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之管理方法初探

时间:2022-10-30 02:41:17

高层建筑施工之管理方法初探

[摘 要]为了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在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必须要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去科学地组织施工,这样才能很好的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保证正常的施工秩序。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管理 目标管理 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151-01

在整个施工全过程中,筑施工管理是要始终贯穿的,当然,不同阶段定出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具体管理内容。通常情况下,施工管理的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落实工作任务;签定工程承包合同,进行开工前一次性和施工中经常性的施工准备工作;按工程计划科学地组织施工,并有针对性的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和协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下达施工任务书,完成最基本的施工管理;最后组织工程的交工验收等几个方面。

1.目标管理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1.1 关于目标管理

所谓的目标管理,是指管理工作的一种组织方法,其主要是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和行为科学等方法集中在一起,综合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管理组织的总方法,实现预定的总目标。而任何企业及单位,只有具备了企业总目标,才能让生产经营的活动有依据。而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具体工程项目也有自己的总目标,比如工期究竟多少,经济效益、各种技术经济指标应达到什么程度,质量要达到什么标准等。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目标的实现,施工管理者,就必须要明确目标的含义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理解目标管理的概念和实质,并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实行目标管理。

如果能够顺利的实现目标管理,就能够有效的将每个成员组织起来,为每个成员提供行动纲领,拟定每个成员的基本任务和努力方向,最终保证所有成员能够在一定的工作节奏中,有成效地完成工作,达到预期的结果。

1.2 目标管理与任务管理的区别

一般认为,目标管理与任务管理的区别在于,目标管理是管理心理学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应用。通常情况下,管理心理学家们会认为,人们在明确的目标条件下,自己能够对自己负责,这也是实行目标管理的基本条件。此外认为,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所以,定位要合理,不能定得太高,但也不能太低。目标管理就是要使每个成员不断地增强和积累信心。任务管理与目标管理的区别任务管理是从“人只要有体力就可以”这一观点出发,因此不需要思考和创造性,一切听别人指挥,自己只是单纯的干活,即只是行动,因而本人可I纵不负责任,更没有主体性。过去建筑企业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单纯的完成任务管理。但是新形势下实行的目标管理正相反,它首先确立了人的主体性,从这点出发,领导者把责任交给下级,使其有责任感,在行动时也不单纯只是行动,还要收集情报,并且自己安排自己。在行动时既需要创造性也需要思考。这样,对于人来说,既要有体力还要有能力,这就需要培养和教育。

1.3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动员全体职工参加制定目标并保证目标的实现。具体地说,是由单位工程主要负责人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工程具体情况来制定工期效益、质量等总目标。然后在充分听取广大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整个组织的总目标再进行层层分解展开,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负责人以至每个职工根据上级的目标,分别制定个人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全单位、全过程、多层次的目标管理系统。

2.施工管理

2.1 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是一项全面的和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一般称为全面计划管理,它具有系统的、全过程和全员的管理特点。

2.1.1 高层建筑施工与计划管理的关系

因为高层建筑具有大、深、高、密、难等特点,所以其计划管理更要体现全面计划管理的要求。其计划管理的特点是:具有系统的特点;具有全过程的特点;具有全员的特点。

高层建筑施工的计划管理的任务,总的说来就是通过计划管理的全过程(即编制计划、组织实施计划和及时实施情况的检查),把企业内部的各种力量和各项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协调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和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保证全面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使工程项目早日投产,向国家提供新增生产能力,又使企业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加速工程完工。

2.2 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管理的内容

根据各项生产活动不同的要求编制的各种计划,构成一个计划体系,其内容有:

(1)工程总计划及分阶段作业计划

整个工程在总计划中根据制定的方针确定奋斗目标、应完成的工程量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作为安排各阶段作业计划的依据,也是检查和考核全年经营活动的依据。工程总计划亦称建筑安装工程计划又称生产大纲,是各项施工计划的核心,也是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确定计划期内施工项目及其竣工日期,形象进度部位、实物工程量和建筑安装工作量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要保质、保量,如期交付使用;保证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2)机械化施工计划

机械化施工计划是反映计划期内机械化施工水平和设备使用状况的计划。在编制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企业的具体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它通常包括机械化施工水平计划和主要机械需用计划两部分。

(3)劳动与工资计划

劳动工资计划是反映计划期内劳动生产率、职工人数和工资水平的计划。正确编制劳动工资计划对加强劳动力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合理使用工资基金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有重要作用。劳动工资计划通常分劳动生产率计划、职工人数与工资计划两部分。

(4)材料供应计划

材料供应计划是反映计划期内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各种材料数量,在节约的原则下,从物质上保证工程任务的完成。正确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是落实计划任务的重要条件。

(5)技术组织措施计划技术组织措施计划,是反映计划期内为完成施工任务所采用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生产组织措施。正确编制施工组织措施计划,对于提高企业计划指标水平有重要作用。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6)降低成本计划

降低成本计划是反映计划期内降低成本的节约额与降低率,是企业施工活动在经济效果上的集中表现。正确编制降低成本计划对于保证最大限度地节约各项费用,动员内部资源,充分发挥潜力,以及对工程成本作系统的监督检查有重要作用。

2.3 计划管理的应用

2.3.1 技术责任制

技术责任制是技术管理中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是企业技术工作系统对各级技术人员建立明确的职责范围,以达到各负其责,各司其事,把整个企业的生产活动和谐地有节奏地组织起来。

三级技术责任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管理体系,凡是有关技术业务范围的事,下级应服从上级,也就是说技术负责人对下在技术业务上实行领导,有权对下一级技术负责人发表技术指令,领导他们开展各项技术业务工作,实行总调度,召开技术会议研究技术问题,必须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的权限,明确各级技术领导的职责。

2.3.2 制定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定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中一系列准则的总和。建立和健全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有助于把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从而保证技术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开展起来,因此建立正常的生产技术秩序是高层建筑施工进行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一般情况下技术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2)技术交底和复核制度技术;(3)技术信息工作制度;(4)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工程技术档案,记述和反映本企业施工、技术、科研等活动,具有保存价值。

3.结语

高层建筑的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需品,其具有难度大、功能多及建造所涉及到技术复杂的特点,因此在对高层建筑建造有着很大的要求。为了使得高层建筑的质量得以保证,就需要我们做好其施工管理工作。总而言之,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效率,管理部门需要认清工程的实际情况,从各种管理方法中,选择最适合的一种,为施工人员提供明确的施工思路,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最有效管理手段,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博,潘华.论高层住宅水暖施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1(11).

[2] 杨宏.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3] 胡香丹,孔祥东.加强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必要性[J].民营科技,2010(04).

[4] 黄莉娟.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体会[J].大众科技,2008(08).

上一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研... 下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防磨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