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铁司机岗位的安全风险管控

时间:2022-10-30 11:00:36

谈地铁司机岗位的安全风险管控

摘 要:随着全国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地铁司机作为一个新兴职业进入大家视野,司机作为地铁运营环节中的一个特殊工种,他们不分昼夜,不辞严寒酷暑,分秒必争地工作,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安全、正点完成列车驾驶任务。职业特点是:远离领导,独立作战;责任重、风险大;是运营安全的“守门员”。如何做好地铁司机岗位的安全管理,风险管控,为地铁安全运营构筑一道安全防线,本文从地铁司机的选拔、培训、工作现场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铁司机、安全、风险管控

目前,随着全国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地铁司机做为一项新兴职业进入大家的视野。地铁司机是地铁运营的“大联动机”中一个重要部件,他们工作在噪音高、震动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环境里;不分昼夜,不辞严寒酷暑,分秒必争地把乘客运送到目的地。他们工作特点是:远离领导;独立作战;责任重、风险大;同时地铁列车构造复杂,技术密集,操作要求高。如何杜绝行车人为事故,防止设备事故是地铁乘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安全对于轨道交通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出行需要,迅速、舒适、安全、便利地在城市范围内运送旅客。作为公益服务事业,地铁运输安全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伤害和损失,如果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大事故,造成行车中断,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无疑将给无数家庭带来不幸,给企业、国家带来损失,甚至直接影响社会安定和稳定。国内外轨道交通运输都把地铁运营中的行车安全管理放在突出位置,行车安全的质量指标也成为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因此强化行车安全意识,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成为我们列车司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列车运行的永恒主题。

2、地铁司机作业中常出现的安全问题分析:

事例一:XXX年X月X日5:54分,0501次完成车库准备作业后,信号楼调度员要求在停车库A端待命,司机没有认真执行作业标准化,动车前没有确认地面信号,冒进关闭的信号机,挤坏道岔。而且挤岔后司机未向信号楼汇报,又擅自违反行车规定盲目采取后退的方式,造成列车脱轨事故. 本案例事故的反映出该司机安全行车思想薄弱,对《司机一次作业标准化》制度要求执行不力,应急处理能力不足,技术业务差,挤岔后擅自后退,又造成列车掉道事故,进一步扩大事故损失和影响

事例二:XXX年X月X日,xx地铁10312次列车21:11分从XX站开往火车站。发车后,列车司机精神不佳,瞌睡朦胧,在列车进外环路站后,列车落码至45km/h,司机将主手柄回零位,此时列车秩序制动因故障没有启动,列车未停车,越过站台。此时司机已经睡着,未采取列车制动停站操作,造成10312次列车越站运行。

分析以上两起行车事故,都与列车驾驶员有关:没有按照信号显示要求行车;当班时精神状态不佳、臆测行车,思想麻痹从而导致误认信号。所以地铁司机作为运营生产的第一线,管理措施做得好不但可以有效的降低行车事故,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预防设备故障、环境因素诱发的行车事故。

3、地铁司机岗位行车不安全因素的控制

3.1 地铁司机队伍人员选拔

根据现场运营情况来看,地铁司机在选拔、培养时,有必要通过心理测试,适当挑选包括个性特征在内的心理素质符合行车需要的人员,例如挑选谦逊顺从、适应性强、自律严谨、情绪较为稳定的员工。这样对降低事故发生率,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也应正确处理地铁司机驾驶适应性筛选与驾驶培训、控制的关系。鉴于司机工作环境的实际现状:噪音高、震动强、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分昼夜,不辞严寒酷暑,造成个别地铁司机不安心本职工作等情况,对不符合列车驾驶职业活动所需个性特征要求的司机,不能采取简单的全部淘汰的办法。担当正线值乘工作的司机应尽量挑选个性特征符合列车驾驶作业需要的,如自律性强、性格温和、反应迅速的人员担当。而对部分喜欢寻衅滋事、脾气暴躁、感觉迟钝的司机应通过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通过技术技能培训和心理素质训练培训,以及加强对这部分司机在值乘过程中采取“他控”与“互控”方式来降低行车事故中驾乘人员的诱发因素。

3.2 强化地铁司机日常安全培训

3.2.1 强化司机队伍行车安全思想意识

地铁在社会生活、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地铁行车安全的重要性。国内外轨道交通运输都把运行管理中的行车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由于行车安全涉及到企业的形象、人民生命财产安危、国家财产以及社会稳定,因此强化行车安全意识,确保运行安全成为我们列车司机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列车运行的永恒主题。

3.2.2 司机队伍树立社会服务意识

当前由于地铁有着其他交通工具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乘坐城市地铁列车。地铁列车的运行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服务社会成为我们列车运行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但行车安全和服务社会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如果没有列车运行的安全,服务社会就将是一句空话、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如果没有真正树立社会服务意识,缺乏为乘客服务的思想观念,就不可能切实、完整地做好行车安全工作,这已经被许许多多的实践所反复证明。

3.2.3 不断做好对列车司机的技术业务培训

操纵者的技术知识不足特别是安全行车知识的缺乏,没有经验是引起行车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通过加强安全行车知识、业务技术知识的不断学习和“传、帮、带、教”的措施,使列车操纵者在技术和经验上提高,成为合格的操纵者。

3.2.4 提高列车司机适应环境变化能力与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由于地铁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运行环境变化和行车中产生突发事件的经常性,所以提高地铁司机在产生意外事件时的应变能力是防止与减少行车事故的重要因素。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以各类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为依据,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讲解、演练与培训,增强应变意识和能力。

4、地铁司机岗位安全风险管控的措施

4.1 完善健全规章制度,提高一线乘务人员的“执行力”

美国ABB公司原董事长巴尼维克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他说:“一个企业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由此可见,执行力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健在于执行力是否到位,没有执行力,任何好的决策或目标都不可能实现。为保证运营安全地铁运营部门都制订了有《 行车组织规则 》、《电客车司机操作手册》等制度性、规范性的文本。各种规则、文本对行车人员来说是一种纪律,是一种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一线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无条件执行。而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完善各种规则、制度,指导一线员工按章操作。对于司机作业标准要及时做好“修、订、补、废”工作。

4.2 强化现场管理,打击现场“三违”现象

在乘务安全管理中要结合关键岗位、关键作业、关键时间、关键人员等实际细化劳动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安全监督检查、考核力度。不间断深入一线,特别针对防挤、防脱、防冒等安全重点,强化现场作业卡控,做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下猛药整治劳动安全违章、违纪、违规行为。

4.3 合理分工,逐级负责,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4.3.1合理分工,逐级负责。按照三级安全网络体系,公司主要领导抓安全、专业安全工程师负责各项安全工作的检查和监督,班组长为各自班组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监督落实班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圆满完成生产任务。所以,如何合理调整生产、管理人员和各自岗位配置,也是安全生产管理中一门新课题。

4.3.2奖优罚劣是动力,也是提高一线员工执行力的一个好方法。应针对地铁司机岗位工作特点,建立各自“生产岗位工种责任制”和“电客车司机岗位作业标准”,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优罚劣,加强月度考核综合管理,坚持“按劳分配”,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制定奖金分配考核办法,实行绩效奖金制度,对于优秀的员工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励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兢兢业业,为行车安全添砖加瓦。

5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司机不仅是地铁运输第一线的主力军,而且是行车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因此,地铁司机的工作是一种有作为、贡献大的崇高事业,理应得到全公司的支持和社会的理解。地铁公司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司机这个工种的特殊性和重要作用,把建设好司机队伍摆在突出的位置,切实抓好。也希望广大地铁司机自尊、自重、自强、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无愧于这个职业。并在工作中继续发扬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优良作风,当好地铁“司令员”,为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330MW汽轮发电机组凝泵变频改造的节能分析 下一篇:问题遨游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