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临床应用15例

时间:2022-10-30 11:59:29

利奈唑胺临床应用15例

【摘要】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对耐药革兰阳性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我院静脉应用利奈唑胺的15例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其用药前后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 15例患者有效率14/15(93.3%)。15例中有1例发生血小板减少,停药后恢复正常;8例肾衰患者未调整给药剂量,用药后肾功能无恶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奈唑胺对耐药革兰阳性菌疗效显著。利奈唑胺不良反应少,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 利奈唑胺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39-02

近年来,随着强效广谱抗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逐年增多,其中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也呈增多趋势,其感染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我院共以利奈唑胺(斯沃)治疗15例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情况 15例患者中男7例,女8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AECOPD11例,间质性肺疾病并感染2例,肺炎1例,急性肾盂肾炎1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冠心病9例,合并心衰9例,合并慢性肾衰8例。

1.2 入选标准 ①经痰或尿证实为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如MRSA或粪肠球菌②经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治疗72小时后无效的患者。

1.3 疗效判断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卫生部药政局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细菌检查4项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好转,4项中只有1项未恢复,无需进一步抗感染治疗;进步:4项好转,但需进一步抗感染治疗;无效:用药后72h病情无好转或加重;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

1.4 方法

15例入选病例给予利奈唑胺(斯沃 辉瑞公司生产)600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10~14天为一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咳嗽、尿路刺激症、体温、肺部罗音及药物不良反应等,以及痰、血、尿液的细菌培养、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胸片的检查结果。

2 结果

15例患者治愈12例,显效2例,有效合计14例,有效率14/15(93.3%),1例因脓毒性休克治疗无效死亡。其中7例证实确为MRSA感染,1例急性肾盂肾炎病原体为粪肠球菌,另6例及死亡的1例未得到病原学证据。15例中有1例于用药第12天发生血小板减少,停药后恢复正常;8例肾衰患者未调整给药剂量,用药后肾功能无恶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近10年来,MRSA呈上升趋势,肠球菌属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株和庆大霉素高耐药株也在增加,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国外也有较多报道。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逐年增多,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利奈唑胺是继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之后第三种结构全新的唑烷酮类抗生素,于2000年4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对社区和医院感染的各种革兰阳性菌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可治疗医院感染性肺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社区感染性肺炎等疾病,且对MRSA、糖肽类耐药肠球菌属、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等引起的感染有效[1]。其作用机制是利奈唑胺通过与细菌23S核糖体核酸的50S亚基结合,抑制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终止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最早阶段,而其他抗菌药物则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最后阶段,所以与其他抗茵药物无交叉耐药性[2,3]。利奈唑胺在肺泡上皮细胞衬液中的浓度高,尤其对肺部感染疗效显著。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在肾衰时无需调整剂量,特别适合肾功不全及老年患者。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少,个别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属于药物可逆性骨髓抑制,停药后可恢复正常,与国内外其它报道一致。

参考文献

[1]Malm A,Korona-Glowniak I,Biernasiuk A, et al.Bacterio-static or bactericidal effect of linezolid against multiresistant Stre ptococcus pneumoniae[J].New Microbial,2008,31(3):363-370.

[2]何明光,王丰,蓝冰等.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1例临床分析 [J].右江民族医学学报,2010,32(5):705-706

[3]Smith RL,EvansHL,ChongTW,et al.Reduction in rates of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afterintroduction of quarterly linezolid vanco-mycin cycling in a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Surg Infect,2008,9(4):423-431.

上一篇:合理使用抗菌素 下一篇:浅谈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不良反应的救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