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赡养率上升对现收现付制的参数影响研究

时间:2022-10-30 12:58:47

制度赡养率上升对现收现付制的参数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拟从财务收支平衡的视角,通过构建制度赡养率与其他制度参数的关系式,预测分析未来制度赡养率不断上升对现收现付制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如不减缓制度赡养率不断上升的趋势,那么在2035年前后需要进行参数调整,但这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而,本文认为有必要通过社保扩面、放开二胎和适度延退等措施降低制度赡养率,以减轻其负面影响。

[关键词]现收现付制;制度赡养率;参数;收支平衡

[中图分类号]F8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7-0093-02

养老保险制度内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与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数之比,被称作制度赡养率,它是衡量一国养老保险制度负担大小,财务上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制度赡养率也在不断攀升,这对城职保社会统筹基金的财务运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

1基于“六普”数据的制度赡养率预测

11基本假设

人口参数假设:①以2010年为基期,预测区间为2015—2050年;②生育模式:选择每5年赋值的总和生育率为生育模式指标,采用晚育模式模拟分年龄生育率,总和生育率从2010年的13逐年上调,至2045年达到21的世代更替水平,以后各年保持不变;③死亡水平:用预期寿命作结合死亡模式作为死亡水平的参数,以“六普”的城镇预期寿命作为基年数据,并根据联合国不同水平的出生预期寿命每五年的变化情况确定未来的平均预期寿命,进而决定死亡水平;④人口迁移:假定至205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农村向城镇的迁移人口总量为3亿人,各年迁移人口呈金字塔状分布。

劳动与制度参数假设:①城镇初始就业年龄为20岁;②退休年龄:男职工为60岁,女干部为55岁,女工人为50岁,其中女干部占女职工的比重为12%,女工人占女职工的比重为88%;[1]③城职保制度覆盖率为100%,遵缴率为100%。

12测算结果分析

在上述假定的基础上,结合“六普”数据,使用People软件,利用生命表技术进行年龄推移,可以预测出2015—2050年的制度赡养率,结果见表1:

测算结果显示,2015年的制度赡养率为3323%,基本上是3个缴费人员供养一个退休人员,但随着老龄化的加深,缴费人数不断减少,退休人数却不断增加,制度赡养率至2050年已升至9124%,

2制度赡养率上升对现收现付制参数的影响分析

21理论模型

我国城职保的社会统筹基金采取的是现收现付的财务运作模式。现收现付制是指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资金储备较少。在现收现付制度中,除制度赡养率之外,比较重要的两个参数是缴费率和替代率。缴费率指的是缴费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占职工个人工资的比例,它是反映缴费负担大小的重要指标;替代率指的是劳动者退休后领取的养老保险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比例,它是反映养老保险给付水平高低,保障程度好坏的关键指标。通过社会统筹基金收支平衡模型可以构建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22参数设定

基本参数的设定:在综合考虑未来劳动生产率、GDP增长率和消费价格指数等指标的基础上,将2011—2020年的工资增长率定为777%,2021—2050年的工资增长率定为458%;[2]养老金调整系数为工资增长率的50%,管理成本系数为2%。[3]

重要参数的设定: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其中社会统筹养老金的目标替代率定为30%为宜。因而当分析制度赡养率提高对缴费率的影响时,替代率固定为30%;我国目前的社会统筹养老金的缴费率为职工工资的20%,完全由企业负担。所以当分析制度赡养率提高对替代率的影响时,缴费率固定为20%。[4]

23测算结果分析

将上述参数值代入理论模型,就可以分别测算出制度赡养率上升对缴费率和替代率的影响,如表2所示:

在社会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测算结果显示,保持30%的目标替代率不变,随着制度赡养率的不断上升,缴费率也在不断上升,从2015年的981%升至2050年的2732%,涨幅将近三倍。从测算结果可以看出,为保证现行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不变和财务收支平衡,缴费率必须在2035年前后适度上调。由于职工的社会统筹养老金完全是由企业来缴纳的,这意味着企业的养老保险费用负担会越来越重,这会大大增加人力成本,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另据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调查统计结果,在148个被调查国家中,企业缴费率大于等于20%的国家仅有20个。也就是说,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基本已属于最高之列,进一步上调的空间不大。

同样,如果一直把我国的社会统筹养老金缴费率固定在当前的20%,随着制度赡养率的不断上升,未来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会不断缩水。据测算,替代率水平将从2010年的6119%下降至2050年的2196%。若不进行有效改革,2035年以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将低于30%的目标,这最终会严重影响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不利于老年人安度晚年。

3结论

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制度赡养率会不断上升,为实现社会统筹基金收支平衡,需要对缴费率和替代率水平进行相应调整。测算结果显示,2035年是一个重要的改革时间点,需要在2035年前后逐步提高现行缴费率或者降低目标替代率。但是,这样做或许会加大企业的缴费负担,影响企业的竞争力;或许会降低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准,不利于老年人安度晚年。为此,有必要通过社保扩面、放开二胎和适度推迟退休年龄等措施切实降低制度赡养率,以减轻养老负担,并尽可能减少人口老龄化对现收现付制度财务可持续性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万春.我国混合制养老金制度的基金动态平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李珊珊.中国工资调整指数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穆怀中,柳清瑞.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关键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4]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养老保险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杨东升(1988—),男,山东青岛人,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社会保障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商务酒店宾客满意度调查及问题分析 下一篇:我国房价与地价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