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业企业统计报表数据质量

时间:2022-10-29 11:50:25

浅析工业企业统计报表数据质量

摘要:企业每年要向外部提供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等统计报表。这些统计报表数据质量的高低对投资者、决策者等信息使用者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统计报表数据的质量。

关键词:统计报表;质量;建议

一、企业统计报表质量评判方法

(一)要注意报表的逻辑关系是否平衡

企业的每套报表中罗列着许多指标,很多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等式。

如果企业的报表不能满足最基础的逻辑关系,则说明这张报表的数据质量不高。这种错误多是企业统计人员工作不负责任所导致的。

(二)要注意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

企业报表的指标设置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如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指标,一般情况下营业利润随着营业收入的增大而增大,随其减少而减少;主营业务收入、应交增值税两个指标也是如此,如工业企业中的销项税额=主营业务收入×增值税率,而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因此主营业务收入跟应交增值税的变化趋势应该是一致的,应交增值税的数值随着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多而增大。银行贷款余额和财务费用之间,营业利润和应交所得税之间,更是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银行贷款余额乘以相应的贷款利率为企业应支付的财务费用,营业利润乘以所得税率为应交所得税(税收减免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除外)。这在报表中也比较容易发现问题。一套高质量的报表中,两个相关指标之间的变化趋势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发现指标数据异常变动,就要及时查找原因,核实数据的正确性。

(三)要从整体角度关注数据是否可靠

评判数据的质量,不仅要从相关指标分析它的变动趋势,更要从整体角度来评判数据的可靠性。面对企业各种类型的数据报表,如果孤立地看每种类型的报表数据,很难发现它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它与其他类型有关数据是否一致。

二、影响企业报表数据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基础工作薄弱

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企业重会计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统计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

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不健全,统计报表由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引起统计数据质量下降。

统计人员的素质不高或事业心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在平时工作中一味地被动应付,机械地填报报表。实际工作中,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影响统计报表的质量。

(二)指标设置过于复杂。不利于提高数据质量

统计报表中有些指标是复合指标,不能直接从有关财务资料中取得数据。如统计报表中计算工业中间投入,得依靠查阅会计账目中大量的会计明细科目才能取得,计算比较繁杂,这也会影响报表的数据质量。

有些企业会计制度不是很健全,更是不利于数据质量的正确性。

(三)使用报表各方信息不对称是报表质量差的最主要原因

企业的形形报表要提供给不同的使用者。政府的各个管理部门如银行、财政、税务、经贸、工商和统计都需要企业的报表数据。每个职能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有不同的作用。

上交给金融系统的报表,金融部门往往通过企业的报表数据来判断资产结构的优劣,盈利获利能力的多少,从而来决定企业的贷款额度。企业为了获取贷款,常要给报表数据润色,扩大了企业的盈利获利能力。

如上交给财政税收部门的报表是向企业征收税款的依据,为了达到逃避税收的目的,通过不开发票现销的方式瞒报销售收入,从而降低增值税的应交税额或者采取多列成本,少计收益的方法,降低或隐瞒企业的利润,从而逃避企业的所得税额。

在私营或民营企业中缺乏诚信,根据不同目的填写报表数据的现象常有发生。统计报表虽然要求企业如实填报,但企业往往有所顾虑不肯如实填报。

统计报表作为综合报表,涉及到各种性质的数据,企业在各套报表中选择数据,容易导致数据的混乱,用两种方法计算其工业增加值就会发现增加值率相差很大。因此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信息不对称是报表数据质量差的最重要原因。

(四)政府行为不规范也是困扰报表数据质量的原因之一

政府重视哪个指标,那个数据就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出现偏差。报表的指标设置中,指标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如果单一地提高某个指标的数值,相匹配指标没有进行一致的变化也会引起质量下降。

例如现在各级政府重视工业总产值,要对各地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进行考核,各级政府都会有提高工业总产值的意识和倾向,而相应的工业中间投入没有提高,这会导致过多地计算工业增加值,从而干扰企业的统计数据的正确性。

三、提高企业统计报表质量的建议

(一)加强统计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

企业领导者的法制观念和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企业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统计数据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因此要加强企业领导和统计人员统计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其认真学习和贯彻《统计法》,树立高度的统计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二)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学习

具有基本的工作技术知识和娴熟的统计技能的统计人员,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必备条件,针对部分企业统计人员素质差,加强统计业务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加大新的统计技术的应用,是提升数据质量的必要途径。

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处理高速化、数据传输网络化、数据贮存资源化。统计报表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平台的直报系统可以减少数据的传输渠道,从而提高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也可降低统计数据在人工处理、传输、贮存等环节上的技术性误差和逻辑性差错,而且有利于从机制上形成强有力的统计质量管理体系,维护统计数据管理相对独立性并有效地遏止随意虚报、瞒报以及统计数据质量上的其他腐败行为。

(三)加强统计执法和规范政府行为并重

一是严格统计执法,查处弄虚作假行为,对典型的统计违法案件要向社会曝光,对严重违反《统计法》的责任者要追究法律责任。

二是科学设计统计指标,加强有关指标的可操作性,减少或避免复合指标。

三是淡化考核,减少对企业统计干扰。各级政府要尊重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注重经济发展的内涵。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工业化初期的扩张,到了工业化后期注重的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这必然会引起速度回落,因此不能拘泥于考核经济的发展速度。这样才会杜绝迫于行政压力而出现的企业统计报表造假行为。

上一篇:探析新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 下一篇:正确认识资产评估的定位充分发挥其市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