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基本针刺补泻基本手法对于胃脘痛的影响

时间:2022-10-30 01:37:00

两种基本针刺补泻基本手法对于胃脘痛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究捻转补泻法与提插补泻法对于对于胃脘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2013年在我院针灸科治疗的胃脘痛的患者150例,随机分成三组,即观察组1,观察组2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50例,按照中医辩证分为寒证与热证,每名患者均针刺双侧足三里及中脘穴,观察组1的热证给予捻转泻法,寒症给予捻转补法,观察组2的热证给予提插泻法,寒症给予提插补法,对照组给予平补平泻操作手法,治疗周期均为1w。各组患者的治疗后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1的有效率为96%,观察组2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结论 针对胃脘痛的患者根据辩证采用适当的补泻方法,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刺手法;胃脘痛;捻转

针灸在治疗痛症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其疗效确切,在针刺过程中,常结合手法使用,针刺手法作为针灸临床取效的重要因素之一[1],可以起到加强临床疗效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所采用的手法众多,但是提插补泻法和捻转补泻法为最基本的补泻手法,探究这基本手法两种补泻手法对于胃脘痛的影响,对于针灸治疗胃脘痛的探索有着积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门诊部针灸科就诊的胃脘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即观察组1,观察组2,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病史等方面均无明显差距,符合统计学特征,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诊断标准 符合周仲英主编的中医内科学关于胃脘痛的诊断标准[2],即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

1.3排除诊断 符合中医胃脘痛的诊断,但经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属于癌症,肿瘤等恶性病变或者胃出血等需要紧急治疗,或者其他不宜采用针灸治疗的疾病。不愿意参加本次临床观察的患者。

1.4方法 补泻手法参考石学编的《针灸学》关于基本补泻手法[3]的相关内容,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操作。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针刺足三里及中脘穴,提插捻转的力度适中,频率适中,操作时间适中。观察组1采用捻转补泻法,热证患者使用泻法,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右转用力为主。寒症患者采用补法,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左转用力为主。

观察组2采用提插补泻法,热证采用提插泻法,先深后浅,提插幅度较大,频率快,轻插重提,操作频率快。寒症采用提插补法,先浅后深,提插幅度较小,频率快慢,轻提重插,操作频率快。

所有患者针刺均为1次/d,留针时间为30min,每隔15min进行1次手法操作,共计3次手法操作。治疗1w后,观察所有患者胃脘痛的改善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得出数据应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三组计量及计数资料的差异性检验采用的为方差分析和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观察组1的有效率为96%,观察组2的总有效率为9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P

3 讨论

胃脘痛首见于《内经》,"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4],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针刺治疗胃脘痛疗效可靠,中脘穴及足三里为治疗胃脘痛的常用穴位。中脘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上四寸,具有升清降浊调理脾胃的作用,为治疗脾胃疾病的常用穴位。足三里位于犊鼻下三寸,胫骨前脊外侧一横指出,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可以治疗与胃相关的脏腑疾病,能清能补,为临床中最常用的穴位之一,有动物实验证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试验动物可起到镇痛效果[5]。二穴配伍使用可以起到调理脾胃,和胃止痛的作用。

在针刺时使用针刺手法可以提高针灸针对于经络的刺激,不同的手法可以起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对于其效果无非是补泻两种,而提插与捻转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补泻手法。探究这两种手法对于胃脘痛疗效的影响,对于指导今后针灸科临床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本次临床观察中,随机选取了150例胃脘痛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相关的病史无差异,观察组1与观察组2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1与观察组2的临床有效率相当,我们可以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两种基本补泻手法均可以提高针刺治疗胃脘痛的疗效,但前提是要辩证准确,以确保采用合理的针刺手法。采用捻转手法的观察组1与采用提插法的观察组2的疗效相当,证明在本次临床观察中两种手法的对于疗效的影响效果一致。

尽管在本次临床观察中,两种基本补泻的手法对于胃脘痛的积极影响得到确认,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是有些患者进行手法操作时会出现一些不适,包括晕针,而再次针刺时,适当的调节刺激量和维持时间,可以减轻这种不适或者是晕针的反应,有些患者发生不适的原因与精神情绪的紧张有关系,在给这样的患者进行针刺时,可以感觉到局部肌肉的紧张,如果强行进针可以使这种不适感加重,所以针对这样的患者在针刺前,应该叮嘱其不要产生恐惧心理,在进针的时候,如果感觉到局部肌肉紧张,可以先不予以针刺,或者改用其他方法转移其注意力,是局部肌肉放松。在针刺中脘穴时,发现该穴位的痛阈值较低,在进行相关的手法操作时,较容易引起患者局部疼痛,在进行手法操作时,应该较为轻柔,尽量减少针刺引起的不适感,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在本次临床观察中验证了两种基本补泻手法在针刺治疗胃脘痛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对针刺引起的不适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针刺治疗前应该告知患者针刺可能引起的不适感和其他反应,并叮嘱患者放松心态,乐观的看待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堂义,杨华元,蒯乐,等. 提插、捻转类针刺手法物理参数分类及其特征[J]. 针刺研究,2010,01:61-66.

[2]周仲瑛、金实、李明富等.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8.

[3]石学敏、王玲玲,梁繁荣,等.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8.

[4]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6.

[5]诸毅晖,成词松,陈玉华,等. "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实验性胃痛大鼠的镇痛效应[J]. 四川中医,2006,12:15-16.

上一篇:1993~寿光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疾病负担研究 下一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