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滞纳金的性质及其治理

时间:2022-10-30 03:41:54

信用卡滞纳金的性质及其治理

摘 要:滞纳金作为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类型,适用范围非常有限。信用卡滞纳金并不是该意义上的滞纳金,而是银行收取的具有违约性质的费用,但现有法律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范。另外,各家银行收取滞纳金的标准也存在着争议。为了治理信用卡滞纳金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国立法部门、商业银行以及持卡人自身都应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合规化、合理化,从而在此方面,引导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信用卡滞纳金;性质;治理措施

一、信用卡滞纳金的性质

滞纳金是行政强制执行中执行罚的一种类型,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只能发生在双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国家形式公共权力的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平等的民事关系中。在现实生活中,滞纳金在银行、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领域中频频可见,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具有的行政管理的属性,即使中国的公用事业早以转变行政管理的角色。

从信用卡滞纳金产生的原因来看,信用卡滞纳金是对持卡人违反与发卡行的信用卡领用合同行为的一种经济上的惩罚,我们认为,可以将信用卡滞纳金视为违约金,理由如下:

(1)从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可以推断信用卡滞纳金是违约金。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第22条,即发卡银行对贷记卡持卡人未偿还最低还款额的行为,应当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滞纳金。该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是未偿还最低还款额未还款部分的5%收取滞纳金,而法律后果就是违反发卡行和持卡人间信用卡领用合同的违约责任,滞纳金是发卡行对于持卡人违约责任的惩罚,因此滞纳金的性质应归属于违约金。

(2)已有公用企业将滞纳金规定修改为违约金。在《建设部关于对自来水水费滞纳金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建设部明确表示:“城市供水企业在具体执行中,可按《合同法》、《城市供水条例》的有关规定,通过与用户协商,在供水合同中约定逾期付款的违约金标准;没有约定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可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利息的标准计量逾期付款违约金。”这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公用企业中的“滞纳金”的第一次明确否定。

综上所述,当持卡人透支时,发卡行与持卡人之间产生的是民事上的借贷关系,发卡行不是行政管理的主体,持卡人与发卡行是地位平等的法律主体;此外,信用卡滞纳金具有惩罚的性质,无论是从法律规范的结构,还是从合同法理论的功能,将信用卡滞纳金认定为违约金都是可行的,而且这也得到了国内外立法例和信用卡实践的支持。

二、信用卡滞纳金存在的问题

1.信用卡滞纳金合法性争议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是有关信用卡法律条款最全面、最权威的一部法律,决定了信用卡滞纳金的合法性。但是,滞纳金确实存在不合法的部分,第一就是我们上文所探讨的信用卡滞纳金的性质,滞纳金与行政法理论是存在冲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收滞纳金,并将滞纳金的标准告知当事人。可以判断,根据行政法理论,滞纳金是行政强制执行中执行罚的一种类型,是因为行政相对人对国家税款、行政规费等逾期不缴纳所产生的。第二,根据《立法法》规定,涉及金融基本制度的事项只能通过制定法律明确规定;人民银行可以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决定在权限范围内制订规章。《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是根据《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及《外汇管理条例》制订,但是这些法律没有滞纳金的规定。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商业银行法》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中有关信用卡滞纳金的冲突,与相关法律不健全,造成了信用卡滞纳金合法性问题存在争议的现状。

2.信用卡滞纳金的计算方法合理性争议

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22条的规定,公式可表达为滞纳金=(最低还款额-已还款金额)×5%。其中5%是月利率,计息天数为自银行记账日起至还款日的实有天数(常规算法为算头不算尾)。从信用卡滞纳金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其具有类似“利滚利”的自我增殖的功能,即其计算基准逐月提高。

我们认为,滞纳金并不应该如此无限制的计收,而是有期次或数额限制的。虽然目前中国的信用状况不尽如人意,“无论在法的基本原则上还是在法的实际运用中,均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即与基于国家机关主导权的刑罚或行政手段相比,基于私人主导的可利用的其他强制性手段被严重忽视”。 但是,即便是行政法上滞纳金的运用也是要考虑必要性原则,而不是仅仅采用这种逐月累积提高的计算方式,对持卡人进行无限期和无限额的罚款。

三、信用卡滞纳金的治理

1.立法角度

防范信用卡业务的法律风险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保障,立法是否及时和完善,相关法规是否协调和匹配,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一,《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监管规定都应该将“滞纳金”修改为“违约金”,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权利义务平等的原则。此外,银行无论在银行卡业务还是其他业务中,均应谨慎使用涉及客户义务或责任的措辞用语,防止产生歧义。

第二,改进信用卡滞纳金的计算方法,使其更加合理。既然信用卡滞纳金的性质是违约金,那么就可以运用《合同法》理论对高额的信用卡滞纳金进行治理。

2.银行角度

基于发卡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有义务向持卡人提示申请信用卡的基本条件和所需资料、计结息规则、费用收取方式、安全用卡规则、非法使用信用卡的法律责任等对持卡人信用和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大多数客户违约是无意中忘了还款日期,并非恶意透支,因此银行还要履行到期还款提醒义务,提醒客户按时还款,避免逾期还款上缴利息、罚息、滞纳金。除了寄对账单,也可以通过电话提醒、上门沟通多种方式提醒。

3.持卡人角度

持卡人从自身角度出发,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信用卡纠纷,首先要理性申请信用卡,一两张就足够。同时在办理信用卡时,要熟知关于信用卡的相关重要信息,以免陷入银行设下的信用卡“陷阱”。如信用卡取现要缴纳高额手续费,取现的资金从当天或者第二天起,就开始按每天万分之五的利率“利滚利”计息,不能享受消费的免息期待遇。还款时一定要还清,尽量不要选择最低还款或部分还款,更要避免漏还“零头”, 因为许多银行不是按“零头”,而是按欠款全额计息,容易高息负债。为避免漏还“零头”,可以在信用卡的发卡行一个储蓄账户,和信用卡挂钩,让银行“自动划款”。

参考文献:

[1] 江利红.日本行政法学基础理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 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M].李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李苏媛(1992-)女,汉族,江苏江阴人;张(1992-),女,汉族,湖北宜昌人,均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本科生。

上一篇:论述水利工程的项目施工及管理创新 下一篇:浅析经营者集中审查附加限制性条件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