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Uber

时间:2022-10-30 01:09:36

对伦敦Uber司机来说,Uber是一种希望,也是某种伤痛,更意味着不确定的未来

这一两年,像在中国一样,Uber也开始席卷英国和欧洲大陆。

伦敦黑出租车以价格昂贵著称,随便一打就是几百块人民币,而Uber出现后,打车就便宜多了。一般的距离,只要10英镑左右,和朋友拼车的话,每人只要三五英镑,跟乘地铁差不多。

从此我就经常跟Uber司机打交道,他们当中,很多是移民。对他们来说,Uber是一种希望,也是某种伤痛,更意味着不确定的未来。

一天下大雨,我叫车去泰晤士河南岸的博物馆区。司机名叫Kami,我们一开始并无交谈,后来雨越下越密,路越来越堵,他终于忍不住吐槽了一句:“你知道吗?我今天一天都被堵在路上――该死的伦敦――从早上7点到现在,我都在做这种10块钱一单的生意,油钱都不够!”

我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我是伊朗人,10年前离开德黑兰去德国,辗转到了英国,我是个工程师,现在却在全职开Uber。”

“你喜欢英国吗?”我问。他转头看看外面的大雨,说,“我不知道。所有人都说我的孩子在这里会有未来。”

我又问,“生意怎么样?”他说,“一开始不错,现在渐渐难做了――你看,Uber伦敦办公室的门口,注册的司机每天都排长队,以后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至今,我都很难忘记Kami空洞的眼神。

Uber司机里,也有更具企业家精神的。一次从家打车去帕丁顿车站换乘机场快线,我碰到了来自罗马尼亚的司机Mihaita。

“我觉得伦敦黑出租车快死了,”他主动攀谈说,“你看,从这里去车站我们不过10英镑,去机场也不过30英镑,黑出租车要100英镑,他们怎么可能有生意!”

他还说,每天收工以后还会在家附近遛达一会,希望可以多接一两单活,现在生意还不错。

下车前,他塞了一张名片给我,说以后要是想去机场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他,车费在Uber基础上还可以打折。我收好了名片――说实话,如果他再给我打点折,就比乘机场快线还便宜了。

下了车,是清晨6点钟,我吃惊地发现,帕丁顿车站前,居然已经蹲满了“趴活”的黑出租车,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骄傲的伦敦黑出租车,在APP经济的冲击下,不得不放下了身段。

去机场的路上,我在手机上看新闻,有英国专栏作家嘲讽说,Uber的流行和黑出租车的衰落,意味着伦敦越来越“美国化”。

我在想,在共享经济时代,心态开放、拥抱变化的中国人,其实是走到了前面。并且,由于强有力的本土竞争,Uber这个“美国化”的产品,已经越来越“中国化”。这是中国应该一直保持下去的优势。

上一篇:旅游、养老、房价:七环将改变什么 下一篇:专家解读: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是推进家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