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 建设民族文化强旗

时间:2022-10-30 04:38:06

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 建设民族文化强旗

察哈尔右翼后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片热土上,千百年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明。特别是蒙古察哈尔部在长期的征战和发展中,传承了蒙元宫廷文化的庄重华贵,汇集了蒙古诸部文化的博大精深,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察哈尔文化。察哈尔文化是以草原为依托,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多种生产方式结合并举的经济文化类型,是近代以来草原文化较为普遍的类型,是草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也是察右后旗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近年来,察右后旗以弘扬察哈尔文化为重点,以建设民族文化强旗为目标,锐意进取,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突出重点,抓住发展关键

持续实施了“精品创作、人才培养、大型节会、文化塑镇、遗产保护、文化惠民”等文化工程,抓住几个关键点,整体推进察哈尔文化建设,不仅在全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也带动了周边旗县市区的积极参与,形成了以该旗为中心的察哈尔文化大交流、大互动格局。

一是开好察哈尔文化研讨会。2005年以来,先后多次召开察哈尔文化研讨会、察哈尔文化专家研讨会,邀请区内外专家学者参与其中,集中智慧,对察哈尔文化的重点领域进行多方面的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是办好察哈尔文化艺术节。围绕“察哈尔文化品牌”这一地区名片,开展了一系列节庆活动。2010年以来,成功举办了首届察哈尔文化艺术节;承办了全区第五届乌兰牧骑艺术节,期间举办了察哈尔奶制品展赛、蒙餐业赛和察哈尔阿斯尔、民歌、舞蹈大赛;举办了中国首届《察哈尔民歌·阿斯尔》电视大奖赛,并获得全国二等奖和自治区一等奖。

三是出好察哈尔文化研究会会刊和察哈尔文化系列丛书。创办了《察哈尔文化(汉文)、(蒙文)》专刊;先后编辑出版了反映察哈尔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和民俗风情的20余部著作;编撰出版了第一部专门研究察哈尔蒙古族历史的《察哈尔史》,该书填补了我国蒙古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此外,建设了集学习交流、资源共享、馆藏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察哈尔文献馆。

四是建好一座标志性建筑——察哈尔文化中心。该中心集群艺、展览、文化、图书、文艺于一体,不仅是当地标志性文化建筑,也是弘扬察哈尔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强旗的重要举措,是引领全旗文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文化网络的主阵地。

五是打造一台大型情景舞台剧——《察哈尔婚礼》。这部自编舞台剧受邀参加自治区大型文艺演出,并赴广州、北京等地演出,受到广泛好评,形成了弘扬和传承察哈尔文化的良好态势。

六是建立内蒙古察哈尔文化研究开发保护基地。该基地落户在察右后旗,并建成察哈尔文化馆。在市、旗蒙古族中学都设立了“察哈尔文化教育基地”,意在使察哈尔文化研究后继有人。2011年,乌兰察布市文联、民协正式冠名察右后旗为“察哈尔文化研究开发基地”“察哈尔阿斯尔故乡”“察哈尔火山文化之乡”“察哈尔查干伊德之乡”“察哈尔敖包文化之乡”和“察哈尔祭祀文化之乡”。

二、立足长远,夯实发展基础

为了保障察哈尔文化健康持续发展,重点抓好组织、创作、保护、交流、物化察哈尔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夯实察哈尔文化建设基础。

一是组建专门队伍。成立了察哈尔文化研究促进会,做到有会员、有办公场所、有专项经费,并选举产生了研究会及其理事会组织机构,制定了《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对研究会工作有周到的安排部署,初步形成了以察右后旗为中心的大察哈尔文化研究基地。

二是实施精品战略。出版了《百花》文艺期刊。几年来,全旗有10部作品获部级大奖,20部作品获自治区级奖。

三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化对境内北魏长城、金代界壕、北魏克里孟古城、元代察汉不浪古城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并于2010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了察右后旗阿斯尔艺术团,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是加强文化宣传和交流。在城区主要街道和出入口书写有关察哈尔文化的固定标语和口号,通过媒体向广大群众宣传报道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的思路和做法,为全旗干部举办“察哈尔文化讲座”,使他们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为全旗加快民族文化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提出更多更新的举措。

五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1个文化展览中心、2个文化生态园、6个文化广场,给城镇的“面孔”赋予个性和生机;建成了10个苏木乡镇文化站,为其配备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进一步加快,逐步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连续几年摄制“察右后旗春节联欢晚会”,开展秧歌表演、焰火晚会、灯展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六是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成立了乌兰察布市首家“察哈尔蒙古风味餐饮业协会”“察哈尔奶制品产业协会”“察哈尔民族工艺协会”“察哈尔服装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成功注册了“罕宫”奶制品商标,有力地促进了察哈尔文化与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以文化促产业、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带效益、以效益兴经济的良好效果。

上一篇:斯卡贝克:这个波兰女人才是真正的“邦女郎” 下一篇:数据库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