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沥青混凝土桥面“泛碱”成因及处理对策

时间:2022-10-30 03:00:32

浅谈沥青混凝土桥面“泛碱”成因及处理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特别是沥青路面的建设已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沥青路面建成通车,桥面“泛碱”现象也越发显得突出,针对该现象的成因及处理对策的研究也就迫在眉睫了。

关键词:桥面沥青混凝土 泛碱 成因 处理对策

甘肃省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是兰(州)海(口)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甘肃省规划的“四纵四横四个重要路段”公路网主骨架中第二纵的重要组成路段。武罐高速路面工程LM1合同段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56+980,路线全长57.013km,本项目沿线大部分为河谷地貌,地表水及地下水均较发育,项目桥隧比例较高,桥隧长25.7km,占路线全长的45%。本文以该项目为依托针对桥面“泛碱”成因及如何预防传统的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泛水,避免沥青混凝土早期水损害进行探讨研究。

一、“泛碱”现象的成因

桥面“泛碱”现象即水损害的一种,主要是桥面沥青混凝土铺筑完成后经雨水、施工用水等外来水作用,通过沥青混凝土孔隙渗透进入桥面各铺装层之间,后经阳光暴晒及外部压力、车辆轮胎真空吸力共同作用下,同时由于桥面铺装层平整度、横坡较差,积水无法沿横向排至碎石盲沟,只能由原处挤至沥青混凝土表面,后经蒸发、风干,在一定时间内出现表面发黄、白斑点, 进而发展成不规则片状, 近观为溢出性液体残留物或风干后水垢、杂质等污渍附着于路表。此项工作我部在施工过程中也进行了验证,采用试验室Φ100取芯机在“泛碱”处取芯,并将试洞内积水排净,经过3~4h后洞内积水再次填满,也就是说层间水无法沿横坡顺利排至碎石盲沟,只能排至此处的最低位即试洞内。

二、危害

外来水存在于桥面铺装及各沥青混凝土层间,减弱各层间的粘结效果。开放交通后在车辆轮胎压力、真空吸力反复冲击作用下使沥青路面出现推移、拥包以及早期车辙等病害,降低路面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

三、处理对策

1、提高桥面铺装层平整度,确保横坡顺畅,雨水能迅速棑离至碎石盲沟

1.1 严格控制混凝土含水量及塌落度

拌和时严格按照设计、批复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拌和,同时试验室安排专人对骨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防止现场混凝土料坍落度不稳定。

1.2 钢筋网片支撑不牢固

钢筋网片支撑时每平方米支撑密度点要足够且保持均匀状态,以防钢筋网表面局部出现突出和沉陷,从而影响钢筋网片的标高及平整度。

1.3 振动梁行进速度不均匀

挑选经验丰富的人员操作振动梁,同时岗前进行培训,防止由于振动梁行进速度不匀、出现时快时慢导致混凝土“拥包”、低洼等现象发生,影响桥面混凝土铺装的平整度。

1.4 振动梁轨道加固不牢靠

安装轨道时加固螺栓间距不宜过大,否则在振动梁振动施工过程中,使轨道出现偏移、变形等不良现象,导致轨道顶面高程误差较大、不平顺,并与桥面坡度不相一致,从而影响桥面混凝土铺装层的平整度。

2、桥面精铣刨拉毛

采用大型铣刨机对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表面进行精铣刨拉毛处理,清除水泥混凝土表面浮浆,增加表面粗糙度和洁净程度,正常铣刨深度3~5mm,其目的起到促进沥青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之间的粘结、防水和提高层间抗剪强度等作用。局部平整度较差,出现拥包等现象时,采用大型铣刨机将其铣刨平整,确保整体的平整度及横坡顺畅。

3、桥面防水施工

桥面铣刨结束后立即采用高压空压机将其表面清理干净,之后进行FYT-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施工,用JH无气喷涂机喷涂三遍,用量1.4-1.6kg/m2,它兼有橡胶和聚联后沥青的双重防水特点,抗老化能力强,常温施工干燥后,能形成高质量的防水弹性膜。

4、封层洒布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采用同步碎石封层车均匀喷洒SBS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洒布后采用XP301胶轮压路机碾压3-4遍,确保碎石与沥青之间的良好粘结。SBS改性沥青洒布量1.6~2.0kg/m2,碎石撒布量10~12 kg/m2,覆盖率60%~70%。之后进行沥青混凝土铺装(4cm厚上面层+6cm厚中面层)。

5、桥面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

由于桥面上温度散失较快,尤其是高架桥受下穿风的影响,再加上于桥面梁板整体弹性变形性能, 压实时桥面震颤必将抵消部分压实功效, 降低压实度,因此紧跟碾压可以保证碾压效果。同时在大桥施工时增加一台胶轮压路机揉压,保证渗水性能。摊铺时按1.0-1.5m/min控制摊铺速度(正常摊铺2.5-3m/min),同时安排压路机紧跟碾压,确保高温碾压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6、施工中注意事项

因为本项目中面层为AC-20C结构,上面层为AC-16C结构,本身偏粗,容易出现离析,而离析又会造成局部空隙率偏大。为此,项目部进行了研究并进行改进。①在摊铺机出料斗两侧及前挡板底部设置橡胶挡板;②减少收斗频率或者尽量不收斗,收斗前安排工人将料斗两侧混合料清除;③安排专人负责,出现离析时,及时挖除或补撒细料消除离析;

7、配合比优化

7.1 矿料级配优化。

首先对生产配合比中矿粉用量进行了优化,由生产配合比设计的2.5%增加到3.0%,增加了填料用量,从合成级配看,2.36mm以下筛孔的通过率有所增加,0.075mm筛孔通过率增加了0.4%,通过有效增加填料用料,进一步减小现场混合料空隙率,提高沥青混合料抗渗性能,增加路面的抗水损坏能力。

8、其他处理措施

若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局部仍出现“泛碱”现象,则采用直径2cm的钻孔机在“泛碱”处将梁板非主承重部位钻穿排水,同时利用鼓风机将水吹出后再喷洒粘层油封水。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措施,基本能消除桥面“泛碱”现象。当然彻底根除桥面沥青混凝土“泛碱”现象应从多方面着手, 改善桥面排水, 防止桥面铺装渗水, 只是解决问题的环节之一, 相信在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等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 此一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从而全面提高高速公路桥面使用性能, 延长使用寿命。本文结合项目工程实际,简单地阐述了桥面“泛碱”现象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斧正。

参考文献

[1] 宫尚云.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泛碱现象成因及对策.百科论坛

[2] 刘立斌.施工中提高桥面铺装层平整度的几点措施.交通世界,2009.

上一篇:分析建筑工程旋挖桩基础施工 下一篇:解析某大厦工程建筑工程中转换层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