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分析

时间:2022-10-29 06:12:39

心血管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分析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及心、肾功能衰竭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基础研究和治疗学等方面不断深入,认识到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为了科学,合理治疗高血压疾病,本文将研究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分析,对目前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进行评价,以供该类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血管病患者 心血管病患者 使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33-02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己成为人类第一死因,而高血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控制达标可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高血压患者有着不同的并发症,而不同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有着不同的降压机制。因此,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理的抗高血压药物对于降低血压,减少合并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探讨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对目前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进行评价,以供该类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

2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高血压药物分6大类: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此外还有复方制剂、中成药及近年来逐步引起重视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等。

2.1 利尿剂

利尿剂临床应用较多的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和螺内酯。利尿剂的作用机制:噻嗪类利尿剂通过抑制肾脏的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钠离子和水的排泄,既减少血液总量,又使周围血管扩张而达到降压的目的。利尿剂降压作用较缓和,降压作用确切且价格低廉,但近20年来,此类药物在国内已不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使用,主要是因为本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长期或较大剂量使用可引起血糖和尿酸水平升高、血脂异常、电解质紊乱和肾素活性提高等。

如果和其他药物联合一般选用吲哒帕胺,因为吲哒帕胺兼有利尿和钙拮抗剂的双重作用,降压温和,疗效确切,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且不影响糖、脂代谢,为较理想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制成复方制剂一般选择氢氯噻嗪,如临床常用的厄贝沙坦加氢氯噻嗪、氯沙坦钾加氢氯噻嗪等。此类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愈大,疗效愈好。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出,所有的利尿剂均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噻嗪类利尿剂宜用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拌利尿剂宜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醛固酮拮抗剂宜用于心肌梗死后的患者。

2.2 受体阻滞剂

目前,已在国内上市的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受体阻滞剂有:以普萘洛尔(心得安)为代表的第一代受体阻滞剂;以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博苏)为代表的第二代受体阻滞剂;以卡维地洛为代表的第三代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为短效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目前在临床上已经不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此外,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均为长效、选择性1受体阻滞剂,每日服药1-2次即可。卡维地洛兼有a和受体阻滞作用,但对受体的阻滞作用大于对a受体的阻滞作用。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1受体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和心力衰竭。

2.3 a受体阻滞剂

临床上常用的a受体阻滞剂有特拉唑嗪、坦索罗辛、布那唑嗪、阿夫唑嗪和多沙唑嗪等。

首剂综合征常使患者难以耐受而限制此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首剂综合征是指少数患者首次服用本类药物时,发生头昏、心悸和立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重者可发生昏厥、神志丧失等。首剂睡前服用可避免首剂综合征的发生。取消此类药物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地位的主要原因是:最近一些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老年人长期使用本类药物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药物。al受体阻滞剂不宜作为高血压起始治疗的首选药,对于前列腺肥大者可选用。

3 心血管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

3.1 合理使用

鉴于高血压患者需终生用药,且这类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左心室肥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和心血管危险因子如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等,故选择抗高血压药物时应全面兼顾。大量的研究显示,血压降得愈低,心血管危险性愈低。所以一般认为,所以选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大小选择相应药物。

3.2 联合用药

近年来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使用一种降压药物不能满意控制血压,需要联合应用两种或多种药物。欧洲指南指出,单药治疗的血压达标率(BP

因此,近年来,学术界倾向于弱化有关一线抗高血压药的提法。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能够以分别较小的剂量获得与单一药物加倍剂量相似或更大的降压幅度,因而大大提高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降压达标率。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的原则是:增强降压效果,发挥药物的协同和互补作用,减少用药量,抵消药物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的原则是:

①选择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上可以互补的药物,并坚持个体化治疗;

②避免联合应用作用原理相近的药物;

③联合治疗应较单药治疗提高疗效,加强靶器官保护;

④减少及抵消不良反应;

⑤长效和长效药物联合应用;

⑥简化治疗方法,尽可能降低费用。

总之,不同类别抗高血压药,除降血压外有不同的其他作用。同一类药物有共同的作用,即类作用。同一类药物的各种药物的作用又不尽相同。实际治疗中要遵循个体化原则,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水平、血液动力学状态、靶器官损害程度、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无伴随其他疾病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等。各类抗高血压药物降低血压的幅度相似,单药达标率不高。为有效达到目标血压,各类药物都需要联合治疗,其中新型的固定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治疗达标、依从性提高方面具有优势。对存在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联合治疗方案有所不同。对有糖尿病、冠心病、肾病以及脑卒中的患者可优先选用有强制性适应症的药物。只有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针对性的治疗,确保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才可以获得良好的血压控制和减少事件。为避免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联合使用的药物品种数不宜过多。

4 总结

目前,心血管病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几年虽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随着对心血管病的深入认识飞世界各地都在不断更新心血管病防治指南的内容。尽管在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方面还存有许多异议,但在基层医院中我国制定的心血管病防治指南仍然是临床医生用药的重要依据,按照指南的规定和要求开展规范诊治,是整体心血管病防治成败的关键。

总之,基层医疗机构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缺乏相关认识和研究,对于该地区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尚较少,故本文进行此项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曲静伟,洪立中.抗高血压药物的评价与选择[J].现代实用医学,2006,18(4):283-87.

[2]任常陵.利尿剂作为降压药的展望[J].医学介绍,2007,28(3):134-136.

[3]余振球,孔羽. 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高血压中的地位[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7,22(19):13-14.

上一篇:合理输液预防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 下一篇:合理使用抗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