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突出成式教育之路

时间:2022-10-29 11:22:15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突出成式教育之路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尊重教育规律,以学生为本,全面检视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各方面,适时转变德育教育理念,探索各种适用、科学、中职特色鲜明的德育课教学方式方法,培育众多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格完善、学有专长的职业技术人才。

一、树立“学生本位”理念,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学是教与学双方的互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素之一,教育、教学应树立“学生本位”理念,把中职德育课教学过程向前延伸到以培育学生的健康的学习心理为开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自主性。

1、重塑中职学生自信,完善学生人格

“无自信,难自强”,中专学生这个群体有其特殊性,智力天资和同龄人没有差别,但在往昔的学习经历中屡屡受挫,学习信心动摇,有强烈的挫败感,自卑厌学情结浓厚。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颗颗“受创的心灵”。这是中专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教学困局。因此,教学过程的开端应向前延伸到以培育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突破教学困局。坚信这些受伤心灵的可塑性,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甚至课前课后与学生偶遇闲聊中,都应把重塑学生信心,助其雄起暗藏于心,心中有数。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开展“欣赏”教学,及时发现,激励褒扬。批改作业时,尽量找出学生哪怕一丝一毫的优点,先评优点,再用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待改进之处。以学生为本位,治愈学生的受挫心理,重塑自信,完善人格,鼓励他们再次勇敢地站到“起跑线”上。盐碱地上种不出好庄稼,“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戏称这种教学开端为“土壤改良工程”。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安装教学“倍增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教学效果的“倍增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应当下大气力解决的又一个难题。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找到学生的“兴趣点”, 用学生熟悉易于理解而又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导入教学,破除学生的畏难心理,领其入门。其次,设计出生动的课堂提问,吸引凝聚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启发、引导学生的思路,完成课堂教学过程。最后,设计出有趣的课后作业,吸引学生去探寻解决方案,既巩固课堂知识,又锻炼学生方案解决能力。抓牢兴趣这个教学推手,引导学生自主“修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学生由教学活动的被动方转变为主动方,不仅不会觉得课程枯燥难学,还会感到这门课有趣有用,教学过程亦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传授学生学习技能,培育学习型劳动者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学习有捷径,科学实用的方法就是学习的捷径,学习得法,事半功倍。 在开课前,先跟学生讲清在教学中将要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目的何在,帮助、培养学生听课时学会把教学方法和内容很好对接,由点到面,理解消化重点、难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醒和辅导他们习惯和掌握运用预习方法、听课方法、笔记方法、复习方法。作业前后,帮助学生总结掌握审题方法、分析方法、综合方法、答题语言逻辑。这样,培养了学习能力,学生绝大多数有能力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几次严格训练后,作业整洁漂亮,作业抄袭现象逐次递减。一套经过学生学习实践检验的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是带有普遍性的,可以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有助学生学习其它学科,进而成为学生踏入职场开辟未来的“助推器”, 保证一个学习型劳动者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师德为先,尊重学生,严于律己

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知识楷模,更要做学生的道德楷模。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具备优良的师德,热爱教育,爱岗敬业,爱护学生,知识渊博,教学优良,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师德应见之与教育教学过程的具体细微之处。这是应当延伸补强的教学过程的另一端。

1、尊重学生,善待学生

为数不少的中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在和教师的互动过程中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严重者甚至存在程度不同的仇师心态,因而,对于教师与自己有关的言行举止尤为敏感。教师积极的言行举止能提振学生精神,促其上进。反之,是压抑、打击,甚至毁灭。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的自尊作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来看待,妥善保护、开发、利用。在中专教育中,这更是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将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变稀缺资源为可再生资源,直至变为学生受用终身的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生活中应注意把握好这一点,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尊重学生,善待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多鼓励,少批评,忌挖苦。批评时,可以考虑采用鼓励性语言或幽默的语言,让学生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品味到老师批评中内含的期待、关心和善意。这时,学生也乐于接受,通常也会注意改正。

2、勤于学习,做“学习型教师”

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教师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和使命,做一个“学习型教师”理所当然,教师应当把学习视为教学工作的延伸,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做好再教育的个人规划,学习、获取补充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知识,从所获信息中提炼整理出好的教学案例和资料,开阔思路,寻找教学灵感,完善自身。学习的途径有:⑴向书本学;⑵向同行学;⑶接受再教育。从而厚积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学习新科技,新设备,新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

3、深入学生生活,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课外深入学生生活,留意观察学生生活和娱乐,思考和探寻学生的心理轨迹、认知规律乃至个性特点,熟悉学生语言以至网络用语。便于接近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所获信息有些可以直接作为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亲和力。这些信息还可以作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过程的改进、教学效果评估,思考和寻找学生易于接受的教法思路的一个参考。通过整理学生课后反馈的信息,思考、总结教学中的得失成败,今后需要优化、强化的环节和方面,形成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教学相长。

三、注重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匹配

教学方法是连接教与学双方的纽带,是教学效果的“催化剂”。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备课中的关键环节。

1、做好课前教学规划设计

教学很象登山运动,是老师领着一群学生登山,教学规划是“登山路线图”。规划中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教学中的“切入点”,重点难点的分解,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的设计、运用和配置,教学时间的分配,课后作业的设计。课前庙算在先,胸有课堂,则“未战先胜”。

2、选用一种贯穿始终的主导性教学方法

针对德育课课程特点和中专学生的现状,选用案例法作为主导性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这种方法具体、直观,还可以将案例设计的生动、有趣。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中专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便于变枯燥的教学内容为有趣,变呆板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案例教学法中,学习过程是以案例为教学的切入点,用案例突破中职学生最为畏惧的抽象概念、枯燥内容的坚硬冰冷的“外壳”,教学过程由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生活实际为开端,自然延伸到书本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规律,学生乐于易于接受。案例教学法对于消除学生“望书生畏”的厌学心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亲和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思维过程的美感,效果显著。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辅之以情境教学法、课件教学法、比较法、列举法,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方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利于能力培养,比较适合当前中专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

3、组合运用多种教学语言

教学中,口语是主要教学语言。由口语提升到书面语言,形成自然转换,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疲劳。除口语外,教学语言还可以组合使用书面语言(板书)、身体语言、表情语言、动作语言、心理暗示。教学中适时选用,可以寓教于乐,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丰富教学节奏,强化表达效果,从而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教学应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养成式教育为宗旨,在充分掌握当前中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新变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重组教学过程,适度延伸补强教学过程的两端,并由课堂内向课堂外拓展,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为起点,探寻和形成一套中职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服务优化教学过程,形成各教学环节和方面的良性互动,达到整体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上一篇:公安局落实政法会议精神工作计划 下一篇:国土资源局下半年工作计划