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中的课堂评价

时间:2022-10-30 01:05:57

浅谈语文课中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的评定,这是一门艺术,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评价对学生的情趣和情感影响很大。可是,自从实施新课标以来,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似乎走进了一个模糊性的怪圈。表现之一,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采取一味鼓励的评价手段;于是,“很好”、“很棒”这些单一肯定的评价语言充斥了课堂,一堂课下来,总是“好”声一片。似乎否定学生的回答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样的评价,无针对性、实效性,不仅无助于学生的发展,反而会阻碍学生的成长。表现之二,为了达到让学生畅所欲言的目的,采取滞后评价的方法;于是课堂上又出现了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这种做法极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知识概念,客观上造成了知识误区。

其实,新课标的实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这并不意味着评价功能的削弱;相反地是从评价方式、评价时机、评价艺术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在鼓励、引导学生“有创意的表达”的同时,也要让教师的评价闪现出智慧的光芒。那么,如何正确地进行课堂评价,使课堂评价更客观、更具真实性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评价语言真诚

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只表扬不批评,其结果只能与棍棒教育殊途同归。心理学研究表明,评价过分,频率高、次数多,既费时又效果不佳。因此,激励评价一定要适时适度,才更有效。另外,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赞美一定要真诚而亲切。如:“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你是一个很优秀的记录员,不仅把观察的内容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还写得非常端正、清晰!”……我想,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一段充满真情的生命历程,如果教师的每一次激励都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评价语言准确

应该说,准确性是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生命力。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多么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你读得真有感情,如果能把字音读准就更好了”,“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能把语速放慢一些,大家听得就更清楚了”,“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注意哦。”“科学家总不忘在研究后整理好材料,看,这一组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只有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才能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并在一次一次的练习中扬长避短,取得进步。

三、评价到位。及时引导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然而,在开展多元性评价、尊重个性化理解体验的同时,必须防止忽视文本的意义构想和科学的价值取向,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多元解读的语文课上,学生的“体验”并不都是完美的,学生的多元反应也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学生的生活经验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他们对生活的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积极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不健康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所以教师的即时评价要注意这方面的导向。当孩子的感悟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时,教师的评价必须到位并且给学生以引导。如在教学语文第一册《阳光》一文时,师问:“小朋友,你们喜欢阳光吗?”一生说:“老师,我不喜欢阳光,因为它会把小树给晒死的!”师: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真聪明。于是,又有一位孩子说:“老师,我也不喜欢阳光,因为阳光会把河水给晒干的!”师(较尴尬,但为了不打击其发言积极性,还是鼓励道):你说得有道理。这时,小手如林。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很多时候,这种不负责任且缺乏准确性的评价语,反而会把他们引向思维的歧途,甚至步入思维误区。教师眼里只盯着答案的“多元”、“独特”,没有启发引导的意识,虽然课堂是民主、开放了,可那些不切合文本价值取向的“多元”体验,必然会在学生的思想上造成混乱。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只为这节课,还要为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根基。因此,教师应该时时重视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如果教师在第一位同学回答时就准确明了地加以引导,“哦,你说得有点儿道理,可是小朋友,你知道吗?生活中就因为有了阳光,所以小树才会长得这样翠绿!”教师如能这样处理,课堂就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效果。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才是顺应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的。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认识直角》教学实录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