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昭通彝族文化

时间:2022-08-24 04:00:58

漫谈昭通彝族文化

摘要:文章从昭通彝族的渊源开始,通过对昭通彝族的历史民俗、文字语言、歌舞的描写,展现了昭通地区特有的彝族文化,让昭通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昭通彝族,文化,六祖,语言,火文化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云南是彝族人口最多的省,有405万多人。彝族同根同源,分布在各地的彝族都认为他们有共同的发祥地,共同的语言体系和浓厚的民族认同感情,彝族本身又是一个多样化的民族,这个民族不仅衣着打扮、音乐舞蹈是多样化的,而且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也是多样化的。昭通是古代有名“南方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彝族发祥地的昭通,也保留着许多独特的彝族文化。

一、历史追溯

彝族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或后面加“泼”,彝族意为“人”)。历史上还有许多不同的自称和他称,“纳罗泼”、“罗武泼”等等。彝族源自古羌人,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戈。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戈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宁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地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的同一传说,据传世较完整的水西安氏谱系计算,至清康熙初年已历传85代,约可上溯至战国前期,所生6子发展为“六祖”部落。

彝族人认为人去世后,灵魂必须回到祖先发祥地,也就是回到“六祖分支”地去。现存的18部彝文《指路经》,其终点大多指向滇东北,即今天的云南昭通。彝族在历史上曾经历了洪水泛滥的时代,战胜洪水之后,“六祖分支”的决定使得彝族先民朝着不同方向迁徙拓疆。

二、文化语言、服饰

彝族文化是“火”的文化。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定于每年的农历6月24举行,根据彝族人民的古老传说,举行火把节是为了驱邪逐魔,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昭通火把节的活动还有“洒火把”,寄托向对方表示祝福、驱走晦气的寓意,同时又惊险刺激,可以说是火把节最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支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韵母日趋单元音化以及紧喉音的发生。彝语分六大方言:北部方言,东部方言,东南部方言,南部方言,西部方言,中部方言。各方言之间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词汇上,其次是语音上。说不同方言的彝族彼此不能通话。昭通境内有东部和北部两大方言的彝族。

三、歌舞

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婚嫁丧葬、节日庆典,歌舞都是彝族同胞表达衷曲、倾诉感情、沟通心灵不可或缺的交流形式。昭通地区的彝族舞蹈可以分为三大类:婚嫁舞蹈《阿说客》类;丧葬舞蹈丧葬舞蹈《喀红呗》类和生产性舞蹈类。

《阿说客》,汉译为《酒礼歌》,是彝族男女嫁娶时欢乐吉庆的歌舞。在彝族婚俗中,新嫁娘要出门的头天下午,在新嫁娘家饭后“过礼”,将男方送来的礼物让亲朋好友一一过目,并唱三首《酒礼歌》,女方家也要有一名歌手唱答。过礼后,女方收礼的人要唱着《酒礼歌》向主人点交礼物,主人也要唱着《酒礼歌》接收礼物。此时,欢聚一堂的亲友、宾客,不分男女、不问老幼,喝着酒,唱着《酒礼歌》,且歌且舞。《酒礼歌》曲调优美,歌词形式有叙事史诗、盘歌、猜歌、情歌;内容则天上地下、山里水中、亲情难舍、闺房哀怨等等,随心所欲,即兴发挥。次日,新娘被迎娶到男方家里,又是一堂《酒礼歌》的欢乐聚会。《酒礼歌》的舞蹈人数不限,在唱、跳的过程中,可随意加入、退出,但往往是越跳人越多。的地方,《酒礼歌》歌词内容较完整,舞蹈独立成段,可单独作为表演节目。

《喀红呗》,也有称《毕肃那》的,汉译意译为“跳脚”、“拐脚”、“践脚”、“四个跳舞者耍舞”,也叫“灵桶舞”、“鬼桶舞”,是丧葬中的祭祀性舞蹈。人死后,请来“喀约”(歌舞班子,一般为4名男性舞者)跳《喀红呗》,意为替亡人“开路”、“指路”,让亡魂尽快回到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停灵一天称为“小跳”,舞者从门外按一定队形进入停灵处,杀羊一只,寨民抬纸人、纸马,吹唢呐,敲锣鼓,围房屋边舞边行,或在棺木左右,且歌且舞。停灵三天,要“大跳”,在院内新搭灵棚内舞跳,时歌时舞,通宵达旦。舞蹈时,舞者手持八卦铃和白色孝布,甩、抖、顿,动作刚健、奔放。四舞者间,相互作背、跳、倒立、勾手翻、抱腰翻等动作,以显示高超技艺。从舞蹈套路名称可以看出,《喀红呗》虽是丧葬中的祭祀舞蹈,但套路编排几乎完全是动物游戏型、生产过程型以及表现技巧型,愉悦亡魂,也愉悦今人。

生产类舞蹈流传甚广,名目繁多,如:《撒麻舞》、《种红苕》、《荞子舞》、《收麦舞》、《打猎舞》、《栽花舞》等。共同的特点是:1.以生活化的动作编排完整地反映生产活动过程。如《撒麻舞》,表现整地、背肥、撒肥、撒麻、薅麻、割麻、晒麻、绩麻、纺麻、牵纱、织布;《打猎舞》表现磨箭、射猎、寻找猎获物、捆绑猎物、归家,动作粗犷、强悍、大朴不雕,充满原始的野性美。2.生产类舞蹈完全由彝族女青年表演,观赏性较强。3.这类舞蹈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随意表演。

昭通彝族传统舞蹈,长期以来,形成于自娱活动,晒场、庭院、酒宴席上乃至火塘边都是歌舞场地,适时而歌,适地而舞,内容丰富,古朴苍劲,粗犷豪放,欢快明朗,节奏较快,反映了彝族人民追求美好理想的民族气质、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及民俗学方面的丰富信息,有认知功能,更有独具魅力的审美情趣。

四、结语

昭通彝族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近年来,随着对昭通民族文化的开发,昭通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推动、促进昭通社会经济的发展启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本明、傅永祥,昭通彝族史探[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杨士杰,多元文化中的情韵[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

3.陈卫业、纪兰蔚、马薇,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选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王清华,浪漫云霞——云南民族舞蹈[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苍南区域非遗保护工作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浅谈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