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

时间:2022-09-24 08:43:26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

摘要: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本文阐述了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从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自我同一性的形成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负面影响,并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教养方式; 社会适应; 自我同一性

一、大学生当前的社会适应状况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水平,其中包括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习与工作方式的适应、对压力与挫折的适应等。[1]当代不少大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问题,例如学业问题、人际交往障碍、宿舍关系问题、网络成瘾、心理疾病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导致大学生留级、休学、退学以及未来的发展,严重的还会导致大学生自杀这种极端事件的发生。

以往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针对大一新生这一群体,如陶沙(2003)对大学生入学适应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2]、王蕾(2005)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障碍的防治研究[3],、杜玉春(2009)对大一新生入学适应相关问题的探析[4]。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生入学之际面临生活环境的改变、交往人群的改变、生活方式与角色的改变、学习环境的改变以及教育理念的改变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引发各种问题。相比之下,对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的社会适应状况研究得还比较少。然而,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是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过程,学生可能在任何一个点产生社会适应问题。例如,随着不及格课程的增多,大学生的学业适应问题可能在大二以后变得更为严重,面临留级或退学的危险。学业问题会导致很多其它问题,甚至一些大学生因为不能直面自己的学业问题而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了结自己的生命。再如,进入大三以后,学生有可能会面临未来发展方面的选择问题,毕业后是读研、出国还是就业,这也会令很多大学生产生苦恼,如果处理不好,也会产生适应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和分析大一新生的社会适应状况,还要对大学生活其它阶段的社会适应性表现进行关注和分析。

二、家庭教育经历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

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中有来自大学生本人的因素,如学生的个性、自卑心理、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规划能力等;也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因素,如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亲子沟通不良、代沟、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教学方式问题等。尽管如此,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多方因素的交互作用和彼此影响的作用更大。对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因素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学校、家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避免和减少社会适应不良的风险。

通过我们多年高校学生工作和心理教育工作的实践,并通过对很多存在社会适应问题大学生的案例积累和总结,我们切实体会到大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与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经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家庭教育经历为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不当的家庭教育经历很多时候是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的根源所在,为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埋下了隐患。要充分认识和解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就必须对他们的家庭教育经历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因此,本文将重点论述家庭教育经历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让孩子懂得爱,相信爱,相信他人,自信,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并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抗挫折能力比较强。他们的人生脚本是“你好,我也好”,对自己认可,对他人也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是一种健康的、具有建设性的、双赢的人生态度[5]。这些都会非常有利于大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大学生活,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而不当的家庭教育容易导致孩子缺少自信,消极悲观,自我封闭,不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会在孩子的内心产生各种“空洞”,空洞就是指我们自身的缺陷和不足[6]。每一个空洞都是一个潜在的隐患,限制大学生的成长,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各种社会适应问题。

家庭教育的整体风格称为家庭教养方式,它是指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所采取的养育风格,大体可以分为四类:权威型教养方式、专制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和忽视型教养方式[7]。不同的教养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并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大学生虽然已渐渐成人,但仍会受到家庭的巨大影响。施行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给予孩子爱和适当限制的同时,也会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信任和自由,他们鼓励孩子去探索新事物,并在孩子遭受打击后给予充分的支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大学生往往比较自信,态度积极乐观,抗挫折能力强,人际关系良好。施行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往往比较专制,对孩子的控制比较严,将很多规则强加于孩子身上,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却不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父母限制孩子的自由、思想,不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往往在给予孩子爱时施加一些附加条件,缺少对孩子的尊重。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大学生往往缺少自信,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胆怯害羞,容易抑郁,对人缺乏足够信任,人际关系容易出现问题。施行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往往对孩子过分溺爱,纵容孩子的不当行为,很少对孩子的行为施加控制,对孩子缺少足够的约束。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大学生往往会无视规则,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人际关系不良,依赖性比较强,独立意识较差,遇到挫折时容易逃避问题,自我约束性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学业问题和行为问题。施行忽视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教养方面付出很少,很少关心孩子,忽视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足够的指导。这往往是一种最糟糕的教养方式,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认可自己,也不容易信任他人,往往对他人持有敌意,个性孤僻,远离人群,容易出现人格障碍和行为。

在对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不当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的不良影响。

首先,不当的家庭教育会限制大学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眼中就是掌上明珠,因为太爱自己的孩子,太想让孩子出人头地,于是经常会在溺爱孩子和试图控制孩子之间摇摆。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比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顾忌和体会其他人的感受,缺少移情能力,不太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依赖性较强。这样的孩子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生活自理能力差,往往会在宿舍关系和同学关系方面出现问题和冲突。在家长的控制下长大的孩子往往缺少独立性,由于家长限制得太多,对孩子规定了很多规则,限制了孩子的思想和个性发展。这样的孩子进入大学后,往往个性比较孤僻,不怎么和别人交往,缺少开放性和探索精神,在遭受挫折后容易出现抑郁倾向。甚至很多孩子进入大学很久以后仍然在人际交往尤其是与异性的交往方面存在严重的障碍,这与中学时家长强调禁止谈恋爱有关,听话的孩子会把谈恋爱认为是一种道德问题,尽量避免与异流,结果导致了与异往上的障碍。

很多父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他们认为凡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孩子喜欢的,于是要求孩子去喜欢,凡是自己讨厌的东西也是孩子讨厌的,要求孩子去讨厌。尤其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报考什么学校和什么专业往往是由父母来决定,他们会以“我们都是为你好”作为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孩子选择父母意向中的学校和专业。父母的选择往往比较功利化,他们会帮孩子选择将来收入高的热门专业,或者选择自己认为对孩子未来发展好的专业,而不考虑孩子的真实感受、兴趣和意愿。等到孩子进入大学以后,却发现所就读的学校或所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于是对学业不感兴趣,逃避学习或旷课,最终导致学业问题,有些学生还出现留级、休学、退学的情况。学业问题也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自卑、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网络成瘾等一系列社会适应性问题,甚至个别学生还会有轻生的念头。例如,一名大学生因为学业问题两次留级,认为自己已没有希望能够毕业,于是打算退学,争取家长的意见,却遭到家长的拒绝。家长不能体会到孩子的心理压力,只是一味地关注孩子的学业。最终,这名学生在绝望之下选择用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可能正是家长的自以为是把孩子逼上了绝境。家长是爱孩子的,但家长不明白的是,只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尊重、信任、自由。如果缺少对孩子的尊重、信任,不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爱孩子却可能伤害了孩子。

其次,不当的家庭教育不利于大学生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很多大学生在学业和未来发展方面存在问题或困扰,一些大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大学生旷课的情况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都与大学生缺乏独立性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和培养都与大学生从小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很多父母对孩子管得很严,替孩子做了太多本来有孩子来承担的事情。父母会把孩子的生活方式、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安排的十分合理,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很难学会自己为自己承担,自己去安排自己的时间,规划自己的人生,甚至很多孩子在离开父母后简直不能生活自理。到了大学以后,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不能为孩子做太多事,很多事情只能交由大学生自己去处理和应对,而之前他们并没有很好地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和时间,自己管理好自己。因为他们没有在以前培养出良好的自觉性,结果导致毅力不足,出现逃课、沉迷于网络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再加上对自己的人生缺少规划,于是失去了理想和目标,看不到希望。因此,家长如果对孩子照顾太多,就等于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最后,不当的家庭教育会限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确立。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青少年期定义为一个人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期。同一性是指对“我是谁”“我将要去哪里”“我要追求什么”“我在社会中的适当位置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青少年期心理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就是获得自我同一性,否则就会出现同一性发展危机,导致同一性扩散、早闭。[7]随着大学生继续接受学校教育,他们进入了“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可以利用这段时期进一步完成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因此,大学时期是自我同一性确立的重要时期。

家庭是影响同一性形成的重要背景因素。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互动模式以及父母与青少年的情感联系等家庭因素与青少年同一性形成有重要关系。[8]李新利等人(2011)的研究表明,父亲鼓励自主、安全性依恋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获得,父亲控制、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不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获得。[9]不良的家庭教育经历会阻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和确立。处于同一性扩散阶段的大学生比其他阶段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受到父母的忽视或反对,并与父母疏远。如果一个大学生不认同自己的父母,他的同一性确立就会出现困难。如果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但过于保护和控制,在这种家庭背景下长大的大学生可能会和父母关系比较亲密,但他们却可能出现同一性早闭,因为太受父母的影响而迷失了自己。这些大学生往往会完全按照父母的心愿去选择自己的人生,而根本不考虑自己的需求和意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还活在父母的怀抱下,还处于父母的宝贝儿子或宝贝女儿的阶段,并没有真正的独立。这些学生很听父母的话,只是按照父母的吩咐做事,没有思考太多关于自己的内容。长期盛行的应试教育和父母太过关注学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独立探索和自己做选择的能力的发展,导致大学生在确立自我同一性方面出现困难。这些大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活出自己,当有一天他们的自我意识突然觉醒后,问题就会发生。一些之前和父母关系很好的大学生会突然间和父母的关系直线下降,他们开始逆反,开始寻求自己真正的自我。他们想要挣脱家长的束缚,这是他们成长的契机,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因为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情感问题、与父母沟通方面的问题等而和父母发生冲突,又不能得到父母的有效支持,结果导致问题越来越恶化。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几点建议

可见,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家长要采取合适的家庭教养方式,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在给予孩子爱和适当限制的同时,也给予孩子自由、尊重和信任,相比于其它类型的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成才,为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大学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大学生已逐渐成人,他们在和家长的交往中更多强调的是平等性。家长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孩子的父母”的角色转变为“孩子的朋友”的角色,更多地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朋友来看待,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只有当大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平等对待时,他们才会更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

第三,家长要注重大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大学生本人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具有自身的潜能,是其自身发展积极、主动的建构者。家长要明白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进行社会适应,就必须把属于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鼓励孩子自己去处理自己的事情,无论是日常的生活、学习、交往,还是对于人生发展方向的选择,都要给大学生充分的自和选择权。总之,让大学生自己去做出选择,并去承担责任,为自己负责。

总之,父母在大学生离开家庭以后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父母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就可以在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过程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当的亲子关系则会阻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戴斌荣,柴江.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问卷的初步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9(3):202-208.

[2] 淘沙.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 26(5):908-909.

[3] 王蕾.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障碍及防治.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 19(11):130-134.

[4] 杜玉春.大一新生入学适应相关问题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09,175(12),(增刊):177-180.

[5] 欧嘉瑞 著. 人际沟通分析:TA治疗的理论与实务.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6] 阿玛斯 著.内在的探索.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

[7] 卡拉・西格曼 著. 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81-390.

[8] 李文道,邹泓,赵霞. 大学生同一性发展及其与亲子依恋的关系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80(01):113-119 .

[9] 李新利,凌辉,刘静.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依恋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1):81-84.

本文系北京市教工委2010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研究”阶段成果

上一篇:浅谈高职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下一篇: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