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时间:2023-11-09 05:44:42

彝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篇1

一、哀牢山区三个彝族村寨简介

本文调查的三个彝族村寨位于楚雄州南华县境内的哀牢山中段,分别是威车村委会后山村、岩子头村和秀水塘村委会下村(下文为了表述方便,简称后山、岩子头、下村)。截至2011年8月15日,后山有34户,共144人,全为彝族;岩子头22户,88人,其中彝族82人,汉族6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下村29户,共114人,其中彝族108人,汉族6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下村彝族本姓杞,是哀牢夷雄杞彩顺、杞彩云的后裔,后改为起姓,属同音异字。这是距离南华县城最远的三个彝族村寨,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其中,后山还被称为楚雄州的“”。1983年,秀水塘村委会修通了第一条公路,直接延伸到下村,但由于山势险要,加之技术力量有限(全靠人工开挖),修通之后不久车辆就很难通行了。直到1994年,修通了水弥线(双柏水田——大理弥渡),该公路直接经过秀水塘村委会和威车村委会,因此,岩子头、下村直到1994年才算正式通车,而离县城最远的后山直到1995年才修了一条乡村公路,也因为后期失修而很难通车,近年来才有所改观。目前从县城到这三个彝族村寨有250公里左右的路程,需乘坐8个小时以上的班车。①三个村寨原本都是典型的彝族聚居村,后来由于并社、迁徙、婚姻等原因,有部分汉族人口进入。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三个村寨中只有秀水塘下村由著名彝族学者刘尧汉进行过一些民族调查,其他两个村寨目前为止并无学者涉足。在这三个典型的彝族村寨里,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前,还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彝族传统文化,但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和国家对落后地区的物质援助,这些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前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文化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迅速消失。

二、哀牢山区彝族传统文化消失的现状

彝族文化丰富多彩,并且呈现出地区差异,但主体文化大同小异。本文选择当地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略作论述,旨在说明彝族传统文化在落后地区迅速消失的现状。

(一)语言和文字

彝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但是彝文只有少数人掌握,如彝族贵族和毕摩,并没有在民间广泛流传,因此,当今除了专门学习研究彝文的学者外,能够阅读和运用彝文的人寥寥无几。语言则不然,彝族语言虽然语支众多,各地方言不尽相同,但是在彝族聚居区,日常使用彝语交流则是一种普遍现象。笔者调查发现,在上述三个彝族村寨中,现今20岁以上的彝族群众基本都能讲流利的彝语,但是2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除后山和下村部分青年懂得彝语外,大部分人不能用彝语交流。近几年出生的小孩,长辈直接不教彝语,只教汉语。后山在十多年前的小学教学中还实行彝汉双语教学,近年来,只用单纯的汉语教学。

(二)传统服饰

哀牢山区彝族传统服饰盛行手工刺绣,以花鸟为主要图案,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多彩。过去,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都穿着传统服饰,甚至一度影响到汉族的服饰(部分汉族也戴下文中提到的“桂花”和缝制绣花鞋)。哀牢山区彝族服饰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头饰,当地人称为“桂花”,学者归类为“银帽型”头饰,即在帽子的主体部分饰有几十颗手电筒灯泡大小的“银泡”,帽檐部分则饰有用玉石做成的十二生肖图案。这种“桂花”在当地曾经被视为彝族服饰中最重要的部分,并得到广泛流传。在“桂花”的饰物上也可以看出彝族家庭的贫富差距,家庭好的“桂花”上银和玉的质量较好,家庭一般的“桂花”上银和玉的质量也一般。目前,由于流行服饰价格低廉,穿着舒服,耐脏,很快取代了彝族的传统服饰。20世纪80年代还能在这三个村寨见到很多农村妇女穿着彝族传统服饰,戴着漂亮的“桂花”,现在却很难看到,除非是特殊的节日和特殊的场合。原先每个彝族女孩在出嫁前都有一套制作非常精细、漂亮无比的传统服饰,结婚之日都要作为婚服,婚后有女儿了再赠送给女儿作为嫁妆。现在女子出嫁时,都采用主流的婚服,而长辈留下的漂亮民族嫁妆,已经很少能够看到,而是被晚辈作为一种传家宝式的物品存放在箱底。以前哀牢山区彝家女孩擅长刺绣,平日里自己穿的衣服、鞋子、帽子等都要自己亲手做,还要担负起一个家庭中的大部分穿着。彝家女孩在出嫁前几年,就要亲手缝制绣花鞋和普通布鞋,待结婚之日送给自己所有的本家、亲戚和兄弟姊妹(女性送绣花鞋,男性送普通布鞋),以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和勤劳,也有留作纪念的意思。这样的鞋子少则做几十双,多则做上百双。而今准备出嫁的彝家女子,缝制布鞋似乎成了一种负担,几乎没有人亲自做鞋子了,而是从市场上购买相当数量的鞋子来代替。

(三)传统体育

彝族民间有很多传统体育,大多以锻炼身体和娱乐为目的。哀牢山区的彝族人民,最喜欢的运动是“打陀螺”。我们在城里能见到大小和颜色各异的各种陀螺。而哀牢山区彝族用的陀螺,是用紫柚木为材料手工加工而成的,因为紫柚木硬且重,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损坏,其大小、形状、重量都相差不大。“打陀螺”一般是在每年农历的大年初一、正月十五、二月初八三天进行,很多彝族男性群众在这三天里来到事先约定好的场所,不分老幼分两队进行比赛,比赛中遵循一套约定成俗的规则。老人们经常会说“打陀螺”的目的是“打庄稼”,意思就是获胜的一方这一年庄稼就会长得好,实际上“打陀螺”是以锻炼身体和娱乐为一体的民间体育运动。在20世纪末以前,这项运动还深受彝族群众欢迎,仅在笔者提到的三个彝族村寨中,就有数块场地进行“打陀螺”比赛。每个场地参加比赛者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还有很多妇女和小孩旁观,1998年还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在秀水塘村委会附近的空地上进行了一次正式的“打陀螺”比赛。进入21世纪,很多地方都在节日期间赶集,再加上威车、秀水塘两个村委会都有每个月三次固定的赶集日,三个彝族村寨的很多人为了交易物资或看热闹,都到集市上去而很少参加“打陀螺”比赛了。如今在每年固定的三天“打陀螺”时间里,前来参加这项运动的人越来越少,一般十多人,最多也不超过四十人,并且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几乎不参加这项运动。#p#分页标题#e#

(四)传统节日

彝族传统节日众多,其中最隆重的要数火把节了。彝族火把节的隆重程度不亚于传统的春节。彝族传统火把节有“祭祀”“、驱禳逐疫”和“烧虫”“、照岁祈年”等文化内涵,因此,哀牢山区在每年火把节的时候,彝族群众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祭地,祈求丰收,晚上竖火把,意在驱除瘟疫和烧害虫;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祭田,祈求丰收。在祭地和祭田的时候,都要口念咒语,然后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虽然有迷信活动的成分,但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美好收成和幸福生活的祈祷和向往。随着时代的变化,当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到90年代,哀牢山区的彝族村寨逐渐放弃了这个传统节日的诸多祭祀仪式,火把节时不再祭地祭田,只是代表性地在田地里竖个火把,再杀鸡宰羊做一些传统美食。而如今城里的火把节却越来越兴盛。自从彝族火把节被国务院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火把节的规模越来越大,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火把节的内容既有传统火把节的文化内涵,又融入了很多现代化的因素和商业成分,使得这一古老的节日兴起于山区,流行于城市。

(五)传统礼节

彝族以热情好客著称,只要到家里的人都是客人,都会受到最好的招待。哀牢山区彝族民间流行着“天上雷公大,地上母舅大”这么一句话,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彝族都以自家舅舅为尊。因此在遇到婚丧嫁娶等大事时都要由舅舅做主,但是当事人要事先找舅舅(一个或几个),请求他(们)做主。请舅舅时手里要拿一瓶自家酿造的好酒(1斤或以上),再带上几包上好的香烟,恭敬客气地亲自到舅舅家进行邀请。到办事的时候,当事人还要亲自去接舅舅。接受邀请的舅舅也要带上一瓶好酒表示感谢,舅舅在进当事人家门前还需进行一个由毕摩主持的仪式,在当事人家里舅舅接受最高级别的接待。这种方式看起来有点繁琐,却体现了彝族的传统礼节和对舅舅的尊重。然而随着现代通讯手段的流行,当今遇到婚丧嫁娶等大事的时候,当事人不再亲自上门请舅舅,而是打一个电话就完事了。这样做虽然方便,但是彝族的传统礼节完全失去了,对舅舅的尊重也减少了很多,只剩下电话两头冰冷的声音。从以上事项可以看出,原本在落后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彝族民间文化,在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彝族群众接受了新的思想文化而迅速抛弃了传承很多代人的传统文化,使我们在调查研究民族文化时叹息之余只能无奈。

三、彝族传统文化在落后地区迅速消失的原因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有多方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缺乏民族自信心。由于上文中所提到的三个彝族村寨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使得这些地区的彝族群众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对外界几乎一无所知。但是,随着近二十多年来政府对这些落后地区的关注和帮助,如通过扶贫等手段使这些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交通也随之改善,彝族群众和外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世代相传的那些东西已经“落后”了、“过时”了。例如,很多彝族到城市之后发现,大部分人都在讲汉语,都穿流行服饰,都进行主流的体育运动,遇到事情都打电话,而这些人对彝族的传统文化基本没有了解,因此,这部分到城市里的彝族人民便觉得自己的文化和主流文化相比显得相当不合时宜,他们便立刻对自己的文化全盘否定,很快就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接受了主流文化。

第二,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上文中提到的这三个村寨的彝族自称“罗罗”,彝语中,“罗”是虎的意思“,罗罗”意为虎的民族,勇敢的民族,表明彝族曾经以虎为图腾。但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长期欠发展,加之交通不便,交流较少,文化也很落后,有部分彝族群众不知道“罗罗”的真正意思,加之这些地区的其他民族对彝族有歧视,把“罗罗”说成“倮倮”,对彝族人民进行侮辱,“罗罗”一词也就成了“落后”、“愚昧”的代名词,这就造成了很多彝族群众对“罗罗”这个称呼很敏感,有时因为其他民族称自己是“倮倮”而带来不必要的冲突。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切与“罗罗”有关系的东西,比如彝族的语言、文字、传统服饰、传统体育等都被中老年彝族人刻意回避,不将这些东西传授给后代。在走访过程中,笔者多次问到为何不教孩子彝语,为何不让孩子穿彝族服饰和参加彝族民间体育,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我们这几辈人穷啊,被别人(其他民族)称为“倮倮”,我们抬不起头,现在的孩子不能再被别人称作“倮倮”了,因此我们不教他们这些东西了。这既是彝族群众缺乏自信的表现,也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缺乏正确认识的表现。结果,很多年轻的彝族群众对本民族的文化一知半解,有的甚至完全不知,很多传承了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在一代人中很快地消失了,年轻一代的彝族青年在各方面与汉族无异。不仅如此,很多彝族群众对前辈的英雄事迹也逐渐漠视,如立于秀水塘村委会前宽阔平地上的杞彩顺、杞彩云墓碑,如今已无人祭拜,英雄墓旁杂草丛生,墓碑前更是各类商店林立,曾经的哀牢夷雄如今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沉睡,也在后代心里沉睡。与文中所提到的这三个彝族村寨相比,接近城市,经济、文化、交通相对发达的彝族聚居区,如离南华县城48公里的五街镇,离南华县城24公里的沙桥镇,离南华县城10公里的岔河村委会和离南华县城仅6公里的大智阁村委会,这些地方的彝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比较完好,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里的彝族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都讲着彝语,大部分都穿着彝族传统服饰,婚丧嫁娶都能见到迎来送往,火把节也依然隆重和严肃,而且每年都进行着自己的体育运动。

第三,经济扶贫带来的文化“贫困”。扶贫是好事,但是纯经济的扶贫,却造成了精神上的“贫困”。

文中提到的哀牢山区三个彝族村寨,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政府就持续进行了很有力度的经济扶贫,其中对后山的扶贫力度最大。如今,这些地区几乎家家有电视,人人有手机,中小型农用机器无数,先前落后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性改观。现在我们走进这些村寨,到处都能听到从音箱里传出的彝族音乐,进屋可以看到正在播放的彝族歌舞录像,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在传统与主流的较量中,该地彝族的传统文化已经完全让路给主流的文化。与相对发达地区相比,文中作为重点调查对象的三个村寨文化资源消失的原因有其独特的特点:#p#分页标题#e#

第一,消失速度快。这三个村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消失了。而上文提到的接近城市,经济、文化、交通相对发达的彝族聚居区,虽然存在民族文化部分消失的情况,但过程比较漫长,几十年的时间里也不会有较大流失。

第二,消失得彻底。文中提到的三个彝族村寨中,民族文化在很短时间内几乎一次性完全消失,被主流的汉文化彻底代替,如今在这三个村寨中我们基本看不到本民族的特征。而在相对发达地区,民族文化的消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是反复性的。

第三,文化的核心部分最先消失。上文中提到的语言、文字、服饰、节日、礼仪等这些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在落后地区最先消失了。而在相对发达的地区,文化的消失从边缘部分开始,核心部分会保留到最后。

四、对策和思考

在经济快速发展,交通日渐便利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好本民族文化,在改善落后地区经济条件的同时,如何使民族传统文化不消失,这是我们目前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解决这个问题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非一己或一方之力所能完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民族文化。例如,在当地小学教学中,鼓励或适当奖励双语教学和穿着民族服饰,在课间可以开展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这样对保护一个民族的语言、服饰和传统体育绝对有好处。姚安县官屯乡马游村是梅葛文化的故乡,目前还保存了比较完整的民族文化,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规定了小学要采取双语教学,学生穿着民族服饰,课间操改跳“娃娃梅葛”,这是个值得借鉴的例子。

彝族的传统节日篇2

云南―云岭之南,西双版纳、滇池、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玉龙雪山......一个个美丽的自然造化深深吸引着大批大批的国内外游客。

刚一下飞机,步出夜色中的昆明国际机场,顿时感受到“春城”的爽朗,乘车一个多小时即到达武定县。深夜行车,虽然外面一片漆黑,但是接待工作人员还是向初次来到武定县的记者介绍沿途的风情,“这里有一个全国之最,中国距离最短的两个县:禄劝县和武定县,仅距8公里。现在,武定县还是部级的贫困县,看着周边县发展富起来,我们心里很是着急啊。”话语中让记者深切地感受到武定人对家乡的热爱,对脱贫致富的渴望。但对于这个时候奔向武定的游客来说,心中更加期待的是感受原汁原味的彝族风情和传统的火把节。

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彝族火把节是最具魅力的节日之一,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

火把节开幕式的地点设在武定县白路乡火把山上。

都说彝族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喝水就会喝酒”的传统,在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场表演的云南少数民族的酒歌,就源自武定县。从武定县到火把山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颠簸的路程本是枯燥无聊,但随行的彝族工作人员主动教记者学唱彝族的酒歌,昏睡的神经也兴奋起来,车厢里沉闷的气氛也一下子活跃了许多。

伴着飘出车外的“酒歌”,山路两旁都是穿着传统服装的彝族男女,或是骑着摩托车往山上火把节开幕式的地方赶,或是背着孩子的妇女步行上山。听说在火把节这天,火把山上会停放近万辆摩托车,就像是一个摩托车展,很是壮观。

伴着忽晴忽阴的云,山上的气候凉爽适宜,让人感觉很舒服。山间的绿树伴着脚下的红土,传统的人文节日也可以与自然这样的亲密接触,站在3000米高的高原森林,丛林绿野,以及陆续来到开幕式现场身着节日盛装的少数民族,让人不由得想起了柏林森林音乐会。同样是在森林中,每年夏季,德国柏林爱乐乐团都会在柏林郊外的一个森林剧场――“瓦尔德尼森林剧场”举行演出季的最后一场“柏林森林音乐会”。参加森林音乐会的听众不用像到音乐厅那样西装革履、正襟危坐,而是非常的随意。人们带着毛毯、野餐盒来到那里,或躺或坐在剧场中,在夕阳西下时,一边听着世界上最著名乐团的精彩演奏,一边点燃自己带来的小蜡烛,与家人在烛光下共同品尝红酒的香醇,情调格外的别致。只是这里的火把节其中更饱含着彝族人对传统的信仰与虔诚,对于游客来说,随意、惬意中享受着文化与自然的和谐。

在山上只是举办火把节的开幕式,没有篝火等活动,但是在山道旁边还是停了不少的消防车和警察,这些保证了开幕式的安全。

火把节的开幕式不用为“上座率”担心,感觉满山遍野都是来参加火把节开幕式的观众。开幕式上的节目都是当地彝族人编排的原生态的歌舞。

首先出场的是身着黑衣的毕摩。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彝族内部还分为黑彝族、白彝族、红彝族等支系,在彝族歌舞表演中,他们也在展示着各具支系特点的传统服饰。他们对丰收的庆祝,向上天的祈福,让在场的人也感受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开幕式之后的斗鸡、斗牛、斗羊和射弩,更是博得了在场观众的声声叫好。

还记得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千里走单骑》中丽江的长街宴,同在云南,武定的长街宴独具自己的特色。武定的长街宴十人一组围成一个圆,坐在铺着松针的地上,彝族少女端上来的菜肴也很有特色,盆装的当地放养的猪肉,肥而不腻,还有武定壮鸡、黑山羊以及绿色的菌类,伴着地上飘起的松香和武定彝家小锅酒。似乎森林音乐会上的随意被“克隆”到了长街宴上,看着一圈圈的团坐的客人,心情和胃口都异常的放松。

夜晚的篝火是火把节的高潮。在稍有平坦的山坡上,一堆堆篝火燃了起来,彝家小伙拨弄着三弦月琴,姑娘们手牵手围着火堆随一阵阵弦声跳了起来,烈烈的火焰蹿得老高老高,映红了年轻人的面孔。在场的客人也会不顾一切地挤进人群,牵起彝家姑娘的手,围着篝火,跳到天亮。

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对火的崇拜贯穿于他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古时又称回星节)的历史十分悠久,“对于火的崇拜仪式就是产生火把节的最早根源”。在彝族自治州、县,火把节是法定民族传统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在每年农历的6月24日27日举行,这个时候也是彝族农耕比较清闲的时候。

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彝族有很多支系,每个支系聚集居住。武定县的彝族支系比较多,是彝族聚集地之一,不同的是武定县的不同支系的彝族都居住在一起,因此在武定的火把节能够看到更多的彝族支系展现自己的服饰、文化等等,对前来参加火把节的游客来说也更加丰富。附近乡县如元谋的村民也会赶来参加火把节。武定县也有着诸多的美誉,“彝族之乡”、“罗婺之乡”、“土司文化之乡”、“牡丹之乡”、“壮鸡之乡”、“白药之乡”、“木纹石之乡”......

武定县山区面积广大,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有八百多种中药材,云南白药集团在武定县白路乡关坡投资建设优质中药材种源繁育基地。武定县此次的火把节就以“瑰宝白药.和谐彝乡”为主题,与云南白药集团合办。

1986年武定县被列为部级贫困县,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武定县已走出一条通向山外的路。利用东距昆明78公里,南距楚雄160公里,北距四川攀枝花240公里,金沙江航道途经3个乡,108国道横贯5个乡(镇)的良好交通区位,武定县加强与外界的经贸往来,从这里运出的木纹石(砂岩)已经销往国外,有的还落户北京奥运场馆。

在此次采访过程中,记者遇到了两位来自新加坡的电视制作人,在这里专门拍摄武定县彝族火把节。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信仰的国家,新加坡国家电视台拍摄了一部系列的纪录片,讲述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比如泰国的泼水节等,收到了不错的反响。”

为什么选择彝族的火把节?

“对中国春节太熟悉了,所以这次在中国我们只选定了彝族的火把节,因为火把节很有特点,而武定的火把节让人感觉原汁原味。我们就以一个彝族歌舞演员和一名组织火把节的官员为两条线索拍摄,相信在新加坡也会取得不错的收视率。”

......省略)

彝族的传统节日篇3

关键词:大凉山;彝族;摔跤活动

一、引言

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是古羌族人游牧迁徙的南下过程中不断融合西南土著部落而形成的,以热情洋溢的“火文化”著称于世,而大凉山彝族传统摔跤高度的技巧性与强烈的对抗性正体现了这种激烈如火、炽热如焰的豪情。正是摔跤活动这种不懈精神与品格的集中体现与传承,使它成为游牧文化与山地文化紧密结合的智慧结晶,从而贯穿于彝族人民生产生活各方面,成为与大凉山彝族人民生活生产劳动、等社会性活动密不可分的传统体育项目,是灿烂的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四川大凉山地区为例,对彝族摔跤活动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及其特有的社会文化价值进行探究,寻求如何在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西方竞技体育的强势冲击下,实现彝族式摔跤扬长避短的转型与持续科学发展。

二、大凉山彝族摔跤的历史起源

1.起源于大凉山彝族的生活生产方式

大凉山彝族是古羌族人游牧迁徙的南下过程中不断融合西南土著部落而形成的,因此作为其文化典范的摔跤活动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与山地文化交融的印记。在远古时期,尚未定居的古羌族部落以逐水草迁移放牧和狩猎为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们为了生存和获取食物,除了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外,还必须依靠自身的徒手技能与大自然搏斗,如狩猎活动就是典型的之间的搏斗形式,由直接猎杀发展到将兽类驯服为家畜进行放牧饲养,还有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争夺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搏斗。随着人们经验的积累与发展逐渐形成攻防兼备的徒手搏击技巧,即彝族摔跤活动的雏形。

2.源自大凉山彝族原始宗教祭祀活动

和其他民族一样,大凉山彝族也有很多神鬼传说。因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对于神秘的自然现象的未知和敬畏继而产生心理投射,认为万物皆有灵,由此催生了大凉山彝族先民的自然崇拜。这些自然崇拜都通过人们虔诚的祭祀活动来表达,而摔跤活动就是常在这些特定活动中用来欢娱神灵,以祈求保佑人畜兴旺、政通人和[1],因此在各种节日庆典中总少不了摔跤活动,参加者对抗越激烈体魄越强壮、技巧越纯熟,越能表达对神明的崇敬之意。

3.源于大凉山彝族发展的部族战争

纵观形形的人类发展史,任何形式的文明发展与昌盛都离不开战争的推波助澜,彝族的形成与发展也不例外。在这种好勇斗狠的气氛中,摔跤技能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一种军事技能储备或衡量勇士素质的重要标准,连儿童玩耍的游戏里都有这种活动的身影。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经常还是以贴身搏斗决生死,人的求生欲望激发出来的潜力是惊人的,因此经历战争血与火的洗礼而流传下来的摔跤活动总是带有攻击性强、技巧性高的暴力色彩。

4.源于大凉山彝族的日常生活娱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已经模糊的意识到想要更好的生存既要依靠自然的眷顾,也要靠自身力量的努力,因此也更加注重本能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劳动技能不断丰富与深化,因此在出现劳动产品剩余的之后,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许多休闲娱乐方式,如舞蹈、角力、竞技等形式,通常用于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与向往,抒发狩猎成功或收获的喜悦,对自然的崇拜与祈祷,对生活现状的记述等,这些在彝族自创的文字中都有记载,其中的角力正是摔跤活动的前身,它伴随着彝族人民走过了常年生活的喜怒哀乐,是大凉山彝族发展过程的见证,所以被列为大凉山彝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彝族摔跤的社会文化价值

1.卓越的健身价值

因为摔跤是一种人体直接参与的活动,这个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参与摔跤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起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作用,还可以调节人们的心理和情绪,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这种主观可以追溯到生活条件严酷的原始时期,人们的生命没有任何保障,为了生存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所以锻炼身体只是生产生活的辅助手段与本能;而在部落战争频繁的年代,只有提高自身战斗技能才有存活的机会,在这样残酷的优胜劣汰中,大凉山彝族人民依靠勇气与智慧传承到了今天,为此也在大凉山彝族文化的很多方面保持了崇尚武力的传统。

2.娱乐身心的价值

前面提到大凉山彝族人民把摔跤当作非劳动时间的娱乐休闲项目,因为无论是儿童青少年的玩耍嬉戏,还是成人的竞技运动,都是身体直接参与的运动,继而体现出其娱乐身心的功效。因为在生活单调枯燥或辛勤劳动之余,人们渴望追求激烈刺激的情感体验,而大凉山彝族摔跤这种对抗性强、技巧复杂的运动正符合人们的这种需求,因此摔跤成为了大凉山彝族人民积极参与和观赏的运动项目,开始积极活跃在各种社会活动之中。参与者也在激烈的对抗中通过证明自己实力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而且在族群中作为勇士拥有与众不同的优越感和荣誉感,这也促进了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运动的普及性,就此形成了彝族人特有的摔跤热情。

3.增进人们社会交往的价值

由于人们在积极参与摔跤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与整个庞大的活动集体接触,无形间也增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这种人与社会互动的双重需求也间接造就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俗。如最著名的“火把节”,人们就在这种节日庆典中载歌载舞、肆意狂欢,尽情的释放激情与活力,并且在这段时间同步举行祭神、祈祷丰收、送祟除邪、斗牛、赛马、摔跤、射击、对唱、歌舞、选佳偶、敬酒等一系列具有彝族特色的社交活动[3],其中摔跤活动无疑是所有举行的活动当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武会友、以跤会友”是彝族人社交文化的精髓,这种运动所引起的广泛社会关注是其他同类活动无法比拟的,它由双人对抗的身体活动逐渐演化成内含丰富社会文化价值的社会性活动,这是大凉山彝族同胞特有的社会认知。

4.独特的教育价值

大凉山摔跤作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载体,具有无可取代的教育作用。大凉山彝族人民勇猛、果敢、顽强、睿智的优秀品质在一次次摔跤的过程中得到了凝练,它是大凉山彝族民族精神的形象化活动,也逐渐成为儿童青少年学习本民族社会认知、发展人际关系的必要手段,它已经融合为大凉山彝族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是培养彝族人民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在运动过程中鼓励人们不断挑战困难和极限,从而超越自我发掘自身潜力,培养参与者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刚毅果敢的优秀品质。

四、大凉山彝族摔跤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大凉山彝族摔跤发展现状

1.现代体育的快速发展给大凉山彝族传统体育带来巨大冲击

现代生活的模式节奏快、压力大、消费水平提高等因素导致人们越来越趋向于追求更直观、更强烈也更规范的精神刺激,而民族传统体育这种在游戏中达到娱乐身心、强健体魄的体育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现代竞技体育勇于进取、挑战并超越自我的强势风格正好满足人们的这种体育需求,因此在大众参与和观赏等方面更具发展活力。虽然彝族式摔跤在1990年经国家体委、国家民委审定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磨儿秋、跳火绳也曾经作为表演项目在民运会中向全国人民表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彝族传统体育的影响[4],但是依然是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各地并未因此形成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核心的全民健身浪潮。政府相关部门辅助亦杯水车薪,连学校体育也日渐西化,主要是开展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体操、羽毛球、乒乓球等普及程度较高,与现代生活方式接轨较好的竞技体育项目,而民族传统体育仅为备选科目或没有开设,因此大部分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概念已经模糊,从目前传承发展状况来说大凉山彝族摔跤的发展前途堪忧。

2.经济状态对彝族传统体育有制约作用

大凉山彝族地区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长期处于奴隶制社会等历史原因,致使其生产力低下,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不发达,虽然在奴隶制时期曾有过短暂的畸形经济繁荣,但总体上来说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事实证明没有经济和物质基础支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难以为继的。当地人民解放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已经逐渐摆脱贫困状态,基本生活生产得到了应有保障。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对健身方式的要求不仅多样化,还逐渐追求时尚化和高品位,但大凉山彝族摔跤原有的一些运动与组织形式与这些需求是相背离的,而且区域经济结构缺陷与发展的不平衡,大部分地区道路交通、医疗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的落后无法满足进一步发展需要,客观上的基础设施缺陷也间接的限制了彝族民族体育的发展。

3.理论研究的不系统限制了彝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彝族文字虽然对大凉山彝族摔跤有一定记载但并不深入和持久,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研究逐步进入有组织的发展阶段,但由于后来的三年自然灾难和,研究曾一度停止,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进入正轨。从80年代开始,一系列研究彝族体育的文章开始出现在学术专刊上,在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州州体委牵头下撰写的《凉山州民族体育志》中也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彝族传统体育,彝族摔跤的理论研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5]。然而也不得不承认,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性理论研究体系总体上还不够深入系统。

(二)大凉山彝族摔跤的发展对策

1.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彝族传统摔跤发展的重要保证

作为一种在独特环境下孕育的区域性体育文化,大凉山彝族传统摔跤有它特有的研究意义和存在价值。任何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实践都是需要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后盾支撑的,因此我们要以唯物主义理论与方法对彝族传统摔跤进行深入的研究来探寻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多学科多角度的对彝族传统体育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大力开展综合性研究归纳彝族传统体育的本质特点、社会文化价值和发展规律等科学理论,以形成较客观清晰的认识,用以支持和丰富它的竞技含义、项群分类、训练方法、竞赛规则以及面向专业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各种配套研究,逐步建立起彝族摔跤的科学理论体系。

2.各民族体育文化不断在交融、扬弃中发展

各地少数民族人民在民族大家庭团结一致、共同生活过程中不断的交流融合,旨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国各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容、节日庆典与宗教祭祀活动也点缀着民族大家庭幸福美满的生活;纵观世界体育发展史,不少风靡全球的运动项目,最初都是由民族体育发展而来的。因此只要沿着民族交流的路坚持下去,在继承大凉山彝族传统体育的优秀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勇于创新,汲取各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精华,汇入现代体育的共性,才能在新时代获得生存与转型[6],实现大凉山彝族摔跤的科学持续发展。

3.发展彝族传统摔跤要立足于学校体育加强人才的培养

体育活动是人体直接参与的活动,彝族传统摔跤的科学持续发展是离不开人的,因此各类专业的体育人才是大凉山彝族摔跤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加强人才培养教育是根本,努力发展大凉山彝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活动。学校是体育的摇篮,也是民族传统体育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经之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彝族体育项目以及相关的背景、历史、规则等内容,将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继承和发扬彝族体育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灵活地引导学生参与并养成锻炼习惯。同时将各高等院校作为彝族传统体育与人才培养的基地,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学科门类全、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努力培养彝族摔跤运动和管理人才;以彝族地区各中小学为彝族摔跤选拔培养优秀彝族体育人才,做好彝族摔跤的人才储备。

4.发挥大凉山彝族摔跤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大凉山地区经济的发展

体育和经济在一定范围内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现代竞技体育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日益蓬勃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重视其发展的众多国家带来经济繁荣的成功转型模式。在物欲纵横的商品经济时代,大凉山彝族摔跤要谋求积极发展就必须与经济活动挂钩,经济条件的支持是发展的关键。关于这一方面可以借鉴现代体育发展模式,如可以利用彝族节日庆典、民俗风貌等一系列民族特色活动形成系统的旅游表演项目,也可以通过科学运动原理和训练方法指导培养摔跤技战术提高摔跤竞技能力,为各类摔跤比赛输送人才,扩大影响范围,形成经济为基础的良性循环。

五、结语

大凉山摔跤是大凉山彝族绚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大凉山彝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发展历程,具有独特的健身、娱乐身心、增进社会交往和教育的价值,我们一方面要用科学的唯物主义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基础,科学系统地整理、探索彝族传统文化与体育的密切联系,既要不拘一格吸收现代体育的精华,保持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性质,又要适当借鉴其他少数民族体育发展模式和现代竞技体育优异成果,对其进行科学的改造和创新,使之更符合现代化发展形势也更便于普及推广,努力让大凉山彝族传统体育为更多的人民群众喜爱;同时应积极开发大凉山彝族体育在地区经济建设中的辅助作用,因地制宜的开展多元化体育活动,为大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建设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从而促进整个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仲仁.彝学论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166-180.

[2]韩勇,苏高.论彝族火把节中的传统体育活动[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9):104-107.

[3]番丽玲.从传统的游戏到表演――石林彝族摔跤文化的变迁[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2):64-65.

[4]杨文杰; 高丽萍;蔡正杰等.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探究――以云南彝族摔跤为例[J].曲靖师范学院院报.2007,(06):81-83.

[5]石伟.彝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5):147-150.

作者简介:

杨明旭,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体育教育;

彝族的传统节日篇4

关键词:云南楚雄 彝族火把节 起源 文化内涵

关于云南各民族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中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火把节,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和著名的当属一组的火把节,但云南地区彝族支系众多,且分布在不同地区,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彝族火把节,因为地域或支系习俗的不同,各火把节的具体细节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是浅谈彝族的一个小分支的火把节――云南楚雄彝族火把节。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祭火习俗

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花费了很长时间创造了火,并将它赠与人类,火使人成为了万物之灵,并带给了人类无限的光明和权力。然而这仅仅只是个传说,现实生活中人类的祖先率先发现了火的秘密,并将它命名为“火”, 人类的一切生活依赖于火,这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光明辉煌的新纪元的开始。

世界上不少古老的民族如希腊、埃及、印度、北欧等国家及美洲印第安人和西伯利亚一带民族中部保留有不少拜火习俗和拜火神话。在我们中国各地区、各少数民族也都保持着古老的祭火习俗。在我国浩繁的历史文献中也有很多记载关于火的祭火习俗和神话故事。火的认识和驾驭,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他们组织部落、民族、母权制和父权制家庭之时便创造火的崇拜。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火的崇拜和楚忌是是很普遍的现象。

长期居住我国西南、东南地区属汉藏语系的壮、布依、傣、仫佬、彝、黎、纳西、珞巴、羌、阿昌;瑶、苗等少数民族亦有祟火、畏火、驭火的习俗。壮族敬火神,订九月初九是“送火神节”,要在野外盖一间禾草小屋,祭礼后将草屋焚烧,意在祈求免除火灾。瑶族家家火塘里终年保留火种,火塘就是火神所在,不许吐痰、扔污秽的东西。湘西土家族敬奉灶神,每年在初一、十五日要在灶上点“锅灯”。土家族还把灶神性格化了,传有“灶神菩萨上天奏本――标耿笔直”的传说,勾勒出灶神通人性“近人情的可爱的形象。在原始时代,火的威力及蛇舌似的烈焰都使他们对火产生了神秘而敬畏的感情。据有关学者调查,云南巍山彝族农历正月初一祭火。称祭“火龙太子”。云南泸西县阿盈里的彝族。农历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日祭火塘,主妇向火搪里投最肥的肉。凉山彝族视“锅庄”为火神之所在,严禁人畜触踏或跨越。

火祭习俗这样普遍地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存在,从时间各说,可以说从遥远的蒙昧社会延续至今。从空间上说,它跨越不同的区域。从形式来说,它复杂多样,绝不雷同。尤其在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而各民族又具有众多支系,祭火习俗在年代的演变和地区差异的情况下,不同支系的习俗都不尽相同。

二、彝族火把节的起源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由来已久。彝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火把节由来和起源的传说,内容各异,形象生动,形式多样,蔚为大观,构成了独特的火把节传说文化系列,丰富了彝族民间文学的宝库。

火祭习俗表示火与原始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密切关系。火具有无比大的威力,因此他就具有好与坏的两重性。首先,它是人类脱离的茹毛饮血的年代,人类用火来驱赶野兽,保护自身安全,用火来围剿猎物,也称“火围”,农民用火烧掉林木,耕种作物,以此作为衣食之源。彝族在彝历虎月(阳历四月)e行“火把节”就是为烧死“天虫”保护庄稼而举行的,天虫烧不完,火把举不尽,延续至今的雄伟壮丽的场面表明了入类对丰收的祈望。而另一方面,滚滚的火舌又给人带来灾难。所以在有的民族里火神不是作为善神而是作为恶神而存在的。祭火与驱火都表明少数民族的原始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企求丰收的强烈愿望。

三、楚雄彝族火把节及其反映的文化内涵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楚雄州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民族特征的节日。火把节古时又称星回节。有关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理发的一个年节。在古彝族十月太阳历中,将一年365天分为10个月,每月36天,余下5天为过年日,火把节就是上半年的过年日。火把节的历史十分悠久,经专家考证认为“对于获得崇拜仪式就是产生火把节的最早根源。”按传统,六月二十四日上午杀猪宰牛样,自午后到二十六日,全村无论男女老幼,均到附近的“火把梁子”有了,并将运行斗牛、摔跤、骑马、射击等比赛。晚间祭祖、耍火把。说为耍火把,即由青壮年男子手持火把,抓取粉末撒在火把上,使之喷出星火烈焰。先屋内,后屋外,尽情喷洒,然后将各家火把集中于村内广场,男女老幼围火欢哥跳舞,以示祈福驱邪。

1982年5月2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议案,确定火把节为州内彝族的法定节日。自1982年起,州、市政府每年均在楚雄鹿城举办欢庆火把节活动。火把节实质上是彝族文化传承、延续的一种方式,在节日的庆典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相聚在一起,一同享受着彝族的民俗风情,了解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在心中那对火和祖先的崇拜,让来到这里的人们有着一种深深的认同感。

火把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充满着彝族的文化色彩,承载着彝族人民的心声,人们用这种祭火的习俗来表达对祖先的肃然起敬,也表达着对未来生活和下一代的美好祝愿,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对历史的铭记。彝族人民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自己的后辈,不要忘祖,不要忘本。同时也让来楚雄游玩的,同是华夏民族子孙的游客,更进一步的贴近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历史。另外,宗教的信仰是少数民族节日的精神内涵,在火把节中也有许多的宗教仪式,如信仰万物有灵等,崇拜火、石头及以虎为主的多种图腾,这些宗教仪式与信仰崇拜中渗透着血缘观念,往往是人们祈求氏族、部落、社会、民族兴旺,希望祖先的灵魂护佑子孙后代平安发达的愿望表达。在节日中,人们往往会感受到彝族浓烈的节日气氛,从家家户户到大街小巷,各处张灯结彩,热闹欢喜,街市上有彝族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和商品,琳琅满目,大家互相分享,显示着彝族强大的内部亲和力和凝聚力。随着20几年来楚雄彝族火把节的大力宣传,每年都会有不少游客来这里感受彝族风俗,文化效益带动着经济效益,也有不少商家停留驻足,火把节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很大的贡献。

总结

楚雄彝族两千多年来,火把节一直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影响着彝族自己人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使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了当地的文化,感受着浓厚的民族气息和民族凝聚力。在这样的场合中,彝族文化的核心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彝族文化具有巨大的文化内涵,还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探索和研究,为人类历史和文化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孟慧英.从多元文化视角看民族传统节日.民间文化论坛,2006(1).

[2]余文栋.彝族文化文集.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

彝族的传统节日篇5

一、川南彝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

为了厘清川南彝族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彝族的迁徙发展史,因为川南彝族作为彝族的主要聚居地,其历史和彝族的发展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彝族族源说,目前主要有“北来说”和“云南土着说”两种。“北来说”认为,彝族是古氐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各土着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云南土着说”则认为,云南自古便是彝族先民的发祥地,今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境外各地彝族皆发源于云南的土着居民。但学术界最为公认和流行的是“彝族源于古羌人”按“北下”迁移这一学说。氐、羌民族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商代就已屡见于史册。《诗经?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献和考古资料证实,氐羌先民早在史前到战国秦汉时期,从中国西部高原经松潘草地到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上游,又沿岷江和大渡河(其后转安宁河)河谷南下,而达云南的鲁甸、昭通、昆明、大理及贵州毕节等地,通向西南的广大地区。关于这一说法,古文献《后汉书?西羌传》上有羌人南迁的较早记载:“羌无戈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獂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迹,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嶲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其中“旄牛种,越嶲羌”,就是彝语支各族的先民。彝族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沿大渡河及安宁河至滇东、黔西及昆明一带,最后在滇、川、黔、桂定居下来,完成了游牧到农业定居的转变。长期从事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蓝勇先生用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研究结论,结合考古学和现代人类学的资料去分析民族源流及其民族文化,探索其民族源流的地理特征,也认为彝族的遗传位置在中国西北的北部地区,民族确有从北向南迁移过程,属藏缅语族,是古氐羌系族后裔。且从现在对彝族体质人类学、遗传拓扑学的研究表明,彝族中存在“黑彝”和“白彝”之分,从体质特征上讲,“黑彝”更有明显的西北亚人种特征,而历史上“黑彝”多以奴隶主的身份出现,可能就是彝族最早的主休民族核心,而“白彝”可能是后来的迁徙过程中融合进去的。川南彝族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支撑。从其族源及迁徒发展来看,无论生活环境如何变迁,抑或与汉、藏、回、蒙古、苗、傈僳、纳西、布依、傣、壮族等多民族杂居,虽不同的信仰、文化历经碰撞、融合,但彝族独特的文化最终得以发展。一代代川南彝民以音乐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或口口相传先民迁徙的足迹,或颂扬彝民的勤劳勇敢,或表现劳动的五谷丰登,或聆听生活的酸甜苦辣,或反映历史传说,或象征幸福爱情,用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心中的喜怒哀乐。

二、川南彝族音乐的民俗文化背景

彝族音乐文化的最原始的源流在于娱民娱情。彝族音乐文化非常发达。彝族人民继承了古氐羌人能歌善舞传统,将音乐文化艺术渗透到了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早在远古时期,因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性,彝族人尤其信奉天神,认为一切皆为神的意旨,是不可违也不可战胜的。因此,凡是人所不能之事都交由天神来裁决,久而久之,逐渐固化为彝民族传统习俗,即今天依然盛行于彝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祭祀、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生期满月、修房造屋等庆典活动。在原始的祭祀天神活动中,彝民族早期的舞蹈、音乐也应运而生,随着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这些舞蹈、音乐最终固化下来,成为各种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渐具彝民族特色。彝谚云:“唱歌有三种,一是高兴时唱、一是悲伤时、死人时唱,一是在山上放牧时唱”;“调子有三种,一是沙居(高兴),一是煞举(悲伤、忧愁),一是尼布嘿布合(禽兽雀鸟叫)”。无论是在劳动间隙,还是在过年过节以及婚丧嫁娶等重大日子,彝族群众都要以欢快朴实且又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歌舞来抒感,自我娱乐。彝族的主要节日是火把节和彝历年,这是彝族最隆重而又最富特色的传统节日。每逢彝历年,除了杀年猪、敬祖灵,彝民们的主要活动就是狂欢。人们相互邀约,成群结队地串门喝年酒,弹月琴、唱年歌,这家喝,那家闹,尽情欢娱。姑娘们流蜜的口弦琴音撩拨着一颗颗火热的心,令人动容;青年男女们倾情对歌令阿哥们倾心,让阿妹们醉心;男人们“支依博”(即串家串户地喝酒),边饮边歌,氐羌族系豪放血统展现无余。同样,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是彝人的狂欢节,也是中国的狂欢节。它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节日风情,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节日期间,有斗牛、斗羊、赛马、摔跤、选美等彝族传统文娱活动,人们穿上节日盛装聚集于火把场,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热闹非凡。彝族传统文化,尤其是音乐文化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此外,在其他场合,彝族音乐文化也多有表现。聚居于泸州叙永咪苏坝及周边地区的彝族,但凡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生期满月、修房造屋,甚至小孩剃毛头等,请唢呐匠吹奏是必不可少的,往往一个生产、生活的活动现场,根据亲友情况,可能会出现一对或若干对唢呐闹场,人们通过音乐形式传递祝福与吉祥,反映了彝族古代生活文明。

三、结语

彝族的传统节日篇6

彝人有谚语“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指的是彝人包括生死在内的一生都与火紧密相关,孩子出生要抱到火塘上经烟熏火烤以去除不幸和霉气,人死后要经火葬其灵魂方能回归天界与祖先相聚。所以,火在彝人的生命历程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彝人最敬畏的对象,并且这种对火的敬畏还渗透到了住宅布局、宗教、禁忌、生命仪式、装饰艺术、节日庆典等彝人生活的每一个环节,独特的火崇拜也因之成为彝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正如彝族文化的研究者曲比阿果在其《凉山彝人火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一文中所指出的:“彝族火文化的产生、发展、变迁与彝族生活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彝族人对火的理解与禁忌承载着他们对社会、自然的理解与敬畏,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出火在彝民族的生存发展中所具备和发挥出的巨大力量,也可以切实体验到彝人对火的情感。”由于传说的影响、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的选择以及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作用,彝人对火的崇拜最终演化出了火把节这一最具彝族文化特征的节日,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彝族传统火把节,是彝族深层火崇拜物化的重大节日。火把节的火崇拜,不仅源于火能烧虫逐疫的自然属性,也源自彝民笃信火能占田祈丰的精神属性。作为彝族年度性重大传统节日,敬天祭祖、叫魂赎魂、烧虫逐疫、占田祈丰仪式,构成了其四个最为重要的民俗特质,呈现出火把节独特的文化意义,源源不断地推动着彝族传统火把节的传承。彝族通过周期性演述这些节日民俗特质,不断地沟通着天地人际关系,同时也规范着彝族现实社会。”因此,火把节完全可以堪称凉山彝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其文化含义在于:火把节对火的崇拜,折射出彝族人民对火的理解与禁忌,包含着敬天祭祖、占田祈丰、烧虫逐疫、叫魂赎魂等独特的民俗特征,承载着他们对社会、自然的理解与敬畏,是彝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

2火把节的典型视觉符号特征研究

根据彝族文化研究专家的介绍,“火把节一般要连续过三天。第一天打牛杀猪宰羊准备丰盛食物,晚上耍火把游山绕地,这时青年们聚集一起玩火把,唱‘都格啦’(即火把到了,快来玩耍)的火把节歌。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热闹而隆重,活动内容众多;届时,举行传统的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年轻女子则跳起欢乐的节日舞‘都荷舞’。第三天继续过节,不过活动不如头两天热烈、隆重”。三天的火把节,除了祭祀、祈福、娱乐之外,如同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一样,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吃,不论富人穷人,都要尽力准备丰盛的食物来庆祝火把节,“祭啊祭,兹莫用大骟牛来过,富人用大骟羊来过,穷人用鸡来过,光棍用蛋来过,寡妇用荞粑辣子汤来过”。而在吃时,因酒是彝族人生活中的重要饮品,年节、婚丧、祭祀、盟誓、探亲访友均以饮酒为礼,即使无菜也不伤豪兴。所以喝酒成为火把节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三天的火把节实质上也就是开怀畅饮的狂欢节。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畅饮醇厚甘美的杆杆酒,载歌载舞,祈望庄稼丰收、人畜兴旺安康,是火把节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图像记忆,而火与酒则是这一视觉图像中最鲜明夺目的东西。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将火与酒作为火把节的典型视觉符号。由于对火的崇拜,火镰曾经是彝族日常生活重要的取火工具,以及生存环境中对火的强烈依赖,所以凉山彝族提炼、创造了火镰纹,并将其以单独或二方连续的构图形式,广泛应用于从古到今各种器物的装饰中,火镰纹因之成为最具凉山彝族文化特色和生命力的传统纹样之一,据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其作为火把节典型视觉符号火的形态元素。酒在凉山彝族的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可成为饮酒的由头,结盟酒、娃娃认亲酒、搜美酒、洗礼酒、成人酒、求婚酒、订亲酒、告慰酒、报丧酒、吊丧酒、丧宴酒、安灵酒、送灵酒、祭灵酒、祭祖酒、待客酒、互助酒、赔礼酒、家支酒、戒酒酒、开戒酒,饮酒的名目可谓品类繁多,因此凉山彝族形成了自己丰厚的酒文化,这种酒文化不仅体现在不同饮酒名目具有不同的饮用礼仪,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而且也体现在酒具造型的别具一格上。在凉山彝族众多的酒具中,尤以扁圆形酒壶、鹰爪酒杯和牛角酒杯最具彝家特色。扁圆形酒壶分头、腹、足、咂口四个部分。头为三节小塔造型,既具宗教意味,亦具装饰作用。腹为圆饼形,分前后两半,采用子母口扣合。足为圆锥形,壶正放置时可保持整个壶的稳定,倒置后就成为壶的进酒口,呈喇叭口型,中心有一孔,插竹管入腹内,便于灌酒。

咂口为腹上端旁的一斜插竹管,供吸酒用,竹管直插入壶内。壶的内部构造极为精巧,壶内“在腹腔上部高于进管口部分形成必需的空间,酒液因低于进管口,壶置正滴酒不溢。由于出酒管斜插腹腔,其底端靠腹腔底部,因此酒液能基本吸尽。酒壶腹腔成密封状态,和外界接触面小,酒味可长时间保持不变。摇晃摆动酒壶,酒液也不会漏出,很适用于长途跋涉和游牧生活”。鹰爪酒杯系杯身和雕鹰爪组合而成。“杯身为木胎或皮胎漆绘、杯底有一突锥捆上鹰爪成—体,用土漆涂抹,使之牢固。彝族人民对鹰十分崇拜,他们把鹰视为神的化身,认为鹰能镇邪。用鹰爪做酒杯足,可避邪驱魔。从前家里的主人把鹰爪酒杯和牛角杯、野猪蹄酒杯等一起置于室内,以显示具身份高贵和势力的强盛。”牛角酒杯的制法较简易:“将牛角砍下火煮,掏净角内的血肉,角表刮削匀净,髹漆彩绘即成。在诸种牛角酒杯中,以牦牛角酒杯为一等,犏牛角(母牦牛、公黄牛的杂交牛牛角)酒杯为二等,黄牛、水牛角酒杯为三等,绵羊角酒杯为四等。”扁圆形酒壶以木胎漆彩绘,色彩厚重,对比浓烈;纹饰多样,主次分明;造型独特,结构精巧;整个壶鲜明、浓郁、粗犷的彝家风格,让人过目难忘。鹰爪酒杯造型奇特,集粗犷、威猛和灵巧于一体,蕴含着浓郁的图腾崇拜和宗教意味;牛角酒杯取材天然,造型随物赋形,或粗犷遒劲,或优美灵巧,积淀着彝族先民的原始审美情趣。两类酒杯从造型到纹饰,再到文化内涵,无疑不彰显着凉山彝族酒文化独有的意味。因此,扁圆形酒壶、鹰爪酒杯和牛角酒杯所蕴含的厚重凉山彝族酒文化印记,使其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火把节典型视觉符号酒的形态元素。而它们在造型、纹饰方面的古朴稚拙、天然粗犷、凝重壮美的原始韵味,则体现了凉山彝族热情豪放、勇敢不屈的民族文化性格,因之我们可以将具有原始韵味的古朴稚拙、天然粗犷、凝重壮美视为其风格元素。从古代开始,凉山彝族就对黑、红、黄三色情有独钟。在民族生存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凉山彝族逐渐赋予了黑、红、黄三色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象征意义:黑色象征土地,红色象征火与血,黄色象征太阳的光辉,使其成为了自己民族的三原色,并将其广泛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黑、红、黄三色成了彝族这个群体相互认同的、最敏感的、并能产生共鸣的色彩语言符号和信息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成为了凉山彝族及其文化最易被其他民族辨认、识记的文化色彩符号。因此,具有丰厚文化含义,色调简洁明快、对比强烈鲜艳的黑、红、黄三色,理所应当的是火把节典型视觉符号的色彩元素。

3结语

凉山彝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又造就了这一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而从上述对凉山彝族饮食文化及其含义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到,植根于这一民族深层文化意识“火崇拜”基础上的火把节,在其漫长的历史传承中,最终演化为了丰厚悠久的凉山彝族饮食文化的代表性文化元素,并通过火与酒这一典型视觉符号,及其构成这一视觉符号的形态元素(火镰纹、扁圆酒壶、鹰爪杯和牛角杯)、色彩元素(黑、红、黄三色)、风格元素(原始韵味的古朴稚拙、天然粗犷、凝重壮美),成为了最能表征凉山彝族文化、最易为人所辨认和识记的文化视觉符号。总言之,在历史的传承演化中,以火与酒为视觉图像,包含着丰厚文化含义的火把节,已经成为凉山彝族文化最具标志性意义的“视觉符号”。

彝族的传统节日篇7

一、新彝文的出台及彝语文专业的设置

1950年,中央西南各民族访问团在西昌专区访问期间,就协助西昌军管会对彝族语文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1951年1月设计了一套拼写彝语的新文字。同年2月2日西昌专署召开发展彝族语文座谈会,决定实验推行这种新文字。中共西昌地委书记梁文英在这次座谈会上,号召专区各机关干部努力学习彝族语文,决心长期为彝族人民服务。这个号召得到各民族干部和西昌民族干部学校、省立西昌师范学校全体师生的热烈响应,从3月到7月,便先后在西昌和大凉山中心区的昭觉一带,掀起了学习彝族语文的高潮。参加学习的干部和学员们都认识到学习彝语文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个政治任务来完成。西昌专区民族干部学校、省立西昌师范和昭觉的基层干部训练团是当时热烈学习彝语文的三大中心。发展彝族语言和实验推行彝族新文字的工作,从一开始起,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结合着彝族人民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如彝族师资的培养,彝族小学和民族干部学校各科教材的编译,彝族干部的识字教育,以及汉族干部的彝语文教学等工作,从1951年3月初便有步骤地展开了。西南民族学院也为了适应彝族地区社会需求,设立了彝语文专修科。这就是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前身。彝语文专修科开办以后,采取了多层次办学,多学制并举的办法,共培养新彝文编译、教师和推行人员近2000人,成为新彝文最大的实验教学基地。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学制,编写多种教材,在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展了多方面的科研工作,为新彝文的实验教学以至新彝文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作出了贡献。彝族、汉族、白族、纳西族、僳僳族等各族学员毕业后,有的被分配在彝族地区开展彝语文工作,有的在地方民主改革工作队工作,有的在政府和部队当翻译;有的被分配到国务院彝文翻译处为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全国党代会和其他全国性的会议及活动做翻译;有的被分配到省级机关和教育部门继续进行彝语文人才的培养工作。1958年,民族语文工作受到严重挫折,民族语言委员会等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单位被撤销,并取消了彝文学习、实验推行等工作。彝语文专修科中断招生。1960年5月24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四届人民代表会议正式通过了撤销“新彝文”的决议。

二、规范彞文的推行与彝语文专业的复兴

彝语文工作曾经走过较长的一段弯路,教训是深刻的。正如四川省委川发(1975)72号文件中指出的,“1951年创制的《凉山彝语拼音方案》(即新彝文)离开原有彝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条件不具备,没有搞成。1958年停止推行后,又离开原有彝文直接推行汉文。也由于绝大多数彝族不懂汉话,只学汉文,形成语言和文字脱节,不容易学,也不容易巩固”。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广大彝族干部群众一致强烈要求使用自己的原有文字。1974年9月,四川省委决定采用原有彝文,在整理、规范的基础上予以推行。根据省委的决定,四川省民委和凉山州政府对原有彝文进行了整理规范,在原有彝文字的基础上,以四川凉山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以圣乍话为基础方言,从近万个原有彝文字中选出了819个原字加上次高调符号及一个替音符号共1165个规范彝文,并引入现代标点符号等新成份,制定出了《彝文规范方案》。规范后的彝文为表音的音节文字,不论其词义有何不同,只要读音相同,均用一个字表示。规范彝文有43个声母,10个韵母,4个声调;为了使书写统一,彝、汉文对照翻译时排列一致和使用方便,规范书写格式一律从左到右横排。《彝文规范方案》还确定使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和彝文原有的数字。四川规范彝文使用范围是北部方言区,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地区、甘孜州、乐山地区、云南西北部的宁蒗县、昭通地区等。彝族人口共有230多万,不懂汉语的占80%。规范彝文通过在四川省成功推行后,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西南民族学院也恢复了彝语文专业。当年,彝语文专业的考生除了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以外,还要进行彝语文口试及面试,彝语文面试是委托考生所在地的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进行的。当时,160多名彝族青年踊跃报考西南民院彝语文专业。最后录取了49位作为恢复后的第一批彝语文专业大学生。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彝语文专业缺师资,缺教材,教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编教材,用蜡纸刻印教材和辅助学习材料等,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创造条件把彝语文专业办得非常成功。当时彝语文专业在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中还未设立,所以,该专业不能以彝语文专业毕业,必须同时学完教学大纲规定的汉语文专业的全部课程方能毕业。为此,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了一倍,一方面要学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一方面还要完成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再加上学校为了办好第一届彝语文本科专业,要求教师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创造性、摸索性地教学,教学质量要求高,教学的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学生们背负双重学习任务,刻苦学习,最后除了一位同学降级以外,其余48位学生都以优异成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被分配到中央机关、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四川省级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民出版社、四川省广播电台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级机关和县政府工作,成为第一批各条战线的规范彝文工作骨干。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另一方面为了认真总结经验和进一步改善、加强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条件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西南民族学院停止了1978年的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招生。在做好充分准备后,1979年开始,按照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了每年的常规招生。1977年恢复招生后,彝语言文学专业与藏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成立语文系。1984年,彝语文专业和藏语文专业脱离语文系成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1992年,单独成立了彝语言文学系。2000年,彝语言文学系更名为彝学系。2003年,彝学系更名为彝学学院。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在校学生500余人,其中,本科生421人,硕士研究生70余人,彝学方向博士研究生11人。30多年来,彝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开办了短期进修、专业证书、中专、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班。迄今为止,已经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浙江等省区的彝、汉、白、藏、纳西、哈尼、傈僳、壮、侗、佤等16个民族的考生中招生。先后培养了3000多名不同层次的彝语言文学人才。一批批彝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走向彝族地区,成为彝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者和骨干,为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广大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还先后接收了来自美国、法国、瑞士、德国、波兰、捷克、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留学生前来学习彝语文和彝族文化,为加强国际交流、宣传彝族文化、逐步实现“中国彝学、世界彝学”的学科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经60年的艰辛创业,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蓬勃发展,彝语言文学专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坚定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家民委和四川省的重点学科、四川省品牌(特色)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2001年,彝学系被确定为四川省彝汉双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的结果,是学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一代代潜心于彝学事业的志士仁人无私奉献、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倾注毕生的心血,共同写就了彝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壮大的华丽篇章。

三、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

纵观彝语言文学专业60年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特色优势。西南民族大学彝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外没有、国内少有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目前在国内外同一学科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特色和品牌。但是,当今世界正在走向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市场化、大众化,赋予今天的大学以新的内涵,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传统的特色专业,如果不经营、不改造、不发展,就只能成为保守的特色、落后的特色、苍白的特色,最终必然会被全球化、现代化所淹没。因此,必须赋予传统的特色专业以崭新的时代特色。惟有如此,传统的特色专业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走向辉煌。这便是改革与发展的使命。当然,这种改革,并非背离传统,而是“经营传统,经营特色”,让“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正如大河奔流,一脉相承,贯穿古今,融通中外,承先启后,与时俱进。

(一)双语(多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在学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彝语言文学专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深化教学改革,大胆调整和拓宽专业口径,脚踏实地地走出了一条双语教育教学和双语人才培养的崭新路子。从理论上讲,“双语”或“多语”现象在本质上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交流、吸收、融合、互补的最直接的体现。“双语”或“多语”劳动者的目标是既保存世界语言的多样化,又促进信息交流的顺畅和通达。这也是为创造未来文明的人们所共同期盼的。从现实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彝族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彝汉”双语和“彝汉英(日)”等多语已经成为广大彝族地区和彝族人民的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传播、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国内近800万彝族人民主要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区。这一特点导致彝族地区和彝族人民急需熟练掌握“双语”和“多语”的各类专门人才,而且,这种需求是长期的、大量的。基于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彝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专业改造,从单一的“彝语言教学”走上了一条“双语”和“多语”教育教学和“双语”、“多语”人才培养的崭新路子。赋予了传统的特色专业以崭新的时代色彩。在保留彝语言文学这一传统特色专业的同时,先后开办了“彝汉双语文秘”、“彝汉双语经济管理”、“彝汉双语行政管理”、“彝汉双语师资”、“彝汉翻译”等多个专业(方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开办的“彝汉双语文字信息处理”专业,是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典范,是古老的彝文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的有益尝试。2002年,彝学系又成功开办了“彝英双语”专业方向,这个专业方向的开办,标志着传统的“彝学”正在努力走向世界,为让“彝学”走向世界,让世界关注“彝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8年,新开办了“彝日双语”专业方面,标志着彝学院的“双语”和“多语”教育教学步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至此,彝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初步建成了包括多个本科专业(方向),2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研究方向的学科专业结构。这一学科专业结构的建成,标志着古老的彝文作为一种国家学历教育文种,在共和国学历教育的各个层次上已经全面实现“通车”。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常设4个本科专业(方向),即“彝汉双语语言文学”、“彝汉翻译”、“彝英双语”和“彝日双语”。这些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科学,知识结构合理。

1.彝汉双语语言文学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彝汉双语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和其它文科知识的,能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党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教学、研究、管理、编辑、翻译、新闻、出版、文学创作、文秘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主干课程:现代彝语、彝文文选及习作、彝族传统文化、彝族文献学、彝族文学概论、彝族尔比克智、彝族哲学、彝族诗学、彝族语言与文化、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汉语写作、汉语普通话、文艺美学、彝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彝族史、民俗学等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

2.彝汉翻译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彝翻汉、汉译彝、彝汉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等全面、系统知识的彝汉双语高素质本科人才为目标,能在彝族地区文化教育、党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教学、研究、管理、编辑、翻译、新闻出版、古籍整理、文学创作、文秘等方面的工作的专业人才。课程设置:现代彝语、彝语方言比较、彝文文选及习作、彝族现当代文学、彝族文献学、彝族文学概论、彝族尔比克智、彝族诗学、彝族文字学、彝族传统文化、彝族语言与文化、彝族史、彝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汉语写作、汉语普通话、文艺美学、民俗学等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

3.彝英双语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彝英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经济管理等全面、系统知识的彝、英双语高素质本科人才为目的。注重彝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及有关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以及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方向素质的培养。该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能逐步满足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旅游管理、涉外经贸、新闻传播等行业对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极大需求。主干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写作、高级英语、欧美文化、彝族传统文化、现代彝语、彝族文学概论、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文艺美学、文化人类学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

4.彝日双语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彝日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管理研究等全面、系统知识的彝、日双语高素质本科人才为目的,注重彝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及有关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以及日语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方向素质的培养。该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能逐步满足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旅游管理、涉外经贸、新闻传播等行业对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极大需求。主干课程:基础日语、日语会话、日语听力、日语语音、日语泛读、日语语法、日语写作、日语视听说、日语翻译、高级日语、日本文学作品选读、彝族传统文化、现代彝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汉语写作、演讲与口才、文化人类学等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

(二)着力提高双语(多语)人才培养质量

彝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彝族地区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加强彝汉双语和彝汉英三语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学生整体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原则,使学生真正做到思想上自强、学习上自立、心理上自信、行动上自律,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做事。尊重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材施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本科毕业生陆续考上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有的在校生作为与海外大学的交换生被选派出国学习,有的毕业生远渡重洋,赴国外攻读硕士和博士。这是彝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实践成果在人才培养上的具体体现。2009年,“彝语言文学专业多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有力推进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

由于彝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专业课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主要靠教师自己编写。1977年恢复招生时,彝语言文学专业没有一部正式出版的教材。为了解决专业教材匮乏的问题,多年来,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编写出版了《彝族文学概论》(“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彝语概论》、《当代彝族文学作品选读》、《现代彝语》、《彝族民间文艺概论》、《彝汉翻译》、《20世纪彝文优秀作品选读》、《彝族民间长诗导读》、《彝文写作教程》、《〈勒俄•玛木〉释义》、《彝族尔比克智释读》、《民俗学概论》、《现代彝语概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等一系列质量较高的教材,彝语文专业教材匮乏的老大难问题已经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观。课程建设方面,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口径的不断拓宽,彝语言文学专业坚持“经营特色”的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合理,课程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连续3年间,“现代彝语”、“彝族传统文化”、“汉彝翻译”和“民俗学概论”等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在为实现部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不懈努力。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结合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彝学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一系列特色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0多年来,先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译作8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0余项,40多项成果获各级各类奖。这些成果中“彞文信息处理”等相当部分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同一学科研究领域里的空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四)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彝族的传统节日篇8

【摘要】撒尼人 语言 标志性符号 地球村 民族 灵魂

一、撒尼人

(一)撒尼的由来与石林

撒尼在早期被称为是“倮倮族”,撒尼人认为“倮倮”是不受尊重且带有侮辱语气,因此撒尼人不喜欢“倮倮”这个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撒尼人被确认为彝族的一个支系,他们自称“尼”,汉族称他为“撒尼”,彝族的其他支系称其为“撒尼泼”,撒尼便作为该族群的一个正式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撒尼人是一个迁徙的民族,他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远远超过对物质的需求。在与撒尼人交流时会听到“阿着底”这一说法,在撒尼语里“阿着底”的“阿”意为“水”,“着底”是“平坦的坝区”“平坦的土地”之意。因此,撒尼人的历代先民们一直寻找着在蓝天白云下,鲜花绽放、郁郁葱葱、河水清澈透底、牛羊成群肥又壮的福地。撒尼人最终在云南石林找到了满意的人间福地“阿着底”。于是撒尼人就在这片理想中的水明地秀之地开垦、扎根。

云南路南石林(现昆明石林县)是彝族最早的土著住民,撒尼人在全国的总数约为10万余人,其中居住在云南的撒尼人约为9万余人,居住在石林的撒尼人就多达6万多人。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在清代彝族就形成了撒尼、撒梅、黑彝、白彝、彝亲、阿细等多个支系。

(二)撒尼人的生活

民国时期,云南石林的撒尼人主要居住在土木结构的草房里,少部分是石板房、条子房、土掌房。一户三间左边为灶房兼住宿,中间为客房,右边为牛圈,人畜同居,室内的家当除了灶房和简易的床以外,几乎没有其他摆设。他们的财产是原生态的鸡、鸭、猪以及用于耕作的牛和羊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撒尼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尤其是进入80年以后,自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以来,国内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依靠党的政策大部分撒尼人住进了砖木结构的瓦房。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电视机、电冰箱、汽车等现代化的家电产品及交通工具不断地在撒尼人的村村寨寨得到升级换代。

撒尼人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之一,淳朴憨厚直爽是撒尼人的一大特点,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奔放,凡有机会进入撒尼人家,无论是新朋还是老友,他们都以亲人般地热情相待,他们以歌待客、以酒待客、以舞待客、以客为荣、勤劳善良、尊老爱幼视为本民族的骄傲,这一特点已经形成撒尼人的一个传统美德。撒尼民歌的代表作?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撒尼人把一种生长在海拔1500~2000米高山上的山茶花叫做“美伊”,“美伊”是撒尼地区许许多多花卉中开得最早的一种鲜花。山茶花以清香、玉洁、花艳、美丽、同时以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告知彝族撒尼人万物复苏,春天即将来临,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因此撒尼人把美好的理想寄予“美伊花”,把它作为本民族的“族花”。同时把给人们带来幸福、吉祥的布谷鸟视为“族鸟”。这是撒尼人勤劳善良,热爱自然的本质表现。

(三)彝族撒尼人的服饰

石林彝族服饰中,麻布褂是撒尼、阿细男性最爱穿的民族服饰之一。古朴、大方的麻布褂从古至今保留着撒尼人保持传统的一个良好品格,麻布褂既是撒尼男子日常生活中常穿的传统服饰,也是石林彝族撒尼男性节日盛典上穿戴的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服饰。

男青年上穿对襟疙瘩组蓝色外套,一件白色麻布褂,麻布纬线为红黑相同,下穿黑色或蓝色宽裆裤。近几年,撒尼男青年还系绣有撒尼花纹图案的领带,俗称“撒尼领带”。

撒尼人的服饰具有非常独特的民族风格,他们以手工刺绣为主,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服饰打扮,艳丽多姿。撒尼妇女的花包头,像传说中的阿诗玛一样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由、幸福的象征。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花色图纹的优劣,标志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也是青年择偶的一个标准。因此每逢喜庆、外出时,制作十分精致的花包头和崭新的民族服饰是姑娘们都喜欢穿戴的民族服饰。彝族女性不同支系服饰各异,精彩各一,不胜枚举。而男子的传统服饰特色相对较少。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

未婚姑娘的服饰尤为鲜艳夺目,彝族刺绣的精华几乎都集中在头饰、挎包、背被和围腰上。值得一提的撒尼语称为“哦姐”的刺绣头饰,初看如同一只没有顶的帽子戴在姑娘的头上,四周有象征彩虹的七色图案,两侧的耳朵上方各有一个三角的造型,其尖角向上,象征着未婚女子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也是未婚姑娘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婚后其标志性符号三角形的一边平放于头顶,上了年岁的老年人要将两边的标志都要平放于头顶,同时原先七色彩绣也由朴实的黑红两色所替代。

用麻布做成的蓝白条纹镶嵌的无袖褂与白色衬衣相搭配是撒尼男性喜爱的民族服饰。这些服饰从麻的种植、纺麻、织布、裁剪、缝制、手工刺绣等都凝聚了彝族妇女辛勤的汗水和聪明的智慧,巧夺天工般的刺绣、融会了撒尼人质朴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石林彝族撒尼人的刺绣艺术可以追溯到唐宋时代,从那时起彝族撒尼人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采集新鲜植物,并知道利用植物的天然色素的搭配染出各种本民族喜爱的颜色。到了明清时期,撒尼人的刺绣艺术日趋完善,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流传,颇有盛名。女孩从小就知道跟年长的手艺精巧的姐姐、母亲及祖母学习手工刺绣的技艺,在漫长的水月里由手工刺绣逐渐演变到挑花艺术,撒尼人的民间手工技术得于代代相传。

目前撒尼人的手工刺绣已经成为石林旅游的一个亮点。可谓是世界著名喀斯特地貌自然风景区的一枝独秀。当游客乘坐的旅游车进入石林区域的时候,除了映入眼帘的各种奇形怪状、高耸入云、巧夺天工的奇石险景以外,撒尼人绚丽夺目的民族服饰的点缀,犹如蓝天碧云中的彩虹出现在您的眼前,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无穷的视觉欣赏之美。撒尼人美丽的服饰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彝族文化保留了一个既完好又十分珍贵的史料。

二、撒尼人的节庆与歌舞

(一)火把节

彝族撒尼人的节日除了我国传统的节日以外,还有彝族特有的节庆,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是火把节、密枝节、祭祖节等。

火把节是撒尼人最热闹、最欢庆的节日,火把节的热闹和隆重程度不亚于传统的节日春节。火把节也是彝族的“新年”。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在石林已成为法定的节日。每到火把节撒尼人便载歌载舞、祭天神、驱邪恶、祈丰收、盼来风调雨顺、亲友相聚,享受人间喜悦。

火把节的开场式由毕摩按照本民族的传统习俗举行。毕摩神通广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医术、彝文、星象、占卜等,主要职能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活动;其文化职能是整理、规范、传授彝族文字,撰写和传抄包括宗教、哲学、伦理、历史、天文、医药、农药、工艺、礼俗、文字等典籍。毕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丧、疾病、节日、出猎、播种等生活中起主要作用。毕摩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间凡事。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是彝族人民心中崇拜的“守护神”。有毕摩主持火把节的开场仪式会给传统的火把节带来既隆重庄严又神秘莫测的色彩,一开始毕摩就把火把节推向了一个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高潮。撒尼人尚武,崇拜英雄和运动健将。火把节上的民族音乐、舞蹈、摔跤、射箭、斗牛、斗羊等各种别具一格的表演,随着节目的展开给人们带来一种时而为之紧张、时而为之兴奋、时而为之感慨、时而为之喜庆的场景之中。

每年参加火把节的人数多达十万人以上,游客们来到石林,既能领略到大自然的习作,还能通过火把节进一步了解勤劳勇敢的撒尼人。

在被定为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石林,除了欣赏石林独特的自然景观喀斯特地貌以外,撒尼人独特的人文景观犹如鲜花和绿叶陪衬着石林胜景。石林与撒尼人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犹如起到梦幻般的艺术效果。火把节既是石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个舞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石林、了解彝族撒尼人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二)撒尼人的歌舞

撒尼舞蹈有大三弦、跳叉、跳刀、跳鼓、跳霸王鞭、跳狮子、跳老虎和织麻舞等。其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舞蹈是跳大三弦,也叫“撒尼跳乐”。“?撒尼跳乐”是彝族人民最为喜爱的歌舞,撒尼人是以“是人不跳乐,白来世上活;昕见三弦响,心喜脚板痒”来表达他们对大三弦舞的热爱之情。

跳大三弦舞通常是围成圈,也可以排成队的形式展开,其基本动作是走三步踢两脚,手拉着手,随乐曲拍掌。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地变换舞姿,变换队形。所以又称为三步乐或跳乐。三步乐又分慢三步乐和快三步乐。慢三步乐节奏缓慢,只用小三弦伴奏,适合中老年人跳。快三步乐基本形式是男子弹着大三弦,女子边拍掌边翩翩起舞,使用大三弦和竹笛伴奏,整个舞蹈节奏欢快,场面热烈,振奋心弦,充分地表达撒尼青年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也为其他民族所欣赏。

石林地区的民族歌舞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名杨四海。彝族各支系的歌舞属于典型的民族民间歌舞,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生活性,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充分地表达了彝族人民的情感。正因为如此,它也深受其他各族人民的喜爱,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跳大三弦是青年男女社交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每当月夜小伙子们带着大三弦、月琴、笛子、三胡,约姑娘们成群结队地来到村旁树林间跳起粗犷、优美的《大三弦舞》。小伙子们吹着清脆的短笛、弹拨着浑厚的大三弦;姑娘们随着欢快的旋律,迈着熟练又轻盈的舞步左旋右转。撒尼人以优美的舞姿,丰富的情感,激情的舞曲使年青的撒尼人跳得满心欢喜,遇到合心合意者就可以在那欢快的舞池里许下终身。撒尼人的舞蹈源于生活,同时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三、撒尼人的文字与语言

云南石林于2001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把石林评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有关石林撒尼人和文化早在19世纪末叶就在法国巴黎的期刊上有所介绍,撒尼人和其他民族一样在长期的社会生产活动中,不仅拥有本民族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还创造和积累了本民族的文字符号。撒尼人的文字是一种表意性的音缀文字,一个字表示一个音节和一种内容。造字有象形、指意、变形等三种方法,也有一些三角形符号;撒尼语元音少辅音多,元音有10个元音、43个辅音和4个声调构成。语音分清音、浊音和鼻浊音。词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连绵比较丰富,语言中还大量吸收其他民族的(汉族偏多)语言成分来丰富本民族的语言,在语法特点上以主语、宾语、谓语的排列形式,修饰语一般在被修饰语之后。彝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是比阿斯拉则(即始祖毕摩)创造,并一直多为毕摩所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对彝文作了大量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在民族院校进行试点,还成立了西南少数民族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等。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严格地来说撒尼语在彝族语的范畴。大约几千年前,有了武、乍、糯、恒、布、慕的六个分支。分别迁徙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经过长期了历史发展,形成比较多的彝族支系,彝语有六个分支六大方言,彼此之间互不相通。尽管如此撒尼人是一个非常聪慧的民族,撒尼人的口头传承是有历史记载的。

云南石林的撒尼人具有超强的语言复制能力,而且非常逼真。当您作为游客步入石林胜景时,无论您是来自哪个国家或地区,好客的撒尼人都会非常热情地和您交流,讲述他们引以自豪的阿着底石林。沉浸在友好欢乐气氛中的游客您有没有注意到撒尼人和您用相同样的语言在与您热情交流,来自远方的游客就压根儿没有身在异乡的感觉。石林胜景源于自然,撒尼人的语言才能同样源于自然。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热情好客的撒尼人面对日益增加的游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为来到石林旅游的客人担任义务导游员和讲解员,他们能用客方的语言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刺绣文化介绍给对方,达成商务交流。撒尼人会用美丽的歌声和朴实的介绍带领客人顺利游览迷宫般的石林全景,撒尼姑娘们艳丽缤彩的撒尼服饰点撒在石林狭窄又细长的游道上,犹如点点彩色的花朵镶嵌在石林的美景中,有撒尼人动听的歌声和欢快的撒尼舞蹈伴随,游客便会在和谐又动人的欢笑声中忘掉了穿梭在海拔1500-1900m上上下下布满数不清的石梯旅途的疲劳,爽朗、愉快的旅行是因为有撒尼姑娘的伴随。

四、石林旅游与撒尼传统文化的传承

世世代代居住在路南石林的撒尼人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慧、善良、能歌善舞的民族,撒尼人的传统服饰的特点源于撒尼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们把这种向往以刺绣的方式通过一针一线编制在各种精美的刺绣图案中,撒尼人的刺绣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彝族撒尼人的刺绣主要表现在服装、包头(帽子)、桌布、背包、挎包、腰包、围腰、窗帘、鞋等物品上。而且刺绣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含有劳动人民质朴的变化。

撒尼人传统的刺绣有单面挑、双面挑,有素色挑花、丝线挑花、彩色桃花、有挑、绣、补、纳、扣等。其绣品粗中有细,细中有精,不仅体现了撒尼人质朴、奔放、细腻的手工艺术,充分体现了撒尼人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

自古以来撒尼妇女就有传承本民族的刺绣艺术的习惯,传统的撒尼服饰以麻织品较为多见,从麻的种植、抽皮、编麻、保存、织麻、纺线、织布、染色、缝纫、绣花等世代相传。撒尼人擅长挑花刺绣,挑花刺绣也是撒尼妇女传承本民族手工艺才能的一个标志。

为了使撒尼的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在彝寨的撒尼人家有撒尼人手工艺文化传承的示范村,示范村里的民居给人们展示了一种民风淳朴,民族气氛浓厚,民族特色特出的撒尼风格。特别是墙壁上的民风民俗画作,栩栩如生地反映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美丽的阿诗玛身上穿戴的银饰品和银腰带也是撒尼人的传统手工打造的饰物,尤其是那些罕见的祖传饰物既能追溯撒尼人手工艺的技术,还能把您的视野和想像力带到远古去探索撒尼人历史性的传统智慧。

在全国56个少数民族中居住在云南的就有26个,区别和了解少数民族除了他们的语言和居住地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从服饰和穿戴上来辨别,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撒尼手工刺绣和挑花制品仅仅是本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标志,起初各民族传统的手工艺只满足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自改革开放初期,撒尼人的刺绣受到来自国外游客的欣赏,于是撒尼人便携带各种刺绣品来到昆明,来到当时为数不多的涉外宾馆、饭店门口及外国人较多的翠湖公园附近兜售刺绣品。80年代后期随着日益增多的国内外游客来到美丽的石林以后,游客对石林彝族撒尼人的刺绣青睐超出了常规,游客将撒尼的刺绣作为礼品、装饰品、收藏品带回家,这给撒尼人的手工制品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之后撒尼人干脆就在自己的家门口石林开始了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商海大会战,他们不仅能制作出本民族各种精美的绣品,还能用国内外的各种语言,自然、流利、热情地向游客介绍石林、介绍撒尼人的生活,介绍撒尼人精湛的刺绣工艺。石林已成为地球村中一个既美丽又令人向往的院落。

被定为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的云南石林如今在国际上已经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世界级旅游胜地,阿诗玛的刺绣包曾荣获中国国际技术产品展览会金奖。撒尼人精美的刺绣文化和传统工艺如同一朵艳丽的鲜花点缀着这个世界级的旅游胜地,撒尼人用勤劳的双手和他们的聪明的智慧点亮着石林这颗耀眼的明星,撒尼人勤劳质朴充满智慧的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同绿叶般的陪衬,给石林旅游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高低海拔落差大,在云南总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各地区间由于高山和河流的阻隔,早期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素有云南十八怪中的“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就描述了当时云南各地的对外交流是如此的不便,也正因为这种不便给居住在各地的各族人民形成了一个具有各自独特民俗风格的传统文化,也正是这种不可替代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云南独特的民俗风情,养育了各族人民。

如今石林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同时把撒尼人和撒尼文化推向了世界,当地大部分彝族撒尼人从原有的农耕文化一下子被转移到了旅游商品销售的行列中。如此迅猛的旅游开发会不会打破石林彝族撒尼人原有宁静的生活,过多的外来文化的浸入会不会对撒尼人的习俗带来影响,为此对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的保护和传承考验着一个民族的灵魂。除了成立各种民族文化研究所以外,更重的是要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对一旦流失就不可再生的本土民族的风俗、风情等传统的民间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和原生态加以保护、保留和不断的传承,使之世世代代得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永祥,阿诗玛.石林旅游与族群.中国民族学网,(2009.02.11)

[2] 省略.彝族语言文字.(2007.04.29)

[3] 毕摩.baike.省略/view/572899.htm.(2011.09.22)

[4]百科名片.撒尼族.baike.省略.(2011.06.03)

[5]百度百科.麻布褂.baike.省略.(2008.01.24)

上一篇:女人如水范文 下一篇:美丽星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