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时间:2022-10-30 01:47:48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在语文教学中,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这几种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写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充分表现。教师应重视语文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展现个性,提升语文素养。

一.发掘与利用课文资源,丰富写作素材,积累写作方法

(一)积累课文中的素材

由于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不足,不少学生在语文写作中难以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事实上,若可以巧妙引导与运用,语文教材就是很好的写作教材。如《鸿门宴》一文的项羽,既可说其缺乏远见、优柔寡断,也可讲他有君子之腹。而刘邦,既可讲他城府深、狡猾多端,也可讲他能屈能伸。如《我与地坛》,史铁生就是不屈服命运的写作素材。如《相信未来》中,“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就是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的素材。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的经历给了我们巨大的心灵震撼与敬畏,鼓舞我们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在语文写作中,同一个素材,从不同角度去看,则有不同评价。如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亏,破灭之道也”。从不同角度看,则给我们不一样的写作启示:①换角度思考,那么则可得到对事物的新认识;②失败的路常常是自己铺就的;③全力以赴,才可无往不胜。在语文教材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明白课文中所表现的独特魅力以及文中的动人故事,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二)赏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对一篇文章而言,从构思至结文,主要包括文章立意、材料选择、结构组织、语言运用等方面。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其选文是各有千秋,不管是匠心独运的立意、新颖典型的选材,还是独具风格的语言、多样化的表达技巧,均可于教材中找出范例。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赏析并体会其精妙独到之处,然后加强写作训练,以帮助学生学习与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如毕淑敏的《我的五样》,其写作特点是:新颖的创作安排;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运用妥帖、生动的比喻。在面对人生中林林总总时,作者巧妙地选用了五样东西来分析人生中的抉择,写出了其舍弃的顺序、过程,最后保留了“笔”——代表自己挚爱的劳动与神圣职责,是作者的灵魂所在,价值所在。课后,教师则引导学生模仿这一写法。又如《雨霖铃》、《卜算子》、《荷塘月色》等,在这些文章中其语言非常优美,同时综合应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在对这些课文进行阅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圈点出文中的优美语句加以熟读或背诵,体会语句的美感,然后加以仿写与练习。还有如《祝福》一文中的倒叙写法、《拿来主义》中的以小见大等,都能够给学生的语文写作提供示范作用。

(三)在课文阅读中发挥想象

在语文写作中,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在语文阅读中,教师应诱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如在《阿房宫赋》的阅读学习之后,教师可让同学闭上双眼静静想象,想象雄壮的阿房宫,再通过自己语言将其进行描述。又如阅读《江南的冬景》后,让学生进行想象,想出自己心中的“冬景”,然后用文字进行表现。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重视平时积淀,激发学生积累兴趣,形成读书与积累的习惯

在语文写作中,没有一定的知识积淀,学生则难以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抑或废话、空话、大话满篇,因而其作文水平也就难以提高。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知识积淀,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积累,形成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读读优秀的文章,说说名人事迹,分析优秀写作者的一些学习经验,以帮助学生体会到积累的益处,让他们坚持读书、记笔记,将自己所看过的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优美段落进行摘录,把报纸、杂志上的经典评论、热点问题加以收集。

其次,还可以让学生每天背诵一首诗词或者名言警句,每周坚持写一篇读后感,在自习课时,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交流与讨论自己平时积累的文章、诗词、警句、名言等,让他们比比谁积累的又好又多,同时由小组推荐出几篇优秀的文章,然后全班交流。这样,在交流与评比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与积累的热情,从而形成平时积累的良好习惯。

上一篇:多向交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下一篇:学生互改作文的依据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