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课堂在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感悟

时间:2022-10-30 07:16:04

合作课堂在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感悟

[摘要]文章通过合作课堂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及实践,阐述并总结合作学习模式对中职德育课改的意义、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几个关键因素及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德育课;关键要素;问题

[作者简介]钟露,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广西南宁530031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2―0129―03

寻求并找到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是笔者长期教学方法探索的主要目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共同学习的形式,使所有参与者为了实现全组的目标共同努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尽可能小的小组中展开学习活动,而且是在没有教师直接、即时管理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负责地学习某些学科性材料,从而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

在学习过程中,全组同学有分工、交流、合作,每个人的贡献都对小组的最后成果起作用。在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对小组负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一、合作学习模式对中职德育课改的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然而,长期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中职教育重专业课、轻普通课,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比较突出,对学生轻视德育课现象也有一定影响。德育课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课堂沉闷现象;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厌学、逃课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对待作业考试无所谓,考试成绩较差;等等。其中,教学方法陈旧是主要因素。德育课教师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才能增强德育课教学效果。

据调查显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程度: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老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5%。

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返璞归真,符合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程度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将课真正还给了学生。只有真正转变教学方式,课堂效果才会发生变化,学生就会学得轻松,学得高效,老师教得也轻松。

(一)合作课堂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习自主查阅,激发兴趣,笔者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亲自搜集相关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新闻或事件资料;在讲授“哲学与人生”课程中,让学生查阅总结发现“身边的哲理小故事“,动手动脑,参与实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把交流权留给学生

合作学习小组内的资源共享、合作攻关,可以使集体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并为个人发展提供一个更为丰厚的智力背景、更为开阔的思维空间,合作解疑,探究方法。笔者在讲授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青春拒绝犯罪”内容时,让学生分组交流“有勇有谋,应对犯罪”的方法及措施,小组出谋献策,交流总结出很多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的有效方法。

(三)把展示权交给学生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我的课堂我作主”。要让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把展示权放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落实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笔者在讲授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求职与应聘”内容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创设求职面试情景,轮流上台模拟用人单位主考官和应聘学生,展示求职面试礼仪及技巧,通过演小品的方式来学习,学生兴味盎然,大胆展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舞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进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同时学生的创新潜力被挖掘出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增强了自信心,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得以进一步强化。

(四)把时间权放给学生

当堂任务当堂完成,当堂知识当堂检测训练,并及时反馈提高,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节省出学生的课余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及交流。

二、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几个关键要素

(一)合作学习的分组――队伍建设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小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全班学生以4―6人为一个单位,围坐在一起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二)采用任务驱动――方法指导

指导方法,让学生学会合作。不同的学习任务被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课堂上,每个小组轮流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学习任务。

(三)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内容设计

精心设计导学案。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笔者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一般不超过整节课的1/3,并以点拨与精讲为主,保证了学生为主体,“学习是学生的事情”。导学案设计与使用的基本原则是精简、问题有层次、指令明确、开放。

(四)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模式构建

规划科学、简约灵活的课堂流程。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就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要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多给他们一些发言的机会。

(五)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评价激励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教学进行全面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笔者在德育课改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合作课堂”的与众不同,在于它完全颠覆了原来“教”与“学”的方式,“教”不再是老师全程不停歇地讲授,而是关键时刻引导、点拨、讲解、点评;“学”也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听课,而是课前就通过自学基本掌握了课本知识,课堂上通过团队的展示、交流、讨论,巩固学习成果,疑难点由老师点拨解决。

三、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优秀生独霸讲坛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常出现小组中一两个学生“独霸讲坛”,这些学生凭借优良素质,在小组中扮演着核心人物的角色,主宰整个小组。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但无形中学困生的思考权、发言权、学习权被变相剥夺了,并且容易误导一部分学生成为“观众”,使得小组学习存在着参与机会不平等的现象,完全背离了合作学习的宗旨。

(二)表面热闹

教师在设置的合作学习环节中,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置清楚,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任凭学生自由讨论,甚至有个别学生在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

(三)追求形式

教师为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从而使一些没有思维量,不值得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另外,还存在合作时机不够恰当,次数过于频繁,而且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等现象。

(四)观点陈旧

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所给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但在课堂实践中不易把握,多数情况是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一开锣就草草收场,教师急于归纳总结。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师怕耽误教学时间,完成不了自己设计好的教学计划。

综合以上合作课堂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根据班级情况,注意从以下四个问题着手,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一是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避免走过场,无目的无针对性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会无兴趣,会趁机聊天,从而影响课堂质量。二是初建合作小组时,要请出一两个成功互助小组示范合作学习的过程。三是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先独立思考,有了想法再与同伴交流、探讨,才能解决问题。否则会出现人云亦云、坐享其成、合作之外的现象。四是组长代言人要轮换,特别是学困生,用放大镜关注学困生的长处,给他们展示机会,并加以表扬。如笔者在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货币的基本职能”这一节时,专门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里平时不太主动发言的学困生,让他们来组织及设计导演本组原始社会末期,最初的商品交换“物物交换”的情景,并由这些学困生领导小组上台表演此专题的小品,让学困生有了展现自己的机会,充分调动每个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旁观者。在合作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上提出的问题,与传统教学优点结合,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实践,乐于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既可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发现自己学习潜力,从而更加努力更有信心投入学习,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综上所述,中职德育课在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能够促进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问题,给予学生充裕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焦宏昌,扈文华,职业道德与法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志洲,李树斌,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黄艳芳,职业生涯规划[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高庆,小组合作学习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15).

上一篇:音乐是心灵的猎手 下一篇:关于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