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服饰特色初赏析

时间:2022-10-30 11:48:35

彝族服饰特色初赏析

摘要:彝族服饰是一种具有众多样式和花纹的服饰,其中配有头饰和银饰,使得服饰特色增光异彩。而每种服饰的分布又因为地方不同而不同,各种配饰与头饰的特色也各不相同。本文简单介绍了几个地区的彝族服饰,尝试结合彝族生活环境和信仰、习俗综合归纳其服饰的特色。

关键词:彝族;服饰;特色

一、彝族服饰的整体特色

彝族服饰博大精深,在广大的中国土地上若干少数民族中,它是显得风格独特且多变美丽的服饰之一。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民族,具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总共有7,762,272人,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四省区。其中,四川有212.2万人,主要居住在大渡河以南的大小凉山及攀西地区。云南有470.4万人,主要以金沙江、元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比较集中。彝族所处地区幅员辽阔,支系众多,因此其穿戴因地而异,不同支系的服饰及手工艺也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笔者试将彝族服饰的特色归纳为以下几种:

1.彝族的服饰特色主要跟他们居住的环境有关。

在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四周山川环抱,峡谷深邃,巨流滔滔,由此早已形成一组古朴、独特的服饰风格。彝族男子穿大襟右衽、窄袖上衣,下着长裤。裤脚有大、中、小三种。女子上着大襟右衽衣,下着百褶裙。彝族服饰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要求有着一定的联系。彝族地区多雨,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地处高寒地带,而使得服饰中出现男子均喜外披“披毡”和“擦尔瓦”的服装喜好,擦尔瓦有昼为衣、雨为蓑、夜为被的多重功用。

2.彝族的服饰特色与彝族自身信仰的联系

彝族是以火塘文化为中心信仰的民族,凉山彝族男子多蓄发椎于头顶,俗称“天菩萨”,象征着人的尊严。除了父母和长辈而外,严禁他人触摸4(P90—92),而彝族饰花工艺制作的各种图案也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它们分别反映了彝族人民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彝族服饰上的图案或纹样就是帮助分析彝族服饰文化内涵的活化石。滇南石屏、蛾山等地彝族尼苏支系女装的肩峰、袖口、后摆等处都镶补大量的红色火焰纹,这种古朴性和写实性都较强的纹样成排、成堆地组合在服饰上,犹如熊熊燃烧的烈焰,将“崇拜火文化”这一个主题文化显示在民族甚至民族之外的世人眼中。

3.彝族服饰不仅美观而且实用

在彝族服饰及用品上主要有三类纹饰,彝族称之为“做花”,这些“做花”的主题主要有具体的动植物、山水、天象等,也有寓意吉祥幸福和爱慕、繁育的,还有抽象几何组成的图案。在纹饰的帮助下,彝族服饰显得更加精致和富有韵味。而且“做花”的布局技巧在彝族服饰上也很有特色,其有特色的地方在于一般是按照耐用和美观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安排的。这样既美丽又实用,确实也是难得的服饰特色之一。如:在“做花”前,饰位的选定一般是按耐用和美观两个标准去决定的饰位部位的,按照前标准的有如:衣领、袖口、衣角、鞋舌等;属于后一标准的有如:上衣的胸襟、裤筒的中段、围腰头、斜面等。

二、彝族服饰中的头饰特色

彝族男女均喜戴头饰,讲究各种配饰。云南彝族女装别具风韵。在云南的红河、昆明等地的一组妇女,以其帽式如鸡冠而与其他地区彝族妇女有所区别。在他们的服装中,因为镶有“银泡”而著称。盛装主要包括鸡冠帽、上衣、腰带和绣花鞋。上衣为大襟长衣,有的在衣服的各个部位镶有很多“银泡”。领口周围和衣襟上部用绣花的黑布宽边镶嵌。

彝族鸡冠帽式女装不可缺少的配套服饰,因其形似鸡冠而得名。这种帽的制作方法:第一步是把几张布叠起来,缝紧;第二部是根据帽圈的大小,按公鸡冠的形象剪裁布料、缝好、装饰做成。有一种镶有银珠的银珠鸡冠帽待在头上,也同样很引人注目。

有关于彝族戴鸡冠帽的传说提到,很久以前红河地区的一里山寨里两个相亲相爱的彝族青年男女受到魔王的阻挠和作恶,男子被杀害,女子逃出后由于有了公鸡打鸣,有了人家保护,吓退了穷追不舍的魔王,事后带公鸡到男子死去的地方,公鸡打鸣时青年男子苏醒,二人终于团聚过上幸福生活。以这一则传说故事为背景,彝族人中,鸡冠帽也便有了吉祥的象征意义,而且它也在日后的逐渐演化中,逐渐成为彝族人的一种审美标准,作为一名彝族女子,能够做出越精美的鸡冠帽,就越会得到人们的赞赏。这与民族民间文化的的联系可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一种说法是鸡冠帽上的大小银泡是星星和月亮的象征,姑娘头戴这种帽子将一生吉祥如意,充满光明和幸福。4(P90—92)

在彝族服饰中,男性头饰中也有世人皆知的典型代表“英雄结”。英雄结的历史悠远,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在一些文物和文献中都可以查到记载有一组先民的这一习俗。据考古发现云南晋宁石寨山西汉时代滇王墓中出土的器皿上就有头饰“英雄结”的人物图形。

彝族儿童的头饰则多戴虎头帽,火花帽,含有光明、争议和驱鬼辟邪的企盼吉祥之意。4(P23—26)

三、彝族的服饰特色与礼仪

和大多数民族相同,不同服饰在彝族群体中也有着不同意义,代表着不同的礼仪文化。

云南石屏、峨山地区幼年未婚的彝族姑娘均梳单辫,成年后才能改梳双辫,已婚妇女的围腰刺绣也别致美观,如果绣的水平高,可以使得妇女获得很高的社会声誉。云南新平县的彝族少女在15岁以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的是独辫,已满15岁的,在有的地方会举行仪式标志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十五岁以后就要穿中段是黑色的拖地长裙,将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还要将童年时期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耳坠。3(P10—11)

四、彝族特色服饰在现当代与社会的互动

在现当代的社会中,各种服装特色此起彼伏,充斥现代和后现代元素。而古朴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同样会在大文化的背景之下或多或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社会逐渐的发展中,由于沟通与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各地区民族与相邻各民族的往来也越来越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不断与外接触的过程中,彝族服饰仍然保留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也融入了更多的商业元素。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的旅游文化开发中,彝族文化作为重点开发项目之一,也掀起了当地民族文化旅游热的高潮。在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中,彝族服饰的传统礼仪也逐渐融入了商业旅游,加入了更多的更具有表现性质的节目和政策照顾。如“彝族传统选美”也逐渐衍生出了更多的各种各样的新的方式,对于选美面对的观众更加多样化,审美标准也更加结合了现当代的特色。但是却也尽量在保留彝族特色的前提下进行。国外服装设计中也越来越多的借用到了彝族原生态服装特色中因素,诸如百褶裙,绣花等,诸多的现象表明了彝族服装特色对于彝族本民族象征符号的强大力量正被社会认可和接受,也在周边文化的帮助下得以发展和传播。(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2

[2]戴平:中国少数民族发.[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4.6,23至26页

[3]龚正嘉、刘建明等: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与节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7,10至11页

[4]苏日娜: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90至92页

上一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下一篇:初中体育“游戏式”教学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