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绩效指标法在机构编制评估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30 12:46:58

关键绩效指标法在机构编制评估中的应用

一、关键绩效指标的含义

关键绩效指标是指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也是一种基于战略的绩效管理技术。机构编制评估正是在机构编制领域实施绩效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借鉴关键绩效指标的相关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对提升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一)建立机构编制评估一级关键指标。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考核指标的设置均来源于实际工作项目和可能出现的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因此,在机构编制评估中,通过关键因素分析,可以从影响机构编制绩效最重要的四个维度(法制、政策、领导、公众)出发,来设定一级关键指标(具体见图1)。

(二)细化二级关键指标。一级关键指标仅仅是基本要素,必须通过机构编制评估指标再分解来描述具体事项。通过关键因素分析法,我们可以将一级指标细化分解为相关二级指。

(三)明确指标权重关系和评估计分方式。结合实践,通过层次分析法来具体比较4个一级关键指标的重要性,可以得出:机构合法性和机构合规性比领导满意度、公众满意度重要,因此,前面2个指标的权重应高于后2个指标。同时,评估方式也应根据指标的不同特点设计诸如满意度调查、资料查阅、实地检查、综合评定等,并通过一定的数学公式折算相应分数,形成机构编制评估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详见表2)。

三、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教育引导。科学、高效的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是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但这项工作的开展政策性、操作性都非常强,有可能影响到一些部门的利益。因此,必须在评估工作实行前加强政策宣传,争取被评估单位的理解。同时,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还应加强与本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沟通,争取支持。必要的时候,可以先行在小范围内试点或模拟评估,修正指标,积累经验。

(二)注重评估的客观性。用于评估的数据来源应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干扰,确保真实有效。必要时,部分指标可以委托社会组织开展第三方调查,提高数据的客观性。此外,要确定好评估周期,既不能太短,也不可太长,一般建议每三年全面评估一次,以便得到真实的评估结果。

(三)强化结果运用。这是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的生命所在。机构编制评估结束后,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应结合评估总得分和各单项得分情况独立撰写机构编制评估报告,并给出机构编制评估结论(建议机构编制维持现状、建议提高机构规格、建议降低机构规格、建议调整部分机构职责、建议调整全部机构职责、建议机构撤销或合并、建议核减编制、建议收回空余编制、建议核增编制等)。同时,机构评估结果还应作为今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以及人员编制、领导职数调整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机构编制评估才能真正成为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的“利器”。

关键词:机构编制 关键绩效指标 评估

上一篇:“余额宝”对我国影响的分析 下一篇:论电力行业内部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