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高中地理探究教学的尝试

时间:2022-10-30 11:07:56

农村中学高中地理探究教学的尝试

高中地理教学特别强调“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总体改革的重要理念。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就像我们这样偏远的学校,学校硬件设施配备不足,师资水平低下,学生阅历浅薄、性格内敛,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可能限制探究教学的开展,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瓶颈因素。几年来我经过一番探索和实践,逐渐摸索到一些适合我们农村中学的地理探究教学的方法。

一、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课堂教学形式

现在的教师已不是高高在上、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一个角色。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来说,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仅仅将书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听,而是应该抓住问题,结合实际,讲学生身边的地理、讲对学生有用的地理,让他们懂得用“地理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如在讲解“地图”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所接触到的地图。联系学生的实际,讲解地图的三要素。用这些图来辨方向、量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地理既有趣又有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成小组画一下我们学校的平面图,既调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 这就需要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转变,从单向传递向多向交流转变,拓宽知识领域,扩大获取知识的渠道,鼓励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为了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把新的教学形式引进课堂,因而应不断创新,创造新的课型。如可在地理教学中引入知识竞赛的形式,(如组织乡土地理知识竞赛,自然地理知识竞赛等)。这样既扩大了知识面,又激发了求知欲。也可在地理教学中组织讨论,探究问题,教师事先宣布讨论的问题,提出参考书刊,给学生阅读及准备答案时间,然后通过讨论,逐步得出结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予以引导和指导,最后给以肯定及总结。使学生通过论证阐述而体会到探索问题获得知识的愉快,有助于养成独立、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还可以布置地理调查,让学生课下进行调查(如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地理知识,一条街的交通情况――车流量、红灯停车次数、车辆数及时间,对司机及交通警的访问,以及水质、噪声、降尘量的调查等),在课堂上宣读调查报告或展示调查成果。

二、学会、会学、会想――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学生通过认知、理解而掌握了知识,仅仅是第一步,掌握知识并能驾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才是真正掌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的规律、结构、联系和学习方法,即要使学生从教学的客体变成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中间要明确目的、培养兴趣、掌握方法,并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学习。学会容易,而会学则难,会学的关键则在于会想,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各项能力,其别是思考问题的能力。地理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认识过程的方法,以及各种直观方法等,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它包括地理观察力的培养、地理记忆力的培养、地理想象力的培养、地理思维力的培养等,内容丰富,方式多样。如课堂教学中对教具、仪器的演示,板图、板画的展现,课本插图与地图的阅读,各种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课外日常生活中如天象、气象及物候的变化,月相及其出现日期(农历)、时间、方向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及不同季节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等,以及大量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都可作为能力培养的内容。

三、博与新――扩大视野,开拓知识面

当前地理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人类探索的自然与人文领域的新发现、新问题也急剧增多,许多科学知识间相互联系、交义、渗透;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生态问题、城市问题等都和地理知识有着密切关系。而目前我们的地理学科教材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教材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上的应用,总是走在教材的前面。这就要求教师除自己要不断充实、丰富与更新知识外,也应适当介绍一些新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扩大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地理知识与相关学科的内容,也应使学生掌握其联系,以便能触类旁通、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迁移。

四、空间意识与空间思维的培养――学好地理的关键

地理事物存在于一定空间,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也离不开空间(以及时间),因此学好地理知识的关键之一,即在于树立空间概念。并由此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与空间思维,这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即使脱离地图,也能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空间概念是空间思维的基础,无论范围大小,距离远近,都应善于想象。如从平面的圆、圆心、圆半径,想到立体的球体、球心、球半径,再想到地球、地心与地球半径;由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长度对比关系想到地球的形状;由阳光直射点的季节位移规律,想到正午太阳高度在不同纬度的变化,甚至想到极点到极圈之间极昼或极夜在范围与时间的变化,这些都是结合空间思维建立空间概念的有效方法。

五、适应社会,了解社会――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地理中如天文现象、自然灾害、生态问题、环境保护、政治纠纷、战争原因、科学前沿性问题等,都是学生未知而又很想探其究竟的问题。如在日本地震后提出“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的问题,讲到中东地区时提出“中东地区为什么战乱不断”的问题等,都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为什么阳历年有的是365天,有的是366天?

总之,农村中学的地理探究教学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上对一线地理教师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新的课程现实下,研究出一种适合地理学科特点,富有结构性、真实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探究教学理论和模式势在必行。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关于我国会计专业硕士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