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时间:2022-10-29 11:25:20

浅谈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全方位触动每一位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对每一位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合作者和学习者。课程改革也给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难得的机遇。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内在的启动了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专业化成长得到进一步的确立。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简单的说就是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发展。

一、学习

1.教育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多看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理论视野,为处理教学实际问题提高理论依据。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名师学习、向专家学习,拓展知识,提升专业理论,积累实践经验。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学相长,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教师必须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

2.专业教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对本学科教学体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掌握。尤其是我们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过程实施、教学环节等诸多方面都与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学习既能掌握本学科的传统理论,又能站在学科的前沿,对本学科的发展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教材和运用学科理论上做到运筹帷幄。

3.向其他教师学习,掌握教材处理技巧,准确把握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掌控能力。多听课,各个年级,各种课型,各种风格的课,借鉴他人的长处,通过运用、反思、内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善于反思和总结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 虽然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却缺乏课堂教学的技巧,缺少如何将高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规律的经验,因此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但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不但积累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三、勇于挑重担

1.班主任:当班主任不仅是教师职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当班主任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还可以及时反馈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与各方面的沟通交流能力。

2.带高三:只有上过高三,才能够对本学科的学科体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才能够更加清楚各部分知识在学科中的位置和重要性;只有经历过高三的磨练,才能够提高自己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积极主动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课题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开始可以跟着科组的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如何进行教育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这不仅有利于我们专业化的发展,同时对我们将来评职称创造条件。

四、修炼“三养”

千百年来人们给予教师太多的赞誉:灵魂的工程师、红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航标、灯塔、人梯,这些赞誉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那就是做教师要追求卓越,要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用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用道德、人格、学识、情操、理想、信念和形象去影响学生。否则,误人子弟,就要被打到十八层地狱。因此,教师要修炼“三养”。所谓“三养”,就是:

1、教养

温文尔雅,处事有分寸,自重并尊重他人,守信有礼貌,心胸豁达,遵守公共规范,注重细节等,它反映的是人本质上的品质与道德水平,反映一种积极的对己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是正派真诚,光明磊落。教养是依照规范,在后天逐步习得的,是量的积累,质的表现,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教师,教养主要表现为:关怀学生,善解人意,讲究规范,内涵丰富。

2、修养

修养指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能力等方面,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培养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如政治修养、文学修养。讲究修养,这是我国古人也经常议论的话题,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曾经说过“闭心自慎,经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著名的唯物主义者荀况也说:“修养而不贰,则天地不能祸”等,都强调了修养的重要性。作为教师,修养主要表现为热爱并忠诚教育事业,关心学生身心成长,并为之努力奋斗,达到一定的境界。

3、素养

素养是修养在平日里的表现,可以分为人文素养、知识素养、行为素养、道德素养,还可发分为语言素养、信息素养等。一个又一个具体细节的表现足以显示一个人教养和修养的深度。作为教师特别要注重自己的行为素养,衣帽的得体,容颜的端庄,发型的变化,鞋面的光洁,谈吐的雅俗,目光的专注,言语的高低,步履的轻重,坐立的姿态等等,无一不透发出一个人素养的高下。因为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一个学校有几千个学生,在关注着你,在评价着你,在传播着你。

五、生活态度:

在生活和工作中,你会遇到艰难和逆境,你可以屈服,也可以使自己变得坚强—— 甚至,你可以影响或改变环境!

上一篇:完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保障科学教研服务 下一篇:用真情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