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系统思维解决

时间:2022-10-30 01:49:40

库存:系统思维解决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服装品牌库存量2011年以来骤增?是行业竞争,还是品牌过度的同质化,抑或是天气原因,或者是企业自身的管理原因?兼而有之,或者都不是,另有原因?

库存仅仅是财务上的数字,或者仅仅是季末仓库里的存货?甚至,在设计师规划产品的时候,库存已经产生?从产品设计、品牌定位角度看,是否库存在没有生产的时候就已经诞生?

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切实有效降低服装品牌的库存?折扣、直营、Outlets、电商,一路走下来,效果有限。怎么办?

现实就是现实。

服装行业的大势,在推动企业通过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手段提升自身业绩。解决库存问题,战略思维、商品企划、供应链优化、终端精细化管理等,一个不能少。这是个系统。

库存,2012年服装行业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如何解决库存,是诸多服装企业绞尽脑汁想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服饰》杂志借势出击,联手和君咨询集团,在2012年11月中国服装大会期间,主办了一场主题为“库存:系统思维解决”的关联论坛,与多位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共同探讨库存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担任引言人,并邀请了上海晨锦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喆、和君咨询服装事业部总经理李金良,以及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尉洪朝担任主讲嘉宾,中国纺织出版社党委书记迟宗君、党委副书记董清松、《中国服饰》杂志总编辑李茗芳、副社长李满勋等出席了此次论坛,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陈国强、北京白领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苗鸿冰、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国新等诸多嘉宾与会聆听。本次论坛提出,库存的本质实际上是服装企业设计、渠道、终端、人才的同质化。传统单一的库存处理办法成效甚微,因此解决库存问题必须树立系统思维,从设计源头到终端销售进行全产业链的有效协同。

库存的阴霾不仅笼罩着服装行业,也影响纺织服装的整个产业链。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首先指出,2012年,服装行业和家纺、产业用其他两个消费终端行业相比,生产增速明显低于这两个行业,效益水平也在下降,这背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库存。服装行业作为目前最大的终端行业,如果它的库存越来越多,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纺织产业链的安全问题,所以应该引起服装行业的高度重视,此次《中国服饰》以此作为论坛主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对于这个已经让全行业感到有些恐慌的话题,上海晨锦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喆认为应当正确认识库存。他认为,如果客观冷静地分析,库存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库存是服装行业一直存在的现象,就中国市场而言,大规模的生产销售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库存,而且中国的商业模式,品牌必须掌控从设计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过程也势必会产生库存。“之所以近两年这个问题一下子爆发出来,一是因为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开,使大家看到了每个服装企业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库存。二是今年市场趋缓也是不争的事实。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市场疲软。三是新兴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挤压。ZARA和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对国内服装品牌形成了极大压力。与其说是与我们的服装品牌产生了竞争,不如说是对中国传统的商业模式形成了挑战,所以今年日子最难过的并不一定是服装品牌,最难过的是百货公司”,张喆说,“前三个原因是客观造成的,不可控的,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企业的产品开发跟不上,这是从企业内部来讲的根本原因。市场在变化,消费者喜好在变化,年轻消费者逐渐倾向于电商,企业没能紧跟市场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开拓新兴渠道,必然产生大量库存”。

不管以怎样的心态看待库存,中国服装行业的高库存都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苹果产品的实例,和君咨询服装事业部总经理李金良对企业如何有效解决库存给出了七个建议:第一,加强设计与商品企划;第二,让设计直接跟市场连接起来,设计师要及时掌握终端消费者的喜好与消费习惯;第三,设计、采购,以及上市波段之间要协同起来。因为对于一些对时间敏感或者时尚性较强的产品,如果推后半个月就彻底失去了机会;第四,下单量,上市波段要协同起来;第五,上市波段与天气因素要协同起来。品牌上市前一定要考虑一个月的天气预报,这样才能够及时作出反映;第六,店面之间、区域之间的商品要流通起来,联动起来,给予大区经理一定的授权,这样在调配货物时能够及时有效;第七,及时判定销售,尽早处理。一个产品在店面陈列一个星期就会知道是否会有好的销售表现,提前做出畅销款或滞销款的判断,及时作出补货或修改销售计划的措施。

“这七个建议的背后实际是一个思想的问题,是运营问题,更是一个管理的问题,组织的问题,需要有机联系起来。企业负责人要转变经营观念,并不遗余力地推动,打破企业固有的管理模式,以此来保障物流以及信息流的通畅。另外服装行业还有一个特点,物流是跟着信息流走的,因此一定要有指哪打哪的力道。最后要有一套协同考核的体系,这样才能使整个链条有序运转起来”,李金良同时表示。

对于李金良提出的库存解决方案,在供应链设计管控、精益生产体领域颇有研究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尉洪朝十分赞同。尉洪朝认为要解决服装业的库存,必须要从供应链角度出发。但现在很多人对供应链多少有一些误解,认为物流配送就是供应链,实际这并不是供应链的本质,供应链本质是把生产企业、品牌企业、代销企业,以及终端销售商连接起来的管理手段。产品流动构成物流,信息流动构成信息流,信息流和物流的统一就构成供应链。在这个过程中,看起来流动的是物流系统,但实际上最本质是物流跟着信息在流动。“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服装行业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面向库存的预测生产,这是大部分中国服装企业所采取的模式。另外一个是以销定产的定制模式,因为顾客定衡点靠后,因此库存问题不突出。在预测生产的模式中,终端信息的传递以及物流配送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解决服装行业的库存问题,品牌商具有核心优势,因此一定要站出来,统筹上下游的参与者。把供应商当成协力厂商来对待,信息共享,保证信息流的流动和均衡,这样才能够达到减少库存的目的。”

观点

产品是根本,信息是关键

上海晨锦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喆“中国近两年的服装市场上,深圳女装某种程度上独领。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深圳女装的企业负责人平均文化程度较高,学习风气很好,因为中国服装业态的变化,已经从成衣业向时装业发展,企业的竞争已经从厂房、规模等硬实力向软实力的竞争转变,如设计、市场、以及销售的网络管理等。其次,深圳的女装企业对产品开发投入很大,眼界开阔,重视设计。第三是销售网络管理。怎样在柔性生产体系的建立上跟库存做斗争,深圳企业重视对产品的分析,对于服装面料很难翻单的坚决取消,高速增长过后,企业能够盈利,跟企业的柔性生产体系,快速反应,是否能够快速翻单息息相关。过去我们某种程度赌的成分很大,现在随着品牌时间越来越长,能沉淀出一些典型面料,对这样的面料必须建立起准备体系,以保证快速翻单。”

深层次是企业战略以及管理问题

和君咨询集团副总裁 王昱“从观念上讲,我认为中国服装企业不要紧盯着行业内的大佬,可以跳出行业看行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借鉴其他产业好的经验和做法。中国市场很大,新增市场甚至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一个加拿大,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同时,一定要注重管理,服装企业是高度协同企业,小批量多标准,要快速反应,实际上对管理要求非常高。以前企业多是起步阶段,因为市场景气,所以大家都是业务高手,但不是组织高手,现在企业面临的问题是怎么从业务高手变成管理高手,组织协同,这个转变很重要,而不是紧盯着每年推出一个爆款。服装企业要做好,管理上一定要突破。

我相信十年之内中国一定会有国际一流的品牌公司,而且不只一家,我认为至少有三到五家。”

时代要求我们走向精细化管理,走向大协同

和君咨询集团服装事业部总经理 李金良 “很多企业有个观念认为渠道商的库存不是企业的库存,这实际是很可怕的。作为运营品牌的企业,应该建立这样的观念:不仅渠道库存是企业的库存,甚至已经销售出去的产品,如果这件衣服客户购买后,穿了一次就不愿意再穿了,都应该是企业的库存。这个观念会决定企业日常管理,包括整个体系的构建、战略布局、渠道的管理规则。只有建立这样的观念,才能最终打造出品牌企业。

把商的库存当做企业系统当中的库存,从设计开始,就要把商的观点和要求纳入进来,商处于一线,他们的意见也是市场最为直接的反应。在商业模式上和供应链体系上,跟客户交接的时间点和库存整量处理上要有一个系统考虑,不能简单说退换的问题,退换只是库存发生平移,并没有从实际上消失,因此本质上还是从运营角度、协同角度来做。

从另一个层面讲,一些大商是有垄断性的,有三五十个店面,库存问题就很难解决,上游企业有些是带有一脚踢的想法,货卖给商,有压力才有销售动力,这是过去的思维方式。现在要反过来想,假设一个品牌自身具有很强的供应链能力,主动帮商做公司化运营,帮助其提高运营能力,这样商就变成人脉平台,帮企业获取更多渠道资源,这就是厂商之间协同的问题,而不是让商自己去背负库存的压力。追本溯源,还是要回到企业本身的能力上来。”

上一篇:色彩中国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下一篇:见证中国色彩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