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时间:2022-10-30 04:05:58

中职校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摘 要: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需要改革已成为职校大多数师生的共识,但如何改?如何改成真正适合职校学生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这是我们职校语文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本文紧扣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从教学目标、教材、考核方式等方面展开对中职校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力求形成一条切合中职校教学实际情况的语文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职业;教学;改革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管理的运作、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评价体系的运用上仍然采用传统普通高中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根本无法实现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功能。

有一部分地区的学校已经认识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脱钩这个问题,开始尝试语文教学改革。有的把原有语文教材的课文作增删处理;有的在单元后增设类似“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环节;有的两者都有实行。但是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还值得商榷。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在哪里?以什么依据来推进改革?我们先要弄清这些问题。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高中教育追求高校录取升学率,职校则重视学生的就业率,可见职校的办学是以就业为导向。学生的专业技能成为学校的教育目标。因此,职校的语文教育改革必须围绕学生的专业技能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校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把原有语文教材的课文作增删处理,或在单元后增设类似“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环节的做法实为“修修补补”,没有切实考虑到各专业技能的差异性。不同专业的技能所需“内化”的语文能力也是不同的,不考虑专业差异的语文教育改革必然是不成功的。笔者长期在中职校语文教学岗位上工作,逐渐探索出一条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大家探讨。

1.分析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从中提炼不同的语文教学目标

教师要研究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分析各专业中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而各专业中的要求各不相同,故教师要提炼出具备专业特点的语文教学目标。以会计专业为例:其职业核心能力中有一项就是要求具备一定的财经类报告、文件的撰写能力及一定的参与管理、协调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再以旅游专业为例:其职业核心能力中有一项是要求具备良好的中外文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针对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专业实际细化教学子目标,对照这些教学子目标,再来制订各个专业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案,选编教材。

各专业中的素质能力要求具备共性,实际上就是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提升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层次,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活动来达成。这一块的教学目标较容易制订,涵盖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即可。

2.在各专业的语文教学目标指引下,选编教材

教材应以解决生产实际中经典问题为导向,打破课程甚至是学科界限,使学生真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依据各个专业不同的语文教学目标,不同的语文能力要素选编教材。教师不妨把各专业中的语文能力要素整理出来,在整理的这些语文能力要素的基础上,教师再来研究、细化教学目标,选编课文。这样就彻底革新了教材课文,从普通教育中提取了新思路。机械、机电产品或技术的制作工艺说明书、银行协议合同、动漫作品方案、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书、旅游景点介绍等现成案例,都可以被当作典型的案例编入教材。在这些课文中,我们再来细化每个语文知识要点,制订训练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技能训练的进程来适时安排相应的语文能力要素训练。这样就能快速形成学生的立体知识结构,更高效地促成“学”向“做”的转变。

3.设计灵活多变的考试形式,注重实际应用

考试形式不局限于书面测试,可以是一个方案、一个项目或一个成果等。比如,机电、数控专业考试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个制作工艺流程或产品使用说明等;会计专业考试可以写一个金融产品协议或合同等;建筑专业考试可以写一个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或招投标书等。当然也不仅限于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现场说明、讲解等形式。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合理拟定考核标准,细化得分点。

综上所述,专业与语文在职业学校学生知识结构中同样是缺一不可的,两者关系互相促进。我们常说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些提议无疑都是合理的。当然,如何使语文教学完美地与专业教学融合,这始终是教师所要孜孜不倦去追求的,去探索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论ITtools平台对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高速公路管理中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