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时间:2022-10-30 07:46:22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既定的模式,教师要在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提供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自己设计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信息课有充分的认知,不断的探索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的新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其教学模式多样化。新的课程标准呼吁信息技术教师要确立全新理念,将生活实践与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做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使学生在了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的同时,逐步形成健康的信息意识以及主动地、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总结了下面几个方面:

一、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关键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中得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以饱满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导入、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二、由“被动”变“主动”是学生学习是核心

新的教育教学大纲告诉我们: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主动进行问题加工的主体。信息时代,教科书与教师不是仅有的知识来源,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技能,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探索与汲取知识。同时,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从信息的提供者变为指导者,是任务或问题的展现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知识不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互相交流而获得的。这种由“被动”变“主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更加深刻、清晰。

三、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是学习的重点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并富有创造性和明显时代特点的课程。为了使学生提高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教师必须让学生以一个明确的任务作为目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因此,教师首先应通过讲授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样例,让学生初步掌握第一层任务中所包含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和解决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地运用学过的技术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深化,加强信息整合

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和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我的带动下,学生都逐渐形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也在无形当中增强了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质和潜力,这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或途径才能发掘出来。我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千方百计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做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老师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使这种课程改革适应时代要求,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摘要]

[1]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Z].

[2]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Z].

[3]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余胜全,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上一篇:收获幸福 第40期 下一篇:思想政治课中发挥和实践中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