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30 01:44:25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创造性又是学生主体性的核心内容。创造性人皆有之,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结构特征,强化了主体对客观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更容易进行的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而培养素质则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更高的业务水平,对课前的精心设计、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要有准备,要正确分析和引导。具体在实际工作中,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造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独创性人才。如以讨论、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所不做,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之成为创造意识的策源地。例如,在学习《德意日法西斯化》后让学生辩论1929年经济危机的后果和影响有哪些?2008年的经济危机又可能给世界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疑乃学之始”,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如神的“智多星”诸葛亮,我认为教材只是从正面谈到了他的智慧、才能、功绩,而历史上的诸葛亮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我这样问了以后,学生立即来了兴致,七嘴八舌起来。有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提出质疑,认为那是罗贯中“吹”出来的,有人还提出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事无大小,亲自过问;自不量力,盲目北伐;盲目愚忠,实无大志。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涵创造性思维的深意。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大胆地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标新”和“立异”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

三、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民主、宽容理解,这是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的意识,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的发展。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无论其创造性的大小,都应具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的美好情感,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转化为创造性的内驱动力。当然,民主并非放任自流、为所欲为,不切合实际的空想,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客观现实,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不为创造而创造,哗众取宠,喧宾夺主。

四、创设竞争课堂、激励创造

心理研究表明,在竞争的刺激下,人的思维是最积极的。因为竞争行为是“争先意识”力求优势”动机的表现,所以它比平等状态有更大的紧张感、压力和动力。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动机更为强烈。例如,对于“秦统一六国”,因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容易混淆,于是我就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个小组集体思考讨论。几个分钟之内,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最好的找出记忆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最佳方案。结果有个组运用集体智慧,利用谐音,想出了“含赵魏,处燕齐”(秦口中“含化”了赵魏两国,后来又“处理”掉了燕齐两国,也就是秦灭六国的顺序是“韩(含)赵魏,楚(处)燕齐”)。最终,全班一致认为,这种方案既好记又新颖。

竞争,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培养他们不倦的求知、进取、拼搏、努力克服困难获取优异的成绩。竞争力成为求知的原动力,这种力发挥出来,将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征服力。另外,对于一些创造性、主动性差的学生,教师必须循循善诱,认真启发,激发其竞争的热情,不要因怕犯错误而放弃创造与竞争。“如果把错误关在门外,真理也将关在门外”。总之,历史教学要自始自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创造性作为一种心理品质的整体性只能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得到发展。创造性离不开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各种模型、成立历史兴趣小组、参观考察等,使学生的感官与感觉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活跃思维创新发展。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制作“筒车”的模型时,只告诉他们的工作原理,其他的由学生自己操作实践。于是学生找来竹筒、竹架、竹竿等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筒车,并在水槽中吱呀、吱呀地转动起来。筒车模型虽小,但是利用水力转动的工作原理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显示和发挥。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历史兴趣小组,进行古钱币的收集、历史剧的演出等,让学生在收集、组织和表演中发挥创意。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注意在培养创造性的同时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开发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和创造精神,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

上一篇:构建高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之我见 下一篇:透镜像差的分析及像差消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