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时间:2022-10-30 03:35:11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本文对高中数学数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激励学生实现目标阐述一些见解。

关键词:数学 学生 主动性

现代教育理念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本文叙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激励学生实现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积极的建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数学教学不仅应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强烈需求,要想方设法地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建立和谐气氛,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主动积极。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往的过程。过去的教学模式是传授式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只有服从,教师所传授的一切学生必须接受。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讲状态,被动地在教师设置的教学模式中转圈,而教师则处于主宰的地位,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都缺乏主动性。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好奇心与创造性的减弱,主体意识的丧失。所以首先是教师与学生良好关系,师生间一旦建立良好的情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师生就会相互感染、互相促进,就会使学生乐学、愿学。因此,教师应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尊重学生的情感,理解和信任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要适当宽容大度,及时地纠正。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或发现都要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以及成功的喜悦,这样可提高学生的情绪,增强主体意识。

2、创建动态情境,激发学生自动参与

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意识和愿望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推动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他们对学习的需求,动态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最近发展区原理,设置动态情境。使它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差距,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在设置动态情境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如果设置的动态情境过于简单,与数学不相关,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如果设置的动态情境过于复杂。数学内含不易理解,就会使学生产生退缩心理,失去参与的热情和信心。因此,要恰到好处地设置动态情境,设置的动态情境应该是学生易懂的,与数学内容紧密关联的,这样可激发学生积极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3、创建自评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接受评价和进行评价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创设一些数学题错解过程,把知识点体现出似是而非,利用错误辨析等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如果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得出两种答案,问题出在哪里?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拨开迷雾,走出认识与理解的误区。准确地掌握概念和公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作业进行反思、评价,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每堂课后的数学作业,通常都是用这样方式进行的:学生做,教师批改,第二次课上教师对错误进行评析,并给出正确方法。教师常常发现,解答过的题型,还会出现类似的错误。产生这种情况,固然与遗忘规律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教师过多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数学并不是把教师所讲的东西拿过来就可以了,而是要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上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对学生的课外作业可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学生做,教师批改(在错误地方划线),学生自我评价(找出错误原因,并修正错误),教师再批改。典型错误评析实践表明,这种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的方式,不仅促进了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因人施教,激励学生实现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一统”到底的格局,从不顾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结果造成学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消”的局面,这样也影响了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采用目标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学生数学基础存在较大差异情况下,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能发挥其最大潜能,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具体做法是:①教师根据制定的分层教学目标,采用精讲方式,留出充分时间,让学生展开思维,在这段时间内,教师对后进生进行适当辅导:②课堂提问时,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层面的学生,使后进生有成功的喜悦,学优生有思维发展的空间;③在课外布置有弹性的数学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如基本题是全体学生必做的,而提高题则采用学生选做,提高题也采用有层次的方式,鼓励学生从中选择他们认为需要做和想要做的习题来做:④在数学单元测试中设置120分的卷面,其中100分是巩固题、基本题及一些简单提高题,另20分作为综合题。用以测试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作为较高层次的要求。在大量的实验中发现。实施分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主体性,能激励学生实现各自的目标。

总之,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过程,而课堂教学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构建和谐课堂的方法灵活多样。我们只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上一篇: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 下一篇: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及相关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