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的反思及优化措施

时间:2022-10-30 05:52:50

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的反思及优化措施

【摘 要】习题课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地位不言而喻。但一些老师时常觉得习题课就是讲题目,很简单,直接造成“满堂灌”“独角戏”课堂的出现,是所有课型中效率比较低下的一种。所以,教师应该分析习题课效率低下的原因,从选题、习题教学思路的把握、“讲练评”结合等方面,确立教学目标,整体进行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 习题课 教学策略 引导 变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3-0125-02

习题课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往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化学教师要能深刻认识影响化学课堂习题教学效率的因素,并及时解决,以便充分发挥课堂习题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化学,从而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 影响化学课堂习题教学效率的因素

第一,通常在授课时,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把历年中考原题搬进课堂做习题,以增强学生对中考题的感知,但未能真正理解中考题的全局设计思想,反而影响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对课堂习题教学作用的认识不足,轻视解题思路和过程的分析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作用,轻视通过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与培养的作用。

第三,对课堂习题缺少分析,为做题而做题,不进行解题后的总结和归纳,不进行变式训练,缺乏解题后的反思。

第四,课堂习题讲评中,教师一味地讲,很少有学生讨论、思考、发问的时间。讲解过多,会让学生的思维落入教师既定的预设之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不到体现,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发现,教与学未真正落到实处。

第五,部分教师课堂上讲解的习题不精练,贪多求全。老师在习题讲评时“按部就班”,为完成教学任务只说答案,以便更多地讲题、做题,缺乏对习题课的整体设计,课堂平铺直叙,犹如一潭死水。教师讲得很累,做了大量的无用功。

第六,对学生普遍性的错误公开指责,甚至大发雷霆,教师、学生的情绪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二 化学课堂习题教学的具体优化措施

1.课堂习题的选择必须符合教学目的,切合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分为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教学的要求各不相同,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情况进行目标定位,然后设计、选择题目,注意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和可行性。同时善于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克服学生学习惰性的消极影响,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选题尽量要有代表性和启发性,难度过大的题目应当避免。

2.课堂习题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思路或跟踪教师的思路

课堂习题教学中更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侧重点拨、启迪诱导、少讲精讲,做到画龙点睛。要充分相信学生,注意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去剖析问题,运用设疑、讨论、启发、诱导等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表现、印证、体会和消化。

比如有这样一道习题: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Cu2(OH)2CO3,为了探究铜生锈的条件,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氢氧化钙可吸收CO2)。一个月后,他们发现B中的铜丝慢慢生锈,且水面处的铜丝生锈严重,而A、C、D中的铜丝基本无变化。

A B C D

(1)铜生锈所需的条件是铜与_______________等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2)写出D中广口瓶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生锈时产生铜绿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Cu2(OH)2CO3。

(4)铜与铁相比,_______更易生锈,由此可推出铁的化学活动性比铜__________。

这样的习题是以教材中的铁生锈进行衍生的,开始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觉得做这道题很“亲切”,于是教师提醒他们自己认真读题、审题、做题,暂时不要去讨论和交流,等绝大多数学生举手示意做完后,就先让一些学生谈自己的解题思路,鼓励他们走上讲台大胆交流,各抒己见,并允许其他学生及时反驳质疑,发表意见,尽管有些学生的想法可能有错误,但仍让他们大胆地说或争论,给足时间让学生暴露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和学生一起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形成正确认识,最终解决问题。在思考、表达、交流和争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以提高,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

3.课堂习题注重“讲练评”有机结合,做好归纳和小结,进行变式训练

从教学方式来看,课堂上不能只是教师的“讲”,还要有学生的“练”,以及练后师生共同“评”,“讲、练、评”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分析试题时,要告诫学生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要引导学生回顾所涉及的课本上的知识点,并把有关知识点连成线,再由线到面、由面到片,使学生把握整体知识网络的内在规律,启发学生试着自己归纳各类题的审题及解题方法。对于典型试题要“借题发挥”,将原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变换,逐步形成对该知识题型的不同变换形式的常规解题思路。典型试题还要进行及时的变式训练,围绕重点、难点或疑点从不同角度构造新问题,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提高在新情境中的变通能力,促成迁移,融会贯通,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之目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摆脱题海,有效地实现减负。比如有如下题目:兴趣小组的学生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在实验室找到一种银白色金属R做如下探究:

(1)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则该金属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

(填“前面”或“后面”)。

(2)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验证方法 现象 结论

金属R的活动

性比铁 将金属R投入 溶液中 金属R表面有黑色的物质析出 猜想 (填“正确”或“错误”)

(3)请根据上述的信息,标出金属Fe、R、Cu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该题难度不大,但往往缺乏总结,此题的设计思想就是考查学生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题目中的资源,恰到好处地指导学生总结本题中的两种比较方法,进行相关考点的变式和拓展训练,把握习题的梯度,循序渐进。

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习题课不仅是复习、检查和巩固学生已学习知识的措施,而且是使学生通过练习进行独立学习、获得知识的教学手段。这与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这种新课程下的教学思想相适应。化学习题课不是单纯地为了中考,更主要的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正确掌握知识体系的整体网络及内在规律,并以此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初中化学习题课任务重、作业多,因此习题课不能只是讲授正确的解题方法,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获得正确的结论。而应该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讲解来促成质的飞越,即将目标转移到训练思维为主的课堂教学上来,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巧妙利用、适时引导,推动化学习题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让课堂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开放。

参考文献

[1]董德伟、袁莎莎.浅谈甘孜州藏区初中化学素质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1)

[2]熊有太.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育职能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1)

[3]周晓兰.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研究[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2(1)

[4]钟尚梅.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浅谈化学习题课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2(8)

[5]李洪春.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捕捉[J].中学教学参考,2012(2)

上一篇:文艺导演的职能与素养 下一篇:残酷写实对浪漫幽默的气质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