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因果关系中的客观归责

时间:2022-10-30 04:55:13

浅谈因果关系中的客观归责

中图分类号:D92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282-01

摘 要 因果关系中的客观归责理论是一种判断犯罪构成符合性的理论,是判断构成特定的违法、有责行为的构成要件的理论。研究客观归责理论,对研究过失理论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客观归责 刑法理论

一、客观归责的理论概述

(一)理论渊源和概念

客观归责论思想渊源于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1927年德国学者拉伦兹明确提出客观归属的概念。现在我国学说的主流观点认为“客观归责的概念是归咎于一个行为的结果只能是该行为给保护对象造成了法律禁止的危险,并将这一危险现实实现在作为构成要件的结果之中①”。客观归责理论的基础是禁止的危险。根据客观归责理论,如果行为制造了危及行为客体而为法所不容许的风险,并且这个风险实现了构成要件的条件,那么这种由人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是可归责的。

(二)客观归责理论的内容

关于客观归责理论的内容现我国主流观点主要包括:

1.制造不被容许的风险

指行为人的行为制造了足以引起构成要件上法益侵害结果的法律上重要的风险。行为人的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要求,违反了禁止或命令规范,立法者认为行为人的行为是危险的,在规范上则对其需要加以禁止。而未制造风险的行为,以及虽制造了风险,但所制造的风险并非为被法所不容的行为,均不能进行归责。行为人的行为没有在法所规范的范围内提高风险,只是构成一般社会上认为正常的行为,则可认为并未实现构成要件。这些行为不是没有促成风险,但这些风险只是一般的生活风险,不是法律所禁止的。如怂恿他人登高或是在雷雨天气外出等。

2.实现不被容许的风险

实现的风险是法律所不容许的需要归责,但是“虽然制造了法所不容的风险,但该风险并未实现,则只能构成未遂犯②。”例如甲想杀乙,那刀捅了乙,乙受伤被送医救治,在医院被火烧死,虽然肇事人制造了风险,但并没有进一步实现该风险,这实际上是没有实现构成要件,故不能认为是实现风险。

二、客观归责理论的评价

客观归责理论以“制造法所不容许的风险”提供构成要件行为一个实质而共通的内涵。之前,构成要件必须回到每个犯罪类型作具体的描述。用风险描述对法益的危害特质,用不被容许限制刑法过度干预人民的行动自由,以制造风险形容构成要件行为③。用不被容许的风险限制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是构成要件理论上的一大进步。

客观归责理论在产生之初是为了限制条件说所造成的因果关系范围过于扩张的情况,但是在该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它是与因果关系截然不同的一种理论。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是否引起法秩序所要求的特殊关系,即因果关系对于法秩序而言是否具有重要性,也即客观上能否归责。“客观归责是从因果关系问题转化而来,归因与归责是有所不同的;归因是一个事实问题,通过因果关系理论解决;归责是一个评价问题,通过客观归责理论解决④”。因果关系在承担其本身应具备的归因功能之外,还要承担归责的功能。客观归责理论的产生理清了因果关系研究的难题,使得因果关系的本质得以澄清:因果关系是一种事实判断而非价值评价,因果关系应仅限于自然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此外,尽管客观归责理论并不注重因果关系的研究,但它本身却是解决因果关系的理想标准。对于一些条件理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客观归责理论吸纳了过去若干解决办法,提炼出具体的判断规则,如降低风险、假设的因果流程等,解决了条件理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客观归责的价值主要是限制主观主义,在当今中国现实国情当中,由于行政权过于庞大,滥用行政权力的情况还是存在,再加上缺乏监督机构或者监督机关的不作为,使得客观归责很难有效地实施。司法和执法人员并没有完全按照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进行分析,一些先入为主的想法已经左右了案件的走向,完全丧失了公正性。按照客观归责的归责理论,如果行为没有导致一个具体结果发生的禁止的危险,这个结果就不能归咎于该行为;客观归责的前提是作为构成要件的结果是行为所引起的禁止的危险的具体实现,所以可以限制主观主义的泛滥。

三、客观归责理论对我国刑法理论的启示

我国刑法学界长期以来受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理论的影响,由此,学界关于因果关系的讨论,主要围绕必然性与偶然性展开,这种因果关系理论普遍受到批判和质疑。

刑法因果关系与哲学因果关系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不同,不能将后者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前者的研究。哲学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规律,刑法因果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危害社会的结果是由何主体行为造成的,从而为归责提供客观基础。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不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它具有方法性及个案性。

“必然”与“偶然”在哲学上是对立统一的概念,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将其应用于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为任意定罪提供了可乘之机⑤。“刑法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概念,其中蕴涵着行为背后的主观心态,即认为凡是为人难于确知的因果关系是偶然的,而为人一般认识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⑥”;这种判断是将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的要素提前纳入分析范围中,使客观的因果关系掺和着主观的成分,是不科学的。

客观归责理论是以过失犯领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相对于以前的过失理论,客观归责理论能够构建一个更为科学的过失体系。即在客观构成要件上可归责的,就是过失。在我国刑法理论中,过失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忽视。传统过失理论中的注意义务的违反、可预见性、认识可能性及避免可能性等问题在我国的研究比较欠缺。研究客观归责理论,我们可以加强传统过失论的研究,从而更加深入地研究过失理论。

注释:

①吴玉梅.德国刑法中的客观归责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2007:57.

②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395.

③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401.

④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43.

⑤王敏远.对刑法中因果关系理论的反思.法学研究.1989(13).

⑥童德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层次及其标准.现代法学.2002(6).

上一篇:浅谈罗马法的监护与保佐制度 下一篇:论债务人拒绝履行的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