里拿出纸和笔,写下三个清秀的字――“凌水娥”。她伸出右手,微笑着说:“刘丹丹同学,你好,我叫凌水娥。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请多多关照!”我禁不住笑出声来,伸出手和她十指相扣,两个人彼此相望,都笑了。

走在回教室的路上,我把那张纸举在半空中。阳光调皮地透过它,留留下闪闪的亮斑,我的心甜甜的。

自从与凌老师成为朋友,我听她的语文课格外认真。可是这一天,我却意外地开了小差。

凌老师布置下一道课堂作业:同座位的同学合作表演课文中的故事。我孤零零地被冷落在一边。班上的同学都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如何表演,只有我闷闷不乐地趴在桌子上,一遍遍地用铅笔涂着“同桌”两个字。这时,凌老师站到我的座位旁。我极力地捂住那两个字,生怕她发现我的小秘密。

回家后,我翻开语文作业本,惊奇地发现一张精美的心形彩纸,上面是凌老师的留言:“把心打开,花朵才能绽放。”我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反复抚摩着那张彩纸。

凌老师开始在课下教我普通话,从发音到吐字,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纠正我的口型。有时候,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发音不准,引来同学们哄笑,凌老师总用手势制止大家,微笑着看着我,那眼神好像在告诉我:“别害怕!大声说出来!”

凌老师一如既往地用留言鼓励着我。记忆最深的一次,她在彩纸上画了一个花骨朵,旁边写一行小字:“不要辜负花开时节,你也是一朵花,含苞待放!”

在凌老师的谆谆教导和殷殷的鼓励下,我逐渐说出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慢慢地融入了班集体,和同学们和谐地相处了。拥有第一位同桌的那一天,凌老师抚摩着我的头说:“恭喜你,拥有了自己的同桌!”她甜甜地朝我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学校组织春游的时候,我很幸运地分到凌老师带队的那一组。

阳光明媚,微风拂拂。我们团坐在柔软的青草地上。凌老师和我们吟唱着诗歌,琅琅的诵读声飘荡在静谧的郊外。凌老师走到一棵老柳树下,倚着树根坐下,微笑着说:“同学们知道吗?每一朵花都代表着一种人生,找到最适合自己性格的花的人是幸福的人。你们去寻找最爱的那朵花吧!”我欢欣雀跃地跳起来。

我和同桌找到了一条潺潺的小溪,岸边簇拥着一大片花丛。我们在花丛里跑啊,跳啊,采摘着芬芳的花朵。

“找到最爱的那朵花了吗?”凌老师轻盈地走来。我和同桌向她跑去,捧起手里的花束向她展示着。“好美啊 !”她笑着说。

和煦的春风撩起她的头发,散开在空中,在阳光下碧绿通灵。我捏着她的裙角,傻傻地问:“老师,你是花变的吗?”他蹲下来,说:“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朵花变来的啊!”我拿起一朵白兰花插在她的鬓发上:“那你就是这朵花变来的,它是最美丽最芬芳的花!”凌老师粲然一笑,轻抚着我的脸颊。

春阳把每个人脸庞映得红润,凌老师牵着我们的手在草地上慢悠悠地走啊走,走啊走……

又是春天,又是兰花开。我这个花骨朵也要开放了。返乡读书五年了,但我深深地记得:十一岁的春天里,一位花儿一样的老师用一颗和煦如春风的心灵感动着一个自卑、孤独的小女孩,牵着她的手走向人生的春天。

他引领我走进语文的世界

冯宏

也许是被误导的原因,我对语文学科似乎有种天生的排斥。然而他,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彻底地改变了我。

“我叫赵克明。赵姓在《百家姓》里居第一,咱可是沾了宋代皇帝的光哦;‘克’是马克思的‘克’,咱可不能与伟人马克思相比;‘明’是诸葛孔明的‘明’,咱也不能和智者诸葛亮相比。”这是他与我们初次相见时的自报家门。咦,这老师有点意思!我仔细打量着他:身材高大,双鬓微白,衣着整洁,目光炯炯。

“学习语文,贵在情感。在没有情感的人眼里,书本上排列的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方块文字;在有感情的人眼里,那一个个方块字不但形体优美,而且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命体。”这是他在给我们上见面课。他从“情感”谈到“敏感”,又谈到“语感”,他从汉字谈到成语,又谈到唐诗宋词,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新鲜!往常一拿起书本就犯困的我,怎么就没有看出语文竟然如此神奇?我用新奇的目光抚摩着新发的教科书。

“学习语文无捷径可走,诵读是关键。你得正确地读,有滋有味地读,美美地读,把自己的情感读进去,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说着,他打开课本,为我们范读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声音时而高亢,时而舒缓,时而激越。同学们屏息静听,渐渐地,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画:伟人立在江边,近处湘江北去,远处万山红遍,万物跃动,生机盎然。哦,语文真的很美呢!这是我第一次在语文课上感受到。

“倾吐真情,张扬个性。反对假、大、空、套!”这是他第一次上作文课时给我们喊出的口号。刚开始,我们对这两句话还一知半解,他从包里拿出一本书――他编著的《中学生个性化作文引路》――给我们读了他自己写的文章,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啧啧,作文应该这样写!作文可以这样写!我用异样的眼光注视着我们与众不同的语文老师。自读书以来,我的语文老师在教我们写作文时,总是要求这要求那,画框定调,致使我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发怵,不知该如何下手,于是便胡乱地扯上一些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有时甚至抄袭别人的文章交差。如今老师解放我们了,我可以借作文吐露我的真情,展现出我的个性了!为了激励我们,他还让我们写随笔式日记,并将优秀的作文打印出来编成纪念册,还推荐给各个杂志社。说真的,咱真的心动了,做梦都在写作文送到杂志上发表呢!

“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他写给我们的一句名言。他说这是的老师徐特立先生说的,听从他老师的教导,在日理万机中阅读“二十四史”,写下超过“二十四史”字数的批注。说到这里,他还给我们展示了他的教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做了各种各样的标记。哦,学习语文的诀窍原来就在这里!我们这些以前只动眼睛不动手的“君子”们,开始学着读书动笔了。有几个“懒虫”积习难改,他发现了,便扬起手,抬高声调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手要保护好,手一定要保护好!”同学们都心领神会地笑了,那几个“懒虫”也赶紧拿起了笔。实不相瞒,过去一学期下来,我的语文书如同刚发的一样崭新,翻个几十页才能找到胡乱勾画的一笔两笔,进高中的语文书被我翻得“缺胳膊掉腿”的,每一页都有密密麻麻的笔记。而今,读书动笔已成了我生活的“常态”了。

正如他在博客里说的,语文课堂是他的园子,他就是一个埋头耕种的农夫。他的课永远是激情四溢的。一篇没有什么意思的文章,经他一点拨,就奇迹般地生了魔力。他的讲解抑扬顿挫,配以不同的手势,每到高潮处,更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听着他的话语,我和同学们沉浸在语文的美妙世界里。但他却说,他喜欢同学们在课堂上展示,课堂应成为大家的学堂。他每节课前都安排一位同学上台交流展示,鼓励学生把语文最精彩的面貌呈现给大家;他还鼓励大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大胆发表不同的意见。原来文章也是多解的!原来文章也是有生命的!我由小心翼翼地远观它,开始欢呼雀跃地走进它。

哦,对了,他是唯一不给我们订资料的老师,真正减轻我们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他还在博客上发出“语文作业与理科‘接轨’应该缓行”的呼吁。他说,语文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语文学习有自己的规律。他让我们每天坚持纠正生活中的语言错误,积累成语,将我们的语文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他让我们阅读报刊上的美文,阅读名著,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创造美,感悟语文的魅力。

……

他,就是这样一位语文老师,一位浑身散发着语文味的老师,一位让我爱上语文的老师。

非常幸运,我在高中与他――赵克明老师相遇,我的生命体里已汩汩流淌了母语的血液。

三篇文章都写自己最熟悉的老师,但却是不一样的老师。倾听交流者动情的朗读之后,同学们争相发言做出评判,有同学还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畅谈受到的启发。

“海潮同学笔下的老师,也许在人们眼中最不像老师,但在学生心中他确实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他走进了学生的世界,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是一位真正的鲜活的老师!”

“像刘丹丹写的那位如花般美丽芬芳的老师,能在学生的心田里播种出美的种子,葱绿生命的绿叶,那是一种幸福,更是教育的成功。”

“语文老师有什么味儿,冯宏的作文就告诉我们,有特色,有激情,有思想,赵老师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怎么写老师?没有带病上课、深夜批改作业的套路,没有给学生上‘政治课’的框框,要用纪实的手法写出生活中活灵活现的‘这一个’,还可以用散发着芬芳的诗意的语言描写出老师像花儿一样的美丽芬芳,当然还可以用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彰显人物的特色。”

学生明亮的眸子里,让人读出了“心领神会”。

交流,是展示,是分享,更是提升,它产生了一种“蝴蝶效应”,引起一场写作的“风暴”,一篇好文章引动十篇乃至百篇好文章,一个同学写作的成功激起全班同学的写作热情。

笔者常常自问:老师喋喋不休地传授这个写作“技巧”那个写作“方法”,能创造如此奇特的“效应”吗?

交流展示,彼此分享,是写作能力的提升,更是思想认识的提升。

曾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它想东游泰山,看一看壮观的日出,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后来,它又想南下长江,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也只好忍痛放弃了。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都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

在批阅作文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认为蜗牛是可悲的,因为它的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太遥远,蜗牛就是蜗牛,本不该如此异想天开,就像我们很普通很平凡的人一样,还是要实际一些,不要去追求那些遥不可及虚无缥缈的东西。

这是对作文材料的一种思维视角?这是当下人们褒扬的有个性的作文?都不是,这是学生对事物认知的偏差,这是学生人生理想的模糊。对于蜗牛悲观论者,笔者以为绝不能等闲视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矫正学生认知的偏差,应该给学生上好人生理想这一课,以积极的人文思想点燃学生人生理想之火。

于是,P者安排了一堂作文评讲课。

首先,给大家推荐上届学生写的一篇题为《猴子捞月》的作文:

深夜,几只猴子长臂牵着长臂,从树上倒吊到井下,目光专注地望着水中的月亮,它们要把它捞起来。

这个故事和画面,从孩童至今一直牢牢地留在记忆里。现在,我有时闭起眼睛就看见那几只猴子,仍在倒吊着,而月亮,也仍藏在水下。

这个故事的原意,是善意地嘲讽猴子的愚蠢,地上与天上不分,真相与幻影莫辨,徒劳地浪费时间与生命。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觉得把这几只猴子视为愚蠢之物过于简单了。试图将水底那个金色的月亮打捞出来,就一定是愚蠢荒谬?难道从井中捞出一条鱼或一桶黄金才算明智,才算聪明绝顶?

猴子们总是在树上出没,它们的生活来源主要在树上。它们脑子灵活,身手敏捷,肯定会知道水里的那个月亮并不是什么食物。可是,它们到底为何不嫌麻烦,冒着有可能集体坠落水中的危险,倒挂着自己,忍受着眩晕,去捞那水底之月呢?

很显然,吸引它们的是充满悬念的过程,是那个捞月的迷狂。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而水中的月亮多到无数,海中之月,湖中之月,河中之月,溪中之月,泉中之月,碗中之月,乃至一颗露珠、一滴清水里都藏着一个月亮。猴子明白,既然不能升天摘月,那就舍远求近,入水打捞它――一群猴子就这样与命运认真做起了游戏。

当然,也许那几只猴子捞月未成,变得聪明、实惠起来,从此除了吃喝繁衍,再也不做捞月的游戏了。但是,我情愿它们沉浸于这个伟大的游戏之中――吃喝之外,陶醉于捞月;繁衍之外,醉心于追逐幻想。

如今,许多猴子都已进化得聪明绝顶,它们不再对任何月亮感兴趣,他们丧失了祖先的那份善良与对生命的享受。所以,时常听见猴子们争夺猎物的新闻,猴部落弥漫着仇恨与血腥的战争,善良的猴子根本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那些幼猴一出生就要接受功利性的生存培训,接受仇恨教育与战争训练。

因此,我对记忆中的那几只猴子充满着怀念与敬意。

人类编了一个故事来讽刺猴子的愚蠢,因为猴子分不清月亮的真假;但是,我们为何没有思考,人类是不是把一切都分得太过清晰。正因为分得太清,才一门心思地追名逐利,把物质的追求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其实,人类应向那几只捞月的猴子学习,努力地打捞美丽动人的月亮,尽情享受捞月的迷人意境。

即使两手空空,即使白忙一遭,那也是充满诗意的。

这篇文章引发了学生两种思想的碰撞:一是猴子捞月很荒唐,很愚蠢,不切实际;二是不能只把物质的追求当成自己的目标,而应该享受人生“捞月”的诗意。不同思想认识的交锋,正为矫正学生认知的偏差提供了契机。

笔者趁势让双方展开辩论。

贬猴子一方认为:当今市场经济社会,讲实际求功利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全社会的人都关注票子,房子,车子,关注柴米油盐的价格,股市的涨跌,楼市的飞升,你能够超然尘世之外吗?再者,人之为人首先需要生存,生存就得创造生存条件,讲求实际追求物质正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梦想再美好能解决肚子饿的实际问题吗?

褒猴子一方则认为:正如巴金老人所言,“人不单是靠吃米活着的”,如果仅仅汲汲于功利,那么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一定会大打折扣。人的生命状态有两种,一种是现实的生活,一种是理想的生活,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生命是一种过程,如果看得过“透”,就是从生到死,结局就是死亡;如果看得过“实”,就是维持生命的存在,不外乎吃穿住行乐。可是这些就是我们生命的全部追求与意义吗?如果仅止于此,那么我们的生命真的十分悲哀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思想,有梦想,有精神的追求,即使穷其一生不能实现自己的思想、梦想与追求,但是这人生理想之火应烛照一生,跃动一生。

辩论后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把目光投向关乎生存的切身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决不能忽视人的精神追求,不能熄灭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之火。

见火候已到,笔者把话题引到了上次的作文上。先让学生回读作文材料,把握材料的整体含意,认识到材料的重心在“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都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蜗牛的可悲正在这里。再让学生思考蜗牛该不该有梦想,应该有怎样的梦想,明确小小的蜗牛也应该有大大的梦想,追梦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生,当然人生需要机智,远大的梦想必须与近期的梦想相结合,梦想的实现需要脚踏实地去努力,不做任何努力就放弃梦想是不可取的,机智地放弃某种梦想不等于失去了任何梦想。

从学生会心的眼神里,分明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倾向于“人生有梦”说了。为了把学生心中的火苗扇得更旺,在总结时,笔者满怀激情地说道:

我们的老乡、著名学者鲍鹏山先生在评论庄子时说道:“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在一个物质欲望过于膨胀的社会里,在功利性甚嚣尘上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做个理想主义者,点燃起心中的人生理想之火。有一部小说中写道:遥远的地方有一条地平线,实际上地平线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看起来地平线是非常真实的,你有没有发现这个特点,当我们向地平线迈进两步的时候,地平线倒退了两步,接着我们再向地平线接近十步之后,地平线又向后倒退十步,于是我们获得一种认识,地平线似乎是永远够不着的,永远达不到了的。但是有追求的人说,地平线是真实存在的――它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它存在的最大r值是什么,是让你不断地向前,向前,再向前!作为一个精神的人,我们的心中也要有这样一条“地平线”,唯其如此,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我们的生命才有价值!

在陶醉于成功矫正学生认知偏差的时候,笔者感谢《猴子捞月》的作者苏杭,也坚信三个词语――交流、分享、提升。

上一篇:成长记忆,简单与漫长 下一篇:综合实践活动经验学习的课堂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