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对眼科器械清洗质量的控制效果

时间:2022-10-30 05:23:18

流程管理对眼科器械清洗质量的控制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方法对眼科器械清洗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14件眼科器械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器械采用流程管理方法清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方法清洗。两组均采用目视法和3倍放大镜法检查器械清洗合格率及器械损坏率。结果 目视法证明器械清洗合格率观察组(99.20%)显著优于对照组(94.50%)(P

关键词:流程管理;眼科器械;清洗;质量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4-0157-02

The Control Effect of Process Management on the Quality of Cleaning Ophthalmic Device

HUANG Cheng-ming,YU Xiao-yuan,LI Shu-ling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Center,Jiang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Nanchang 330006,Ji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of proces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of ophthalmic instruments cleaning quality control.Methods 514 ophthalmic dev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bjected to cleaning process management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cleaning method.Two groups were used visual method and 3 times magnifying glass method to check the equipment clearance rate and equipment damage rate.Results The visual observation group (99.20%)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94.50%)(P

Key words:Process management;Ophthalmic equipment;Cleaning;Quality

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洗、维护要求高,如果清洗过程不规范,则直接影响手术效果[1]。出现术后感染,其原因是清洗不合格,导致灭菌不彻底。此外,清洗不彻底,残留血迹、污渍,容易形成锈斑,缩短器械使用寿命。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流程管理方法清洗手术器械,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技术能力为目的的系统化管理方法,该院消毒供应中心从2016年4月~10月对集中处理的眼科器械清洗采取流程管理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4月~10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514件眼科器械,包括剪、镊、针、钩、钳等器械。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前三个月收集的眼科器械254件作为对照组,其中角巩膜剪80件,微型镊69件,泪道扩张器75件,其他器械30件,采用传统的清洗方法清洗;后3个月收集的眼科器械260件,其中角巩膜剪87件,微型镊78件,泪道扩张器75件,其他器械20件,采用规范化管理的方法清洗。两组器械组成比较无差异。

1.2方法

1.2.1常规清洗方法 将回收的眼科器械分类,放入清洗筐中用流动清水清洗器械表面的血迹、污迹等,用肉眼观察清洗干净即可;然后采用快速多酶清洗剂清洗5 min;最后用流动水反复漂洗5~10 min,去除残留的多酶清洗液。

1.2.2流程管理方法 根器械的用途、材质、污染程度进行清点和分类,将其分别摆放在垫有胶垫的筐内,再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对于器械的轴节、齿槽等难清洗部位,用专用的软毛刷进行刷洗,避免造成器械的损坏;污染严重的器械要反复多次进行冲洗,去除血迹、污迹;对于特殊器械应当采用不同的清洗方式,如超乳手柄等管腔细的器械应当选择高压水枪冲洗内腔[2]。接着用全效多酶超声清洗,水温 35℃~45℃,按厂家说明书要求比例配清洗液,清洗槽内垫有能分隔器械的胶垫,避免器械碰撞损坏,打开器械轴节处以不接触为原则摆放器械,放入超声清洗仪内清洗5 min[3],最后用流动清水反复进行漂洗5~10 min,冲洗器械上残留的多酶清洗液。

1.2.3目视管理法 肉眼观察器械表面有无明显的血迹、水垢、锈迹。

1.2.4放大镜检查法 使用3倍放大镜检查器械表面、器械轴节、齿槽部位是否光洁、有无血迹、水垢等。

1.3观察指标

1.3.1清洗合格判断 观察清洗后的器械应光洁,无血渍、污渍、锈渍等残留物质,如无则判断为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4]。

1.3.2器械完好判断 通过器械锋利度、灵活度及咬合情况[5]评估器械的功能质量,如果器械出现刃钝、灵活度差,甚至不能紧密地咬合在一起,即为损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

2结果

2.1清洗合格率比较

经目视方法检查,观察组器械的合格率为99.20%,对照组器械的合格率为94.50%,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

2.2器械损坏率比较

观察组器械的损坏率1.2%,对照组器械的损坏率为3.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7,P=0.045),见表2。

3讨论

3.1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就是要求器械清洗的操作要遵照规范化流程,同时重视员工的价值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工作人员按照PDCA的循环流程不断规范操作步骤。将流程管理应用于眼科器械清洗过程中,能有效的规范器械的清洗方法,保证清洗质量、减少损耗,为下一步的器械灭菌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尽量避免因清洗不合格造成感染的发生。

3.2采用流程管理有效提高眼科器械的清洗质量

眼科手术器械结构特殊、复杂、精细,重复使用后会被人体的有机物如血液、脓液、体液等非水溶性污物污染[6]。若在术后未清理干净,时间久了会产生物理反应,其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膜,直接影响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而且容易产生锈斑,缩短眼科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7],同时也可能发生医源性感染,给患者带来不可避免的严重后果。传统的清洗方法使工作人员未充分认识到器械清洗的重要性,有时候未及时处理污染后的器械,导致器械上的污染物长时间附着,这就很难保证器械能清洗干净。采用流程管理,规范器械清洗步骤、清洗方法,能有效地规避清洗流程中差错事件的发生,保证器械的清洗质量,为下一步的处理流程提供保障。

3.3 采用流程管理降低眼科器械的损坏率

眼科器械精密、结构复杂,如果采取适当的清洗方法不仅能保证器械清洗彻底,还能保证器械的功能质量,延长使用寿命[8]。相反,清洗方法不当不仅会导致清洗不彻底,还会严重影响器械的功能质量,造成器械的损坏率大大提高。规范化管理方法,能有效地规范器械处理的每一个环节,从而采取恰当的清洗方法进行清洗,继而降低器械的损坏率。

在本研究中,对眼科器械的清洗采用流程管理方法,产生了较好的效果。由表1可见相对于常规的清洗方法,流程管理方法更能有效地提高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另外,如果眼科器械清洗方法不当,将严重影响器械的清洗质量,使器械的损害率提高。由表2见对眼科器械合理分类、及时处理,规范化眼科器械的清洗步骤、清洗方法,大大降低器械的损耗有积极的作用。总之,通过对眼科器械的清洗^程进行流程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减少损耗,能尽量避免因器械清洗问题导致感染的发生,保障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敏.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手术器械的管理与清洗保养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4(10):22.

[2]邓素云,李晓燕,巫丹,等.改良后的器械清洗程序在眼科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1):67-69.

[3]郑慧玲,赵惠敏,殷艳玲,等.眼科器械清洗方法的改进与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0(22):212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2009.

[5]陈金川.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在眼科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2015,15(35):150.

[6]韦秀佳,夏朝君,唐小敏,等.优化摆放方式对眼科器械清洗效果的观察与成本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44-2145.

[7]吕斌斌.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在眼科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04(25):59-60.

上一篇: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下一篇: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围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