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的几点拙见

时间:2022-10-30 01:56:08

中学地理教学的几点拙见

如何能让高中学生主动地学习,迅速提高地理成绩?我自从当高中地理教师以来一直在进行探讨,如认真备课,精选习题,做思想工作,加强课后辅导,作业勤于督促检查等等。哪些方法具有时效性呢?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拙见。

一、走进学生心灵

我发现要想学生取得好成绩,我们教师就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月考结束了,有一个学生的成绩进步非常快,她主动找到我,说我上次给她规定的目标她超额完成了。我很惊讶,当时我只是随意给她定的目标,而且在我看来,那是个挺高的目标,很难达到,没想到她竟然达到了,看来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主动自觉地去学习。

受此启发,我让所有学生都给自己定下次考试的目标,并给教师写一封信,谈谈自己对学习地理的感想、对教师的希望、自己的目标等,并对自己简单地评价。我发现没有一个学生定的目标与现在成绩一样,他们定的目标都比这次高五分以上,如果下次所有学生的成绩真的能提高五分的话,那整个班级的上升幅度可不得了。

二、向名师学习,开阔视野

我们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一位地理教师的文章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回归生活。我曾经聆听了一位地理名师的课,他结合地理原理,总结了我们居住的地方从古至今家乡形态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商业网点布局的区位条件。我们可以想象,利用身边的乡土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将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学习地理,由此产生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我阅读一位地理名师的论文时,常常产生一种错觉,犹如在欣赏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做一个有文采的地理教师,这成了我努力的方向。这位名师发表在《地理教育》上的《城市化探究三例》,我已认真拜读了多次。他由三个案例分析城市的起源、发展以及城市化产生的诸多问题,一切顺其自然,如行云流水一般,不禁让人啧啧赞叹,我从中受益匪浅。

我前些日子听了一位高三教师的地理课,感触很深,该教师的课讲得很棒,我深感自己知识的欠缺,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学到了许多,他的课件做得很实用,关于经纬度的长度计算也讲得很好,我以前也讲过,但不如他讲得好,我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并决定要向他学习。

可见,我们教师之间应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们地理教师也可以共同备课,资源共享,这样会减轻许多负担。

三、夯实基础,掌握学习技巧

任何知识都是由无数个小知识点组成的,它们融会贯通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系统的学科,因而掌握一门知识也就应从这些小知识点抓起,不放松其中每一个小的环节,比如一个单词、一个公式、一个原理,都要认认真真地弄懂吃透,也就是要注意一点一滴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同样,考试也是如此。每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知识点组成的,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牢固扎实,每一个知识点都在脑中有清晰的印象,那么再难的题目也不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了。因而,我们的学习一定不可急于求成,一味追求高速提高成绩,而应重视基础,细水长流,层层积累。

要想打好基础,不付出时间与精力是不成的,积土成丘,积水成渊,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全力以赴。同时学习方法也很重要。学习要有计划,学生要根据每天的课程表,设计自己的复习计划。

四、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高一学生的学习远远不如复读班的学生刻苦,因为很大一部分学生以为大学很好考。虽然教师天天叮嘱学生,每个人不会随随便便成功,可是他们依然不主动学习,没有动力,也缺少压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我给他们每个人买了张地图,正面是《中国政区图》,背面是《中国地形图》,每人赠了两句话“当你贪玩的时候,要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正在努力学习”“只要干就能行,只有拼才会赢”。这些学生对这张地图如获至宝,有空就看,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

总之,高中阶段每一次考试结束后,又会开始一个新的征程。今后我们高中地理教师又该何去何从?备课再认真一点,参考多种版本的教材;课讲得再精彩一点,让学生考一个好成绩;认真研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等核心刊物,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使自己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

地理教师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以后的工作呢?那就是认真、勤奋、努力、坚持……

(责编 张亚欣)

上一篇:如何突破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下一篇:培养中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